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福报与财富不匹配,再多财富也难守住
2022-02-11 | 阅:  转:  |  分享 
  
福报与财富不匹配,再多财富也难守住福报犹如一碗甘露,若只用不添,用不了多久就会消耗殆尽。而生活中很多人不懂节制地潇洒享受,吃喝玩乐,这无疑就
是消耗福报的行为。诚然,现实中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福德因缘足够深厚,特别是财物上的福报,更是众生最大的奢求。然而人们不知道的是,相较
于得到财富,我们更应该重视的是得到福报,守住福报。毕竟人若有福,行至何处都不乏人生好时节。反观一个人没有福报,财富不会与之结缘,即
便当下有钱,钱也照样守不长久。故此,人有多少福报,就会有多少财富与之匹配,有多少福报,就能守得住多少财富。01福报是因,财富是果,
没福报再多钱也守不住?曾经看过这么一个禅意故事:古代有个国王,微服私访时发现整个国家的贫富差距非常大,为了改变这种“病态”,于是就
下了一道命令。命令富人将财富拿出来,并且平均分给穷人,希望实现财富平等,以此来改善穷人的生活条件。国王原以为这么做,就可以营造一个
人人平等的理想国度。却未曾想到,一年过去了,有的穷人因此得到了生活的改善,而有的穷人却是越来越穷,甚至条件还不如从前。国王不解,在
一番调查后终于弄清了事情的真相。原来当财富平均分配完以后,穷人们拿到钱财后的第一反应是不一样的。有的穷人将得来的钱积攒起来,除了改
造日常生活条件以外,还拿来做买卖,财富实现了自由,生活质量也因此得到了保障。甚至还有部分人是“先富带动后富”,经常布施物资给那些穷
困潦倒之人,让他们甘于为自己工作,久而久之下,也就变得越来越富有了。反观那些越来越穷的人,他们得到财富之后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享受物
质。忘乎自己过往生活的艰辛,变得骄奢淫欲。不仅财富被消耗殆尽,就连原本健康的身体也在纵欲过度后变得每况愈下,不如从前了。由此可见,
思想观念上的不同促成了二者生存环境的云泥之别。即前者善于积福,后者只会享福,福报在挥霍下消耗殆尽,贫穷祸患自然就是接踵而来了。换句
话来讲,大财靠福报,小财靠努力。一个人如果自身没有福报的加持,或者拥有福报却不懂得培育珍惜,那么即便当下拥有金山银山,到头来也必然
是坐吃山空。反之,“一两黄金三两福”。倘若自己能够积攒福缘,努力耕耘福田,那么财富自然也会随之而来了。所以说,平日里我们千万不要小
看福报的作用,如要成大事,除了修缮自身的智慧能力以外,德行和福报的修行,同样也不能落下。02有福不能享尽,应在福中多行善事,积阴德
俗话说得好:“事不能做尽,话不能说尽。凡事太尽,缘分势必早尽。”有福报固然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情,但要知道的是:人的福报多少,冥冥中
早有定数安排。它就恰似一道消耗品,享用一次就少一次,所以需要倍加珍惜。想要绵延福报的利好,世人就必须寻觅培育福报的方法。其中断恶扬
善,多行善事,多积阴德,这便是开垦福报最可靠的法门,没有之一。正所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多行善举,福报自当如影随形;倘若为非作
歹,造业深重,还未等到福报耗尽,就会遭受恶果。现实中有多少人为了财富而造业,甚至沉迷于此,无法自拔。譬如经营杀生,又或者行违法乱纪
之事,以此来谋求财富。当然,这些行为或许在某一时段能够让自己收获暴利,但是暴利的背后,同样也蛰伏着诸多不为人知的祸患。一个人杀业造
多了,其性格就会变得越发暴戾,至此人人敬而远之,而如果有朝一日触犯了法律,那么就要受到法律的制裁。同样,有些坏事做尽做绝,不仅要受
到法律的制裁,还有遭受道德舆论的谴责。若用佛家的观念来讲,所造罪业之深,即便到了未来也需要自己去慢慢偿还,其中利害之处,实在不容小
觑。反观那些生平“乐于布施,造福于民”的大善人,他们点点滴滴的善举能为之带来数不胜数的善缘福德,这些比起那些世俗金钱物质名誉而言,
岂不是更具价值意义?有道是:“若人作善已,应复数数作。当喜于作善,积善则受乐。”世人要想得福,就必须诸善奉行,甘于行善,乐于行善,
行善才是换取福报最有成效的手段。为人处世,当以善为念,竭力护持善心,所谓“积德无需人见,行善自有天知”。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
离;人为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离。保持善良,才能带来好运;厚德载物,方为造福人生的最佳法则。有财不等于有福,有福,财富自然紧随其后。
而福报的增益,在于自己如何去用心培养开垦。若一念为善,念念为善,那么自己也就拥有了斩获财富的“大智慧”,将此等智慧延续下去,财富不空,福运善缘,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了。
献花(0)
+1
(本文系壬凯远航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