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ISO9001-HACCP一体化手册
2022-01-31 | 阅:  转:  |  分享 
  
某速冻食品公司企业标准

SDSP-SC-2002



QMS-HACCP

一体化管理手册



















2002年07月18发布2003年08月01日实施

某速冻食品公司



章节 文件名称 页码 标准条款对照 0 前言 4 1 颁布令 5 2 引用标准 6 2 3 术语和缩写 7 3 4 4.1 质量

管理

体系 总要求 8 4.1 4.2 4.2.1 文件要求 总则 9 4.2.1 4.2.2 一体化管理手册 9 4.2.2 4.2.3 文件控制 10 4.2.3 4.2.4 记录控制 11 4.2.4 5 5.1 管理职责 管理承诺 13 5.1 5.2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13 5.2 5.3 食品安全卫生质量方针 13 5.3 5.4 策划 15 5.4.15.4.2 5.5 职责、权限与沟通 16 5.5.15.5.25.5.3 5.6 管理评审 20 5.6 6 6.1 资源管理 资源提供 23 6.1 6.2 人力资源 23 6.2 6.3 基础设施 26 6.3 6.4 作业环境 28 6.4

7 7.1 产品实现 产品实现的策划 29 7.1 7.2 与顾客有关的过程 30 7.2 7.3 设计和开发 34 7.3(删减) 7.4 采购 35 7.4 7.5 7.5.1 生产和

服务提供 生产和服务提供的控制 37 7.5.1 7.5.2 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的确认 38 7.5.2(删减) 7.5.3 标识和可追溯性 38 7.5.3 7.5.4 顾客财产 40 7.5.4 7.5.5 产品防护 41 7.5.5 7.6 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控制 43 7.6 8 8.1 测量

分析



改进 总则 45 8.1 8.2 8.2.1 监视和

测量 顾客满意 45 8.2.1 8.2.2 内部审核 46 8.2.2 8.2.3 过程的测量和监视 47 8.2.3 8.2.4 产品的测量和监视 49 8.2.4 8.3 不合格品控制 50 8.3 8.4 数据分析 52 8.4 8.5 改进 54 8.5 9 文件和记录管理程序 57 4.2.34.2.4 10 内部审核程序 62 8.2.2 11 不合格品管理程序 66 8.3 12 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68 8.5.28.5.3 13 HACCP计划 70 7.1 14 速冻食品加工卫生标准控制规范(SSOP) 88 附录1-6 组织机构图、职能分配表、QMS过程控制图、支持性文件清单、记录清单、工艺流程图 96 目录

第0章前言

某速冻食品公司年#月日经某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册登记,是集农副产品种植、贮藏、保鲜、速冻加工、冷藏出口为主的综合性国有加工企业,已于二〇〇三年取得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第0.1章

颁布令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检疫法》



总经理:



2002年09月08日



第2章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发布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2.1GB/T19001—2000idt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2.2GB/T19000—2000idtISO9000:2000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

2.3ANNEXTOCAC/RCP1-1996,REV(1997)HACCP体系及其应用准则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我公司在执行ISO9001:2000和HACCP管理体系要求时,本标准引用的相关标准应考虑采用最新的版本。













































第3章术语



1、本手册采用ISO9000:2000和《HACCP体系及其应用准则》中的术语和定义。

2、本手册采用的企业术语:

SDSP-----------------------代表某速冻食品公司

一体化手册-------------------代表卫生质量管理手册

程序--------------------代表卫生质量体系程序文件

内审----------------------------内部质量体系审核

一体化管理体系---食品安全卫生质量管理体系(HACCP-QMS一体化管理体系)

3本手册采用的缩略语

QMS-质量管理体系

HACCP-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

GMP-良好操作规范

SSOP-卫生标准操作程序







































第4章 一体化管理体系

4.1总要求

4.1.1本企业建立一体化管理体系所必须遵守的原则:

应按标准要求策划、建立管理体系,形成文件,加以实施和保持,并持续改进其有效性。

在实施本标准后续各条款时,应做到:

a)识别一体化管理体系所需的过程及其在组织中的应用,为向顾客提供合格的产品,其实现过程包括市场调研、顾客要求识别、采购、生产制造和后续服务以及危害识别与控制等。具体见《附图:QMS过程控制图》和《HACCP逻辑程序图》。

b)确定这些过程的顺序和相互作用,具体见《附图:QMS过程控制图》和《HACCP逻辑程序图》。该图仅画出了主要过程,更详细的过程需参见各过程相关的手册中的章节及相关程序文件和其他文件。

c)确定为确保这些过程的有效运行和控制所需的准则和方法,具体见手册的相关章节及相关支持性文件。

d)确保可以获得必要的资源和信息,以支持这些过程的运行和对这些过程的监视,见本手册第6章的规定。

e)监视、测量和分析这些过程,具体见本手册8.2-8.4章的规定。

f)实施必要的措施,以实现对这些过程策划的结果和对这些过程的持续改进,按照一体化管理体系文件的规定实施,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并持续改进一体化管理体系。具体见本手册8.5章的规定;

g)针对组织所选择的任何影响产品符合要求的外包过程,组织应确保对其实施控制。对此类外包过程的控制应在一体化管理体系中加以识别。

h)我公司按ISO9001:2000标准要求管理已识别的所有过程,通过体系审核、管理评审和持续改进这些过程来确保其符合标准要求和企业实际,并不断改进,以使我公司的一体化管理体系适宜、充分和有效。

4.1.2外包过程的控制

我公司现有的外包过程有:

监视和测量装置的维修、检定:按本手册《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控制》的规定执行。



4.2文件要求

4.2.1总则

本企业在贯彻ISO9001:2000版时,应组织人员,编制下列文件:

a)形成文件的食品安全卫生质量方针和食品安全卫生质量目标,见本手册第0章《前言》和《年度食品安全卫生质量目标》。

b)质量卫生一体化管理手册(QMS-HACCP一体化管理手册);

c)标准所要求的形成文件的程序,具体见手册9-14章;

d)组织为确保其过程的有效策划、运行和控制所需的文件,包括作业指导书、规范、规定、指南、计划、通知、GMP、SSOP文本等,具体见附录《支持性文件清单》;

e)本标准所要求的记录,具体见相应文件或一体化管理手册各章节后的引用记录,以及本手册的附录《记录清单》。

4.2.2QMS-HACCP一体化管理手册

在编写一体化手册时,本企业必须做到:

1、在编写一体化手册中明确一体化管理体系的范围:

本手册所覆盖的产品为:速冻蔬菜和水果

a.本手册覆盖的过程为:速冻蔬菜和水果的生产和销售

b.删减声明:

1)由于本企业速冻蔬菜和水果的产品实现过程是依据国家标准规定或顾客的要求进行加工,不存在产品的设计和开发,所以对标准7.3过程进行删减;

2)由于我公司的产品加工过程的所有工序产品或成品在交付或使用前都能够采取适当的办法进行质量检验,所以目前不存在特殊过程。因此删减标准7.5.2条款。

3)本企业不因对标准条款的删减而影响提供满足要求产品的能力或责任。

c.本手册覆盖的部门为:除财务之外的所有部门。

d.本手册覆盖的地点为: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洪湖一街26号

2、在编写一体化管理手册时,应包括对某项控制直接作出规定形成文件的程序或对其引用;

3、一体化管理体系过程之间相互作用的表述,见《附图:QMS过程控制图》及本手册的相关章节的描述。

4.2.3文件控制

根据标准要求,本企业应制定《文件和记录管理程序》,控制要求如下:

1、目的

规定一体化管理体系文件起草、审核、批准、发放与更改的职责和程序,以确保各个使用文件的场所都能得到相应文件的有效版本,防止使用失效或作废的文件。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控制一体化管理体系所要求的文件(包括外来文件:相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法律/法规、顾客提供的文件等),已形成的记录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文件,其控制要求见手册4.2.4章节。

3、术语



4、职责

4.1总经理负责批准一体化管理手册和程序文件。

4.2管理者代表负责审核一体化管理手册和程序文件。

4.3综合部负责组织相关部门对一体化管理手册、程序文件和非技术性作业指导书的编制、修改、登记、发放、回收等。

4.4质检部负责技术性作业指导书的编制。

4.5HACCP小组负责HACCP计划的编制。

5、管理要点

5.1内部文件:

a、文件应委托能胜任人员编制。

b、文件批准前,应经授权人员审核。

c、文件发布前,应经授权人员批准,确保文件是充分和适宜的。

d、在文件发布后及每次内审时发现不适用,或一体化管理体系范围、顾客要求、法律法规和标准、组织结构、部门职能分配等发生变化时,需对文件进行评审,依评审结果修改文件,并再次批准,产品停产1年以上,恢复生产时,应对该产品的技术文件进行评审与更新,并再次批准。

e、为确保文件的更改和现行修订状态得到识别,防止作废文件的非预期使用,便于作废文件的备案,文件发放部门应建立“受控文件清单”,文件本身必须有唯一性编号,有效版本号、修改号,并有相应的红印章标识:“受控”/“作废”。

f、文件更改时,为确保所有相关文件更改到位,必须建立文件发放记录。受控文件如有丢失,应及时报告发放部门,经批准后补领,不得自行复印。

g、文件局部更改,可在原文件上直接修改,并应做好修改记录。文件经多次修改,或大幅度改动时,应考虑换版,应发放新版本,收回所有无效版本并做好收回记录。

h、文件应发放给执行人员,执行人员存放文件时应确保在使用处可获得适用文件的有关版本。

i、文件应清晰、易于识别,对文件进行标识,为有序管理文件需编制受控文件清单。

j、供顾客或其它组织使用的文件应盖红印章标识:“供参考(非受控)”,本企业不负责更改和回收,

k、企业内所有受控的文件作废后均需收回,以防止误用。具有保存价值或为法律目的需保留作废文件时,均需盖“作废”章,以区别于有效文件。

5.2外来文件:

a、质检部应与产品标准化协会、上级主管部门技术监督局定期联络,索取相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法律/法规。

b、综合部应登记、发放相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法律/法规,保证执行人员均有有效文件。

c、相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法律/法规修改时,综合部应及时收回作废版本,发给新版本。

d、顾客提供的如工艺等涉及知识产权的外来文件还需按《顾客财产》管理。

6、相关文件

ISO9001:20004.2.3

7、记录

见《文件和记录管理程序》

4.2.4记录控制

根据标准要求,本企业应制定《文件和记录管理程序》,控制要求如下:

1、目的

对记录的填写、编号、归档、贮存、保护、检索、保存期限和过期处理进行控制,以提供产品符合规定的质量要求和一体化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依据。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我公司QMS和HACCP有关的记录的管理,也包括外来的记录,如来自用户的监管记录、来自政府的监管记录、来自供应商的质量证明记录。

3、术语:无

4、职责

4.1综合部负责编制“记录清单”、明确记录的保管部门、保管人、保管期限。

4.2各职能部门负责本部门记录的填写、编号、归档、贮存、保管和处理。

5、管理要点

5.1综合部负责编制本企业的“记录清单”,明确记录的归档部门/归档人、保管部门/保管人、保存期限。

5.2所有记录应清晰、真实、完整、不得涂改,并应有记录人员的签字,必要时,应有复核人员的签名。

5.3各职能部门应按程序的规定负责填写本部门的记录,并予以编号。

5.4每个月各部门应将本部门上一个月的记录集中成册。每个季度归档一次,记录按月存放,便于检索。

5.5记录应保存在适宜的环境和安全的地方,并有防蛀、防霉措施,防止损坏。

5.6各职能部门应按“记录清单”规定的保存期限保管记录;过期的记录要经管理者代表审核后销毁。

6、相关文件

ISO9001:20004.2.4

7、记录

见《文件和记录管理程序》



















第5章管理职责

5.1管理承诺

通过以下活动,对其建立、实施一体化管理体系并持续改进其有效性的承诺提供证据:

a、向组织传达满足顾客和法律法规的重要性,在公司内通过宣传、培训和会议等方式,向全体员工说明满足顾客要求和法律法规要求的重要性,提高员工食品安全卫生质量意识、法制意识,树立“只有不断满足顾客要求和法规要求,企业才能生存和发展”的观念;

b、制定质量卫生方针,见手册第0章;

c、确保质量卫生目标的制定,见手册第0章和《年度质量卫生目标》;

d、进行管理评审,具体见手册中5.6章节;

e、确保资源的获得,为一体化管理体系的所有过程配置所需的资源,资源的管理具体见第六章节。

5.2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总经理应以增强顾客满意为目的,应通过下列活动,确保顾客的要求得到确定并予以满足。

A、通过意识培训,确保全体员工以增强顾客满意为目的。

B、总经理通过一体化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实施,确保顾客的要求得到确定并转化为具体要求以确保顾客满意。

C、企业通过以下过程以识别顾客要求并予以满足

1)规定销售部门(综合部)的职责之一是:向顾客作出提供产品的承诺之前,确定与产品有关的要求,评审履约能力;建立沟通渠道,调查顾客满意度,分析解决顾客的抱怨与不满。

2)规定生产部门的职责之一是:按标准加工、按工艺加工、必须遵守SSOP和GMP。

3)规定检验部门(检验员)的职责之一是:按标准检验,严把质量关。

4)规定质检部门的职责之一是:组织数据分析、组织持续改进。

5)规定HACCP小组的主要职责是进行HACCP的策划与监控。

5.3食品安全卫生质量方针

关于食品安全卫生质量方针,本企业规定如下:

1、目的

对食品安全卫生质量方针的制定、修订、评审进行控制,确保食品安全卫生质量方针适宜并得到沟通和理解。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控制食品安全卫生质量方针。

3、术语:



4、职责

总经理负责确定本企业的食品安全卫生质量方针

5、管理要点

5.1食品安全卫生质量方针的制定

5.1.1食品安全卫生质量方针的内容,必须符合下列三条要求:

a、与组织的宗旨相适应;

b、向用户承诺满足要求且持续改进;

c、提供制订和评审食品安全卫生质量目标的框架。

5.1.2制订的流程,规定如下:

a、总经理负责起草食品安全卫生质量方针。

b、总经理负责召开食品安全卫生质量方针专题会,讨论确定本企业的食品安全卫生质量方针。

5.2食品安全卫生质量方针的沟通和理解

综合部负责制作“食品安全卫生质量方针”宣传板,并固定在我公司的醒目位置,并采取会议、培训等方式,确保每一个员工知道我公司的要求并作为行动准则。

5.3食品安全卫生质量方针的修订

在质量体系运行过程中,如果发现食品安全卫生质量方针不适宜,可调整食品安全卫生质量方针,但必须经过总经理批准。

5.4在持续适宜性方面得到评审

每次管理评审时,总经理负责将食品安全卫生质量方针递交管理评审。

6、相关文件

ISO9001:20005.15.35.4

7、记录



5.4策划

关于策划,本企业规定如下:

1、目的

通过食品安全卫生质量目标的管理和一体化管理体系的策划,实现食品安全卫生质量方针。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控制食品安全卫生质量目标和一体化管理体系的策划。

