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其克 > 馆藏分类
配色: 字号:
市政管网危大工程专项方案
2022-03-09 | 阅:  转:  |  分享 
  




项目

危大工程专项方案

















编制:

审核:

批准:





公司

年月日

目录

2

第二章工程概况 2

第三章施工计划 3

第四章施工工艺 18

4.1施工测量 18

4.2管槽开挖 18

4.3雨、污水管道施工 20

4.4给水管道施工 25

4.5电力、通信管道施工 31

4.6沟槽回填 35

4.7路面恢复 37

第五章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38

5.1组织保障措施 38

5.2技术保障措施 39

第六章应急处置措施 44

6.1组织体系 44

6.2项目应急救援组织机构 44

6.3紧急通讯联络 46

6.4应急物资设备 46

6.5危大工程常见事故的应急预案 46

第一章编制依据

1、施工图纸及施工组织设计;

2、《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3、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

4、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附条文说明)JGJ46-2005;

5、工程测量规范(附条文说明)GB50026-2007;

6、施工现场机械设备检查技术规范JGJ160-2016;

7、《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建设部令第37号);

8、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实施《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有关问题的通知(建办质[2018]31号)。

第二章工程概况

项目名称包含电力、通信、燃气及给排水共6条管道施工,管槽开挖深度小于3m。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实施《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有关问题的通知(建办质[2018]31号),本项目管槽开挖虽未超过3m,但是本项目为改扩建工程,施工区域周边建构筑物较多,管槽开挖环境复杂,施工过程中可能影响毗邻建构筑物的安全,因此本项目按危大工程标准实施。

为保证施工进度、安全、质量和成本,施工过程中具体要求如下:

1、项目施工前做好管线及毗邻建构筑物调查,做好变形观测的原始测量资料、做好危险源标示,准备好应急处理设备及材料。

2、项目施工中做好变形观测,控制好开挖施工工艺,做好恶劣天气应对措施、已有建构筑物保护,做好边坡支护和毗邻建构筑物防护。













第三章施工计划

在不考虑雨季等恶劣天气影响的前提下,施工进度安排如下:

具体进度计划

材料计划安排如下:

具体材料计划

设备进场计划如下:

具体设备计划

第四章施工工艺

4.1施工测量

4.1.1测量准备

仪器配备:投测前必须对所使用的测量仪器进行严格的检查校核,以保证测量精度。

人员配备:本工程坐标测量定位工作由我公司专业测量工程师完成,施工过程中各路段管网的边线、标高控制点由主工长负责完成,并由技术总工进行复核。

4.1.2平面控制

根据各路段平面布置图,以首级施工测量控制网点为依据,按二级导线的精度布设第二级施工测量控制网,点位相对误差不超过±5mm。

4.1.3高程控制

根据各路段高程控制点,向结构引测控制标点,每50m一个点,不少于两个标高控制点。

4.2管槽开挖

结合设计和本工程实际情况,开挖方式采用直壁型和放坡型相结合的开挖方式。

1、沟槽开挖前应要求各有关管线部门提供地下管线情况,并结合人工开挖勘察,确认无误后方可进行施工。当发现管线位置后应做好清晰的标志以保护好地下管线。

2、沟槽开挖时应保证两侧土体稳定,严格控制槽底高程,不得超挖或扰动基面。开挖主要采用直壁和放坡施工,坡度根据实际开挖地质情况放坡,放坡施工参照下表:



如发现部份土质变差,及地下水丰富时,需采用4.5米长φ2198无缝钢管进行支护,工字钢埋深1.5m,工字钢间距0.3m,工字钢顶部用φ12钢筋焊接连接,增加抗形变能力,支护段两端设置横向支撑,横向支撑材料选用直径为100mm以上的圆木或者16工字钢,横向支撑纵向间距为1.5m~2.0m。支护过程中根据现场地质情况,在工字钢外侧增设木撑板,木撑板厚度不宜小于50mm。

3、管槽开挖时用全站仪或水准仪放样好平面位置及高程。

4、开挖到基础高程后,人工夯实,然后进行地基承载力试验,如果地基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则直接进行基础施工,如果地基承载力达不到设计要求则需要根据地质情况进行碎石换填,换填后重新进行承载力试验,满足后进行基础施工。

5、开挖过程还要注意以下问题:

(1)开挖前必须会同有关部门查清地下设施、管线及埋设物现状、分布位置及埋深。

(2)开挖过程禁止超挖,特别是开挖深度要控制好。

(3)管槽开挖过程中,遇到流沙、渗水、杂填土、淤泥、腐蚀性土或槽底受到扰动、浸泡等恶劣地质条件时,应立即停止开挖,及时在恶劣地质侧打入工字钢紧急支护,并向项目部汇报,在项目部给出施工方案之前不得施工。

(4)管槽开挖过程中必须加强边坡及周边建筑物监测,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施工步骤,并应备应急措施,确保安全。

(5)沿线有现状线杆及铁塔处,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临时改迁或避让,避让时要确保线杆或铁塔基础稳定,防止发生安全事故。

(6)管槽开挖过程中提前预备边坡支护材料,以备遇到特殊地质段时紧急支护。

(7)管槽两侧临时堆土或施加其它荷载时不得影响建(构)筑物、各种管线和其它设施的安全,堆土距管槽边缘不小于0.8m,高度不超过1.5m。

(8)管槽边坡稳定后设置供施工人员上下管槽的安全梯,在管槽边坡稳固前严禁人员进入管槽作业,否则一切后果责任自负。

(9)管槽内施工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施工现场禁止穿拖鞋、高跟鞋或赤脚。施工期间严禁槽内休息。





