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1 邓稼先
2022-01-12 | 阅:  转:  |  分享 
  
邓稼先今天,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是因为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孕育出了许许多多卓越的科学家和仁人志士。他
们默默无闻地无私奉献自己的智慧和青春,甚至生命,才使我们的祖国日益强盛起来。他们是我们的民族英雄,是我们民族的骄傲。这其中,就有一
位杰出的科学家——“‘两弹’元勋”邓稼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美籍华裔物理学家,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先生写的人物传
记《邓稼先》,随作者一起去感受邓稼先崇高的精神和品格。新课导入搜集、整理、交流有关杨振宁、邓稼先的资料;了解回忆性传记的特点。
(重点)整体感知课文;学习作者取舍材料的艺术和谋篇布局的手法;品味文中平实而感情充沛的语言。(难点)学习邓稼先无私奉献、鞠躬尽
瘁、死而后已的崇高精神。(重点)学习目标杨振宁,美籍华人,物理学家。1922年出生于安徽省合肥市,1942年毕业于西南
联大物理系,1945年赴美国芝加哥大学深造,1948年获博士学位。1957年与李政道一起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他是最早获得诺贝尔物
理学奖的华人之一。作者简介邓稼先(1924—1986),我国研制和发展核武器的重要技术领导人,为我国成功研制原子弹、氢
弹和新型核武器做出了重大贡献。1999年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给他追授了“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人物背景传记一种常见
的文学形式。主要记述人物的生平事迹,根据各种书面的、口述的回忆、调查等相关材料,加以选择性的编排、描写与说明而成。传记一般不虚构,
纪实性是传记的基本要求。文体知识宰割()元勋()氢弹()奠基()选聘
()妇孺皆知()筹划()殷红()挚友()彷徨(
)字词注音zǎixūnqīnɡdiànrúpìnchóuyānzhìpánɡhuánɡ鲜为
人知:妇孺皆知:当之无愧:家喻户晓:可歌可泣:值得歌颂,使人感动得流泪,指悲壮的事迹使人非常感动。很少有人知道。连妇
女小孩都知道,表示众所周知。当得起某种称号或荣誉,无须感到惭愧。词语解释每家每户都知道。马革裹尸:锋芒毕露:层出不穷
:热泪盈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形容因非常高兴、感激或悲伤而流的眼泪充满了眼睛。指锐气和才干全都表现出来。多形容人气盛逞强
。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指军人战死于战场。指小心谨慎,贡献出全部精力,一直到死为止。接连不断地出现,没有穷尽。整体感知新
颖、醒目划分结构提示内容听朗读,思考:本文各个部分的小标题有什么作用?自由读课文,概括六个部分的大意。在近一百年来的中国
历史乃至世界历史的背景中推出邓稼先。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简单介绍邓稼先生平经历和贡献,肯定邓稼先“‘两弹’元勋”的地位
,赞扬邓稼先“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光辉一生。在同美国“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的对比中来写邓稼先。写在极端困难的条
件下,邓稼先所表现出来的超凡的创造才能与身先士卒、不怕牺牲的献身精神。第四部分第五部分第六部分作者写自己得到
的消息,中国的原子弹工程没有任何外国人参加,是自力更生搞出来的,因而感情受到极大震荡,一时热泪盈眶。引述作者写给邓
稼先夫人的电报、书信中的几段话,总评邓稼先,总结全文。简介邓稼先的生平。了解作者笔下的邓稼先。邓稼先1924年出生在
安徽省怀宁县。在北平上了小学和中学,于1945年自昆明西南联大毕业。1948年到1950年赴美国普渡大学读理论物理,获得博士学位后
立即乘船回国。1950年10月到中国科学院工作。1958年8月带领几十个大学毕业生开始研究原子弹制造的理论。1986年7月29日因
病去世。邓稼先最杰出的贡献是什么?成功地领导设计、研制并爆炸了我国的第一颗原子弹和第一颗氢弹。邓稼先是中华民
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张爱萍将军称他为“‘两弹’元勋”,他是当之无愧的。作者为什么称邓稼先是“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
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作者称邓稼先是“奠基人”“开拓者”,充分赞扬了邓稼先在我国核武器的基础建设和发展方面作出的巨大贡献,
肯定了他在我国核武器事业发展领域的地位。忠厚平实真诚坦白从不骄人没有小心眼儿忠诚纯正
朴实没有私心与人为善甘于奉献治学严谨实事求是
身先士卒热爱祖国热爱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默读课文,说一说文中是怎样评价邓稼先的?合作探究
为什么作者对邓稼先的生平事迹和巨大贡献没有做详细介绍?作者是大科学家,写的也是大科学家,科学家写科学家,就应着眼于科学精神、
科学态度以及气质、品格、价值观、人生道路等方面,而不是把注意力放在对事件具体细节的描写上。作者与邓稼先有着50年的友谊,写这篇介
绍邓稼先的文章,包含着作者对老朋友不尽的思念;同时,写邓稼先的人生道路,又渗透着自己人生中某些与邓稼先相同的东西。因此,这篇文章常
常从作者与邓稼先的交往这个角度写,这样势必就不会着力介绍事件的具体细节。作者与邓稼先虽然有50年的友谊,但分隔大洋两岸20多年,
对邓稼先工作的具体情况不可能很了解,掌握材料不会很多。加之这又是一篇短文,不宜铺开来写。因此,像现在这样写,扬长避短,是很高明的。
奥本海默→拔尖人物→锋芒毕露邓稼先→真诚坦白→从不骄人通过对比,更能鲜明地突出邓稼先的性格品质和奉献精神。为什么把邓稼先与
奥本海默对比来写?“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试阐述
这两句话。第一句话是说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讲究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和睦相处,讲究为人忠厚、谦虚、真诚、朴实。邓稼先汲取了
中国传统文化中这些优秀的部分,并变成了自己的气质品格。第二句是指“他没有私心,人们绝对相信他”,“文革”中能说服两派群众
组织,能说服工宣队、军宣队。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是领导、团结广大人民一起前进,就是把这些奉为自己的的行动准则
,因此他是理想党员。默读第五部分,想一想:这部分开头引用《吊古战场文》,有什么作用?结尾处又引用儿时学到的“五四时代的一
首歌”,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引用《吊古战场文》渲染了古罗布泊荒无人烟、凄凉萧索的环境气氛,从侧面写出了邓稼先工作环境的艰苦
,同时也含蓄地将研制“两弹”比作一场鏖战,而科学家工作的地方就是一个不见硝烟的战场。引用“五四”时代的一首歌,意在把邓稼先放在特定时代的社会背景中加以审视,把他的个人经历和国家命运的兴衰、民族的强弱联系起来,暗示邓稼先远大的志向、赤诚热烈的爱国热情和为事业奉献一切的牺牲精神,赞颂了邓稼先就是“只手撑天空”的响当当的中国男儿。
献花(0)
+1
(本文系老马和老马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