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汉传中医之六纲辩
2022-03-04 | 阅:  转:  |  分享 
  
汉传中医之六纲辩证----学习笔记李玉顺汉传古中医之六纲病机疾病的分类和病因1.内伤病内伤病亦称本病(即疾病源于人体自身系统功能
的失常所致。),是指由内因和不内外因导致的无外感症状的疾病。2.外感病外感病,是指人体感受外界病邪所引起的疾病。内伤病与外感病
是为相对的概念。在医圣张仲景的著作中,《伤寒论》是以外感病框架为核心,《金匮要略》则是主要以内伤病框架为核心。汉传古中医之六纲病机
内伤病(本病)六纲病机框架阴阳三才病理六爻六纲病位病机=病位+病理阳即阳盛阳实热表阳太阳病四肢百骸表实热里阳阳明病五脏六腑里实热上
焦阳明膈以上及头+实热中焦阳明心下至脐上+实热下焦阳明脐下及阴+实热中气寒热错杂半表里阳少阳病表里之间上下之中非表非里偏表
及中上焦,实热多虚寒少阴即阳衰半表里阴厥阴病偏里及中下焦,虚寒多实热少阴虚寒里阴太阴病五脏六腑里虚寒上焦太阴膈以上及头+虚寒中焦太
阴心下至脐上+虚寒下焦太阴脐下及阴+虚寒表阴少阴病四肢百骸表虚寒汉传古中医之六纲病机外感病病机框架外感病古时统称“伤寒”
,即谓“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热、有热病、有温病,其所苦各有不同”。另外还有疫疠。外感病分类外感病治则外
感病有五病位在表,即表病(表证)伤寒,寒束肌表,闭而不通。风寒湿三邪为阴寒之邪,均属于凉滞证或寒饮证的范畴,治当温散。当属寒
热错杂之痞证范畴时,当清温并用。中风,风邪束表,通而不畅。中湿,水湿蕴表,滞留不畅。中暍,热蕴肌表,伤津伤血。病属烦温或燥热证,治
当清热;属寒热错杂之痞证,则当温清并用。病位或表或里或半表里疫疠,发病迅速,传染性强。治疗时,当见表治表、见里治里;当汗则汗,当下
则下;有热清热,有寒祛寒;随证治之。汉传古中医之六纲病机3.内伤病和外感病在表证上的区别外感之邪为六淫,即风寒暑湿燥火。其中暑湿
燥火均为温热病邪,在经方中统归“暍邪”。故外感病有五:中风、伤寒、中湿、中暍+疫疠。疫疠,是人体在感受疫疠之气而发生的急性、流行
性传染病即瘟疫。与六淫同属于外感病因,致病后称作疫疠,或叫瘟疫。其特点是发病急,病情险恶,传染性强等。表证分类无外感病参与的内伤
病,其表现的证候称为本病。太阳病本病少阴病本病病位在表,常合并内伤病,并善于传变的外感病。太阳外感病少阴外感病汉传古中医之六纲病
机4.外感病与内伤表证之间的关系表证具体分类无外感病参与的内伤病,其表现的证候称为本病。太阳病本病少阴病本病病位在表,常合并内
伤病,并善于传变的外感病。太阳外感病太阳外感伤寒证太阳外感中风证太阳外感中湿证太阳外感中暍证少阴外感病少阴外感伤寒证少阴外感中
风证少阴外感中湿证少阴外感中暍证汉传古中医之六纲病机外感病和内伤病(本病)的本质上的区别,就在于引发疾病的病因不同,即有无外邪参
与引发疾病就是判断二者不同的标准。两者在表证上的区别与联系,就在于太阳、少阴为共同主表的两大调节系统,维护着肌表相对的阴阳平衡。
外邪袭表,引发外感表证,其病理表现肯定离不开太阳、少阴两大调节系统这一生理基础。是故,人体所患疾病的表证就有单纯太少本病证候和单
纯外感病证候之别,又有本病和外感病同时存在、相互勾连证候的合并。汉传古中医之六纲病机六纲之义太阳、少阴、少阳、厥阴、阳明、太阴为
六纲名称,而且只是名称而已,是表证(太阳、少阴)、里证(阳明、太阴)和半表里证(少阳、厥阴)的代称名词,无实质性的意义。六纲,既
是人体六大调节系统的名称,又是人体患病时的病位、病理和病机的代称。是故,六经与人体经络学说毫无关系。《伤寒论》之六病之说,亦如是
。其与人体经络、五运六气等的关联,是后人注解时强加上的,非汉传古中医之义。汉传古中医之六纲病机内伤病(本病)辨治纲要一、热证一)表
实热(太阳病)太阳病诊断标准1)发热,汗出或无汗;2)口渴;3)不恶寒反恶热;4)脉洪(浮大急数或浮大和缓)。舌象,
多为舌红苔薄黄,甚则苔黄燥。太阳本病,是病位在表,病理为实热,病机是表实热,即在表的阳气盛,阳盛则热。津液尚存则有汗,津液干涸(
he)则无汗。津亏则口渴。汉传古中医之六纲病机【提纲】太阳之为病,表实热是也。即太阳病,是指人体四肢百骸、乃至皮肤毛发等出现的一
切以热为主的疾病。包括皮肤病、肌肉病、筋骨、肌表及四肢的经脉等热性病。按五证病理模型,太阳表实热证分为太阳烦温证和太阳燥热证。1.
太阳烦温证(轻度的表热证)【提纲】太阳病,必发热而渴,汗出,不恶寒反恶热,口干舌焦而脉洪者,为烦温证。汉传古中医之六纲病机代表方证
(1)太阳烦温,发热,不恶寒反恶热,遇热汗出不止,饮水数升不已,口干舌焦而脉洪者,小白虎汤主之。石膏16知母6炙甘草2
人参3(数字为药量比例)方用:清热敛汗、养津液、利水饮、固护胃气。《伤寒论》中的白虎汤和白虎加人参汤等,均由此方化裁而来
。汉传古中医之六纲病机(2)太阳烦温,心中烦热,虚乏少气心下满,时自汗出,舌干,渴欲饮水,或时呷漱不已,久不解者,大白虎汤主之。
石膏16知母6人参3乌梅3麦门冬45炙甘草2粳米96方用:清烦温、补津液、养胃气虚劳。2.太阳燥热证(
重度的表热证)【提纲】太阳病,必发热无汗或少汗,咽干口燥喜饮,肌肤为之病,甚者干劲皴揭,黄疸肌衄,营卫俱伤,舌红脉浮实者,为燥热证
。汉传古中医之六纲病机代表方证(1)太阳燥热,发热无汗或少汗,肌肤热淫湿痒,目痛口疮,小朱雀汤主之。黄连4黄芩2芍药
2炙甘草2方用:清热利水、补津养虚。(2)太阳燥热,身热无汗或少汗,口干渴,肌肤热燥而衄,或发黄疸者,大朱雀汤主之。鸡子
黄2枚阿胶3人参2黄连4黄芩2芍药2炙甘草2(3)太阳燥热,身大热,汗出口渴,或咽痛、或头痛、或热毒斑疹,芍药四物
解肌汤主之。汉传古中医之六纲病机芍药解肌四物汤方:芍药3黄芩3升麻3葛根3方用:清热解毒、升津止渴。(4)太阳燥
热,身热无汗或少汗,不恶寒,虚烦少气,身为之黄,或发赤色丹疹瘙痒,目赤痛者,栀子柏皮汤主之。肥栀子(掰,15个)炙甘草1黄
柏2对热性皮肤过敏者,周身风疹瘙痒难忍,舌红或淡胖齿痕,黄腻苔者,疗效肯定。汉传古中医之六纲病机二)里实热(阳明病)阳明病的诊断
标准1)口干渴;2)烦躁;3)潮热汗出;4)食积;5)协热利或大便硬;6)脉沉实有力。阳明本病,是病位在里,
病理实热,病机为里实热,或胃家实。病位包括胃肠道。实热则伤津,津亏为里实热的第一表现。舌红苔黄腻或干。汉传古中医之六纲病机【提纲】
阳明之为病,里实热是也。即凡是五脏六腑的实热病,皆属于阳明病。既有轻重之分:轻者为烦证,重者为燥证,极重者(气机闭塞不通)为闭证
;又有三焦之别。阳明病的辨证要点有二:一是分清轻重即烦温与燥热;二是分清三焦分部的主证。1.里烦温证(轻度的里热证)【提纲】阳明
病,懊,心烦不得眠,胸腹痞闷,口渴,汗出喜凉,或咳、或呕、或惊,为烦温证。阳明烦温证,热盛而津亏,但尚未燥伤津血,症状以口渴、盗
汗、潮热喜凉多见。汉传古中医之六纲病机代表方证(1)阳明烦温,烦热喘咳,咽干口渴,胸中热,或高热而惊者,小白虎汤主之。小白虎汤
,为对治烦温证的代表方,表里之热皆可治之。对于温热性津液损伤造成的急性喘咳,甚至惊厥,津亏而气滞不利,烦闷胀满等,疗效显著。临床小
儿居多,可注意使用。(2)阳明烦温,喘逆不得息,或易惊,潮热汗出,舌干渴欲饮水,腹中坚满,久不解者方,大白虎汤。大白虎汤证比小
白虎汤证,要复杂且病程偏久,但仍属于为劫伤津血的阶段,或者是使用小白虎汤疗效不满意者。大白虎汤治疗热伤津液,肺、胃津液不足,气机结
滞而上逆,出现喘咳而虚乏、烦满者,疗效满意。汉传古中医之六纲病机2.里燥热证(重度的里热证)【提纲】阳明病,烦躁不安,胸腹胀满痞痛
,潮热汗出而喜冷,口干舌燥,溲赤涩,或协热下利者,或便坚,甚者躁狂谵语,吐下其血者,为燥热证。阳明燥热证,津液近于亏竭,甚至伤及
血分,造成血液妄行或干枯。潮热,是指患者没有寒象,不恶风寒,却不时地出现如同潮水、来势比较强烈、然后缓慢退去的高热汗出而烦躁的现
