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嘎达梅林教案
2022-02-24 | 阅:  转:  |  分享 
  
内蒙民歌《嘎达梅林》教学设计教学目的:1、学习演唱歌曲《嘎达梅林》,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理解和分析歌曲的能力,力求完整表达歌曲的思想情感。
2、通过发声训练,指导学生运用正确的呼吸方法,体会气息对声音的支持,以自然声区为基础,着重中声区的训练。力求做到喉头稳定,发音自然
通畅。教学的重点与难点:1、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歌唱状态,保持良好的歌唱习惯。2、引导学生感受、了解内蒙民歌的演唱风格和特点。完整
诠释歌曲。教学方法:讲解、分析、启发的教学法教具:钢琴教学过程:一、复习上节内容二、发声训练1、哼鸣训练目的与要求:体验头腔
共鸣和声音靠前的感觉,使其获得声音的高位置。a、身体自然直立,两肩放松,吸进适量气息并注意深的呼吸支点。b、嘴唇微闭,舌自然平放舌
尖轻靠下牙根,下腭放松,上下牙稍分开不要咬紧。c、哼唱时感到声音集中在鼻腔上方,两眉之间感到明显振动,象擤鼻涕时的感觉。d、不论音
的高低,都始终保持这种高位置的感觉,这对上下声区的统一很有益处。2、U母音及带a母音训练目的与要求:练习打开头腔共鸣,获得高
位置,打开喉咙形成管状,上下一致,声区统一,较好地带动a母音的练习,嘴唇微闭成“撮口”,上唇要拢住,唇尖用力,喉咙打开,上下畅通好
似一根管子。三、歌曲学习与演唱————内蒙民歌《嘎达梅林》1、作品简析:原作是一首流传很广的蒙族长篇叙事歌。唱的是六十多年前,东部
哲里木盟的一位蒙族英雄嘎达梅林(“嘎达”是英雄的名字,“梅林”是他的王府担任的一个职位很低的官名)率领人民起来反抗封建王爷和反动军
阀的斗争故事。全诗很长,经过演唱的是由作曲家安波整理译配的四段词。这四段词运用了段落重迭的手法,集中抒发了人民英雄的怀念和崇敬。歌
曲建立在蒙族常用的无声羽调式基础上,是一首由上下两个乐曲构成的短调民歌,它的下句基本上是上句的变化重复。全曲的节奏舒展从容,深沉有
力,基本上保持一字一拍一音(少数是两拍)。音调宽广豪迈,庄重肃穆,既表现了广大群众真挚深厚的感情,又突出了英雄高大的形象。2、艺术
处理:整段演唱起来要气势豪迈,深沉有力。上句要表现出压抑、悲愤,号召的感觉。下句要表现出人民对英雄的哀悼、悲壮、沉重。气口分别是安
放在第二小节后,切忌分割词意,歌中“是”不宜唱得太重,可作为轻唱的衬词来处理。1、2段为正常速度,3段稍快后渐慢还为原速,4段原速
渐慢结束。3、演唱要求:a、演唱者首先要对我国蒙古地域、风俗、民情、文化、历史等有一个简单的了解,以做到更好的理解作品、表达作品
。b、高音要坚实有力,中音要结实丰满,低音要浓厚雄浑。c、字里音间尾头相接要连贯,特别是开口和闭口母音要保持畅通无阻,做到字
正腔圆。如“南方”两字开口音,要着重强调“韵腹”。d、呼吸控制要均匀,以腰腹部为气息支持点,既要突出作品悲壮、深沉的风格,又不宜
在表现“雄浑顿挫”之声中滥用气息。e、女生在演唱此歌时要注意声音色彩不宜太明亮,可强调声音浓厚、通畅,高音区采用“大假声”技术,
应用宽敞的头声表现能力。四、总结新课:教师进行本课小节,对学生的演唱指出优缺点,树立学生的自信心,使其更好的完成作品的演唱。五、
作业:结合所学到的歌唱发声知识、歌唱姿势等,理解民歌的特点和演唱风格,体会民歌的多种表现方式,感受民歌的艺术魅力,增强对民歌的热爱,并写出体会。
献花(0)
+1
(本文系老马和老马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