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真气运行五步静功后的继续修行
2022-02-13 | 阅:  转:  |  分享 
  
真气运行五步静功后的继续修行一、有无相生通真路李少波真气运行研究所的真气运行五步静功,分为“炼精化气、炼气化神和炼神化虚”三个阶段,及“呼气
注意心窝部、意息相随丹田趋、调息凝神守丹田、通督勿忘复勿助、元神蓄力育生机”等五个步骤,循序渐进。关于五步静功的三个阶段,《真气运
行养生实践练功指导》的解答如下:197.炼精化?五步功法第一、二步功,调整呼吸,摄取阳精(氧气),推动心火下降,振奋脾阳,加强脾胃
消化吸收功能,有效地摄取阴精(养料),随血液循环,运送周身,渗于组织间隙,供细胞摄取,在氧化过程中产生热和能,为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
基础和动力源泉。此为炼精化气,是五步功法的初级阶段。198.炼?化神真气沉丹田后,通过第三步功,培养真气,丹田充实有力,即缘会阴
绕尾闾转入第四步功,经尾闾、过命门、冲夹脊、透玉枕而通督脉。小周天一通,大周天即通,肾水不断灌溉脑髓,大脑的本能力量加强。脑为元神
之府,故称为炼气化神,是五步功法的中级阶段。199.炼神还虚通督后,进入第五步功,意守上丹田百会处,现出灵动活泼的信息,古称为“
性理”。百会为百脉之会,此窍通而百窍通,全身通畅舒适,体呼吸旺盛,一念不起,上中下三丹田互相吸引,为深度入静之虚无佳境,达到虚无生
气,生生不息,谓之炼神还虚,是五步功法的高级阶段。人的三种状态清醒功态睡眠止观做梦深睡无梦识神主导识神主动识神被动识神整理识神休息
元神配合元神被动元神主动元神部分配合元神主导真气运行五步功法是性命双修之道:第一阶段(炼精化气)和第二阶段(炼气化神)是命功,识神
主动,元神被动,识神主导(守),元神跟随。第三阶段(炼神还虚)是性功,元神主动(元神蓄力),识神被动,元神主导(育生机),识神跟
随(观)。“万念静寂,一灵独存”,就是识神万念归一,跟随(观)元神育生机。有研究表明,真气功态是介于清醒与睡眠的状态。清醒时,元神
听从识神的指挥,调动生命资源完成识神为应对内外环境的任务,消耗极大;睡眠时的做梦状态和练功时的入定前状态,识神半工作(做梦整理清醒
时的记忆或有杂念干扰)半休息,元神半应对识神的工作、半修复身体(只能做小修和二保,做不了大修)。深睡(无梦)和练功入定境界是身体的
最佳大修时机,因为几乎完全由元神做主、识神几乎完全休息。二、静功常用的“守、观、定”三部曲医家、武家、佛家和道家的静功中,常用到“
守、观、定”三部曲。“守”需要用意识去守,所以称为“意守”,在真气运行法的用词中,“意守”与“注意”、“内视”同为一个意思,是识神
主动、元神被动。“观”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有念无住,是元神主动、识神被动。“定”是无思无虑、物我两忘、心如止水,是元神主导,识神
休息。我们所知的各种静功方法,基本上都可分为“止”和“观”两大类。“止”的意思是,将头脑的注意力停驻在一个点上,随着静功越来越深入
,就连注意力所停驻的这一点也失去了时空的意义,而我们平常就是用时间和空间的观念来定义心理运作的。当注意力微细到了特异点或奇点的临界
状态,便超越了我们十分熟悉却全受感官局限而只有一个向度的现实框架。这将会产生入定的状态,一旦定力累积得够深,就进入了浑然忘我的定境
。以前很多人将“止”解释成“所有心理运作都停止的状态”,这一说法在经典里流传了几千年,让无数的练功者误以为入定就等于“无心”或“静
止”。事实上,头脑在世俗的正常运作虽然停止了,却往另一个方向开启并进入了全新的世界,而那个世界的运作完全不依循人们所知的时空法则。