象。潮热不单是只见于更年期,凡是津亏燥热的里实证,往往都可见到,而非仅为日晡bu发热。汉传古中医之六纲病机代表方证(1)阳明燥
热,心气不足,内生燥热,目赤口疮,坐卧不宁,虚烦不寐,时下利腹痛者,小朱雀汤方。“心气不足”之心为心火、气为津血,是火中的阴气不
足,可造成火旺而伤津血,出现燥热。(2)阳明燥热,重下恶毒痢,痢下纯血,日数十行,赢瘦如柴,心中不安,腹中绞急,痛如刀刺,或烦躁
不眠,便秘者,大朱雀汤方。此属慢性的热盛而津亏血燥,以毒血痢为代表。汉传古中医之六纲病机(3)阳明病,协热下利,暴注不止,腹中
痛,口渴汗出,大热呕逆者,葛根芩连汤主之。葛根8炙甘草2黄芩3黄连3此方可以是单纯的阳明水热互结;也可以是同时里热
盛而外越,出现太阳表热,形成表里俱热,甚至引发黄疸;也可治温病外感不解,内扰阳明,蒸动水液而导致的协热下利。病理产物有水饮、食积、
血瘀,或三者纠缠合并,为本方病机。汉传古中医之六纲病机3.里实热上焦证【提纲】阳明病,上焦证。口苦咽干,目赤,呕恶,胸膈痞满,头汗
齐颈而还,能食而气不利。病位在胸膈以上,包括大脑、口腔、咽喉、气管、食管、心、肺等脏器。这些部位出现单纯热象,皆属于阳明上焦实热
证。“头汗齐颈而还”为特殊表现,尤其是吃饭时头颈部汗出如雨,其他部位不出汗,古人称之为“漏气”;“能食而气不利”为特殊症状,患者
食欲好、食量大,但常伴有胸胁气滞、气胀等,常喜饮食汤粥之物,以便食物顺利下行。汉传古中医之六纲病机代表方证阳明病,饮食下胃,胃气
未定汗出,面背身中皆热,此上焦实热,海藻泽泻汤主之,又名曰漏气方。泽泻3半夏3前胡3甘草1海藻1升人参2茯苓2地骨
皮5石膏8竹叶5合全方清敛上焦热,养津液,化水饮,降逆气,通利气滞、痰饮、食积。汉传古中医之六纲病机4.里实热中焦证【提纲】
阳明病,中焦证。腹胀而关格不通,时时胸胁痛也。中焦病的特点是关格不利,痞闷不舒。代表方证阳明病,上下不通,不吐不下,腹满膨膨喘
急,此中焦实热,欲开关格通隔绝,大黄泻热汤主之。大黄3黄芩3泽泻3升麻3芒硝3栀子4元参8生地黄汁1升汉传古中医之
六纲病机5.里实热下焦证【提纲】阳明病,下焦证。腹胀,小便难,协热利或大便坚。代表方证(1)阳明病,大小便不通,懊恼不眠,此下焦
实热,前胡通塞汤主之。前胡3升麻3黄芩3泽泻3豆豉8生地1升芒硝1栀子4石膏6前胡通塞汤治疗腹胀、大小便俱不
利,如有协热利者,不能使用。汉传古中医之六纲病机(2)阳明病,虚赢少气,心下满,胃中有宿食,大便不利,生地黄汤主之。生地黄三斤
大黄4甘草1芒硝2合大枣2个本条的大便不利,是针对大便干硬便秘和宿食的大便下利便溏而言。6.里实热三焦证代表方证阳明病
,三焦俱实。其人不大便五六日,舌上燥而渴,潮热汗出,短气燥烦,心中懊恼。从心下至少腹硬满而痛不可近者,此燥热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
大黄6芒硝一升甘遂一钱匕三个承气汤证主要是热结于中下焦。汉传古中医之六纲病机二、寒证一)表寒证(少阴病)少阴病诊断标准
1)无热恶寒;2)四逆;3)但欲寐;4)脉浮,微细。舌象,一派虚寒之象的淡白舌或淡胖舌,苔薄白。少阴本病,是
病位在表,病理虚寒,病机是表虚寒,即在表的阳气不足,阳虚则寒,会畏寒,得暖则舒,喜欢温暖的环境。与太阳病表实热阴阳相对。按照五证
病理模型,虚寒症分为凉滞证和寒饮证。汉传古中医之六纲病机【提纲】1.少阴之为病,表虚寒是也。2.少阴病,无热畏寒,四逆,但欲寐,
脉微细者,表虚寒也,为本病也。“无热畏寒,四逆”是必备症状;“但欲寐,脉微细”具备一个症状就可以诊断为少阴病。少阴病表虚寒
,首要是四肢百骸阳气不足,患者身体偏寒而无热,并且怕冷。“但欲寐”是虚寒患者多见的一个症状,无论是表虚寒还是里虚寒,都时常见到
。这是人体阳气虚弱,精神不能振奋的缘故。患者整体处于似睡非睡、睡时易惊醒;白天因困倦而睡觉,夜间更难入眠,甚则如逃犯恐惧难眠。汉传
古中医之六纲病机(一)表凉滞证(少阴凉滞证)【提纲】少阴病,身凉喜暖,其汗或少或多,喜静蜷卧,但欲寐,口淡不渴,不喜饮,舌淡苔白,
为凉滞证。这时患者虚寒较轻,还未达到严重的寒饮阶段,以温药对治之。代表方证1.少阴凉滞,身凉或重痛,喜暖无汗或汗出少,但欲寐而
昏沉倦卧,小青龙汤主之。麻黄3桂枝2炙甘草1杏仁2表虚寒的凉滞证会导致在表的气血运行不畅,阳虚而津液气化不利,水饮容易
滞留,即使没有外感病的参与,也会出现身体沉重,甚至疼痛。汉传古中医之六纲病机2.少阴凉滞,身凉喜暖,当汗出而不汗出,身体疼痛,谓
之溢饮,其人短气而渴,四肢历节痛,或一臂不随,时复转移在一臂,其脉沉细者,为留饮,大青龙汤主之。麻黄3细辛3炙甘草3桂枝3
五味子3半夏4杏仁3大青龙汤,是治虚寒而生水饮痰浊的名方。不论外感还是内伤,只要是在里的虚寒导致的痰饮证,都有很好的疗
效。汉传古中医之六纲病机(二)表寒饮证(少阴寒饮证)【提纲】少阴病,形寒厥冷,无汗或多汗,但欲寐而难眠,抑郁寡欢而郑声,身摇振振而
瞤动,舌淡齿痕苔水滑,为寒饮证。代表方证1.少阴寒饮,其人形寒四逆,身重痛或微肿,但欲寐,抑郁不舒,舌淡齿痕苔水滑,小玄武汤主之
。茯苓3白术2干姜3生附子1寒饮证,是阳虚严重,不能蒸化水液而出现的系列证候。汉传古中医之六纲病机2.少阴寒饮,其人形
寒厥冷,四肢沉重疼痛,腰腿寒凉重痛,身摇振振而瞤动,但欲寐而难眠,甚则儋儋如人将捕之,抑郁寡欢而郑声,舌淡齿痕苔水滑,大玄武汤主之
。茯苓4桂枝4五味子3白术2干姜4生附子1炙甘草3少阴病表虚寒重证,为寒饮证。脉象以虚为主,或弦而有力。有力是寒饮
结实,病情很重。3.少阴寒饮,形寒肢冷,汗出畏风,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四肢微急,难以屈伸。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桂枝附子汤
主之。汉传古中医之六纲病机桂枝4炮附子3生姜3炙甘草2大枣12此处“不呕、不渴”,是说明没有里证的虚寒水饮参与;“脉虚
浮而涩者”,是指脉象浮取无力,或散中微细。二)里虚寒(太阴病)【提纲】太阴之为病,里虚寒是也。太阴病,病位在里,病理是虚寒。五脏
六腑皆属里,里面脏腑阳气不足,不能蒸化水饮为津液,鼓动和运行气血的力量不足,会产生气血运行阻滞,痰饮滋生,造成饮食水谷难以运化的状
况。太阴病与阳明病相对,阳明病该有的病机,太阴病都相对具备,病理上属于虚寒。汉传古中医之六纲病机太阴病主要病机及表现是:“胃家
虚,水饮便溏”。这里的“胃家”是指病位在里的脏腑器官;“虚”是虚寒阳气不足;病理产物,以痰饮为主,同时还会引发气滞、血瘀、饮食不化
的情况发生,甚则导致气血饮食四大病理产物相互纠结于一处,形成者癥瘕积聚。里虚寒除了便溏下利以外,还有一些因水饮上逆造成的典型症状
,称为“四逆症:喘、呕、眩、悸”,即逆于肺则咳喘,逆于心则惊悸,逆于胃则呕吐,逆于头则眩晕,成为临床上太阴病最为常见的一些典型症状
。汉传古中医之六纲病机太阴病诊断标准1)口干不欲饮;2)抑郁不舒;3)腹胀呕恶,食寒则甚;4)便溏下利、完谷不化,或便难;
5)脉沉弱或沉弦。太阴本病,是病位在里,病理虚寒,病机里虚寒或胃家虚。虚寒必生水饮,里虚寒直接导致水饮不化津液,水饮内停。体征
症状还有大便黏腻而排便困难,或有小便频数。舌象淡白、苔白腻水滑,舌体胖大有齿痕。汉传古中医之六纲病机(一)里凉滞证(太阴凉滞证)【
提纲】太阴病,身凉喜暖,但欲寐,口淡不渴,不喜冷饮,头眩短气有微饮,或眩或悸或呕,不欲食,心下腹中胀满,凉痛绵绵而便溏,其人小便清
长,舌淡齿痕苔白者,为凉滞证。太阴凉滞时,虚寒还不严重,还未达到寒饮泛滥或凝结积聚的程度。“有微饮”,是有轻度的水饮。它导致
了头眩短气,而非“肝气郁滞”造成了“短气”。这时的病理产物,包括气滞、轻度血瘀、微饮停留、饮食消化欠佳等。汉传古中医之六纲病机代
表方证1.太阴凉滞,身凉重痛,喜暖无汗,咳喘而脉弦者,此有水饮,小青龙汤(温阳化饮、定喘补津)主之。2.太阴凉滞,身凉喜暖,其
人或呕或噎或善嚏如泣状,喘咳不已,依息不得卧,此心下有水气,大青龙汤(温阳除饮、降逆定喘)主之。3.太阴凉滞,身凉喜暖,心下逆
