配色: 字号:
以人为本 构建和谐课堂
2022-01-04 | 阅:  转:  |  分享 
  
以人为本构建和谐课堂——高中语文课改的实践与反思作者:李幸在21世纪的今天,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社会知识化的迅猛发展,又加上现行
基础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和弊端日显突出,于是,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正在实施的如火如荼的新课程改革的新形式下,高中教育的新课程改革也于2
007年在全国全面展开。我们桃源四中的课改系列活动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当中。作为新课改的参与者和实施者,回顾走过来的那一路艰辛,笔者
认为,高中的新课程改革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一、高中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及对教师的要求本次课程改革的宗旨是构建具有中国
特色的、充满活力的、现代化的高中课程体系。其基本理念是:使学生能主动适应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时代需要,促进高中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
展,促进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发展高中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愿望和能力。因此,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语文科的学习特点,在追求高中教育
共同价值(升学与就业)的同时,要充分发挥语文课程促进学生发展的独特功能,要使全体学生都获得必需的语文素养,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求知意
识和进取精神,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探寻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给他们提供展示才华的舞台。为此,
我们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独创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在课堂上有个性地学习。二、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俗话说“爱屋及乌
”,学生只有从心底里喜欢你这位老师,进而才会喜欢你的课堂。那么,如何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呢?首先,教师要树立教育民主思想,民主平等是
现代师生关系的核心要求。老师要一改过去高高在上的架势,因为学生首先是“人”,都有特定的权利和尊严。其次,教师要用真情对待学生,关爱
学生。我们相信,教师的真情投入,必定会得到学生的真情回报,这样,师生的距离也就拉近了。所以,我经常对我的学生说,课堂上我是你们的老
师,课堂外咱们就是真挚的朋友。因此,有许多学生,有什么困难,心里有什么疙瘩,都会找我,我们也成了真正的朋友。三、营造轻松的课堂气氛
有一位教学大师曾经说过,学生接受知识的过程应该是轻松和快乐的。所以,教师要尽量营造一种宽松愉快的课堂学习环境,在老师引导下,让学生
围绕本堂的主题自由发挥,充分展示个性。我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的:首先,教师在课堂上的微笑是必不可少的。因为一个善意的微笑,往往
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无论我什么时候进教室上课,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微笑,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切记不可把课外的不良情绪带进课堂
。其次,每堂课前的激趣非常关键,因为它能提高教学活动的吸引力。这就需要老师本身要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知识视野开阔,并且富有个性魅力
。四、打造灵活多变的教学模式传统的教育模式由于过于注重知识传授,而忽视了学生的社会性、价值观、创建性,并且过于注重书本知识,脱离了
学生的经验,学生学习过于强调接受式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以教师讲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完全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此,教师要
一改过去的“填鸭式”教学、“一言堂”,而应该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地学习。五、课改中的几点思考谁也不能否
认,对于当前的高中新课程改革,由于对新课改理念存在理解上的偏差,课堂教学中虚假、花哨、泡沫现象严重。学生表面上在课堂上忙活不已,课
后却没有留下什么东西。“课改”就像一张标签,随时随地都可以贴上去。笔者认为,目前的高中新课改主要存在以下几个误区:第一,片面追求形
式。有这样一个案例:去年山东省某所高中的月考试题中,竟出现了要求默写出周杰伦的一段歌词。且不说周杰伦的歌写得怎样、唱得如何,这种做
法虽然迎合了学生的心理,但对培养学生的能力来说,是值得商榷的。第二,过多地依赖现代信息技术。有些教师为了展示新的教学模式,几乎所有
的东西都以媒体的形式展现出来。结果,一堂课下来,成了老师的幻灯片演示、学生的感官刺激,上完之后就如过眼云烟,而学生的想象力、创新力
全被淹没在了这些多媒体手段之中。第三,忽视优秀的传统。虽然我们说传统的教学模式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弊端,所以要推行新的模式,但这并不等
于要摒弃所有的传统。因为传统教育的模式中,许多的教学思想、理念、方法都是精华,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如语文教学中,基础知识的掌握是不能
忽视的,其它学科更是如此。总之,任何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教育理念,如果不与课堂实践相结合,那种教育理论和理念注定是要夭折的。以上就是我对新课改的一些认识和体会。当然,个人的认识实践是有限的,肯定会有不当之处,我还将继续努力,把新课程改革进行到底。
献花(0)
+1
(本文系yangwenhai1...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