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技术的大学样板引路方案
2022-03-08 | 阅:  转:  |  分享 
  
目录

第一章编制说明 1

第二章编制依据及目的 1

2.1编制依据 1

2.2编制目的 3

第三章工程概况 3

3.1总体概况 3

3.2建筑概况 4

3.3结构概况 4

3.4样板引路概况 5

第四章施工准备 6

4.1建立监督检查小组 6

4.2样板地点 6

4.3施工准备工作 6

4.4现场应配置实测用的工具 7

4.5样板制度 7

第五章样板引路专项施工方案实施的工作流程 7

第六章土建结构工程样板引路方案 8

6.1钢筋工程 8

6.1.1原材管理 8

6.1.2钢筋加工 8

6.1.3钢筋绑扎 11

6.1.4钢筋连接 14

6.1.5钢筋位置控制 15

6.1.6样板节点质量标准 17

6.1.7钢筋质量保证措施 20

6.2模板工程 20

6.2.1模板及支撑系统的选型 20

6.2.2模板及其支撑体系的基本要求 20

6.2.3模板支撑体系设计 21

6.2.4模板施工方法和构造要求 24

6.2.5模板拆除 28

6.2.6样板节点质量保证 29

6.3混凝土工程 32

6.3.1混凝土浇筑 32

6.3.2混凝土自然养护 33

6.3.3混凝土质量检查 34

6.3.4样板节点质量保证 34

6.3.5混凝土允许偏差及检查表 36

6.4砌体工程 36

6.4.1砌体概况 36

6.4.2工艺流程 37

6.4.3砌筑操作要求 38

6.4.4植筋施工流程 39

6.4.5样板节点质量保证 40

6.4.6质量标准 47

6.4.7成品保护 48

6.4.8质量保证措施 48

6.5抹灰工程 49

6.5.1一般性工艺流程 49

6.5.2抹灰业主控制标准 52

6.5.3样板节点质量保证 53

6.5.4质量保证措施 54

6.6屋面工程 55

6.6.1施工准备 55

6.6.2主要施工工序及施工工艺 56

6.6.4质量控制措施 61

6.6.5成品保护 62

6.7地下室防水工程 62

6.7.1施工设计 62

6.7.2施工准备 63

6.7.3施工工艺及方法 63

6.7.4质量保证措施 66

6.8装饰工程 67

6.8.1门窗和幕墙工程 67

6.8.2地砖楼地面 67

6.8.3涂料墙面 68

6.8.4腻子面层 69

第七章电气工程样板引路方案 69

7.1配电箱安装 69

7.1.1工艺流程 69

7.1.2安装质量要求 69

7.1.3成品保护 71

7.2桥架安装 71

7.2.1工艺流程 71

7.2.2质量标准 72

7.2.3成品保护 73

7.3线管敷设 73

7.3.1工艺流程 73

7.3.2质量要求 73

7.3.3成品保护 74

7.4管内穿线 74

7.4.1工艺流程 74

7.4.2质量要求 75

7.4.3成品保护 75

7.5防雷与接地 76

7.5.1工艺流程 76

7.5.2质量标准 76

7.5.3成品保护 77

第八章给排水工程样板引路方案 77

8.1穿楼板管道套管安装 77

8.2卫生间给排水支管安装 78

8.3管井立管安装 78

第九章通风空调工程样板引路方案 81

9.1空调风管工程 81

9.1.1工艺流程 81

9.1.2质量标准 81

9.1.3成品保护 83

9.2通风机安装 84

9.2.1工艺流程 84

9.2.2质量标准 84

9.2.3成品保护 85

9.3风管部件安装 85

9.3.1工艺流程 85

9.3.2质量标准 85

9.3.3成品保护 86

9.4空调水管道安装 87

9.4.1工艺流程 87

9.4.2质量标准 87

9.5采暖通风空调保温 89

9.5.1工艺流程 89

9.5.2质量标准 89

9.5.3成品保护 90

第十章成品保护措施 90

第十一章雨季施工措施 91

第十二章质量保证措施 91

第一章编制说明

为贯彻落实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关于“转发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印发《广东省房屋建筑工程质量样板引路工作指引(试行)》的通知(深建质安〖2016〗1341号)”文件的要求,同时为执行建设单位关于“(一期)施工样板间实施计划”的要求,特编制该工程质量样板引路专项施工方案,以便更好的指导工程施工、确保工程施工质量和工程创优目标的实现。

第二章编制依据及目的

2.1编制依据

名称 标准号 房









程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 GB50068-2001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局部修订) GB50003-2011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11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2012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10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01年修订版) GB50016-2010 工程测量规范 GB50026-2007 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GB/T50080-2002 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GB/T50081-2002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GB50107-2010 混凝土结构试验方法标准 GB50152-92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 GB50164-2011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10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2-2002 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3-2011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11 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7-2012 屋面工程技术规范 GB50345-2004 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8-2011 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9-2010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10-2001 给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42-2002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2001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303-2002 砌体工程现场检测技术标准 GB/T50315-2011 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 GB/T50328-2001 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 GB1499-2007 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圆钢筋 GB13013-2008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GBJ107-2010 建













准 建筑施工承插型盘扣式钢管支架安全技术规范 JGJ231-2010 建筑变形测量规程 JGJ/T8-2007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 JGJ18-2012 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方法标准 JGJ/T27-2001 建筑涂饰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 JGJ/T29-2003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 JGJ33-2012 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条文说明 JGJ81-2002 抹灰砂浆技术规程 JGJ/T220-2010 铝合金门窗工程技术规范 JGJ214-2010 预拌砂浆应用技术规程 JGJ/T223-2010 建筑门窗工程检测技术规程 JGJ/T205-2010 铝合金门窗设计、施工及验收规范 DBJ15-30-2002 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 JGJ107-2010 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 JGJ113-2009 外墙饰面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 JGJ126-2009 建筑涂饰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 JGJ/T29-2003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JGJ46-2005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JGJ130-2011 建筑施工承插型盘扣式钢管支架安全技术规范 JGJ231-2010 中南地区标准 11ZJ311、05ZJ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 16G101-1/16G101-2/16G101-3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303-2002 给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42-2002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68-2008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43-2002 地方规定、要求 《广东省房屋建筑工程质量样板引路工作指引(试行)》 建筑防水工程技术规程 DBJ-15-19-2006 公司文件 《中建一局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样板引路施工导则(试行)》 工程相关文件 建设项目(一期)《施工组织设计》及相关图纸 2.2编制目的

如果施工现场未按一定程序和要求制作用于指导施工的实物质量样板,可能使得技术交底、岗前培训、质量检查、质量验收等方面都缺乏统一直观的判定尺度。为解决这一问题,我司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和样板引路实施方案制作实物质量样板,配上反映相应工序等方面的现场照片、文字说明,使技术交底和岗前培训内容比较直观、清晰,易于了解掌握,同时也提供了直观的质量检查和质量验收的判定尺度,从而有利于消除工程质量通病,有效地促进工程施工质量整体水平的提高。

第三章工程概况

3.1总体概况

序号 项目 内容 1 工程名称 2 工程地址 3 建设单位 4 设计单位 5 管理公司监理公司

①混凝土接茬未清到露出石子;

②钢筋污染未清理干净;

③未弹好线;

④未检查钢筋跑位情况;

⑤未按1:6调整偏位钢筋;

⑥未检查钢筋接头错开长度情况;

⑦未检查钢筋接头质量是否合格不绑钢筋。

6.1.3.1柱钢筋绑扎

(1)施工顺序:

(2)施工方法:

用粉笔划好箍筋间距,箍筋面与主筋垂直绑扎,并保证箍筋弯钩在柱上四角相间布置。为防止柱筋在浇筑混凝土时偏位,在柱筋根部以及上、中、下部增设钢筋定位卡。钢筋接头按照50%错开相应距离;箍筋绑扎时开口方向间隔错开。柱筋保护层采用塑料垫块控制。



柱钢筋绑扎示意图

6.1.3.2剪力墙钢筋绑扎

(1)()(2)(4)