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苓桂术甘汤主之。茯苓4桂枝3白术2炙甘草2“水气”即气滞、水饮互结的病理产物。汉传古中医
之六纲病机(二)里寒饮证(太阴寒饮证)【提纲】太阴病,形寒厥冷,抑郁独处,恐悸难眠,或喘、或噎而不食、或头眩痛,或鸣聋。心下结硬,
腹冷痛胀满,下利清谷或便难,小便利或不利,舌淡齿痕,苔白水滑者,为寒饮证。太阴寒饮,里虚寒严重,水饮加重而泛滥,畏寒怕冷严重,四
肢厥逆。此时,体内阳气虚乏,心神也会被寒饮所困,而出现抑郁独处、心悸恐惧、难以入眠等一系列很重的症状。小便自利原因有二:一是下焦
阳虚不固;二是阳虚而气机凝滞,如虚寒的前列腺肥大等。寒性的舌苔,都是白腻水滑。汉传古中医之六纲病机代表方证1.太阴寒饮,阳气不
足,内生寒饮,小便不利或尿频,腹中痛而下利,或干呕,四肢厥冷者,小玄武汤主之。小玄武汤,散寒、除滞、祛水饮。太阴病的小便,是
尿液清长;阳明病的小便,一般是尿短赤。2.太阴寒饮,腹满而吐,食不下,胸下坚结,自利,腹时自痛,四肢沉重疼痛,四逆,身为振振摇。
其人或咳、或眩、或悸、或小便不利者,大玄武汤主之。大玄武汤,温化水饮、除气滞、补津液、和胃气。汉传古中医之六纲病机3.太阴病,
畏寒,吐利腹胀,汗出而不渴,身疼厥冷,小便利,或大便难,脉沉弦或欲绝者,四逆汤主之。炙甘草2干姜1.5生附子1此“大便难”
,是在一派虚寒证,没有明显热象,大便只是偏干,排便无力,或者大便硬,甚至如羊屎,一粒一粒排除,就要注意是否为寒凝結聚所致(轻者,可
用单纯的真武汤,以温化寒饮解决;重者,可加芍药,采取阳明法解决。),要与阳明实热的便秘症相区别。本方加大干姜4用量,则为通脉四逆
汤,可救急复脉。汉传古中医之六纲病机(三)里虚寒上焦证【提纲】太阴病,上焦证。嗌干,食不入而苦呕,吞酢(zuo,同醋)而吐涎沫,胸
背引痛,头面肿或眩痛脑鸣。患者咽喉干燥,但咽干不欲饮,喜欢热水。原因是水饮盛,不能蒸化津液上腾而咽干,饮热水稍加滋润即可,不敢多
饮,饮多则会加重水饮,这是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本证是寒饮逆冲于上,而造成以上症状。这种耳鸣严重时像大脑也感觉轰鸣一样,为现代
医学之“内耳眩晕症”。汉传古中医之六纲病机代表方证太阴病,久寒,胸胁逆满,不得食,干呕吐涎沫,头痛者,此上焦虚寒,千金吴茱萸汤主
之。吴茱萸5半夏8小麦1升甘草2人参2桂心2生姜8大枣3此方归入玄武汤类,比《伤寒论》中的吴茱萸汤(吴茱
萸4生姜4大枣1),疗效更为满意。此证尤其是慢性发展的,长期久病,患者的胃气虚弱而呕吐,就会伤及津液。临床中,用《伤寒论》吴
茱萸汤时,就要加人参2,以增加养津液的力度。汉传古中医之六纲病机(四)里虚寒中焦证【提纲】太阴病,中焦证。肠鸣鼓胀,下利不止,食饮
不消而中满。此证,若是凉滞证,可用理中汤对治;若是寒饮证,则需用大半夏汤来解决。代表方证太阴病,下利,时腹自痛,食饮不消而中满
,其人喜唾或呕,久不了了者,此中焦虚寒,理中汤主之。干姜3炙甘草3白术3理中汤是小玄武汤的雏形,归入玄武汤类。对治太阴
中焦凉滞证。若重时,可加半夏、附子等。汉传古中医之六纲病机(五)里虚寒下焦证【提纲】太阴病,下焦证。少腹痛而大小便泄下不止。即小
肚子冷痛,遇寒则重,得热则舒,甚则痉挛性疼痛,包括虚寒的痛经。下焦的下利,治中焦无效。代表方证太阴病,腹痛,小便不利,下利不止,
便脓血者,此下焦虚寒,桃花汤主之。赤石脂1斤干姜1两粳米1升下焦病位在少腹,主要是肠道和膀胱,还包括生殖系统。常见虚寒症
状为大小便问题,如少腹疼痛、下利不止或大小便失禁等。严重者,气不摄血而便血、尿血等。汉传古中医之六纲病机(六)里虚寒三焦证代表方证
太阴病,三焦俱寒,胃中虚冷,腹满塞,欲下气,大半夏汤主之。半夏1升大枣20个炙甘草炮附子当归厚朴茯苓枳实各2两
桂心5两生姜8两蜀椒200粒大半夏汤,是三阴病的慢性病的通治方,加减运用,十分广泛。尤其是伴有虚劳证的慢性患者,效果更好。可
温化水饮、理气、养血、消食积、降逆气、止呕止泻、温四肢、暖下焦。对虚寒闭经的慢性妇科病,疗效确切。凡是虚寒水饮上逆导致的气机逆乱,
都能解决。汉传古中医之六纲病机三、半表里寒热错杂证半表里,讲的是病位,是“似表非表、似里非里”,非单纯的表证、里证,又不是“表里
合病”就是介乎表里之间的一个特殊类型。临床上,患者主诉含糊不清,所述症状说轻不轻、说重不重,说慢不慢、说急不急,似表似里,似热似
寒,似虚似实,感觉周身内外上下,没有舒服的地方,症状表现纷繁复杂;治疗上,不能发汗、攻里即汗、吐、下三法皆禁,只能用“和”法“和以
解纷”来解决。汉传古中医之六纲病机半表里病,病理上是寒热错杂。热多寒少,少阳病,以阳证的实热为主,夹带虚寒;寒多热少,厥阴病,以
阴证的虚寒为主,夹带实热。少阳病,以烦温证或燥热证为主,夹带凉滞证或寒饮证,为阳痞;厥阴病,反之为阴痞。典型的半表里病(少阳、厥
阴),必须符合寒热错杂和似表似里的病位两个条件才能成立。一)半表里热多寒少(少阳病)【提纲】少阳之为病,半表里之热多寒少,营卫不和
也。汉传古中医之六纲病机少阳病,是以阳多阴少为主的大范围综合证候群。营卫,是气血的外在功能体现,血以养身,气以守护内外。气血为本
,营卫为标。营卫出现问题,多在表或偏表,为易治;气血则是病位在里,伤及根本,则极难治疗。往来寒热,是身体肌表的感觉,即发热汗出之
后,随之而来的是畏寒或恶寒。更年期女性患者,多有此类问题。《伤寒论》中论述的少阳病病机有两个:一是肌表的营卫不和,正邪纷争,造
成了寒热往来;二是从三焦论述,为上实下虚,津液不足,胃气不和。汉传古中医之六纲病机少阳病诊断标准1)寒热往来,热多寒少;2)头
晕目眩;3)口苦咽干;4)胸胁苦满;5)默默不欲饮食;6)心烦喜呕;7)腹痛或便溏;8)脉弦实。少阳本病,病位在表里、上下
之间,病理寒热夹杂,热多寒少,病机是偏表、偏上之实热津亏,下焦虚寒水饮之“邪高痛下”。无典型舌象,以舌红苔白或舌淡苔黄为多见。汉
传古中医之六纲病机【提纲】少阳病,上焦实,下焦夹虚,中焦不和,烦温燥热多而凉滞寒饮少,其人寒热往来,此半表里多热也,为阳痞证。这
及时少阳病的典型病机。注意一点,就是汗出候又出现畏寒(加衣得暖则减)症状,而非恶寒(加衣得暖不减)的外感症状。“上焦实”即头颈部
为《伤寒论》之口苦、咽干、目眩是也;胸胁部为《伤寒论》之胸胁苦闷、心烦喜呕。“中焦不和”即《伤寒论》之嘿嘿不欲饮食。“下焦夹虚
”即《伤寒论》之邪高痛下,以腹痛、便溏为主。治法上为“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汉传古中医之六纲病机肌表的往来寒热和三焦的
上热、下寒、中焦不和,其典型症状(11个)具备七成以上,即可确定为少阳病,即头晕、目眩、口苦、咽干、往来寒热、心烦、呕恶、胸胁硬满
、嘿嘿不欲饮食、腹痛、便溏。《伤寒论》之“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这句话,是针对外感病出现了小柴胡汤证的一
种合并症,而不是少阳病的诊断标准。典型的少阳病,是真正的少阳病本病,并必须用阴旦汤类方去对治,否则疗效欠佳。而“属少阳病”,则属
于合并证范围,要用合方去治疗方可。汉传古中医之六纲病机痞证,是一个泛概念,是指一类症状,更是一种病机,泛指全身表里、上下的寒热错
杂的一种特殊表现。在病理上,必须是寒热错杂;在症状上,分无形和有形两种,无形为气滞,有形的是食积、痰饮、血瘀,类似于“癥瘕”即现代
医学之器质性病变和非器质性病变。痞证当中,大多数会出现“痞结”即无形和有形的“肿块”,可出现在全身内外各个部位。如皮肤肌肉中的肿
块,为“皮中痞”;胸中(如肺病、心脏病、食管病出现的胸中闷痛)的为“胸中痞”;在心下的为“心下痞”(如胃病);在胁下的为“胁下痞”
(如肝脾肿大、某些肠炎等);还有脐下痞(即某些妇科病、男科病等)。汉传古中医之六纲病机代表方证1.少阳病,身热汗出而畏凉,头痛目
赤,心烦干呕,遇寒则腹中痛,下利者,小阴旦汤主之。前胡8黄芩3生姜2炙甘草2临床上,遇到患者表述不清,说就是感觉不
