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初中化学二氧化碳制取实验题专题训练含答案
2022-03-18 | 阅:  转:  |  分享 
  
初中化学二氧化碳制取实验题专题训练含答案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



一、实验题(共10题)

1、化学小组的同学探究二氧化碳氢氧化钠的反应,实验方案如下:

实验装置 实验步骤及操作 实验现象 ①1中的溶液推入充有CO2的瓶中 气球鼓起 ②… 无明显现象 ③2中的溶液推入瓶中 溶液中有气泡产生,气球变瘪 ④3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1)步骤①中气球鼓起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

(2)步骤②中的操作是________,其目的是__________。

(3)步骤④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4)本实验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

2、



(1)标号为E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____;

(2)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CO2,并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①组装制取装置时,可选用图中的AG、H、I、K和___________;

②检验CO2___________;

(3)用下图装置验证CO2的部分性质,若X为澄清石灰水,则①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X是水,②中能观察到紫色石蕊试纸变红,若②中紫色石蕊试纸没有变红,则X___________(填序号)。



A.NaOH溶液B.CaCl2溶液C.浓硫酸D.稀盐酸

3、



(1)写出a仪器的名称:______。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你选择的发生装置为______,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

(3)经查阅资料Na2O2(过氧化钠)通常情况下为淡黄色固体,能与水发生剧烈反应产生氧气。小明在实验室用Na2O2制取氧气时发生装置选择了B而没有选择C,你认为他选择的理由是______。若用F装置收集氧气,进气端应选择______端(用“b”或“c”填空)。

4、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下列装置进行O2、CO2的实验室制法和有关性质的研究。

?



(1)写出下列编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

(2)甲同学要用KMnO4固体来制取O2,应选用上图中的_________装置(填编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O2收集满并取出集气瓶后,停止该实验的正确操作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乙同学用浓盐酸和大理石在B装置中反应,制取CO2并检验其有关性质,观察到烧杯中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对这一变化的合理解释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产生的CO2直接使石蕊试液变红?B.挥发出的氯化氢溶于水使石蕊试液变红?C.产生的CO2与水反应生成H2CO3使石蕊试液变红

(4)丙同学用C装置制取了一瓶无色、无味的气体(纯净物),你推测该气体可能是___________,试用最简便的方法证实你的推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1)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组合是____(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2)实验室制得的CO2气体的药品是_______和________。

(3)实验室制得的CO2气体中常含有HCl和水蒸气。为了得到纯净、干燥的CO2气体,除杂装置的导管气流方向连接顺序是____(填选项)。

(4)实验室用A制取氧气长颈漏斗必须_____原因是____。此装置的优点是____。

6、



(1)装置B中标号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字母编号)。

(3)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反应后过滤、干燥,所得到的二氧化锰___(填“能”或不能”)继续作为双氧水分解的催化剂。

(4)装置C、D、E、F在实验室中都可收集气体,其中不能用来收集氧气的是___(填字母编号)。若用F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应从____(填“a”或“b”)端通入。

(5)某化学兴趣小组借助氧气传感器探究微粒的运动,数据处理软件可实时绘出氧气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收集一塑料瓶氧气进行以下三步实验:①敞口放置;②双手贴在塑料瓶外壁上;③将塑料瓶的瓶口朝下,三步实验中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依次为图2中的MN段、NP段和PQ段。



①能够说明氧分子不断运动的曲线是_____

AMN段BNP段CPQ段

②MN段和NP段相比较,说明_____。

③随着实验的进行,传感器测出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_____时几乎不再变化。

7、下图是某课外学习小组设计的气体制备与性质验证的组合实验。请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装置C中发生的现象为: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C中的反应属于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2)装置D中玻璃管内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

(3)装置E中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_______。

(4)该套装置中有一个明显的不足之处,应在装置E后放置燃着的酒精灯处理尾气。这样做的原因是______。

8、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装置,用于实验室制取CO2并对它的部分性质进行探究,按要求答题。



(1)仪器m的名称是_________,图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2)若要图B中的两个气球悬浮在空气中,则气体甲可能是______(填序号)。

a.空气?????b.氧气????c.氢气

(3)往图C中的试管通入CO2,当出现_________现象,表明石灰水中的溶质刚好完全反应。

(4)向图D中的塑料软瓶中倒入一定量的NaOH溶液,迅速拧紧瓶盖,振荡,可观察到瓶子变瘪。若使塑料软瓶恢复原状,可用注射器向瓶中注入过量的_________(填试剂名称)充分反应即可,反应完成后瓶中溶液的溶质是_________(填化学式)。

9、根据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写出标注仪器的名称:a_______,b_______。

(2)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氧气,试管内的暗紫色固体是___________(填名称)。写出实验室用B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选择E装置收集氧气,当看到_______,说明气体收集满了。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F装置除去二氧化碳气体中的少量水蒸气,F中放入的试剂是____________。



