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Kamrsy > 馆藏分类
配色: 字号:
生物课程 论述
2022-02-16 | 阅:  转:  |  分享 
  
1.G蛋白偶联受体的信号传递的基本过程。包括:(1)配体与受体结合;(2)受体激活G蛋白;(3)G蛋白激活或抑抑细胞中的效应分子;(4)效应
分子改变细胞内小分子信使的含量与分布;(5)细胞内小分子信使作用于相应的靶分子,使之构象改变,从而改变细胞的代谢过程及基因表达等功
能。2.几种常见修饰酶。(1)DNA聚合酶Ⅰ:这个酶除有聚合酶活性外,尚有3-5及5-3核酸外切酶活性。由于它具有5-3核酸外切
酶活性,当用缺口平移法标记DNA探针时,常用DNA聚合酶Ⅰ。(2)逆转录酶:逆转录酶以RNA为模板合成DAN,合成时需要4种脱氧核
苷酸及引物,合成方向为5-3延伸,无3-5外切酶活性。广泛用于mRNA为模板合成cDNA,构建cDNA文库。(3)T4DNA连接酶
:催化双链DNA一端3-OH与另一双链DNA的5端磷酸根形成3、5-磷酸二酯键,使具有相同粘性末端或平端的DNA末端连接起来。(4
)碱性磷酸酶:去除DNA或RNA5端的磷酸根,制备载体时,用碱性磷酸酶处理后,可防止载体自身连接,提高重组效率。(5)末端脱氧核
苷酰转移酶:(TdT):将脱氧核苷酸加到DNA的3-OH上,主要用于探针标记;或者在载体和待克隆的片段上形成同聚物尾,以便于进行连
接。(6)TaqDNA聚合酶和其它耐热DNA聚合酶。3.学生通过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将在哪几个方面得到发展?(1)获得关于生命科学
的基础知识,并关注其应用;(2)养成科学的态度和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主探究和生物的多样性等问题有正确的态度,理解科学、技术
、社会之间的关系,知道生物学对个人的重要作用,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3)他应能对自然界的现象提出不同的问题,能在生物学相关的
问题上做出个人或社会决策,能应用生物学知识来解决现实社会中的实际问题。4.在实际教学中,有位老师将“植物种子的萌发”一节课的教学
目标定为:①使学生了解植物种子的结构;②掌握植物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③让学生知道植物种子萌发的过程;④熟悉一种常见植物的栽培方法。
你认为该教学目标是否符合新课程的要求?如果不符,该如何修改?该教学为目标不符合新课程的要求。修改为:1、面向全体学生;2、倡导探究
性学习;3、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4、使学习掌握并理解“植物种子萌发”,提高学生生物知识和技能。5.在生物新课程标准中体现的教育
理念是什么?初中: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高中: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密切与生产
实际相联系。6.目前中学生物课教学中的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1.评价功能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忽视改进与激励的功能。2.评
价标准单一,过多强调共性和一般趋势,忽略个体差异和个性化发展的价值。3.评价的内容过于注重学业成绩,而忽视全面发展和学生的个体差异
;过多倚重学科知识,特别是课本上的知识,忽略了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心理素质以及情感、态度和习惯的考查。4.评价方法以传统的纸笔考试
为主,过多地倚重量化的结果,很少采用质性的评价手段和方法。5.评价主体单一,学生始终是被评对象,处于消极被动地位,没有形成教师、家
长、学生、管理者共同参与,交互作用的评价模式。6.评价重心过于关注结果,忽视被评价者的进步状况和努力程度,未能很好地发挥评价促进发
展的功能。7.一名合格的生物教师应具备哪些基本条件?1.热爱教育事业;2.了解学生;3.有广泛的生物学专业知识和技能;4.有教育
理论和方法的知识技能;5.有教育事业心和改革精神。8.结合实际谈如何发挥讲授法的优点、克服其缺点?1)科学性和思想性;(2)思考
性;(3)系统性和逻辑性;(4)兴趣性;(5)讲练结合。9.中阶段生物课程的目标(1)知识目标:初中课程标准不仅要求学生获得“生
