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如何获得真正的财富?
2022-02-10 | 阅:  转:  |  分享 
  
如何获得真正的财富?俗话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人对财富的执著是非常之深的,许多人为了赚钱终日奔波,饭来不及吃,身体来不及照顾,身边的人
也来不及去珍惜,忙来忙去,最后回首,除了钱物自己一无所有。一位朋友也是深陷名利场,每天拼了命的加班,整个人看起来非常压抑,最后精神
和身体的双重压力终于压垮了他。大病一场后,他决定出去旅游散散心。旅游回来后,他变得淡然了,面上笑容也多了起来。我们好奇询问他,为何
改变如此之大?朋友说出了他的一番际遇。原来旅游途中,在一处寺庙恰逢一位高僧开示,其中对于财富的一番解读使他恍然大悟。于是,他慢慢的
放下了对名利的执念,最后发现整个人都变得自在了许多。见我们一脸好奇,朋友也分享了高僧的一些见解。高僧认为,世间万物本来清闲,烦恼
皆是人心的无明引起。钱财皆是身外之物,想要获取真正的财富,就必须要转变自己的心态。01金钱只是暂时拥有,不必太计较?高僧说:“佛经
上讲金钱是五家共有,只是暂时属于自己,所以对金钱不必太过计较。”五家是指水、火、公家、盗贼、不肖子孙。其中,水灾和火灾等自然灾害不
是人所能控制,一旦遇到,自己的财物就会瞬间成空。即使是贪官污吏的财富,最后也会被剥夺、充公。而遭遇盗贼丢失钱财,或是因家中不肖子孙
败坏家财,更是生活中很常见的事情。所以,人不要对金钱过于执著。然而,生活中总有些人对金钱太过痴迷,为了赚钱疲于奔命,为了留住财富变
得吝啬,整日盘算,心中没有一刻清闲。不可否认,人离不开金钱,这是生活所需,但大多数人对金钱的追求真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基本需求吗?其实
是为了让自己能够享受到更多的物质生活。在佛家看来金钱再多,终有尽头,不会永远为人所拥有的身外之物,因此要以一颗佛家的心来经营金钱,
培养一种“暂时拥有”的金钱观。生活中拥有这种金钱观念的人,不论处境如何,都会身心富足。因为他本身对于财物就没有执念,不会因为没钱而
有心理压力,也不会为了赚钱伤人伤身,更不会舍不得花钱。人生能否幸福不在于钱多钱少,钱多有钱多的活法,钱少有钱少的活法,关键在于自己
能否心安。佛语有云:“贫贱是苦境,能善处者自乐;富贵是乐境,不善处者更苦。”能够知足常乐,明白金钱不过是一种必需品,而不是奢侈品,
人就能于贪欲手中获得解脱。02拥有钱是好运,会用钱才是智慧高僧讲了一个《六度集经》中的故事:从前有个年轻人获得了父亲留下来的大笔遗
产,但他生性好吃懒,结交了帮狐朋狗友,整天玩乐,坐吃山空。他的父亲生前有一位好友,是当地有名的富翁,见他如此挥霍,便常来教他管理财
务之法。但年轻人并没有听富翁的劝导,最后用光了父亲留下的财富,死在了空空的大房子里。反而他的仆人,心中记住了富翁的教导,整日省吃俭
用。当自己的钱存积累到一定程度后,依靠富翁的方法,让自己也成为了一代富豪。故事中的富家公子和仆人,命运之所以有如此之大的反差,关键
的不同在用钱之道上。仆人用钱创业,自力更生,而年轻人用钱挥霍,坐享其成。由此可见,拥有钱是好运,但会用钱才是智慧,才能让自己受益无
穷。生活中不会用钱只是一味挥霍的人,自己的财富再多,运气再大,最后都会被自己消耗得一干二净,给自己的人生带来凄惨的结局。佛经认为钱
财可以分为三个部分:一分,应供父、母、己身、妻子、眷属。二分,应作如法贩转。留余,一分藏积俟用。生活中,只要自己的金钱能够使得自己
的家庭生活下去,在留着一点以备不时之需外,剩下的应该拿去投资或者布施众人,造福社会,给自己带来名声或者善缘等财富。生活中懂得如此用
钱,保证自己的每一分钱都用到刀刃上,并且合理利用和转化,才能使得自己收支平衡,让自己各方面都能得到便利,生活越来越好。03用有漏的
钱囊培养无漏的财富高僧说:“用有漏的钱囊培养无漏的财富。”钱之所以是有漏的福德,是因为钱不是无所不能的,也不是只会给人带来好处。它
买不到时间,买不到智慧,但它会增长一个人的贪念、惰性,钱的性质、功能是不能定性的,所以是有漏的。人们赚钱,其实不是因为金钱本身有能
给予人快乐的属性,只不过世间许多事情都需要用钱去解决而已。曾经有一个人在家中的地下室存了几十块金砖,几十年都没人知道。后来他的金砖
被盗走,这个人痛不欲生。旁边有人就问他:“你这金砖用过没有?”“没有。”那人回答。旁人笑道:“那我明天给你带来几十块用金纸包裹的砖
头,你把它当做是金砖不就行了?”一个人不舍得用钱,就如同故事中的这个人般,使得自己的金钱跟没用的死物没有任何区别。所以,赚钱的目的
其实在于散财,钱是个本身没用的东西,人要懂得用有漏的钱去培养无漏的财富。河水要流动,才能涓涓不绝;空气要流动,才能生机盎然。人之财
物也是如此,取之于大众,用之于大众,才能发挥它的价值,才合乎自然之道。因此高僧劝导大家,要按照财富共有的规则,有意识地进行散财。把
钱用在布施众人,修桥补路,教育子女等事情上。生活中懂得散财,懂得布施的人,知道真正重要的是什么,对待金钱能拿得起放得下,能够把钱财
用在真正有价值的地方。如此,自身的心量会慢慢扩大,智慧和善缘也会慢慢增长,子女在良好的教育下也能健康成长,自己以及子子孙孙都能于其
中得到好处,这才是真正无漏的财富。赚钱是为了活着,但活着绝不是为了赚钱。金钱是人生活的必需品,但不是奢侈品,所以不要对金钱太过计较。懂得把金钱散出去,在分享中升值,转化为智慧、善缘,才能获得无漏的财富,生活幸福、圆满。
献花(0)
+1
(本文系壬凯远航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