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黄河大合唱
2022-02-18 | 阅:  转:  |  分享 
  
第五乐章:《河边对口唱》。这是一首男声对唱、重唱与混声合唱歌曲。这一乐章比较有特色,曲调吸取山西民歌的音调写成
,乐器也是采用了民间常见的鼓、锤,好象还有木鱼的声音。使乐曲变得通俗,其实也符合本乐章的主题——通过两位流
亡在黄河边上的老乡互抒胸臆,反映了千百万人民在日寇铁蹄下的悲惨遭遇。两位流亡的曲调速度由慢到快,乐章末尾又是结
合急促的男声,使整个乐章的主题变得更加鲜明。欣赏1、欣赏作品,思考问题:(1)整个歌曲的情绪怎样?表现了什
么样的壮丽情景?(2)歌曲采用了哪些演唱形式?《黄河怨》?第六乐章:《黄河怨》。这是一首女高音独唱歌曲,也是一首抒情歌曲
。歌曲以悲愤的音调,表现出被日寇践踏之下中国妇女的哀怨之情。与歌词的排比句式相匹配,歌曲的乐句紧缩加大了哭诉的情感含量,并且由悲到
痛、由痛到愤,形成了音乐的层次感。结尾的音乐推向高潮:“你要替我把这笔血债清还!”成为中国人民的集体呼喊,荡气回肠,催人泪下。
初听歌曲《保卫黄河》思考歌曲的情绪?歌曲的演唱形式以
及效果?歌曲表现怎样的壮丽情景?歌曲的情绪?情绪:歌曲以雄伟,磅礴的,高
亢激越振奋人心的情绪表达了作曲家的爱国之情。情景:生动的表现了抗日军民前赴后继、英勇战斗、为保卫黄河、保卫全中国而奔赴战场的壮丽
情景。表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奋起斗争的英雄形象。齐唱轮唱分段听赏欣赏第一段歌曲是什么演唱形式?有什么艺术效果?
第一段的演唱形式:齐唱的艺术效果:全国人民齐心协力,共同抗日齐唱:齐唱是多人一起演唱同一段旋律欣赏第二段歌曲的演唱形式与
第一段有什么不同?有几个声部演唱?黄河大合唱冼星海光未然,原名张光年,1
913年出生在湖北光华县。1927年在中学年代就参加革命工作。1935年创作了《五月的鲜花》歌词,1939年到延安后创作了歌颂中华
民族精神的组诗《黄河大合唱》。经冼星海谱曲后风行全国。 1938年11月武汉沦陷后,著名诗人光未然带领抗敌演
剧三队,从陕西东渡黄河,转入吕梁山抗日根据地。途中目睹了黄河船夫们与狂风恶浪搏斗的情景,聆听了高亢、悠扬的船工号子。在次年1月抵达
延安后,写出了长诗《黄河吟》。冼星海(1905-1945)中国近现代著名的音乐家,创作了不朽名作《黄河大合唱》
和《生产大合唱》等作品。由于他对发展我国革命音乐所作的巨大贡献,赢得了“人民音乐家”的光荣称号。1905年6月
13日生于澳门一贫苦渔民家庭,原籍是广东番禺。自幼酷爱音乐。1918年入广州岭南大学附中读书。1926年到北京艺术专门学校音乐系学
习。1928年,因参加学潮被迫退学。1930年初,到法国半工半读,后考入巴黎音乐学院学习作曲和指挥。1935年夏回国,不久即投入抗
日救亡歌曲创作和救亡音乐活动。1937年参加上海救亡演剧二队赴内地宣传抗日。1938年11月应聘赴延安,任教于鲁迅艺术学院,193
9年任音乐系主任。1940年赴苏联莫斯科。1945年10月30日病逝于莫斯科。毛泽东同志作了“为人民的音乐家冼星海致哀”的题词。
冼星海的主要代表作有:大合唱《黄河大合唱》、《生产大合唱》等四部;交响曲《民族解放交响曲》、《神圣之战交响曲》;管
弦乐《中国狂想曲》及歌曲《救国军歌》、《在太行山上》、《到敌人后方去》等数百首。此外,还有一些独奏曲及音乐论文。冼星海回国后,痛
感民族危亡的深重,深知民众的苦痛。在民族危亡的严重关头,他站在民族斗争的前面。他确信中国共产党才是中华民族的中流砥柱,他加入了中国
共产党。为了民族解放,“为抗战发出怒吼”,他纵笔谱写歌曲。 1939年冼星海与诗人光未然在延安相见,听其朗诵《黄河吟》,听其讲
述黄河呼啸奔腾的壮丽景象遂荡起共鸣,乐思如潮。一星期之内,完成了该作品八个乐章的全部乐谱。写就了这一时代的中华民族的音乐史诗。
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等九个省区,注入渤海,全