3、术语:



4、职责

4.1总经理负责组织确定本企业的食品安全卫生质量目标。

4.2管理者代表负责一体化管理体系的策划。

4.3各部门领导及HACCP小组成员参与一体化管理体系的策划。

5、管理要点

5.1食品安全卫生质量目标

5.1.1关于食品安全卫生质量目标的要求:

1)企业食品安全卫生质量目标应以食品安全卫生质量方针为框架予以制定,并与食品安全卫生质量方针保持一致。

2)总经理应确保在我公司的相关职能和层次上建立食品安全卫生质量目标。

3)食品安全卫生质量目标包括满足产品质量要求和食品卫生要求所需的内容。

4)食品安全卫生质量目标应是可测量的。

5.1.2制订与测量:

a、各职能部门应根据食品安全卫生质量方针起草本部门的“食品安全卫生质量目标”、“测量办法”、“测量周期”并报管理者代表。

b、管理者代表负责召开专题会,初步确定“食品安全卫生质量目标”、“测量办法”、“测量周期”。

c、总经理负责审批我公司的“食品安全卫生质量目标”、“测量办法”、“测量周期”。

d、各职能部门按“测量周期”测量本部门是否以达到食品安全卫生质量目标。

5.1.3食品安全卫生质量目标的修订

在质量体系运行过程中,如果发现食品安全卫生质量目标不适宜,可调整食品安全卫生质量目标,但必须经过总经理批准。

5.1.4每次管理评审时,总经理负责将食品安全卫生质量目标及测量结果递交管理评审。

5.2一体化管理体系的策划

5.2.1一体化管理体系策划应满足食品安全卫生质量目标及4.1和HACCP体系的要求;

5.2.2在对一体化管理体系的变更进行策划和实施时,保持一体化管理体系的完整性。

5.2.2.1在下列情况,应对一体化管理体系进行变更:

a、初次建立质量体系;

b、发生食品安全卫生质量事故;

c、ISO9001:2000标准或HACCP标准换版;

d、内部环境发生变化:

—食品安全卫生质量方针修订;

—机构调整;

—新技术的采用;

e、外部环境发生变化:

—法律法规修订;

—顾客满意度需要提升;

—有新合同、新需求。

5.2.2.2当体系发生变更时,应评审与更改一体化管理体系文件,在文件更改前应按旧文件执行,防止体系发生中断。

6、相关文件

ISO9001:20005.15.35.4

7、记录



5.5职责、权限与沟通

5.5.1部门及岗位职责

关于部门职责,在手册中直接作如下规定,关于岗位职责,另行制定。

1目的

规定职责、权限,确保各项职能有效落实。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企业各部门、各岗位履行职责。

3术语

4职责

总经理负责组织制订部门职责。

5管理要点

—总经理

a)负责制订企业近期和远期规划;

b)负责确定组织机构及岗位职责,落实主要岗位人选;

c)负责落实内部沟通;

d)紧紧围绕年度经营目标,协调销售、供应、生产、检验等工作;

e)应向组织传达满足顾客要求和法律法规要求的重要性并提供证据;

f)应以增进顾客满意度为目的,确保顾客的要求得到确定并予以满足;

g)负责制定并落实本企业的食品安全卫生质量方针和食品安全卫生质量目标;

h负责提供足够资源;

i)负责批准食品安全卫生质量管理手册和程序文件;

j)主持管理评审会议,保证一体化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管理者代表

a)负责建立、实施和维持本企业的一体化管理体系;

b)负责向总经理报告一体化管理体系的业绩,包括改进的需求;

c)在整个组织内促进满足顾客要求意识的形成;

d)就本企业一体化管理体系的有关事宜,负责与外部各方联络;

e)组织内部质量审核;

f)审核一体化管理手册和程序文件;

--生产副总

主管生产部,协调生产部门与接口部门的关系,保证沟通顺畅。

--行政副总

主管行政部,协调行政部门与接口部门的关系,保证沟通顺畅。

--企管副总

主管质检部,协调质检部门与接口部门的关系,保证沟通顺畅。

主管财务部,协调财务部门与接口部门的关系,保证沟通顺畅。

--人事副总

主管人事部,协调人事部门与接口部门的关系,保证沟通顺畅。

---HACCP小组

1)制定生产、加工标准卫生操作规范(SSOP),对全员进行SSOP的培训;

2)接受HACCP的专业培训,掌握HACCP的基本原理;

3)制定或确认产品的生产标准、工艺流程、、和工艺要求;

4)根据工艺流程图进行危害分析、确定CCPs、CL及制定HACCP计划;

5)对全员进行HACCP计划的培训;

6)组织实施与监督HACCP计划的运行;

7)负责对HACCP计划进行验证

8)负责修订HACCP计划;

--人事部

负责人力资源的归口管理;

负责培训工作

参与与本部门职责相关的过程管理。

—综合部

1)办公场所和车辆的归口管理;

2)负责文件和记录的归口控制;

3)负责采购过程的归口管理;

4)负责销售工作的归口管理及顾客满意调查工作;

5)负责顾客财产的归口管理;

6)参与与本部门职责相关的过程管理。

—生产部

负责产品实现过程的策划和GMP、SSOP文件的制定、组织与落实

负责基础设施和工作环境的归口管理。

负责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的控制、标识和可追溯性及生产过程中产品防护工作的归口控制;

4)负责仓储管理;

5)与本部门职责相关的过程管理。

—质检部

负责监视和测量装置的归口管理;

负责产品的监视和测量及不合格品的归口管理;

4)负责内审、管理评审、过程的监视和测量的归口管理;

5)负责数据分析的归口管理;

6)负责纠正和预防措施、持续改进的归口管理;

7)参与与本部门职责相关的过程管理。

6、相关文件

ISO9001:20005.15.25.35.45.5.15.6

7、记录



5.5.2内部沟通

关于内部沟通的管理,本企业规定如下:

1目的

确保一体化管理体系运行过程中,企业内不同层次和职能部门之间的信息得以有效沟通。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企业内部沟通。

3术语



4职责

总经理应确保在组织内建立适当的沟通过程,并确保对一体化管理体系的有效性进行沟通。

5管理要点

5.1沟通的内容有:

a、职责、权限的沟通;

b、信息沟通。

5.2沟通的方式有:

a)办公会议;

b)专题会;

c)现场会;

d)工作联系单;

e)看板、标语;

f)文件传阅、发布;

5.2办公会议:

总经理不定期召开办公会议,讨论、协调各职能部门的工作并形成会议纪要。

5.3专题会/现场会

a)若供产销之间矛盾突出,总经理应组织召开专题会商讨对策并形成会议纪要。

b)针对重要技术和质量问题,总经理应组织召开专题会、现场会向有关人员通报质量问题,并商讨对策、形成会议纪要。

c)如果碰到突发性的故障如突然停电、关键设备突然故障、采购物资突然供应不上,总经理应立即组织召开专题会解决。

5.4看板、标语

通过看板、标语,宣传以顾客为中心的意识、宣传法律/法规要求、宣传食品安全卫生质量方针。

通过看板、标语,让员工认识到所从事活动相关性和重要性,以及如何为实现食品安全卫生质量目标作出贡献。

5.5文件传阅、发布

通过文件传阅、发布,让相关的人员知道企业的要求。

5.6相关文件

ISO9001:20005.1.a,5.5.3

5.7记录

会议记录

5.6管理评审

关于管理评审,本企业规定如下:

1目的:

定期评审一体化管理体系,及时发现需要改进的地方并落实措施,确保一体化管理体系持续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企业一体化管理体系的管理评审。

3术语:无

4职责:

—总经理负责主持管理评审会议,批准管理评审报告。

—管理者代表负责整理管理评审会议纪要。

--各部门领导及HACCP成员参加会议,提供输入资料。

5管理要点

5.1管理评审的内容:应评审一体化管理体系持续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应评审一体化管理体系改进的机会和变更的需要,包括食品安全卫生质量方针、食品安全卫生质量目标。

5.2管理评审方式:开“管理评审会议”。

5.3管理评审频次:

一般每年一次,间隔不得超过12个月,当出现下列情况时,应追加评审次数:

a、体系初次建立、或体系有较大变更时(文件大幅度调整、机构大幅度调整);

b、食品安全卫生质量方针、食品安全卫生质量目标调整时;

c、顾客有严重抱怨时或企业注册等上级主管部门检查提出有重大不符合时;

d、发生食品安全卫生质量事故、或产品质量出现滑坡;

e、总经理认为有必要时。

5.4管理评审记录:应形成“管理评审会议纪要”,按4.2.4记录的控制所作的规定保存;

5.5管理评审进行前必须准备充分的资料作为评审输入,这些资料应包括:

a)HACCP和QMS审核结果---管理者代表负责提供不符合项分布、纠正和预防措施实施情况及体系弱点。

b)顾客反馈信息---综合部负责提供信息数量、分布、纠正和预防措施实施情况;

c)过程业绩,产品的符合性---各相关职能部门负责提供食品安全卫生质量目标的完成情况,并提出目标是否需变更以及前期工作绩效和需改进之处。

e)纠正和预防措施实施情况---管理者代表负责提供纠正和预防措施汇总情况。

f)以往管理评审的跟踪措施---管理者代表负责提供;

g)可能影响一体化管理体系的变更---由参会者负责提供可能影响一体化管理体系的变更的报告;

h)QMS和HACCP计划的任何改进的建议---由各部门负责提供根据其工作负责相关改进的建议报告。

5.6管理评审应确定需要持续改进的课题作为评审的输出,持续改进的课题按8.5.1持续改进实施。输出资料(课题范围)应包括:

a)QMS及其过程有效的改进;

b)HACCP计划的调整

c)与顾客要求有关的产品的改进;

d)资源需要。

5.7管理者代表负责对管理评审的结果记录进行整理,形成《管理评审报告》,经总经理审批后发放至相关部门。

6、相关文件

ISO9001:20005.6

7、记录

1)管理评审计划

2)管理评审报告

3)管理评审会议纪要

第6章资源管理

6.1资源提供

关于资源提供,本企业规定如下:

1目的

确定并提供以下方面所需的资源:

a、实施、保持一体化管理体系并持续改进其有效性;

b、通过满足顾客要求,增强顾客满意。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企业配备资源。

3术语



4职责

总经理负责审批资源的配备申请。

5管理要点

5.1我公司规定,在实施时,必须根据下列2条配备资源:

a、7.1策划所必须提供的人力资源、设施;

b、8.5改进所必须提供的人力资源、设施;

5.2配备的方式:

1)资源使用部门提出“人力资源需求计划”、“硬件需求计划”,报主管审核,总经理批准。

—人力资源:即企业为一体化管理体系策划和实现过程有效运作所需的各类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

—硬件需求:包括基础设施资源和工作环境资源。

6相关文件

ISO9001:20006.1

7记录



6.2人力资源

关于人力资源的管理,本企业规定如下:

1目的

确保从事影响产品质量的工作人员能够胜任。

2适用范围

适用本企业人力资源的管理。

3术语:



4职责

人事部负责人力资源的归口管理。

5管理要点:

5.1人事部负责建立“员工花名册”。

5.2人事部负责建立“员工档案”,内容包括简历、证件、培训记录等。

5.3为确定从事影响产品质量的工作人员所必要的能力,人事部应组织编制《岗位工作标准》规定岗位职责和任职资格,报主管审核、总经理批准。岗位任职资格应从4个方面考虑即教育、培训、经验、技能。岗位任职资格应在适当时进行评审,有不适宜的情况应更新。

5.4人事部负责组织岗位评价,并填写“岗位能力评价表”。

5.5HACCP小组成员参与培训与考核工作.

a、岗位评价的内容:应从4个方面即教育、培训、经验、技能对每一个从事影响产品质量的工作人员进行岗位评价;

b、岗位评价的时机:

—有新员工入本公司时;

—员工转岗时;

—岗位任职资格修订时;

c、岗位评价的方式:可采用一级评一级的方式做。

d、岗位评价不符合要求的人员,应明确需要继续提供何种培训或其它措施,使其满足要求。

5.6在制订“岗位任职资格”时、在进行“岗位评价”和培训计划时,必须考虑员工应认识到所从事活动相关性和重要性,以及如何为实现食品安全卫生质量目标作出贡献。

5.7关于培训的实施,按下表的规定进行,并按4.2.4记录的控制所作的规定保存反映员工教育、培训、经验、技能的有关记录。

附表:

序号 工作

内容 职责 使用

表格 各部门负责人 综合部 总经理 1









训 每年年底,修订岗位任职资格时,各部门应对所属员工进行岗位评价,根据企业发展计划及岗位评价结果提出培训需求。 1.根据岗位评价及企业发展计划制订“年度培训计划”。

2.培训计划应明确培训的类型:内部培训、外派培训;培训的方式:课堂培训、现场宣讲、宣传板、现场实习等。

3.负责预算培训经费

1.负责批准年度培训计划



2.负责审批年度培训经费 培





划 2 临







训 新员工入企业、员工转岗时,使用部门应对所属员工进行“岗位评价”、提出培训需求。 1.根据岗位评价编制“临时培训计划”。

2.临时培训计划应明确培训的类型:内部培训、外派培训;培训的方式:课堂培训、现场宣讲、宣传板、现场实习等。

3.负责预算培训经费



负责批准临时培训计划 临









划 3 实





训 1.内部课堂培训:

a.负责联系教师、教室、培训资料,培训资料应保存。

b.负责“点名”。

c.负责组织考试。

d.负责填写“培训记录表”。

2.内部利用看板进行培训:现场悬挂宣传板.

3.内部利用班前会进行培训.

