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弟子规》心得分享之六十
2022-01-13 | 阅:  转:  |  分享 
  
《弟子规》心得分享之六十(重复)《文钞》“夫不孝者,不能居仁由义,以辱乎亲之谓也”。仁者,爱人,报效父母,感恩父母,都是因为合情合理的。合情
理法,即义也。这些基本的心态你不具备,没有感恩父母之心,凡事不讲道理,一定是不孝之人。当着父母面,违逆他们,没有感恩心,都是逆反之
心,这不是辱乎?背着父母干很多没德行的事情,这不是辱乎?“及有儿女不教训,以致或成庸愚,或成顽鄙。纵有多子,其不孝也更甚”。到自己
成婚,生孩子之后,没有到位的教育,不把孩子的教育当回事,这最令父母难过、忧虑,这不是带给父母辱乎?到了后来,导致孩子愚昧、逆反、不
听话,这不是带给父母辱乎?俗语云:“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你不但有后,有多少后代,也是不孝父母。为什么?不善教导孩子故。虽有后,无
德故。你说家庭教育多么重要!一个人成家立业之后,生儿育女就是家庭的大事,第一大事,你们夫妇不认真对待,不研究教育孩子的大事,能不令
父母忧心忡忡吗?这是孝顺父母吗?这是给父母添堵。“既有二女,当善教之,俾知妇德妇言妇容(容者容止、乃指举动庄重而言、近世俗儒不识字
义、遂作容貌美好说可叹)妇红。具此四德,而后再加以知因识果,信愿念佛”。有二女孩,要特别善教育。教育她们懂得女四德。女四德指妇德、
妇言、妇容、妇工。四德一词见于《周礼·天官·内宰》,内宰是教导后宫妇女的官职,负责逐级教导后宫妇女“阴礼”、“妇职”,其中较高职位
的“九嫔”掌妇学之法,以教九御妇德、妇言、妇容、妇功。本来属于宫廷妇女教育。《周礼》我记得是周公所著,那是周朝的圣人。据高人讲,周
朝的后人没有遵守《周礼》,后来国家才亡国,要是始终遵守圣人的这个训导,朝代到今天还是周朝。《周礼》相当于今天的宪F,一切礼法的根本
,制定制度的依据、原则。妇女从小要教她们学会女四德,学习因果报应,念佛的道理。学习因果报应,主要在后面的《感应篇》里面,我们将做一
百多集的心得分享。念佛的道理,也在这当中有一点介绍,毕竟我们不是专门的佛学课程,点到为止的时候多。“则将来出嫁后,必能仪型闺阃,师
范女流。相夫教子,俱成贤善。若此女者,岂不为祖宗之光”。按照大师的教诲,来教育女孩子。这些女孩子必然在将来成为女众当中的榜样。辅助
丈夫成就德行,教育孩子成就贤善,令一切人看见生欢喜心,为祖宗增光,光宗耀祖。这比有男孩子,失教、不善教、不重视教,造成的不孝、凌辱
,要好成千上万倍。但分知耻,都会因为这里的提醒,改善家庭教育,对女孩子特殊教育,尽到对孩子教育的责任。不教育孩子,他们长大会责怪父
母,他们这一生的前途就耽误了。“今之世道,乱至极点,皆因举世不知教女之所致也。以人之性情及与习染,资于母者最深。幼时若有贤母,长时
再有贤妻,其人有不为贤人乎。是知教女乃治国平天下之根本法轮也”。这个道理,我们议论了很久,要紧的是该落实了。我的邻居,老太太带着自
己的外孙女,单独过日子。你说这是谁的责任?老年妇女的女儿,生了女儿,抛弃了,甩给母亲,自己不再负责任了。老太太没有把女孩子教育好,
导致这样的结果,怪谁呢?老太太每天出去捡破烂,找个男人一起捡,女儿也在外面找个男人过日子,自己的家庭都散伙了。外孙女,一个人在家学
习,过暑假,不爱学习,也不会学习,学什么也不会,从来是班里最后一名,必定是心理不健全,导致智力低下。看相貌,挺机灵的女孩子。给老太
太急得,天天大声训导,小姑娘连连求饶,说话就像是发恶誓一样,狠巴巴的。把女儿毁了,又把外孙女毁了,自己还挺勤劳,天天出去捡破烂。这
个老年妇女,眼睛很大,看着就知道很厉害。一天到晚,吵吵闹闹,家里的事,谁都知道。为什么?说话声音都太大。我把快递纸箱,都攒起来,多
了给这个妇女,她还是挺感激的。一身是病,大概心态有问题,导致身体有病。这么老了,什么也不信,老天爷帮助她吧!“而世人梦梦,专以骄养
艳妆为事。以故多半妇女,皆相成夫恶,教子以机械变诈。俾有天资者,尽成狂妄。无天资者,悉作顽民,可不哀哉”。女儿和儿子,都出去了,也
都成家了,儿子有车也有小三,可是没人帮助老太太。没有圣贤教育了,人过的多么可怜。西洋文化,只搞经济,不要道德。人心慢慢就变了,越变
越没有人情,也不懂人情。一家人变成四个家庭,都成了新家,有小三的,也有老了作践自己的。中国文明,最讲究家和万事兴,那可不是像我老父
亲讲的:“俗不可耐”,那是真实智慧,美妙绝伦。受西洋文化熏陶,这些事就看不懂了,认为“俗不可耐”。家和万事兴,第一个好处,子女心理
健全,这比什么不好?生了孩子,就得对得起他们。夫妻和睦,心理健全,孩子是最大的受益者。夫妻和睦,女人性如水,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谁不向往?喜欢看的,请您转发。不喜欢,请您多批评。
献花(0)
+1
(本文系Fo弟子2yui2...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