4.3.2施工方法

1、管道及检查井基础

管道基础采用200厚砂垫层基础。对于软土地基或槽底位于地下水位以下时,可采用150mm厚、粒径5~40mm的碎石或砾石砂铺筑,其上面再用50mm厚中粗黄砂铺垫整平。基础必须夯实平整。若有超挖应回填级配砂石并铺垫细砂找平,以保持原有的密实度。基础施工全过程用全站仪或水准仪检查垫层平面位置和高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2、管道安装

(1)接口前,首先把电熔承插接头与管材连接,电熔承插接头与管材连接处用一层热缩套保护。

(2)下管采用非金属绳索系住管身两端,保持管身平衡均匀溜放至沟槽内就位,严禁将管材由槽顶边直接滚入槽底,另外也不得串心吊装。

(3)管道使用电熔连接辅助热缩套保护的连接方式。

1)检查管材、管件及热缩套质量。

2)清理干净承口内杂物。

3)将连接管道的插口对准承口,保持插入管段的平直,用手动葫芦或其它拉力机械将管一次插入至标线。若插入阻力过大,切勿强行插入,以防电熔接头扭曲,然后用电热熔机热熔连接,通电时间按照管材供应厂家提供的数据为准。

4)管材热熔连接后为了避免因热胀冷缩引起的连接处漏水,连接处用两层热缩套保护。

(4)波纹管铺设时先用全站仪找出管道的中心线再用水准仪测出其相应高程。管口对接后,应复核管道高程和中轴线。为确保位置准确,可沿管道周围每2米设一定位木桩,直至回填土达到管顶以上10cm再将定位桩拔出。

3、井室施工

本项目雨、污水检查井采用高分子量高密度聚乙烯成品检查井,检查井井筒顶部采用C25钢筋混凝土盖板承重,然后在施工上部井盖结构,检查井基础采用砂垫层。

(1)施工方法

1)安装前用全站仪放样好检查井的位置和高度。

2)进行检查井基座和井筒安装,检查井基座和井筒连接处采用一层热缩套保护。

3)检查井井筒安装完毕后在井筒四周铺设碎石垫层和C25现浇混凝土盖板基础,然后放置预制盖板。盖板的预制加工或采购,要控制配筋量和配筋的合理性,要控制钢筋网片垫块高度和密度,以保证各层厚度,不露筋;控制底模平整度,以保证板底光洁、平整、直顺、无安装板差;控制井室盖板的人孔圆润、规矩,以保证井筒砌砖易接顺、圆润美观。

4)盖板安装完成后砌筑井筒、井圈,安装井盖,安装井盖前,应铺砂浆使井圈与路面找平。路面有明显纵、横坡的,应与纵、横坡找平。

(2)检查井质量检查标准

1)井壁必须竖直,不得有裂缝。

2)井室盖板尺寸及预留人孔位置应正确,人孔也应与墙边吻合。

3)井圈、井盖必须完整无损,安装要平稳、位置应正确。

实测实量质量标准

序号 检查项目 允许偏差 检查频率 检查方法 范围 点数 1 井室尺寸 长、宽 ±20 每座 2 用尺量长、宽各1点 直径 2 井筒直径 ±20 2 3 井口高程 ±20 每座 1 用水准仪测量 4 井底高程 D≤1000mm ±10 每座 1 D>1000mm ±15 5 踏步安装 ±10 每座 1 用尺量 6 脚窝尺寸 高、宽、深 ±10 1 7 流槽宽度 +10 每座 1 用尺量 4、管道闭水试验

根据《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第9.1.11条规定,污水、雨污水合流管道及湿馅土、膨胀土、流砂地区的雨水管道,必须经严密性试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本项目仅污水管需进行闭水试验。闭水试验方法如下:

(1)本项目试验管道均小于700mm,根据《给水排水管道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要求,无压力管道的闭水试验,条件允许时可一次试验不超过5个连续井段。

(2)试验段封堵完成后通过检查井处注水,注水高度满足如下要求:

1)试验段上游设计水头不超过管顶内壁时,试验水头应以试验段上游管顶内壁加2m计

2)试验段上游设计水头超过管顶内壁时,试验水头应以试验段上游设计水头加2m计

3)计算出的试验水头小于10m,但已超过上游检查井井口时,试验水头应以上游检查井井口高度为准q=W/T/L

式中q—(m3/·km);

—补水量()

4.4给水管道施工

给水管道采用给水用高密度聚乙烯(HDPE)钢丝网骨架双色复合稳态管,采用热熔机连接,工作压力约0.3MPa,主管管径为DN200、DN300,支管管径为DN100,管道覆土1.0米,地基承载力大于100kpa,若地基承载力不满足要求,需换填50cm厚块石夯实垫层。管道基础采用200mm厚的细砂垫层基础,管槽开挖深度分别为1.4m和1.5m,管槽底部开挖宽度分别为0.8m和0.9m,检查井最大开挖深度2.45m。地基承载力大于100kpa,若地基承载力不满足要求,需换填50cm厚块石夯实垫层。道路下覆土不足0.7m,人行道及绿化带下覆土不足0.6m的情况下,管道采用钢筋混凝土包封处理,



4.4.1施工工艺流程



4.4.2施工方法

1、管道及检查井基础

管道基础采用200厚砂垫层基础。对于软土地基或槽底位于地下水位以下时,可采用150mm厚、粒径5~40mm的碎石或砾石砂铺筑,其上面再用50mm厚中粗黄砂铺垫整平。基础必须夯实平整。若有超挖应回填级配砂石并铺垫细砂找平,以保持原有的密实度。基础施工全过程用全站仪或水准仪检查垫层平面位置和高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2、管道安装

(1)接口前,首先把给水管端头用打磨机打磨,方便与电熔接头连接。

(2)下管采用非金属绳索系住管身两端,保持管身平衡均匀溜放至沟槽内就位,严禁将管材由槽顶边直接滚入槽底,另外也不得串心吊装。

1)检查管材及电熔接头质量。

2)清理干净承口内杂物。

3)将待连接管道端头处用打磨机打磨,然后掺入电熔接头。若插入阻力过大,切勿强行插入,以防电熔接头扭曲,然后用电热熔机热熔连接,通电时间按照管材供应厂家提供的数据为准。