4.外派培训:

外出培训人员应取回“证书”或证明并带回培训资料等交综合部。 培











4 培









查 应在“培训记录表”中确定培训效果的评价办法,并进行评价。为制定下一轮的培训计划提供依据。

6.相关文件

ISO9001:20006.2

7.记录

岗位评价表

培训计划

培训记录表

6.3基础设施

关于基础设施的管理,本企业规定如下:

1目的:

识别、提供和维护为实现产品的符合性所需要的基础设施。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企业管理基础设施。

3术语



4职责

4.1生产部负责生产设备的管理;

4.2生产部负责生产用具的管理;

4.3质检部负责检测设施的管理;

4.4综合部负责通讯设施和车辆的管理。

4.5生产部负责供水、供暖、供电的管理;

5管理要点

5.1生产设备的管理

5.1.1设备采购需求的提出和批准

使用部门根据需要提出申请,申请可在会议上提出或书面方式,经主管审核、总经理审批。

5.1.2设备的采购

单台设备价值≥5千元,采购人员应与设备供应商签订合同后实施采购。

5.1.3设备的验收

a.生产部负责组织设备的验收。

b.生产部负责将设备技术资料建档。

c.生产部负责给设备编号,并纳入设备台帐。

5.1.4设备使用及人员培训

a、生产部应编制“设备操作规程”;

b、生产部应按“设备操作规程”操作;

c、使用人员上岗前,应培训下列知识:设备操作规程、安全卫生教育、安全卫生保养常识等;

d、关键工序/特殊工序设备作业人员应经过培训且考核合格方可上岗。

5.1.5设备的日常维护、修理、清洁

a、维修人员应经常巡回检查设备,车间应定期清洁设备。

b、发现问题应及时报告并采取措施。

5.1.6设备的检修

生产部应制订“设备检修计划”,按期实施并负责在“设备检修记录”上作好设备年度检修记录。

5.1.7设备的报废

生产部负责提出报废申请报总经理批准。

5.2生产用具的管理

生产部负责清洁、更新。

5.3检测设施的管理:

按《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控制》执行。

5.4通讯设施的管理:

a)综合部负责配备通讯设施。

b)通讯设施发生损坏,使用部门应交综合部安排维修。

5.5运输车辆的管理:

a、司机负责车辆的日常保养;

b、综合部负责车辆的委外检修。

5.6供水、供暖、供电、厂房的管理:

发现异常,使用部门应报生产部对外联络、解决。

6、相关文件

ISO9001:20006.16.36.47.5.1.c

7、记录

设备台帐

设备检修记录

设备检修计划

6.4作业环境

关于工作环境的管理,本企业规定如下:

1目的

识别、提供和维护为实现产品的符合性所需要的工作环境。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企业管理工作环境。

3术语无

4职责

4.1生产部负责车间和仓储环境的管理;

4.2行政部负责厂区及办公环境的管理;

4.3质检部负责化验室环境的管理;

4.4其他部门负责使用维护相关工作环境。

5内容与要求

5.1生产部长负责组织人员,根据《食品企业通用卫生规范》中对环境的要求、设备对环境的要求、工作人员对环境的要求,配置所需的作业环境,做到:

--绿化环境,卫生整洁、通道畅通,照明良好

--防鼠、防蚊蝇、防尘、防毒

--配置设施,确保职业安全卫生

--《食品企业通用卫生规范》中规定的其他要求。

5.2生产部制定《卫生质量控制制度》,各部门按要求执行,填写《工器具消毒记录》

5.3行政部不定期进行灭虫、灭鼠工作,填写《灭虫、灭鼠工作记录》

5.4质检部定期或不定期检查环境状况,填写《环境卫生检查记录》,《水质量监测记录》、《职工个人卫生检查记录》。

5.5当不符合要求时,责任部门及时采取纠正或纠正措施。

6相关文件

6.1GB14881-94《食品企业通用卫生规范》

6.2ISO9001:2000之6.4

7记录

环境卫生检查记录

工器具消毒记录

灭虫、灭鼠工作记录

水质量监测记录

职工个人卫生检查记录

第7章产品实现

7.1产品实现的策划

关于产品实现的策划,本企业规定如下:

1目的

针对产品、项目、合同,规定专门的作业过程、文件和资源,确保满足规定的卫生质量要求。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所有产品实现过程的质量策划、HACCP策划。

3术语



4职责

生产部负责产品实现的策划。

5管理要点

5.1在下列情况下,必须做产品实现的策划:

a、顾客要求我公司为其提供新产品、新规格;

b、顾客订货时,提出新的技术要求,这种技术要求,以前没有,或性能指标比以前高;

c、顾客委托我公司加工新产品;

d、

e、我公司已有定型产品;

5.2策划的方式:

1)对于a-d项,总经理负责召开“质量策划专题会”;

2)对于e项,由技术人员对原有的技术标准、工艺文件、检验规范、表单记录整理齐全,对于不完善的地方予以补充完善。

5.3策划的输出方式:

策划的输出方式应适合我公司的运作方式,规定如下几种:

a、针对HACCC体系的特定要求,编写《HACCP计划》,见第13章《HACCP计划》;

b、编写工艺流程图,识别关键卫生控制点和质量控制点,见附录《工艺流程图》。

C、策划的结果还可以是其它类型的文件如技术标准、工艺文件、检验规范或由若干文件组成,或引用已有文件。

5.4策划的内容要求:

产品实现的策划应与本企业一体化管理体系的所有其他要求一致,必要时考虑下述活动:

a、确定食品安全卫生质量目标和要求;

b、确定过程、文件和资源的需求;

c、确定所需要的验证、确认、监视、检验活动,以及产品的接收准则;

d、确定所需要的记录。

5.5策划的实施:

a、应按策划的结果,编写文件、配备资源;

b、应按策划实施,填写记录,并按4.2.4的规定保存记录。

6、相关文件

ISO9001:20007.1

HACCP体系及其应用准则

7、记录

危害分析表

HACCP计划表



7.2与顾客有关的过程

关于与顾客有关的过程,本企业规定如下:

1目的:

确认与产品有关的要求已明确,在向顾客作出提供产品的承诺之前进行产品要求评审,并确定外部联络通道,确保本企业能按顾客的要求提供产品、让顾客满意。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企业管理与顾客有关的过程。

3术语:

A类业务:指顾客有特殊要求,如交货期紧、价格偏低、新产品等。

B类业务:属于业务员有能力并且有权力单独决定的合同。

4职责:

综合部负责管理与顾客有关的过程。

5管理要点

5.1联系业务的途径:

a、投标;

b、洽谈;

5.2确认业务的方式:

a、双方签订书面合同;

b、接受顾客传真的书面订单;

c、接受顾客的口头或电话订货:这种方式,当发生B类业务时,业务员应在“一般合同评审记录”签署意见;当发生A类业务时,应在“特殊合同评审记录”上登记,根据其类型进行评审,在接受顾客要求之前对顾客要求进行确认。

5.3综合部应在向顾客作出提供产品的承诺之前(如:提交标书、接受合同或订单及接受合同或订单的变更),确定与产品有关的要求,并对之进行评审。

5.3.1与产品有关的要求,包括下列4条:

a)顾客规定的要求,包括对交付和交付后活动的要求;

b)顾客虽然没有明示,但规定的用途或已知的预期用途所必需的要求;

c)与产品有关的法律/法规要求;

d)本企业确定的任何附加要求。

5.3.2评审的要求应确保

a、产品要求得到规定;

b、与以前表述不一致的合同或订单的要求已予解决;

c、我公司有能力满足规定的要求。

5.3.3评审方式:

5.3.3.1A类业务:

a)评审的方式:召开合同评审会议或会签“特殊定单评审表”。

b)评审的内容及责任者:

技术要求—技术人员;

检测能力—质量检验人员;

生产能力--生产部长或车间主任;

采购能力—综合部部长或采购员;

价格及其他--总经理或营销经理。

c)评审的结论:总经理或营销经理负责下结论。

5.3.3.2B类业务:

a)评审的方式:由业务员填写“一般合同评审记录”。

b)评审的内容:

生产能力、采购能力、价格及其他。

c)评审的结论:业务员下结论。

5.4对于与产品有关的法律法规要求等不经常变化的要求可进行一次性评审,由生产、质量、销售部门进行评审,当要求发生变更时再次评审。

5.5在某些情况下,如网上销售,应对发布的有关信息,如产品目录、产品广告内容等进行评审。

5.6评审结果及评审所引起的措施的记录,按4.2.4要求予以保存。

5.7顾客沟通

我公司应对以下有关方面确定并实施与顾客沟通的有效安排;

a、产品信息;

b、问询、合同或订单的处理,包括对其修改;

c、顾客反馈,包括顾客抱怨。

5.7.1关于产品信息的沟通:

a、销售人员负责编写产品宣传材料、负责联系广告;

b、销售人员负责了解竞争对手的产品开发、销售情况;

c、销售人员负责了解消费者的心态。

5.7.2关于问询:

销售人员应热情的接待用户的来访、来信、来电,并对有价值的信息进行记录。

5.7.3关于合同或订单的处理,包括对其修改:

a、综合部负责接收顾客关于合同或订单的变更信息,应发“合同变更单”,只需组织涉及部门参加评审,并将评审结果和处理意见告诉顾客,如果接受顾客的变更要求,综合部应通知相关部门变更文件,并确保相关人员知道已变更的要求。

b、若我公司要求变更产品要求,综合部应及时填写“合同变更单”,与顾客联络,并得到顾客认可。

5.7.4关于顾客反馈,包括顾客抱怨:

1)对于顾客口头或电话方式反馈的问题,综合部应将用户的抱怨/用户反馈的意见在“客户投诉意见表”上进行登记。

2)每年1次发送《客户满意度调查表》,恳请顾客使用后将存在问题及改进建议反馈我公司。

当在上述两种情况下有顾客抱怨或建议问题发生时,由综合部反馈给总经理,由营销经理落实调查、落实顾客反馈不合格品的处理意见、落实内部的纠正和预防措施。本地24小时内回复,外地48小时内回复。

6、相关文件

ISO9001:20007.27.5.1.f

7、记录

特殊定单评审表

合同变更单

一般定单评审记录



7.3设计和开发(删减)

7.4采购

关于采购,本企业规定如下:

1目的

规定供应商评价和采购产品的职责、程序,以保证所采购的产品符合规定的采购要求。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企业对原辅材料进行控制。

3术语

关键物资:对直接用于产品,对产品质量起决定作用的物资。

一般物资:关键物资以外的所有原辅材料。

4职责

综合部负责供应商的评价、负责采购。

5管理要点

5.1供应商(含蔬菜水果基地)的评价

根据采购产品的重要程度(即采购的产品对随后的产品实现或最终产品的影响)和供应商按我公司要求提供产品的能力制订选择、评价、重新评价的准则。

5.1.1选择的准则:质量相同比价格,价格相同比服务。

5.1.2评价、重新评价的时机:

尚未经过合格供应商评价的供应商,应作首次评价;

合格供应商:隔一年重新评价一次。

5.1.3评价、重新评价的方法:综合部组织编制“供应商评价准则”。评价的内容应包括:

a、产品的重要程度---采购物资分成2类:关键物资、一般物资;

b、供应商能力的要求;

c、评价的准则;

d、评价结果的要求;

e、重新评价的准则。

综合部应根据评价准则填写供应商评价表,并将经评价合格的供应商填入“合格供应商名单”。

5.2采购流程

由生产、技术和采购员分别与产品使用部门合作,详细描述采购产品的要求,采购员应根据储存量、订货,或与供应商签订“供销协议”落实采购,或用口头方式落实供应商供货。

5.3采购信息

我公司的供销协议、采购通知单应表述拟购的产品,有下列要求时应予以表述:

a)产品、程序、过程和设备的批准要求,考虑对供方提供产品的批准要求、产品加工程序、过程和设备的要求等;

b)对供方人员资格的要求;

c)一体化管理体系的要求,考虑对供方的质量保证要求,标明所需要遵从的一体化管理体系要求;

实施上述采购资料前应经主管领导批准,确保规定的要求是充分与适宜的。

5.4采购产品的验证

组织应确定并实施检验或其它必要的活动,以确保采购的产品满足规定的采购要求,方法通常包括:试用测试、性能测试、规格核对、要求提供合格证明材料或其它合适的验证等,见8.2.4章节;

a)我公司若规定在供应商货源处验证原辅材料,应与供应商在签订协议时明确验证的安排和产品放行的方式。目前,我公司按文件《产品的测量和监视》作进货检验。

b)若销售合同规定顾客在供应商货源处验证原辅材料,应与供应商在签订协议时明确验证的安排和产品放行的方式。

c)顾客的验证既不能免除我公司提供可接收产品的责任,也不能排除其后顾客的拒收。

6、相关文件

ISO9001:20007.4

7、记录

供应商质量保证能力调查评价表

合格供应商名单

采购单

供方供货业绩记录

7.5生产和服务提供

7.5.1生产和服务提供的控制

关于生产和服务提供的控制,本企业规定如下:

1目的

保证在受控条件下进行生产和服务提供。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企业生产和服务提供的控制。

3术语:



4职责

4.1生产人员负责在“受控”条件下生产、自检;

4.2质量检验人员负责在“受控”条件下实施专检、放行;

4.3销售人员负责在“受控”条件下实施交付。

5管理要点

5.1为确保生产部门获得表述产品特性的信息,我公司规定如下:

5.1.1控制“生产指令”和生产进度

销售人员签订销售合同后,由专人按合同填写生产计划表通知生产部门,生产部门负责按产品的定单及库存量安排生产,下达《生产计划单》,每批统计生产任务完成情况,填写《生产报表》。

5.1.2控制生产现场的“产品标准”

生产部负责发产品工艺给生产人员。

5.2必要时,获得“作业指导书”,我公司规定如下:

a、生产部门负责确定关键工序、特殊工序。

b、对于关键工序、特殊工序,技术人员应编制作业指导书。

5.3使用适宜的设备

应按文件《产品实现的策划》、《资源提供》和《基础设施》配备、使用适宜的设备。

5.4获得和使用监视和测量装置

应按文件《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控制》获得和使用监视和测量装置。

5.5实施监视和测量

应按文件《过程的测量和监视》、《产品的测量和监视》监视工艺参数、检验产品。

5.6放行、交付和交付后活动的实施

关于放行:应按文件《产品的测量和监视》检验、放行产品。

b、关于交付:每次发货,仓库填写出库单,履行交付手续。

c、关于交付后活动:我公司在交付后按照《顾客满意》的相关要求进行,并履行相关的服务承诺。另外,企业建立《售后召回制度》,当发现产品异常时,能够及时召回,妥善处理,确保顾客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6、相关文件

ISO9001:20007.5.1

7、记录

生产计划单

生产报表

出库单

速冻流水线生产运行记录

库房温度与风机运行记录

7.5.2过程确认(删减)

7.5.3标识和可追溯性

关于标识和可追溯性,我公司规定如下:

1目的

防止不同类型产品混淆,防止不合格品误用和出厂,必要时可以追溯.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我公司给产品进行“产品标识”和“状态标识”。

3术语

产品标识:指品种、规格、数量、顾客名称、生产日期、企业名称等;

状态标识:指待检、合格、不合格、待处理。

4职责

4.1仓库保管员负责对在库的原辅材料进行产品标识。

4.2作业人员负责对现场流转的产品进行产品标识、对现场临时存放的产品进行产品标识。

4.3质检员负责做好原辅材料、工序产品、成品的“合格”、“不合格”、“待处理”标识。

4.4采购员负责将报检的原辅材料做好“待检”标识,当场检验时不必标识。

4.5作业人员负责做好工序产品、成品的“待检”标识,当场检验时不必标识。

5管理要点

5.1产品标识的管理

适当时,应在产品实现的全过程中使用适宜的方法识别产品,规定如下:

5.1.1原辅材料:立“牌/卡”或利用原包装上的标识。在垛卡上写品种、产地、数量、进货日期进行标识。

5.1.2流转的产品:立“牌/卡”或容器区分,在牌/卡或容器上写品种、数量、生产日期、批号进行标识。

5.1.3成品:按产品的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标识,通常采用外包装及食品标签等方式,内容包括企业名称、产品名称、批号、有效期等。在包装记录中记载标签人员。

