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光学实验专项测试题光学实验探究比较多,光的反射规律的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及光的折射规律的探究.要注意探究的过程、步骤以及各自 所得出的结论,要特别注意实验方法以及如何分析成像的条件得到成像规律.光学探究题是当前新课标的热点题,也是各地中考的常考题之一.1. 探究光的反射规律例1、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1)让一细光束沿平面E射到镜面O点,在平面E上 可看到入射光线AO,若将纸板F向前或向后折,在纸板F上不能看到反射光线,这说明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_____同一平 面内.(2)小明还想探究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具体做法是改变入射光线的方向,观察反射光线的方向是否改变,用量角器测量入射角和反射角 ,把测量结果记录在表格中,请你设计一个实验表格,要求做三次实验.(3)若将一束光贴着纸板F沿BO射到O点,光将沿图中的______ __方向射出,因为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________的.本题考查了研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本实验可以得出:反射光线、入射光 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以及光路具有可逆性.2.探究平面镜成像实验例2、某小组的 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将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的一侧,看到玻璃板后有蜡烛A的像(如图甲).(1)此时用另一个完全相同的 蜡烛B在玻璃板后的纸面上来回移动,发现无法让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你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解决上面的问题后,蜡烛B与蜡烛A的像能够完 全重合,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3)图乙是他们经过三次实验后,在白纸上记录的像与物对应点的位置,他们利用和 处理这张“白纸”上的信息得出了实验的结论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他们发现,旁边一组同学是将玻璃板和蜡烛 放在方格纸上进行实验的,你认为选择白纸和方格纸中哪一种更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对于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只要掌握扎实,牢记相关的知识,答案不难得出.此题引入了“归纳法”,“等效替代法”,这是物理学中常用 的方法,应该有所了解,并学会使用.3.探究凸透镜成像实验例3、晓雯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进行了如下操作并得到了相关结论.(1)如图 所示,让太阳光正对着凸透镜照射,把光屏置于另一侧.改变光屏与凸透镜间的距离.直到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测得凸透镜的焦距是_ ______.(2)将蜡烛,透镜和光屏放在光具座上,并使烛焰、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__________________.(3 )按要求进行观察和测量,并将观测情况记录在下表中.实验序号物距u/cm像距v/cm像的性质13015_______________ 22020倒立、等大的实像315_________倒立、放大的实像46无正立、放大的虚像①在表中空格内填写相应内容.②当烛焰从远处 靠近透镜时,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________透镜.此题是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掌握凸透镜成像的特点与物距、像距的 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同时也要注意在实验前的调节工作.跟踪测试题:小聪小组跟老师一起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如图 甲所示,小聪将呈现反射光线的活动小铁板向后折,活动小铁板上就看不到反射光线,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实验中多次改变入射光线AO与ON的夹角进行实验,测量记录如表所示.同组的小东分析数据得出的结论是:光反射时, 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小聪认为应是:光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你认为__________的结论正确,理由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次数入射角反射角1 30°30°240°40°360°60°在图乙中,再用另一只激光笔让光线沿着BO(即逆着原反射光线)射向平面镜时,可看到反射光线沿 OA射出,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南京)如图所示,将茶色玻璃板作为平面镜竖直放置 在一张方格纸上,并准备了两个相同的棋子A和B、刻度尺、铅笔等,用来探究棋子A在平面镜中成像的特点.实验操作要解决两个问题:①如何确 定__________的位置?②如何比较_______________的大小来判断像的性质?为了研究像和物到镜面距离的关系,应多 次改变_________________,重复___________实验.(3)实验表明:像与物相对于镜面____________ _____.3.如图甲所示,小丽同学在进行“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将玻璃板竖直放在水平桌面上.再取两段相同的蜡烛A和B竖 直地放于玻璃板前后,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移动蜡烛B,直到看上去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在此实验中:如果有5mm厚和2 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_____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用两段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_________的关系.小丽将光屏放在 蜡烛B的位置上.发现光屏上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3)如果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如图乙所示),在实验过程中会出现的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小明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凸透镜的位置固定不动.实验操作规范.在图示位置时,烛焰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这个像的成像原理与______________(填“放大镜”“投影仪”或“照相机”)相同.若将蜡烛向右移动少许.则应将光屏向__ ___(填“左”或“右”)移动才能再次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此时像的大小比刚才的像要____些.再在凸透镜左侧附近放一凹透镜(图中未 画出),这时需要将光屏向____(填“左”或“右”)移动才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为了粗测凸透镜的焦距.小明上午第二节课下课后.将凸 透镜与水平地面平行放置.调节凸透镜到地面的距离,直至地面上出现一个最小的亮点,小明认为此点就是凸透镜焦点的位置.旁边的同学却告诉他 .这个亮点不是凸透镜的焦点位置,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某物 理兴趣小组利用透明橡皮膜、注射器、乳胶管、止水夹等器材制成凹、凸形状可改变的液体透镜,并利用液体透镜探究“光的折射”和“透镜成像 ”,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对光线的作用”时,首先在两个透明玻璃长方体容器中充入蚊香烟雾,然后将水注入橡皮膜,制成液体透镜,再将液 体透镜放置在两个玻璃容器之间,如图甲所示,让光线沿图示方向射入玻璃容器,经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将______(填“偏离”或“偏向 ”)主光轴.如果此时再用注射器向橡皮膜注水,改变液体透镜的凸起程度,则折射光线偏折的程度_________(填“会改变”或“不改变 ”),在玻璃容器中充入蚊香烟雾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用液体透镜探究 “凸透镜成像规律”时,蜡烛、光屏和液体透镜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光屏上出现清晰的烛焰像,若透镜位置不动,将蜡烛移到光具座10cm刻 度时,则烛焰经凸透镜所成的像是()A.放大、倒立的实像B.放大、正立的虚像C.缩小、倒立的实像D.缩小、正立的 实像为了探究“影响液体透镜折光能力强弱的因素”,物理兴趣小组人员做了如下实验:在图甲所示的装置中,保持液体透镜的凸起程度即形状不变 ,先后在橡皮膜中注入酒精和煤油,观察光线经不同液体透镜折射后的偏折程度,此时,他们是在探究液体透镜折光能力与___________ 是否有关,在此探究过程中保持液体透镜的凸起程度,即形状不变的具体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利用液体透镜还可 以探究哪些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个即可).光学实验的参考答案例1(1)在(2)实验次数入射角/°反射角/°123( 3)OA可逆例2(1)玻璃板与桌面不垂直(2)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3)①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②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4)方格纸例3(1)10cm(2)同一高度(3)倒立、缩小的实像30远离跟踪测试题:1.(1)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 在同一平面内小聪先有入射角,才有反射角(或先有入射光线,才有反射光线)(3)光路具有可逆性2.(1)像像和物(2)棋子A的位置物到镜面的距离对称3.(1)2大小(2)不能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3)蜡烛B与蜡烛A的像不能重合4.(1)照相机右大(2)右(3)凸透镜没有正对太阳光放置(太阳光没有平行于主光轴入射到凸透镜上)5.(1)偏向会改变观察光的路径C(3)液体的种类液体透镜的折光能力与其凸起程度有关近视眼(远视眼)形成的原因读未来百家号读未来:5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