1)钢筋支架设计:当地下室板厚不大于500时采用C16-15001500的钢筋、板厚大于500时为C20-20002000详见结构设计总说明,标准层底板内设置两层钢筋网片,施工时采用工字形马镫支撑,马凳筋采用相同直径,相同型号钢筋加工,代替相应位置的主筋,并按间距1000mm通长设置,马镫铁角应与底板下网钢筋绑扎牢固,详见下图。



4)为保证墙体的厚度,防止因模板支撑体系的紧固而造成墙体厚度变小,对拉螺杆处增加混凝土条内撑,在墙根部以及上、中、下部增设钢筋定位卡。

5)单向板除外围两根筋相交点全部绑扎外,其余各点可交错绑扎,双向板相交点必须全部绑扎。板上部负弯矩筋拉通线绑扎。双层钢筋网片之间加马凳铁,呈梅花状布置。

6)为了防止柱筋在浇筑混凝土时偏位,在柱筋根部以及上、中、下部增设钢筋定位卡。

7)钢筋安装位置的允许偏差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绑扎钢筋网 长、宽 ±10 钢尺检查 网眼尺寸 ±20 钢尺量连续三当,取最大值 绑扎钢筋骨架 长 ±10 钢尺检查 宽、高 ±5 钢尺检查 受力钢筋 间?距 ±10 钢尺量两端、中间各一点, 排?距 ±5 取最大值 保护层厚度 基础 ±10 钢尺检查 柱、梁 ±5 钢尺检查 板、墙、壳 ±3 钢尺检查 绑扎箍筋、横向钢筋间距 ±20 钢尺量连接三档,取最大值 钢筋弯起点位置 20 钢尺检查 预埋件 中心线位置 5 钢尺检查 水平高差 +3,0 钢尺和塞尺检查 6.1.6样板节点质量标准

(1)接头位置准确、接头面积百分率符合设计要求;(2)钢筋端部平头用台式砂轮片切割机进行切割,直螺纹接头外露丝扣不得大于2个。 楼板钢筋横平顺直,纵横间距符合设计要求。 主次梁节点的绑扎要求:主梁受力钢筋在下,并在主梁位置设置加密箍,其余参照钢筋位置控制。 墙钢筋定位筋措施到位。 两侧钢筋布置塑料保护卡,保证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梁柱交接部位采用定型箍筋焊接骨架,节点部位钢筋绑扎到位。 竖向插筋范围围裹彩条布保护。 柱插筋限位固定示意 柱钢筋加设定位箍筋 外墙体钢筋间距控制示意图 6.1.7钢筋质量保证措施

(1)对进场钢材严格把好质量关,每批进场的钢材必须有出厂合格证明书,并按国家规范要求抽样实验合格后,方能使用到工程中。

(2)结构施工中,负责安装单位有关人员密切配合预留洞、预留件留设工作,避免事后打洞,在墙、板中预留孔洞,必须严格按照设计图上的要求对孔洞采取加强措施。

(3)每一批钢筋焊接完毕要逐个检查。对接头质量要求是:均匀、无裂纹、无气孔、无夹渣。钢筋表面无明显烧伤、咬肉等缺陷。对外观检查不合格者应切除重焊。

(4)钢筋绑扎好,经质检部门检查合格后,通知监理验收并办好隐蔽验收记录,方能浇混凝土。

6.2模板工程

6.2.1模板及支撑系统的选型

墙、柱模板、梁模板和楼板模板采用15mm木胶合板模板,支撑系统采用4040方钢、Φ48×3.5钢管、轮扣式钢管支架、对拉螺栓加固。

6.2.2模板及其支撑体系的基本要求

现浇结构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见表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轴线位置 5 钢尺检查 底模上表面标高 ±5 水准仪或拉线、钢尺检查 截面内部尺寸 基础 ±10 钢尺检查 柱、墙、梁 +4,-5 钢尺检查 层高垂直度 不大于5m 6 经纬仪或吊线、钢尺检查 大于5m 8 经纬仪或吊线、钢尺检查 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 2 钢尺检查 表面平整度 3 2m靠尺和塞尺检查 6.2.3模板支撑体系设计

6.2.3.1墙板模板施工

采用15厚覆膜木模板,竖向次背楞采用40402.5方钢,间距不大于300,水平方向主背楞采用Φ48×3.5钢管间距500。对拉螺杆500×500布置,外墙、水池墙采用Φ14一次性止水对拉螺杆。



示意图

6.2.3.2梁模板设计

梁底膜和侧模均采用15厚覆膜木模板,梁侧背楞为40402.5方钢间距250,主楞为Φ48×3.5双钢管,梁中间加固为M14对拉螺杆,水平间距500;梁底背楞为40402.5方钢,梁底支撑为Φ48×3.5钢管搭设的满堂架。



梁模施工时先测定标高,铺设梁底模,根据楼层上弹出的梁中心线进行平面位置校正、固定。先绑扎梁钢筋,再支侧模,然后支平台模板和柱、梁、板交接处的节点模。

结构样板共有梁截面两种,分别为400900、200500,架体设计如下:

截面尺寸 模板 梁底背楞间距 立杆纵向(沿梁方向)间距、小横杆间距 螺杆 梁底部增加立杆数 400900 15厚木模板 40402.5方钢间距250 梁两侧立杆间距1/2 一道 一根 200500 15厚木模板 40402.5方钢间距250 与梁两侧立杆相同 无 无 6.2.3.3柱模板设计

本工程混凝土柱多为矩形柱,模板采用15厚覆膜木模板,现场拼装定型,普通钢管、木方、钢管支撑,竖向次背楞为40402.5方钢,间距≤250,柱箍为Φ48×3.5双钢管间距450(柱底部增加一道距柱底250)。

截面尺寸 模板 背楞 柱箍 穿柱螺杆 0<b≤500 15厚木模板 40402.5方钢间距不大于250 Φ48×3.5双钢管间距450 无 500<b≤1000 15厚木模板 40402.5方钢间距不大于250 Φ48×3.5双钢管间距450 M14对拉螺杆,中部短边一道长边两道。 b≤500柱子加固图:



500<b≤1000柱子加固图:



6.2.3.4板模板设计(有水房间)

本工程有水板模板采用15mm厚木模板,背楞为40402.5方钢间距250,板底支撑为满堂脚手架,钢管为Φ48×3.5钢管。

板厚 立杆横距 立杆纵距 立杆步距 扣件 0<h≤150 1100 1100 1500 单扣件 150<h≤200 1000 1000 1500 单扣件 200<h 800 800 1500 双扣件 6.2.3.5楼梯模板设计(地下室现浇楼梯)

楼梯模板采用15厚胶合板,支撑系统采用φ48×3.5钢管支撑。支撑钢管间距横向间距900,纵向间距900,步距1500,架体搭设构造同楼板支撑。



6.2.3.6后浇带模板设计

后浇带模板钢管支撑体系:立杆纵距900,横距900,步距1500,扫地杆离地200。后浇带两边各2000范围内的梁板模板支撑体系与临近模板支撑体系相分离,使后浇带下面支撑形成稳定的独立体系;这部份模板留到待后浇带混凝土浇灌后,再浇水养护28天后才与后浇带模板一同拆除。示意图如下:



6.2.4模板施工方法和构造要求

6.2.4.1满堂架搭设

详见《模板及支撑架专项施工方案》

6.2.4.2柱侧模板支设



柱模板支设必须刷涂水质脱模剂。模板支设前应进行木工翻样,将柱模板根据所在部位编号标记。模板支设时根据楼板所弹模板边线,压线由下而上安装。相邻块模板拼接部位,采用4090木枋及方钢背枋顶牢拼接边。柱模板就位后,将背楞根据支模要求安装在模板上,背楞间距应根据模板边长均匀分布,采用钢管抱箍夹紧,及时上紧抱箍螺杆山型卡,山型卡加固时可将模板截面拉紧3-5mm。柱模板支设时要求全高吊线,校正垂直度,柱与板交接位置应坐浆。