所以,从这一点来说,“止”并不是停止了什么,甚至不是停止念头,可以说是一个由牛顿物理学主宰的世界一跃而入量子世界的量子通道,这个新
世界具有无限的可能性和创造性。总而言之,这就是“止”的修法,也就是心住于一的法门。第二类则是所谓的正念静功或“内观”。心灵(识神)
不担任主动的角色,而只是扮演被动的观察者;看见一切,却不停驻于任何一物,只是观照着眼前这出戏的主角、配角、道具和场景变换。请记住,
练功者只是一个不偏不倚的旁观者,根本不是眼前这幕戏的演员,他的观察没有偏好,也不在意结局。正念静功的观照也能进入一种浑然一体的入定
状态,和修“止”的定境并无不同。因观照而生的定境,一般称之为“禅定”,但禅定不是聚焦于一而入定,而是因大平等心而生定,无论大事小事
,在那样的心境中都是等量齐观的,全是来来去去的妄想杂念。在禅定中,所有人类可能经验的愉悦、痛苦、快乐、悲伤等感受,都会被如实地看待
,它们是什么就是什么,本身并没有任何意义。没有任何一种静功方法可以明确地归类为纯粹的“止”或“观”,在很多层面上是很难厘清的,方法
上的差异往往只是止观的组成比例不同而已。举例来说,就连最简单的数息法,实际上也是止和观的结合。在观照呼吸的同时,也要有数息的定力,
虽然数息可以说是“止”重于“观”的特别法,但还是少不了观照的成分。观息法则恰好相反,所强调的是正念观照,并自然地将心灵融入呼吸而心
住于一。“止”“观”两种静功方法,最大的特色在于两者的对比:主动的参与者相对于被动的观察者。虽然这两大方法一开始看来截然不同,毫无
关联,但都能让练功者深度入定并获得佛家的“般若智慧”,而定与慧同为修行的重点,不可偏废。也就是说,“止”“观”两种方法就如同是一枚
铜板的两面,非但相辅相成,到头来也必然融为一体,密不可分。其实,许多流传已久的静功法门,在描述甚深静功的状态时,都会提及“止观双运
”的概念。举例来说,佛家的四禅八定就可依止观组成的比例来分类,其他类似的定境也可以这么分析。也就是说,止能生观,观亦生止。所有静功
技巧,不外乎是止之专注与观之慧见的种种组合,更深入一点来看,也和练功者的熟练程度有关。真气运行五步功法也是“止观双运”,第一步至第
四步是以“止”为主,以“观”为辅;第五步则是以“观”为主,以“止”为辅。三、第五步静功的锻炼实践第五步静功,一般按下列顺序循环:
轻守丹田—有欲观窍—无欲观妙—有欲观窍—无欲观妙…即:守(丹田)—观(观窍)—定(观妙)—观(观窍)—定
(观妙)…轻守丹田—无欲观妙—有欲观窍—无欲观妙…循环即:守(丹田)—定(观妙)—观(观窍)—定(
观妙)…轻守丹田1.1轻守丹田,为何强调“似守非守”?可以从心理学方面找到答案。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的注意力是很难长时间集中的
,因此轻守丹田是“似守非守”,不可能连续不断地定守丹田。真气运行法的随呼气轻守丹田,吸气不做任何安排(意识暂歇),既满足了“注意呼
气”的要求,又做到了“似守非守”(呼气守、吸气歇),可谓“一箭双雕”。当几乎没有杂念时,即入静很好时,注意呼气的力度自然会降到零(
也就是连呼气也不管了),但意识还是会随呼气的节奏惯性轻守丹田。当养成了随呼气轻守丹田的习惯后,不注意呼气时轻守丹田,意识会自然随呼
气的节奏轻守丹田(呼气变成了轻守丹田的“背景音乐”)。不要刻意不注意吸气,否则容易憋气。注意呼气,就是呼气轻轻止于丹田,体会丹田的
反应。不管吸气,就是在吸气时不去体会丹田的反应。能感觉到吸气正常,关键是感觉到吸气不用紧张,不去分辨,不去体会,不做任何安排。不用
刻意回避吸气。真气运行法和太极拳的调息方法为什么是自然呼吸,注意呼气,吸气任其自然?主要原因如下:呼吸运动是生命的动力,是后天得来
的,吸进新鲜氧气,排出二氧化碳,这种呼吸称为外呼吸。日常活动中,人们对呼吸都没有去管它,但如要练功就要去管它。真气运行法和太极拳要