(3)给水管铺设时先用全站仪找出管道的中心线再用水准仪测出其相应高程。管口对接后,应复核管道高程和中轴线。为确保位置准确,可沿管道周围每2米设一定位木桩,直至回填土达到管顶以上10cm再将定位桩拔出。

3、井室施工

本项目给水管检查井采用砖砌检查井。

(1)施工方法

井室砌筑及水泥砂浆抹口均应按规范要求。利用砖整体砌筑在水泥混凝土基础上。其要求如下:

1)井壁必须竖直,砌筑中不得有通缝,必须保证灰浆饱满,砌缝平整,抹面必须压光,不得有空鼓、裂缝等现象。圆井的砌筑,应掌握井墙竖直度和圆顺度;掌握井室几何尺寸不超质量标准;砌筑砂浆应饱满(包括竖缝)。

2)砌筑砂浆标号必须符合设计要求,配合比应准确,隔日砂浆不得使用。水泥砂浆抹面要掌握厚度、均匀、平整、密实。抹完后要封闭井口,以保持井室湿润养护,不使抹面造成裂缝、空鼓。

3)井室盖板尺寸及预留人孔位置应正确,人孔也应与墙边吻合。盖板的预制加工或采购,要控制配筋量和配筋的合理性,要控制钢筋网片垫块高度和密度,以保证各层厚度,不露筋;控制底模平整度,以保证板底光洁、平整、直顺、无安装板差;控制井室盖板的人孔圆润、规矩,以保证井筒砌砖易接顺、圆润美观。

4)安装井盖前,应将井墙顶面用水冲刷干净,铺砂浆使井圈与路面找平。路面有明显纵、横坡的,应与纵、横坡找平。

5)井圈、井盖必须完整无损,安装要平稳、位置应正确。

(2)检查井质量检查标准

1)外观质量标准

井壁必须竖直,砌筑中不得有通缝,必须保证灰浆饱满,砌缝平整,抹面必须压光,不得有空鼓、裂缝等现象。

2)砌筑砂浆标号必须符合设计要求,配合比应准确,隔日砂浆不得使用。

3)井室盖板尺寸及预留人孔位置应正确,人孔也应与墙边吻合。

4)井内踏步要安装牢固,位置正确。

5)井圈、井盖必须完整无损,安装要平稳、位置应正确。

实测实量质量标准

序号 检查项目 允许偏差 检查频率 检查方法 范围 点数 1 井室尺寸 长、宽 ±20 每座 2 用尺量长、宽各1点 直径 2 井筒直径 ±20 2 3 井口高程 ±20 每座 1 用水准仪测量 4 井底高程 D≤1000mm ±10 每座 1 D>1000mm ±15 5 踏步安装 ±10 每座 1 用尺量 6 脚窝尺寸 高、宽、深 ±10 1 7 流槽宽度 +10 每座 1 用尺量 4、管道水压试验

(1)试验现场利用试验管段一端封堵时预留的进水孔向管内缓慢冲水,以免使管道发生水锤现象,对管道造成破坏。充水时,打开管道高处的排气阀,充分排除空气,充满水后,通过试压泵向管内注水,逐步缓慢分级升压,检查试验管有无渗漏处,情况正常时方可继续升压至0.3MPa,保持压力不变充分浸泡24小时。

(2)预实验阶段:将管道内水压缓缓地升至试验压力1.2MPa并稳压30min,期间如有压力下降可注水补压,但不得高于试验压力,当30min后压力下降不超过试验压力的70%,则预试验结束;否则检查分析原因,采取相应措施后重新注水补压并稳定30min再进行观测,直至30min后压力下降不超过试验压力的70%。加压过程中随时检查管道接口、配件等处有无漏水、损坏现象,有漏水、损坏现象时应及时停止试压,查明原因并釆取相应措施后重新试压。

(3)主试验阶段应符合以下规定:

1)在预试验阶段结束后,迅速将管道泄水降压,降压量为试验压力的10%?15%,期间应准确计量降压所泄出的水量(△V),并按下式计算允许泄出的最大水量△Vmax,△V小于或等于△Vmax时,则按本款的第2)、3)、4)项进行作业,大于时应停止试压,排除管内过量空气再从预试验阶段开始重新试验。





2)每隔3min记录一次管道剩余压力,应记录30min,30min内管道剩余压力有上升趋势时,则水压试验结果合格。

3)30min内管道剩余压力无上升趋势时,则应持续观察60min,整个90min内压力下降不超过0.02MPa,则水压试验结果合格。

4)主试验阶段上述两条均不能满足时,则水压试验结果不合格,应查明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后再重新组织试压。

(4)管道升压时,管道的气体应排除,发现压力表针摆动、不稳且升压较慢时,应重新排气后再升压。

(5)试验合格后,打开排气阀放水降压,试验用水根据情况排入临近雨水沟或手机进行施工区域洒水降尘或其他用途。

5、管道冲洗、消毒

(1)给水管道严禁取用污染水源进行冲洗,施工管段处于污染水水域较近时,必须严格控制污染水进入管道,如不慎污染管道,应由水质检测部门对管道污染水进行化验,并按其要求在管道并网运行前进行冲洗与消毒。

