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1_论语中的理想与现实智慧-王廷信
2022-03-18 | 阅:  转:  |  分享 
  
《论语》中理想与现实智慧河南省儒学文化促进会王廷信2022年元月25日-《论语》中理想与现实智慧▲理想与现实的哲学思考一、《论语》是理想
与现实的结合二、古圣先贤谈人生理想三、君子与百姓不可夺志四、君子生活忧道不忧贫五、君子生活见利思义六、坚守理想之孔颜之乐七、君子
生活见义勇为八、君子人生理想之天命九、君子的最高理想是仁以为已任理想与现实的哲学思考理想不等于现实。理想是人生追求的目标,现实是
人生生活的常态。理想是通过追求和奋斗而要达的志愿,所以理想高于现实,理想是人生高山仰之,现实是人生景行行之。理想如航海的航标和灯塔
,现实是航行者的勤奋与劳作。理想与理实的联系现实是理想的基础,理想是对现实的反映和发展,理想源于现实,现实中有理想的因素,在一
定条件下现实可以转化为理想。人生淡泊明志有理想,宁静致遠看到未耒和遠方。人生前方有理想,现实追梦养志有希望。人生的最大理想是国家与
民众的结合,现实人生最大心愿是为国家、民族和人民而效力。坚信远大理想和信仰,现实中人生才心明眼亮、快乐有方向,遇到再大的困难也要努
力克服与奋力攀登。经过现实的风雨考验方能见到理想的彩虹。离开了人生理想的现实将苍白无力,离开现实的理想是虚无空想。理想不是欲望。
人生理想是以现实为依据,通过人生的努力是可以实现的。人的欲望脱离了现实生活而随心所欲,而且欲望大都是永无止境的,现实生活不可能满足
所有的欲望。因为自私是欲望的根源,任其发展将产生无限的欲望而走上贪婪,最后会导致人生的失败或受到惩罚。只有以平常心态真诚地面对现实
生活构建人生理想,才能通过自己辛勤劳动和努力奋斗,逐步实现人生远大理想,达到人生理想的生活状态。汉朝乐府《长歌行》有诗为证:青青
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归大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一)
《论语》是理想与现实的结合?一部《论语》的核心就是讲做人,做一位合格的君子。做人首要的问题是立志,《论语》中讲“志于道”
,就是说要追求做人的道理,树立人生的理想。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从十五岁的少年时期就要立志,确立人生远大理想。一个
人的理想追求,支配着现实生活中他的日常行为,体现其精神面貌和生话态度。由于孔子的理想高大而深远,所以孔子在现实生活中始终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乐而忘忧,不知老之将至,成为集功德于一身的至圣先师。亚圣孟子对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有精辟的论述:“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
不得志,修身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理想与现实结合《论语》所讲的人生志向,不只讲高不可攀的要求,还把远大的理想
和现实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落实到日常对生活的态度上,提出了人人知行合一的要求;而且不仅只讲道理,还有对孔子及弟子生活态度作了生动讲述
。诸如"仁以为已任”、“忧道不忧贫”,反映孔子及弟子对人生的根本要求;“见义勇为”、“见利思义”的根本要求在具体现实生活中落实;“
孔颜之乐”则是对理想的追求在现实生活态度上的表现。通过《论语》对理想与现实的讲述,为我们学习《论语》认识君子志向有了更清晰的脉络。
?(二)古圣先贤谈人生理想?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敞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
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论语·公冶长)孔子及弟子所谈理想各有不同
,但是对现实人生立志追梦做事有指导意义。?本条目的主要意涵:①子路为朋友义气风发。意思为:颜渊、子路站在孔子两旁等侯。孔子说:
何不谈谈你们各自的志向?子路说,愿意把车马、麻衣、皮衣送给朋友享用,穿破了也不会婉惜。子路心甘情愿与朋友分享幸福,是重义轻财之友情
。?②颜渊对自己优点和辛劳不夸耀。意思为:颜渊说,我愿意不夸耀自己的好处,不宣传自己的辛苦和功劳。颜渊专心专意
把事情做好而不图个人名利是君子道德品格。③孔子立足于社会,为天下安百姓。子路对孔子说,希望听听老师的志向?孔子说,使老年人得到
奉养,朋友得到信任,年轻人得到关怀。孔子的理想是上要安养老人,中要信任朋友,下要关爱年轻人,实为理想人生境界。结论:子路的理想是
为朋友仗义疏财,是重义轻财之志;颜渊的理想是以忘我的道德精神做事,是仁人之志;孔子的理想胸怀天下安度百姓,是圣人之志。曲阜孔庙有
幅门联把孔子的理想人生概括为:?道贯古今千秋业,?德配天地万世师。(三)君子与百姓不可夺志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
志也。”、“志士仁人,旡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子罕.卫灵公》)這段话说明无论君子和平民都不可
夺去志向,为中华民族坚守人生理想、实现大同指明了方向。本条目的主要意涵:①匹夫不可夺志。意思为:孔子说,三军之众,可以夺去它
