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矿产资源及其形成作用(23)
胡经国
九、秦岭-大别“成矿省”(Ⅱ-8)秦岭成矿带
该区西起甘肃临夏、舟曲,东至陕西安康;总面积约为15万平方公里。交通较为便利。
近年来,该区矿业经济发展较快,凤县-太白、西-成、镇安-旬阳一带的铅锌矿已成为国家级矿产基地。
秦岭成矿带位于秦祁昆中央山系东段,南北纵跨华北、秦岭、扬子3个地块和商-丹(甘南为武山-天水断裂带)、勉县-略阳(甘南为文县-玛曲断裂)2条板块缝合带。
该区共发现有色金属矿产地317处。其中,大型14处,主要有:凤县-太白矿田、西-成矿田、镇安-旬阳铅锌矿田及近年来新发现的马元铅锌矿、代家庄铅锌矿等。工作区成矿条件有利,已发现多处矿产地,1∶20万化探异常发育。找矿潜力较大。
该区共划分出15个成矿远景区:黄牛铺-北宽坪加里东-燕山期铅锌铜金钨钼成矿远景区;凤县-太白华力西-燕山期铅锌金铜汞锑成矿远景区;山阳-柞水华力西-燕山期铅锌铜铁银成矿远景区;镇安-旬阳华力西-燕山期铅锌金汞锑成矿远景区;勉县-略阳-阳平关太古宙-元古代铁金银铅锌铜成矿远景区;宁强-镇巴晚元古代-中生代铅锌成矿远景区;半沟-厂坝铅锌多金属矿成矿远景区;甘肃下拉地-本深沟铅锌银成矿远景区;甘肃两当北部银铅锌金成矿远景区;甘肃迭部-武都金铅锌铜成矿远景区;甘肃徽县南部地区铅锌铜多金属成矿远景区;甘肃玛曲西南部地区金铅锌成矿远景区;甘肃美武新寺-章县铜钨铅锌成矿远景区;甘肃文县-康县锰金铅锌成矿远景区;甘肃夏河-合作铜铅金成矿远景区。
重点矿种为铅锌,兼顾铜、金、锑。重点矿床类型为沉积改造型铅锌矿。择优开展马元、代家庄外围等铅锌矿勘查,开展秦岭西延的祁连成矿带小柳沟成矿区钨钼多金属矿勘查和镜铁山铅锌矿外围找矿。
秦岭成矿带预期新增铅锌资源储量1500万吨;新发现矿产地40处;提交普查基地20处,详查基地10处。
十、上扬子“成矿省”(Ⅱ-13)川滇黔相邻成矿区
工作区位于贵州、云南、四川三省接壤处。区内交通条件较好。工业以矿业较为发达,多为煤、金、钢铁,次为铅锌银矿。
该区位于特提斯-喜马拉雅与滨太平洋两大全球巨型构造域结合部位,扬子准地台西南缘,成矿条件极好,各类矿产资源十分丰富。迄今为止,该区发现有30余个矿种,主要矿产为铁、铜、铅、锌、银、锰、金、铝土矿、煤、磷等。目前,该区已发现大、中、小型矿床和矿点700余处,达普查程度者100余处,达详查以上程度者不足50处,其余仅为踏勘或预查,工作程度甚低。多个矿产预查项目显示,该区尚有巨大的资源潜力。
该区共划分出了8个成矿远景区:汉源清溪-黑区加里东华力西期铅锌铜银锰矿远景区;木里-盐源印支燕山喜山期铜铅锌矿远景区;会理-会东前寒武纪华力西铜铅锌银矿远景区;马边铜厂埂-金阳加里东华力西铅锌铜银矿远景区;巧家-彝良铅锌银成矿远景区;东川铜金铅锌成矿远景区;昭通-六盘水古生代燕山期铜铅锌银锰成矿带;毕节-习水铅锌矿找矿远景区;贵州务川-正安-道真铝土矿远景区。
综合分析已有工作成果,以铜、铅、锌、锰矿、铝土矿为重点矿种。在四川攀西地区北部汉源-洪雅地区,以寻找麦地坪组沉积改造型富铅锌为主;南部会理-会东地区,以铜、富铅锌为主攻矿种,以沉积改造型铜铅锌矿为重点矿床类型;对油房沟铜矿、铁柳铅锌矿进行重点评价,提交资源量。黔西北以及滇东北地区,以铜铅锌为重点矿种,以会泽式富铅锌矿、玄武岩式铜矿为重点矿床类型。对长坪子富铅锌矿,银厂坡银铅矿,新麦、乐红等富铅锌矿进行重点评价,提交资源量。黔北地区重点矿种为铝土矿。
