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商业楼裂缝修补专项施工方案
2022-03-03 | 阅:  转:  |  分享 
  
裂缝修补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审核:审批:裂缝修补专项施工方案一、方案背景地下室墙体拆模后部分区域墙体表面出现裂缝,裂缝呈不规则,宽度
不超过1mm,大部分为竖向分布,间距不等,有的流水段整段均无裂缝,有的流水段裂缝出现较频繁。发现后项目部组织三家混凝土搅拌站技术负
责人来现场查看情况,共同分析裂缝产生原因及处理、预防措施,结果如下。二、裂缝产生原因外墙出现裂缝属于超长结构混凝土行业无法完全杜绝
和避免的,混凝土材料无明确的本构模型,水化及强度增长机理复杂,裂缝产生原因较多,只能对裂缝进行经验性的定性分析,主要原因有以下三方
面。1、设计因素本工程每个地下流水段连续外墙长度为25-106m(地下室伸缩缝间距规范中给出的数值为30m),部分流水段外墙属于超
长结构混凝土墙体,一次性连续浇筑墙体越长混凝土相对收缩越大,越容易产生裂缝。超长墙体配筋除满足强度要求外也需充分考虑混凝土收缩徐变
,钢筋布置宜细且密,不宜有过大的保护层厚度。2、混凝土材料方面部分地下室墙体厚度为0.4m、0.5m,应在满足混凝土强度和工作性能
的前提下,选择最小胶凝材料用量,掺一定量的掺合料(粉煤灰、矿粉)替代一部分水泥,最好采用大体积混凝土配比,采用60天或90天强度代
替28天强度进行强度评定。但地下室外墙为抗渗混凝土,规范规定了抗渗混凝土配合比最小水泥用量,该用量相对普通墙体配比中的水泥用量而言
仍偏大(普通混凝土最小水泥用量为280kg/m3,抗渗混凝土为320kg/m3),水化热较普通墙体高。混凝土浇筑至部位后在一定时间
内水化放热导致结构温度升高,混凝土纵向线性膨胀产生压应力,而混凝土升温过程中的强度及弹性模量相对较低,产生的压应力被释放而不能完全
建立(存储)。当混凝土结构因水化放热达到峰值后,随之而来的是降温过程,降温同样伴随着混凝土结构发生纵向线性收缩,收缩收到基础以及楼
板等结构边界条件的约束。当约束发生的拉应力大于升温过程中建立起的部分压应力,且应力差有大于混凝土抗拉强度时,就会出现裂缝。3、施工
方面部分地下室外墙在冬季施工,混凝土水化过程中产生的热量是结构内部温度远大于外部温度。为了尽可能提高保温效果,该部分外墙延长了拆模
时间,拆模时间均在冬施后进行,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无法进行传统的浇水养护。而混凝土表面的水分会逐步蒸发,湿度逐步降低,体积减小,即缩
水收缩(干缩现象)。表面收缩变形收到内部混凝土的约束,产生拉应力。当拉应力超过混凝土抗拉强度时会产生裂缝。三、裂缝预防措施1、合理
选择混凝土浇筑时间,尽量在无风的天气浇筑,并使混凝土升温及降温过程与大气同步,减少混凝内外温差。2、墙体混凝土浇筑完毕具备拆模强度
后,先将混凝土侧面模板的螺栓松动,使模板与墙体之间产生微缝隙,以此作为墙体内部温度高于室外温度的调节缓冲。当墙体表面温度接近大气温
度后再拆模。3、如果拆模时混凝土表面温度较高,此时不宜进行淋冷水养护,急剧的温度变动更加容易导致混凝土开裂。4、拆模后对墙体混凝土
进行持续浇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7天,前三天每天至少浇水五次,保持墙体表面潮湿,后四天可减少频次。四、已有裂缝的处理措施首先用浇水
的方法辨别裂缝是否贯通,针对不同的裂缝采取不同的措施。1、非贯通性裂缝非贯通性裂缝采用塞干水泥粉的方法进行修补,当干水泥粉遇潮自动
转变为水泥浆填充裂缝。楼板等水平构件上的非贯通裂缝处理前应将板面杂物及灰尘清理干净,在裂缝旁倒少许水泥粉,用托板在裂缝附近托碾,使
水泥粉进入裂缝。托板托碾应多次进行,使水泥粉尽可能多的进入裂缝。墙体等竖向构件上的非贯通裂缝时使用刮刀代替托板,将水泥粉放在刮刀上
,用刮刀沿裂缝由下至上将水泥粉压入裂缝内。其余要求同楼板水平构件裂缝修补。2、贯通性裂缝贯通性裂缝采用在迎水面涂刷水泥基渗透结晶处
理,在遇水时其与混凝土水化产物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新的胶体填充裂缝,达到阻水止水效果。施工时先将裂缝周边杂物及尘土清理干净,持续浇水润
湿裂缝,使裂缝周边混凝土被水浸透。之后按照产品说明书加水搅拌,用滚筒沿裂缝滚涂,涂刷时应用力,使渗透结晶尽可能进入裂缝。在涂刷完毕
后喷水养护,使其表面潮湿。4小时后涂刷第二遍,方法同前。五、实施方法1、每天由两名项目工程部管理人员检查地下室外墙是否存在裂缝,并
组织相应分包人员鉴定贯通性裂缝和非贯通性裂缝,鉴定完成后在墙体相应位置用红色油漆标注,并将裂缝种类及位置在相应图纸上标注。2、由项
目工程部组织两名管理人员监督相应分包人员按照上述第四条“已有裂缝的处理措施”及时处理已标注裂缝,并检查裂缝修补情况。裂缝修补专项施工方案2
献花(0)
+1
(本文系时光分项xhc...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