求只管呼气,不管吸气的要求是严格的。人在生下来之前(先天),在母体内呼吸系统已发育完好,但没有外呼吸活动,只有内呼吸(细胞呼吸,也
称胎息),依靠母体脐带输送氧气和养料来维持发育生长。生下来离开母体后,就得靠外呼吸。离开母体的第一声哭啼就是后天的第一个呼吸。人生
下来的第一个呼吸是先呼气的,因为胎儿离开母体后,由于大气压高于肺内压,大气压把空气自然地推进肺内,使肺泡扩张,肺内一下子进那么多空
气,自然引发肺部收缩就把气体排出。因排气力量很大,振动了声带,故第一个哭声就是呼气。吸气是靠大气压的作用,是主动的。呼气是靠肺的收
缩运动,是被动的。练功只注意被动的呼气,是符合自然规律的。注意呼气就是把肺内浊气排出,排气时间长一些,使肺内压更低些,多腾出一些空
腔,大气压就更容易把空气推入肺中,而且进气会更多些。吐故纳新就是这个意思,先吐故而后才能纳新。呼气是胸胁向里收合横膈膜上升的一个生
理活动,必须等这个收合的生理活动自然缓解了,才可以自然地达成吸气运动。吸气运动是自然的生理活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必须任其自然。
如果呼气未完(或刚完),肋间肌和横膈膜还没有缓解其收缩力量时,便加了吸气的意识,也就是吸得早了,就会吸不进气,感到胸闷气短,吸气困
难。必须用力长吸一口气,才感舒服。这个问题的纠正,一是呼气不要太重,二是吸气任其自然,不要注意。科学实验证明,呼气时副交感神经兴奋
,使人放松;吸气时交感神经兴奋,使人紧张;两者互相制约、互相平衡。“倒吸一口凉气”一般用来表示恐惧、吃惊,较好地诠释了上述科学道理
。人一般呼吸是用鼻孔,一吸一呼正常做呼吸运动,来保持体内肺部氧气的供应,一般都是匀速。但是遇到了异常情况就不是用鼻孔吸气了,比如像
遇到不可思议或者不符合正常情况,或者吃惊的状况,这时候,由于人遇到了意外情况,心理反应感觉到害怕,或者惧怕而引起过激惊厥,此时的呼
吸立马变成了用口大力吸气,也就是这里所说的倒吸一口凉气。日常活动中,人们常常紧张过度,致使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失衡;所以练功的关键
是使人放松,使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再平衡。1.2轻守丹田,为何强调“轻守”?在真法静功中,意念和呼吸是促使真气聚集丹田或推动真气
沿任督运行的两个基本要素。意念象点着了火的柴,意念越重,就象柴越多,火越大。呼吸象风,呼吸越重,就象风越大,火越旺。第一步和第二步
意念和呼吸并重,是武火。第三步前期意念和呼吸并重,属武火;第三步后期意念和呼吸降低,注意呼气的力度甚至降到零,轻守丹田,似守非守,
是文火。第四步和第五步都用文火。第三步之后的文火温养,《黄帝内经》谓之为“少火生气”,免致“壮火食气”。第五步注意呼气的力度,以听
不到呼气声、但能感觉到呼气为宜。气感不明显可不在意气感,而把注意力放在呼气上:耳听呼气,内视丹田,呼气轻轻止于丹田,意念随呼气的节
奏轻守丹田,似守非守,即呼气时守,吸气任其自然,不做任何安排。在呼气时可默念“轻轻的…淡淡的…,随着意念的暗示,注意呼气的力
度自然会淡淡的…淡淡的,细细品味淡淡的呼气味道…1.3轻守丹田,为何兼用“数息法”?用数息法辅助轻守丹田,即轻轻专注于呼气
,并随着呼气的节奏越过鼻尖内视下丹田。呼气时默数一,再呼气默数二,这样一直数到十,再从一到十循环默念。每一次呼气,只需知道自己在呼
气,轻轻呼气,观察呼气的过程,直到呼完气为止。留意呼气的质地,留意伴随着呼气而来的各种感受,就像母鸡呵护小鸡一般,留意所观察到的每
一个特质。不需要干扰呼吸的过程(自然呼吸),只需要扮演一个被动的旁观者,看着电影剧情慢慢展开,不需要跑进电影里去当工作人员或演员!