()管道第一次冲洗应用清洁水冲洗至出水口水样浊度小于3NTU为止,冲洗流速应大于1.0m/s。

()管道第二次冲洗应在第一次冲洗后,用有效氯离子含量不低于20mg/L的清洁水浸泡24h后,再用清洁水进行第二次冲洗直至水质检测、管理部门取样化验合格为止。



4.5电力、通信管道施工





4.5.2施工方法

1、管道及检查井基础

管道基础采用C15混凝土基础。若地基承载力不满足要求,需换填50cm厚块石夯实垫层。基础必须夯实平整。若有超挖应回填级配砂石并铺垫细砂找平,以保持原有的密实度。基础施工全过程用全站仪或水准仪检查垫层平面位置和高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2、管道安装

(1)本工程管材为PVC管,管材进场须有合格证及产品说明书等文件材料,管材要按产品质量标准逐根进行检查,要求管身光洁、无裂缝、痈包,边角整齐,无破损,经检查不符合标准的管材严禁使用。

(2)电力管采用排管安装,每隔2米布设一排管枕支撑,电力管采用对焊连接。

(3)通信管采用排管安装,接头承插连接,每隔2米布设一排管枕支撑,连接时要保持接头及管端干净无油污,连接时在接头及管端涂抹胶粘剂,对正后两端管材插入连接,接头处按照设计要求采用混凝土包封。

(4)电力、通信管铺设时先用全站仪找出管道的中心线再用水准仪测出其相应高程。管口对接后,应复核管道高程和中轴线。为确保位置准确,可沿管道周围每2米设一定位木桩,直至回填土达到管顶以上10cm再将定位桩拔出。

3、井室施工

本项目给水管检查井采用砖砌检查井。

(1)施工方法

井室砌筑及水泥砂浆抹口均应按规范要求。利用砖整体砌筑在水泥混凝土基础上。其要求如下:

1)井壁必须竖直,砌筑中不得有通缝,必须保证灰浆饱满,砌缝平整,抹面必须压光,不得有空鼓、裂缝等现象。圆井的砌筑,应掌握井墙竖直度和圆顺度;掌握井室几何尺寸不超质量标准;砌筑砂浆应饱满(包括竖缝)。

2)砌筑砂浆标号必须符合设计要求,配合比应准确,隔日砂浆不得使用。水泥砂浆抹面要掌握厚度、均匀、平整、密实。抹完后要封闭井口,以保持井室湿润养护,不使抹面造成裂缝、空鼓。

3)井室盖板尺寸及预留人孔位置应正确,人孔也应与墙边吻合。盖板的预制加工或采购,要控制配筋量和配筋的合理性,要控制钢筋网片垫块高度和密度,以保证各层厚度,不露筋;控制底模平整度,以保证板底光洁、平整、直顺、无安装板差;控制井室盖板的人孔圆润、规矩,以保证井筒砌砖易接顺、圆润美观。

4)安装井盖前,应将井墙顶面用水冲刷干净,铺砂浆使井圈与路面找平。路面有明显纵、横坡的,应与纵、横坡找平。

5)井圈、井盖必须完整无损,安装要平稳、位置应正确。

(2)检查井质量检查标准

1)外观质量标准

井壁必须竖直,砌筑中不得有通缝,必须保证灰浆饱满,砌缝平整,抹面必须压光,不得有空鼓、裂缝等现象。

2)砌筑砂浆标号必须符合设计要求,配合比应准确,隔日砂浆不得使用。

3)井室盖板尺寸及预留人孔位置应正确,人孔也应与墙边吻合。

4)井内踏步要安装牢固,位置正确。

5)井圈、井盖必须完整无损,安装要平稳、位置应正确。

实测实量质量标准

序号 检查项目 允许偏差 检查频率 检查方法 范围 点数 1 井室尺寸 长、宽 ±20 每座 2 用尺量长、宽各1点 直径 2 井筒直径 ±20 2 3 井口高程 ±20 每座 1 用水准仪测量 4 井底高程 D≤1000mm ±10 每座 1 D>1000mm ±15 5 踏步安装 ±10 每座 1 用尺量 6 脚窝尺寸 高、宽、深 ±10 1 7 流槽宽度 +10 每座 1 用尺量 4.6沟槽回填

管道施工完毕并经功能性试验合格后,方可进行管槽回填至路基标高,给排水管道管顶以上200mm范围内采用中粗砂回填,电力、通信管道管顶以上500mm范围内采用中粗砂回填,其它范围采用好土回填。管槽回填前应将管槽内杂物清除,槽底至管顶以上500mm范围内,回填材料中不得含有有机物、冻土及大于50mm的砖、石等硬块。回填材料的含水量,宜按材料类别和采用的压实工具控制在最佳含水率+2%范围内。管槽应分层回填,回填材料的每层虚铺厚度,对于一般压实工具应控制在200mm左右,具体虚铺厚度见下表:



分层回填压实度见下图:



雨季施工应采取措施,防止管道漂浮。应做好沟槽排水,并及时回填并夯实;尚未回填时,一旦遭到水泡,应及时排净积水,并进行管道中轴线和管底高程以及基础层的复测检查。

管槽回填注意事项如下:

1、回填前,检查管道有无损伤或变形,有损伤的管道应修复或更换;

2、管槽内不得有积水;

3、管道半径以下回填时应釆取防止管道上浮、位移的措施;

4、管槽回填两侧同时进行,同时夯实,井室周围回填压实时应沿井室中心对称进行,且不得漏夯;

5、井室周围的回填,应与管道管槽回填同时进行;不便同时进行时,应留台阶形接茬;

6、严禁在槽壁取土回填;

7、回填土或其他回填材料运入槽内时不得损伤管道及其接口;

8、管道两侧和管顶以上500mm范围内的回填材料,应由管槽两侧对称运入槽内,不得直接回填在管道上;回填其他部位时,应均匀运入槽内,不得集中推入;

9、管道回填至设计高程时,应在12?24h内测量并记录管道变形率,化学建材管道变形率应不超过3%,变形率超出标准时挖出回填材料至露出管径85%处,挖出管节局部有损伤时,应进行修复或更换,然后重新夯实管道底部的回填材料并重新回填。

