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从入门到跑路的新人产品经理成长路线
2022-02-14 | 阅:  转:  |  分享 
  
从入门到跑路的新人产品经理成长路线1、信息产业中产品经理、项目经理的本质思考第一步:已有功能优化定位:刚入职的产品经理,可以做一些产品相关的
事务性工作,改老功能通常就会是你产品生涯的第一个具体的工作了。改已有功能,通常是有一个明确的功能优化,但各方的反馈可能并不理想,或
者有需求方想要调整功能。这个阶段,它的通常流程如下:分析目标用户(不用找了,因为之前的产品已经定义好了)收集发现问题(这次是谁反馈
哪里要改,为什么有这个反馈)提供解决思路,确认技术难点(结合产品功能,打算怎么改)完善需求说明文件(想好了可以改,要画原型,写说明
,传递给下游角色了)锁定开发资源(和开发确认技术难度和实现时间,争取资源开始实施)移交开发流程,落地验收(这就是实施过程了)这个过
程的产品产出物一般如下:PRD(产品需求文档)【必备】,可能是原型+说明、可能是doc,可能是功能列表清单,根据不同的产品和团队情
况,产出物会有不同。但核心是描述要技术团队做什么工作·问题清单【不一定有】,对问题和解决方案用关键词的形式描述出来,这有助于你思
考定位问题的核心点,方便和其他角色进行思想讨论第二步负责完整的功能模块经过了几轮功能优化的历练之后,你会开始负责某完整的功能模块
了,这时接收到的任务可能就变成了:现在有一个明确的功能需求,请把它设计出来并跟踪落地。这个阶段,通常的流程如下:找到目标用户(明确
这个功能模块给谁用,用来干嘛,对比没有这个功能,用户能得到什么好处)分析用户场景和故事(通过我是XX,在XX状态下,当我想XXX时
,我希望能XXXX,这样我就可以XXXX的用户故事梳理,分析功能边界,明确功能范围。)·思考功能实现的深度和方向(基于用户故事的
梳理,列举功能清单【功能池】,简单描述功能的实现意图,并根据用户故事的重要等级,排列优先级)接续第一步中的后续流程这个过程中比第一
步增加的产出物如下:功能列表/功能池,本质为问题清单的加强版,对要开发的功能做简要说明。建议功能描述的颗粒需要适中,每个功能保持在
技术团队能用0.5~1周的时间内干掉。用户故事池,本质是为了明确功能范围,划定功能优先级,并屏蔽一些产品人员自创需求(如果一个功能
点没有对应的用户故事能说得通,这个功能点就可以删了),这里需注意,功能列表应该和用户故事一一对应。PS,有些团队也会做痛苦链分析(
谁、在什么场景、做什么事情、有什么痛苦、我们的产品能怎么解决痛苦),它和用户故事想要实现的目标是一样的。第三步开始做完整的产品了
当你负责了足够的产品模块之后,可能回首发现,整个产品都是你在负责啦。这时你获取的任务通常就成了:有一个产品方向性的需求,你要考虑做
什么功能、怎么来一步步实现这一阶段,通常的流程如下:找到目标用户(明确有积累用户,谁是核心用户、次级用户、普通用户)分析用户场景和
故事(对不同的等级的用户罗列用户故事)梳理产品业务架构,分解各功能模块(这个过程是用来让自己考虑清楚我的产品应该是个什么样的组合形
态,本质是把整个产品分割成不同的功能模块)分析场景的优先级,分解产品生命周期里程碑(这个过程是明确产品如何一步步落地的)接续目标2
的流程这个过程中比第二步增加的产出物如下:全量用户故事,有了这个你的后续思考才不会有遗漏,才会有优先级判断依据【之一】业务架构图、
产品架构图、(可能的技术架构图),这些是用来阐述你的思考路径,把产品分解到功能模块,并试图侧面论证商业可行性的一种手段。·里程碑
:根据需求池、用户故事清单上对优先级的划分,架构图上对功能模块、上下游依赖的划分,就可以整理出产品大的节点里程碑了。第四步负责完
整的产品线恭喜,这时你已经可以跑路了~此刻你要做的事情就是考虑如何战略性地赚钱。这一阶段,通常的流程是:在目标3的基础上(或相
反),纳入组织战略考虑分析商业实现逻辑路径分解产品线接续目标3的流程这个过程中比第三步增加的产出物如下:商业论证书,比如PPT、d
oc、表格、全视角架构图、商业测算清单等好,我承认这里是我瞎掰的最后其实产品的成长就是一个从顶到底的分解和从底到顶的构建。产品线-产品-功能模块-功能点。不管从那个点开始搞,它们最终的路径和关注点都是一致的。
献花(0)
+1
(本文系壬凯远航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