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acr358 > 馆藏分类
配色: 字号:
6.《兰亭序》水字笔法解读
2022-03-18 | 阅:  转:  |  分享 
  
6.《兰亭序》“水”字笔法解读自在老蛙2022.3.10《兰亭序》中的“水”字,夸张地运用逆锋起笔,可以讲是顺锋起笔与逆锋起笔的典范示例。该
字笔法与结构尽管较为简单,但要写得传神,写出感觉来,也不是易事。临习《兰亭序》,我有一个明显的感悟,就是如何鉴别一个字帖是否与真迹
相近。其实有一个最为简单的标准,如果在临习过程中,通过笔法与结构分析,特别是笔法分析,分析清楚了,且运用相应的笔法,能临得与原字十
分像,说明其一定与真迹相近,甚至可能就是真迹。临习《兰亭序》时间越长,这种感觉越明显。先看原字:再看笔者临习作品:这个“水”字,起
笔共四笔,两笔顺锋起笔,即左侧横、右侧捺;两笔逆锋起笔,即开笔竖钩、右侧撇。这个字的这四笔,均十分夸张。如逆锋起笔:首笔竖钩起笔,
逆锋向右上起笔,再向右下顿笔,再转向下行笔;而右侧这一撇,则接上笔的牵丝向右上逆行,转而向右下重顿笔,再转向左下行笔。两个逆锋起笔
,均动作夸张。而右侧这一撇逆起的这个牵丝,只有行笔速度十分快,才可自然形成。速度迟缓,要写出这一笔几乎是不可能的。这也证明,当时王
羲之写这幅作品时处于极度地兴奋之中,运笔轻松自然,状似行云流水。同样地,两笔顺锋起笔,也比较夸张。请看:左侧横折之横的起笔,顺锋直
下,顿笔右行;而捺笔的起笔,直接接撇的出锋,转了个小圆圈,直接顺锋起笔,行笔线路明明白白。说起来,这么简单的笔法,写起来应该容易,
但这个字的行笔速度必须快,只有快了,才可写出效果。既要快,又要合法,真不是一朝一夕可达到的。这个“水”字,要写好,还有一关要过,就
是结构的安排。结构上,有两个要点。一是这个字总体上从左下向右上取势,呈左低右高之态。左侧的横撇,变为横折钩,这一钩,接右撇,向右上
逆锋取势起笔,给人以水往低处流的动势。而撇完成后,迅速向上圆转起捺,仍然是一气呵成,迅速敏捷。请看笔者临习的这几个字,有了一点这个
意思了。二是左侧的横折钩与中间的竖钩,要空开“横折钩”之“横”的长度的距离,这是这个字最为独特地方。通常写“水”字,中间竖钩两边的
横撇与撇捺是紧靠着中间的“竖钩”,而这里要空出足够的位置,让右侧撇捺的那个“小圈”去占。这样这个字就写得疏朗大方了。请比较笔者开始
临习与后面临习的几个字,区别就是结构处理问题。这几个字,没空出圈的位置,显挤。这几个字,空出圈的位置了,显得疏朗多了。仔细分析笔者
的整幅临习作品,几乎没有一个字是完美的,看来,光明白了笔法与结构还不行,还得多次临习才行。一得之见,欢迎爱好者批评指正。也欢迎大家
点评交流。以后会陆续介绍,争取能讲个全本。您的赞赏与肯定,是俺坚持写下去的动力。
献花(0)
+1
(本文系acr358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