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2022诗歌鉴赏之如何读懂古诗词
2022-01-22 | 阅:  转:  |  分享 
  
?在高考题目中,诗歌鉴赏题一直是考生的瓶颈。一、考纲要求: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②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二、答题时存在的问题:读不懂、说不清、答不全诗歌鉴赏三步走精表达会鉴赏能读懂读懂是知识的综合运用。读懂是鉴赏和表达的基础2022高考专题复习诗歌鉴赏?如何读懂古诗词古代诗歌基本知识介绍诗歌发展的概况:《诗经》《楚辞》汉魏五、七言古体诗唐诗(近体诗)宋词元曲明传奇(剧本)清(集大成)现代诗(自由体、律诗)四言、五言、七言、杂言古诗古体诗乐府诗(题目上有的加“歌”“行”“吟”“引”等)句数、字数、格律要求不严格古代诗歌七律押韵平仄对仗字数、句数律诗(八句)五律近体诗七绝绝句(四句)五绝有词牌限制格律,依据长短可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字到90字)长调(91字以上)词诗余、歌曲、长短句有宫调、曲牌限制格律曲可分为杂剧、散曲。散曲又可分为小令、套数(套数是连贯成套的曲子,至少是两曲)(二)结构章法和基本特点1.结构章法(二)结构章法和基本特点1.结构章法2.基本特点:情景结合(1)前后内容(即写景与抒情)是对应一致的,如乐景衬乐情,哀景衬哀情。(2)前后内容(即写景与抒情)是相关、相反、相衬的,形成虚实相衬的关系,如乐景衬哀情、哀景衬乐情等。古诗词特点言简意丰凝练含蓄诗歌的短小凝练常会省略很多信息。诗歌由于声律要求和出于修辞上的特殊需要,常会打乱语序。特点:(写诗)诗歌的短小凝练常会省略很多信息。诗歌由于声律要求和出于修辞上的特殊需要,常会打乱语序。读诗思路:补充省略!还原语序!词类活用!把古诗当作文言文来读(词类活用、倒装、省略)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崔护《题都城南庄》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不知人面去何处,桃花依旧(在)春风(中)笑”。钱起:《谷口书斋寄杨补阙》泉壑带茅茨,云霞生薜bì帷。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闲鹭栖常早,秋花落更迟。家童扫萝径,昨与故人期。茅茨:茅草屋带:环绕生:升起怜:可爱期:约定泉壑带(围绕着)茅茨,云霞生(于)薜(像)帷。新雨后(之)竹怜,夕阳时(之)山爱。闲鹭常早栖,秋花(相比其它地方)更迟落。家童(正在)扫萝径,(因为我)昨与故人期。总结方法(一)看标题,抓题眼标题往往对诗歌广泛丰富的内容有很明显的提示总括作用。1、有些题目显示事件、情感;2、有些题目交代写作目的和写作背景;3、有些题目点明中心。所以,有时抓住了题目,也就大体抓住了诗歌的基本内容。春夜喜雨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邯郸冬至夜思家白居易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征人怨柳中庸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请快速辨别以下诗歌的思想感情。近试上张水部朱庆余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点拨:诗人以“新妇”自比,以“舅姑”比主考官,以“画眉”比自己的诗文。以“夫婿”喻指当时在诗文上颇有名气而且又乐于提拔后进的水部郎中张籍。通过优美的诗韵,巧妙地表达了一名应试举子,在面临关系到自己仕途的一场考试前,那种特有的不安和期待心情。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作者】张籍【朝代】唐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创作背景李师道是当时藩镇之一的平卢淄青节度使,又冠以检校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头衔,其势炙手可热。中唐以后,藩镇割据,用各种手段,勾结、拉拢文人和中央官吏。而一些不得意的文人和官吏也往往去依附他们,韩愈曾作《送董邵南序》一文婉转地加以劝阻。张籍是韩门大弟子,他的主张维护国家统一、反对藩镇割据分裂的立场一如其师。因此不为所动。这首诗便是一首为拒绝李师道的收买而写的名作。标题下有“寄东平李司空师道”。李师道是当时藩镇之一的平卢淄青节度使,又冠以检校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头衔,其势炙手可热。中唐以后,藩镇割据,用各种手段,勾结、拉拢文人和中央官吏。而一些不得意的文人和官吏也往往去依附他们,韩愈曾作《送董邵南序》一文婉转地加以劝阻。张籍是韩门大弟子,他的主张统一、反对藩镇分裂的立场一如其师。这首诗便是一首为拒绝李师道的勾引而写的名作。通篇运用比兴手法,委婉地表明自己的态度。单看表面完全是一首抒发男女情事之诗,骨子里却是一首政治诗,题为《节妇吟》,即用以明志。总结方法(二)看作者,知人论世知人论世,就是说,要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就要了解作者的生平和所处的时代背景。其实,许多诗所表达的主旨和思想感情都与作者的生平遭遇和所处的时代有关。