如果心思飘散了,轻轻把它带回当下这一刻。当下这一刻只是数息。分心了,就回来数息,除了数息之外,没有什么好忙的。以同样的方式,反复处
理分心的问题,一发现就回来数息。不需为老是分心而自责,只需要知道刚刚分心了,然后把心轻轻带回数息这个方法。现在全世界只剩下一件事,
这就是数息。不断地把注意力集中在数息上,并越来越投入,虽然没有刻意去压抑念头,但是念头反而会降下来,甚至停下来,而自然被数息取代,
这就是“一念代万念”。有欲观窍有欲,是思想还不平静,练功还有杂念;观窍,是以一念代万念,寄托思想。观窍,初期观下丹田,在三田合一或
进入虚空后,把整个体腔作为窍,观整个体腔的中心,大约是中丹田的位置,也就是“守中”或“观中”。观窍也可以兼用观息。观息就是耳听外呼
吸,不闻其声,内视内呼吸或体表皮肤呼吸。观息法可以说是熟练于数息法之后,自然衍生出来的方法,让心灵观察呼气的特质。可以将注意力放在
鼻尖或下丹田,仿佛站在鼻尖或下丹田这一制高点上,全心观照着呼气的过程。缓慢但仔细地注视着随这呼气而生的所有觉受,但是,不要干扰呼气
的自然过程。与数息法提到的一样,要是心灵散乱了,只需要知道这一点,并把注意力拉回来观照呼气,就可以了。如果等会儿还是一样有杂念浮出
来,只要知道了,再次回到观息这一方法就好。就这么继续下去,直到这广阔的宇宙只留下一件事,那就是呼气。其他的一切,都知道,但会回到呼
气里。就这么继续下去,将注意力收摄到一个点上,这个点就只是呼气。无论有多少杂念纷飞,只管锲而不舍地坚持下去,直至心灵完全契入呼气,
与呼气完全合一,直至“无息”可观时的境界,心灵终归恢复平静。无欲观妙无欲,真气发动起来,进入无思无虑境界。观妙,上丹田有了活动,出
现灵动活泼现象,可静观上丹田之玄妙。通督后随着真气的旺盛,经脉的通畅,局部反应渐趋稳定,而出现全身整体的热、凉、大、小、轻、重、痒
、麻、残、光等感觉。这些都是经络通畅,内呼吸旺盛,真气活跃的表现。“光”是真法锻炼的高级层次,当印堂显现出明光,且比较稳定时,可静
观明光之中心,或者将明光送入下丹田或中丹田而静观。静定纯熟,丹光自然稳定,就可在光明境中锻炼。功力到一定程度,一般还会出现种种幻景
,不一而足。这都是生物电集中的表现。需要指出的是,很多功中反应,因人而异,不是每个练功者都一定要出现的,切忌追求。遇到这些情况,既
不要追求,也不要害怕,安心练下去,练到极静时,以上各种现象都会自然平复或消失。观妙,也是“随息”,称为没有方法的方法,或称为只管打
坐法,意思就是傻坐着就好,一切不要管,什么方法不方法,都不要去管它,轻轻松松地坐着,傻傻地坐着就对了!一切都不去管它,这里,无形无
相,现在,无思无想,任何的念头想法都把它当成不相关,一切逻辑、烦恼、杂念,都不相关。一切的一切都不相关,知道和不知道也没有差别,没
有关系。本来一切都是空的,连放下的念头都多余,也不需要,当一切都不相关,哪里还有什么可以放下的?随着入静程度的加深,鼻息微微,若存
若无,出现“胎息”。出现胎息后,松静自然地保持入定佳境,寂然处之。入定就是人和宇宙融为一体,天人合一。数息、观息和随息,调息、调心
的三部曲,自然会从数息,转变为观息,再转变成随息。也可能从数息直接转变成随息,即数息数到最后连呼吸都放下了。四、静极生动、动极复静
、动静相育真气运行法有静功有动功。静功就是使身体安静下来,用调息的方法,推动真气运行,大脑皮层高度发挥它的调节管制机能,使内循环生
机旺盛,从而防病治病。动功则是利用运动形式,配合呼吸,导引真气运行,用姿式来调整自己的精神来排除杂念,慢慢地使大脑皮层由动而静,发
挥它保护性的抑制力量,旺盛机体的生理机能。前者是静中求动,后者是动中求静,所达到的目的是一样的。不过动功因为姿势复杂,配合呼吸也得
练习很长的时间。专用动功者多收不到预期效果,因此练功者必须有静功的基础,动静结合,效果才理想。一般来说,在通督后,开始动静结合,效
果较佳。动功推荐:行功、五禽导引、漫步周天、鹤飞戾天、太极拳、八段锦等。五、以功为法、以守为成、以静为务真气运行五步静功,经过炼精
化气、炼气化神和炼神化虚三个阶段,练通小周天、大周天。继续真法的锻炼,原则上是以功为法、以守为成、以静为务,向练神还虚的高级阶段迈
进。以功为法:在开始练功时,一步有一步的方法。通督后,就再不需要什么方法了,因为已经达到了目的。以后只要按照练功形成的条件,经常加
功练习就可以了。持之以恒,顺乎自然,功夫越深,成果越好。以守为成:如果通督后反而感到真气不足或胃消化功能不如以前好,那么,就可以意