舒服时,一般会觉得“无证可辨”。这时,一定要通过“舌象”和“脉象”,再结合问诊十问歌诀,有的放矢的详细询问患者,找出相关问题。辨
证要在细微处下功夫。往往患者本人都没注意、没在意的细微症状,就能够决定“辨证”的大局;而有些症状(主症),医生则会忽略掉,而失去“
准确”的辨证机会。汉传古中医之六纲病机2.少阳病,,头目眩晕,咽中干,每喜干呕,食不下,心中烦满,胸胁支结痞痛,腹中冷痛下利,
往来寒热者,大阴旦汤主之。前胡8人参3黄芩3生姜2炙甘草2大枣12个半夏1升本证在小阴旦汤证基础上,患者
的津液不足较严重,并出现了明显的虚乏状态,尤以咳嗽、呕恶,胸中、心下和腹中痞痛为重点。前胡,《别录》:味辛苦,微寒。主疗疾满胸胁
中痞,心腹结气,风头痛,去痰实,下气。治伤寒寒热,推陈出新,明目退翳。《本草汇言》是散风寒、净表邪、温肺气、消痰咳之要药。汉传古中
医之六纲病机二)半表里寒多热少(厥阴病)【提纲】厥阴之为病,半表里之寒多热少,气血不调也。厥阴病与少阳病相对,是寒多热少。偏于气
血失调,这时,病人已伤及了有形之本(气血),病情更为复杂,也难调治。厥阴病,重在一个“厥”字,主要代表“阴阳气不相顺接”,其典型
症状为“厥者,手足逆冷是也”。既阴多阳少,又不转化沟通,就要向阴阳离决方向发展,预后不良。汉传古中医之六纲病机厥阴病诊断标准1)
厥热往复,寒多热少;2)气上撞心;3)消渴;4)心中疼热;5)饥而不欲食;6)食则吐蛔;7)下之利不止;8)脉弦。厥阴本
病,病位在在表里、上下之间,病理寒热夹杂,寒多热少,病机是偏里之中下焦虚寒水饮,上焦实热津亏。寒热痞结于心下及胸中,会有泛酸疼热的
症状出现。无特定舌象。汉传古中医之六纲病机【提纲】厥阴病,下焦为虚,上焦挟实,中焦不和,凉滞寒饮多而烦温躁热少,其人厥热往复者,此
半表里多寒也,为阴痞证。厥阴病典型病机表现是上热下寒、中焦不和,以下焦虚寒为主,上焦郁热为次,中焦不运,寒多热少,寒热错杂。另
一个,是与少阳病的“往来寒热”相对的典型症状是厥阴病的“厥热往复”,症状相似,但寒热属性不同。“厥热往复”的特点,是患者在全身畏
寒、四肢逆冷的状态下,厥冷之后,开始发热,并类似阳明病的“潮热”,伴有汗出。时间上,冷热交替往复,可以有规律,也可以没规律,但总的
表现是寒多热少为主。汉传古中医之六纲病机代表方证1.厥阴病,畏寒身冷,复发热汗出,寒多热少。身痛,气逆干呕,胸中、心下结气,腹中
绵绵而痛,小便不利者,小阳旦汤主之。桂枝3芍药3生姜2炙甘草2小阳旦汤证,是典型的厥阴轻证,是虚寒水饮,夹带实热津
亏,整体病机是凉滞多烦温少,水饮与津亏并存。2.厥阴病,虚劳。胸中客热,冷癖痞满,宿食不消,吐噫,胁间水气,或流饮肠鸣,不生肌肉
,头痛,上重下轻,目视昏昏,惚惚志损,常躁热,卧不得安,少腹急,小便赤余沥,临事不起,阴下湿,或小便白浊,伤多不可尽述者,大阳旦汤
主之。汉传古中医之六纲病机大阳旦汤黄芪3人参1芍药2生姜8桂枝3当归1炙甘草1大阳旦汤符合厥阴病典型的
主证要求,寒凉多温热少营卫不和、魂魄不交。虚劳病,一般没有明显的主症,患者主观感觉,浑身不舒服,有早衰之感,亦即现代人们所说的亚
健康状态。大阳旦汤的总病机是以偏寒性的虚劳病为代表。对于身体偏寒性的虚劳羸弱,患太阳外感风寒湿邪,缠绵不愈者,疗效满意。汉传古中
医之六纲病机3.厥阴病,两胫自冷。腰以上必汗出,汗出沾衣而黄染,下无汗,腰髋弛痛,如有物在皮中状,或痒或痛。剧者不能食,身疼重,
烦躁,小便不利,此为黄汗,桂枝加黄芪汤主之。桂枝3芍药3炙甘草2生姜3大枣12个黄芪24.厥阴病,手足厥寒,复有热,
头痛,气上冲逆,心中疼热,饥不欲食,呕而恶闻食臭,腹中沉寒冷痛,大便厥利热秘,脉微细欲绝,并妇人经行痛极而厥者,当归四逆吴茱萸生姜
汤主之。当归3芍药3炙甘草2木通2桂枝3细辛3生姜8吴茱萸2升大枣25个汉传古中医之六纲病机外感病辨治纲要外感
病,古称“天行”,又称“伤寒”。天行。即气候异常导致的流行病或传染病。伤寒,即《难经》“伤寒有五”之泛指一切外感病。汉传古中
医,以“外感病”统称。从病位上讲,外邪入侵人体有三个途径:从表而入、从里而入、从半表里而入。从病理上看,外感病可分为三种:寒证
、热证、寒热夹杂证。汉传古中医之六纲病机从感邪不同来分,有中风、伤寒、中湿、中暍、疫疠从阴阳归属来分,即以人患病时整体证候的“
寒热”和“寒热多少”来划分。1)以是否发热为分辨标准,即发热恶寒,发于阳者,为太阳外感病;无热恶寒,发于阴者,为少阴外感病。
2)无明显发热恶寒症状时,以寒热比例偏向为分辨标准,即整体证候温热偏多者,为太阳外感病;整体证候寒凉偏多者,为少阴外感病。汉传古
中医之六纲病机汉传古中医之六纲病机一、伤寒病(一)伤寒病辨治纲要1.外感伤寒之为病,必恶寒、头身痛、无汗、脉浮紧。即寒邪侵袭人
体肌表所造成的疾病。寒邪束表,毛孔闭塞,气机不得宣发,营卫运行阻碍不畅,造成一系列症状。2.伤寒证悉具,若其人有热恶寒者为太阳伤
寒病,无热恶寒者为少阴伤寒病。即病位在表的,一是太阳病,一是少阴病。汉传古中医之六纲病机3.伤寒,因其病在表,宜以汗解。微似汗
,不可令大汗出,病必不解,或传变,或亡阳。凡攻表者,皆准之。外感伤寒,治法为解表,亦称攻表。攻表是一种攻邪法,不可孟浪,否则会变
证百出。汗法攻邪,必以“微汗法”,不可出现大汗淋漓。(二)典型证1.太阳伤寒证【代表方证】(1)太阳伤寒,其人发热恶寒,口舌干燥
,无汗而咳喘者,麻杏石甘汤主之。汉传古中医之六纲病机麻黄4杏仁3炙甘草2石膏8太阳伤寒的实际病机,是寒热夹杂证。麻杏石甘
汤,方剂配伍,也是寒热药并用,属于阳旦汤类。对治现代医学之急性肺炎,疗效肯定。(2)太阳伤寒,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
而烦躁者,仲景大青龙汤主之。麻黄6桂枝2炙甘草2杏仁1生姜3大枣10个石膏4凡是太阳伤寒,恶寒无汗较重,用麻杏石
甘汤后汗不出,并津液不足者,可以用仲景大青龙汤解决。注意,用药中病即止。汉传古中医之六纲病机2.少阴伤寒证【代表方证】(1)少阴
伤寒,头痛、无热恶寒、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麻黄3桂枝2炙甘草1杏仁2麻黄汤在六神方上,称
小青龙汤,是专门对治典型的少阴伤寒证的。严格意义上讲,是不能用于治疗太阳伤寒证的。但在临床上,使用麻黄汤治疗太阳伤寒证时,一定要
小心,是在热证不明显时使用;如果热证明显,在使用后宜伤及津液,导致病情演变。这一点与《伤寒论》所述不同。汉传古中医之六纲病机(2
)少阴伤寒悉具,其人四逆者,麻黄附子甘草汤主之。若头身重痛而咳逆者,麻黄细辛附子汤主之。麻黄附子甘草汤麻黄2炙甘草2炮
附子1麻黄细辛附子汤麻黄2细辛2炮附子1注意,建议用江油道地生附子,用量从5克起。这两个方子,不但能治疗少阴伤
寒,包括少阴风湿,疗效颇佳。汉传古中医之六纲病机3.伤寒病合并传变1.伤寒证不解或已解,复传变他纲者,当随证治之。伤寒病发病迅
速,症状较重而明显,对症治疗当能很快痊愈。若治疗不当,都会引发病情传变,应“知犯何逆,随证治之”。2.如太阳伤寒,不解,复见少阳
证者,当麻杏石甘汤合大小阴旦汤治之。若见阳明里实而腹中坚痛,不大便者,当麻杏石甘汤加大黄主之。3.若少阴伤寒不解,复见里寒重而四
逆,但欲寐者,当麻黄细辛附子汤加干姜治之。汉传古中医之六纲病机4.若失治,其外感病已解,复见他证者,随证治之。如行仲景大青龙汤,
证虽解,因其发汗多而亡阳,病者恶风、烦躁、不得眠,当四逆汤治之。5.略举数隅,学者当思之,可也。二、中风病(一)中风病辨治纲要
1.外感中风之为病,必恶风寒、有汗、头身痛、脉浮缓。“中风”亦称“伤风”。感受风邪发病易传变,好诱发少阳病、阳明病、厥阴病、太阴
病等内伤疾病。汉传古中医之六纲病机“中”四声,意味着“入中”,即说明风邪容易传变入里,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所谓伤寒好治,中风难伏
。用药稍有偏差,病情极易传变,变化迅速而莫测。无论何种病情,只要夹有外感中风典型症状者,都可称之为“某某中风”,如少阳中风、阳