我们要关注著名诗人的相关遭遇、境况,所处朝代国势、朝政……如介绍诗歌是作者被贬某地时所作,则要考虑是否有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等情感;如介绍作者常年旅居外地,则要考虑羁旅愁思、思乡怀人之情;如介绍作者是南宋诗人(或朝代已灭亡),则要考虑收复失地之心……例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其二)陆游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这首诗丰富的感情蕴涵在景物与人物活动的描写之中。结合全诗,对此作简要分析。这首诗前两句用夸张手法写祖国山河的雄阔壮丽,饱含热爱之情,并为进一步抒情做了铺垫;第三句“泪尽”二字将亡国之恨宣泄无遗;第四句一个“望”字写出遗民对南宋军队收复失地的企盼,一个“又”字则曲折第表达出对苟且偷安的南宋朝廷迟迟没有收复失地的失望与埋怨。部分诗、词人创作风格陶渊明:朴素自然杜甫:沉郁顿挫白居易:通俗易懂李白:豪迈飘逸王昌龄:雄健高昂杜牧:清健俊爽李商隐:朦胧隐晦王维:诗画一体温庭筠:绮丽香艳高适:悲壮苍凉苏东坡:豪放旷达陆游:悲壮爱国总结方法(三)看注释,抓暗示信息注释是诗歌鉴赏中最值得注意的内容,虽短短几字,却是出题人给你的暗示。有些介绍写作背景,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思想内容或感情基调;有些是介绍相关诗句,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用典或寓意;有时介绍作者,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写作风格或主旨;还有些是解释诗中的生僻字句,那是在降低你阅读的难度。例三、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①李白一为迁客②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③。注:①这是李白乾元元年(758年)流放夜郎经过武昌时游黄鹤楼所作。②迁客,指西汉的贾谊,因指责时政,受到权臣的谗毁。贬官到长沙。③古曲有《梅花落》。(1)诗歌前两句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4分)抒发了诗人被流放的凄凉之感和眷恋朝廷、思而不得的苦闷。总结方法(四)看关键词句,揣测情感内容诗歌中有一些能够帮助我们把握作品思想内容的关键词句,阅读时准确抓住关键词句,无疑对正确理解分析诗歌的思想内容有重要的作用。如《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又如《钱塘湖春行》:最爱湖东行不足,……抓关键词句关键词情感词:情感词直接表露情感,如“悲”、“愁”、“孤”、“喜”、“闲”之类。修饰词:形容词、动词、副词等,尤其是冷暖色调形容词多能表现悲喜心情。关键句首句(联):从首句了解基调,许多诗词,往往在开头部分,奠定基调,统领全诗。尾句(联):从尾句了解主旨,在最后一两句升华,卒章显志,或较为鲜明直接地表达出情感、主旨和态度,或婉转含蓄表现郁积在心中的情感。典故句:辨析所用典故有助于把握诗人情感。重要句:隐含诗歌重要信息,有助于我们了解诗歌内容,理解诗人情感。夜书所见叶绍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客情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表达了羁旅思乡之情。从军行杨炯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关键句是哪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杀敌报国的思想和建功立业的渴望。从直接议论抒情的语句把握情感山寺夜起江湜月升岩石巅,下照一溪烟。烟色如云白,流来野寺前。开门惜夜景,矫首看霜天。谁见无家客,山中独不眠。(2)结合全诗分析诗人“不眠”的原因。诗人不眠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喜爱山中夜景,前四句描写山中月夜美景,第五句“开门惜夜景”,“惜”字表达了诗人对山中夜景的喜爱;二是思家,最后两句中“无家客”“独”表现出诗人的孤独和羁旅思家之情。总结方法(五)看意象,品意境在诗歌中,总有一些特定的意象代表特定的含义,也往往寄托着特定的情感。意象:含有特定情意的物象。意境:由意象组合构成的艺术境界。【例五】吴松道中二首(其二)晁补之晓路雨萧萧,江乡叶正飘。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鸟避征帆却,鱼惊荡桨跳。孤舟宿何许?霜月系枫桥。注:吴松:即吴淞,江名。(1)开头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色?营造了怎样的氛围?【答案】描写了清晨起航时,江南水乡雨声萧萧,落叶飘飞的深秋景色。营造了凄冷、感伤的氛围。【例五】吴松道中二首(其二)晁补之晓路雨萧萧,江乡叶正飘。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鸟避征帆却,鱼惊荡桨跳。孤舟宿何许?霜月系枫桥。注:吴松:即吴淞,江名。(2)请结合全诗分析“孤舟”这一意象的作用。(5分)【答案】孤舟联结着雁、鸟、鱼、霜月、枫桥等意象,把航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想贯穿在一起,是全诗的线索;作者融情于景,表达了漂泊、思乡、孤寂之感。