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当“肝衰竭”遇见“熊猫血”——血浆紧缺情况下人工肝模式的选择
2022-03-10 | 阅:  转:  |  分享 
  
当“肝衰竭”遇见“熊猫血”——血浆紧缺情况下人工肝模式的选择



一、



患者一月前开始出现全身乏力,食欲减退,无恶心呕吐,无腹痛腹泻,就诊于当地某院查乙肝两对半提示小三阳,予以护肝补液等治疗后,于8月15日出院。半月前开始出现尿色渐黄,如浓茶色,恶心并呕吐数次,在家休息后不见好转,8月31日于当地某医院检查肝功能示TBIL277.8umol/L,DBIL201.5umol/L,ALT620U/L,AST148U/L;AFP159.12ng/ml;肝胆胰脾肾彩超示:慢性肝损;胆囊壁水肿增厚;胆囊壁胆固醇沉着症;腹腔少量积液。遂入院就诊。

4、既往史:

1)既往患者有高血压病10年,近期血压控制尚可;

2)2020年5月于芜湖某三甲医院诊断有肾病综合症(膜性肾病),随后开始口服醋酸泼尼松片(最初每日10片(50mg),以后每月减少半粒)、环孢素及质子泵抑制剂等;

3)同期检查提示“小三阳”,当时肝功能正常,未予重视及未抗病毒治疗;

4)否认其他传染性疾病及内科慢性病史。

5、个人史:生于原籍,否认久居疫区史,否认冶游史,否认吸烟、嗜酒史。

6、家族史:无特殊,否认家族性遗传性疾病,父母无传染病病史。



二、检查结果

三、诊疗过程

一、

亚急性肝衰竭早期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肾病综合症(膜性肾病)

高血压病



二、治疗方案



三、治疗过程







患者病情转归:

2021-9-20拔除股静脉置管;

2021-9-30病情好转出院;

2021-9-30出院当天实验室指标【生化】:TP47.3g/L,ALB28.2g/L,TBIL93.2μmol/L,DBIL50.6,μmol/L,ALT32U/L,AST53U/L;GGT36U/L;Cr58.6μmol/L;K+3.54mmol/L;GLU4.6mmol/L;【血凝常规】PT%72%。

治疗转归:患者经积极保肝、退黄、抗病毒等及3次人工肝(DPMAS)治疗后,患者目前临床症状改善,饮食睡眠正常,肝功能指标较前明显改善,病情好转稳定,于9月30日出院。



四、



参考文献:李爽,陈煜.血浆紧缺情况下非生物型人工肝治疗新模式的探讨[J].临床肝胆病杂志,2017,33(09):1687-1692





















献花(0)
+1
(本文系今日商讯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