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教育学之课程管理
2022-01-17 | 阅:  转:  |  分享 
  
三级课程管理课程管理内涵宗旨体现国家课程国家课程是由中央教育行政机构编制和市定的课程,其管理权限属中央级教育机关。它的宗旨是保证国家实现普通
教育的培养目标和提高普通教育的水平,规定学生应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体现国家对教育的基本要求。国家对课程的管理主要体现在:(1
)教育部总体规划基础教育课程;(2)制定课程管理的各项政策;(3)制定基础教育课程标准;(4)积极试行新的课程评价制度。地方课程地
方课程是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以国家课程为基础,依据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民族等发展的需要而开发设计的课程。其宗旨是补充、丰富国家课程
,满足地区差异。地方对课程的管理体现在:(1)贯彻国家课程政策,制订课程实施计划;(2)组织课程的实施与评价;(3)加强课程资源的
开发和管理。学校课程学校课程即校本课程,是学校在确保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有效实施的前提下,针对学生的兴趣和需要.结合学校的传统和优势
以及办学理念,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的课程资源,自主开发或选用的课程。学校对课程的管理体现在:(1)制定课程实施方案:(2)重建教学管
理制度:(3)管理和开发课程资源;(4)改进课程评价。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校本课程是我国三级课程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为学生
提供多样化的课程,在一定范围内弥补了国家课程的不足。校本课程开发有利于形成学校办学特色,有利于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尤其是科研能力的
提高,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展,真正满足学生生存与发展的需要。校本课程由学校自行决定,目的是满足学生和社区的发展需要,强调多样性与差
异性学生有选修的权利。一般比较侧重学生兴趣类、学校特色类和乡土类课程。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是教师,通常以选修课的形式出现。此外,学校
课程开发,也是教育民主化的必然趋势。教育民主化既要求教育管理部门适当地简政放权,也要求学校真正将教师、学生当作“主人”,充分发挥其
主体地位和主观能动作用。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学生为本”的课程理念(校本课程开发要基于学生的实际发展要求);"决策分享”的民主理念;
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是教师而不是专家;“全员参与”的合作精神。在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以教师为主体,形成-一个由校长、研究专家、学生
及学生家长和社区人士共同开发课程的合作共同体;校本课程开发的基础:善于利用现场课程资源;个性化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追求;校本课程开
发的性质:国家课程的补充;校本课程开发的运作:同一目标的追求。校本课程开发的途径(1)合作开发;(2)课题研究与实验;(3)规范原
有的选修课、活动课和兴趣小组。
献花(0)
+1
(本文系11路人甲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