明中风、厥阴中风、太阴中风等。也可以直接认为,这些疾病都是风邪引发或传变而来。如外感风邪引发的肾炎、心脏病等即是如此。恶风寒,以
恶风为主,夹带恶寒,这是中风证的典型特点。汗出必恶风。脉象,是浮而舒缓。但阳虚的少阳中风,则是浮弱而软散。汉传古中医之六纲病机
3.中风证悉具,若其人有热为太阳中风,无热为少阴中风。太阳是表实热,则患病必发热;少阴为表虚寒,患病时必然会出现畏寒怕冷。4
.中风证,宜汗解。一切外感病,出现表证的,都用汗法治疗。但必须是:微汗法,决不能出现大汗淋漓,而病不除的情况。且大汗有亡阳之祸,
慎之。(二)典型证1.太阳中风证汉传古中医之六纲病机代表方证太阳中风证悉具,头痛、汗出、啬啬(se)恶寒、淅淅(xi)恶风、翕
翕(xi)发热,鼻鸣干呕,脉浮缓者,桂枝汤主之。头痛、汗出、恶寒、恶风、发热、鼻塞流涕、打喷嚏、干哕等,都是太阳中风的常见症状。
太阳中风的发热,不会是高热。其发热汗出是持续性的,有时也有间歇性的,有时是定时发热汗出,也有不定时发热汗出的。有时太阳中风症状
并不典型,只有定时或不定时发热和汗出的,属于风邪束表的营卫不和。汉传古中医之六纲病机很多小儿经常性外感中风,即日常所说的“总喜欢
感冒”,并且患有“鼻炎”,经久不愈者。都属于桂枝汤的主之范畴。桂枝汤不但有治疗外感中风的功效,也有表里双解的作用。对诸多寒多热少
的各科杂症,有广谱的治疗功用。因为,其有交互营卫、升降魂魄之妙用。药用温凉而不伤正气,通达阴阳而斡旋中州,乃千方之祖、万剂之根。
服用方法,要遵守方后注。对新感外感中风证,服药可以一天不分顿,无效就服,直至痊愈。如果是慢性病、需长期服药者,饮食清淡即可。汉传古
中医之六纲病机2.少阴中风证悉具,其人四肢微逆,脉浮弱者,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主之。桂枝3炙甘草2生姜3大枣12个炮附子
1少阴中风与太阳中风不同之处,在于不发热,且四肢发凉,肢节疼痛,精神不振,甚至但欲寐。治疗原则,有热清热、有寒祛寒。故少阴中风
无热畏寒,用药之时去掉寒凉药“芍药”,换成辛热药“附子”。、(三)中风病合并传变中风证不解或已解,复传变他纲者,当随证治之。汉传
古中医之六纲病机代表方证1.太阳中风,发汗太过,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难以屈伸者,此及于少阳也,桂枝加附子汤主之。桂枝3
芍药3生姜3炙甘草2大枣12个炮附子1太阳中风,发汗太过不仅风邪不解,还会伤及在表的阳气。表阳不足,固摄津液力减弱而持
续汗出,病及少阴虚寒;甚则津液损耗,出现“胃中干”的现象,并之小便难。即是太阳、少阴、阳明同病,或太阳、阳明同病。方中“芍药”,
有在治好外感病的同时,预防阻断可能出现里实热证的发生的作用。汉传古中医之六纲病机2.本太阳中风,医反下之而不解,因尔腹满时痛者,
桂枝加芍药汤主之;大实痛者,桂枝加大黄汤主之。桂枝加芍药汤桂枝3芍药6炙甘草2大枣12个生姜3桂枝加大黄汤桂枝3
芍药3炙甘草2大枣12个生姜3大黄2太阳中风,治用攻下而使外邪内陷,至病传阳明。轻者,桂枝汤倍芍药;重者,则需加大黄,以
攻下清热而止痛。邪在表,从肌表出;邪在里,从下出。汗攻邪,从表出,下法攻邪,从下而出。汉传古中医之六纲病机3.太阳中风,发热、微
恶寒、肢节烦痛、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见少阳证者,前胡桂枝汤主之。桂枝1.5芍药1.5炙甘草1大枣6个生姜1.5黄
芩1.5人参1.5半夏2前胡4本证就是太阳中风合并少阳证,即用桂枝汤和小柴胡汤,合方治疗。经方用药规范,典型的合并证就
用合方治疗;如果是在某个单一典型方证基础上,出现某个症状不符的情况,就按药症加减,化裁方剂治之。汉传古中医之六纲病机4.中风,服
桂枝汤不解,或攻下之,乃见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此合并太阴病,微饮结也,小便利则愈,桂枝去芍药加茯苓白
术汤主之。桂枝3生姜3炙甘草2大枣12个茯苓3白术3中风本当有汗,此证无汗,原因有二:一是经清热攻下后,津液不足,
里有水饮结聚,而无汗或少汗;二是里有水饮结聚,小便不利,里不通而外不能透,至无汗。本证之“翕翕发热”是一种微微发热的自我感觉,并
非真正的低烧发热,故方中无清热药。汉传古中医之六纲病机5.太阳风寒证,并太阴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
便不利、少腹满,或喘逆依息不得眠,或溢饮,或留饮诸节而痹痛不随,仲景小青龙汤主之。其人无热者,乃少阴外感,当去芍药。麻黄3芍药
3细辛3干姜3炙甘草3桂枝3五味子3半夏4这条方证相对很复杂,主要针对外感风寒证合并太阴病而言。方后注,市以据证灵
活加减化裁。仲景小青龙汤,治疗病种很多,凡是虚寒滞证,无论外感中风、伤寒、中湿或风寒湿夹杂,或内伤,皆可通治。汉传古中医之六纲病
机6.厥阴病本病,复外感中风,其人恶风寒、汗出、头身痛,寒多热少往来,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当归3桂枝3芍
药3细辛3炙甘草2木通2大枣25个本方证可调和阴阳,发散风寒。7.中风,表证已解,转为他病者,按内伤病,随证治之。
汉传古中医之六纲病机三、中湿病(一)中湿病辨治纲要1.外感中湿之为病,必恶风寒、身重或肿、关节疼痛而烦、甚者肉如锥刺刀割。中
湿,即外感湿邪,进而侵袭肌肉、关节而致病。包括现代医学的肌筋膜炎、关节炎、骨质增生、类风湿、痛风等级别,也包括神经根炎,如颈椎病、
腰突等。患者一般情况下,都有怕风、怕冷,或与阴天加重,关节肌肉疼痛或肿胀等症状。汉传古中医之六纲病机2.中湿,有热为太阳,无热
为少阴。中湿的症状,如出现以关节红、肿、热、痛者,必是太阳中湿。否则,则为少阴中湿。3.夫中湿者,或风、或寒、或暍,相挟以致
病,非独湿也,俗谓风湿是也。中湿,以湿邪为主,主要症状是重着肿痛。湿邪挟风,必然恶风汗出;湿邪挟寒,一般是恶寒无汗,肌肉关节冷痛
;湿邪挟热,则发热汗出,肌肉关节红肿热痛。4.湿家,以微似汗以解之。不可汗出淋漓,必不解。汉传古中医之六纲病机(二)典型证1
.太阳中湿证【代表方证】(1)太阳中湿,病者一身尽痛,发热,无汗,日晡所剧者,名风湿。此病伤于汗出当风,或久伤取冷所致。可与麻黄
杏仁薏苡甘草汤。薏苡仁半升麻黄4炙甘草2杏仁2本方出自《外台》,可治疗的病证,一是能解太阳表证郁热;二能治外感风寒湿邪造
成的痹痛、筋急拘挛、不可屈伸等症;三能除筋骨邪气不仁,消水肿。汉传古中医之六纲病机(2)太阳风湿,脉浮身重,汗出恶风,有热者,防
己黄芪汤主之。炙甘草2黄芪5汉防己4生姜3白术3大枣12个水肿多汗,说明风邪和湿邪较重。外感湿邪的病理产物多为痰饮
范畴,故脉象上,以脉浮缓或濡散为主。注意:本方中的防己,必须用汉防己(粉防。己),不可用木防己。本证所用治法,是利尿的同时配合
下焦发汗法,即服药后须坐在暖处,腰部以下厚加衣被覆盖以助发汗。汉传古中医之六纲病机2.少阴中湿证【代表方证】(1)少阴中湿,无汗
而恶寒,身烦疼,可与麻黄加术汤,发其汗为宜。麻黄3桂枝2炙甘草1杏仁2白术4所谓“烦”,是指凡是身体不适,持续不解者,
情绪上就会烦躁不安。这时,身体并非有热而“烦”。与一般的“烦”,多有热扰于上而烦,有所区别。如五证之烦证,是因温(即轻度的热)生烦
,烦而不适。汉传古中医之六纲病机(2)少阴病,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桂枝附子汤主之。若大便坚
,小便自利者,去桂加白术汤主之。桂枝4生姜3炮附子1炙甘草2大枣12个白术附子汤白术2炮附子1炙甘草1生姜1.5
大枣6个大便硬,不代表有阳明里热,太阴里虚寒同样存在,称“便难”。大便硬,同时有小便短赤的,并结合其它热象,方可确定为阳明里
实;小便偏多而清长,并结合其他寒象,则为太阴证无疑。汉传古中医之六纲病机四、中暍病(一)中暍病病名释疑太阳病外感,发热汗出、不恶