6.2.4.3墙侧模板支设

墙模板使用前必须刷涂水质脱模剂。模板支设前应进行木工翻样,将墙模板根据所在部位编号标记,并根据模板设计钻好螺杆孔。模板脚部在墙钢筋上焊接限位钢筋。模板支设时根据楼板所弹模板边线,压线由下而上安装。墙模板应先将墙体一面模板就位后临时固定,将对拉螺杆安装在一面模板螺杆孔上,再将另一面模板根据对拉螺杆孔对孔安装上墙,模板临时固定后,根据支模要求将背楞钉在模板上。然后根据对拉螺杆安装模板钢管横楞,钢管横楞应平直美观。并及时上紧螺杆山型卡固定钢管横楞,山型卡加固时可将模板截面拉紧3-5mm。模板支设必须全高吊线拉紧山型卡,校正垂直度。

6.2.4.4梁模板支设



对框架主梁模板,梁侧模板应待主梁钢筋绑扎完成后支设。梁柱墙模板交接处,先在墙柱模板位置留出梁截面开口,梁模板压墙柱模板支设。梁板平面模板压梁侧立面模板支设。梁侧模板压梁底模板支设。梁模板支设应先在楼板上弹线,吊线安装梁模板底模,梁底背楞须立放纵向铺设。梁侧模板在梁底模板就位固定后安装。

6.2.4.5楼板模板支设

满堂架搭设完成后,应进行满堂架验收,通过后方可支设楼板模板,楼板模板木枋间距取250mm,根据满堂架抄平标高确定木枋下钢管横楞及木枋标高,木枋应立放在钢管横楞上。楼板模板采用木模板,模板应根据楼板边线下料拼装。楼板模板与梁交接边应压住梁侧模板,模板拼缝宽度不得超过1.5mm。楼板模板拼接时应尽可能使用整块模板,如遇宽度不足处,应将窄边拼缝留置在板跨中部,梁边柱边等为保证美观宜采用整块模板。

6.2.4.6楼梯模板支设

(1)模板制作与安装时要考虑装修面层因素,保证两跑楼梯踏步立面在一条直线上,按踏步尺寸加工后,全封闭施工。

(2)先立平台梁及楼基的侧板,梯板下采用脚手架钢管作支撑,铺设木方间距200,在梯板上画踢断宽度线,依线立外邦,外邦板采用斜撑固定,再在梯段中间设置反三角木,反三角木的两端与平台梁和梯基的侧板订牢固,然后再反三角木与外邦板之间订踏步侧板,踏步侧板一头钉在外帮板的木挡上,另一头在反三角的侧面上。加固采用钢管加对拉螺栓加固,间距不超出600。

6.2.4.7施工缝处理

(1)有竖向施工缝时,施工缝留置位置应符合规范要求。用15×15目的双层铅丝网绑扎在墙体钢筋上,外边用木板封挡混凝土。

(2)水平施工缝施工时在顶板下层钢筋下面垫同保护层相同厚度的木板条,以保证下层钢筋保护层的厚度。上下钢筋之间用木板保证净距,上口再加木板。

(3)地下室施工缝(导墙上部)模板宜落地,应事先考虑好使用导墙上的穿墙螺栓或预埋地锚。

(4)后浇带和结构各部位的施工缝,应按规范或设计规定的位置、形式留置,模板固定牢固,确保留槎截面整齐和钢筋位置准确。

(5)模板安装前,施工缝处已硬化混凝土表面层的水泥薄膜、松散混凝土及其软弱层应剔凿、冲洗清理干净。受污染的外露钢筋应清刷干净。

(6)外墙水平施工缝如使用橡胶止水带应在导墙上口预埋与止水带同宽、厚度略大于止水带一半的木条以备安放止水带。

6.2.4.8伸缩缝、沉降缝处理

(1)双墙施工存在一定的难度,在设计上尽量避免设计双墙伸缩缝,宜采用双梁、双柱加填充墙设置。

(2)当采用框架结构双墙施工时,宜在伸缩缝内填充聚苯板,混凝土浇灌过程中必须双墙同时浇灌,如果一面墙浇灌过快则聚苯板就会被挤到另一面墙里面去。

(3)可采取把主体分阶段施工缝留置在双墙中间,施工组织上始终保持一边高一边低,单片墙钢筋绑扎完后支模浇灌混凝土,拆模后,绑扎另一面墙,在双墙另一面的模板上设置固定对拉螺栓螺帽(采用电焊固定),合模穿对拉螺栓时,把螺杆先拧到对面墙上固定螺帽上,然后再上反面墙的螺帽,固定支模,校正。

6.2.4.9板面的清理

(1)模板安装前,模板内、外灰浆(含模板零部件)必须铲除清刷干净,并涂刷脱模剂,要涂刷均匀。

(2)拆除的模板应及时维修保养,清理干净刷油或脱模剂,并分类整齐堆放、标识清晰。

6.2.4.10细部处理

(1)(

(2)平板模板拼缝大于2mm的应粘贴50mm宽胶带纸防止漏浆。

(3)墙板搭接处设置木枋加固,两端伸至两侧柱墙。

侧边模板及剪力墙接茬位置可以预埋套管,后期采用对拉螺栓加固,避免涨模、错台质量通病; 楼梯踏步模板支撑 后浇带支撑体系搭设 6.3混凝土工程

混凝土结构工程应做到内坚外美,并应保证梁、板、柱截面尺寸准确、节点方正。整体结构混凝土密实整洁,面层平整,棱角整齐平直,梁柱节点、墙板交角、线、面顺直清晰,起拱线、面平顺;无蜂窝、麻面、掉皮、孔洞;无漏浆、跑模、涨模、错台、烂根、裂缝。施工缝结合严密平整、无夹杂物、无冷缝、无砂浆隔离层。

6.3.1混凝土浇筑

6.3.1.1施工缝的留置及处理

(1)在混凝土己硬化层上浇注的施工缝(例如垫层)处理除按规范规定执行外,浇筑竖向结构,应按施工技术方案措施在施工缝接茬处宜先铺适当厚度与混凝土同强度等级、成份相同的水泥砂浆(搅拌无石子),且与混凝土溶合,拆模后施工缝处不得有砂浆层显露。

(2)留置施工缝的位置应在施工技术方案中预先确定,并应留置在结构受剪力较小部位。后浇带应按设计要求留置。混凝土截面均应密实整齐。

(3)混凝土墙浇注高度应比顶板底标高高出30mm左右,弹出底标高线后在底标高线上方10mm处再弹一道线,在这道线上用云石机直切5~10mm深,然后沿线将上部软弱层剔掉露出石子,并清理干净(切割的目的是使剔凿规矩,避免剔凿成锯齿形造成漏浆)。混凝土柱浇注高度应比主梁梁底标高高30mm左右,也需要弹两道线,其余操作同墙体。

(4)墙、柱混凝土拆模后应及时对施工缝进行处理,墙柱顶部应切割剔除软弱层。柱根、墙根等接茬处应沿墙、柱边向里10mm弹线切割5mm深,然后往里剔掉表面浮浆露出石子。

6.3.1.2平整度、标高控制

(1)要严格控制混凝土面层标高,为保证墙体或中心筒根部混凝土平整度,在安装大模板的墙根部用4m长杠收平、压光、弹线、粘海绵条。

(2)表面如是面层应一次压光(注意成品保护)。如是结合层应搓毛。一般用3m~4m刮杠刮平后用木抹子搓毛。也有压光后用塑料板刷拉毛的。

6.3.1.3通病防治及管控要点

(1)对模板及其支架、钢筋和预埋件必须进行检查,并作好记录,符合设计要求后方能浇筑混凝土。

(2)浇筑前,模板上的杂物和钢筋上的油污等应清理干净;模板的缝隙和孔洞应堵严;木模应浇水湿润,但不得有积水。

(3)在浇筑竖向结构混凝土之前,应先在底部填以50-100mm厚与混凝土内砂浆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

(4)在降雨时不宜露天浇筑混凝土,当需要浇筑时,应采用有效措施,确保混凝土质量。

(5)浇筑混凝土应连续进行。当必须间歇时,其间歇时间应缩短,并应在前层混凝土凝结之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混凝土运输、浇筑及间歇的全部时间不得超过规定时间,当超过时必须设施工缝进行处理。

((()(

②所有穿过墙体的管线,嵌入墙内的设备安装完毕后须将洞口周边堵塞密实,墙上施工孔洞用1:2水泥砂浆嵌实;

③外墙门窗框四周用防水砂浆灌缝,门窗框与外粉刷间设缝,硅胶嵌填,窗框与钢副框间应打发泡胶;