5.1.4产品标识应做到清晰、正确和完整。

5.1.5若产品在保管、转序期间发现产品标识丢失或模糊不清时,应通知管理部门重新标识。

5.2状态标识的管理

应针对监视和测量要求识别产品的状态。规定如下:

5.2.1状态标识分四种:待检、合格、不合格、待处理。

5.2.2对未经检验或验证的产品做“待检”标识。

5.2.3原辅材料检验或验证后,应给原辅材料做好相应的标识:“合格”或“不合格”。对于直接进入“指定存放合格品的货架或合格区”的合格品可不另做标识。

5.2.4生产过程中发现不合格品,应隔离摆放并做好相应的标识:“不合格”。

5.2.5成品检验后,应做好相应的标识:“合格”或“不合格”。

5.2.6短时间内不能处理的不合格品,做“待处理”标识。

5.2.7对无状态标识或标识不清的产品,由产品停放地管理部门悬挂上“待检”标识,并通知质检员鉴别后重新进行标识。

5.3追溯要求

通常,采取对产品的批号进行追溯;当用户有追溯要求时,可根据客户名称、生产记录、检验记录、仓库记录中的“生产日期、编号或顾客名称、批号等”实现追溯。

6、相关文件

ISO9001:20007.5.3

7、记录



7.5.4顾客财产

关于顾客提供的财产,按下列规定执行:

1目的

对顾客财产进行适当的标识、验证、储存、维护,确保顾客财产满足规定的要求。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企业对顾客财产进行管理,顾客财产包括知识产权。

3术语:



4职责

综合部负责归口管理顾客财产。

5管理要点

5.1顾客提供的原辅材料:

5.1.1质检员负责应按文件《产品的测量和监视》关于“进货检验”的要求检查顾客提供的原辅材料,按文件《标识和可追溯性》标识、并注明顾客。

5.1.2仓库保管员应对顾客提供的原辅材料单独建帐立卡。

5.1.3在验证、储存和投产过程中,若发现顾客提供的原辅材料质量有问题,综合部应填写“顾客财产异常情况处理单”,提出处理意见,经顾客认可后,按认可意见处理。

5.2顾客提供的知识产权

5.2.1若顾客提供的技术文件系外文,质检部门应进行确认,或转化,或附“对照表”,不能直接发放使用;

5.2.2顾客提供的技术文件,在发放使用时,应按《文件和记录管理程序》执行。

5.2.3若发现顾客提供的技术文件有错,技术人员应填写“顾客财产异常情况处理单”,提出处理意见,由综合部与顾客联络,得到顾客认可后,按认可意见处理。

6、相关文件

ISO9001:20007.5.4

7、记录

顾客财产异常情况处理单

7.5.5产品防护

关于产品防护,我公司规定如下:

1目的:

防止产品在搬运、储存、包装、防护过程中损坏、变质、误用,确保产品完好无损地交给下道工序或顾客。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对原辅材料、工序产品和成品的搬运、储存、包装、防护过程进行控制。

3术语



4职责

4.1仓库保管员负责入库物资的储存、防护。

4.2生产部负责包装、防护。

4.3生产部负责生产过程中产品的搬运、防护。

4.4发运负责人负责成品的运输、防护。

5管理要点

在内部处理和交付到预定的地点期间,应针对产品的符合性提供防护,这种防护应包括标识、搬运、包装、储存和保护,防护也适用于产品的组成部分。

5.1标识

1)按《标识和可追溯性》进行标识。

2)当有国家标准或法律法规规定的防潮、禁止倒置等标识时,应严格执行。

5.2搬运

装卸、搬运过程中应避免挤压、避免破坏原包装。

5.3包装

按照国家标准或企业标准的包装要求进行包装。

5.4储存

制定《仓储管理条例》,应明确下列要求:

a、仓库保管员应核对产品的名称、型号、规格、数量和检验单后才能办理入库手续,物资进库后应及时记帐(库存明细帐),必须按领料单的要求(名称、型号、规格、数量等)发货,发货必须遵循“先进先出”的原则,物资出库后应及时记帐(库存明细帐),帐、物一致。

b、物资的存放规则:

“定位摆放”:确定库房号、货架号、层号、货位号给物资定位;同一品种、规格成组摆放;

“三清一齐”:库房清洁、料场清洁、货架清洁,物品摆放一头齐;

c、储存环境要求根据产品的不同特点采取“八防”,确保物资在储存过程中不变质、不损坏、不丢失。

“八防”:防水、防潮、防霉、防火、防鼠、防高温、防冻、防盗;

d、仓库保管员应定期盘点库存物资,对有“有效期”规定的物资,应有“生产日期”、“有效期”标识,应检查是否在有效期内,发现异常,应及时向主管领导汇报。

6、相关文件

ISO9001:20007.5.5

7、记录

入库单

出库单

保管帐

成品包装记录

7.6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控制

关于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控制,本企业规定如下:

1目的

对监视和测量装置进行有效的控制,为产品符合确定的要求提供证据。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企业管理监视和测量装置。

3术语:

3.1A级监视和测量装置:强检的监视和测量装置和测量产品关键特性或监视关键工艺参数之监视和测量装置;

3.2B级监视和测量装置:测量产品次要特性或监视次要工艺参数之监视和测量装置;

3.3C级监视和测量装置:A级、B级以外的所有监视和测量装置;

3.4特殊监视和测量装置:指设备上带的、且不易拆卸的监视和测量装置。

4职责

4.1质检部归口负责监视和测量装置的管理。

4.2生产部负责设备自带的监视和测量装置的管理。

5管理要点

应确定需实施的监视和测量以及所需的监视和测量装置,为产品符合确定的要求提供证据。

应建立过程,以确保监视和测量活动可行并与监视和测量的要求相一致。

5.1配置:

质检部根据产品标准、加工工艺规定的监视和测量要求及测量范围和测量精度、提出监视和测量装置的配置申请,报总经理批准。

对于已有监视和测量装置,由计量员/内审员通过核对/内审对其是否充分、适用进行审核,发现不符合应提出配置申请,报总经理批准。

5.2采购、验收:

质检部负责采购,计量管理员负责落实检定,检定不合格不准入库。

5.3出入库管理:

a、计量员负责给监视和测量装置编号。

b、计量员负责建立“监视和测量装置台帐”。

5.4为确保测量结果有效,规定如下:

5.4.1A级、B级监视和测量装置,计量员应编制“监视和测量装置周检计划”实施周期检定,强检的监视和测量装置、本企业目前没有资格检定的监视和测量装置,送国家认可的检定机构检定,国家尚无检定规程的计量器具,编制自检规程检定并记录,C级监视和测量装置和特殊监视和测量装置只作首次检定和维修检定。

5.4.2兼职计量员负责标识计量器具的状态,标识方法:用下列标签。

a.合格证标签:表示按国家、地方检定部门检定合格,准予使用。

b.禁用标签:表示检定不合格,禁止使用。

c.准用证标签:表示自检合格,准予使用。

d.限用证标签:表示在量程的某个范围内尚可使用。

e.报废标签:报废标志。

f.封存标签:表示暂时不用。

5.4.3进行调整或必要时再调整:

需要调零的监视和测量装置,每次使用前应调零。

5.4.4防止可能使测量结果失效的调整:

对于调零用之样件也应进行定期校准。除维修外,不得将监视和测量装置拆开。

5.4.5在搬运、维护、储存期间防止损坏或失效:

搬运方法(防振、防碰)、储存环境(温度、湿度)、维护措施(防锈、防尘)应合适。

5.4.6发现监视和测量装置异常时,应立刻送国家认可的检定机构维修、维修后需再次检定,并按4.2.4的规定保存检定记录。

同时,要对以往测量结果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可通过重新测量或根据失效范围对原先测量的数据进行计算等方式对测量结果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并按4.2.4的规定保存记录。

5.5当计算机软件用于规定要求的监视和测量时,应确认其满足预期用途的能力。确认应在初次使用前进行,必要时再确认。本企业目前没有此类计算机软件。

6相关文件

ISO9001:20007.6

7记录

监视和测量装置台帐

监视和测量装置周检记录



第8章测量、分析和改进

8.1总则

应策划并实施以下方面所需的监视、测量、分析和改进过程:

a、证实产品的符合性,具体见8.2.1和8.2.4、8.3章节;

确保一体化管理体系的符合性,具体见8.2.2和8.2.3章节;

持续一体化管理体系的改进有效性。这包括对统计技术在内的适用方法及其应用程度的确定,具体见8.5和8.4章节。

上述过程包含了HACCP所需的验证。

8.2监视和测量

8.2.1顾客满意度

关于顾客满意度,本企业规定如下:

1目的

调查顾客满意度,作为本企业今后改进的重要依据。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企业管理顾客满意度。

3术语



4职责

综合部负责管理顾客满意度。

5管理要点

作为对一体化管理体系业绩的一种测量,应对顾客有关组织是否已满足其要求的感受的信息进行监视,并规定获取和利用这种信息的方法:

5.1综合部负责发“顾客满意度调查表”请顾客评价,表格发放范围应为重点顾客。

5.2评价的内容应包括:

a)产品质量

b)服务质量

c)价格及其他

5.3调查的频次:一次/一年

5.4综合部应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

a)可采用排列图/分布图分析顾客满意度的变化趋势

b)分析顾客在那些方面最不满意

c)负责将顾客满意度的调查结果和分析结果报总经理。

5.5按8.5.1规定实施持续改进。由综合部根据处理结果或进度(未处理完成时)回复顾客。

6、相关文件

ISO9001:20008.2.1

7、记录

顾客满意度调查表





8.2.2内部审核

根据标准要求,本企业应制定《内部审核程序》,控制要求如下:

1目的

按规定的时间间隔进行内部审核,以确定一体化管理体系是否:

a、符合7.1策划的安排、本标准的要求以及组织所确定的QMS和HACCP管理体系的要求;

b、有效得到实施和保持。

以便及时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企业开展的QMS和HACCP的内部审核及一体化审核。

3术语



4职责

4.1管理者代表负责组织内部审核。

4.2质检部负责落实内审活动的展开。

5管理要点

5.1质检部负责策划内审方案:

5.1.1策划的依据:

a、拟审核的过程;

b、区域的状况和重要性;

c、以往审核的结果。

5.1.2策划的方式:

质检部编制“年度内部审核计划”,由管理者代表审核、总经理批准。

5.1.3策划的内容,应包括:

a、审核的准则;

b、审核的范围;

c、审核的频次:一般一年一次,遇下列情况,应追加频次:

—体系首次建立、体系大幅度调整(文件换版、机构调整、产品品种增加);

—顾客有要求时;

—发生重大事故时;

—管理者代表认为必要时。

d、审核的方法。

5.2内审员的选择和审核的实施应确保审核过程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a、内审员应经过培训和资格认可,审核人员不应审核自己的工作。

b、内审前,应编制“检查表”,内审员应将发现的事实,不管是符合还是不符合,均应在“检查表”上作记录,以证明那些是符合的,证明那些是不符合的。

c、内审员应将发现的不符合项填入不符合报告内,不符合项应让受审核部门主管签名确认。

5.3内审结束后,由审核组组长编写内审报告,经管理者代表批准后发给受审核部门,受审核部门应按8.5.2规定实施纠正措施。

5.4审核组应按8.5.2规定验证所采取的纠正措施、纠正效果,并在不符合报告纠正措施跟踪验证栏上记录。

5.5按4.2.4规定保存记录。

6、相关文件

ISO9001:20008.2.2

7、记录

见《内部审核程序》

8.2.3过程的测量和监视

关于过程的测量和监视,本企业规定如下:

1目的

通过过程的测量和监视,确保所有过程均有效。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企业对所有辅助管理过程和产品实现的直接过程的测量和监视,也适用于HACCP计划的落实情况监控。

3术语(无)

4职责

4.1管理者代表负责组织过程的测量和监视。

4.2质检部归口管理过程的监视和测量。

4.3各部门及HACCP小组参与职责范围内的监控工作。

5管理要点

应采用适宜的方法对一体化管理体系的过程进行监视,并在适用时进行测量。这些方法应证实过程实现所策划的结果的能力。当未能达到所策划的结果时,应采取适当的纠正或纠正措施,以确保产品的符合性。

5.1食品安全卫生质量目标的测量和监视

按5.4规定对食品安全卫生质量目标进行监视、测量和统计。若未能达到目标,应进行分析,并按8.5.2规定实施纠正和预防措施。

5.2管理者代表组织质检部或内审员不定期进行工作检查,重点检查各部门所归口管理的过程的控制情况,并填写《工作检查记录》,若不符合规定要求,应进行分析,并按8.5.2规定实施纠正措施。

5.3管理者代表或HACCP小组组织各部门领导不定期对车间进行工艺纪律、卫生纪律等综合情况检查,并填写《工作检查记录》,若不符合规定要求,应进行分析,并按8.5.2规定实施纠正措施。

5.4生产部门和质检部门负责按照GMP和SSOP对工艺参数、环境卫生监控指标的要求,使用特定的方法,定期监控,并填写监控记录。

5.5通过定期的内审和管理评审对过程进行监视和测量,执行5.6和8.2.2章。

6、相关文件

ISO9001:20008.2.3

7、记录

目标考核表

工作检查记录

环境卫生检查记录

流水线生产作业记录



8.2.4产品的测量和监视

关于产品的测量和监视,我公司规定如下:

1目的

对原辅材料、工序产品、成品进行检验、保证未经检验的产品不投入使用、转序或出厂。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我公司原辅材料、工序产品、成品的检验。

3术语

a、进货验证:仅验品种、规格;数量;外观;合格证/质保书;标识等。

b、进货检验:指检查尺寸、材质、性能等。

4职责

4.1质检部负责对原辅材料进行进货检验或验证。

4.2车间负责工序报检。

4.3综合部负责采购材料报检。

5管理要点

应按7.1策划的阶段和接收准则,对产品特性进行监视和测量,以验证产品要求已得到满足。

5.1原辅材料的检验:

质检部负责编制原辅材料检验规程,确定验证项目和接收准则、确定检验项目和接收准则。

a、进货验证的频次:每批,并按要求进行抽检。

b、进货验证的依据:《检验员作业指导书》之“进货检验规程”。

c、进货验证的流程:采购员负责报检,检验员负责验证并在“进货检验记录”上做好验证记录、下验证结论、签上姓名/日期。

d、放行规定:凭进货检验或验证合格证明,办理入库手续等待投产。我公司不允许紧急放行。验证不合格按《不合格品管理程序》执行。

5.2工序检验

操作者负责自检,质检员还应巡检,自检、巡检可不记录。

b、检验依据:《检验员作业指导书》之“工序检验规程”。

5.3成品检验

在装配后、入库前做成品检验。

a、出厂检验的频次:每批

b、出厂检验的依据:

《检验员作业指导书》之“成品出厂检验规程”

c、检验人员负责检验并在“成品出厂检验报告”上做好检验记录、下检验结论、签上姓名/日期。

d、放行规定:凭检验合格证明,由发货负责人按合同办理发货,成品检验不合格,不准交付使用。按《不合格品管理程序》执行。

5.4除非得到质检部长或生产经理批准,在合同或法规情况下需得到客户批准,否则在所有的规定活动均已完成且符合验收准则之前,不得放行产品和交付服务。

6、相关文件

ISO9001:20008.2.4

7、记录

进货检验单

半成品检查记录

成品出厂检验记录



8.3不合格品控制

根据标准要求,我公司应制定《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控制要求如下:

1目的:

对不合格品进行标识、记录、评价、隔离、处置,防止不合格品非预期的使用或交付.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我公司从原辅材料进公司到成品交付使用全过程中不合格品的管理。

3术语



4职责:

4.1原辅材料不合格由质检员下处置结论。

4.2工序检验发现的个别不合格品由工序检查员下处置结论。

4.3工序检验发现的批量不合格品由检查员评价、生产部长下处置结论。

4.4成品检验发现的轻微不合格品由检查员下处置结论。

4.5成品检验发现的严重不合格由检查员评价、生产部长或总经理下处置结论。

4.6成品交付使用后才发现的不合格,总经理负责组织召开专题会解决。

5管理要点

5.1不合格品应得到识别和控制,以防止其非预期的使用或交付。不合格品控制以及不合格品处置的有关职责和权限,规定如下:

a、如果原辅材料不合格,保管员负责标识、记录,隔离不合格品,检查员填写“不合格品评审单”,下处置结论。

b、工序检验:作业人员发现不合格应作好“不合格”标识、隔离。发现个别不合格品检查员有权在现场直接处理。发现批量性不合格,检查员负责填“不合格品评审单”并提出处理意见报生产部长审批。

c、如果成品检验不合格,检查员负责作好“不合格”标识、隔离。发现轻微不合格品检查员有权在现场直接处理。发现严重性不合格,检查员负责填“不合格品评审单”并提出处理意见报生产部长或总经理审批。

d、不合格成品在交付或用户开始使用后才发现,总经理应组织召开专题会,采取与不合格的影响程度或潜在的影响程度相适应的措施。

5.2不合格品经评审后可作如下处置:

a)采取措施,消除已发现的不合格,如返工;

b)经授权人员批准,适用时,经顾客批准,降级、放行或接收不合格品;

c)采取措施,防止原预期的使用或应用,如拒收(采购物资)、报废等;

返工的产品应重新检验并记录。

5.3质检部负责将重大质量事故(损失超过5万元)或顾客对产品质量有重大投诉时,应提交管理评审。

5.4应按4.2.4规定保存不合格的性质以及所采取的任何措施的记录。

6、相关文件

ISO9001:20008.3

7、记录

见《不合格品管理程序》









8.4数据分析

关于数据分析,本企业规定如下:

1目的

通过数据分析为评价一体化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和有效性提供信息,寻找改进的机会。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企业统计数据、分析数据并实施改进。

3术语:



4职责

4.1质检部为数据分析的归口管理部门,统计分析质量指标等情况。

4.2综合部负责统计、分析原辅材料的合格率。

4.3质检部负责统计、分析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主要质量问题。

4.4管理者代表负责统计、分析内审结果。

4.5综合部负责统计、分析顾客满意度。

5管理要点

序号 统计项目 收集数据 统计

部门 统计记录 频次 审核 1 原辅材料的交货质量 供方供货业绩记录 保管员 供方供货业绩记录情况分析 每季

一次 管理者代表 2 食品安全卫生质量目标

完成情况 检验记录等 质检部 目标考核表产品质状况分析 每季

一次 管理者代表 3 内审情况 内审不符合报告及纠正情况 管理者

代表 内审不符合项分布表 一次/一年 管理者代表 4 用户满意度 用户满意度调查表 综合部 用户满意度调查情况分析 一次/一年 管理者代表 5 其他 各部门之监视内容 各部门 统计技术 不定期 管理者代表 5.1根据8.2.1、8.2.2、8.2.3、8.2.4监视和测量的结果以及其它有关来源的数据,如7.2.3顾客反馈。列出我公司应统计、分析的数据及频次、责任部门。

5.2明确数据分析的要求

5.2.1分析质量趋势、包括采取预防措施的机会;

5.2.2分析顾客最不满意的是那一个问题;

5.2.3分析生产过程及其它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及发展的趋势;

5.2.4分析采购物资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5.3改进

给8.5改进提供信息。

6、相关文件

ISO9001:20008.1,8.4

7、记录



8.5改进

8.5.1持续改进

关于持续改进,本企业规定如下:

1目的

持续改善产品的特征、特性,持续提高过程的有效性和效率,让顾客满意。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企业开展持续改进活动.

3术语



4职责

管理者代表负责组织开展持续改进活动.

质检部归口管理持续改进活动。

5管理要点

5.1应利用下列信息寻求持续改进机会:

a)管理评审报告;

b)审核报告;

c)产品不合格报告及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情况;

d)食品安全卫生质量方针、食品安全卫生质量目标的完成情况;

e)数据分析结果.

5.2持续改进课题的提出

a)管理者代表根据管理评审报告所列的持续改进建议下达“持续改进课题表”,或改进纠正和预防措施处理表

b)每一次内审,审核小组应根据一体化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在编写“不符合报告”的同时,提出持续改进的建议。受审核部门应填写“改进、纠正和预防措施处理表”报管理者代表一份备案;

c)质检部应通过数据分析提出持续改进建议报管理者代表,管理者代表应负责下达“改进、纠正和预防措施处理表”。

d)质检部应开展合理化建议,并填“改进、纠正和预防措施处理表”报管理者代表一份备案:

5.3必要时,如改进内容涉及面广,运做周期较长,应进行详细的质量计划,以纠正改进表课题的形式完成,课题表的内容应包括下列项目:

课题名称;

b)课题负责人、参加成员;

c)现状及对策;

d)预定完成日期.

5.4改进验收

改进完成后,应对效果验证三个月以上.

5.5考评

管理者代表应根据改进课题的开展情况、改进课题的完成情况提出奖励意见报总经理批准。

6、相关文件

ISO9001:20008.5.1

7、记录

改进、纠正和预防措施处理表

8.5.2/8.5.3纠正和预防措施

根据标准要求,本企业应制定《纠正和预防措施管理程序》,控制要求如下:

1目的

查明已出现的(或潜在的)不合格原因,采取纠正(或预防)措施,确保不合格原因已得到解决。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企业对不合格或不合格项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

3术语:

A类问题:或内审时发现的不符合项;

或第三方(认证机构)审核时发现的不符合项;

或第二方(顾客)审核时发现的不符合项;

或出现批量(损失≥5万元)不合格;

或主要性能指标出现不合格;

或影响订单;

或用户指定我公司提供纠正和预防措施;

或政府主管部门抽检不合格;

或政府主管部门提出整改要求。

B类问题:A类以外的所有问题。

4职责

4.1管理者代表负责落实责任部门的制定纠正和预防措施。

4.2质检部归口管理纠正和预防措施,负责反馈来自政府主管部门的意见。

4.3检查员负责反馈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重大质量问题

4.4销售人员负责反馈来自用户的意见。

4.5内审员负责反馈第三方、第二方审核时发现的不符合项。

5管理要点

5.1纠正措施

A类问题,必须按下列步骤实施纠正措施:

第一步:建立信息反馈制度。

第二步:评审不合格(包括顾客抱怨)。我公司将不合格按影响程度分成2类:A类问题、B类问题。A类问题,必须采取纠正措施;

第三步:责任部门应调查产生问题的原因并记录;

第四步:责任部门应评价确保不合格不再发生的措施的需求;

第五步:责任部门负责按期实施纠正措施;

第六步:质检部负责检查、记录纠正措施的结果;

第七步:质检部应评审所采取的纠正措施;

第八步:若纠正措施无效,按第二步--第七步重新实施纠正措施。

5.2预防措施

a)各部门对各种质量信息来源,如产品不合格记录、内审结果、顾客投拆等,要及时收集、整理和分析,以确定潜在不合格及其原因。

b)各部门要评价采取预防措施所需的措施并实施;

c)质检部负责检查、记录预防措施的结果;

d)质检部应评审所采取的预防措施。

5.3纠正和预防措施引起的记录按4.2.4的规定保存。

5.4纠正和预防措施引起的文件更改,按4.2.3执行。

6、相关文件

ISO9001:20008.5.28.5.3

7、记录

见《纠正和预防措施管理程序》

第九章文件和记录管理程序

1.目的

对与一体化管理体系有关的所有文件(包括外来文件,简称文件,下同)的编制、批准、发放、使用、更改、作废、回收等进行控制,确保相关部门及时得到并使用有效版本的文件;对记录的标识、贮存、检索、保护、保存期和处置等实施有效的控制,以证明产品、过程符合要求及一体化管理体系运行有效,并为保持和改进一体化管理体系提供信息。

2.适用范围

适用于与一体化管理体系有关的文件和记录的控制。

3.职责

3.1综合部负责本企业质量体系相关文件和记录的发放、回收、销毁,原稿的保存及做好相应的记录;负责编制并及时更新各项文件清单。

3.2各部门负责相关文件、记录的编制、使用和保管,其部门负责人负责相关操作文件的审核。

3.3管理者代表负责确定本企业文件的发放范围,审核一体化管理手册(含程序文件,下同)及批准操作文件。

3.4总经理负责批准一体化管理手册,也可以批准操作文件。

3.5各部门负责与本部门业务相关的公司外单位来文的接收和发放。

4.文件控制

4.1文件的分类和管理

4.1.1从来源上分

4.1.1.1内部文件:由企业内部各部门组织编写的文件。

4.1.1.2外来文件:非企业内部编写的文件。

4.1.2从时效上分

4.1.2.1长期有效的文件:长期存在的文件,可以换版和更改,通常以编号、版本、及标题为标识,并回收过期失效版本。

4.1.2.2一次性或短时间有效的文件:过期自然失效的文件,通常以标题、日期作为标识,不必跟踪回收其过期版本。如各种计划、通知。

4.1.3从控制程度上分

凡与一体化管理体系有关的文件都应按本程序予以控制,都属受控文件。受控文件的不同文本因使用目的的不同,对其副本的控制程度也不同:

a)受控文本:受控文件在与本企业一体化管理体系有关的场合下使用时,应使用受控文本,保证其随时均为最新有效版本;

b)非受控文本:由于某种需要向公司外提供的文件,只保证发放当时为最新的有效版本,若文件发生修改等变化不进行跟踪更换。

4.2文件的编号

4.2.1新制订的一体化管理体系文件的编号原则

(1)一体化管理手册、程序文件的编号

SDSPSCXXXX







(2)操作文件的编号

SDSPG(J)XX







(3)文件的版本号

X/X



版次——A、B、C……修改号——0、1、2……



(4)记录表单编号

JLXXXXX



记录代号 标准条款 顺序号01、02……



(5)第(3)记录表单的修改号为0、1、2……当首次发行即修改号为0时在表单上可缺省,自第一次修改开始应在表单中印出其修改号(A、B等)。

4.2.2一体化管理体系运行前已有的文件、外来文件沿用其原编号,无编号的以其标题和生效日期为标识。

4.2.3长期有效的文件按上述规定编号,一次性和暂时有效的文件或记录可以其标题和日期作为标识,不另行编号。

4.3文件的编写、评审与批准

4.3.1一体化管理手册(包括程序文件)由管理者代表组成编写小组编制,管理者代表审核,总经理批准。

4.3.2操作文件由相关部门编写,部门负责人审核,管理者代表或总经理批准。

4.4文件的发放

4.4.1对需要跟踪回收的文件由文件编写部门填写《发文记录》的相关栏目,交管理者代表批示发放范围后,由综合部安排印制相应份数,加盖“受控”印章后由编写部门发放,且在发放的文件上注明使用编号,文件领用人应在《发文记录》上签字。

4.4.2一次性或暂时有效的文件发放时不必填写《发文记录》。

4.5文件的使用

4.5.1文件的使用者应对文件妥善保管,防止损坏和丢失。

4.5.2文件的使用者应将对文件的修改意见及时同主管部门沟通,不得私自修改。

4.6文件的修改

4.6.1文件需要修改时,由修改申请者填写《文件更改单》,经原审批部门批准后进行修改(若其他部门人员进行审批时,需取得原审批时的相关背景资料),并将修改后的正稿及相应的《文件更改单》一并交综合部,由综合部印制新文件并按原发放记录进行发放,同时收回相应的作废文件,在《发文记录》上做相应记录。

4.6.2文件的修改一般采用换页的方式,如需采用整份换版、局部修改、划改、删改等方式修改文件,需在《文件更改单》中特别注明具体实施方法。

4.6.3当文件发布修改页时,其原内容页作废;当文件作换版处理时,其原版文件作废。

4.6.4修改后的文件的发放按4.4条的规定执行。

4.7文件的补发

当因文件被丢失、严重破损或其他情况(如提供给顾客等)而需申请领用时,由申请者提出书面报告,经其部门负责人批准(向公司外提供需经管理者代表批准)后方可领用,并填写《发文记录》。因破损而重新领用的新文件沿用原使用编号,因丢失而补发的文件给予新的使用编号(图纸除外),并注明已丢失文件的使用编号失效,综合部做好发放记录。提供给顾客的文件不加盖受控印章,不做跟踪控制,但必须做好发放记录;对提供给认证机构的文件的管理要求与本企业内部受控文件相同。

4.8文件的保存及处置

4.8.1所有文件的报批稿及其相关记录由综合部分类保存,各部门负责保存相关的文件。文件应有序的加以保存,以便存取和查阅。

4.8.2综合部编制各受控文件清单。

4.8.3留作参考资料积累知识或存档的作废文件应盖“作废”章,与现行有效文件隔离存放。其余作废文件应由综合部收集后统一销毁,销毁文件的方法可以是烧毁、撕毁或在正文页面划×(反面可以做其它用途)。

4.9外来文件的控制

4.9.1质检部负责外来技术文件的识别。负责收集有关标准资料,每年年初派人到有关部门了解各项标准的修订情况,保证各项标准为最新有效版本;销售人员负责将顾客提供的技术资料及其它有关技术要求交车间技术员。

4.9.2其余外来文件由综合部负责识别其有效性和适用性,根据其内容予以保存或转交本企业其它部门。

4.9.3外来标准直接引用作为生产、采购、检验、质量管理等依据时,应列入《受控文件清单》备案,分发时加盖“受控”印章并填写《发文记录》。

4.10文件的管理

4.10.1本企业的文件主要以书面形式为准,当存在于电子媒体中的文件作为执行的依据时,执行《计算机管理制度》。

4.10.2任何人不得在受控文件上乱涂划改,确保文件的清晰、整洁和完好。

4.10.3任何人不准将本企业文件私自外借;因工作需要外借时,需经管理者代表批准。

4.10.4综合部组织有关部门每年结合管理评审对一体化管理手册和程序文件进行一次全面的评审,各部门对其它各类在用文件根据其使用情况进行适时评审,确保文件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4.10.5本企业内部运作及外部法律、法规及标准变更时,应及时修改相应的体系文件。

5记录控制

5.1表单的准备

各部门随质量文件的编写同时设计表单,经综合部认可后统一编号并印制发放。综合部编制《记录清单》,并将原始表样备案。

5.2记录的填写要求

1)数字真实准确、字迹清晰、时间明确、清楚地反映记录的对象和场所;

2)需填项目不得空白,未发生的项目在该栏内划“—”符号;

3)勘误处由执行者划改,并签字或盖章;

4)签写手续齐全,不得漏盖有关印记;

5)不提前或滞后填写。

5.3记录的保管要求

1)有防盗、防火、防潮湿霉烂、防虫措施;

2)按要求放在指定的卷柜里,便于查阅,必要时要进行档案编目索引;

3)由各部门保管的记录要有专人负责,予以编目、归档;

5.4记录的保存期限及处理规定

1)记录的保存部门、期限按《记录清单》中的规定执行,最短为3年.

