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质量守恒定律选择题专题训练含答案(1)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
一、选择题(共20题)
1、吸烟有害健康。香烟的烟气中含有几百种对人体有害的物质,毒害作用很大的有一氧化碳、尼古丁和含有致癌物的焦油等。下列有关尼古丁(化学式为C10H14N2)的说法正确的是
A.尼古丁完全燃烧只生成CO2和H2OB.162g尼古丁中氢元素质量为14g
C.尼古丁中碳、氢、氮元素的质量比为5∶7∶1D.尼古丁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2、
A.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有氧元素B.一定含有碳、氢、氧元素
C.只含有碳、氢元素D.都无法确定
3、2X+Y=2W+Z中,12gX与18gY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gW,则生成Z的质量为
A.1gB.6gC.18gD.28g
4、
A.生成物中有单质B.反应物的物质的量之比2:1
C.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D.该净化过程可减少有毒气体排放
5、
A.等于该物质的式量B.随物质的质量而变化
C.单位是克/摩D.表示单位体积的质量
6、6.4g,加入到盛有200g7.3%的稀盐酸的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样品中氧化镁的质量为
A.4.8gB.3.2gC.4gD.1.6g
7、
A.结构观:构成水和过氧化氢的分子结构不同,化学性质也不同
B.元素观:金刚石和石墨均由碳元素组成
C.守恒观: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D.微粒观:水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8、
①某物质燃烧生成CO2H2O,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氢、氧元素
②金刚石、石墨和C60
③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消耗主要是植物的光合作用
④最外层电子数为8
⑤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所以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⑥电解水正极得到的气体体积是负极得到的气体的2
⑦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木条不复燃,则集气瓶中一定不含有氧气
A.1个B.2个C.3个D.4个
9、CH2O)、乙烯(C2H4)、丙酮(C3H6O)三种物质组成的100g混合物中含有48g碳元素,问:100g该混合物中含有氧元素的质量是
A.24gB.16gC.44gD.40g
10、4.6克与氧气反应,生成8.8克CO2和5.4克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参加反应的O2的质量为11.2克
B.该物质中C、H元素的质量比为3:1
C.生成CO2和H2O的分子个数比为2:3
D.该分子中C、H原子的个数比为1:4
11、
A.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
B.碱溶液的pH大于7,因为碳酸钠溶液的pH大于7,所以碳酸钠属于碱
C.洗涤剂是利用乳化作用除去油污,汽油也能除去油污也是利用了乳化作用
D.铝比铁更易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则在空气中铝制品比铁制品更易被腐蚀
12、100g含有HCl和CuCl2两种溶质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NaOH溶液并振荡,恰好完全反应,一定温度下,得到190.2g不饱和溶液M和沉淀N。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沉淀N的质量为9.8gB.原混合溶液中CuCl2的质量为13.5g
C.反应后生成水的质量为9gD.原混合溶液中氯元素的质量为17.75g
13、
A.纯碱和烧碱都属于碱类物质
B.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
C.氧气(O2)和臭氧(O3)都是由氧元素组成
D.化学反应前后,各元素的质量保持不变
14、
A.x的数值为4B.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C.物质甲和丙都属于有机物D.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1:1
15、Cu2(OH)2CO3),下列物质与铜制品生锈无关的是
A.N2B.O2C.H2OD.CO2
16、CH4和CO2制取合成气会产生积碳,如图是抗积碳示意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Ni基双金属催化剂可重复使用B.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均改变
C.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不变D.合成气可合成多种化工产品,价值大
17、3.2g氧气,生成4.4g二氧化碳和1.8g水。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该化合物的质量为3.0g
B.该化合物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C.该化合物中碳、氢、氧的原子个数比为2:4:1
D.该化合物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40%
18、24.8g过氧化银(Ag2O2)在真空条件下加热至固体质量不再发生变化,产生3.2gO2,固体质量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图中各点对应固体均为纯净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Y过程中,固体中银元素的质量分数逐渐减小
B.Y点对应的固体中银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7:4
C.Z→W过程中产生的氧气质量为2.4g
D.Z→W过程中发生的反应为
19、
A.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按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B.区别氯化钙溶液和蒸馏水:取等量试样放人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入等量肥皂水,振荡,观察现象
C.配制100g5%的碳酸钙溶液:称取5.0g碳酸钙,放入95mL水中,充分搅拌
D.验证酒精中含有氢元素:在95%的酒精燃烧的火焰上罩一个干燥的小烧杯,观察现象
20、“○”和“●”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则该反应()
A.是化合反应B.有单质生成
C.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不变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4:1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A、从尼古丁的化学式C10H14N2中可知,尼古丁中不仅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还含有氮元素,因此尼古丁完全燃烧不仅生成CO2和H2O,还有含氮物质生成,选项A不正确;
B、162g尼古丁中氢元素质量为:,选项B正确;
C、根据尼古丁的化学式C10H14N2,尼古丁中碳、氢、氮元素的质量比为:(12×10)∶(1×14)∶(14×2)=60∶7∶14,选项C不正确;
D、根据尼古丁中碳、氢、氮元素的质量比为60∶7∶14,尼古丁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选项D不正确。
故选B。
2、A
生成物二氧化碳、水中含有C、H、O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则反应物中也一定含有这三种元素.物质在空气中燃烧是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氧气由O元素组成,则C、H一定是从该物质中来,而该物质中也可能含有O元素,故这种物质中一定含有含C和H,可能含O;故选A。
3、D
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相等,所以Z的质量为:12g+18g-2g=28g。故选:D。
4、AD