④管道通过墙面或楼板时应设金属或塑料套管,金属或塑料套管与土建结构间封堵密实,管道通过防火墙或楼板时应与套管间用防火材料填嵌密实。暖通管道应用防火保温材料填嵌密实;

⑤开槽深度不宜超过墙厚1/3,墙厚小于110mm时,不得双向开槽,开槽应距门窗洞口300mm外。

(12)后砌填充墙、隔墙:应在主体结构施工完毕后由顶层向下逐层砌筑。梁底附近待砌体沉实后用斜砌法填实。构造柱顶采用干硬性砼灌实。

(13)填充墙采用加气混凝砌块时,填充墙与框架柱交接处宜用15mm×15mm木条预先留缝,在加贴网片前浇水湿润,再用1:3水泥砂浆嵌实。

(14)(2)

②墙长超过层高2倍时设间距不大于4m的构造柱;

③单片墙自由端设置构造柱。④构造柱塌落度50-70mm,粒径≤20mm。 砌体女儿墙构造柱和压顶做法见图。



填充墙与构造柱连接时,应沿连接面全高预埋拉结筋2A6、拉结筋竖向间距≤500,拉结筋伸入填充墙内长度L≥700,沿墙全长贯通且必须如图设置弯钩。 与圈梁、过梁、窗台板等连接的钢筋混凝土墙、柱,应预留插筋,后与圈梁、过梁窗台板等钢筋搭接。

墙长大于5米时墙顶与梁如图拉结与顶部砌筑。

砖墙高超过4米(轻质砌块超过2米)时,在墙体半高或门顶处设置与柱连接且沿墙全长贯通的钢筋混凝土水平系梁。 外墙窗台处应设通长窗台梁。 ①当系梁为门洞切断时,应在洞顶设置一道不小于被切断的系梁断面和配筋的钢筋混凝土附加系梁,其配筋尚应满足过梁要求,其搭接长度应不小于1000。

②当两系梁高差不大于500时,系梁也可沿洞口垂直拐弯与过梁连成框架。 ①墙砌体上门窗洞口应设置钢筋混凝土过梁,大于300洞口都要设置;

②洞口上方有承重梁通过,且该梁底标高与门窗洞顶距离过近、放不下过梁时,可直接在梁下挂板。

③过梁采用C20混凝土浇筑,除详图已有注明外,其余过梁断面及配筋见附表。

④顶层门窗洞口采用单独过梁,搁置长度600,且在过梁上的水平灰缝设2~3道,2C6@300通长焊接网片。

⑤若墙宽度不足150mm时,采用植筋及现浇方式施工。 窗台压顶(窗台压顶坡水一次成型,防止多次修补造成漏水隐患)压顶梁高120。

构造柱处留槎要先退后进,进退尺寸≥60mm,高度为≤300mm,进或退均应上下对齐,在同一面上;槎上口切45°角防止混凝土在该部位形成空洞;留槎面上的砂浆及落灰要及时清理干净;在螺杆支设在中部。 后补管线施工时,在墙体上弹出定位线,沿定位线切割、剔凿线槽,预埋线盒木块。管线埋设完成后,使用砂浆将线槽填补密实,找平。后开槽应机械开槽,严禁人工剔凿开槽;严禁水平开槽;挂网、抹灰前用细石砼灌实 应先砌填充墙,后浇筑构造柱及水平系梁。投料斗高出构造柱顶50mm。 丁字墙样板 门洞过梁样板 腰梁样板。 6.4.6质量标准

(1)砌块和砂浆的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不得使用龄期不足28天、潮湿、破裂、不规整、表面被污染的砌块。

(2)砌体观感质量除符合规范标准要求外,并应达到以下要求:

1)墙面无断砖或碎砖(砌块);表面平整,灰缝均匀顺直;

2)马牙槎方正,上下顺直;电管槽宽窄均匀,顺直,砂浆填塞密实、平整;

3)圈梁、构造柱、板带等混凝土密实,表面平整;

4)固定门、窗的预埋件位置、数量正确。

(3)填充墙体质量控制及验收如下表:

项次 项目 允许偏差(mm) 1 主控项目 砌块和砂浆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2 一般项目 砌体的位置及垂直度允许偏差 轴线位移 10 垂直度 【0,5】 表面平整度 【0,8】 门窗洞口高、宽(后塞口) 【-5,20】 外墙上下洞口偏移 20 3 加气混凝土砌块不应与其它砌块混砌 4 加气混凝土砌块砂浆饱满度要求 水平 ≥80% 垂直 ≥80% 5 拉结钢筋或网片位置设置,埋设长度符合设计,竖向位置偏差不超过一皮高度。 6 加气混凝土砌块搭砌长度要求 ≥1/3砌块长 7 加气混凝土砌块灰缝

厚度要求 水平 15 垂直 20 8 梁底板底应预留一皮,14日后补齐挤紧 (4)砖、填充墙砌体的砂浆饱满度及检验方法应符合下表

砌体分类 灰缝 饱满度及要求 实心砖砌体 水平 ≥80% 实心砖砌体 垂直 填满砂浆,不得有透明

缝、瞎缝、假缝 加气混凝土砌块和轻骨料混凝土小砌块砌体 水平 ≥80% 加气混凝土砌块和轻骨料

混凝土小砌块砌体 垂直 ≥80% 6.4.7成品保护

(1)需要预留预埋的管道铁件、门窗框应同砌体有机配合,做好预留预埋工作。

(2)()))))()))(3)(1)(7)(8)

弹线找规矩→门窗洞口处理→安装连接件的检查→铝合金门窗外观检查→按要求运到安装地点→铝合金门窗安装→门窗四周嵌缝→安装五金配件→清理。

(1)门窗洞口模板可采用定型或角式连接模板,材质可用木板(厚50mm)、木方加竹胶板或多层板、钢板或塑料板。门窗洞口模板应注意支撑的牢固性,支撑有用木方也有用丝杠的。特别要注意斜支撑的使用,最好设计成组装工具式,即便于使用又可批量生产。

(2)门窗洞口模板加设限位钢筋,加强门窗洞口模板刚性和整体性。

(3)窗洞口精确设计一次成活,直接安装窗框,窗洞下口混凝土一次打成坡形压光不再抹灰,避免了空鼓。

(4)大窗口窗台模上要有排气孔,排气孔直径约40mm,也可在墙模上制作观察孔,观查混凝土浇注情况。可采用附着式振动器。模板对拉螺栓要用弹簧垫,以防振松。

(6)水电预留洞可用定型模板(应注意斜支撑),管道预留洞用钢管制作模具(注意要用切割机切割钢管),安装时应固定牢固、准确。派专人负责,在合理的时间脱模。

6.8.2地砖楼地面

1)基层清理

在清理好的地面上,找好规矩和泛水,扫好水泥浆,再按地面标高留出水泥面砖厚度做灰饼,用1:3干硬砂浆(砂为粗砂)冲筋、刮平,厚度约为20mm,刮平时砂浆要拍实、划毛并浇水养护等。

2)弹线预铺

在找平层上弹出定位十字中线,按设计图案预铺设花砖,砖缝预留2mm,按预铺的位置用墨线弹出水泥面砖四边边线,再在边线上画出每行砖的分界点。

3)浸水湿润

铺贴前,应先将面砖浸水2—3h(至无气泡放出为止),再取出阴干后使用。

4)铺贴顺序

铺砖应先铺好花框的3个面(即镶边部分),留出一面作出入口,铺完后再沿花框砖缝依次挂线,按图案铺中花,再铺封口花框(镶边),最后铺花框外的素面砖。为了严格控制砖缝,宜用二胡线或尼龙线挂线。

铺砖时,地面粘结层的水泥混合砂浆,拍实搓平。水泥面砖背面要清扫干净,先刷一层水泥石灰浆,随刷随铺,就位后用小木锤敲实。注意控制粘结层砂浆厚度,尽量减少敲击。在铺贴施工过程中,如出现非整砖时用石材切割机切割。

