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解析」华南师大附中2022届高三综合测试(三):保持强者姿态和像弱者那样感受世界【原题再现】四、写作(60分)材料一:强者意味着 成功。文学家雨果曾说“应该相信,自己就是生活的强者”,要成为强者,就应该先有强者的心态。材料二:2019年6月23日,在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2019届毕业典礼上,叶敬忠院长在致辞中提出:“要尽可能把自己看得不重要,要尽可能像弱者或穷人那样感 受世界!”读了上述材料,你有怎样的认识和思考?请综合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除诗歌外,文体 自选,特征鲜明;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参考解析】这是一篇双材料的任务驱动型作文。材料一观点是 人要有“强者”的心态,要相信自己,自强不息;材料二是叶敬忠院士的致辞,“把自己看得不重要”“要尽可能像弱者或穷人那样感受世界”。两 则材料表面截然相反,但其实各有侧重,各有各的道理。材料一是说人要积极乐观的面对生活,要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而做到材料二“尽可能 像弱者或穷人那样感受世界!”就会更加理解“弱者或穷人”,从而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怀与关注,让这个社会朝着公平公正的方向前行。“把自己看 得不重要”,面对生活中的不顺或是不公,心态就会更加的平和、更加乐观、更加积极,才会能屈能伸,笑到最后,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二者又有 相通之处。虽然这篇作文没有明确的任务要求和写作主题,但还是建议考生对二者进行综合,辩证地分析问题,相信这也是出题人的命题导向。若只 任选一个角度立意,容易失之偏颇,同时在考场也不容易写出彩。(注:网络上有只写其中一个角度的范文)这篇作文难点是如何解读材料二,“要 尽可能像弱者或穷人那样感受世界!”不是弱者姿态,而是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一种发自内心的善意,抑或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 初心和使命;“把自己看得不重要”可看作是一种“无我”的精神。在解读材料时要仔细推敲,适当延伸,不可断章取义。参考立意(标题):1. 生活的强者懂得适时放低姿态;2.能屈能伸才是真正的强者;3.像弱者感受世界,才能连接更大的能量。小窗语文:日积·思考·格局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