10、请结合下列实验常用装置(图1),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图中标有字母的仪器a名称_________________。

(2)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选择装置___________(填“A”、“B”或“C”)来制取,在加入药品前,应先___________,实验时还需补充一种用品,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

(3)若要制取二氧化碳,在B装置中装有石灰石,那么a中应加入_______(填写试剂名称)。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如果用E装置收集该气体,则气体从__________(填“b”或“c”)端进入。写出将该气体通入D装置时的反应现象______________。

(4)若进行如图2的实验改进,底部刺小孔的眼药水瓶下部可以浸?入或者离开白醋,它相当于图中的____________(填“A”、“B”或“C”)装置。图2装置可用于实验室制取氢气,选用的药品为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实验题

1、NaOHCO2,导致瓶内压强减小向外拉注射器3证明步骤1中将瓶内的CO2全部吸收了Ca(OH)2+CO2=CaCO3↓+H2O?CO2能和NaOH发生反应

【解析】

【分析】

【详解】

(1)步骤①中气球鼓起的原因可能是NaOH溶液吸收了CO2,导致瓶内压强减小,气球胀大,故填:NaOH溶液吸收了CO2,导致瓶内压强减小;

(2)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步骤②中的操作是向外拉注射器3,其目的是证明步骤1中将瓶内的CO2全部吸收了,故填:向外拉注射器3;将瓶内的CO2全部吸收了;

(3)步骤④中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CO2==CaCO3↓+H2O,故填:Ca(OH)2+CO2=CaCO3↓+H2O;

(4)由上述的实验现象可得出实验结论是,CO2能和NaOH发生反应,故填:CO2能和NaOH发生反应。

2、

1)试管

(2)BC将燃着的木条放到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则二氧化碳已集满

(3)澄清石灰水变浑浊AC

【分析】

(1)

仪器E是试管,常用作反应容器。

(2)

①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时是固体与液体混合,故需要选用长颈漏斗添加稀盐酸,还需要选集气瓶收集气体,故填:BC

②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故可将燃着的木条放到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则说明二氧化碳已集满。

3)

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若若X为澄清石灰水,则①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②中紫色石蕊试纸没有变红,则说明没有气体进入②中,或者进入的是干燥的二氧化碳。

AC。

3、B或C过氧化钠和水反应剧烈,而B装置可通过分液漏斗控制药品的滴加速率,从而控制反应速率b

【详解】

(1)由图可知,仪器a为集气瓶;

(2)实验室通常用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该反应属于固液不加热反应,发生装置应选B或C;

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在实验室用Na2O2制取氧气时发生装置选择了B而没有选择C,是因为过氧化钠和水反应剧烈,而B装置可通过分液漏斗控制药品的滴加速率,从而控制反应速率;

若用F装置收集氧气,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进气端应选择b端。

4、?(1)烧杯、锥形瓶(2)A

先将导管拿出液面,后熄灭酒精灯。(3)BC

(4)氧气(或二氧化碳);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中,如木条复燃,则为氧气。(将澄清石灰水倒入瓶中,如石灰水浑浊,则为二氧化碳或用燃着的木条)。



5、BCBD2KMnO4K2MnO4+MnO2+O2↑石灰石或大理石稀盐酸cdab将长颈漏斗的管口伸到液面以下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逸散到空气中节约能源,操作简便

【解析】

(1)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是加热固体反应生成其它,发生装置应选择B,氧气不溶于水,且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所以收集氧气选择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故填BC或BD;

高锰酸钾再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2KMnO4K2MnO4+MnO2+O2↑。

(2)实验室制得的CO2气体时,使用的药品是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稀盐酸,故填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稀盐酸。

(3)除去CO2气体中含有HCl和水蒸气,要先将气体通入到饱和碳酸氢钠溶液中,然后再通入浓硫酸中,故连接顺序写为cdab。

(4)固液常温发生装置中使用长颈漏斗添加液体,必须将长颈漏斗的管口伸到液面以下,故填将长颈漏斗的管口伸到液面以下;

固液常温发生装置中使用长颈漏斗添加液体,必须将长颈漏斗的管口伸到液面以下,可以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逸散到空气中,故填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逸散到空气中;

用固液常温发生装置制取氧气的优点是不需要加热,节约能源,操作简便,故填节约能源,操作简便。

【点睛】

除去气体中的杂质气体与水分时,应先除去气体中的杂质气体,最后除去水分,避免先除去水分再除去杂质气体时引入水分影响气体的性质。

6、CaCO3+2HCl=CaCl2+H2O+CO2↑???B???2H2O22H2O+O2↑能E???a???A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21%

