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指出:“写任何东西决定于认识和经验,有什么样的认识和经验,才能写出什么样的东西来。反之,没有表达认识的能力,同样也写不出好作文”。要把认识结构作为作文的核心,包括学习知识,观察积累,记忆储存,训练思维,丰富想象,培养情感,锻炼意志;从说到写,推敲修改,多读勤写。?段落主要在三年级开始训练,经过一二年级字词的沉淀,学生已经掌握大量字词。学生要学会运用字词的金钥匙,联系自己熟悉的事物,联系自己生活实际,联系自己学会的语言及字词来写段落。(一)运用“十引说”的方法,把字词学习与说话训练相结合。“十引说”是:1、分析字形;2、利用教具;3、凭图学词;4、组词扩词;5、选词填空;6、词语搭配;7、调整词序;8、触景用词;9、词语分类;10、联词成句。丰富了说话训练内容,使自己积累大量会说会用的字词,为写作文打下坚实基础。?(二)句子训练。只要是一个句子,都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说的人、事、物、景,二是说目的。指导学生说一句话时,要很好凭借图画和事物,认真教学生观察、认识、分析、表达的方法,只是拿出一张图或一事物让学生说写一句话,学生不知道为什么要说写一句话,怎样说写一句话,说写一句什么句型、什么句式的话,导致作文中语调单一、呆板、不活泼生动。可以改让学生凭图、看物、对话、练习说写一句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四要素完整的话,四种句型,九种句式的话,学生才会在作文中运用不同句型、句式,表达不同的思想、感情、态度、目的。?(三)段的训练。结合八种段式:以事物发展为序段,时间先后为序段,空间变换为序段,总述、分述结构段,因果段、转折段,递进段,并列段。以此认识客观事物的发生、发展规律。不论哪种段式,都是记叙事物的发展和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即段的内容,段的中心。它和一句话一样,也是对人、事、物、景的叙述,也是表达一个意思。只不过是把一句话进一步说得更清楚、更深刻。?实行“互评互改”,培养学生思维独立性和创造性。学生写好一段话后,组织在小组内讲评。先学习别人的优点,再用批评的眼光互相指出段落中的缺点,并指出改进意见。在此基础上重新再写,从而使学生每写一次都有收获。????“写诚实的自己的话”是老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的。旨在营造“自主”写作的五彩世界。所谓“自主”就是不受条条框框的限制,让学生无拘无束的思想、自由自在的写作。“自主”写作就是“言为心声”,率性而为,展现自我的风采,体现鲜明的个性。写作时,课堂上常发生这样的情况:有的学生文思枯竭,三言两语就把要说的倾倒完了,干干瘪瘪;有的学生却思绪绵绵,脑子里如有活水,或潺潺流淌,或波澜起伏,笔下洋洋洒洒。究其原因,与写作材料充足与否当然有密切关系,然而,切不可忽视另一重要因素,即想象力发挥得如何。写文章要发挥想象力,让思想插上双翅飞翔,就能上下求索,神游八荒,获得十分丰富的写作材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