物的生活习性、形态结构等知识”,还要获得“生物技术”等基础知识;初中课程标准不仅要求知道知识的应用,而且要求知道“可能产生的影响”
;初中课程标准不仅提出“促进生理健康发展”,还提出“促进心理健康发展”;初中课程标准不仅提出“知道生物科学技术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
”,还提出“知道在社会发展中的应用”。与大纲相比,初中课程标准更关注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关注学生的身心的健康发现,充分体现了
义务教育阶段生物学的课程价值。(2)能力方面:初中课程标准不仅首次提出“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而且明确而完整地提出“科学探究”的内
涵,并进一步提出发展合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不仅要求“分析和解决一些身边的生物学问题”,而且要求“分析和解决某一些生活、生产
或社会问题”。(3)思想情感方面:新课程标准更加强调“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的重要性;突出“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是培养公
民素养的重要组成要素;“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是学会健康生存的必要前提。10.请至少提供5项生物学研究性学习活动的选题范围并举例
说明。(1)科技成分含量高的课题;(2)当地特色课题;(3)解释大自然中现象的课题;(4)与生活相关的课题;(5)边沿学科的综合性
课题;(6)与当地经济发展有关的课题;(7)与社会重大问题有关的课题;(8)探索未知的课题。11.教学目标表述的四要素是什么?1
.行为主体(教学目标的描述是学生的学习行为)使学生;让学生;提高学生;能认出;能描述;能设计。比较差别教学具体目标应采用可观察、可
操作、可检验的行为动词。2.行为动词了解、掌握、知道、熟悉,是内部心理过程的动词,难以测量和检验。能认出、能描述、写出等则意义明确
,便于测量和检测。3.行为条件需要让学生在什么情况下什么范围里完成指定的学习活动,如“用所给的材料探究”;“通过自行设计,完成实验
”。4.表现程度测量学习结果所达到的程度。如“能准确无误的”认出植物种子的结构。目标表述的四要素体现了谁?(学习者)做什么?(可观
察到的学习行为)在什么条件下?(支持学习的环境)做到什么程度?(行为的标准)。12.新世纪生物课程改革的目标。(1)促进课程功能
发生变化,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强调关注学生“全人”的发展。(2)促进课程结构发生变化,新课
程重视不同课程的独特价值和各学科课程的相互联系和融合,促进学生全面、均衡、富有个性的发展。(3)促进课程内容发生变化,关注学生的学
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不再轻视学生的经验、现实生活、现实世界。(4)促进学习方式发生变化,倡导学生主动参
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5)促进评价方式
发生变化,关注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期望实现评价目标多元化和评价方法多样化,重视学生发展和教师发展的成长记录。(6)促进
课程管理制度发生变化,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地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13.对
教学时间的设计主要考虑哪几方面?(1)整体时间分配;(2)课时分配;(3)保证学生实际学习时间;(4)增加学生专注学习的时间;(5
)防止教学时间的遗失14.探究性教学的难点在哪里?(1)教师对探究性教学的理解和认可;(2)教师对探究性教学的熟练操作;(3)探
究性教学内容的选择;(4)探究性教学与教学时间的矛盾;(5)其它方面。15.试论科学素养与生物学教学。(1)科学素养的概念:是指
了解进行个人决策、参与公民和文化事物,从事经济生产所需要的科学概念和科学过程。其最基本的含义就是指学生能够合理地将所学到科学知识运
用到社会及个人生活中。(2)中学生物学课程肩负着培养所有学生生物学素养的重任。①生物科学素养的概念:是指参加社会生活、经济活动、生