川滇黔相邻成矿区预期新增矿产资源储量铅锌800万吨、铜300万吨、锰矿2000万吨、铝土矿1亿吨、金100吨、锡20万吨;新发现矿产地30~40处。
十一、华北陆块“成矿省”(Ⅱ-4)晋冀铁矿成矿区
工作区包括北京市、河北省、山西省的相应地区。该区是中国北方最大的工业密集区域,发展潜力巨大。
该区以往勘查工作程度相对较高。但是,对于覆盖和相对较深覆盖的航磁异常以及矿床深部和低品位矿床工作程度不足。
该区铁矿成矿条件优越,矿床类型较多,资源潜力较大。以(火山)沉积变质型分布最广、最为重要,占全区探明铁矿储量的72.6%,是该区资源潜力最大的和需要进一步工作的铁矿床类型。其次,为接触交代型铁矿、岩浆型铁矿等。
在“十一五”期间,围绕摸清铁矿资源潜力及实现找矿重大突破两个主要目标,以(火山)沉积变质型铁矿为重点,系统开展资源评价,力争找矿有重大突破;对覆盖区开展地质、物探找矿方法最佳组合研究;重视有效勘查技术方法的科学应用,在不同的勘查阶段合理发挥地质、物探方法的技术优势,提高找矿效果。
该区铁矿勘查工作分3个方面开展。在河北遵化市东沟-塔头寺一带、河北遵化市夏庄-官庄一带、北京北山地区、山西五台山-恒山地区等重点工作区,主要查明区内铁矿资源前景,探求资源量,提交铁矿产地。大中型铁矿区深部及外围,主要通过加大勘探深度,加强外围勘查力度,以寻找新的铁矿资源。初步选定滦南司家营,遵化石人沟,迁安大石河、孟家沟,迁西龙湾等矿区,其深部尚具较大资源潜力,通过工作,可提交较多的资源量。较低品位铁矿资源潜力调查,主要开展以河北省承德和张家口地区为重点的含铁基性-超基性岩较低品位铁矿调查,估算铁矿资源量。对于(火山)沉积变质型较低品位铁矿,初步选定在河北省涞源县独山城、唐县-曲阳-慈峪地区和赞皇-邢台西部等区段开展工作。通过铁矿资源调查综合研究,总结成矿规律和多参数找矿模型,提出具有找矿潜力的远景预测区和找矿靶区,为今后本区铁矿资源的勘查和增加新的资源量提供依据。
晋冀铁矿成矿区预期新增资源储量铁矿25亿吨。
十二、华北陆块“成矿省”(Ⅱ-4)豫西成矿区
该区是中国中部重要的多金属成矿远景区,工作区面积约为3.2万平方公里;交通方便,工农业、矿业经济较发达,具有较大找矿前景。钼、铝为豫西成矿区内优势矿产。钼探明储量居全国首位,钼矿共有27处矿产地,但是仍有较大资源潜力。铝土矿居全国第二位,氧化铝产量居全国第一,是中国重要的铝有色金属业原料及加工基地。自大调查以来,查明具有中-大型规模的矿产地21处,新增了较多的铅锌、银资源量。
该区位于秦岭造山带的东段,即东秦岭地区。基本构造格架主要由华北板块南缘构造带、北秦岭构造带和南秦岭构造带三个次级构造单元组成。
该区共划分出4个成矿远景区:王屋山南麓铝土矿成矿远景区;嵩箕铝土矿成矿远景区;华北陆块南缘钼铅锌成矿远景区;东秦岭铅锌成矿远景区。重点矿床类型为中高铝/硅比的一水型铝土矿床、斑岩型钼铅锌矿床、海底火山喷流型铜铅锌块状硫化物矿床和碳酸盐岩型铅锌矿床。
重点开展南泥湖外围钼铅锌矿、杜关钼铅锌矿、铁炉坪钼多金属矿以及新渑、济源、嵩山北麓等铝土矿勘查,提交一批后备接替资源基地。
豫西成矿区预期新增资源量铝土矿1亿吨、铅锌1000万吨、钼100万吨;新发现大中型矿产地10处。
十三、上扬子“成矿省”(Ⅱ-13)湘西-鄂西成矿带