(六)再现情景,设身体验通过联想与想象,再现诗歌的情景,设身进入这一情景中去体验、感受其意境和情感。要有再现诗词画面的习惯和能力。练习通过联想或想象,描绘“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这两句诗句的画面,品味其意境。被雨水洗涤后的松林,一尘不染,青翠欲滴;山石显得格外晶莹、剔透新亮;就连月光也像被洗过一样,极其明亮皎洁;山雨汇成的股股清泉顿时流淌于拾级而上的石板上,又顺着山涧蜿蜒而下,发出淙淙的清脆悦耳的欢唱,好似宛转的“小夜曲”奏鸣.....有清幽明净的意境。(七)从诗歌题材情感入手诗歌常见题材及其情感一般来说,按内容可以把诗歌分为:送别抒怀诗、羁旅思乡诗、思妇闺情诗、山水田园诗、怀古咏史诗、咏物言志诗、边塞征战诗、人生感慨诗、民生疾苦诗、哲理诗及其他。在评价思想感情时要注意区别。诗歌的情感自由悠闲之恬淡秀美山河之热爱真挚友情之珍视归耕隐居之快乐黑暗官场之苦闷蔑视权贵之高洁离别思念之深情贬官谪居之怨愤时光易逝之感慨愤世嫉俗之怨绪忧国忧民之感慨国破家亡之痛楚游子迁客之凄凉征夫思妇之幽怨怀才不遇之寂寞报国无门之激愤建功立业之豪迈昔盛今衰之感伤羁旅思乡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咏物言志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送别抒怀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边塞征战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山水田园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怀古咏史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人生感怀田家秋作苦,邻女夜舂寒。思妇闺怨民生疾苦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哲理回顾总结:读懂诗情的突破口一读诗题知门别类,把握情感方向二读作者,知人论世,三读注释,抓暗示信息四读关键词句:情感词、修饰词。尾句、首句、重要句、典故句知情达意,揣测情感内容五读意象,品意境六再现情景,设身体验探究主旨,体悟情感七、从诗歌题材情感入手各个突破综合利用整体感知全面理解牛刀小试1.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舟中二首(其一)陈师道①恶风横江江卷浪,黄流湍猛风用壮②。疾如万骑千里来,气压三江五湖上。岸上空荒火夜明,舟中坐起待残更。少年行路今头白,不尽还家去国情。[注]①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作者因党争之祸受牵连被罢职。这首诗作于离任途中。②风用壮,表示风力壮猛。这首诗表达了什么感情?2.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题目:地点时间缘由即景抒情诗溪桥晚兴郑协①寂寞亭基野渡边,春流平岸草芊芊②。一川晚照人闲立,满袖杨花听杜鹃。[注]①郑协:南宋遗民。②芊芊:草木茂盛。注释:作者身份作者:南宋遗民感情:寂寞、闲?意象:亭基、野渡、春水、草、晚照、杨花、杜鹃啼鸣问题:有人说诗中的“闲”字表现了诗人闲适恬淡的心境,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6分)2.答案提示:不同意。(1分)诗人通过亭基寂寞,野渡无人,落日晚照,杜鹃啼血这些悲凉的景物,(2分)再加上诗人特殊的身份——南宋遗民,(1分)表达亡国带来的凄凉、孤独、怅惘之情。(2分)鉴赏诗词莫要慌平心静气细思量先从标题来入手再借注解来相帮诗中意象要注意暗示形象和思想题干务必要精读一字一句不能放扣住词句来作答自己不要乱主张答题指津顺口记古诗词鉴赏【特别提醒】要真正读懂诗歌,方法不是根本,多读多悟才是关键。读懂是一项综合性的智力活动,要先学会分步阅读,再上升到综合阅读。这段时间做诗歌鉴赏题,不要忙于答题,要有意识地把读懂诗歌放在首位。摘自:湘语文名校月考试卷2群声明:以上图文,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QQ:2359036161,谢谢新书推荐综上分析,可以看出本诗是一首羁旅行役诗,诗人从写江上风涛入手,以痛感世事艰虞作结;前四句极写风浪的险恶,后四句流露志士的悲辛,借景抒情,情在景中,深沉悲壮,表达出时光流逝、壮志未酬的悲辛。



















[分析]





















①交代了地点是在江中船上;②暗示了诗歌题材?羁旅诗?;③暗示了作者情感:旅途艰难,内心悲伤。



















①前四句写江上“恶风卷浪,湍急风猛,浪涛骇人”的景色,扣住“舟”中所见之景,情为景移,暗含内心的愤懑之情。②后四句由写景转入抒情,身处空旷荒凉境地,表达归家途中的孤寂、落寞之感。③后两句为关键句,直接抒发内心感叹人世的坎坷、人生的悲痛,说不尽还家去国的有志难伸、壮志未酬的复杂感情。④诗歌写作者被罢官后,乘船离去,行进在江中时的所见所感。



















①交代写作背景是“因受牵连被罢职”,暗示作者仕途不畅,感慨世事艰辛。②点明写作时间:“这首诗作于离任途中”,暗示作者内心感情凄苦、悲辛。③“风用壮”属于难点注解,帮助理解诗句。

献花(0)
+1
(本文系yang03468@1...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