5)浇水拨缝

铺完后用小喷壶浇水,等砖稍收水,随即用小木锤拍板拍打一遍,将缝拨直,再拍打一遍,再拨缝。

6)铺踢脚线

地面铺完后,再铺花砖踢脚线。踢脚线部位打底时宜比墙面打底凹5mm左右。

7)填缝养护

水泥地面砖全部铺完后,顺清扫干净,用1:1稀水泥砂浆(水泥:细砂)填缝,然后再拍打一遍,用锯末扫干净。完工24h后浇水养护。但必须特别强调,完工3—4d内不得上人踩踏。

6.8.3涂料墙面

批刮腻子,自攻螺钉点刷防锈漆后,用石膏腻子刮平钉眼及板缝,干后用白胶将布带贴在板缝处,然后用108胶,双飞粉调和成腻子,批刮三道,待干后用砂纸打磨平整。

喷乳胶漆,用乳胶漆喷枪喷乳胶漆3—4遍,效果不好时可加喷数次,至到效果满意为止。

乳胶漆干燥较快,第一遍涂刷后经过2—3小时的干燥后即可刷第2遍。大面积涂刷时应多人合作,流水作业,互相衔接,从一头开始,顺着刷向另一头,以避免出现接头。

6.8.4腻子面层

本工程内墙及顶棚饰面大部分为腻子面层,其操作程序及操作要点如下:

配制腻子→清理抹灰面→腻子打底→第一次过面及修整→第二次腻子过面及修整。

施工前,必须将基层表面的灰尘、隔离剂、油污清理干净,各种孔洞、缝隙填补完成。腻子配料时比例要准确,搅拌要均匀。腻子随配随用。施工时分两遍成活。腻子施工时基层要干燥,潮湿天气不宜进行腻子痕施工。腻子施工时要做好对周围产品的保护措施。要求刮出来的腻子表面光滑、平整洁净、色泽一致,阴阳角方正、顺直,无接槎、疙瘩、刮痕、凹凸不平等缺陷,各项目偏差在允许范围内。

注:装饰工程具体内容详见《建设项目(一期)I标工程装饰装修工程施工方案》。

第七章电气工程样板引路方案

7.1配电箱安装

配电箱安装样板 7.1.1工艺流程



7.1.2安装质量要求

(1)配电箱应安装在安全、干燥、易操作的场所,如设计无特殊要求,配电箱底边距地高度应为1.5m.照明配电板底边距地高度不应小于1.8m。

(2)导线剥削处不应损伤线芯或线芯过长,导线压头应牢固可靠,如多股导线与端子排连接时,应加装压线端子(鼻子),然后一起涮锡,再压按在端子排上。如与压线孔连接时,应把多股导线涮锡后穿孔用顶丝压接,注意不得减少导线股数。

(3)导线引出面板时,面板线孔应光滑无毛刺,金属面板应装设绝缘保护套。一般情况一孔只穿一线,但下列情况除外:指示灯配线;;,其电源线应接在中间触点的端子上,负荷线应接在螺丝的端子上。

(5)配电箱内盘面闸具位置应与支路相对应,其下面应装设卡片框,标明回路名称。

(6)配电箱内的交流、直流或不同电压等级电源,应具有明显的标志。

(7)配电箱盘面上安装的各种刀闸及自动开关等,当处于断路状态时,刀片可动部分均不应带电(特殊情况除外)。

(8)配电箱上的小母线应带有黄(Ll相)、绿(L2相)、红(L3相)、淡蓝(N零线)等颜色,黄绿相间双色线为保护地线。

(,铜端子无松动,启闭灵活,零部件齐全,其排列间距应符合下表的要求:

间距 最小尺寸(mm) 仪表侧面之间或侧面与盘面 60以上 仪表顶面或出线孔与盘边 50以上 闸具侧面之间或侧面与盘边 30以上 上下出线之间 隔有卡片框:40以上;为隔卡片框:20以上 以下10~14项为配电箱内N线及PE线的有关规定。

(10)在照明配电工程中,当采用TN一C系统时,N线干线不应设接线端子板(排)。当采用TN~C~S系统时,一般应在建筑物进线π接配电箱内分别设置N母线和PE母线,并自此分开。电源进线的PEN线应先接到PE母线上,再以连接板或其他方式与N母线相连,N线应与地绝缘,PE线应采用专门的导线,并应尽量靠近相线敷设。

(11)配电箱内应分别设置零线(N)和保护地线(PE线)汇流排,各支路零线和保护地线应在汇流排上连接,不得绞接,并应有编号。

(12),并应与设备的主接地端子有效连接。单位:(mm2)

装置的相、导线的截面积S 相应的保护导线的最小面积Sp S≤16 Sp=S 16<S≤35 Sp=16 35<S≤400 Sp=S/2 (,在订货时应提出设置专用的、不可拆卸的接地螺丝母,其保护接地线截面按上表的规定选择,并应与其专用接地螺丝有效连接。

注意:PE线不允许利用箱体、盒体串接。

(14)配电箱如装有超过50V电器设备可开启的门、活动面板、活动台面,必须用裸铜软线与接地良好的金属构架可靠连接。

7.1.3成品保护

配电箱箱体安装后,应采取保护措施,避免土建刮腻子、喷浆、刷油漆时污染箱体内壁。箱体内各个线管管口应堵塞严密,以防杂物进入线管内。

安装箱盘盘芯、面板或贴脸时,应注意保持墙面整洁。安装后应锁好箱门,以防箱内电具、仪表损坏。

7.2桥架安装

桥架安装样板 7.2.1工艺流程



7.2.2质量标准

(1)C15以上混凝土构件及实心砖墙上,不适用空心砖墙或陶粒混凝土砌块等轻型墙体。

钻孔直径的误差不得超过+0.5mm~0.3mm;+3mm;,表面平齐为宜。

用木锤或垫上木块后用铁锤将膨胀螺栓敲入洞内,螺栓固定后,其头部偏斜值不应大于2mm。

2)预埋铁的自制加工尺寸不应小于120×60×60mm,在土建结构施工中进行预埋,预埋铁平面应紧贴模板,并应固定牢固。

(2)桥架支撑件在室内安装

常用的几种型式,参照国标图集86SD169《电缆桥架安装》。

自制支架与吊架所用扁铁规格不应小于30mm×3mm,扁钢规格不小于25×25×3mm,圆钢不小于φ8。自制吊支架必须按设计要求进行防腐处理。

轻钢龙骨上敷设桥架应设各自单独卡具吊装或支撑系统,吊杆直径不应小于8mm,支撑应固定在主龙骨上,不允许固定在辅助龙骨上。

(3),跨接地线要留有余量,跨接地线截面按下表选择。

桥架内最大电缆的相导线截面积S(mm2) 保护地线最小截面积Sp(mm2) S≤16 Sp=S 16<S≤35 Sp=16 35<S≤400 Sp=S/2 (,宜在管道及空调工程基本施工完毕后进行,防止其他专业施工时损伤电缆。

电缆两端头处的门窗装好,并加锁,防止电缆丢失或损毁。

7.3线管敷设

7.3.1工艺流程



7.3.2质量要求

(1)管路接地

钢管与钢管,钢管与盒(箱)采用丝扣连接时,为了管路敷设系统接地(接零)良好、可靠,应作整体接地连接。

跨接线直径应根据钢管的直径来选择。管箍接头两端跨接线距管箍接头两端的距离不小于50mm,焊接长度不得小于该跨接线截面的6倍且双面焊接,严禁将管箍与连接管焊死。在管与盒(箱)的连接处跨接线的焊接应处在盒(箱)的棱边上,焊接长度不得小于该跨接线截面的6倍且双面焊接,跨接线在焊接处的焊接应均匀、美观、牢固,并清除药皮,刷防腐漆。

卡接:薄壁金属管、镀锌钢管、可挠金属电线保护管跨接地钱做法可使用专用的接地线卡连接,不得采用熔焊连接地线。

吊顶内电线管在进入接线盒时,在进线方向的电线管上距按线盒约30mm的电线管处焊接长20mm、25×3的扁铁且在扁铁上打φ4的小螺栓孔,为与灯具接头的金属软管做保护跨接地线而准备。

吊顶内灯具接头的金属保护软管的加工长度不超过1.2m,跨接地线采用绿黄相间的双色线,长度约30cm,其一端与金属保护软管的两端卡接或锡焊连接,另一端焊接接线鼻子准备与电线管或灯具外壳做按地连接,金属软管截面选择根据管内穿线的截面来选择,见下表。

