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认识图形
图形的分类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际操作,体会到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及三角形的稳定性。
2、认识这些特征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通过活动,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现实问题,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点:体会到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及三角形的稳定性,认识这些特征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体会到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及三角形的稳定性,认识这些特征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法:主动探究法。
学法:小组合作交流法
教学准备:小黑版、老师准备硬纸条和图钉。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
针对预习作业中的题目在小组内进行讨论,特别是做错的题目,组内交流订正。
二、情景导入呈现目标
我们在都市生活习惯了,有的人可能非常希望能去乡村看一看田园风光,今天我们就一起跟着这幅图来感受一下乡村的风景吧。看,这幅图上有些什么?说出图中有哪些平面图形。 产生质疑,引入新课。
三、探究新知
(一)自主学习:完成课本P20的各项要求。
(1)我们学过哪些图形?
(2)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各有什么特点?你有什么好方法来判断?
(二)合作学习:课本20页的这些图形每一步分类的依据是什么?
看书20页实践活动第二题。回答下列问题。看一看,说一说。
(1)这些图片中的图形你见过吗?
(2)第一个图中的三角形有什么特点你知道吗?
(3)第二个图中的平行四边形有什么特点你知道吗? 组内交流、解疑、个别汇报、老师点拨。
(4)三角形稳定,四边形不稳定.
四、点拨升华
1、长方形和正方形是特殊是四边形。
2、平行四边形的特征。(独立思索小组交流总结方法教师点拨。)
五、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或者还有什么疑问? 先小组内说一说,最后班上交流。
六、当堂训练。
1、填空。
(1)三角形具有()性,平行四边形具有()性。
(2)三角形按角可以分为()三角形,()三角形,()三角形。
2、数一数。
()个三角形()个平行四边形。
2、完成学案的练习题。 先独立做,最后组内交流。
七、拓展提高
如果用一个圈把平行四边形都放在里面的话,请你也画一个圈来表示长方形、正方形。如果平行四边形的外面再画一个圈,你觉得这应该是什么?再用一个圈画出梯形的地盘,应该怎么画?试试看。学生独立思考,小组讨论,教师加以点拨。
板书设计:
三角形的分类
教学目标:
1、通过分类活动,认识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体会每一类三角形的特点。
2、在通过分类活动程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
3、在数学操作活动中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交流的能力,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认识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体会每一类三角形的特点。
教学难点:通过分类活动,体会每一类三角形的特点。
教法:主动探究法。
学法:小组合作交流法
教学准备:学生、老师剪下附页3中的图1。
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
针对预习作业中的题目在小组内进行讨论,特别是做错的题目 组内交流订正。
二、情景导入呈现目标
问题引入:上学期我们学习角的分类,可以把角分为什么?产生质疑,引入新课。
三、探究新知
(一)、自主学习:完成课本22页的各项要求。
1、我们以前学过那些角?
2、从情境图入手。这是什么图形?是由什么组成的?这些三角形一样吗?
3、你能给这些三角形分类吗?
(二)说一说、认一认
1、认识笑笑的分法。笑笑为什么这样分呢?
