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2022新高考】吴兢《贞观政要-论俭约》文言文阅读理解与答案(2022汕头一模)
2022-03-14 | 阅:  转:  |  分享 
  
【2022汕头一模】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贞观四年,太宗谓侍臣曰:“崇饰宫宇,游赏池台,帝王之所欲,百姓之所不欲。帝王所欲者放逸,
百姓所不欲者劳弊。孔子云:’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者,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劳弊之事诚不可施于百姓朕荨为帝王富有四海每事由已
诚能自节若百姓不欲必能顺其情也。”魏征曰:“陛下本怜百姓,每节已以顺人。臣闻“以欲从人者昌,以人乐己者亡”。隋炀帝志在无厌,惟好奢
侈,所司每有供奉营造,小不称意,则有峻罚严刑。上之所好,下必有甚,竞为无限,遂至灭亡,此非书籍所传,亦陛下目所亲见。为其无道,故天
命陛下代之,陛下若以为足,今日不啻足矣。若以为不足,更万倍过此亦不足。”太宗曰:“公所奏对甚善!非公,朕安得闻此言?”太宗读《刘聪
传》,谓侍臣曰:“聪将为刘后起凤仪殿,廷尉陈元达切谏,聪大怒,命斩之。刘后手疏启请,辞情甚切,聪怒乃解,而甚愧之,人之读书,欲广闻
见以自益耳,朕见此事,可以为深诚。比者欲造一殿,仍构重阁,今于蓝田采木,并已备具,远想聪事,斯作遂止。”太宗尝诏曰:“侈者可以为戒
,节俭者可以为师矣。朕居四海之尊,承百王之弊,未明思化,中宵战惕。”户部尚书戴胄卒,太宗以其居宅弊陋,祭享无所,令有司特为之造庙。
温彦博为尚书右仆射,家贫无正寝,及薨,殡于旁室。太宗闻而嗟叹,遽命所司为造,当厚加赙赠。魏征宅内,先无正堂,及遇疾,太宗时欲造小殿
,而辍其材为征营构,五日而就,遣中使资素褥布被而赐之,以遂其所尚。(节选自吴兢《贞观政要·论俭约》)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
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劳弊之事/诚不可施/于百姓朕尊为帝/王富有四海/每事由已/诚能自节/若百姓不欲/必能顺其情也B.
劳弊之事/诚不可施于百姓/朕尊为帝王/富有四海/每事由己/诚能自节/若百姓不欲/必能顺其情也C.劳弊之事诚/不可施于百姓/朕尊为帝
王/富有四海/每事由已诚/能自节/若百姓不欲/必能顺其情也D.劳弊之事诚/不可施/于百姓朕尊为帝/王富有四海/每事由己/诚能自节/
若百姓不欲/必能顺其情也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贞观,唐太宗李世民统治时期的年号。
年号是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汉武帝即位后首创。一个皇帝所用年号少则一个,多则十几个。B.陛下,“陛”是帝王宫殿的台阶。臣子向
天子进言时,不能直呼天子,必须先呼台下的侍者请他们代为转达,后来“陛下”就成为对帝王的尊称。C.廷尉,古代官职名,战国时期秦国始置
,秦朝、西汉沿置,掌管军事,列为九卿,为中央最高军事机构长官。北齐初沿置,后来改置“大理卿”。D.户部,中国古代官署名,为掌管户籍
财经的机关,六部之一,长官为户部尚书,副职为户部侍郎。其基本职能大致相当现代的民政部和财政部。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唐太宗认为,帝王不应为了一己私欲面劳师动众,将劳苦疲累的事情强加给百姓,而要怜爱百姓,经常做到自我
节制,顺应民情。B.魏征认为,隋炀帝亡国固然与喜欢奢侈有关,但更重要的是因为他滥施刑罚,从另一方面对唐太宗提出劝谏,得到了唐太宗的
赞许。C.唐太宗读了《刘聪传》,对书中故事很有感触,感慨道,“人之读书,欲广闻见以自益耳”,于是,以刘聪这件事为鉴戒,停止修建宫殿
。D.唐太宗体恤节俭的臣下,见臣子居所简陋,下令为过世的戴胄和温彦博修祭拜之庙,又用准备建造小宫殿的木材为病中的魏征造正堂。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所司每有供奉营造,小不称意,则有峻罚严刑。(4分)(2)太宗闻而嗟叹,遽命所司为造
,当厚加赙赠。(4分)14.文中哪些地方体现唐太宗崇尚俭约?(3分)【答案】10.B11.C12.B13.
