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不可忽视的感觉障碍,你了解多少?
2022-02-25 | 阅:  转:  |  分享 
  
不可忽视的感觉障碍,你了解多少?2022-02-22?javascript:void(0)脑卒中偏瘫后常常伴有不同程度的感觉障碍,但是由于感
觉障碍与运动障碍并存,且运动障碍对肢体功能的影响更为突出,因而导致人们更着重于卒中后运动障碍,而忽视了感觉障碍。由于感觉障碍与运动
障碍及反射改变不同,主要是根据患者主观感觉的叙述,不能用客观的方法直接进行测定,因此,在临床上如何认识与评价脑卒中偏瘫后感觉障碍有
着重要意义。今天就一起来学习一下感觉障碍的相关知识。?分类??特殊感觉?功能:视觉、听觉、嗅觉、味觉。感受器分布部位:眼、耳、鼻、
舌。??躯体感觉?功能:浅感觉:触觉、压力觉、javascript:void(0)温度觉、javascript:void(0)痛觉
。深感觉:javascript:void(0)位置觉、javascript:void(0)运动觉、振动觉。感受器分布部位:皮肤、黏
膜。??内脏感觉?功能:内脏痛觉、脏器感觉。感受器分布部位:内脏。?检查及评定?对偏瘫患者感觉功能的检查和评定,仍沿用传统的非定量
的临床神经病学检查方法,即控制客观条件,依靠主观反应,进行综合分析,判断障碍的特点、类型及范围。检查时需要注意如下几点:1.患者意
识和精神正常;2.对检查情况有表达能力;3.为避免暗示,应闭眼检查;4.检查时间适当,不致引起过度疲劳;5.必要时反复检查,逐步完
善检查项目。?痛温觉:检查痛觉可用大头针检查,温度觉可用装热水(40~50°C)与冷水(5~10°C)的试管,分别接触皮肤。如痛觉
无改变,一般可不作温度觉检查,如有感觉障碍要注意其部位和范围。?触觉和压觉:检查触觉可用棉签或软纸片,病人回答“有”、“无”或“报
数”。能够感受触觉的病人,应进一步让其说出所触的皮肤部位,此即定位觉。触觉正常的病人,定位觉可以正常也可以不正常。定位觉正常误差手
上<3cm,其它部位<10cm。在偏瘫患者,测定定位觉更重要。压觉检查是用手指或钝物如笔杆交替地轻触和下压皮肤,请病人分辨压迫的轻
重。?位置觉和运动觉:这两项深感觉常同时测量。患者闭眼情况下检查者被动活动患者肢体各个部位,如轻轻移动病人的手指及脚趾,让病人说出
移动的方向、关节处的位置,移动幅度约5°左右,移动时检查者的手指放在移动方向的两侧,用力宜轻,以免压觉的干扰,当发现有障碍时可加大
幅度,倘病人仍无感受,再试验较大的关节,最后做出记录。这种检测可先在患者睁眼的情况下进行,以便让患者了解检查的目的和熟悉检查的要求
,然后再在闭目的情况进行检测。此外尚可以用以下方法检查:拇指试验、合掌试验,上述试验既可做为评价患者深感觉功能的方法,也可做为患者
训练后感觉功能恢复的自我检测方法。?两点辨别觉:用双脚规以一或两点交替接触皮肤,让病人说出是一点或两点,至能回答两点最小距离为止。
正常身体各部位辨别两点能力不一,指尖为3~8mm,手掌8~12mm,手背20~30mm,上臂和大腿60~70mm,前胸40mm,背
部40~70mm。两点辨别觉为一种复合感觉,用于检测皮层功能。?javascript:void(0)实体觉:检查时将患者熟悉的物品
放其手中,让他闭目充分触摸,说出物品的名称或特性。正常人可识别出拿在手里的物品,但偏瘫患者往往不能识别,该方法是评价脑卒中病人的重
要内容。?手的精细感觉:如单丝法可判断触觉障碍的轻重;Bolley针可用来检查两点辨别觉。这些检查结果分5个等级,即正常、尚可、差
、保护性感觉和感觉缺失。定位及特点??神经干型感觉障碍??受损害的某一神经干分布区内各种感觉均减退或消失,如桡神经麻痹、尺神经麻痹