2、观察第三类三角形有什么共同特点。归纳出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
3、观察第一类让学生发现其中有一个直角,其他两个角时锐角,归纳出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4、观察第二类让学生发现其中有一个钝角,其他两个角时锐角,归纳出有一个角是角的三角形是角三角形。
四、当堂训练
1、三角形按角分类分为_____三角形、_____三角形和_____三角形;三角形按边分类分为_____三角形、_____三角形和_____三角形。
2、(1)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叫()三角形:(2)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叫()三角形;(3)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叫()三角形;(4)有两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三角形;
3、锐角三角形的三个角都是_____角;直角三角形中必定有一个是_____角;钝角三角形中也必定有一个角是_____角。
4、等腰三角形有()条对称轴,等边三角形有()条对称轴,不等边三角形()条对称轴。
5、完成检测题(先独立做,最后组内交流。)
6、进行找一找、填一填。进行23页练一练第2题。我们来做一个猜一猜的数学游戏。猜一猜被信封遮住的可能是什么三角形。
7、练一练的第一题学生独立完成,师巡视。集体订正。
8、学生独立练习做练一练的第3、4题。组内交流、解疑、个别汇报、老师点拨。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或者还有什么疑问? 独立思索小组交流总结方法教师点拨。
六、拓展提高
如果把一个梯形,一条边不断地变小,一直小到一个点,就是什么形状?一直大到和下底相等,就是什么形状? 先独立做,最后组内交流。
板书设计三角形的分类
按角分类:按边分类:
课后反思:
探索与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
教学目标:
1、通过小组合作,运用直观操作的方法,探索并发现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能应用三角形内角和的性质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2、经历亲自动手实践、探索三角形内角和的过程,体会运用“量一量”、“算一算”、“拼一拼”、“折一折”进行验证的数学思想方法,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和数学思考能力。
3、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探索数学规律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学生亲自动手实践和归纳中,感受理性的美。
教学重点:
1、探索和发现三角形三个内角和的度数和等于180o。
2、已知三角形的两个角的度数,会求出第三个角的度数。
教学难点:已知三角形的两个角的度数,会求出第三个角的度数。
教法:主动探究法、实验操作法。
学法:小组合作交流法
教学准备:小黑板、学生、老师准备几个形状不同的三角形、量角器。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
说一说在预习课中操作的感受,应注意哪些问题,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多少度? 组内交流订正。
二、情景导入呈现目标
故事引入。一天,大三角形对小三角形说:“我的个头大,所以我的内角和一定比你的大。”小三角形很不甘心地说:“是这样的吗?”揭示课题,出示目标。产生质疑,引入新课。
三、探究新知
自主学习
1、活动一、比一比2、活动二、量一量
(1)什么是内角?
(2)如何得到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
(3)小组活动,每组同学分别画出大小,形状不同的若干个三角形。分别量出三个内角的度数,并求出它们的和。
(4)填写小组活动记录表。发现大小,形状不同的每个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和都接近度。
3、说一说,做一做。
(1)我们把三个角撕下来,再拼在一起,看一看会是怎样的。
(2)把三个角折叠在一起,,三个角在一条直线上。从而得到三角形三个内角和等于()度。
四、当堂训练(小黑板出示内容)
1、三角形的内角和是()°,一个等腰三角形,它的一个底角是26°,它的顶角是()。
2、长5厘米,8厘米,()厘米的三根小棒不能围成一个三角形。
3、三角形具有()性。
4、一个三角形中有一个角是45°,另一个角是它的2倍,第三个角是(),这是一个()三角形。
5、按角的大小,三角形可以分为()三角形、()三角形、()三角形。
6、交流学案第三题。 先独立做,最后组内交流。
五、点拨升华
任意三角形三个角的度数和等于180度。 独立思索小组交流总结方法教师点拨。
六、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或者还有什么疑问? 先小组内说一说,最后班上交流。
七、拓展提高
妈妈给淘气买了一个等腰三角形的风筝。它的顶角是40°,它的一底角是多少? 先独立做,最后组内交流。
板书设计:
三角形的内角和
测量三个角的度数求和:结论:
课后反思:
探索与发现:三角形边的关系
教学目标:
1、通过画一画、量一量、算一算等实验活动,探索并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2、在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