4.7路面恢复

项目路面恢复包含沥青混凝土路面和石材铺装人行道,沥青路面结构从上到下依次是4cm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13F)、6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20C)、30cm水泥稳定碎石(水泥含量5%)、15cm级配碎石垫层,石材铺装人行道结构从上到下依次是6cm石材铺装、3cmM10水泥砂浆垫层、15cmC20水泥混凝土、12cm碎石垫层。路面恢复施工过程中先施工路缘石基础及路缘石,后施工路面及人行道。

人行道施工在基础压实度≥90%后进行,首先铺设一层12cm后的级配碎石,级配要求按设计,然后浇筑15cm厚的C20混凝土,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要求后铺设3cm厚M10水泥砂浆垫层进行石材铺装施工。

沥青混凝土路面在路基压实度≥92%后进行,按照设计要求铺设15cm级配碎石垫层和30cm水泥稳定碎石(水泥含量5%),在铺设0.6cm厚稀浆封层后进行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施工过程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执行。



第五章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5.1组织保障措施

5.1.1成立领导小组

1、为科学的安排本工程安全管理工作,明确各部门职责,使之在管理工作中互相协调,各司其责,促进本项目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根据有关规定,项目部建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安全生产与职业健康领导小组,项目经理任组长,副组长,各部室负责人、各分包负责人为组员;项目部设立安全生产与职业健康领导小组,行使项目安全生产与职业健康工作的监督、检查职权。

2、小组成员包括: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工长: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5.1.2小组工作内容

1、加强对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领导,支持、督促各有关部门或个人认真履行安全生产管理职责。

2、建立安全管理措施计划、安全资金保障体系;建立安全生产管理、安全生产检查保证体系;建立群众监督检查保证体系,形成层层负责、专群结合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网络。

3、定期(每周、月)召开一次安全生产会议,研究、统筹、协调、指导项目重大的安全生产问题,组织重要安全生产活动。

4、鼓励和支持安全技术研究和安全生产陷阱攻克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对在改善安全生产条件、防止安全事故、参加抢险救护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的个人给予奖励。

5、制定奖惩措施,并予以落实。

6、开展本项目安全文明施工教育培训。贯彻落实国家有关安全文明施工法律法规和标准。

7、建立项目安全文明施工管理档案。

8、发生安全事故时:及时、如实报告。

5.2技术保障措施

5.2.1监测监控措施

1、监测概述

本项目属于老路改造工程,施工区域周边均为民房、线杆、电塔等建(构)筑物,施工过程中必须密切监测临近建筑物及土体的变形,根据这些变形的发展情况及时调整施工工艺或者进行紧急处理,实行信息化施工。施工过程中必须做好现场周边居民建筑物原状拍照和录像资料,作为后期施工的依据。

2、监测频率

监测频率根据工程等级及周边环境、自然条件的变化由监测单位确定。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加强监测,提高监测频率,并及时向相关单位报告监测结果:

监测数据达到报警值;

监测数据变化量较大或者速率加快;

存在勘察中未发现的不良地质条件;

超长开挖未按设计施工;

及周边大量积水、长时间连续降雨;

基坑附近地面荷载突然增大或超过设计限值;

周边地面出现突然较大沉降或严重开裂;

邻近的建(构)筑物出现突然较大沉降、不均匀沉降或严重开裂;

基坑底部、坡体或支护结构出现管涌、渗漏或流砂等现象;

出现其他影响基坑及周边环境安全的异常情况。

本项目为管网改造,虽然管槽开挖深度小于3m,但施工区域周边建(构)筑物较多,为了避免施工对周边建(构)筑物造成安全事故,管槽开挖过程中遇到恶劣地质段采用16工字钢进行边坡支护。

管槽开挖过程中遇到恶劣地质段立即停止开挖,进行边坡支护,支护方式如下:

1、基坑支护施工步骤

打工字钢→安装撑板→管槽施工→管槽回填→拆除支撑和挡板→拔出工字钢→在桩的缝隙处用细砂回填密实

管槽及检查井两侧采用4.5m长的16工字钢支护,工字钢埋深根据现场实际确定但不小于1.5m,工字钢间距0.3m,工字钢顶部用φ12钢筋焊接连接,增加抗形变能力,支护段设置横向支撑,横向支撑材料选用直径为100mm以上的圆木或者16工字钢,横向支撑纵向间距为1.5m~2.0m。支护过程中根据现场地质情况,在工字钢外侧增设木撑板,木撑板厚度不宜小于50mm。待支护完成后再进行开挖。在施工过程中,应随时检查、控制、纠正工字钢的变形,如果发生较严重变形,立即在变形严重部位加密工字钢和横向支撑。检查井施工结束回填完成后拔出工字钢。







工字钢的拔除:拔除前应仔细研究拔桩方法,顺序和拔桩时间及土孔处理,设法减少拔桩带土,必要时采用灌浆、灌砂等措施,对拔桩后留下的孔,必须用砂子回填处理。

4、施工问题及处理

由于该地区地质结构较复杂,打拔施工中常遇到一些难题,可采用如下几点办法解决:

打桩过程中有遇上其他不明障碍物,导致打入深度不够,采用转角桩或弧形桩绕过障碍物。

杂填土地段挤进过程中受到石块等侧向挤压作用力大小不同容易发生偏斜,采取以下措施进行纠偏:在发生偏斜位置将往上拔1.0~2.0米,再往下锤进,如此上下往复振拔数次,可使大的块石被振碎或使其发生位移,让的位置得到纠正,减少的倾斜度。

沿轴线倾斜度较大时,采用异形桩来纠正,异形桩一般为上宽下窄或宽度大于或等于标准宽度的板桩,异形桩可根据实际倾斜度进行焊接加工;倾斜度较小时也可以用卷扬机或葫芦和钢索将桩反向拉住再锤击。