寒反恶热、或微恶风寒。头身痛而目眩、口干舌焦而渴、脉浮者。为中暍。暍者,暑也。署者,热也。暍,即热之意。此为外感温热之邪,伤于肌
表(即太阳病位),症状表现为身体喜凉,口干而渴,不恶寒反恶热等。温热之邪,常夹带风邪,会出现微恶风寒的中风症状,即风温;也多表现
为表里俱热的太阳阳明合并证的情况(主要因为表热伤津而里传阳明)。汉传古中医之六纲病机外感温热之邪,以春末、夏和秋初三季为多见。其
中,具有强烈的流行性和传染性者,称为“瘟疫”。《伤寒论》中,将太阳本病称为“温病”。后世中医所讲之“温病”,是属于经方的中暍病
的范畴,即太阳外感温热之邪而为病。外感表证有四:伤寒、中风、中湿、中暍。一切外感表证,包括中暍,基本上都有风邪参与。故《伤寒
论》将外感温病,称之为“风温”。汉传古中医之六纲病机(二)典型证1.太阳中暍证【代表方证】(1)太阳中暍,发热汗出,微恶风寒,或
如温疟,发热有时,移时则解,口舌焦干,身重而骨节疼烦。若发其汗,则其恶寒甚;加温针,则发热甚;数下之,则淋甚。白虎加桂枝人参芍药汤
主之。知母6石膏16炙甘草2粳米6桂枝1人参3芍药2治疗太阳中暍的禁忌:汗、下、温。汉传古中医之六纲病机(2
)风温者,因其人素有热,更伤于风,而为病也。脉浮弦而数,身痛恶风,发热汗出者,桂枝去桂加黄芩牡丹汤主之。芍药3炙甘草2生姜3
大枣12个黄芩3牡丹皮3无论是风热之邪伤于太阳,还是太阳本身有热而复感风邪,均称之为“风温”。中暍病的方剂以白虎类和朱雀
类方为主。一般都使用寒凉药,尤其是黄连、黄芩、芍药、牡丹皮、生地、石膏、知母等。其中,轻证(烦证)选白虎,重证(燥证)选朱雀。汉传
古中医之六纲病机(3)温病,头痛,咽干,发热,目眩而赤,口渴,脉弦而急,前胡黄连牡丹汤主之。前胡8黄芩3人参3栝楼根4
黄连3牡丹皮4炙甘草3生姜3大枣12个本方清热生津润燥,包含了六神方之小阴旦汤,方中生姜以反制君臣,并祛风解表。(4)
病温,舌赤,咽干,心中烦热,衄血尿赤,脉急数,上寸口者,黄连黄芩阿胶甘草汤主之。黄连1黄芩1阿胶1炙甘草1本证乃温热之邪
重极,伤及血分,引起血液妄行。汉传古中医之六纲病机(5)病温,口渴,咳嗽,衄不止,脉浮而数大,黄芩石膏杏子甘草汤主之。黄芩3
石膏8杏仁0.5炙甘草1本方是由麻杏石甘汤,以黄芩易麻黄,以增强清热凉血之力。2.少阴中暍证素有少阴表寒虚之人,以老年人多
见。这时,外感中暍,为五证病机之寒热错杂的阴痞证,可随具体病情,随证治之。【代表方证】汉传古中医之六纲病机(1)少阴中暍,或疫伤
,病传或大下后,寸脉沉而迟,手足厥逆,下部脉不至,喉咽不利,唾脓血,泄利不止者,为难治,麻黄升麻汤主之。麻黄升麻当归知母
黄芩玉竹芍药天门冬桂枝茯苓炙甘草石膏白术干姜本方温热药药量偏多,总体上均等,属于阳旦类方。对于流行性疾病,阴阳
不和,寒热近乎均等,并出现如上热下寒,咽喉肿痛,大便溏泄,四肢凉,寒热往来,津亏热燥伤血而肌肤出现斑疹,同时虚寒水饮不化而泄泻等复
杂情况,且不属于危重病情者,可以放心使用,疗效肯定。汉传古中医之六纲病机(2)少阴中暍,或风温之病,脉阴阳俱浮,汗出体重,其息必
喘,其形状不仁,嘿嘿但欲寐,下之者则小便难,发其汗者必谵语,加烧针者则耳聋难言,但吐下之则遗矢便利,如此疾者,宜服之方,葳蕤汤。
葳蕤2白薇2麻黄2羌活2杏仁2川芎2甘草2青木香2石膏3葳蕤即玉竹、玉萎,味甘平,主中风、暴热。风温病机是风
邪合并温热之邪伤表,身热汗出而伤及津液,致津亏而不能濡养经脉百骸,因而身重。同时,汗出过多亡阳,而出现少阴虚寒证候。总体呈现寒多热
少的“属厥阴病”。葳蕤汤属厥阴病的方剂,为阳旦类方,既养津液,又祛风除热。汉传古中医之六纲病机(三)中暍病合并传变1、中暍证不
解或已解,复传变他纲者,当随证治之。中暍病,因误治或失治会很容易出现传变,导致合并证的发生。故有,表里俱热的太阳阳明合病;寒热夹
杂的少阳证;也会出现危急病情的三阳合病。【代表方证】(1)病温发热,腰以下有水气,少腹热痛,小便赤数,脉急而数下尺中者,地黄黄柏
秦皮茯苓泽泻汤主之。汉传古中医之六纲病机干地黄6黄柏3秦皮2茯苓3泽泻1本方证清热除烦、补津润燥、养血止血、利水渗湿。
对治的是下焦有水热互结,伴随小腹热痛,小便短赤而频数。(2)阳毒之为病,面赤斑斑如锦文,咽喉痛,唾脓血,五日可治,七日不可治。升
麻鳖甲汤主之。升麻2当归1蜀椒1甘草2雄黄0.5炙鳖甲1片阴阳毒,是瘟疫重症的表现。其辨别要点是,阳毒面赤、阴毒面青
。本方是治疗寒多热少的厥阴方剂,为阳旦类方。能解阴阳瘀滞、除疫疠之邪毒。汉传古中医之六纲病机(3)治疫疠,初起一二日便结成阴毒,
或服药六七日以上至十日变成阴毒,身重背强,腹中绞痛,咽喉不利,毒气攻心,心下坚强,短气不得息,呕逆唇青面黑,四肢厥冷,其脉沉细紧数
,仲景云,此阴毒之候,身如被打,五六日可治,至七日不可治也。阴毒甘草汤方。甘草0.5升麻0.5当归6铢蜀椒6铢鳖甲1疫
疠,包括寒疫和瘟疫,具有流行性和传染性。阳毒,一般偏于表、偏于上焦郁热明显;阴毒,则为病邪入里,偏于血分,没有阳气郁结于表。二者
的症状大体相似。汉传古中医之六纲病机(4)病温,误发其汗,则大热烦冤,唇焦,目赤,或衄,或吐,耳聋。脉大而数者,宜人参白虎汤加大
黄泻心汤,大实者,宜承气辈;若至十余日则入于里,宜黄连阿胶汤。何以知其入里?以脉沉而数,心烦不卧,故知也。外感温热之邪,本发热汗
出,如果用温热药发汗误治,则会加重热邪,伤及津血。重则导致“脱水”发生,会有“耳聋、目暝或目陷、谵语难言”等症状出现。汉传古中医之
六纲病机外感病的合并证1)外感病与外感病的合并证外感风、寒、湿、暍等病邪,通常相互协同致病,如风寒、风暍、湿暍、风寒湿,以及风
寒湿暍与疫疠合并出现等。外感表证的阴阳属性是以寒热多少进行区分,如温热证多而明显,则为太阳外感病;寒凉证多而明显的就是少阴外感病
。外感病的合并,不会有太阳、少阴阴阳属性不同的合并证。临床上所见的太阳少阴合病,实际是外感病和内伤病的合并证,如出现恶寒、发热、
头身痛、脉浮紧的伤寒证症状,同时又有发热、身热汗出伴有手足逆冷时,就是内伤表证的太少合并证,同时又合并了外感伤寒证。汉传古中医之六
纲病机外感病和内伤病的合并证外感表证的风寒湿暍的产生,首先就会和内伤表证出现合并证,各纲皆可以出现。外感病的表证,虽伤及的是
人体表位,但善于向里传变,并引发内伤而出现合并证。这些合并证,在《伤寒论》中界定的不甚明确。如六纲皆有中风,就是个模糊的定义,实
际上是外感中风与其他各纲内伤病的合并证,非是单纯外感病。这一点伤寒、中湿、中暍等一样会发生。外感疫疠,对于单纯侵袭表位的传染性疫
疠之邪,则多为外感疫疠与内伤表证的合并证。而对于直接入里的外感疫疠病种,多有表证出现而为表里同病,即内伤里证(半表里证)与外感疫疠
的合并证。汉传古中医之六纲病机外感病与内伤病(本病)框架表病(表证)外感病太阳外感病表实热+外感风寒湿暍太阳外感伤寒证太阳外感中风
证太阳外感中湿证太阳外感中暍证少阴外感病表虚寒+外感风寒湿暍少阴外感伤寒证少阴外感中风证少阴外感中湿证少阴外感中暍证内伤病即本病太
阳病表实热少阴病表虚寒半表里病少阳病半表里热多寒少厥阴病半表里寒多热少里病阳明病里实热太阴病里虚寒汉传古中医之六纲病机临床合并证的
几个概念1)合病和并病。《伤寒论》中二者没有明确的界定。二纲同病为并病,三纲及以上同病为合病。但概念明确也对临床无多大意义,均按
合并证处理。2)属病。属即归属之意。在临床合并证中,一纲病症状突出明显的即以某纲病为主。3)系病。系发ji音,本义为悬、挂,有
暂时寄存之意。系病即临时救急,在诸纲病同出时,先治其急,待病情稳定后再进行整体治疗的辨治方法。汉传古中医之六纲病机外证与表证《伤
寒论》的外证与表证,往往互称,概念模糊。外证,是里证的外在表现,包括阳明病外证和太阴病外证两种,是一种表里同病的情况,也属于合并
证的一种。阳明病外证,是里实热证的外在表现,包括了阳明病以及太阳本病的典型证候,属于阳明病里实热证合并太阳病表实热证的表里同病。
太阴病外证,是太阴里虚寒证的外在表现,是与太阴病表虚寒证合并的表里同病。汉传古中医之六纲病机病传病传,特指病邪从外入侵,或由内
