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有自知之明者,人生有无限可能
2022-02-09 | 阅:  转:  |  分享 
  
有自知之明者,人生有无限可能人贵有自知之明,自知能使人冷静地评价个人的能力,能促使人有效地进行自我设计和自我训练。人有了自知,就能正确审视自
我,充分发挥潜能,人生有无限可能性。人无自知之明,会带来两个结果:一是过分地贬低自己,一是过高地估量自己。现实中有的人,脑子好使,
接受新知识新观念快,不太费力就做出了业绩,时间一长,就把这种优势误作为了恃才傲物的资本,从而狂妄自大、咄咄逼人。直到某一天,被某人
的一句话击中:“你以为你谁啊?”这一质问犹如一盆冷水兜头,让人迅速降温,变得有点找不到自我了。01一个人对自己的评价常常不是基于自
己对自己的认识,而是随他人对自己的态度而改变。当受人重视、欣赏时,就不知不觉牛气冲天,而当受到周围的人轻视时,则要么自卑,要么激愤
,都难有从容自信的感觉。人很容易轻易因他人的非议而轻视自己,发现不了自己的闪光点,从而无法引燃自己。久而久之,就陷入了“我什么也不
是”的心理误区。面对此种尴尬境况,的确每个人都应该醒醒了,应清醒而全面地认识自己。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是赢得机遇的前提。由于不
认识自己而导致人生悲剧的大有人在。如果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没把自己放对地方,就会像毛驴拉磨一样,虽然周而复始,却只能在原地打转,一生
也就此碌碌无为。所以现在我们就该好好认识我们自己了。很多人之所以无法取得成就,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不知道自己最擅长的是什么。例如
,善于与人打交道的人并没认识到这是他们的独特之处;口才出众的人也不知道这是自己的资本。02央视红人李咏,谈到自己的从业经历时,坦言
自己最开始到北京广播学院学习的愿望是做编导或记者,但阴差阳错,他当上了主持人,并且一路发展,之前连他自己都一直没发现,自己竟是做优
秀主持人的料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如果我们不了解这一点,没有把自己的所长利用起来,我们所从事的行业需要的素质和才能正是我们所缺
乏的,那么,我们将会自我埋没。反之,如果能找到并利用好自己的长处,就能轻松摘得胜利之果。做人要找到自己的长处,保持并发挥优势。成功
不在于我们上不上大学,读不读研究生,而在于我们能不能找到自己的优势,然后将它发挥到极致。懂得发挥优势才能,我们的人生将会一片光明。
朱德庸是台湾著名漫画家。他在学生时代,一直认为自己非常笨,他天生对图形很敏感,但对文字类的东西接受起来很困难。念国中的时候,他完全
没有办法接受学校教育,和老师的关系也很紧张,不得不几次转学。他极喜欢画画,从4岁开始,他每天都坚持画画,在学校里画,书上、本上,所
有空白的地方,他都画得满满的,回到家里,也是画画。在学校里受了哪个老师的打击,敢怒不敢言,一回到家就画他,狠狠地画,让他“死”得非
常惨,然后心情就会变好了。后来,他的绘画才能被发现,不断有媒体为他开设漫画专栏;他的作品还进入了台湾最大的报纸之一——《中国时报》
。朱德庸25岁时一鸣惊人,《双响炮》、《涩女郎》、《醋溜族》等作品在台湾深受喜爱;在内地,他的漫画也非常畅销。03一个人最需要思考
的,不是自己应该得到什么,而是自己是什么。我们一定要认清自己有什么才能,最适合做什么工作,这至关重要。许多成功者首先得益于他们能充
分了解自己的长处,能根据自己的特长来进行定位或重新定位,最终找准了真正属于自己的行业,有了自己的天空。人都不是完人,有优势的同时就
会存在劣势,即使我们在某一方面才能突出,但不大可能在所有方面全赢过他人。不同的人,生理素质、心理特点、智能结构等必然千差万别。最重
要的是我们应该知道自己的优势是什么,短项是什么,之后要做的就是敢于放弃短项,加强长项,这样我们才容易找到自己的目标或方向,才可能赢
得机遇。正如达尔文在《自传》中说:正因为我对自己的深刻认识,才使我扬长避短,突破性的成就。我热爱科学,对任何问题都不倦思索、锲而不
舍,勤于观察和收集材料,还有那么点儿健全的思想。但又认为自己的才能有缺陷:我的记忆范围很广,但是记忆力不强;我在想象上并不出众,也
谈不上机智;我很难明晰而又简洁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我的表述不是错误,就是不通畅。人生的很多问题都取决于能否正确认识自我。我们要对自
己的优点和缺点正确认识,既不要过低地估计自己,也不要无视自己的短处。只有正确地认识自己,才能把握好人生航向,充分发挥潜能。然而,一
个人要想认识自己,又谈何容易?假如我们搞不清自己的才能是什么,属于哪一种类型的人,那么,不妨停下来反思一下,借此机会好好地剖析了解
自己。04我们可以自我评估,包括自己的特长、性格、兴趣、学识、技能、智商、情商、思维方式、以及社会中的自我等等。这或许需要花费一些
时间,然后我们就可以初步了解自己。我们可以列举出我们目前所拥有的优势及各种资源;列举出我们目前的劣势,以及待改进之处;列举出我们需
要面对的问题,以及我们觉得可能会出现的问题。然后从中客观地认识自己。对自己的认识不是一次可以完成的,需要循序渐进,不仅需要自我认知
,也需要借助他人对自己的中肯意见,要寻找机会多听听别人对自己怎么看。然后把它记在纸上,诚实地面对自己,解析自己。毫无疑问,研究自己是为了更清楚地认识自己,找到与自己的才能相对应的目标,然后术有专攻,攻出成果,不断做强自己。如果我们不知道自己是什么,别说我们没有机会。
献花(0)
+1
(本文系壬凯远航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