的主帅;平民百姓立下的志向,却是谁也夺不去的。说明坚守人生理想比夺去三军主帅还要重要,包括老百姓也是把志向放在首要地位。②君子杀
身以成仁。孔子说,君子没有贪生怕死而损害仁道,只有牺牲自已生命而保全仁道。杀身成仁与舍身取义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智勇美德,为道义踴
现出许多杰出的历史英雄人物。?结论:两段经典体现了孔子对人生的志向和个人独立人格的高度重视,认为仁义人格的价值高于生命,生死的决
择服从道义的要求。這是儒家人生追求的最高理想要求。正是以這一理想要求为基础,形成了中华民族气节高于一切的优良传统。明朝政治家于谦有
诗为证: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四)君子生活忧道不忧贫子曰:“君子谋道不谋贫。耕者,
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论语.卫灵公》)孔子这种安
贫乐道思想是君子的处事之道和人生哲学,在中华历史上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本条目的主要意涵:①君子忧道不忧贫。意思为:君子
谋求学道与行道,不谋求衣食的好坏。耕田,有时侯也免不了挨饿;学习,则可以得到俸禄。君子只担心道能不能弘扬,不担心贫穷的问
题。这是君子的一种处事哲学,也是中华民族倡导的一种社会美德。君子认为人生生活的富贵贫贱不在于物质条件上的享受,而在于对精神境界一一
理想的不断追求。??②追求道的人却以吃穿为标准不值得谈道。意思为:一个有志于仁道的人,却又以自己吃不好穿不好为耻辱,这种人是没
有资格谈论仁道的。志于道是把精神生活放在第一位,自然不会过分追求物质生活享受,不会以生活贫困为耻,而会把贪图生活安逸为耻。结论:
两段经典说明君子为了道而对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关系所采取的态度:把实践道义作为自己的理想、志向和信念,自然把精神生活放在第一位;?而
把贫富贵贱等物质生活作为次要的放在第二位,甚至认为为了实现理想必须经过清贫等艰苦条件磨炼的过程。所以,这种君子安贫乐道思想,不会为
清贫生活感到耻辱,也不会为安逸生活感到荣耀。?唐朝诗人刘禹锡的《陋室铭》对君子安贫乐道思想有诗为证: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
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我德馨。……?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曰:何陋之有。(五)君子生活见利思义子曰:“富与贵是人
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子路问成人。子曰:“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
生,亦可以为成人矣。”(《论语.里仁.问宪》)孔子根据当时的社会状况,提出君子见利思义的观点十分必要,在当代社会仍有现实意
义。本条目的主要意涵:①富贵与贫贱的取得要以道义为标准意思为:孔子说,富贵是人人都想要的,但不是以道的要求得到的富贵,就不能去
接受它;贫贱是人人都厌悪的,但不以道的要求而得以摆脱它,就仍然过贫贱生活。在这里,孔子肯定人人都希望过富贵生话而厌恶贫贱生活,同时
又要求按道义的标准决定取舍是正确的选择。②见利思义,见危授命意思为:子路问怎样才是个完人。孔子说,见到财利能想到义的要求,遇到
危险能献出生命,长久处于贫困还不忘平日的诺言,也就可以说是完人了。孔子对有成就的人主要讲两点:一是有理想,见利能思义,甚至为义
付出生命;二是在贫困等艰苦的条件下不忘平日诺言的人。结论:君子能时刻坚守理想和信念,在现实生活中能见利思义,临危授命;同时是过
富贵还是贫践生活以道义作为取舍标准,既不用不合道义的手段谋求财富,也不用不合道义的手段摆脱贫困。这是自古以来中华民族为正常生活所坚
持的道德标准。有中华民间格言为证:持黄金不算珍贵,知仁义方知千金。以德持家家族旺,以财持家家业虚。贫以无求为义士,富以能
施为仁德。粗茶淡饭随缘过,富贵荣华莫强求。(六)坚守理想之孔颜之乐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谌其忧,回也
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论语.雍也》)说明孔子颜回以苦为乐的圣贤道德,在中
华文明发展中得到不断传承与弘扬。本条目的主要意涵:①颜回以艰苦生活为快乐。意思为:孔子说,颜回真是贤人啊!吃一碗粗粮饭,喝一瓢
白水,住在简陋的小屋里,别人对此都忧心忡忡不堪忍受,颜回没有改变其快乐。颜回真是贤人啊!颜回把在艰苦生活条件中表现的快乐,是以坚守
美好信念基础而采取的生活态度。②颜回的生活态度取决于对仁道的长期坚守。意思为:孔子说,颜回呀,他的心长期不离开仁,其余的学生则
是短时间不离开仁罢了。说明颜回能以苦为乐的精神,是他对人生意义的不同理解,他能长期坚守仁道的人生境界,是他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快乐的
根本原因所在。结论:孔颜之乐是“安身立命”思想的体现,又是人生理想境界一一圣贤境界的标志。孔子与颜回正是以圣贤之道为已任,在现实
中必然表现以苦为乐的生活态度,即体悟到现在过艰苦生活是为了将要实现的人生美好仁道理想。现代我国许多以实现共产主义为已任的无产階级革