在基础较软处,有时发生施工当时将邻桩带入现象,采用的措施是相邻的数根桩焊接在一起,并且在施打当桩的连接锁口上涂以黄油等润滑剂减少阻力。



5.2.3.1照片记录

施工开始前,需要对施工现场周围居民住房做拍照记录,对已经开裂、损坏等房屋建筑,做好拍照和书面记录,并保存周边建筑应在施工中重点监测

5.2.3.2管沟开挖施工

(1)管沟开挖过程中的围护结构变形对建筑物附近土体沉降变形影响较大,对建筑物保护也有较大影响。土建施工讲究土方开挖与施工作业的“时空效应”,每块土方的开挖后保证在16小时内完成、并在8小时内完成的安装,可减少变形。?

m,开挖深度约9米,采用挖掘机在地面直接进行土方开挖,施工效率较高,可以满足“基坑每块土方的开挖在16小时内完成、并在8小时内完成支撑的安装”的要求,可有效控制基坑变形(累计变形可控制在30mm以内)。?

52.3.3减少震动对建、构筑物的影响?



5.2.3.4优化设计方案?



5.2.3.5地质条件恶劣情况的应对措施

当开挖遇到地质情况较为恶劣的情形时,如:流砂、砾石、淤泥等,在未做好准备工作的条件下时,应及时回填,并上报监理业主,采取合理有效的加固措施,保证基础的稳定性。

5.2.3.6房屋鉴定

委托第三方检测单位,在社区工作人员的配合下,对开挖深度超过3米,施工范围在3米内的房屋建筑进行全面调查和评估,形成书面调查和评估报告,并报送至产权人签收确认。































第六章应急处置措施

6.1组织体系

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应急处置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应急处置领导小组的职责如下:

1、认真贯彻、传达上级单位防汛组织机构在汛期的各项指令、文件要求;

2、负责配合当地有关部门做好防汛防洪工作;

3、及时收集汛期各项安全动态;

4、制订防洪度汛应急预案,并组织实施;

5、负责防洪抢险队伍的建立及抢险物资的准备;

6、负责恢复常态后的善后处理,组织恢复生产,总结经验,完善防洪度汛措施,并及时向上级单位汇报。

6.2项目应急救援组织机构

根据项目施工现场实际需要成立应急救援领导小组,项目经理任组长,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共分六个组,五个专业组(即现场抢救组、现场协调组、现场疏导组、医疗保障组、善后处理组)和一个预备机动组。各小组分工负责人和职责如下:

序号 组别 负责人 1 现场抢救组 2 现场协调组 3 现场疏导组 4 医疗保障组 5 善后处理组 6 预备机动组 1、应急救援领导小组职责

(1)发生重大生产安全事故时及时向地方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和公司应急指挥部报告事态发展情况,执行上级有关指示和命令;

(2)发布应急救援命令;

(3)掌握汇总有关情报信息,及时作出处置决断;

(4)负责对重大事故救援工作的指挥调度,调动有关力量进行抢险救护工作,并协调获得公司外部救援支持;

(5)组织做好善后工作,配合上级开展事故调查;

(6)迅速抢救伤员,采取控制事故险情蔓延扩大的有效措施;

(7)负责现场救援工作所需要装备、器材、物资的统一调度和使用,及救援工作人员的调配。

2、现场抢救组职责

现场抢救组主要职责是查明事故现场基本情况,制定现场抢险方案,明确分工,迅速组织抢险行动,抢救受伤人员和财产,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伤亡损失。

3、现场协调组职责

现场协调组主要职责协调各专业组间的抢险救援工作,及时报告事故抢险救援进展情况,落实上级关于事故抢险救援的命令和指示,调配各类抢险所需物资,及时沟通信息,在开展抢险救治过程中,应注意组织协调各种救援力量,落实各项安全防范措施,防止在抢险救援过程中发生其它意外事故。

4、现场疏导组职责

现场疏导组主要职责是调动保卫人员进行人员疏散,保护事故现场。

5、医疗保障组职责

医疗保障组主要职责是及时联系有关医疗单位对伤亡人员进行救治和处置。

6、善后处理组职责

善后处理组主要职责是做好受伤家属的安抚、慰问及思想稳定工作,消除不安定因素;查清事故发生时间、经过、原因、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情况,分清事故责任,并协助公司提出对事故责任者处理意见和防范措施。

7、预备机动组职责

预备机动组由项目各部门未被指派参加其它各专业组的人员组成,或由项目经理临时确定,主要职责是作为机动力量由项目经理调动、使用。

在应急救援协调领导组组长发布启动本应急预案命令时,各职能组无条件地服从应急救援协调领导组的安排,立即投入到应急救援的行列。

6.3紧急通讯联络

紧急报警电话110

紧急救援消防电话119

急救中心电话120

交通事故紧急救援电话122

天气预报电话12121

6.4应急物资设备

应急物资设备清单

序号 设备名称 数量 备注 1 应急救援车辆 2辆 2 雨靴 30双 3 抽水泵 5台 4 照明应急灯 10只 5 镐 10把 6 锨 20把 7 草袋 100只 8 绳索 500米 9 绷带 50米 10 急救箱 1个 11 简易担架 1幅 12 挖掘机 2台 6.5危大工程常见事故的应急预案

6.5.1发生触电事故的应急预案

1、发现有人触电时,应立即使触电人员脱离电源;脱离电源方法如下:

(1)高压触电脱离方法:触电者触及高压带电设备,救护人员应迅速切断使触电者带电的开关、刀闸或其他断路设备,或用适合该电压等级的绝缘工具(绝缘手套、穿绝缘鞋、并使用绝缘棒)等方法,将触电者与带电设备脱离。触电者未脱离高压电源前,现场救护人员不得直接用手触及伤员。救护人员在抢救过程中应注意保持自身与周围带电部分必要的安全距离,保证自己免受电击。(2)低压触电脱离方法:低压设备触电,救护人员应设法迅速切断电源,如拉开电源开关、刀闸,拔除电源插头等;或使用绝缘工具、干燥的木棒、木板、绝缘绳子等绝缘材料解脱触电者;也可抓住触电者干燥而不贴身的衣服,将其拖开,切记要避免碰到金属物体和触电者的裸露身体;也可用绝缘手套或将手用干燥衣物等包起绝缘后解脱触电者;救护人员也可站在绝缘垫上或干木板上,绝缘自己进行救护。为使触电者脱离导电体,最好用一只手进行。

(3)落地带电导线触电脱离方法:触电者触及断落在地的带电高压导线,在未明确线路是否有电,救护人员在做好安全措施(如穿好绝缘靴、带好绝缘手套)后,才能用绝缘棒拨离带电导线。救护人员应疏散现场人员在以导线落地点为圆心8米为半径的范围以外,以防跨步电压伤人。2、发现者应即时向单位领导和调度汇报,明确事故地点、时间、受伤程度和人数;调度应根据现场汇报情况,决定停电范围,下达停电指令。3、根据其受伤程度,决定采取合适的救治方法,同时用电话等快捷方式向当地的120抢救中心求救,并派人等侯在交叉路口处,指引救护车迅速赶到事故现场,争取医务人员接替救治。在医务人员未接替救治前,现场人员应及时组织现场抢救。4、抢救方法如下:(1)触电伤员如神志清醒者,应使其就地仰面平躺,严密观察,暂时不要使其站立或走动。?(2)触电伤员如神志不清者,应就地仰面平躺,且确保气道畅通,并用5秒时间,呼叫伤员或轻拍其肩部,以判断伤员是否意识丧失,禁止摇动伤员头部呼叫伤员。(3)触电后又摔伤的伤员,应就地仰面平躺,保持脊柱在伸直状态,不得弯曲;如需搬运,应用硬模板保持仰面平躺,使伤员身体处于平直状态,避免脊椎受伤。5、呼吸、心跳情况的判定(1)触电伤员如意识丧失,应在10秒内,用看、听、试的方法,判定伤员呼吸、心跳情况。看——看伤员的胸部、腹部有无起伏动作。听——用耳贴近用伤员的口鼻处,听有无呼气声音。试——试测口鼻有无呼气的气流,再用两手指轻试一侧(左或右)喉结旁凹陷处的颈动脉有无搏动。(2)若看、听、试结果,既无呼吸又无颈动脉搏动,则可判定为呼吸、心跳停止。(3)心肺复苏法触电伤员的呼吸和心跳均已停止时,应立即按心肺复苏法中支持生命的三项基本措施进行抢救。三项基本措施:通畅气道;口对口(鼻)人工呼吸;胸外按压(人工循环)。6、抢救过程中伤员的移动与转院(1)心肺复苏应在现场就地坚持进行,不要为方便而随意移动伤员,如确实需要移动时,抢救中断时间不应超过30秒。(2)移动伤员或将伤员送往医院时,应使伤员平躺在担架上,并在其背部垫以平硬阔木板。移动或送医院过程中应继续抢救,心跳呼吸停止者要继续心肺复苏法抢救。(3)应创造条件,用塑料袋装入砸碎了的冰屑做成帽状包绕在伤员头部,露出眼睛,使脑部温度降低,争取心脑完全复苏。7、伤员好转后的处理(1)如伤员的心跳和呼吸经抢救后均已恢复,可暂停心肺复苏法操作,但心跳呼吸恢复的早期有可能再次骤停,应严密监护,不能麻痹,要随时准备再次抢救。(2)初期恢复后,伤员可能神志不清或精神恍惚、躁动,应设法使伤员安静。(3)现场抢救用药:现场触电抢救,对采用肾上腺素等药物治疗应持慎重态度。如没有必要的诊断设备和条件及足够的把握,不得乱用。在医院内抢救触电者时,由医务人员经医疗仪器设备诊断后,根据诊断结果再决定是否采用。

6.5.2管槽局部坍塌滑坡应急预案

1、预防措施

(1)严格按设计文件和技术交底施工,严格控制管槽开挖放坡坡度,加强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杜绝违章施工。

(2)如果遇到特殊情况,需要管槽停工较长时间,应在平台、管槽边和坡脚设置排水明沟和集水井,并派专人抽水值班,并对管槽边坡面进行喷射素砼保护。

(3)在进度允许的条件下尽量采用少开工作面的形式,避免暴露太多的管槽工作面。

(4)坡顶严禁堆积荷载。

(5)管槽四周设置挡水土梗,边坡开挖坡比根据地质情况按规定放坡。

(6)开挖期间加强监测频率,对监测报表中的数据进行认真分析总结。

(7)雨天加强对管槽周边的巡查,发现有裂缝、变形、位移等不利情况时,及时采取应急措施,避免造成更大的危害。

(8)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布设泄水孔,以有效排出边坡内空隙水、渗水,以确保边坡稳定。

2、应急措施

(1)发生坍塌、滑坡时,现场管理人员应组织班组长首先组织人员疏散,清点人员,确定有无人员失踪、受伤。如有施工人员失踪或被埋,在确保无二次坍塌的情况下立即组织有效的挖掘工作,并在第一时间向项目经理或应急小组人员紧急报告,主要说明出事的地点、事故的大小、有无人员伤亡等;

(2)项目应急小组得知情况后,应协同项目医疗队乘专车火速赶往现场,指挥营救工作,并拨打120急救电话,以防不测。项目应急小组组长在未到达现场之前,应授权给现场的施工负责人全权指挥救援,避免耽误抢救时间。