活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能力,包括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理解科学的本质以及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②
生物科学素养的不同水平:肤浅的生物学素养、功能化的生物学素养、结构化的生物学素养、多维的生物学素养。16.MAPK作为细胞内的关
键信号转导分子,如何发挥作用?MAPK由其上游分子MAPKK和MAPKKK通过逐级磷酸化反应而激活。细胞受到生长因子或其它因素刺激
后,MAPKK可将AMPK的一个Thr磷酸化,从而使?MAPK转变为有活性状态。具体表现为各自的逐级磷酸化,MAPK被激活以后,可
转移至细胞核内。在核内,它可使一些转录因子发生磷酸化,从而改变细胞内基因表达的状态。另外,它也可以使一些其它的酶发生磷酸化使之活性
发生改变。17.教案的一般格式包含哪些内容?教学课题:a)教学目标;b)教学重点;c)教学难点;d)教具;e)课的类型;f)教学
方法(模式);g)课时安排;h)内容要点(板书设计);i)教学过程;j)教学后记(课后分析)。教案格式多样,具体的写法主要因人而异
,常见的形式有文字式、表格式、程序式、图文式等,也可几种形式综合使用。18.简述初中生物学新课程倡导的课程理念。(1)教师基本素
质:①政治素质;②道德素质;③文化素质:专业理论知识、文化科学素质、教育学理论知识;④心理素质。(2)业务能力:教学能力、教学科研
能力。(3)参与和共事的能力。19.建构主义理论给生物教育改革带来了哪些启示?(1)着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素养;(2)重视科学
技能的培养;(3)教材编写不应是知识的堆积;(4)把生物教师的素质提到应有的高度;(5)生物教育改革要以提高人类生活品质为最高目标
。20.如何引导学生进行生物学的概念转变?(1)概念转变理论:试图理解和解释先前概念是如何转变为科学概念的理论。(2)概念转变的
条件:对现有概念的不满、新概念的可理解性、新概念的合理性、新概念的有效性。(3)生物教学中前概念及错误概念形成的原因分析(理解的偏
差、遗忘、日常生活经验等)。(4)具体教学中可采取的措施(谈谈自己的看法)。21.试着描述图解教学法。生物学图解教学法是以生物学
图解为主要教学手段的教与学的方式与方法。生物学图解一般由生物图形、符号、指示线或箭头和说明文字等用实虚线条组合而成。种类多种多样,
由图鉴、图谱、插图、挂图、幻灯片、录影片、影片等。总的特点是侧重于用图来进行解释和分析。图解的形象和整体特点超出了文字。第一,许多
生物学信息,单用文字是不能表达清楚地的,还需用图解来表达。第二,图解的容量大,整体认读效益高。在新编的初中生物教材中增印了大量的彩
色和黑白插图、图解,许多图解已不是从属地位,而是代替了某些文字说明,上升到主要地位。22.你对课程以及课程与教学的关系是怎样理解
的?你怎样看待“教师即课程”的说法?请从教师在课程实施中的作用和地位的角度谈谈你的看法。(一)课程的界定。课程本身是复杂的、发展变
化的,而不同的人看问题的视角又有所不同,因而对课程的理解莫衷一是。1.课程概念的不同表述《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中对课程的定义是:
“课业及进程。广义指所在学科(教学科目)的总和,或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各种活动的总和;狭义指一门学科。”《简明国际教育日科全书》中列
出了9种不同的课程定义。(1)在学校教育中,为了使儿童和青年拿捏一系列思维和行为的方式将潜在的经验按照一定的顺序组织起来,这种经验
组织就叫做课程。(2)学生在学校指导下经验的全部历(3)学校应为学生提供的一整套教学内容和实施计划。(4)课程是旨在探讨能够体现教
师、学生、学科、环境影响学科内容的各种方式方法。(5)课程是学校的生活和计划;是一项指导生活的计划;课程构成了人们及前人积极的活动
趋势。(6)课程是一种学习计划。(7)课程是通过对知识和经验的系统再现,有计划地说明人类的学习经验和预期的学习成果,使学生在学校的
指导下.能够有意识地不断发展个人--社会能力。(8)课程基本上由5大方面的学科构成。即掌握母语、数学、自然科学、历史、外语。(9)
课程被认为是关于人类经验的可行的思维模式,其范围广泛且不断扩大——不是指结论,而是指从中导出结论的模式,以及在这些结论中那些所谓有
根据的经过检验的真理。2.课程概念的分析与理解对课程概念的不同理解,会对课程的理论与实践产生不同的指导作用。我们借鉴我国台湾学者黄