命家,正是以艰苦生活为快乐的伟大典范。宋朝思想家、政治家范仲淹是孔颜之乐的积极探索者,他在《岳阳楼记》中对孔颜之乐作了进一步发
挥,书写了著名诗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七)君子生活见义勇为?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
无勇也。”、“当仁不让于师。”(《论语.为政.卫灵公》)在这里,孔子强调的人生生活态度,见义勇为已经成为中华民族倡导的社会
美德。?本条目的主要意涵:①君子见义勇为。意思为:孔子说,不是自己族里的祖先也去祭祀,就是献媚。见到应该做的事情而不去做,就是
没有勇气。前一段我们中国一些人乐于过西方的洋节,不祭拜自己民族的祖先而祭拜西方洋人的祖先,实际上就是诌媚!同时我们经常说的“见义勇
为”一词,就是以此为根据。见义不为而无勇,从意思的另一个方面来讲就是见义勇为。②当仁不让于师。意思为:孔子说,面临实行仁德
的大事,就是对老师也不谦让。这是“当仁不让”一词的来源。就是遇到应该做的事情,应带头去做而不谦让。?结论:见义勇为,当仁不让,都
是孔子倡导的人生态度,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优良作风。这是高远而明确的人生理想,现实生活中要从青少年见义勇为做起,为培养和锻
炼见义勇为、勇敢坚强的中华民族优秀品质而努力奋斗。有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为国家和民族英勇献身精神的著名诗句: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
沈雨打萍。?人生自古谁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八)君子人生理想之天命?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
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子罕言利;与命,与仁。”(《论语.季氏.子罕》)孔子提出的君子三畏实
则为敬畏圣贤之道,对中华励志人生意义重大。?本条目的主要意涵:①君子三畏是敬仰中华圣贤之道。意思为:孔子说,君子敬畏三件事:
敬畏天命,敬畏贵人,敬畏圣人的话。小人不知天命,也不敬畏,不敬重贵人,轻侮圣贤的话。在这里所说的天是自然的天,是天体运行、四季更替
与万物生生不息。而天命是天道的命令,依天道而行就是仁道,也就是圣贤之道。②天命与仁道的联系。意思为:孔子很少谈利,就是谈利也
是讲义时才讲到利。孔子喜欢谈天命与仁道。孔子在《论语》中讲天命比较多,而讲天命的内容并不多。按照经典的理解:天命与天道赋予人的本性
气质,依照人的本性而行就是仁道,仁道才是人生的光明大道与圣贤之道。?总结:《中庸》对天命与仁道的关系作了精辟论述:“天命之为
性,率性之为道,修道之为教。”从中强调:天命与天道赋于人的本性气质为性;遵循本性的规律就是道一一仁、义、礼、智、信;对仁道修养提高
就是教育。所以,天命是天道的意志,仁道是人对大众和万物的热爱,依照天道而行就是仁道规律。君子三畏实则是学习和敬仰圣贤的仁义之道。(
九)君子的最高理想是仁以为已任?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曾子曰:“士不可不弘毅。仁以为已任,不亦重
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里仁.泰伯》)孔子指出,君子的最高理想是以仁为己任,为培养中华民族君子理想人格做出了贡献
。?本条目的主要意涵:①君子对天下的各种事情一定按仁义的要求去做。意思为:孔子说,君子对天下的事情,没有非这样做不可的,也没非不
这样做不行的,只是必须要按照仁义的要求去做。在这里,仁义既是做一切事情的原则标准,又是做一切事情的最高志向。②坚持以仁为志向任
重而道远。意思为: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志向远大而意志坚决,任务重大而道路遥远。把仁道作为自己的任务,到死了才停止。可见,孔子把仁道作
为人生的最高理想,仁以为己任与死而后已,真可为任重而道远。?结论:孔子在《论语》中讲人生理想,主要是讲君子理想人格。首先,君
子要确立明确的理想与目标。明确人是社会的一员,不仅要享受社会的物质生活的需求,而且肩负着社会责任与义务,更有精神生活的需求。只有“
志于道”,才有人生的意义。同时,君子的应有理想是实行和弘扬仁道作为人生的重要使命。仁道不仅是君子个人修养的最高要求,也是一种远大社会理想。仁以为己任,就是以全社会推行仁道,建立理想社会为自已的责任,并为此奋斗终生、死而后已!周恩来同志立志报国的精神有诗为证:?大江歌罢调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编者说明:关于《论语》中理想与现实智慧的经典解读专题告一段落,希望儒学爱好者多提宝贵意见,以达到共同学习与提高的目的。生活方式与人生命运?健康生活方式,命运就在其中,?自律自主自强,成就幸福人生。?古圣先贤大家,自幼家风纯正,?从小勤学苦练,功到自然成功。?愿从小事做起,善事有始有终,?坚持勤俭养德,清正廉洁奉公。起居有常持恒,饮食有节居中,不忘劳作运动,和谐静美养生。戒怒以养宁静,快乐开阔心胸,读书以养胆智,?效法自然天成。?生活方式一宝,老少皆能践行,?若能从今开始,生活美妙无穷。?
献花(0)
+1
(本文系昵称4214268...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