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红林悟道《韩非子-难势》第二十四章 君势
2022-01-22 | 阅:  转:  |  分享 
  
红林悟道《韩非子-难势》第二十四章君势红林悟道《韩非子-难势》上一章我们就势治与贤治进行了现实讨论,着重讲了个体如何在团体中生存与成势。
人的两大特性决定了个体必须依附或存在于团体中,这是客观实事,凡是想逃离群体或是有意躲避群体,现代医学已经证明这是一种心理疾病。从个
体在群体中的生存与发展来看,个体的行为都是“智贤”的表现,而群体在社会中的生存与发展来看,群体的行为都是“势”的表现。如果从画的版
式来看,个体就是竖版的“条幅字”,充满着的智贤,而群体就是横版的“一幅山水画”,看着就有气势。其实,君主治国,就是群体治国,君主只
不过是这个群体的代表,所以君主治国还是要依靠团体的“势”。君主从本质来看还是个体,但从组织行为学上讲君主是群体的代表,实则就是群体
。我们先从个体的角度讲,或是个体的社会角色讲,任何一个君主都不会象慎到讲的那样“生而在上位”,都是经历个一个“皇子”到“储君”最后
为君位的承袭者,成为正直的君主。从韩非子的《五蠹》一篇中我们就知道,既是是原古时代,能被推举为部落首领的都是为部落先民做出重大贡献
者,到了原始时代尧舜也是为部落群体做出了重大贡献,并德高望重才被推举为首领。正是他们的无私付出和解决先民生存生活问题的智贤,才造就
了他们被推举上位的势力。《雍正王朝》中四阿哥雍正在九龙夺嫡中表现的最为睿智,既表现在勤勤恳恳办公差,更在于不争便是争的智贤,当然也
有一定的“腹黑”成份,这也是智贤的表现。总之,“上位”之前还是要靠自己的“智贤”成势,“势力”达到后就会自然上位成君。屁股决定思
想,为皇子时按皇子的思维思考事物,为君主时按君子的思维思考事物。为皇子时有皇子的智与势,为君主时有君主的智与势。君主威势如何形成如
何使用呢?首先,君势的形成一般由三个方面形成,一是个人的智贤,道德修养。二是君位本身所具有的威势,也就是君主这个岗位所具有的权力与
职责所产生的势。三就是法家所讲的国家律法所赋予君主的权力,国家律法所产生的势。按韩非子的思想君主的核心权力就是“赏罚”,君主是国家
资源、社会财富、国家荣誉的唯一拥有者与分配制,这是权力的根源,是君主“权势”形成的基础。韩非子将君主的“赏罚”权柄制度化、律法化。
这样就以律法的形式确定和明确了君主的权力与职责,使得君主的“权势”有了依据,有了培育的基础。这是韩非子依法治国的初衷之一。君主的威
势其实就是朝廷的威势,也就是我们前面的讲的群体威势。君主的威势,一是用来管理全国官吏,二是作为全国行政体系正常高效运转的内在动力。
三是国家威势形象的体现。君主的威势对于全国性政策的推行起到关键性作用,这不是个人“智贤”所能推动的,只能通过君主的权威所产生的“势
”来推动。君主如何在律法的框架内巩固君位,这是个体智贤的体现,君主如何利用立法执法来治理国家,这是群体威势的体现。这两者不可分而论
之,君主是一国之君,是治国的主体。如果君主只依贤治国,则国家政策的推行与行政体系的运转就会出问题;如果君主只依势治国,君位就会出问
题,所以君主治国既要贤治,也要势治,两者集于一体。企业管理的核心是制度化管理,个体智贤的发挥要依制度而出,团体领导的威势更要依制度
而出,切记不能无视规矩而任意发挥个体的智贤,也不能无视制度而随性滥用领导的威势。企业的“势”体现在企业文化中,通过培训,让员工认可认同企业文化,自觉遵循企业文化的价值观与行为思想理念。
献花(0)
+1
(本文系红林主人A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