政杰的观点,对不同的课程定义加以分析比较,以发现不同课程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23.试述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马克思
对个人发展与社会的关系作了哲学,经济学,社会学考察,提出了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给正确地解决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问题奠定了理论基础
。依据历史事实和马克思的思想,可以认为,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是对立统一的历史过程,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也为这种历史过程所制约:①从社会
历史的总的进程来看,教育目的的两种价值取向基本是一致的。而不是截然对立的。②个人的发展与具体的社会现实之间是有矛盾的。这种矛盾在一
定的历史条件下还很尖锐。③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个人与社会才能达到高度统一,教育目的的两种价值取向才能完全一致。24.根据经典条
件作用的学习理论,我们在教学中可以得到哪些启示?(1)学习是从原有的刺激-反应关系到建立新的刺激-反应关系,表示新的学习总是以原有
的学习为基础的。(2)刺激-反应联结理论说明将概念和图表等联结起来有利于概念的学习,教具的使用有利于教学。(3)频因律意味着对一些
重点、难点加强复习巩固的必要性。(4)近因律则提示我们如何合理地安排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5)教学中要注意时间的合理分配,避免过渡
学习和集中学习。25.对于新教师来说,编写教案应该注意些什么?1)教案必须在深思熟虑之后才撰写,切不可盲目拼抄别人的教案;(2)
编写教案需要一个构思谋划-编制提纲-书写祥案-试讲修改-完善实用的过程;(3)教案一般包括教学课题、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活动安排、教学用具、教学方法、课时安排、内容要点(板书设计)、教学进程、教学后记等;(4)每位教师的教案具有明显的个性化倾向;(5
)在实际应用中不能固守教案的程式不变,要根据课堂实际发生的教学事件灵活调整使用。26.大肠杆菌与哺乳动物表达载体的不同大肠杆菌:
含有复制位点、抗性基因、克隆位点,可导入大肠杆菌,与克隆载体一样,表达载体中含有表达系统元件,即启动子-核糖体结合位点-克隆位点-
转录终止信号。哺乳动物:真核表达载体中含有一套真核表达元件;启动子/增强子-克隆位点-终止信号和加poly(A)信号。27.运用
实验组织教学的优点。(1)具有启发性、验证性,能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也便于记忆。(2)根据教学内容用一系列前后有关的实验将教材内
容进行重新组织,使生物学教学主要围绕在实验室和园地进行。(3)通过实验由学生自己初步弄清概念,提出问题,做出回答,从中培养研究问题
的习惯。(4)学生可自行提出试验项目和养成根据需要进行科学实验的能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5)教学中以“学”为主,
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要通过学生看书、实验观察、思维和讨论的途径来获得知识,教师起着组织、引导和解惑的作用。28.2001
年初,江苏教育出版社和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著的国家课程标准实验用《生物》教科书的编写理念是什么?(1)体现面向全体学生的理念。(2)体
现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理念。(3)体现倡导探究性学习的理念。29.如何准备一节中学生物学实验课?中学生物实验课教学的准备一般应
包括:(1)制定实验教学目标,应包括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和动作技能目标三部分。(2)编制实验教学计划。如:实验课时计划的编制,应深入
分析教材,明确实验目的,确定重点、难点,认真备课写好课时计划。(3)采集和培养实验材料。(4)准备药品、仪器和用具等工作。30.