守中丹田,再培补中气,这样下丹田真气也就会旺盛起来。如头顶百会穴处出现活动力量,也可意守头顶(上丹田),百会通,百脉通。下丹田是长
期意守的地方,什么时候守这一部位都是对的。切勿求彼而忘此。以静为务:功夫越深,入静越好,体内生理功能恢复得就越好。人能常清静,天地
悉皆归。人神好清而心扰之,人心好静而欲牵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真常应物,真常得性,常应常静,常清静矣。真常之道,
悟者自得,得悟道者,常清静矣。真气运行高级动静结合功法–真气抟聚法:混元动桩、混元坐、下河车搬运、上河车搬运、五行攒簇、五龙蛰
法、捻指通经等。六、医武结合与儒释道修行中医与传统武术同源于中华文化体系,天人合一、阴阳五行等学说为二者共同的理论渊源,自古即有医
武不分家之说。传统武术起于易、成于医、伏于兵、扬于艺,练功方法与中医有相通之处,其功法训练用于健康医疗,有着独特的功效,通过发挥人
体的内在潜力,改善身体机能,有效预防、减缓和消除患者的病痛。常言道:“人身血脉似长江,一处不到一处伤”,而拳谚则说“拳能疗病道理简
,畅活血脉体自强”。这些都说明了气血畅通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坚持习武练拳,能使周身灵活,运转自如,血脉通畅,加强新陈代谢,起到强健
身体抵御衰老的目的。随着武术技击功能日渐弱化,其健身防病功能开始凸显。典型的医武结合功法如下:五禽戏:是汉族民间流传时间最长的健身
方法之一,由五种模仿动物组成。由东汉医学家华佗发明,其健身效果被历代养生家称赞。国家体育总局将其作为健身气功推广。八段锦:它动作简
单易行,功效显着。古人把这套动作比喻为“锦”,意为动作舒展优美,如锦缎般优美,又因为功法为八段,故名为“八段锦”。国家体育总局将其
作为健身气功推广。易筋经:“易”是变通、改换、脱换之意,“筋”指筋骨、筋膜,“经”则带有指南、法典之意。《易筋经》就是改变筋骨,通
过修炼丹田真气打通全身经络的内功方法。国家体育总局将其作为健身气功推广。太极拳:是以太极、阴阳辩证理念为核心思想形成的一种内外兼修
、柔和、缓慢、轻灵、刚柔相济的中国传统拳术。太极剑:太极剑是太极拳运动的一个重要内容,它兼有太极拳和剑术两种风格特点,太极剑分京朝
派杨门太极剑、武当太极剑、陈氏太极剑、杨氏太极剑。儒释道医武的定位,儒家是文化和养生,佛家和道家是宗教、文化和养生,医家是中医、养
生和文化,武家是技击、养生和文化。五家定位都包括养生和文化,但儒家是文化排在第一位,养生排第二位;佛家和道家是宗教排在第一位,文化
排在第二位,养生排第三位;医家是中医排第一位,武家是技击排第一位,医家和武家的养生排第二位、文化排第三位。真研所的官方网站由“李
少波真气运行学网站”改为“李少波中医真气运行养生学”,突出了“中医养生”定位。真法有着完整的学术体系,在理论层面上以《黄帝内经》全
真导气理论和其他中医理论为指导,在实践层面上吸取了包括内丹术在内的历代各家各派“行气摄生”方法的精华,经过数十年来推广实践、科学试
验、临床观察的检验,其科学性、有效性得到了充分验证。传统的养生方法由于受到当时经济科技发展水平的限制,其功理功法越来越难以为现代社
会、现代人所理解和接受。李老对此进行了彻底的、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革新,功法设计简单明了、容易上手,并采用学术的思想和方法来指导规范
真法的理论和实践,同时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对真法开展研究,从而解决了传统养生方法如何科学化和现代化这两个重大课题,并解决了传统养生
方法的出偏或走火入魔问题。真法属医家,与武家一样,文化定位排在第三位,与儒释道相比,文化方面相对较弱。儒释道在唐宋以后成为中华文化
的代表,儒家讲存心养性,佛家讲明心见性,道家讲修心炼性,所以心性问题是文化的核心。真法五步后的继续修行,可以借助于儒释道,更好地解
决修行的心性问题。七、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相结合的修行中国的儒释道医武,印度的宗教、瑜伽、冥想,西方的宗教、哲学、心理学、人体科学、
预防医学、灵修,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如何取长补短,帮助真法五步后的继续修行?个人体验,真法和太极拳都是在儒佛道医武的基础上发展起