(3)在实施救援之前,现场施工负责人需保持头脑冷静,观察边坡土的稳定性情况,分析边坡是否有再坍塌的迹象,如果有可能继续坍塌,则首先要用挖机等机械排除松土后再实施救援,防止二次塌方引发的人员伤亡。并派专人时刻注意边坡土的变化情况,发现变化,马上向施工负责人报告。

(4)在现场施救的过程中,当塌方土量较小时,应采用人工清除覆土的方法,将被埋人员找到。在刨人时应一边挖土一边协同项目医疗人员进行抢救(如供氧、包扎),人员挖出后用担架将受伤人员抬出。如塌方量较大,则用挖掘机将管槽一侧挖除,形成一定宽度的工作面,然后采用人工挖土,将被埋工人救出。挖掘应尽量采用人工挖掘,防止机械对被埋人员造成伤害。人工挖掘尽量避免使用尖锐性工具。当必须采用机械挖掘时,在估计距被埋人员3米时必须采用人工挖掘。对于大块沉重物体,应合理组织搬运,尤其是压在被埋人员身上的大块物体,必须组织好足够人力方可搬运,搬运前应明确分工,由专人负责将被埋人员移出。人员应分班组,按照工作面合理安排人力并及时轮换,保障抢救挖掘人员体力,保证在最短时间内将被埋人员抢救出来。

(5)被埋人员被救出以后,在专业医疗人员到达前由救助组对受伤人员进行简单救助,争分夺秒抢救压埋者,呼吸停止者立即做人工呼吸。在实施人工呼吸前,先要将伤员迅速地搬到附近较安全又通风的地方,再将伤员领口解开,腰带放松,脱掉鞋子。口腔里若有尘土、血块、痰液、假牙等,应完全吸出或取出。然后进行正规心肺复苏,伤口止血应使用止血带,切忌对压伤进行热敷或按摩。

(6)在现场施救过程中,如发现伤员有骨折现象,则利用木板、竹片和绳布等捆绑骨折处的上下关节,固定骨折部位,也可将其上肢固定身侧,下肢与下肢缚在一起,在医院救护车未来之前,利用现场的木板选配不少于4名身强力壮的救护组人员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将其抬至救护车到达的地带。如该伤者伤口出血比较严重,应让其以头低脚高的姿势躺卧,使用消毒纱布或清洁织物覆盖在伤口上,用绷带或弹性好的橡胶管、橡胶带或三角巾、毛巾、带状布巾等较紧地包扎,以压迫止血。对上肢出血者,捆绑在其上臂1/2处,对下肢出血者,捆绑在其在腿上2/3处,并每隔断25-40分钟放松一次,每次放松0.5-1分钟。如伤者剧烈痛疼难忍,即打开现场医药箱,让其先服用止痛剂和镇痛剂。伤员在救护时不要随意移动或翻动其身体。

(7)伤员在经过项目医疗人员简单救护后,不管受伤轻重,均应用救护车或项目部车辆尽快送到最近医院做进一步的救护与治疗,听从医生意见是否进行留院观察。

(8)紧急救援工作结束后,应划定危险区域,安排测量人员进行坡面位移变形观测,并安排有经验的技术人员做好监控工作。如坡面不能稳定,应及时采取措施处理。如用挖机进行重新刷坡、坡面支撑、在坡面或坡脚打长钢板桩或木桩等措施,防止坡面破坏扩大。

(9)杜绝任何流入管槽边坡内的水源。

6.5.3暴雨造成地面、管槽积水应急预案

1、预防措施

(1)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要求进行管槽开挖和边坡支护施工。

(2)遇有中雨、大雨、暴雨天气,安全员全线巡逻不少于两次,发现险情立即上报,及时排除险情。

(3)管槽内排水明沟每隔20m设置一个集水井,集水井直径0.5m,深0.7m,井底铺0.2m厚的砾石,以防泥砂堵塞水泵。用抽水设备将集水井中的水排至管槽外部,严禁排出的水回流于管槽内。

(4)确保管槽降水工程场外排水管道畅通。

(5)管槽周边地面沿管槽开挖边线设置1%的排水坡,将地面积水引到施工便道排水沟里,确保地面积水的排放和杜绝地表水流入管槽。

2、应急措施

(1)装备满足的应急抽水设备,在暴雨形成管槽积水时通过集水井使用应急抽水设备将积水敏捷排出管槽,防止积水浸泡管槽。

(2)暴雨期间加强对管槽边坡的观测,发作管槽部分崩塌滑坡时,立即发动管槽部分崩塌滑坡应急办法。

(3)亲近重视暴雨天气预报和省市相关部分的防洪防暴雨通知、通报。做好相关的应急预备,应急车辆和物资预备到位,保证在发作应急需求时,能在第一时间投入到应急作业中去。

(4)装备满足的应急砂袋和篷布,在边坡网喷支护被暴雨损坏时,发作小面积边坡损坏时,及时进行填筑加固边坡,并加盖篷布,以保证边坡安稳.

(5)加强暴雨期间的全线巡查,确保整个施工区域内排水系统的通畅。

6.5.4临近建(构)筑物倾倒、垮塌应急预案

1、预防措施



(1)施工过程中发现临近建(构)筑物发生明显变形、出现裂缝或变形观测值超出预警值时,立即停止施工,对建(构)筑物进行注浆加固或顶撑加固,待建(构)筑物稳定后再进行施工。

(2)临近建(构)筑物发生倾倒或坍塌时,立即停止施工,并确认是否有人员伤亡。如有人员失踪或被埋,在确保无二次坍塌的情况下立即组织有效的挖掘工作,并在第一时间向项目经理或应急小组人员紧急报告,主要说明出事的地点、事故的大小、有无人员伤亡等,立即启动应急救援预案。

项目危大工程专项方案













1







献花(0)
+1
(本文系其克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