管内导线截面 跨接地线截面 ≤16mm2 与相线截面相同 16~35mm2 16mm2 ≥35mm2 相线截面的一半 (2)变形缝处理

吊顶内管子穿过建筑物伸缩缝、沉降缝时应有补偿装置具体做法详见下图。

变形缝的处理 7.3.3成品保护

(1)配管路时应保持顶棚、墙面及地面清洁完整。搬运材料和使用高凳机具时,不得碰坏门窗、墙面等。

(2)顶内稳盒配管时,不要踩坏龙骨。严禁踩电线管行走,刷防锈漆不应污染墙面、吊顶或护墙板等。

(3)其他专业在施工中,注意不得碰坏电气配管。严禁私自改动电线管及电气设备。

7.4管内穿线

7.4.1工艺流程



7.4.2质量要求

(1)施工中存在护口遗漏、脱落、破损及管径不符等现象。因操作不慎而使护口遗漏或脱落者应及时补齐,护口破损与管径不符者应及时更换。

(2)铜导线连接时,导线的缠绕圈不足5圈,未按工艺要求连接的接头均应拆除重新连接。

(3)导线连接处的焊锡不饱满,出现虚焊、夹渣等现象。焊锡的温度要适当,涮锡要均匀。涮锡后应用布条及时擦去多余的焊剂,保持接头部分的洁净。

(4)导线线芯受损是由于用力过猛和剥线钳使用不当造成的,削线应根据线径选用刀口合适的剥线钳。

(5)多股软铜线涮锡遗漏,应及时补焊锡。

(6)接头部分包扎不平整、不严密,应按工艺要求重新进行包扎。

(7)套管压接后,压模不配套或深度不够,应选用合格的压模进行压按。

(8)线路的绝缘电阻值偏低:管路内可能进水或者绝缘层受损都将造成线路的绝缘值偏低,应将管路中的泥水及时清净或更换导线。

(9)采用压线帽的接头,导线绝缘应和帽内压接管平齐。

7.4.3成品保护

(1)穿线时不得污染设备和建筑物品,应保护周围环境,活完料清。

(2)用高凳及其他工具时,应注意不得碰坏其他设备和门窗、地面、墙面等。

(3)在接、焊、包全部完成后,应将导线的接头盘入盒、箱内,并封堵严实,以防污染。同时应防止盒、箱内进水。

(4)穿线时不得遗漏带护口。

(5)穿线后导线不应有破损及被次浆污染。

(6)穿线后管口应有防止积水及潮气侵入的措施。

(7)应注意的安全问题:

(8)管子穿带线时,不得嘴对管口呼唤、吹气,防止带线弹力勾伤眼睛。穿带线时应协调配合防止管口挤手。

(9)用绝缘电阻表测定线路电阻时,应防止有人触及正在测定中的线路和设备,雷电气候下禁止测定线路绝缘。

7.5防雷与接地

7.5.1工艺流程



7.5.2质量标准

(1)主控项目

1)暗敷在建筑物抹灰层内的引下线应有卡钉分段固定;明敷的引下线应平直、无急弯,与支架焊接处,油漆防腐,且无遗漏。

2)变压器室、高低开关室内接地干线应有不少于2处与接地装置引出干线连接。

3)当利用金属构件、金属管道做接地线时,应在构件或管道与接地干线间焊接金属跨接线。

(2)一般项目

1)钢制接地线的焊接连接应符合本规范第24.2.1条的规定,材料采用及最小允许规格、尺寸应符合本规格第24.2.2条的规定。

2)明敷接地引下线及室内接地干线的支持件间距应均匀,水平直线部分0.5-1.5m;垂直直线部分1.5-3m;弯曲部分0.3-0.5m。

3)接地线在穿越墙壁、楼板和地坪处应加套钢管或其他坚固的保护套管,钢套管应与接地线做电气连通。

4)变配电室内明敷接地干线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便于检查,敷设位置不妨碍设备的拆卸与检修;

当沿建筑物墙壁水平敷设时,距地面高度250-300mm;与建筑物墙壁间的间隙10-15mm;

当接地线跨越建筑物变形缝时,设补偿装置;

接地线表面沿长度方向,每段为15-100mm,分别涂以黄色和绿色相间的条纹;

变压器室、高压配电室的接地干线上应设置不少于2个供临时接地用的接线柱或接地螺栓。

5)当电缆穿过零序电流互感器时,电缆头的接地线应通过零序电流互感器后接地;由电缆头至穿过零序电流互感器的一段电缆金属护层和接地线应对地绝缘。

6)配电间隔和静止补偿装置的栅栏门及变配电室金属门铰链处的接地连接,应采用纺织铜线。变配电室的避雷应用最短的接地线与接地干线连接。

7)设计要求接地的幕墙金属框架和建筑物的金属门窗,应就近与接地干线连接可靠,连接处不同金属间应有防电化腐蚀措施。

7.5.3成品保护

(1)安装接地体时,不得破坏散水和外墙壁装修。

(2)不得随意移动巳经绑扎完的结构钢筋。

(3)电气施工时,不得磕碰及弄脏墙面。

(4)焊接时注意保护墙面。

(5)在土建喷浆前,必须先将接地干线用纸包扎。

(6)拆除脚手架或搬运物件时不得碰坏接地干线。

(7)剔洞时,不应损坏建筑物结构。

(8)支架稳固后,不得碰撞松动。

(9)支架稳后应保护好,防止土建外墙装修或内墙喷浆时污染支架。

(10)安装保护管时,注意保护好土建结构及装修面。

(11)拆架子时不要磕碰引下线。

(12)遇坡顶瓦屋面,在操作时应采取措施,以兔踩坏屋面瓦。

(13)避雷网敷设后,应避免砸碰。

(14)避雷网敷设完毕后,应注意保护,防止外墙装修污染避雷线。



第八章给排水工程样板引路方案

8.1穿楼板管道套管安装

(1)根据各专业图纸,绘制每层的预留预埋图纸平面图、剖面图、局部大样图及立面图,图纸需标注清楚具体标高、左右距离、套管尺寸、名称;准备相关图集、施工规范等技术资料。

(2)及时对操作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及安全交底。

(3)刚性套管采用比所穿管道大2号的钢管制作,钢管两端平齐,打掉毛刺,管内除锈防腐。套管长度=楼板厚度+底板抹灰厚度+地面抹灰厚度+20mm(卫生间、厨房50mm)。

(4)套管安装时应随同干管、立管、支管的安装,将预制好的套管套在管道上,放在指定位置。过楼板的套管在套管上焊一横钢筋,担在预留孔洞的地面上,防止脱落。待干管、立管安装完后再调整间隙加以固定,进行封固。楼板、隔墙和墙内的穿管空隙在安完管道后用防火密封材料进行填塞封堵。

8.2卫生间给排水支管安装

对操作安装工人进行安全、技术、施工现场文明交底。

要求装修单位对卫生间各预留孔给出准确定位(在地面、墙面弹好墨线),便于我方复核前期预留孔洞,有偏差时进行洞口修补并及时将垃圾清理。

管道安装前与装修单位碰头,管道标高是否满足吊顶安装要求,不能满足要求的及时向甲方、监理、设计反映,给出调整方案。

给水管道安装好后需试压,排水管道安装好后需灌水,自检合格报公司、监理、甲方专业工程师检查验收,对验收提出意见按期整改,验收合格后填写好工程移交单。

卫生间排水管 8.3管井立管安装

(1)熟悉设计相关图纸(平面图、系统图、管井大样图),清楚各楼层管井的分布位置、尺寸及各管井内管道数量、管径、材质、安装方式、排布形式、走向。

(2)选择合适的支架样式

应根据技术资料结合现场管井结构选择合适的支架样式,具备综合支架的条件时应优先采用综合支架。支架样式有以下几种:

立管穿楼板处支架样式为国标图集03S402/86页 根部样式根据墙体结构,砌体墙选用国标图集02S402/106页 混凝土墙选用02S402/114页 管卡样式为国标图集02S402/33页C5不保温管卡 给水管道安装好后需试压,排水管道安装好后需灌水,自检合格报公司、监理、甲方专业工程师检查验收,对验收提出意见按期整改,验收合格后填写好工程移交单。