(1)主管部门每次供奉财物、营造建筑,稍微不称他的心,就要施加严峻的刑罚。(2)唐太宗知道后叹息不已,立即下令有关部门为他营造祭庙
,应当给他家赠送优厚的财物办丧事。14.读《刘聪传》后引以为鉴,停止修建宫殿;停止为自己修建的小宫殿,用这些材料为魏征营造正堂
。【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劳苦疲累的事情,实在不该强加给百姓。我被尊为帝王,富有四海,什么事情都
凭我一句话,我确实能自我节制,如果百姓不想那么做,就一定顺应民情。“诚”是副词,意思是“实在”,修饰“不可施于百姓”,中间不应断开
,排除CD。“朕”做“尊为帝王”的主语,在其前断开,排除A。故选B。【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把握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C.“
廷尉……为中央最高军事机构长官”错误,应该是“中央最高司法审判机构长官”。故选C。【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概括分析原文内容的能力
。B.“但更重要的是因为他滥施刑罚,从另一方面对唐太宗提出劝谏”错误,根据原文“魏征曰:‘隋炀帝志在无厌,惟好奢侈……上之所好,下
必有甚,竞为无限,遂至灭亡’”可见,他并非认为“更重要的是因为他滥施刑罚”,而是认为,隋炀帝喜欢奢侈,为了奢侈享乐而滥施刑罚,导致
亡国,根源还是崇尚奢侈,并非从“从另一方面对唐太宗提出劝谏”。故选B。【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得分
点:(1)“所司”,主管部门;“小”,稍微;“称意”,称心;“峻罚严刑”,严峻的刑罚。(2)“嗟叹”,叹息;“遽”,立即;“为”,
替,给;“赙赠”,赠送财物给办丧事的人家。【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信息的能力。根据原文“比者欲造一殿,仍构重阁,今于蓝
田采木,并已备具,远想聪事,斯作遂止”可见,他本来想要建造一座宫殿,但读了《刘聪传》后,引以为戒,于是决定不在修建宫殿。“魏征宅内
,先无正堂,及遇疾,太宗时欲造小殿,而辍其材为征营构,五日而就”可见,他见魏征没有正堂,便停下自己正要建造的小殿为魏征修建正堂。参
考译文:贞观四年,唐太宗对侍从的大臣们说:“宫室殿宇盖得宏伟装饰得华丽,游览玩赏水池楼台,是帝王所希望的,是百姓所不希望的;帝王之
所以希望这样,是为了放纵逸乐,百姓之所以不希望,是因为劳苦疲累。孔子说:‘有一句话可以终身奉行的,那就是恕吧!自己所不愿做的,切记
不要强加给别人。’劳苦疲累的事情,实在不该强加给百姓。我被尊为帝王,富有四海,什么事情都凭我一句话,我确实能自我节制,如果百姓不想
那么做,就一定顺应民情。”魏徵说:“陛下本来爱怜百姓,经常节制自己而顺应民情。我听说过:‘拿自己的欲望顺应民情的就会昌盛,靠百姓来
博取自己欢乐的就会灭亡。’隋炀帝一心贪得无厌,专门喜欢奢侈,主管部门每有供奉营造,稍微不称心,就要施加严刑峻罚。上边有所喜好,下边
必然做得厉害,大家争相无限制地放纵淫逸,很快就会导致灭亡。这不是书上写的,而是陛下所亲眼目睹的事实。正因为他无道,所以上天才让陛下
来取代他。陛下如果认为已满足欲望,那么今天就不仅仅是满足了,如果认为不满足,再超过现在万倍也不会满足。”太宗说:“你的奏对很好!不
是你,我怎能听到这些话呢?”唐太宗读《刘聪传》,对近臣说:“刘聪准备给他的刘皇后建造华丽的宫殿,廷尉陈元达对此痛切地陈词,竭力劝谏
刘聪不要这样做,刘聪听后大怒,命令把陈元达斩首。后来,刘皇后亲手写了奏疏替陈元达求情,在文辞和道理上都很恳切,刘聪的怒气这才平息下
来,而且内心感到很惭愧。人们读书,都是要增长见识,使自己获得好处,我看这件事,可以作为借鉴。近来我想营建一座宫殿,并加造层楼,现在
从蓝田采办的木料,都已齐备。但遥想起刘聪这件事,我就把这项营建工程停止了。”唐太宗曾经下令说:“奢侈的人可以作为我们的鉴戒,节俭的
人可以为人师。我位居四海之尊,承接百王之弊,如果不明白如何教化百姓,睡到半夜都会为之恐惧忧虑。”户部尚书戴胄去世后,唐太宗认为他的
居所很破败简陋,没有地方祭拜吊唁,于是下令有关部门专门为他营造祭拜之庙。温彦博官居尚书右仆射,但是家中贫困没有正室,等他去世后,只有在旁屋祭奠。唐太宗知道后叹息不已,立即下令有关部门为他营造祭庙,应当给他家赠送优厚的财物办丧事。魏徵的住宅开始时没有正堂。一次他生病,唐太宗当时正要营造小型的宫殿,于是停下工,用这些材料为魏徵营造正堂,五天就完工了,唐太宗还派使者赠送给魏徵喜欢的素布被褥,以成全他节俭的志向。小窗语文·文言文阅读2
献花(0)
+1
(本文系小窗悦读图...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