试论当代生物学教师角色的转变。(1)由知识的输出者转变为人文关怀者;(2)由知识的移植者转变为学习方法的给予者;(3)由知识的灌输
者转变为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者;(4)由教学资源的垄断者转变为学生探求教学资源的引导者;(5)由学生的领导者转变为学生的合作者;(6
)由课程开发的执行者转变为教学行动的研究者。31.G蛋白的循环或活化过程。当物理或化学信号刺激受体时,受体活化,与G蛋白结合并使
之发生构象改变。A亚基与GDP的亲和力下降,结合的GDP为GTP所取代。A亚基结合了GTP后即与BR亚基发生解离,成为活化状态的A
亚基。活化了的A亚基此时可以作用于下游的各种效应分子。这种活化状态将一直持续到GTP被A亚基自身具有的GTP酶水解为GDP。32.
探究性教学的难点在哪些方面?(1)教师对探究性教学的理解和认可;(2)教师对学生探究性学习的指导;(3)探究性教学内容的选择;(
4)探究性教学与教学时间的矛盾;(5)其它方面。33.试述讲解技能的优势和存在的不足。优势:(1)可以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
(2)学生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大量系统的知识。(3)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思维能力。不足:(1)不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被
动授受知识。(2)不能及时得到反馈信息。(3)长时间的讲解学生容易分散注意力。34.某广告声称:“科学研究证明,冷冻水果比罐装水
果更具有营养。”在接受这种说法前,你需要了解哪些问题的答案?①具有一定的生物学教育教学的理论知识。②学会生物学教学的方法、技能,并
能应用于实践。③学会反思,找准自身的不足和努力方向。35.发现学习主要有哪些特征?(1)强调学习过程。布鲁纳认为,在教学过程中,
学生是一个积极的探究者。教师的作用是要形成一种学生能够独立探究的情境,而不是提供现成的知识。(2)强调直觉思维。布鲁纳认为,直觉思
维对科学发现活动极为重要。直觉思维的本质是映像和图象性的,教师要帮助学生形成丰富的想象。(3)强调内在动机。学生容易受好奇心的驱使
,对探究未知的结果表现出兴趣。布鲁纳认为,与其让学生把同学之间的竞争作为主要动机,还不如让学生向自己的能力提出挑战。(4)强调信息
提取。布鲁纳认为,人类记忆的首要问题不是储存而是提取。36.粘性质粒的特点。(1)含有质粒的抗药性标记;(2)带有入噬菌体的粘性
末端(cos区);(3)具有一个或多个限制酶的酶切位点;(4)其本身分子量小,容纳40kb左右的DNA片段;(5)由于非重组粘性质
粒很小,不能在体外包装,因而体外包装的主要是重组体,有利于以后的筛选。37.包含论的观点分为哪两种?一种是课程包括于教学;另一种
是教学包括于课程。第一种观点认为教学是上位概念,课程包含于教学之中。这样,课程就成了教学理论中的一个基本要素,将课程的研究限制在一
个很小的范围之内,很难做到深入研究课程问题。第二种观点认为课程是上位概念,教学包含于课程,课程的内涵和外延都比教学大。这种观点在北
美影响较大。美国现代课程理论奠基人泰勒把教学作为课程理论的组成部分,这在其代表作《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中有所体现。我国也有学者持
这种观点,认为课程是实现教育目标的蓝图和规划,教学是这种规划的具体实施过程。38.试述课程与教学的关系。几十年来,我国学者对课程
与教学的关系问题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国外也有学者对此做过分析,提出课程与教学关系的不同观点。对于课程与教学关系的认识,可以
归纳为三种基本的观点。1.独立论独立论认为课程、教学相对独立,各执一端,互不交叉;把课程研究看作是一个独立的领域,与教学论同属教育
学下面的一个分支。就是说,课程与教学各自在互不发生重大影响的情况下,自行发生变化。2.包含论包含论的观点分两种:一种是课程包括于教
学;另一种是教学包括于课程。第一种观点认为教学是上位概念,课程包含于教学之中。这样,课程就成了教学理论中的一个基本要素,将课程的研
究限制在一个很小的范围之内,很难做到深入研究课程问题。第二种观点认为课程是上位概念,教学包含于课程,课程的内涵和外延都比教学大。这