返外,由一纲病的证候转变为另一纲病的证候。病传与否,取决于患者体质的强弱、病邪的轻重、治疗的得当与否、患者将息失宜等因素。邪盛
正衰,则病邪多向里发生传变;正盛邪退,则病邪由里出表而痊愈。身体强壮而阳盛者,病邪多传三阳;体质虚弱而虚寒者,病邪多传三阴。
误汗、误下等误治,病邪也能入里或入半表里,更可以直传三阴。汉传古中医之六纲病机疾病治则1)三阳病,治疗上要严格遵守“清热保津”
,以不耗伤津液为要。在表证上,绝不可吐下;半表里证上,既不可吐下,也不可发汗;在里实热证上,除非出现极热的“热闭”现象急需攻下外,
都需要以清热养津血的方法对治。2)三阴病,治疗上要恪守“温阳化饮”。一般情况下,慎用攻下,汗法也不可太过,一切以不损“阳气”为要
。注意:阳明病是里实热,会不断向外散热;太阴病是里虚寒,而无力向外输布阳气。汉传古中医之六纲病机五证之病理和病理产物1、五证病理
与对治汉传古中医之六纲病机汉传古中医之六纲病机人体生理模型一气周流,土枢四象。其象,一年四季之周转循环,土与金木水火四象地位不平
等。《周易》之乾坤生六子,退位而不用;土居后天之中,通贯四旁,枢转四象,犹如土无专位,隐而不出,幕后斡旋,主持四季有序轮转,周期
循环。在人体则土属脾胃,乃人后天之本,有胃气生,无胃气亡。此为真实五行!乾阳坤阴,合二为一;三阴三阳,太阳、阳明、太阴、少阴,分
居四象(按:六经本时相,太阳寅卯辰、阳明巳午未、太阴申酉戌、少阴亥子丑),少阳丑寅卯、厥阴子丑寅,居无专位,枢转阴阳,也为一气周流
之局。汉传古中医之六纲病机汉传古中医之六纲病机寒证的病理在于“痰饮”,是因寒生饮,为寒饮证。凉证的病理在于“滞涩”,是因凉生
滞,为凉滞证。热证的病理在于“燥结”,是因热生燥,为燥热证。温证的病理在于“烦而不适”,是因温生烦,为烦温证。痞证的病理
在于“寒热错杂”,热寒温凉夹杂、燥烦滞饮互见,为痞证。《伤寒论》中,只讲了粗略的“寒热”病理,并未对“寒热”病理进行深入分析量
化,而五证正好填补了寒热温凉病理的量化细化,使得六纲病证更为细致明确,也完成里六纲辨证与六神方剂的对接,使得经方的辨证论治更为完善
。汉传古中医之六纲病机2.五证证候1)烦温证(轻度的热病)典型症状:发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心烦易怒失眠,口干口渴,小便短少,
热利,舌红苔干,脉洪。注意:这里的“烦”是指因轻度的热导致的身体的各种不适,而不是“心烦”和“烦躁”。2)燥热证(重度的热病)
典型症状:潮热,无汗或有汗,咽干口燥,肌肤干劲皴(cun)揭,喜冷饮,躁狂不安,大便干燥,舌红苔黄,脉实数等。汉传古中医之六纲病机
3)凉滞证(轻度的寒病)典型症状:身凉喜暖,汗出少,喜静蜷卧、但欲寐,口淡不渴,不喜冷饮,胸中短气,呕恶,腹中不适,小便清长,
舌淡苔白,脉弦。这时,气血运行缓慢,水液代谢和食物消化出现“抑制”不活跃,常有通而不畅的现象。4)寒饮证(重度的寒病)典型症状
:形寒厥冷,无汗,抑郁独处而难眠,胸腹寒痛、呕逆不食,尿频、下利清谷,舌淡齿痕,苔白水滑、脉弦等。汉传古中医之六纲病机5)痞证(寒
热错杂)痞证有二:阳痞即烦温燥热多、凉滞寒饮少;阴痞即凉滞寒饮多、烦温燥热少。五证就是为了对寒热温凉进行量化,以便在临床中,
可以进行辩别度量寒热轻重程度,目的就是为了防止用药太过或不及。病轻药重或病重药轻,是都不允许的,是会耽误病情、易造成事故的。五证
,体现了人体“一气周流土枢四象”生理模型与自然一年四季寒凉温热的变化!汉传古中医之六纲病机2、四大病理产物(疾病载体)气病、血
病、饮病、食病,为四大病理产物,是一切疾病的病理本质,是一切疾病的本质载体所在,故称四本。四本皆由寒热而生,一切病理都离不开寒热
。病因会导致人体的阴阳失衡而出现寒热现象。病理,是指从疾病的病因发生、发展、形成和转归的机制和原理。寒热是关键环节。医者临床
辨证之时,要辨寒热病理,包括病因、病理产物和各类证候。辨表里寒热、病理产物是关键。汉传古中医之六纲病机在辨证过程中,除了辨表里寒
热大病机之外,还要细辨病因和四大病理产物,用药用方才能更具有精确的针对性。一个证,必然要依托一定的病理产物,只有弄清这一点,才能
进一步辨病位、辨寒热病理,求得病机相符和药证相对,从而达到方证相应。辨不清楚病理产物,只是针对其所产生的证候,只能是粗浅的辨证用
药,治标不治本。汉传古中医之六纲病机1)气病气,包括神气和呼吸之气。神气,包括情志和经络之气。气病也称气分病,即气的运行出现
了阻滞或从血管溢出,造成气病,包括气滞证和气溢证,症状表现为均为胀闷和疼痛。(1)气滞证是指脏腑经络或局部组织气机郁滞而运行不
畅的病理变化,包括情志抑郁,经络不通,血中之气郁滞(特指血中气的功能异常,运行发生障碍。如现代医学的动脉硬化以及血管内粥样斑块形成
等。非是血瘀证。中医理气药治之显效。)。汉传古中医之六纲病机气滞证的疼痛,多疑串痛、放射性痛、胀痛等为主。发生地方可以是脏腑、也
可以是经脉,乃至四肢百骸,即周身内外都有可能发生气滞。(2)气溢证是指气不循常道而溢出,特指现代医学的血气即血中的氧气(属于阳
气的范畴)和二氧化碳。如,血气经胃肠道溢出,造成腹中气胀;或从血管溢出,停留于组织间隙之间,造成气胀疼痛,俗称“岔气”;或从血液
中分离出来,在血管中形成气泡,造成栓塞。气溢可出现在人体内外的任何部位,造成各种疼痛或胀闷不舒。汉传古中医之六纲病机(3)气病
常见症状及体征气病可导致与其相关的局部经络阻塞,产生疼痛。其它三种病理产物也会造成气滞或气溢;而气病也会导致血瘀、痰饮和饮食消化
异常。任何疾病都有气滞的参与,“气为百病之长”。有些良性或恶性肿瘤,也是由于气滞或气溢导致的,以理气药为主治疗,疗效显著。气病
大多与情志失调有关。过度的暴怒会生热化火,过度的沉郁低落会产生虚寒。气病的舌象,没有明显得特征;脉象,以弦为主。汉传古中医之六纲
病机气病常见症状及体征①身体各部位的胀满闷、胀痛、窜痛、麻木感②频繁排气(嗳气或矢气)或排气不畅、排气觉舒,呃逆③气短喜叹息
④情志不畅,抑郁焦虑或急躁易怒⑤舌质晦滞不鲜、无齿痕、无瘀斑,舌苔无水滑、不腻、不垢浊。(在排除痰饮、血瘀、食积后,可为气病)
气滞的产生主要是由于情志内郁,或风寒湿热、痰饮、食积、瘀血等阻滞,以及外伤侵袭、用力努伤、跌扑闪挫等因素,使气机阻滞而不畅,从
而导致某些脏腑经络的功能失调或障碍所致。汉传古中医之六纲病机从寒热病理上分析,实热则津亏,经脉滞涩而气机不畅;虚寒则收引,经脉收
束而气机不畅,以胀闷、积聚、疼痛为其临床特点。气溢则是血中气由于因热妄行或因寒而气不自摄,或因气压环境改变,从血液中分离或溢出于
组织间隙之间而出现的病理现象,以气胀、积聚、肿痛等为其临床特点,甚至出现栓塞而猝死。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气行则水行,气滞则水
停;气行则消化正常,气滞则饮食不化。汉传古中医之六纲病机2)血病血病,包括血瘀和血衄(nv)。血瘀,是指瘀血内阻,血行不畅的一
种病理表现。血衄,是指血液溢于脉外的一种出血性病理变化。(1)血瘀证血瘀的病机是血行不畅。其致病因素有:①外伤,诸如跌打损伤
、负重过度等造成肌肤外伤和脏腑内伤,使血离经脉,停留体内不能及时消散或排出体外或血液运行不畅,形成瘀血。②出血,即出血之后,不
能排出体外而为瘀。汉传古中医之六纲病机③气虚,因虚致瘀,一是运血无力,血液运行迟滞而为瘀,二是统摄无力,血溢脉外而为瘀。④气滞
,必致血瘀。⑤血寒,血得寒而凝,或感外寒,或阴寒内盛,使血液凝涩,运行不畅而为瘀。⑥血热,热入营血,血热互结或血液粘滞而运行不
畅或热灼脉络而血溢于脏腑组织之间,而成瘀血。⑦情绪和生活失宜,情志内伤致气郁或饮食起居失宜,导致血瘀而变生百病。汉传古中医之六纲
病机(2)血衄证泛指出血症状,如鼻衄、肌衄、脑出血、咳血、呕血、便血等。一般在寒热很重的情况下会产生血衄,归属“燥热证”、“
寒饮证”的范畴。(3)血病常见症状及体征血病形成之后,不仅失去了正常血液的濡养作用,而且反过来影响全身或局部血液的运行,从而产
生疼痛、出血,经脉瘀塞不通,脏腑发生癥积,以及“瘀血不去,新血不生”等不良后果。汉传古中医之六纲病机①疼痛,一般多刺痛,固定不移