长5500公里,是我国第二大河,流域面积约75万平方公里。上游多湖泊,含沙量少。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泥沙含量显著增加,其输沙量约占全
河的90%。所以民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黄河一碗水,半碗泥。”下游流经华北平原,因水流缓慢泥沙积聚而形成“地上河”,全靠人工筑堤。
大合唱大合唱是大型的、多乐章的声乐套曲。从内容上看,各乐章间有内在联系,但每个乐章又有其相对的独立性;从演唱形式上看,它包
括独唱、重唱、对唱齐唱、轮唱、合唱等;从伴奏形式上看,多用管弦乐队、民族管弦乐队或钢琴作伴奏。如: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
、《生产大合唱》歌曲介绍 歌曲的基本主题是抗日和爱国。它以黄河为背景,热情地歌颂了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战
斗意志,歌颂了具有悠久历史的伟大祖国,描述了抗日战争前后黄河两岸人民生活的巨大变化,揭露了敌人的残暴,痛诉了人民遭受的深重灾难,勾
画了人民群众抗击敌人、保卫祖国的壮丽形象,反映了当时中国人民如火如荼的爱国热潮及坚定的革命信念:最后的胜利是属于中国人民的,中国人
民是不可战胜的。《黄河大合唱》共分一个序曲和八个乐章《黄河船夫曲》1《黄河颂》2《黄河之水天上来》3《黄水
谣》4《河边对口曲》5《黄河怨》6《保卫黄河》7《怒吼吧,黄河》8第一乐章《黄河船夫曲》这是
一首混声合唱曲。乐章一开始就采用了大号和大鼓两种乐器,节奏紧促,使人因为音乐的存在,一下子为之振奋。紧接着是男声朗诵,一下把人思想
带到黄河边,听众的心绪突然有得释放,原本积蓄的激情一下爆发在黄河边。随后采用的的男女声混合唱的方式,使人一下联想到黄河边气势磅礴的
浪涛。在经过短暂的激烈后,乐曲节奏逐渐趋于平缓。我觉得之前急促的乐章在于反映船夫们与风浪搏斗的动人场面和激烈情景,同时后面的平缓乐
章也表现了他们对生活的乐观情绪,他们可以在艰辛的劳作之后感受到生活的宁静。《黄河船夫曲》第二乐章:《黄河颂》这是男声
独唱,也是一首深情而豪迈的民族颂歌。朗诵之后,乐队在中声区奏出连绵起伏的悠长前奏,这段前奏系由歌曲的第一句旋律演化而成,三个大的波
浪线和几个富有特点的旋律片段,提示出全曲发展的主要音乐素材和内在的气质特点。五声调试的旋律进行,典型的引申发展的手法,都使这首歌曲
酣畅淋漓,气势宏伟,并富有象征性的艺术感染力:以雄伟的黄河象征着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源远流长,永不停歇,必将浩浩荡荡,更
加辉煌。《黄河颂》第三乐章《黄河之水天上来》。这是一首独特的歌曲——朗诵歌曲。歌词内容十分丰富,从黄河悠久的历史到黄
河的壮阔景观和炎黄子孙今日的觉醒、奋起与对未来的呼唤,构成了宏伟的篇章。一般曲作无法表现如此丰厚的内容,于是作曲家借鉴西方歌词与伴
奏互相独立的歌唱形式,采用民族乐器三弦进行伴奏,并融入古曲《满江红》和歌曲《义勇军进行曲》的一些旋律,以凸显民族化特色。而在实际演
出中,这首歌曲常常被省略不唱。《黄河之水天上来》?第四乐章《黄水谣》。依然一开始是男声朗诵,交代了本乐章的主题——河北民众痛苦
的呻吟。在小提琴的协奏下,乐章渐渐铺开,二部女声合唱也渐渐开始了。她们的演唱速度很慢,就象在诉说着心中的痛苦。紧接着,在短促的一阵
敲鼓后,有男生合唱混入。这一乐章中,以女生二部合唱为主,在于揭露、控诉了日本侵略者入侵华北以来所犯下的滔天罪行,诉说民众生活中的苦恨。《黄水谣》欣赏《河边对口曲》1、欣赏作品,思考问题:(1)歌曲的演唱形式是什么?(2)歌曲的情节是如何发展的?(3)歌曲的最后一个部分只有两个背井离乡老百姓的对唱吗?(4)为什么又要用到合唱呢?作者想借合唱这种演唱形式来表现什么?《河边对口唱》
献花(0)
+1
(本文系老马和老马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