排水立管 给水立管 第九章通风空调工程样板引路方案

9.1空调风管工程

空调风管样板 9.1.1工艺流程



9.1.2质量标准

(1)本工程钢管主要为钢板材。其质量标准如下:

钢板风管板材厚度(mm)

类别

风管直径D

或长边尺寸b 圆形风管 矩形风管 除尘系统风管 高压系统 b)≤320 0.5 0.5 0.75 1.5 320D(b)≤450 0.6 0.6 0.75 1.5 450D(b)≤630 0.75 0.6 0.75 2.0 630D(b)≤1000 0.75 0.75 1.0 2.0 1000D(b)≤1250 1.0 1.0 1.0 2.0 1250D(b)≤2000 1.2 1.0 1.2 按设计 2000D(b)≤4000 按设计 1.2 按设计

2)排烟系统风管钢板厚度可按高压系统。

3)特殊除尘系统风管钢板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4)不适用于地下人防与防火隔墙的预埋管。 mm)

风管直径或长边尺寸b 不锈钢板厚度 b≤500 0.5 500
风管的强度应能满足在1.5倍工作压力下接缝处无开裂;

矩形风管的允许漏风量应符合以下规定:

低压系统风管QL≤0.1056P0.65

中压系统风管QM≤0.0352P0.65

高压系统风管QH≤0.0117P0.65

式中QL、QM、QH-系统风管在相应工作压力下,单位面积风管单位时间内的允许漏风量[m3/(h?㎡)];

P-指风管系统的工作压力(Pa)。

低压、中压圆形金属风管、复合材料风管以及采用非法兰形式的非金属风管的允许漏风量,应为矩形风管规定值的50%;

砖、混凝土风道的允许漏风量不应大于矩形低压系统风管规定值的1.5倍;

排烟、除尘、低温送风系统按中压系统风管的规定,1~5级净化空调系统按高压系统风管的规定。

(3)金属风管的连接应符合下列规定:

风管板材拼接的咬口缝应错开,不得有十字型拼接缝。

金属风管法兰材料规格不应小于下表规定。中、低压系统风管法兰的螺栓及铆钉孔的孔距不得大于150mm;高压系统风管不得大于100mm。矩形风管法兰的四角部应设有螺孔。

当采用加固方法提高了风管法兰部位的强度时,其法兰材料规格相应的使用条件可适当放宽。

无法连接风管的薄钢板法兰高度应参照金属法兰风管的规定执行。

金属圆形风管法兰及螺栓规格(mm)

风管直径D 法兰材料规格 螺栓规格 扁钢 角钢 D140 20×4 - M6 140<D≤280 25×4 - 280<D≤630 - 25×3 630<D≤1250 - 30×4 M8 1250<D≤2000 - 40×4 金属矩形风管法兰及螺栓规格(mm)

风管长边尺寸b 法兰材料规格(角钢) 螺栓规格 b≤630 25×3 M6 630<b≤1500 30×3 M8 1500<b≤2500 40×4 2500<b≤4000 50×5 M10 9.1.3成品保护

要保持镀锌钢板表面光滑洁净,放在宽敞干燥的隔潮木头垫架上,叠放整齐。不锈钢板、铝板要立靠在木架上、不要平迭,以免拖动时刮伤表面。下料时应使用不产生划痕的画线工具,操作时应使用木锤或有胶皮套的锤子,不得使用铁锤,以免落锤点产生锈斑。法兰用料分类理顺码放,露天放置应采取防雨、雪措施、减少生锈现象。风管成品应码放在平整,无积水,宽敞的场地,不与其它材料,设备等混放在一起,并有防雨、雪措施。码放时应按系统编号,整齐、合理,便于装运。风管搬运装卸应轻拿轻放、防止损坏成品。

9.2通风机安装

9.2.1工艺流程



9.2.2质量标准

(1)主控项目

1)通风机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型号、规格应符合设计规定,其出口方向应正确;

叶轮旋转应平稳,停转后不应每次停留在同一位置上;

固定通风机的地脚螺栓应拧紧,并有防松动措施。

2)通风机传动装置的外露部位以及直通大气的进、出口,必须装设防护罩(网)或采取其他安全设施。

(2)一般项目

通风机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通风机的安装,应符合下表的规定,叶轮转子与机壳的组装位置应正确;叶轮进风口插入风机机壳进风口或密封圈的深度,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或为叶轮外径值的1/100;

通风机安装的允许偏差

项次 项目 允许偏差 检验方法 中心线的平面位移 10mm 经纬仪或拉线和尺量检查 标高 ±10mm 水准仪或水平仪、直尺、拉线和尺量检查 皮带轮轮宽中心平面偏移 1mm 在主、从动皮带轮端面拉线和尺量检查 传动轴水平度 纵向0.2/1000

横向0.3/1000 在轴或皮带轮0°和180°的两个位置上,用水平仪检查 联轴器 两轴芯径

向位移 0.05mm 在联轴器互相垂直的四个位置上,用百分表检查

倾斜 0.2/1000

安装隔振器的地面应平整,各组隔振器承受荷载的压缩量应均匀,高度误差应小于2mm;

安装风机的隔振钢支、吊架,其结构形式和外形尺寸应符合设计或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焊接应牢固,焊缝应饱满、均匀。

9.2.3成品保护

整体安装的通风机、搬运和吊装时。与机壳边接触的绳索,在棱角处应垫好柔软的材料,防止磨损机壳及绳索被切断。

解体安装的通风机,绳索捆绑不能损坏主轴。轴衬的表面和机壳、叶轮等部件。

风机搬动时,不应将叶轮和齿轮轴直接放在地上滚动或移动。

通风机的进排气管、阀件、调节装置应设有单独的支撑;各种管路与通风机连接时,法兰面应对中贴平,不应硬拉使设备受力。风机安装后,不应承受其它机件的重量。

9.3风管部件安装

9.3.1工艺流程



9.3.2质量标准

(1)主控项目

1)风管部件安装必须符合下列规定:

各类风管部件及操作机构的安装,应能保证其正常的使用功能,并便于操作;

斜插板风阀的安装,阀板必须为向上拉启;水平安装时,阀板还应为顺气流方向插入;

止回风阀、自动排气活门的安装方向应正确。

2)净化空调系统风管的安装还应符合下列规定:

风管、静压箱及其他部件,必须擦拭干净,做到无油污和浮尘,当施工停顿或完毕时,端口应封好;

法兰垫料应为不产尘、不易老化和具有一定强度和弹性的材料,厚度为5~8mm,不得采用乳胶海绵;法兰垫片应尽量减少拼接,并不允许直缝对接连接,严禁在垫料表面涂涂料;

风管与洁净室吊顶、隔墙等围护结构的接缝处应严密。

(2)一般项目

风口与风管的连接应严密、牢固,与装饰面相紧贴;表面平整、不变形,调节灵活、可靠。条形风口的安装,接缝处应衔接自然,无明显缝隙。同一厅室、房间内的相同风口的安装高度应一致,排列应整齐。

明装无吊顶的风口,安装位置和标高偏差不应大于10mm。

风口水平安装,水平度的偏差不应大于3/1000。

风口垂直安装,垂直度的偏差不应大于2/1000。

净化空调系统风口安装还应符合下列规定:

风口安装前应清扫干净,其边框与建筑顶棚或墙面间的接缝处应加设密封垫料或密封胶,不应漏风;

带高效过滤器的送风口,应采用可分别调节高度的吊杆。

9.3.3成品保护

安装完的风管要保证风管表面光滑洁净,室外风管应有防雨防雪措施。

暂停施工的系统风管,应将风管开口处封闭,防止杂物进入。

风管伸入结构风道时,其末端应安装上钢板网,以防止系统运行时,杂物进入金属风管内。

交叉作业较多的场地,严禁以安装完的风管作为支、吊、托架,不允许将其它支、吊架焊在或挂在风管法兰和风管支、吊架上。

运输和安装不锈钢风管时,应避免产生刮伤表面现象。安装时,尽量减少与铁质物品接触。

运输和安装阀件时,应避免由于碰撞而产生的执行机构和叶片变形。露天堆放应有防雨、雪措施。

9.4空调水管道安装

空调水管道安装 9.4.1工艺流程



9.4.2质量标准

(1)管道支吊架的间距不应大于下表:m) 保温 1.5 2.0 2.5 2.5 3.0 3.5 4.0 5.0 5.0 5.5 6.5 7.5 8.5 9.5 不保温 2.5 3.0 3.5 4.0 4.5 5.0 6.0 6.5 6.5 7.5 7.5 9.0 9.5 10.5 公称直径大于300mm的管道采用9.5米的间距 (2)钢焊件的坡口尺寸(单位:mm)