来的,在中初级阶段,及高级阶段的初期,最好还是严格按照其要求进行锻炼,以免造成思想混乱,影响锻炼效果。进入真法和太极拳的高级阶段后
期,加强儒释道医武的原著学习,并结合印度的宗教、瑜伽、冥想,以及西方的宗教、哲学、心理学、人体科学、预防医学、灵修等的学习,可以提
高对真法和太极拳的理解并弥补其性功的不足部分,帮助真法五步后的继续修行。如在中西结合的文化环境中工作和生活,则还需要结合西方文化。
儒释道医武,印度教,基督教,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只是角度不同而已,也就是上山的路不同而已。刚开始修行时,就象在山脚下,每个人看到的
风景都不一样;修行境界提高后,就象走到半山腰上,就会看到很多风景是一样的,很多风景还是会不一样;到达山顶后,大家看到的全貌应该都是
一样的风景,即佛家之心性一元论,道家之道一元论,中医真气运行之气一元论。孔子和老子在春秋时期创立了儒家和道家,佛家自西汉末年传入中
国,成熟于唐朝。儒家说的是人与人的关系,道家说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佛家讲的是人与心的关系。至宋朝,儒道佛,三家融合。中国四大古典名
著之一《西游记》讲述了三家的融合:第一回至第八回是第一部分,主要讲的是道家故事,主要写了孙悟空出世、拜师、大闹天宫,玉皇大帝(道家
)拿孙悟空(人心)没办法,故请佛家帮忙,如来佛将孙悟空困在了五指山中。第八回至第十二回是第二部分,主要讲的儒家的故事,主要写了唐僧
的出身及取经的缘由,唐太宗(儒家)也搞不定人心,故也请佛家帮忙。第十三回至最后一回是第三部分,主要讲的是佛家的故事,主要写唐僧(代
表人的生命体)西天取经,路上先后收了孙悟空(配心,主神思喜动,一跃十万八千里,故又名行者)、猪悟能(配脾胃,主后天,贪欲,当须八戒
)、沙悟净(配肾,主先天,本性向善)三个徒弟,获得白龙马(配意,善奔驰),并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取到了真经,修成了正果。八、练功
与日常修行的融合1.练功为什么需要与日常修行融合?从进化论来看,人类为什么能从动物界进化成人类,成为世界的主宰,关键在于头脑的进
化。头脑给人类带来巨大好处的同时,也带来很大的副作用,主要是心理与生理的互相影响。头脑消耗必要的生理资源赋予人类智慧,但同时造成人
类的心理负担消耗不必要的生理资源。元神听从识神的指挥,调动生命资源完成识神为应对内外环境的任务,用现代人体科学解释,就是交感神经兴
奋,充分调动全身生理机能来应急。在完成任务后,副交感神经兴奋,退出生理应急模式,识神休息、元神主导,让身体休养生息。多任务、快节奏
的现代社会,让念头不得不快速转变,好搭配感官在快节奏的世界里接收信息;随着念头的快速转换,头脑也不得不随时创出一个个虚拟的现实。但
这些不断在动的印象,头脑其实来不及处理,因而不断地带来压力。当头脑受到压力或危机,自然会转到身体上,带来不安,带来交感神经和副交感
神经的失衡。现代人体科学研究证明,头脑虚拟现实形成的神经回路,不能消除,但可以用新的神经回路替代,这需要在意识上要有所转变、突破,
需要不断地修行。仅依靠一般的静功和动功,并不足以实现彻底的转化。因为一般静功和动功是用“一念代万念”、“有念无住”来达成“无念”,
使头脑虚拟现实形成的神经回路沉寂,结合日常修行,才能重建新的替代神经回路。一般静功和动功离不开二元对立的架构(主体“我”-“客体”
对象),需要有一个客体作为注意力专注的对象,因此需要一个“我”,去专注在一个“客体”上,然后再将“我”与“客体”合一,将念头消失。
而日常修行则是退出二元对立,回到一元(一体或整体)来面对这个世界。换句话说,练功与日常修行的融合,可以使头脑虚拟现实形成的神经回路
更快地沉寂下来,并更快地重建新的替代神经回路,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随时转化,把心定下来。心性问题是文化的核心,心性修炼的最大挑战:基
本假定、三观和社会规则等强烈地影响着心性,显见的表象容易改变,无意识的信念、想法、感觉等基本假定不容易改变,深受所处工作和生活环境
的影响。图1修行愿景与三观、社会环境的关系图图2基本假定、三观和社会规则的关系图图3容易改变与不容易改变的关系图2.“为学日
