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傷寒本自寒下,醫復吐下之,寒格;若食入口即吐,乾薑黃芩黃連人參湯主之。 169.下利清穀,裡寒外熱,汗出而厥者,通脈回逆湯主之。 170.熱利下重者,白頭翁湯主之。 171.下利腹脹滿,身體疼痛者,先溫其裡,乃攻其表;溫裡宜回逆湯,攻表宜桂枝湯。 172.乾嘔吐涎沫,頭痛者,吳茱萸湯主之。 辨厥陰病霍亂篇 173.吐利,惡寒、脈微而復利,回逆加人參湯主之。 174.吐利,頭痛、發熱、身疼痛、熱多欲飲水者,五苓散主之;寒多不用水者,理中丸主之。 175.吐利汗出,發熱惡寒,四肢拘急,手足厥冷者,回逆湯主之。 176.既吐且利,小便復利而大汗出,下利清穀,內寒外熱,脈微欲絕者,通脈回逆湯主之。 177.吐已下斷,汗出而厥,四肢拘急不解,脈微欲絕者,通脈回逆加豬膽汁湯主之。 辨陰陽易瘥後勞復病篇 178.大病瘥後勞復者,枳實梔子豉湯主之。 179.傷寒瘥以後更發熱,小柴胡湯主之;脈浮者,少以汗解之;脈沉實者,少以下解之。 180.大病瘥後,從腰以下有水氣者,牡蠣澤瀉散主之。 181.大病瘥後,喜唾,久不了了,宜理中丸。 182.傷寒解後,虛羸少氣,氣逆欲吐,竹葉石膏湯主之。 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