厚度T 坡口形式 间隙C 钝边P 坡口角度α(度) 1~3 I型坡口 0~1.5 ─ ─ 3~4 0~2.5 ─ ─ 4~9 V型坡口 0~2 0~2 65~75 9~26 0~3 0~3 55~65 (3)点焊长度和间距如下表:

管径

DN(mm) 点焊长度

(mm) 点焊点数(处) 80~150 14~30 3 200~300 40~50 4 350~500 50~60 5 (4)标准旋入螺纹扣数及标准紧固扭矩表:

公称直径(mm) 旋入 扭矩N·m 管钳规格(mm)×施加压力(KN) 长度(mm) 螺纹扣数 15 11 6.0~6.5 40 350×0.15 20 13 6.5~7.0 60 350×0.25 25 15 6.0~6.5 100 450×0.30 32 17 7.0~7.5 120 450×0.35 40 18 7.0~7.5 150 600×0.30 50 20 9.0~9.5 200 600×0.40 65 23 10.0~10.5 250 900×0.35 80 27 11.5~12.0 300 900×0.40 (5)阀门强度和严密性试验

公称直径(mm))

9.5.2质量标准

(1)保证项目:

保温材料的材质、规格及防火性能必须符合设计和防火要求。

阀门、法兰及其他可拆卸部件的两侧必须留出空隙,再以相同的隔热材料填补整齐。

保温层的端部和收头处必须作封闭处理。

(2)基本项目:

聚氨酯硬质(软质)泡沫塑料管壳、聚苯乙烯硬质(软质)泡沫塑料管壳应符合以下规定:粘接应牢固、无断裂,管壳之间的拼缝应均匀整齐,平整一致,横向缝应错开。

棉毡管壳应符合以下规定:两个相临管壳的纵缝应错开180°,横向接缝应握紧对严,包扎应牢固、平整。

防潮层应符合以下规定:应紧密牢固地粘贴在绝热层卜,搭接缝口朝向低端,搭接宽度应符合规定并应均匀整齐,封闭良好,无裂缝,外形美观。

玻璃布、塑料布保护层应符合以下规定:松紧适度,搭接宽度均匀,平整美观。

薄金属板保护层应符合以下规定:搭按顺水流方向,宽度均匀一致,接口平整,固定牢靠,外形美观。

(3)保温层平整度、绝热层厚度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项次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1 保温层表面平整度 卷材管壳及涂沫散材或软质材料 5

10 用1m直尺和楔形塞尺检查 2 绝热层厚度 +0.10δ

-0.05δ 用钢针刺入绝热层和尺量检查 注:δ为绝热层厚度。

9.5.3成品保护

(1)保温材料应放在干燥处妥善保管,露天堆放应有防潮、防雨、雪措施,防止挤压损伤变形(如矿纤材料)。

(2)施工时要严格遵循先上后下、先里后外的施工原则,以确保施工完的保温层不被损坏。

(3)操作人员在施工中不得脚踏挤压或将工具放在已施工好的绝热层上。

(4)拆移脚手架时不得碰坏保温层由于脚手架或其他因素影响当时不能施工的地方应及时补好,不得遗漏。

(5)当与其他工种交叉作业时要注意共同保护好成品,已装好门窗的场所下班后应关窗锁门。

第十章成品保护措施

成品保护举例:

(1)成立以项目经理为领导的成品保护小组,设专职成品保护员,并明确各有关部门和人员的岗位责任。

(2)建立健全成品保护工作体系,严格执行我单位的工程施工安装产品保护程序。在安排施工生产的同时明确成品保护的基本要求和重点。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并加强监督检查。

(3)加强成品保护的宣传教育,使有关人员明白做好成品保护是满足施工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和维护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4)协调各分包专业之间的交叉作业,周密计划合理安排各专业工序的进入和完成时间,落实时间段内的成品保护责任。定期召开会议,解决产品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和纠纷。

第十一章雨季施工措施

(1)雨季施工要结合实际,建立雨期施工安全保证体系,明确责任和分工,做到人员、物资、措施三到位,认真贯彻落实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切实抓好重点部位及项目的安全防范工作。

(2)临时道路和排水沟要经常检查维修和疏通,防止暴雨来时积水过多,并确保雨后畅通。

(3)现场所有电气设备要设置防雨遮盖,并做好接地接零保护。在潮湿场所作业,要使用安全电压,防止漏电伤人。

(4)脚手架、操作平台等要满铺竹笆、钢筋网片、木板并做防滑条,把防倾斜、防滑脱、防坠落作为防范重点。

(5)雨季现场必须焊接时,要采取避风挡雨措施,如搭设焊接棚等。

第十二章质量保证措施

(1)深入开展质量意识教育,加强标准化管理,建立以施工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为首的工程质量保证体系,实行项目经理部、质量检验主管部门、施工区三级质量管理责任制度。

(2)加强工程施工的检验和试验,建立健全计量管理制度,项目经理部质安部负责系统的质量检验和监督管理,实行周安全质量检查制度。

(3)加强采购管理,主要工程材料、设备实行计划审批制度、进货检验和试验制度。对进场各种工程材料、设备进行验收,收集产品出厂说明书、合格证、产品试验报告、质保书,并按规定进行抽样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不合格的工程材料设备不得进入工地。

(4)严格进行施工过程控制,上道工序未经检验合格,不得转序。严格进行隐蔽工程检查签认制度,未经监理工程师签认,不得实施隐蔽。

(5)坚持施工“自检、互检、专检”的三检制度,委派专业质量检验工程师,配合监理工程师,对工程施工质量进行全面检查控制。对检查不合格的项目,坚决进行返工、返修,保证达到规范和使用的条件标准。

(6)原材料监控要点:

①砌筑材料进场后,应检查砌块生产龄期是否符合要求,现场见证送检,确保标号达到设计要求。

②检查预拌砌筑砂浆配合比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③及时按规范要求制作砂浆试块,并送检。

(5)施工过程的监控要点:

①检查定位放线,复查墙轴线尺寸。

②严禁使用生产龄期小于28天的混凝土空心砌块,以防墙体砌筑后造成砌块收缩而使墙体产生裂缝,龄期宜为45d。

③检查砌体使用的红砖,在砌筑前一天应进行浇水湿润,但对于混凝土砌块一般不需浇水湿润,只有在气候特别干燥时,才允许适量喷水湿润。

④随时检查施工工艺,包括砌筑方法、铺浆长度、墙体转角、搭接处的砌筑措施等。填充墙砌筑时应错缝搭砌,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搭砌长度不应小于砌块长度1/3;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搭砌长度不应小于90mm。

附件:检查表质量样板施工方案实施检查记录



受检单位 检查单位 受检部位 检查编号 检查内容

/检查方法 检查结果记录 整改意见 1、材料种类质量是否符合方案要求

2、现场细部处理是否按方案实施

3、现场安全文明管控是否到位



受检方代表:检查人:



年月日年月日 注:实施检查可与安全、质量检查同时进行,记录也可采用安全检查评分表或质量验收记录。

















样板引路施工方案







质量样板引路施工方案













安装准备



支架安装



支架制作



试压冲洗



管道加工



支管安装



仔细考虑它与其他设施,管道的关系,以及坡度等因素来确定它的确切位置,绘制管道综合图,紧随土建施工的进度制作、安装预埋套管。



根据管道的性质、规格选用支架:固定支架或活动支架,悬挂吊架或水平支架。



根据技术规范以及实际情况选择管道的加工方式、连接方式。



预留预埋



干管、立管安装



管道防腐保温









IV







I



72







献花(0)
+1
(本文系时光分项xhc...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