益、为道日损”与“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上山的路不止一条,到达山顶后,大家看到的风景都是一样的。但在上山的途中,不同的路看到的风景是
不一样的。把不同道路的途中风景加起来,就接近山顶的风景了。经过春秋时期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才有唐宋以来儒释道融合的盛景。有史以来
,人类社会的发展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通过二元对立,可以把整体做成各式各样的分别。举例来说,仅是探索的尺度,大可以到无限大,小不只
小到微米、奈米、皮米、飞米,还更不断往下探到几乎是无限小。不仅是从一元(一体或整体)走向多元化、多体化,也试着将多体化整合成一个统
一的架构。无论回到无限大或回到无限小,都在逼近绝对的观念,试着回到一元(一体或整体),也就是回到“心”。《道德经》第四十八章:为学
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图4为学日益、为道日损“为学”是求外
在的经验知识,经验知识愈累积愈增多。“为道”是摒除偏执妄见、开阔心胸视野以把握事物的本根,提升主体的精神境界。“为道”在于探讨事物
的本根,尤在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在工作和生活中,既需“为学”,尤要“为道”。图5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事物变化的总规律是“反”,对应《
六祖坛经》心性学说的渐悟;而“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是《六祖坛经》心性学说的顿悟,是心性变化的特别规律。《六祖坛经》指出:“法无顿
渐,人有利钝,故名顿渐。”即对症的药方就是最适合的法门,没有顿渐、高下之分,而人在领悟同一法时,却有快有慢,因此而有顿、渐之说。更
重要的是,顿、渐并非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法门,顿悟以渐悟为基础,渐悟到一定程度才能发生顿悟,正如《妙法莲华经文句》云:“渐顿者,修因证
果,从体起用,俱有渐顿。今明起用,用渐为权,用顿为实。若非渐引无由入顿。从渐得实故称叹方便?”《楞严经》云:“理可顿悟,事须渐修,
应次第尽”。惠能的南宗顿悟在当时属“民禅”,是新兴的中国化参禅方式,局限于南方的较小范围,只能与韶州刺史级别论道;神秀的北宗渐修在
当时是“官禅”,是传统的参禅方式,在北方的分布范围较广,可以与唐朝皇帝论道;惠能十大弟子之一神会及其后续弟子的顿渐结合则调和了南宗
和北宗。自晚唐以后的汉传佛教,小乘不受重视,三论、唯识,已无人研究,密宗也是昙花一现。中国的地理及社会背景,无法严格地要求戒律的遵
行,所以律宗也是勉强维持而已,最盛的是调和后的禅宗。到了宋明之际,中国出了几位主张禅净双修的高僧,所以这之后的汉传佛教,参禅与念佛
较为盛行。禅净双修,是空有双修。现代管理决策中,直觉与分析相结合,直觉对应于顿悟,分析对应于渐悟,根据直觉制定决策(直觉决策)与根
据分析制定决策(理性决策)是相辅相成的。一个对特定情况或熟悉的事件有经验的管理者,当遇到某种类型的问题或情况时,尽管看上去所获得的
信息有限,但通常会运用经验和判断迅速地做出决策。直觉决策法是一种定性决策方法。直觉是客观事物在人们头脑中迅速留下的第一印象,是在极
短的时间内,对情况突如其来的、超越逻辑的顿悟和理解。在人类的行为方式中,最简单的是直觉,最复杂的也是直觉。直觉过程是人脑高速分析、
反馈、判别、决断的过程,体现为敏锐的洞察力。产生直觉的能力并不完全是天赋的,它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和锻炼逐渐得到增强。直觉决策的次数
越多,管理决策者的经验越丰富,直觉决策的效果越好,管理决策者的水平越高。对于小规模的组织,管理决策的复杂程度较低,靠经验(直觉)管
理即可。对于大规模的组织,管理决策的复杂程度较高,仅靠经验(直觉)管理就不够了,需要借助科学管理,依靠系统性的、详尽的问题分析,或
识别和评估多种备选方案,结合直觉进行管理决策。3.练功与日常修行的融合成果3.1炼神还虚人神(元神)好清,而心扰之,人心(识神
)好静而欲(头脑)牵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灭。能遣之者,内观其心,心无其心;外观其形,形无其