种观点在北美影响较大。美国现代课程理论奠基人泰勒把教学作为课程理论的组成部分,这在其代表作《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中有所体现。我国
也有学者持这种观点,认为课程是实现教育目标的蓝图和规划,教学是这种规划的具体实施过程。3.相互影响论这种观点认为课程与教学两种系统
虽然相对独立,但存在互为反馈的延续关系,课程不断地对教学产生影响,反之亦然。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教学决策在课程决策之后,并且在教学
决策付诸实施与评价之后,根据成效可以修正课程决策,这一过程周而复始,永不终止。独立论将课程与教学相互独立并分离,容易产生一种误导,
引起教学研究与课程研究相互脱寓,教学实践与课程实践相互脱离.最终给课程理论和教学理论的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包含论和相互影响论都说明了
课程与教学的密切联系,告诉我们课程与教学实际上是无法独立和分离的,其理论研究也无法单独进行。即使在“计划文件”层面上规划课程,也必
须同时规划与特定“课程内容”相适应的教学形式、途径、手段和方法。课程规划出来后必然要投入实施、即教学。所以,教学是作为“进程”的课
程的有机环节。39.试述以陶冶情感和欣赏活动为主的方法。以陶冶情感和欣赏活动为主的方法,是指教师在教学中创设一定情境,或利用一定
教材内容和艺术形式,使学生通过体验事物的真善美,陶冶他们性情,培养学生感受美和审美能力的方法。这种方法主要包括陶冶教学法、欣赏教学
法,以及情境教学法等。陶冶教学法的目的:创设理智、情感并存的意境,唤起学生的想象,以加深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和情感上的体验。要求:(1
)教师是要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积极地为学生创设丰富而有意义的情境。(2)教师是要调节好自身的情绪和情感,以饱满的热情和关爱学生
的感情,感化和陶冶学生。(3)陶冶教学方法可以运用于任何教学课目,并要与其他方法结合使用。欣赏教学法的目的:在于发展儿童爱美的情操
,培养他们对艺术的兴趣。步骤:(1)引起动机;(2)进行指导;(3)练习与创作。40.试述校本研究的特点。(1)就研究人员而言,校本研究是教师为主体的一种研究活动。(2)就研究目的而言,校本研究不在于验证某种教育教学理论或创立某种学说,而是在于改进、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实际问题,提高教育教学效率,实现教育教学的价值,满足学生发展需求,同时促进教学自我的专业发展和学校的整体改进。(3)就研究范围而言,校本研究发生和进行的场所就是教育教学发生的具体情境——学校与课堂。(4)就研究对象来说,校本研究的对象是发生在学校、课堂中的具体的教育教学问题以及与学校、教师、学生整体发展相关的问题。(5)就研究成果的表述来看,校本研究更多的是采用一种“叙事式”的表述。41.发现教学可分为哪几个层面,试简要比较其异同。发现教学法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它分三个层面,即听课中的发现,教师控制下的发现。教师指导下学生独立去发现。发现教学法在生物教学生有重大意义。它是长期理论工作和实践工作的产物。近百年来形成的学习理论——认知理论是发现法的理论基础,教师在自己的实践中获得的大量经验是发现教学法的实践基础,它在教学中是确实有效的。能提高基础知识的学习质量。学会技能、培养能力、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初步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它还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强动机、追求感和自信心。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法在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的生物教学中,都能提高教学质量。
献花(0)
+1
(本文系Kamrsy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