2)当合同事先有规定时,顾客可查阅相关记录,由销售人员写出书面报告经管理者代表签字后,有关部门配合办理。

3)超过保存期需作废销毁的记录,经部门负责人同意后,由其保管人员实施销毁。

5.5记录的利用

当有关人员需查阅记录时,应填写《文件借阅登记表》,有保密要求的记录需征得主管领导同意;本企业内部需查阅记录时,由该记录的保存部门负责人批准;对外提供记录时,需由管理者代表批准方可借阅复制。

5.6综合部应不定期监督、检查各部门对记录的填写及保管情况,填写《工作检查记录》。

6.支持性文件

1)电脑管理制度

7.记录

7.1发文记录

7.2文件更改单

7.3文件借阅登记表

7.4文件作废清单

7.5受控文件清单

7.6记录清单

第十章内部审核程序

1目的

验证一体化管理体系是否符合标准要求,是否得到有效的保持、实施和改进。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QMS和HACCP及其一体化管理体系所覆盖的所有区域和所有要求的内部审核。

3职责

3.1总经理

批准年度内审计划;

3.2管理者代表

全面负责内部一体化管理体系审核工作;

3.3质检部

组织协调内审活动的展开;

3.4各部门负责纠正本部门的不合格项。

4程序

4.1年度内审计划

4.1.1根据拟审核的活动区域的状况和重要程度及以往审核的结果,管理者代表负责组织监督质检部策划各部门全年审核方案,编制年度内审计划,确定审核的范围、频次和方法,报总经理批准。当出现以下情况时由管理者代表会同质检部及时组织进行内部质量审核:

a)组织机构、管理体系发生重大变化;

b)出现重大质量事故,或顾客对某一环节连续投诉;

c)法律、法规及其他外部要求的变更;

d)在接受第二方(必要时)、第三方审核之前。

4.1.2年度内审计划的内容

a)审核目的、范围、依据和方法;

b)受审部门和审核时间。

4.1.3根据需要,在某一次内审中可以审核一体化管理体系的全部要求和部门,也可以专门针对某几项要求或某几个部门进行重点审核,但全年的内审必须覆盖一体化管理体系全部要求和全部部门、区域。

4.2审核前的准备

4.2.1内审核员应经质量体系认证咨询机构培训、考核,合格后方能担任内审工作。

4.2.2管理者代表亲自担任或任命内审组长,选定内审组员,内审应由与受审核活动无直接关系的内审员负责。

4.2.3管理者代表协助质检部筹划审核并组织编制本次《内审实施计划》(日程表),其内容主要包括:

a)审核目的、范围、方法、依据;

b)审核组成员;

c)受审核部门及审核要点;

d)日程安排。

4.2.4内审组长组织内审员编写《内审检查表》,要详细列出审核内容及方法,确保无一体化管理体系要求被遗漏,审核能顺利进行。

4.2.5内审组长于内审前一周将《内审实施计划》(日程表)发给受审核部门,受审核部门对内审时间或审核的主要项目如有异议,应在内审前三天通知内审组长,经过协商可以再行安排。

4.2.6受审核部门要确定陪同人员并做好必要的准备工作。

4.3内审的实施

4.3.1首次会议

a)参加会议人员为总经理、各部门负责人及内审组成员,与会者签到,内审组长主持会议。

b)会议内容:由组长介绍内审目的、范围、依据、方式、组员和内审日程安排及其他有关事项。

4.3.2现场审核

a)内审员根据《内审检查表》通过交谈、查阅文件、检查现场、收集证据以检查受审核部门一体化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将体系运行效果及不合格项详细记录在《内审检查表》的相应栏目中;

b)内审时审核员要公正而又客观地对待问题;

c)在现场发现问题时,审核员应当场让该部门或该项工作负责人确认,此后还应请他在《不符合项报告单》中签字,以保证不合格项能够完全被理解,有利于纠正;

d)内审组长每日召开内审组成员会议,全面了解本日内审情况,对《不符合项报告单》进行核对。

4.3.3审核报告

4.3.3.1现场审核后,内审组长召开内审组成员会议,综合分析检查结果,依据标准、体系文件及有关法律法规要求,必要时还要依据与顾客签订的合同要求,确

认不合格项,并发出《不符合项报告单》给相关部门领导确认。

4.3.3.2现场审核后,审核组长完成《内部一体化管理体系审核报告》,主要内容是:

审核目的、范围、方法和依据;

审核组成员、受审核部门;

审核计划实施情况总结;

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对本公司一体化管理体系有效性和符合性的结论及要求。

4.3.4末次会议

参加人员为总经理、各部门负责人及内审组成员;

与会者签到,审核组长主持会议;

会议内容:内审组长重申审核目的,宣读《不符合项报告单》和《内审报告》,提出完成纠正措施的要求及日期;

必要时安排总经理或管理者代表讲话。

4.3.5由质检部发放《内审报告》到各相关部门。

4.3.6受审核部门在收到《内审报告》、《内审不符合项分布表》和《不符合项目报告单》以后两天之内应对不合格项提出纠正措施计划,经管理者代表批准后按规定日期组织实施,纠正措施完成后填写纠正措施完成情况,交质检部由内审员进行验证。

4.3.7内部质量体系审核中使用的全部记录由质检部保存。

4.4将内部质量体系审核的结果提交管理评审。

5相关文件

5.1改进控制程序

5.2管理评审控制程序

6记录

6.1内审计划

6.2内审实施计划

6.3内审检查表

6.4不符合项报告单

6.5内审报告

6.6内审不符合项分布表





第十一章不合格品管理程序

1.目的

对不合格品进行标识、记录、评价、隔离、处置,确保产品质量,防止不合格品的非预期使用或交付。

2.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从原辅材料进公司到成品交付使用这一全过程中对不合格品进行管理。

3.术语



4.职责

4.1原辅材料不合格由检查员下处置结论。

4.2工序检验发现的个别不合格品由检查员下处置结论。

4.3工序检验发现的批量不合格品由检查员评价、生产部长下处置结论。

4.4成品检验发现的个别不合格品由检查员下处置结论。

4.5成品检验发现的批量不合格由检查员评价、生产部长或总经理下处置结论。

4.6成品交付使用后才发现的不合格,总经理负责组织召开专题会解决。

5.控制程序

5.1分类控制(见附表):

5.2应按《标识和可追溯性》的规定进行标识。

5.3应按《文件和记录管理程序》的规定保存不合格的性质以及所采取的任何措施的记录。

5.4仓库保管员对回收之报废物资进行标识,单独列帐,报总经理审批,并决定处理方案处置库存的不合格品。

6.相关文件

纠正和预防措施管理程序

7.记录

不合格品评审单









附表:

序号 种类 职责 使用

表格 标识 记录 隔离 评审 处置 通知 1 原辅材料不合格 质检员/仓库保管员负责在各自范围内作好“不合格”标识. 质检员/仓库保管员负责在各自范围内作好不合格记录. 保管员负责将不合格品隔离。 若退货,可直接处理。若要入库,入库前检查员负责填“不合格品评审单”并提出处理意见报生产部审批。 按不合格品评审的审批意见处理。 采购经办人员负责通知供应商和本公司有关人员 不合格品评审单 2 工序检验不合格 质检员/作业人员发现不合格均应作好“不合格”标识。 质检员负责做检验不合格记录。 车间负责将不合格品隔离。 发现个别不合格品,质检员有权在现场直接处理。发现批量性不合格,检查员负责填“不合格品评审单”并提出处理意见报生产部长审核、总经理审批。 1、按不合格品评审的审批意见处理。

2、返工后必须重新检验。 车间应通知有关人员 合格品评审单 3 成品检验不合格 质检员负责作好“不合格”标识。 质检员负责做检验不合格记录。 车间负责将不合格品隔离。 发现个别不合格品,质检员有权在现场直接处理。发现批量性不合格,质检员负责填“不合格品评审单”并提出处理意见报生产部长审核、总经理审批。 1、按不合格品评审的审批意见处理。

2、返工后必须重新检验。 同上 不合格品评审单 4 不合格成品在交付或用户开始使用后才发现 1、总经理应组织召开专题会,应针对不合格造成的后果确定相应的措施。

2、应形成会议纪要。 按会议纪要处理 销售人员负责通知用户和本公司有关人员 第十二章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1目的

查明已出现的(或潜在的)不合格原因,采取纠正(或预防)措施,确保不合格原因已得到解决。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企业对QMS和HACCP发现的不合格品或不合格项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

3术语:

A类问题:或内审时发现的不符合项;

或第三方(认证企业)审核时发现的不符合项;

或第二方(顾客)审核时发现的不符合项;

或出现批量(损失≥5万元)不合格;

或主要性能指标出现不合格;

或影响订单;

或用户指定本公司提供纠正和预防措施;

或政府主管部门抽检不合格;

或政府主管部门提出整改要求。

B类问题:A类以外的所有问题。

4职责

4.1质检部归口管理纠正和预防措施。

4.2质量检验人员负责反馈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重大质量问题。

4.3销售人员负责反馈来自用户的意见。

4.4综合部负责反馈来自政府主管部门的意见。

4.5内审员负责反馈第三方、第二方审核时发现的不符合项。

4.6HACCP小组成员参与相关纠偏活动。

5控制程序

5.1纠正措施

规定纠正措施的实施步骤并按此步骤实施纠正措施:

第一步:建立信息反馈制度

a)质检员负责反馈生产过程中发现的不合格---使用“改进、纠正和预防措施表”。

b)销售部门负责反馈来自用户的意见------------使用“改进、纠正和预防措施表”。

c)综合部负责反馈来自政府主管部门的意见---使用“改进、纠正和预防措施表”。

d)内审员负责反馈第三方、第二方审核时发现的不符合项---使用“不符合报告”。

第二步:责任部门应评审不合格的影响程度,包括:不合格的性质(轻微、严重,普遍、个别,主观因素、客观因素),不合格发生的次数(首次发生、再次发生)以便决定是否需要采取纠正措施,本公司规定,A类问题,必须采取纠正措施;

第三步:责任部门应调查产生问题的原因并在“改进、纠正和预防措施表”中记录,对于再次发生的不合格,还应对首次分析的原因是否正确,已制定的纠正措施是否有效进行评价,然后进行原因调查。

第四步:责任部门应填写“改进、纠正和预防措施表”提出确保不合格不再发生的措施的需求,报管理者代表评价、批准,评价、批准的准则是:纠正措施不需要投资,或投资后能产生效益。

第五步:责任部门负责按纠正措施预定的时间计划实施纠正措施;

第六步:质检部负责检查、并在“改进、纠正和预防措施表”中记录纠正措施的结果;

第七步:质检部应评审所采取的纠正措施的实施效果,确定是否需要采取更进一步措施,并在“改进、纠正和预防措施表”中记录。

第八步:若纠正措施无效,应按第二步--第七步重新实施纠正措施。

5.2预防措施

a)各部门对各种质量信息来源,如产品不合格记录、内审结果、顾客投拆、数据分析中过程和产品特性及趋势等,要及时收集、整理和分析,以查找潜在不合格及其原因。

b)各部门要评价采取预防措施所需的措施并实施,评价、选择措施的准则是:投资最少,如不需采取预防措施,则做出结论。

c)质检部负责检查、记录预防措施的结果;

d)质检部应评审所采取的预防措施的实施效果,确定有效性及是否进一步采取措施。

5.3纠正和预防措施引起的记录按《文件和记录管理程序》的规定保存。

5.4纠正和预防措施引起的文件更改,按《文件和记录管理程序》执行。

5.5在管理评审前应将纠正和预防措施汇总提交管理评审。

6、相关文件

文件和记录管理程序

7、记录

改进、纠正和预防措施表



















































第十三章HACCP计划

公司将HACCP管理体系与ISO9001管理体系相融合,将HACCP计划作为产品实现的一种特殊的质量计划进行管理,具体内容如下:

1、概述

为保证我厂生产的食品的卫生质量,规范食品加工企业的卫生管理,保护消费者的健康,根据《》《》1:进行危害分析。

原理2:确定关键控制点(CCPs)。

原理3:建立关键限值。

原理4:建立CCP的监控体系。

原理5:建立纠偏行动,以便当监控表明某个特定CCP失控时采用。

原理6:建立验证程序,以确认HACCP体系运行的有效性。

原理7:建立有关上述原理及其在应用中的所有程序和记录的文件系统。

我公司将按照其基本原理建立HACCP体系,认真实施,确保HACCP计划的有效运行。

2、HACCP小组

2.1HACCP小组名单及分工

姓名 厂内职务 组内职务 承担责任 管代 组长 领导整个HACCP计划的运行 生产部 副组长 指导整个HACCP计划的运行和实施 质检部 组员 检查HACCP计划的具体实施 车间主任 组员 指导HACCP计划的具体实施 行政部 组员 环境卫生管理 化验员 组员 加工卫生、产品质量的监控 设备科 组员 设备完好控制 质检员 组员 检查各关键控制点的监控措施 人事部 组员 人员培训与健康保证 2.2HACCP小组成员的任务与职责:

(见本手册5.5.1)

3、产品描述

3.1速冻葡萄产品描述

3.1.1产品类别:速冻蔬菜、果品系列

3.1.2品种:

产品名称 产品标准 预期用途 食用方法 运输储藏 保质期 速冻葡萄 QB/SDSP-C01-2002 饮料原料 再加工后食用 -18℃冷藏 -18℃冷藏18个月 3.1.3速冻葡萄产品加工工艺流程图



原料产地调查→原料/验收→入库/贮存→摘粒→清洗→去皮→去籽→验质→



清洗→沥水→称量/加VC水/半包装→冻结→装箱/贴标→入库/冷藏



包装材料/入库/贮存



3.1.4加工工艺及质量要求

3.1.4.1原辅料/验收:

(1)厂方提供塑料周转和分配给农户,并派采购员检查控制原料质量。

(2)原料质量要求,康贝尔葡萄成熟度应控制在70-90%,严禁水红粒,杂果及外来杂质混入或污染,应具有无农药污染或农药残留量不超过我国或销往国家规定允许限量值的可靠证据。

(3)在收购时要求午后采摘过磅,防止水份流失。

(4)在收购时用塑料周转箱装运,防止压损葡萄,尽可能缩短运输时间。

(5)VC粉采用东北制药总厂生产优质品,符合我国食品添加剂标准。

(6)包装物如纸箱、塑料袋根据客户要求,确定规格,必须符合食品卫生要求。

(7)原料进厂进行复称检斤验质,并按排卸货入库暂存。

3.1.4.2入库/贮存:

(1)采收来原料应及时入库,卸货时应轻拿轻放防止损伤葡萄原料。

(2)库房要求温度要求控制0℃-5℃之间,相对温度70-80%,周转和码放高度应控制在8个高以下。

(3)入库原料应表明产地,入库时间,采购负责人,码货时要留有通风过道坚持,先进先出的原则,原料库内存放时控制在10天以内。

3.1.4.3摘粒:

(1)采用人工摘粒,加工场地粗加工车间,操作员工招用健康符合要求、经过培训合格的临时工人,实行计件报酬,现场按排质量检查员,负责检查原料摘粒加工质量。

(2)摘粒质量要求:a:将青粒、烂粒、未成熟小粒、杂果及外来杂质挑出。

B:要求摘粒时将果梗芯子拔出。

C:禁止撮粒、防止果皮损伤。

(3)摘粒速度、数量以满足机械脱皮为标准。葡萄粒存放不能超过2小时,防止根部氧化。

3.1.4.4清洗:将盛装葡萄粒塑料周转箱,用手动搬运车运到缓冲车间内,用一定压力水喷淋进行清洗直至无脏水为止。

3.1.4.5去皮:采用机械去皮。机械胶辊间隙大小,应根据葡萄粒大小、成熟度来确定。葡萄去皮数量要与葡萄去籽速度相匹配;要求机械供水量充足,分离后果皮及时清运出现场。

3.1.4.6去籽:采用机械去籽。上料要均匀一致,去籽机的转速应根据葡萄成熟度控制600转/分-800转/分之间为宜,机械去皮、去籽,应调整好加工速度,尽可能缩短葡萄肉在空气中的裸露时间,去籽后葡萄肉应完全浸放在0.05%VC溶液中,整个加工时间应控制在30分钟之内完成。

3.1.4.7验质:采用人工验质。使用玻璃板-灯照透明式验质台操作;

验质要求:去除腐烂、褐变、果肉破损超过1/4的次果果肉的及果核等杂质,葡萄肉颜色必须为浅绿色,果蒂处不能有锈迹,要求少上料勤检斤、检验后果肉应立刻放入0.05%VC溶液中,尽可能缩短葡萄肉与空气接触时间。

3.1.4.8清洗:检验后将葡萄肉放入塑料方框内,用经砂棒过滤后的清水反复清洗、筛选,去除杂质及不符合标准的果肉,严格控制卫生指标,清洗后的葡萄肉完全浸入0.05%VC溶液中,浸泡时间为5分钟。

3.1.4.9沥水:用塑料方框沥水3分钟。要求塑料方框倾斜45°角,以水不成线为标准。

3.1.4.10称量/加VC水/半包装:沥水后称量葡萄肉6kg放入塑料袋内,同时按葡萄肉重量的10%加入0.1%VC溶液,二者混合均匀,充分排出塑料袋内空气,用黄色软金塑复合带扎口,放入冻结筛内,塑料袋单层厚度0.07mm。

质量要求:(1)葡萄固形物重量:生产半成品包装时85%以上,解冻后50%以上。

(2)葡萄果肉的破损率应控制在10%以下。

(3)解冻后果肉的复原率应达到95%以上。

(4)无籽率应达到99.5%以上。

3.1.4.11冻结:半成品包装后应及时送进速冻机内,速冻机的温度应控制为-30℃~-35℃之间,要求冻结及时,表面平整、颜色纯正,变色的葡萄应控制在3%以下。

3.1.4.12装箱/贴标:

(1)冻结后葡萄出料时要轻拿轻放,防止冻块破碎及塑料袋破损。

(2)包装间温度应控制在-5℃以下。

(3)包装要及时,同时做好生产日期、批次、等级、包装规格、件数记录。

3.1.4.13入库/冷藏/运输:入库产品按规格批次及时进库码垛整齐,冷藏库温度要求-18℃以下;建立垛卡、保管帐页、坚持先进先出原则,产品出库时文明装卸,使用标准冷藏箱运输车。



4、危害分析:按如下步骤(CCP判断树)进行危害分析,列出各工艺步骤的所有危害与控制危害的所有措施,确立CCP点并填写危害分析工作单。

问题1:对已存在的危害是否存在预防措施?



是否更改过程或产品工艺步骤



控制此步骤对保证食品安全是否必须?是



否不是CCP,进行下一个工艺步骤分析

问题2:该步骤是否可将存在的(或潜在的)

危害消除或降低到可以接受的水平?是







问题3:存在的(或潜在的)危害是否超过了可

接受的水平或可能增加到不可接受的水平?



是否不是CCP,进行下一个工艺步骤分析



问题4:随后的工序是否将存在的(或潜在的)

危害消除或降低到可接受的水平?



是否



不是CCP是CCP





4.1速冻葡萄危害分析工作单JL-7.1-01-01



工厂名称:某速冻食品公司工厂地址: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洪湖一街26号

产品描述:速冻葡萄销售和储藏方法:-18摄氏度冷藏、销售

预期用途:食品原料,再加工后食用消费者:一般公众 工艺

步骤 本步骤引入的、控制的或增加的潜在危害 潜在危害是显著的吗?(是/否) 对底三列的判断提出依据 应用十么预防措施来防止显著危害? 这一步是关键控制点吗?(是/否) 原料产地调查 化学的 是 种植者使用农药不当 供应商的无农药残留危害的证明 是

CCP1 原料/验收/入库/储存 生物的:致病菌

化学的:农药残留



物理的:机械杂质 否



是 烹饪加工后食用

种植者使用农药不当

可能引入外来机械杂质

供应商的无农药残留危害的证明

按标准对原料验收 否





否 摘粒 生物的:致病菌

化学的:无

物理的:无 否



是 SSOP控制







去皮 生物的:致病菌

化学的:无

物理的:螺钉等 否 SSOP控制



去皮机可能引入杂质

人工验质、筛选检查控制 否

去籽 生物的:致病菌

化学的:无

物理的:螺钉等 否 SSOP控制



去籽机可能引入杂质

人工验质、筛选检查控制 否 验质 生物的:致病菌

化学的:无

物理的:无 否 SSOP控制 否

清洗/筛选/沥水 生物的:致病菌

化学的:无

物理的:无 SSOP控制 否

包装物料验收 生物的:无

化学的:有害塑料

物理的:无 否

是 SSOP控制

使用不合格的塑料包装袋

按标准要求采购;供应商提供无化学危害的证明 否

装袋/称重/封口 生物的:致病菌

化学的:有害塑料

物理的:无 否

是 SSOP控制

使用不合格的塑料包装袋

按标准要求使用合格的塑料袋 否

否 速冻 生物的:致病菌

化学的:无

物理的:无 否 SSOP控制 否

装箱/贴标 生物的:致病菌

化学的:无

物理的:无 是 未贴产品标签导致消费者未经烹饪直接食用致病 1、检查产品有无标签

2、检查标签上应有“食品原料,”的说明 是

CCP2 入库/冷藏/运输 生物的:致病菌

化学的:无

物理的:无 否 SSOP控制 否

公司管理员:(签名)日期:年月日





公司管理员:(签名)日期:年月日

5、确定关键限植(CL)

5.1速冻葡萄

关控制点CCPs关键限值的确认:

本工艺过程中确定原料产地调查(CCP1)工序为关键控制点,关键限值为:原料产地应100%提供无农药污染或农药残留量不超过我国或销往国家规定允许限量值的可靠证据(包括使用农药的品种、按《蔬菜使用农药的国家标准》使用农药的证据、原料经过权威检测部门抽查检测验证的证据)。

本工艺过程中确定装箱/贴标(CCP2)工序为关键控制点,关键限值为:控制成品有完整、正确的标签标识,避免消费者未经烹饪或再加工而直接食用致病。关键限制值为:成品100%具有“食品原料,加工后食用”的标识。

6、建立HACCP计划

6.1速冻葡萄HACCP计划表

工厂名称:某速冻食品公司工厂地址: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洪湖一街26号

产品描述:速冻葡萄预期用途:食品原料,加工后食用

销售和储藏方法:-18摄氏度冷藏、销售消费者:一般公众 关键控制点

(CCP) 显著

危害 对于每个预防措施的关键限值 监控 纠偏行动 记录 验证 监控什么 怎么监控 监控频率 谁监控 CCP1

原料产地调查 农药残留量超过规定 100%有农残合格证据 农残合格证据 年度调查 每年一次 综合部 1发现没有农残合格证据产地的原料,不得验收。

2报告质量管代分析原因,避免重复出现偏离 年度原料产地调查报告 复查当年调查报告,必要时抽样检测农残 CCP2

装箱/贴标 未贴产品标签导致消费者直接即食致病 100%具有“食品原料烹饪后食用”标识 包装箱的标识 人工检查 连续每箱检查 操作工 1发现无标识的包装箱立即更换;

2报告质量检验员分析原因,避免重复出现偏离 工序记录 复查当日记录,质量检验员检查成品包装标识

公司管理员:(签名)日期:年月日





7、相关程序

7.1HACCP验证程序

1)内部审核程序(见本手册第10章)

2)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控制(见本手册第7.6章)

3)产品的监视和测量(见本手册第8.2.4及14章SSOP的检验程序)

4)过程的监视和测量(见本手册第8.2.3章及14章SSOP的过程控制程序)

7.2产品标识与回收计划

7.2.1标识管理见《标识管理规定》

除执行本手册7.5.3的相关要求外,对于偏离关键限值的产品应执行HACCP计划:

—在监控频率之内的产品进行区域标识;

—对偏离关键限值的产品进行不合格标识;

—对未能提供相关证明材料的原、辅材料、包装物及其后续产品加挂待判定标识。

7.2.2回收计划的管理见《售后召回制度》

7.3监测控制程序

见本手册第8.2.3章《过程的监视和测量》中关于工艺参数的监控的部分。

7.4记录保持程序

见见本手册第9章《文件和记录控制程序》之“记录控制程序”部分。

8、作业指导书目录

见本手册附录5《支持性文件清单》

9、各类表格一览表

见本手册附录6《记录清单》

第十四章速冻食品加工生产标准卫生操作规范(SSOP)

SSOP)HACCP小组的领导下,根据生产的实际情况,工艺的改变、国家相关标准的更改及时进行修正,望相关人员遵照执行。

1.生产、质量管理人员的要求与卫生管理

1.1目的:

保证个人卫生符合要求,确保安全生产。

1.2适用范围:

公司所有加工人员,检验人员。

1.3职责:

1.3.1综合部负责加工、检验人员的健康检查,体检合格者,由卫生检疫部门发证,并建立档案。

1.3.2人事部负责拟定对生产人员的卫生培训的计划并监督实施。

1.3.3质检部负责对生产人员卫生检查,对个人卫生情况进行监督。

1.4管理要求

1.4.1企业定期对员工进行加工卫生教育和培训。新进厂员工应经卫生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并明确其职责;培训内容记录在案并存档。

1.4.2生产、检验人员每年必须经过一次健康检查,必要时做临时检查。新进企业的人员必须经过体检合格后方可上岗;(健康要求:凡患有下列病症之一者,不得在加工车间工作:传染性肝炎,活动性肺结核:肠道传染病及肠道传染病带菌者;化脓性或渗出性皮肤病、疥疮,手有外伤者,其他有碍食品卫生的疾病。)

1.4.3生产、检验人员必须保持个人清洁,工作时,不得化妆、不得戴首饰,手表或将与生产无关的物品带入车间。

1.4.4进入车间时必须穿着工作服、帽、鞋,洗手消毒,并在脚踏池对工作鞋进行消毒。大小便后必须洗手,消毒后方可进车间继续工作。

1.4.5不准非本公司的外来人员进入车间,特殊情况下必须经过公司总经理批准,并更换工作服后,消毒,方可进入。加工过程中,不同区域人员不得串岗,严禁穿工作服出车间,离开车间必须换下工作衣、帽、鞋靴。

1.4.6配备足够数量的,具备相当资格的专业人员从事卫生质量管理工作。

2.环境卫生要求与控制

2.1目的:

实施庭院式,花园式管理,创造良好的卫生环境。

2.2适用范围:

本公司厂区环境、各部室车间

2.3职责

2.3.1综合部:负责厂区、车间的卫生检查,组织人员清扫、绿化;

2.3.2车间:负责各车间内的卫生;

2.3.3仓储运输部:负责仓库内的卫生;

2.3.4其它各部负责本室及卫生分担区内的卫生和绿化。

2.4环境卫生的要求。

2.4.1厂区周围应清洁卫生无物理、化学生物等污染源,厂区内不得兼营,生产有碍食品卫生的其它产品;厂区布局合理,无交差污染,工厂生产、生活区严格分开。

2.4.2厂区路面均用水泥或石块铺砌,无积水,有专人员清扫;道路损坏处由行政部随时修补,厂区空地植树、种草进行绿化。

2.4.3厂区卫生间厂区厕所采用水冲式,备有洗手池,门窗均有纱窗,可防蝇防虫,地面墙壁均有磁砖,易于清扫消毒。

2.4.4厂区生产中产生的废水污水经处理符合某污水排放标准标后外排。厂区排水管道每年清理一次,防止堵塞。

2.4.5厂区设有垃圾桶和垃圾箱,均采用塑料或不锈钢材料制成。厂区内远离食品加工区处设有垃圾存放处,每天由专人将垃圾及废弃物清理出厂。

2.4.6生产原料、包装物储存必须存放在指定的位置或室内,库内;

2.4.7厂区周围及厂区内应定期或在必要时进行除虫.灭害,防止害虫孳生。

2.4.8锅炉(包括茶炉)设在厂区常年主风向的下风侧,并有消烟、除尘措施,烟尘排排放必须符合GB3841(锅炉烟尘排放标准)的规定。

3.车间及设施的卫生要求与控制

3.1目的:

保持车间及设备良好的卫生条件为职工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3.2适用范围:

全公司各车间、质检部及设备管理部。

3.3职责:

3.3.1各车间负责本车间内的环境卫生及设施的卫生;

3.3.2设备管理部负责车间内、外各设施的维修、维护,保证良好的完好率。

3.3.3质检部负责车间及设施的卫生的检查监督。

3.4食品生产车间的卫生要求与控制:

3.4.1车间的工艺设施布局合理,不得有交叉污染。

3.4.2生产车间采用与生产相适应的防滑,耐腐材料修建,平坦、无积水,车间出口、与外界相连的排水、通风处装有防鼠、防虫设施,生产中保持清洁,无废物品。每班工作结束后,由指定人员清扫地面。

3.4.3车间内墙壁,顶栅以不锈钢镶制,具有无毒、防水、防霉的功能。

3.4.4车间门窗使用浅色、平滑、易清洗、不透水、耐腐蚀坚固材料制作;

3.4.5车间内位于食品生产线上方的照明设施装有保护罩;

3.4.6车间的温度按照产品工艺要求控制在规定范围内,并保持良好的通风;

3.4.7车间供电、供气、供水应满足生产需要;

3.4.8车间内设有更衣室4处:其中洗净车间二处供洗净、运料人员使用,加工车间两处,供加工,包装人员使用;

3.4.9车间内设有卫生间两处:卫生间与车间相连,配有通向车间外的排风扇以保证通风良好,蹲位数量与工人数量相适应。

3.4.10车间内设有与车间相连的更衣室,配有与加工人员数目相适应更衣柜、鞋柜及挂衣架。通风良好,灯光明亮。

3.4.11车间内,各加工区的入口处、卫生间等具备齐备的手清洗和手消毒设施、鞋靴消毒池。配有洗手液和干手用品,并配有消毒及干手设施。

3.4.12每班生产结束后由班组长对各洗手点进行检查,以确保所需物品齐全。

3.4.13车间内的工作台、运输车、工具采用无毒,耐腐蚀、不生锈、易清洗、消毒、坚固的材料制作。

3.4.14车间内水、汽管道须避开操作场地的上方。设备传动部分有防护罩。原料入口处必要时设车轮消毒池。

4.原料、辅料卫生要求与控制

4.1目的:

保持所用原料、辅料的卫生符合要求得到并有效控制。

4.2适用范围:

公司销售部、生产车间、仓储运输部、质检部。

4.3职责与要求:

4.3.1销售部负责购进符合生产加工工艺标准及卫生要求的原料、包装物料和包装所用辅助材料;

4.3.2各生产车间严格执行公司制定的卫生规范生产,加工出的半成品、成品符合卫生要求;

4.3.3包装车间负责并保证所用内外包装材料的清洁卫生,符合出口标准及卫生要求;

4.3.4生产部负责保管好所购进的原料、包装物料和所用辅助包装材料,防止虫蛀、鼠咬或污染。

4.3.5质检部负责原料、辅料的检验。

4.4生产用原料、辅料的卫生必须符合下列要求。

4.4.1食品生产所需原料、辅料必须经过厂验收合格方准使用:1)原料在厂内要严格检查,不得带有泥土,脏物;2)存放场地要清洁卫生;3)包装用辅料必须符合国家食品包装标准(包装用的包装纸、塑料薄膜、纸箱必须符合GB9693和GBnl47的规定)。

4.4.2超过质量有效期的原料不得用于食品生产;

4.4.3原料、辅料进厂后用专库存放。存放于干燥通风的专用库中,内外包装材料要分别存放。并做好标识。原料应分类存放、做好标识、保持清洁,防止交叉污染。

4.5加工用水必须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GB5750—85的指标要求,每年至少二次经某卫生防疫站进行全项目检测,经检测合格发证后方可使用,如检测结果超标,要采取相应的消毒措施并在卫生防疫站有关人员的指导下进行。

生产车间用水每周取样一次,监测水的细菌总数、大肠菌群,必要时检测致菌,要求细菌总数(37℃条件下培养48小时)小于100cfu/ml,大肠菌群小于3个/L,不得含有致病菌。

5.食品生产加工过程卫生要求与控制

5.1目的:

保证食品生产符合安全卫生的原则,创造良好的生产环境,生产符合卫生要求的食品。

5.2适用范围

各生产车间、质检部

5.3职责:

5.3.1各车间要保证车间内的环境卫生清洁,创造良好的生产环境。

5.3.2质检部负责卫生检验、监督。

5.4食品生产加工过程卫生要求与控制

5.4.1合理的布局生产工艺设备,并保持清洁和完好、无交叉污染。

5.4.2与产品接触的所有设备、材料和工器具,采用符合食品卫生标准的不锈钢、塑料制品、尼龙材料制成,且易于清洗、耐用、不与清洁剂和消毒剂起反应。车间固定设备的安装位置均离墙30cm以上,便于清洗、消毒。

5.4.3质量管理部门负责对加工过程中使用的工器具和设备的卫生进行检测,记录结果。

5.4.4车间设有工器具专用清洗室,并配有冷、热水设施。每班生产开始前、(如有必要包括加工过程中)、每班工作结束后必须用有效的清洗剂和消毒液对加工设备、操作台和工器具进行清洗和消毒,专人负责检查并做好记录。清洗消毒后细菌总数控制在100cfu/m1以下。清洗、消毒后的盛器不得直接与地面接触。

5.4.5加工过程中使用的工器具实行定位置管理,不同工序不同用途器具应标识清楚。

5.4.6加工车间的设备和工器具在每班工作开始前由专人进行检查,确保正常运转且符合卫生要求方可使用。加工过程中,设备出现故障时,立即停止生产,通知维修部门对设备进行检修,故障排除后应对设备进行重新消毒,方可继续使用;对于因设备故障出现的不合格品依照严重程度执行《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或《纠偏措施控制程序》。

5.4.7车间应配有足够的安全照明设施,所有设施机器传动部分均装有防护罩,作业工作面照度不低于220Lux,检验工作面照度不低于540Lux。

5.4.8与产品或产品表面接触的工作服应保持清洁和卫生。厂区设有洗衣房和洗衣小组,保证员工的工作服每班清洗消毒一次。清洗消毒程序:30~C—40~C温水浸泡(内含适量洗衣粉)—清洗10~30分钟—烘干。凡直接参与精加工的人员,每人备有两套工作服、帽,并由专人集中管理。

5.4.9加工人员进入车间前、便后及每次重新上岗均要严格消毒。对于加工即食食品的加工人员,加工期间员工每小时定时洗手(方法:清水冲洗—用洗涤剂润洗—清水冲洗干净—l~2m1丹尼尔消毒液喷涂—晾干60秒;洗手部位依次为手背—手腕—手心—手指—指缝)。

5.4.10对关键工序即速冻车间,包装车间要按照工艺操作规程操作并进行监控和记录;

5.4.11对加工中的不合格品(包括跌落地面的产品)要立即隔离、标识;分析产生原因、采取处理和纠正措施在检验人员的监督下及时处理并进行记录。

5.4.12原料、半成品,成品要分别存放,废弃物要装入专用容器,并明确标识及时处理,其容器和运输工具要及时消毒;

5.5相关文件和记录

产品标准、产品加工工艺规程

加工设备工器具一览表

6.包装、储存、运输卫生要求与控制

6.1目的:

保证包装质量符合卫生和出口要求,储存规范化,运输专用化。

6.2适用范围:

公司生产部、质检部

6.3职责:

6.3.1公司生产部负责制定包装、储存、运输的卫生管理办法及负责实施。

6.3.2质检部负责卫生检验、监督。

6.4包装、储存、运输卫生要求及控制

6.4.1用于包装的纸箱、塑料袋必须符合卫生标准并保持清洁卫生,不得含有害、有毒物质,不易退色。所用的包装纸箱必须是经检验检疫机构注册的厂家生产的产品,应符合出口包装标准并具有包装检验合格证。

6.4.2包装物料应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内外包装分别存放,不得有交叉污染。

6.4.3运输工具符合卫生要求,并根据产品特点配备防雨、防尘、冷藏、保温等设施。

6.4.4仓库的温湿度应符合仓储要求,配备温湿度计并做好记录;温湿度计要定期校准。仓库有防毒、防鼠、防虫设施。库内要保持清洁,定期消毒。

6.4.5严格实行成品、原辅料分库储存制度,成品库内不得存放有碍卫生的物品,同一库里不得存放相互污染或者串味的食品。质检部每周对库房进行检查并记录。不合格的产品一律禁止入库。

6.4.6贮存产品做到分类、定位码放,离地20—25cm。离墙30cM,并有明显的分类标志。

7.有毒有害物品的储存和使用控制

7.1目的:避免有毒有害物品对食品、食品接触表面和食品包装物造成污染。

7.2适用范围:

公司质检部

7.3职责

公司质检部负责有毒有害物品的储存和使用控制管理。

7.4有毒有害物品的储存和使用要求及控制:

7.4.1种类:本厂使用的化学药品有:食品添加剂、辅助剂、设备润滑剂、增色剂、清洗剂、消毒剂、杀虫剂。

7.4.2引进的化学药品必须具有相关部门批准的生产、销售、使用的证明,具有其成分、毒性、剂量及使用事项的说明,并出具检验报告。

7.4.3有毒有害化学药品实行单独专库储藏、专人管理。只有经授权的人员可以接触这些物品,在专用加锁的物料间内存放,专人管理领用登记,定期进行审查核对。储存的有毒有害化学品应避免交叉污染,包装必须密封、标识清晰。

7.4.4:应在文件中规定所有的化学药品的使用规则,对员工进行培训确保化学品的安全使用。

7.5相关文件和记录

允许使用化学试剂一览表

清洗剂、消毒剂的配制与使用规则

灭虫、灭鼠害的控制规则

8.检验控制程序

8.1目的:

确保产品质量,逐步达到免检的目的。

8.2适用范围:

公司质检部

8.3职责:

公司质检部负责收集和制定检验标准、检验内容及检验方。负责制定检验机构、检验设备的有关管理制度并负责执行。

8.4检验要求与控制:

8.4.1公司设立独立的质量检验部,通过管理者代表对总经理负责,质检部对质量判断有否决权。

8.4.2质检部配备有与生产能力相适应的质量管理人员、经培训合格的检验人员。

8.4.3质检部配备有与生产能力相适应的检测仪器,并根据需要逐步加强。计量仪器按规定进行计量检定。

8.4.4质检部负责收集、制定、执行原辅料、半成品、成品及生产过程卫生控制的检验标准、规程和规范。

8.4.5产品将按批次进行厂检化验并做好记录,检验记录必须完整、准确、规范;出口产品发货前将委托沈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对其产品进行抽样检测,并出具检验检疫证书。

8.4.6本厂不能进行检测的项目将委托有资格的权威检测结构检测。并签定委托检验合同。

8.5相关文件和记录

检验项目、检验依据(标准、规程、方法)一览表

检测仪器一览表

9.质量体系的有效运行和保持

9.1目的

9.2适用范围:

公司HACCP小组、质检部、各有关部门及全体员工。

9.3职责:

公司HACCP小组、质检部负责制定公司的SSOP计划、HACCP计划,及审核计划并组织实施。

公司各部门负责各自承担任务的运行检查和实施

9.4质量体系的有效运行和保持的要求与控制

9.4.1公司全体员工严格按SSOP规范进行工作。

9.4.2公司HACCP小组制定公司各产品的HACCP计划并组织有效运行。

9.4.3质检部负责对不合格品进行控制,包括对不合格品进行标识、、评价、隔离处置、追溯和记录

9.4.4公司实施产品标识、质量追踪和产品召回制度。

9.4.5生产部制定并实施加工设备、设施的维护程序。

9.4.6所有质量记录必须真实、准确,清晰。综合部负责质量记录的控制,对反映质量状况原因的有关记录,进行标记、收集、编目、归档、存储、保管和综合分析处理。

9.4.7公司为保证质量体系的有效运行和保持,实行内部审核制度,按要求每半年进行一次内部审核,每年进行一次管理评审,并做好记录。

附:

厂厂区平面图

食品生产车间平面图、人流、物流图

灭鼠鼠网图

工厂水网图























附录1某速冻食品公司组织机构图





总经理







管理者代表















行政副总 生产副总 企管副总





库 车



间 动力科 化验室 综合部 行政部 生产部 财务部

质检部





























































附录2:职能分配表

职能部门



体系要求 决策层 管

代 综合部 人事部 质检部 生产部 行政部 车

间 仓库 4.1总要求 ▲ ▲ △ △ △ △ △ △ △ 4.2文件要求 4.2.1总则 △ ▲ ▲ 4.2.2管理手册 △ ▲ △ △ 4.2.3文件控制 △ △ ▲ △ △ △ △ △ △ 4.2.4记录控制 ▲ △ △ △ △ △ △ 5







责 5.1管理承诺 ▲ △ △ △ △ △ △ △ △ 5.2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 △ △ △ △ △ △ △ △ 5.3质量方针 ▲ △ △ △ △ △ △ △ △ 5.4策划 ▲ △ △ △ △ △ △ △ △ 5.5职责、权限和沟通 ▲ △ △ △ △ △ △ △ △ 5.6管理评审 ▲ △ △ △ △ △ △ 6







理 6.1资源的提供 ▲ △ △ △ △ △ △ △ △ 6.2人力资源 △ △ △ ▲ △ △ △ △ △ 6.3设施 △ △ △ △ ▲ ▲ △ △ 6.4工作环境 △ △ △ △ △ ▲ ▲ △ △ 7









现 7.1实现过程的策划 △ △ △ △ △ ▲ △ △ △ 7.2与顾客有关的过程 △ ▲ △ △ △ 7.3设计和开发 删减 7.4采购 △ ▲ △ △ △ 7.5.1生产和服务的提供 △ △ △ ▲ △ △ 7.5.2过程的确认 删减 7.5.3标识和可追溯性 △ △ ▲ △ △ 7.5.4顾客财产 ▲ △ △ △ △ 7.5.5防护 △ △ ▲ △ △ 7.6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控制 ▲ △ △ △ 8















进 8.1策划 △ ▲ △ △ ▲ △ △ △ △ 8.2.1顾客满意 ▲ △ ▲ △ △ △ △ △ △ 8.22内部质量审核 △ ▲ △ △ ▲ △ △ △ △ 8.2.3过程的监视和测量 △ △ △ △ ▲ △ △ △ △ 8.2.4产品的监视和测量 △ △ ▲ △ △ △ 8.3不合格品控制 △ ▲ △ △ △ 8.4数据分析 △ △ △ ▲ △ 8.5改进 △ △ △ △ ▲ △ △ △ △ 注:▲为主要归口职能△为相关参与职能





体系及过程的测量分析和改进 内部审核

数据分析改进

过程的监视和测量





最高管理者过程



管理体系策划

质量方针目标建立

资源配置

管理评审

内部沟通





产品实现过程



































































支持性过程



设备管理

监测设备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

文件管理

记录管理





















顾客







要求

顾客







满意







附录3一体化管理体系过程控制图





附录4工艺流程



其中:---为CCP--为质量控制的关键过程











速冻葡萄工艺流程图

原料—清洗—摘粒—挑选—去皮—去籽—验质—清洗—沥水—称量—加VC水—半包装—冻结—包装/标签—入库冷藏























185











186







年代号



企业代号



手册代号



二阶文件代号

管理(技术)文件



顺序号01、02……



企业代号















































































































献花(0)
+1
(本文系水71ox9xtcf...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