湘西-鄂西成矿带的范围北起鄂豫陕三省边界,南至湘黔铁路线,西自鄂渝交界,东达江汉平原西缘;面积约18万平方公里。湘西-鄂西成矿带是中国锑、铅、锌、金、铜、锰等金属矿产重要的储备和生产基地,已探明和初步控制的铅锌资源量达800万吨以上,远景储量在1500万吨以上。该成矿带已探明的锑储量占世界的70%以上,是国际上公认的锑都,并且具有进一步的找矿潜力。
该区岩浆活动微弱,区域变质作用产生的变质热液对石墨、硅灰石、石英砂等非金属矿产的形成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该区内广泛分布的新元古代和早古生代地层是中国层控铅锌铜和锰矿的重要富集层位。
该区划分为5个找矿远景区。在湖北神农架-黄陵铜铅锌找矿远景区内,有强度高、规模大的铜、铅、锌、银、锰等金属元素综合异常分布,找矿前景良好。在湖北鹤峰-湖南龙山铅锌找矿远景区内,水系沉积物铜、铅、锌、汞元素综合异常显示了区内良好的找矿前景。在湖南凤凰-张家界铅锌锰找矿远景区,成矿条件有利,找矿潜力大。在湖南黔阳-沅陵铜铅锌锑锰找矿远景区内,有铅锌、铜、锰、锑等矿床(点)百余处,铅、锌、汞、银、镉等元素综合异常显示出良好的找矿信息,成矿条件十分有利,找矿潜力巨大。在湖南隆回-涟源锑锰找矿远景区内,已发现铜、铅锌、锑矿床(点)50余处,对于开展锑矿“第二空间”的找矿勘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湘西-鄂西成矿带铅锌重点矿床类型为以震旦系、寒武-奥陶系碳酸盐地层中的层控型或沉积-改造类型为主,兼顾脉状充填型。锰矿重点矿床类型为以产于南华系和奥陶系碳酸盐地层中的沉积型为主。锑矿重点矿床类型为以脉状充填型为主。
湘西-鄂西成矿带预期新增资源储量铅锌1200万吨、锑50万吨、锰矿石5000万吨;新发现大中型矿产地20处。
十四、吉黑“成矿省”(Ⅱ-1)辽东-吉南成矿带
辽东-吉南成矿带位于松辽平原东缘大连-沈阳-开原以东,开原-白石山-图们连线以东,以南至中朝边界;面积8万多平方公里。该区内交通比较方便,水资源丰富。矿业经济以贵金属、有色金属、黑色金属矿产为主,拥有铁、铜、金、银、镍、铅、锌等大中型矿山数十座。此外,煤炭及非金属矿产蕴藏丰富,开发利用程度也相对较高。
辽东-吉南地区主体处于郯庐断裂以东。工作区位于中朝板块华北陆块及其陆缘构造带内,北邻佳木斯地块,西接新生代松辽盆地,处于古亚洲洋构造域和滨太平洋构造域的叠置部位。
根据成矿地质背景,该区优选出了以下8个成矿远景区作为重点勘查工作的选区:红透山-枸乃店铜锌金成矿远景区;大蒲柴河-西城铜镍锑成矿远景区;辉南-漂河铜镍成矿远景区;鞍山-本溪铁成矿远景区;救兵-南口前铁成矿远景区;北瓦沟-青城子金银成矿远景区;夹皮沟-和龙金铜镍成矿远景区;珍珠门-长白铜钴金银铅锌成矿远景区。主攻铁、铜、铅锌、金;重点寻找隐伏矿床。在抚顺-和龙太古代铜金绿岩建造分布区,突破“红透山式”铜锌矿;在鞍山-本溪太古代硅铁建造分布区,寻找鞍山式铁矿;在辽东地区,寻找微细浸染型金矿;在吉林东部浑春地区,寻找钨铜多金属矿。力争找矿突破,为老工业基地振兴提供一批资源基地。
辽东-吉南成矿带预期新增资源储量铜镍200万吨、铁矿10亿吨、金200吨;新发现大中型矿产地15处。
十五、下扬子“成矿省”(Ⅱ-11)长江中下游成矿带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地跨湖北、江西、安徽、江苏四省;工作区面积约为10万平方公里。工作区内分布有大批以有色、冶金、钢铁、化工、建材等矿业经济为主的工业城市和工业基地,有关的大-中型企业多具备选、冶、深加工能力,与之配套的能源、交通基础设施完善。