3、应用发现的结论,来判断指定长度的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
教学重点:
1、探索并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2、应用发现的结论,来判断指定长度的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
教学难点:
1、探索并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2、应用发现的结论,来判断指定长度的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
教法:主动探究法、实验操作法。
学法:小组合作交流法
教学准备:小黑板、学生、老师准备几个形状不同的三角形、直尺。题 三角形边的关系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
说一说在预习课中操作的感受,应注意哪些问题? 组内交流订正。
二、情景导入呈现目标
揭示课题,认定目标 产生质疑,引入新课
三、探究新知
(一)自主学习:根据学过的这个结论完成以下两题。
1、从邮局到杏云村,走哪条路最近?你是怎么想的?(黑板绘制示意图)
清泉村
邮局 杏云村
同学们再生活中都喜欢走近路,在这幅图中,邮局、清泉村和杏云村所在的位置,正好组成一个三角形,从图中和我们的经验中得知:两边的和一定大于第三边。
(二)合作学习,在小组内完成(附实验报告单):
第一边长度cm 第二边长度cm 第三边长度cm 能否围成 三角形 比较三边关系
第一边长度cm 第二边长度cm 第三边长度cm 能否围成 三角形 比较三边关系 3 5 6 3+4○54+5○33+5○4 3 4 6 3 3 6 3 2 6 组内交流、解疑、个别汇报、老师点拨。
四、当堂训练
1、在能摆成三角形的一组小棒下面画“√”。(A档)
(1)3㎝、4㎝、6㎝()
(2)1㎝、2㎝、3㎝()
(3)5㎝、7㎝、11㎝()
重点让后进生来说说你是怎么判断的。
2、从5根小棒中任选3根,试试哪3根小棒能摆成三角形。
3㎝、3㎝、3㎝、
4㎝、6㎝
对知识的一个提升,让学生脱离摆一摆的操作,能直接进行计算得出结果。
3、摆一摆,填一填。书第31页。
可让学生先进行假设,然后计算尝试 先独立做,最后组内交流。
四、点拨升华
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长度。 独立思索小组交流总结方法教师点拨。
五、课堂总结
你有什么新的收获或者还有什么疑问? 先小组内说一说,最后班上交流。
六、拓展提高
如果三角形的两条边的长分别是5厘米和8厘米,那么第三条边的长可能几厘米? 先独立做,最后组内交流。
七、作业布置:完成相关配套练习
板书设计:
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
填一填:结论:
四边形的分类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比较,发现四边形边的特征,会给四边形分类。
2、理解并掌握平行四边形、梯形的种类特征,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形象灵活的思维能力。
3、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自我探索的意识和勇于创新的精神。
教学重点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概念及特征。
教学难点 能应用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概念及特征解决实际问题。
教法:主动探究法。
学法:小组合作交流法
教学准备:小黑板、学生、老师准备图形。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
把“预习案”中的问题逐一解决。 组内交流订正。
二、情景导入呈现目标
揭示课题,认定目标(用生活中的实例揭示课题)
1.拿出不同的四边形教具模型
2.同学们把这些不同的四边形进行分类
3.揭示课题(四边形分类) 产生质疑,引入新课。
三、探究新知
(一)自主学习
活动一(分一分):看书30页上面分一分的8个图。回答下面问题。
1、给这8个四边形分类。并说出分类的标准是什么?
2、智慧老人跟你分的一样吗?不一样的话,你能说说智慧老人为什么这样分
总结:有()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平行四边形;只有()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梯形。
思考:正方形,长方形是不是平行四边形? 组内交流、解疑、个别汇报、老师点拨。
四、点拨升华
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有两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独立思索小组交流总结方法教师点拨。
五、课堂总结
你有什么新的收获或者还有什么疑问? 先小组内说一说,最后班上交流。
六、当堂训练。
1、选择。
(1)当一个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时,那么它一定是()。
A.正方形B.长方形C.梯形D.平行四边形
(2)当一个四边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时,它是()。
A.正方形B.长方形C.梯形D.平行四边形
(3)当一个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四个角都是直角时是()。
A.正方形B.长方形C.梯形D.平行四边形
2、 完成学案第三题。 先独立做,最后组内交流。
七、拓展提高
求出这个四边形的内角和。
先独立做,最后组内交流。
板书设计:
四边形的分类
图形的分类:平行四边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