【详解】

(1)装置B中标号仪器①的名称是分液漏斗;(2)实验室制取CO2,选择的实验药品是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aCO3+2HCl=CaCl2+H2O+CO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且该反应不需要加热,应该选择固液常温型的发生装置,即B;(3)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2H2O22H2O+O2↑,二氧化锰是该反应的催化剂,催化剂是一种能够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但是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不发生改变的物质,所以过滤、干燥,所得到的二氧化锰仍然可以作为反应的催化剂;(4)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氧气不易溶于水,可以用排水法或者向上排空气法进行收集,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用F装置来收集二氧化碳应该从长导管进,短导管出;(5)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MN段氧气的体积分数减少,能够说明分子是不断地运动的,把手贴在塑料瓶外壁上,塑料瓶内气体的温度升高,分子运动更加剧烈,因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21%,所以随着实验的进行,传感器测出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21%时几乎不再变化。

【点睛】

本考点主要考查了仪器的名称、气体的制取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同时也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分子的性质等,综合性比较强。气体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

7、黑色固体逐渐减少至消失????化合反应???红色固体变黑????吸收二氧化碳???将一氧化碳燃烧掉,防止其污染空气???

【详解】

(1)A中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C中炭粉与二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故实验现象为:黑色固体逐渐减少至消失;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点,属于化合反应;

(2)装置D中,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故玻璃管内的实验现象为:红色固体变黑;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故装置E中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

(4)一氧化碳有毒,未反应的一氧化碳排放到空气中会污染空气,故在装置E后放置燃着的酒精灯处理尾气,将一氧化碳燃烧掉,防止其污染空气。

8、锥形瓶???CaCO3+2HCl=CaCl2+H2O+CO2↑???c???红色恰好消失???稀盐酸(或稀硫酸)???NaCl和HCl(或Na2SO4和H2SO4)???

【详解】

(1)由图可知仪器m是锥形瓶;A装置用于制取二氧化碳,实验室用石灰石或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同时还生成了氯化钙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表示为CaCO3+2HCl=CaCl2+H2O+CO2↑;

(2)若要图B中的两个气球悬浮在空气中,那么气体甲的密度一定要比空气的密度小,故选c;

(3)因为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氢氧化钙溶液呈碱性,而碳酸钙难溶于水,氢氧化钙完全反应后,所得液体呈中性,所以往图C中的试管通入CO2,当出现红色恰好消失的现象,就表明石灰水中的溶质刚好完全反应。

(4)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要使塑料软瓶恢复原状,可用注射器向瓶中注入过量的稀盐酸或稀硫酸:碳酸钠能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若加入的是稀盐酸,稀盐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由于加入的稀盐酸是过量的,故反应后瓶内溶液中的溶质有两种:NaCl和HCl。当然若加入的是稀硫酸,稀硫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由于加入的稀硫酸是过量的,故反应后瓶内溶液中的溶质有两种:Na2SO4和H2SO4。

9、长颈漏斗???集气瓶???高锰酸钾???2H2O2MnO22H2O+O2↑???集气瓶口有气泡向外冒出???B???CaCO3+2HCI==CaCl2+H2O十CO2↑???浓硫酸(或浓H2SO4溶液)???

【解析】

(1)根据常见仪器解答;(2)根据A装置试管口装有棉花,适宜加热分解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解答;B装置属于固液混合常温型发生装置,适宜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根据用排水法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解答;(3)根据碳酸钙与稀盐酸在常温下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解答;(4)根据浓硫酸有吸水性解答。(1)标注仪器的名称:a长颈漏斗,b集气瓶;(2)A装置试管口装有棉花,适宜加热分解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故试管内的暗紫色固体是高锰酸钾;

B装置属于固液混合常温型发生装置,适宜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MnO22H2O+O2↑;选择E装置收集氧气,当看到集气瓶口有气泡向外冒出,说明气体收集满了;(3)碳酸钙与稀盐酸在常温下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物是固体与液体,反应在常温下进行,故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选用的发生装置是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4)用F装置除去二氧化碳气体中的少量水蒸气,F中放入的试剂是浓硫酸(或浓H2SO4溶液)。

10、长颈漏斗???A???检查装置的气密性???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稀盐酸???CaCO3+2HCl=CaCl2+H2O+CO2↑???b???澄清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锌粒和稀硫酸???

【详解】

(1)仪器a的名称是长颈漏斗。

(2)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物的状态是固态,反应的条件是加热,故选固固加热型装置A。在加入固体药品前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高锰酸钾的分解速率较快易将高锰酸钾粉末带入玻璃导管而堵塞导管,故要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用石灰石和稀盐酸,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E装置是多功能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时,由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故由长管b通入。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故现象为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4)若进行如图2的实验改进,底部刺小孔的眼药水瓶下部可以浸入或者离开白醋,它相当于图中的C。实验室制取氢气用锌粒和稀硫酸。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内…………○…………装…………○…………订…………○…………线…………○…………







献花(0)
+1
(本文系新用户3697x...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