该区位于扬子陆块北部江南隆起的两侧,控矿和含矿地层较多。燕山期铜金铁等大规模成矿作用发育。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可以划分为10个成矿远景区。鄂东南铜铁找矿远景区,重点矿种为铜铁、兼顾金和多金属;建立适合开展区域深部找矿的技术方法体系;综合评价区内深部铜铁资源潜力。江西九瑞铜金矿找矿远景区,重点矿种为铜,兼顾金和多金属;重点开展已有矿床外围及深部资源评价工作。安庆铜铁金找矿远景区,重点矿种为铜(铁);以突破虎形山、银珠山等地矽卡岩型铜矿为重点,实现区域找矿新突破。庐枞铁铜矿找矿远景区,重点矿种为铜、铁;重点突破盆地周边的铜、铁矿,开展盆地内部、基底新类型矿床的调查。贵池-青阳铜(金)找矿远景区重点矿种为铜;主要调查评价斑岩带铜金资源潜力,实现矿床规模的突破。铜陵铜金(铁)找矿远景区重点矿种为铜;综合评价区内深部铜金资源潜力。安徽繁昌铜铁矿找矿远景区,重点矿种为铜;以调查评价荻港隆起铜矿资源潜力为目标,实现区域找矿的新突破。宁芜铁铜矿找矿远景区,重点矿种为铁铜;主要寻找新类型铁、铜矿,实现区域找矿新突破。宁镇铁铜铅锌矿找矿远景区,重点矿种为铜;在扩大安基山、铜山等现有铜矿规模的同时,开辟新的找矿地区,实现区域找矿的新突破。赣东北铜金找矿远景区,重点矿种为铜;综合评价区内深部铜金资源潜力。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预期新增资源量铜700万吨、铁矿5亿吨;新发现大-中型矿产地10处。
十六、华南“成矿省”(Ⅱ-12)武夷成矿带
武夷成矿带位于中国东南沿海浙赣闽粤四省交界地带,包括浙江西南部、江西东部、福建西部、广东东北部;面积约为12万平方公里。
武夷成矿带位于欧亚大陆东南部中国东南活动大陆边缘内带,属于华夏古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环太平洋中、新生代巨型构造-岩浆岩带中的重要成矿区之一。该区铜、铅、锌、金、银、锡、铁、锰等多金属矿产资源丰富,大中小型多金属矿床及矿化点普遍分布,矿床类型复杂多样。已发现110种矿产,探明储量的矿产有60多种,大型矿床58处,中型矿床130处。探明储量居中国全国前五位的矿种有钨等21种。
该成矿带成矿远景区包括:武夷山隆起银、铜、钼多金属成矿远景区,矿种有铜、富铅锌、银、锡、钨、钼、金等;浙西南-闽中裂谷铅锌多金属成矿远景区,重点矿种为块状硫化物型多金属矿,兼顾在火山-侵入岩分布区寻找斑岩型铜矿;江西会昌-福建云霄铜多金属成矿远景区,主要是在中-新生代中酸性火山-侵入岩区寻找斑岩型铜、锡、钨、钼矿,兼顾在晚古生代-中三叠世形成的永(安)-梅(州)坳陷沉积盆地区寻找海底火山沉积-热液改造型铜多金属矿床;永(安)-梅(州)坳陷铜铅锌多金属成矿远景区,主要矿种有铅锌矿、铁多金属矿、铜多金属矿等。该成矿带海底火山沉积-热液改造型铜多金属矿床潜力较大。
武夷成矿带预期新增资源储量铜500万吨、铅锌1000万吨、钼50万吨;新发现大中型矿产地20处。
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