形;远观其物,物无其物;三者既无,唯见于空。3.2炼虚合道观空亦空,空无所空;所空既无,无无亦无;无无既无,湛然常寂。寂无所寂,
欲岂能生;欲既不生,即是真静。真常应物,真常得性,常应常静,常清静矣。如此清静,渐入真道,既入真道,名为得道。虽名得道,实无所得,
为化众生,名为得道。能悟之者,可传圣道。上士无争,下士好争;上德不德,下德执德;执著之者,不明道德。众生所以不得真道者,惟有妄心。
真常之道,悟者自得,得悟道者,常清静矣。3.3醒觉或开悟我们本来是醒觉的,只是不知道,或是可能忘记。然而只要知道,或者想起来,就
已经活出了我们本来就有的醒觉。一般人会认为醒觉或开悟应该是相当特殊,甚至震撼的体验,也通常会认为一个人开悟或醒觉可以突然得到或取得
什么超乎寻常的能力。莫向外求,其实从外在是得不到醒觉的,醒觉只是一个内心转变的成就。这一内心的层面是我们每个人都有的佛性,不过仅有
少数人知道自己有而已。九、编写《真气运行五步静功后的继续修行》的参考文献医家:1.1《真气运行学》(李少波)1.2《真气运行法》(
李少波原著、李天晓整编)1.3《真气运行养生实践练功指导》(李少波真气运行研究所)1.4《中医真气运行学术国际研讨会资料汇编》(李
少波真气运行研究所)1.5《中医气功学》(吕明)1.6《图解黄帝内经》(紫图)1.7《经络穴位速记手册》(刘建桥、卢虎英)1.8《
人体使用手册》(吴清忠)1.9《真原医:21世纪完整的预防医学》(杨定一)1.10《静坐的科学、医学与心灵之旅》(杨定一、杨元宁)
1.11《好睡:新的睡眠科学与医学》(杨定一)武家:2.1《中国太极拳辞典》(余功保)2.2《中国当代太极拳精论集》(余功保)2.
3《中国太极拳名家对话录》(余功保)2.4《陈式太极拳》(顾留馨、沈家桢)2.5《陈氏太极拳剑刀》(陈正雷)2.6《陈氏太极拳养生
功》(陈正雷)2.7《陈氏太极拳老架》(王西安)2.8《陈氏太极拳拳理阐微》(马虹)2.9《杨氏太极拳真传》(赵斌、赵幼斌、路迪民
)2.10《杨氏太极拳架精解》(李雅轩)2.11《孙式太极拳》(孙剑云,孙禄堂之女)2.12《太极内功心法全书》(钱惕明,武当丹派
传人)2.13《太极内功解秘》(祝大彤、薛秀英,杨氏太极拳和吴氏太极拳传人)2.14《24式简化太极拳》(李德印)2.15《42式太极拳竞赛套路》(李德印)2.16《健身气功二百问》(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儒家“四书”:《论语》(孔子)、《孟子》(孟子)、《大学》(曾子)、《中庸》(子思)《太极图说》(周敦颐原著、朱熹整理考订)《儒教与道教》([德]马克思·韦伯)佛家4.1《佛陀传:全世界影响力最大的佛陀传记》([越南]一行禅师,汉传佛教传人)4.2《中国佛教发展史略》(南怀瑾)4.3《中国佛教史》(蒋维乔)4.4《中国禅宗通史》(杜继文、魏道儒)4.5“般若三经”:《心经》、《金刚经》和《坛经》道家:5.1“太上三经”:《道德经》、《清静经》和《感应篇》5.2《老子今注今译》(陈鼓应)5.3《最上一乘妙诀》(王重阳心传、清虚子录)、《五篇灵文》(王重阳注)图6太极图说、太上三经和般若三经的关系图港澳台及海外:6.1《当下的力量》([德]埃克哈特·托利)6.2《冥想》([印]斯瓦米·拉玛)6.3《全部的你》(杨定一)6.4《神圣的你》(杨定一)6.5《不合理的快乐:存在的喜悦》(杨定一)6.6《我是谁》(杨定一)6.7《集体的失忆》(杨定一)6.8《落在地球》(杨定一)6.9《定》(杨定一)6.10《奇迹》(杨定一)6.11《清醒地睡》(杨定一)6.12《我:弄错身份的个案》(杨定一)6.13《唯识:新的意识科学》(杨定一)6.14《必要的创伤》(杨定一)6.15《转折点》(杨定一)心理学:7.1《心理学导论》(黄希庭)7.2《社会心理学》(全国13所高等院校《社会心理学》编写组)7.3《人格心理学》([美]JerryM·Burger)7.4《心理学与生活》([美]理查德·格里格、菲利普·津巴多)管理学:8.1《管理学:原理与实践》([美]StephenP·Robbins、DavidA·DeCenzo、Mary·Coulter)8.2《基业长青》([美]理查德·格里格、菲利普·津巴多)山海恬真编写于2022年2月2日
献花(0)
+1
(本文系山海恬真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