、腓总神经损伤和股外侧皮神经炎等单神经病。??末梢型感觉障碍??表现为四肢对称性的末端各种感觉障碍(温、痛、触和深感觉),呈手套-
袜套样分布,远端重于近端。常伴有植物神经功能障碍,见于多发性神经病等。??后根型感觉障碍??为单侧节段性感觉障碍,感觉障碍范围与神
经根的分布一致。常伴有剧烈的放射性疼痛(神经痛),如腰椎间盘脱出、髓外肿瘤等。??髓内型感觉障碍??后角型:损伤侧节段性分离性感觉
障碍,出现病变侧痛温觉障碍,而触觉和深感觉保存。这是由于痛、温度觉纤维进入后角,而一部分触觉和深感觉纤维不经过后角直接进入后索,见
于脊髓空洞症、脊髓内肿瘤等。??后索型:后索的薄束、楔束损害,则受损平面以下深感觉障碍和精细触觉障碍,出现感觉性javascrip
t:void(0)共济失调,见于javascript:void(0)糖尿病、脊髓痨或亚急性联合变性等。??侧索型:因影响了脊髓丘脑
侧束,表现为病变对侧平面以下痛、温觉缺失而触觉和深感觉保存(分离性感觉障碍)。??前连合:受损部位双侧节段性分布的对称性分离性感觉
障碍,表现为温、痛觉消失而深感觉和触觉存在,见于脊髓空洞症和髓内肿瘤早期。??脊髓半切型:病变侧损伤平面以下深感觉障碍及上运动神经
元javascript:void(0)瘫痪,对侧损伤平面以下痛温觉缺失,亦称脊髓半切综合征,见于髓外占位性病变、脊髓外伤等。??横
贯性脊髓损害:即病变平面以下所有感觉(温、痛、触、深)均缺失或减弱,平面上部可能有过敏带,如在颈胸段可伴有锥体束损伤的体征,表现为
截瘫或四肢瘫、大小便功能障碍,常见于javascript:void(0)脊髓炎和脊髓肿瘤等。??马尾圆锥型:主要为肛门周围及会阴部
呈鞍状感觉缺失,马尾病变出现后根型感觉障碍并伴剧烈疼痛,见于肿瘤、炎症等。??脑干型感觉障碍??延髓外侧和桥脑下部一侧病变:损害脊
髓丘脑侧束及三叉神经脊束和脊束核,出现同侧面部和对侧半身分离性感觉障碍(痛温觉缺失而触觉存在),如Wallenberg综合征等。?
?延髓内部病变损害:损害内侧丘系引起对侧的深感觉缺失,而位于延髓外侧的脊髓丘脑束未受损,故痛、温度觉无障碍,即出现深、浅感觉分离性
障碍。??桥脑上部和中脑损害:内侧丘系、三叉丘系和脊髓丘脑束已合并在一起,损害时出现对侧面部及半身各种感觉均发生障碍,但多伴有同侧
脑神经麻痹,见于炎症、脑血管病、肿瘤等。??丘脑型感觉障碍??丘脑为深浅感觉的第3级神经元起始部位,损害时出现对侧偏身(包括面部)
完全性感觉缺失或减退,其特点是深感觉和触觉障碍重于痛温觉,远端重于近端,并常伴发患侧肢体的自发性疼痛(丘脑痛),多见于脑血管病。?
?内囊型感觉障碍??为偏身型感觉障碍,即对侧偏身(包括面部)感觉缺失或减退,常伴有偏瘫及偏盲,称三偏综合征,见于脑血管疾病。??皮
质型感觉障碍??出现病灶对侧的复合觉(精细感觉)障碍,而痛温觉障碍轻,皮层感觉区范围广,可出现对侧一个上肢或一个下肢分布的感觉缺失
或减退,称为单肢感觉减退或缺失。如为刺激性病灶,则出现局限性感觉性javascript:void(0)癫痫(发作性感觉异常)。?参
考文献:[1]陈javascript:void(0)俊宁,张瑛.脑卒中感觉障碍评估与康复[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1994(12)
:714-715.[2]冯周琴,张元熙,张顺玉.神经系统定位诊断[J].中原医刊,1988(03):1-7.[3]张一茹,屈云.脑卒中后感觉障碍的研究进展[J].华西医学,2012,27(03):157-158.[4]陈晓虹,王玉洁,孙晓菊.偏瘫肢体的感觉障碍[J].现代康复,2000(04):486-488.
献花(0)
+1
(本文系金鑫康复堂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