,且多伴有昼轻夜重的特征,病程较长。②肿块,肿块固定不移,在体表色青紫或青黄,在体内为癥积,较硬或有压痛。③出血,各种出血症状
,或身体某部位伴有血色紫暗或夹有瘀块(多为血瘀与血衄并见)。④体表,面色黧黑、肌肤甲错、皮肤瘀点或瘀斑。⑤情志,精神神经方面有
如善忘、狂躁、昏迷、失眠多梦等症状。汉传古中医之六纲病机⑥发绀(gan稍微带红的黑色),面部、口唇、爪甲青紫。⑦舌象,血瘀证
是舌质紫暗或瘀点瘀斑、舌下络脉青紫粗大;血衄证则舌象不定。⑧脉象,细涩沉弦或结代,出血失血较多者可见芤脉。血病致病很广泛,其临
床表现因发病部位和形成的原因不同而异。诸如,汉传古中医之六纲病机发于脑,则头痛、发狂、偏瘫;发于心,则见心悸、胸闷心痛、口唇指
甲青紫;发于肺,可见胸痛、咳血;发于胃肠,可见呕血、大便色黑如漆;发于胁下,可见胁痛痞块;发于胞宫,可见少腹疼痛、月经不调
、痛经、闭经、经血紫色成块、或见崩漏;发于肢末,可见肢端麻木寒凉、脱骨疽等;发于肢体肌肤局部,可见局部肿痛青紫、紫癜等。汉传古
中医之六纲病机血病和气病之间,常相互影响,形成恶性循环。如五证之寒饮证,出现血瘀证必然会有痰饮夹杂,即血水互结。虚寒必生水饮,出
现寒性血瘀、气滞等,都有水饮夹杂。临床上,有血病症状,要考虑使用血分药,以活血或止血,但须辨明寒热。寒凉性的,用温热药去对治,
如当归、川芎、桃仁、土虫等;温热性的,用寒凉药去对治,如生地、赤芍、丹皮、地榆等。汉传古中医之六纲病机3)饮病痰饮病,古称饮证
。泛指体内水液不得输化,停留或渗注于体内某一部位而发生的病证。这是广义痰饮概念。痰与饮,都是病理产物,饮为清稀,痰较稠浊。积水成
饮,饮凝成痰。《金匮要略》中有四饮证:悬饮、溢饮、支饮、痰饮。《诸病源候论》:“痰饮者,由气脉闭塞,津液不通,水饮气停在胸腑,
结而成痰。又其人素盛今瘦,水走肠间,漉漉有声,谓之痰饮。其为病也,胸胁胀满,水谷不消,结在腹内两肋,水入肠胃,动作有声,体重多唾,
短气好眠,胸背痛,甚则上气咳逆,倚息,短气不能卧,其形如肿是也。”汉传古中医之六纲病机(1)痰凝证痰不仅是指咳吐出来的有形可见之
痰液,还包括瘰疬、痰核和停滞在脏腑经络等组织中的无形之痰液,但可以通过其所表现的症状和体征来确定。结石病属于痰饮范畴。痰凝产生的
机理有寒热之分。①寒邪之痰饮,阳虚则寒,可致水液不得蒸化而产生痰饮。轻者,水液代谢失调,产生停滞而为留饮(留结不散),可发生在身
体的任何部位。五证上,属于凉滞证。重者,寒邪可结聚成石。②热邪之痰饮有二,一是温热之邪,煎熬津液成痰,为烦温证;二是重度热邪,将
代谢异常的水液熬干,其中未排除体外的代谢物质结聚在一起,多形成结石,即热邪炼液成石。汉传古中医之六纲病机(2)水泛证积水成饮。水
饮产生的机理有寒热之分。①寒邪之水饮,阳虚则寒,可致水液不得蒸化而产生水饮。轻者,水液代谢失调,产生停滞而为微饮,五证上属于凉滞
证。寒性重者,可发生大范围水液不化,而成水液泛滥,发生喘呕眩悸及水肿,更甚则水饮结聚(类似结冰),五证上属于寒饮证。②温热之邪
,耗伤津液而口渴,大量饮水也可导致水饮泛滥。即《伤寒论》之“水渍入胃”。如白虎汤证,饮水数升,水液不化,导致水饮泛滥。汉传古中医之
六纲病机(3)饮病常见症状及体征①水肿、蛊胀、胃脘痛、胸胁痛、腹泻、眩晕、癫、狂、痛、咳喘、呕吐、心悸怔仲、闭经等。②局部肿胀或疼痛。③任何部位的癥瘕积聚等良性或恶性肿瘤。④久治不愈之疑难痼疾,寒性虚劳,屡温不效。⑤形体肥胖,面色晦暗,胸脘痞塞胀满,或素盛今瘦,肠鸣辘辘着者。⑥兼见舌苔滑腻垢浊,舌体胖大有齿痕,脉沉、弦、滑。汉传古中医之六纲病机饮证表现的症状繁多,各种疾病基本上都离不开痰饮的参与。《古今医鉴》:“夫痰属湿,乃津液所化。因风寒湿热之感,或七情饮食所伤,以致气逆液浊,变为痰饮。或吐咯上出,或凝滞胸膈,或留聚肠胃,或流注经络四肢,随气升降,遍身无处不到。其为病也,为喘为咳,为恶心呕吐,为痞隔壅塞,关格异病,为泄利,为眩晕,为嘈杂,为怔忡惊悸,为癫狂,为寒热,为痛,为胸膈辘辘有声,或背脊一点,常如冰冷,或四肢麻痹不仁,皆痰所致。百病中多有兼痰者,世无不知也。痰有新久、轻重之殊,新而轻者,形色清白稀薄,气味亦淡;久而重者,黄浊稠粘凝结,咳咯难出,渐成恶味,酸、辣、腥、臊、咸、苦,甚至带血而出。”汉传古中医之六纲病机痰饮的脉象,《古今医鉴》:“脉沉弦细滑,大小不匀,皆痰气为病。偏弦为饮。双弦为寒饮,左右手关前脉浮弦大而实者,膈上有稠痰也,宜吐而愈。病患百药不效,关上脉伏而大者,痰也。眼胞及眼下如灰烟熏黑者,痰也。”可为参考。口苦、口咸、口中辣味等味觉异常,也与痰饮有关。痰饮证“八大症”:咳、喘、悸、眩、呕、满、肿、痛。“百病无非痰作祟”、“痰生百病食生灾”。痰饮证的治疗,必须坚持“有是证用是方”,辨清寒热,方可用方。汉传古中医之六纲病机4)食病食病即俗称之消化不良,又称饮食积滞。饮是痰饮,食是食物消化异常。过饥,则摄食不足,化源缺乏,致气血衰少。过饱,则饮食自倍,肠胃乃伤。暴饮暴食,饮食停滞,纳运无力;过食肥甘厚腻或辛辣,酿生湿热,蕴蓄肠胃;恣食生冷,寒湿内停,均可损伤肠胃,致气机通降不利而发生系列消化不良症状。(1)食积结聚证食积,特指饮食积聚在肠胃,不能全部消化和排除。汉传古中医之六纲病机寒热均可导致食积,可以出现下利、呕恶和便秘。食积不化的症状,一般表现为:脘腹胀满,疼痛拒按,嗳腐吞酸,厌食呕恶,痛而欲泻、泻后痛减或大便秘结,积滞郁久酸腐,故矢气酸臭,舌苔厚腻垢浊、脉实。(2)完谷不化证是指饮食没有积滞在肠胃,但有未消化的饮食随大便排除。完谷不化要较食积为重,常导致虚劳病的发生,小儿则严重为疳积。寒热均可致病。热性的,大便气味臭败;寒性的,大便气味不大。汉传古中医之六纲病机从寒热病理上分析,寒凉性的食病属太阴病。轻者,腹胀便溏,食欲不振食寒则重,五证上属凉滞证;重者,会出现泻利而完谷不化,大便气味不重,五证上属寒饮证。如果水饮间杂,病情进一步严重,会寒邪凝滞如冰,反而出现便难或便秘症状。温热性的食病属阳明病。轻者,胃肠津亏涩滞,或水热互结,食物积滞而消化不利,会腹胀,协热下利,溏便之中夹带些许燥屎,气味臭秽如败卵,五证上属烦温证;重者,热盛而津液亏竭,食物在胃肠里面出现干结,即所谓胃中有燥屎,会出现腹胀、腹痛、便秘现象,五证上属于燥热证。汉传古中医之六纲病机重度的寒和热,可能会出现“胃石证”。胃不和则寝不安,一切胃肠病都会导致睡眠欠佳,尤其是小儿半夜哭闹,要多留意。辨证上,热证为阳明病,清热攻下;寒证为太阴病,温阳止利;寒热夹杂,分属少阳和厥阴,按痞证治疗。热性的食病,用黄连、黄芩、大黄、芍药、枳壳等;寒性的食病,可用木香、丁香、槟榔、陈皮、白术、干姜、赤石脂、山楂等。(3)食病常见症状及体征①嗳腐吞酸,厌食呕恶,脘腹胀满,疼痛拒按或大便秘结。汉传古中医之六纲病机②痛而欲泻、泻后痛减或完谷不化,矢气酸臭。③舌象,舌苔厚腻垢浊。④脉象,脉实。气血饮食四大病理产物,经常相互连带和夹杂,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食积常见小儿;血病多为妇科病;气病、饮病,则各科常见。故:气为百病之长,饮为万病之源。一切疾病离不开气;任何疾病的治疗,都要注意理顺气机,即方剂中要有理气药。一般疾病发展顺序:气病、食病---痰饮病---血病。即《金匮要略》之:气分、水分、血分。汉传古中医之六纲病机汉传古中医问诊歌诀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五问饮食六胸腹,七情八寝俱当辨,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服药参机变,妇女尤必有专问,经带胎产皆可见,再添片语告儿科,惊疳遗传全占验。辨治虽然事不难,也须明哲毋招怨。辨证论治,六纲五证,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献花(0)
+1
(本文系愚人一得121...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