该反应的反应物是NO和CO,生成物是CO2和N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O+2CO2CO2+N2。
【详解】
A、生成物中的N2属于单质,故正确;
B、由2NO+2CO2CO2+N2可知,参加反应的NO、CO的物质的量比为2:2=1:1,故错误;
C、反应前的分子总数是4,反应后是3,故分子总数减少,故错误;
D、该装置能将汽车尾气中的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转化为无毒的二氧化碳和氮气,故正确。
故选AD。
5、C
摩尔质量是指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摩尔质量的单位为g/mol,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对于某一纯净物来说,它的摩尔质量是固定不变的。
故选:C。
6、C
根据化学方程式和可知,硫酸与混合物中Mg元素的质量x关系为:
所以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为6.4g-4.8g=1.6g,所以氧化镁的质量为:。
故选C。
7、D
A、结构观: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构成水和过氧化氢的分子结构不同,所以化学性质也不同,选项A正确;
B、元素观: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金刚石和石墨均由碳元素组成,选项B正确;
C、守恒观: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选项C正确;
D、微粒观: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选项D不正确。
故选D。
8、B
①某物质燃烧生成CO2H2O,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此说法错误;
②金刚石、石墨和C60C60是足球状,此说法错误;
③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消耗主要是植物的光合作用,此说法正确;
④最外层电子数为88个电子,此说法错误;
⑤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此说法正确;
⑥由“”可知,电解水正极得到的气体体积是负极得到的气体的,此说法错误;
⑦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木条不复燃,则集气瓶中不一定不含有氧气,也可能是氧气的浓度过低,此说法错误。
B。
9、C
在在甲醛(CH2O)、乙烯(C2H4)、丙酮(C3H6O)混合物中,C原子与H原子数目之比是定值,为1:2,故m(C):m(H)=12:2=6:1,100g该混合物中含有氢元素的质量是:48g÷6=8g;故100g该混合物中含有氧元素的质量是100g﹣48g﹣8g=44g;
故选:C。
10、C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和质量都不变。由生成物可以初步确定该物质中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由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中碳、氢元素的质量均为某物质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进行分析判断。
【详解】
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O2的质量为:8.8g+5.4g﹣4.6g=9.6g,故A选项说法错误。
B、8.8gCO2中含有碳元素的质量为:,5.4g水中含有氢元素的质量为:,该物质中C、H元素的质量比为:2.4g:0.6g=4:1,故B选项说法错误。
C、设生成CO2和H2O的分子个数分别为和,则有:,,故C选项说法正确。
D、设该分子中C、H原子的个数分别为和,则有:,,故D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11、A
A、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故A正确;
B、碱性溶液的pH大于7,碳酸钠溶液的pH大于7,但碳酸钠不属于碱,属于盐,故B错误;
C、洗涤剂是利用乳化作用除去油污,汽油也能除去油污是因为油污能溶解在汽油中,故C错误;
D、铝比铁更易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但铝在空气中能形成致密的氧化物薄膜,在空气中铝制品比铁制品更耐腐蚀,故D错误。
故选A。
12、ABD
A、向100g含有HCl和CuCl2两种溶质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NaOH溶液并振荡,氢氧化钠先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待稀盐酸完全反应后,氢氧化钠和氯化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和氯化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生成沉淀的质量为:100g+100g-190.2g=9.8g,符合题意;
B、解:设原混合溶液中CuCl2的质量为x,与氯化铜反应的氢氧化钠溶质的质量为y,反应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z
x=13.5g,
y=8g,
z=11.7g
符合题意;
C、与稀盐酸反应的氢氧化钠溶质的质量为:100g×20%-8g=12g
设反应生成水的质量为m,反应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n
m=10.8g
n=17.55g
不符合题意;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不变,生成氯化钠中氯元素的质量与原混合溶液中氯元素的质量相同,故氯元素的质量为:,符合题意。
故选ABD。
13、A
A.纯碱是碳酸钠,属于盐,不属于碱类物质,选项A错;
B.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选项B正确;
C.氧气(O2)和臭氧(O3)都是由氧元素组成,选项C正确;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各元素的质量保持不变,元素的种类不变,选项D正确;
故选A
14、AD
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物中含8个H,故生成物中也应含8个H,故x的数值为4,符合题意;
B、化学反应前后,氧元素由游离态转化为化合态,化合价一定发生了改变,不符合题意;
C、物质甲为甲烷,含碳元素,属于有机物,丙为一氧化碳,虽然含碳元素,但是属于无机物,不符合题意;
D、由图可知,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2×16):32=1:1,符合题意。
故选AD。
15、A
16、B
A、Ni基双金属在反应中作为催化剂,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发生变化,可重复使用,正确;
B、该反应为,反应后碳元素的化合价有+4价变为+2价,氧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都是-2价,未发生变化,氢元素的化合价由+1价变为0价,因此错误;
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不变,正确;
D、合成气为一氧化碳和氢气混合气体,可合成多种化工产品,价值大,正确;
故选B。
17、C
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物的总质量等于生成物的总质量”,设该化合物质量为x,则x+3.2g=4.4g+1.8g,得出x=3.0g,故A选项正确,不合题意;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各元素的质量不变”,则生成物中氧元素质量=,反应前氧气所含氧元素的质量为3.2g,因此该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B选项正确,不合题意;
C、该化合物中,碳元素的质量为:,氢元素的质量为:,氧元素的质量为:,则该化合物中碳、氢、氧的原子个数比为:,故C选项错误,符合题意;
D、根据该化合物共3.0g,C元素质量为1.2g,则该化合物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D选项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C。
18、D
A、由题意可知,X→Y过程中,释放出氧气,固体质量减小,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不变,固体中银元素的质量不变,故固体中银元素的质量分数逐渐增大,不符合题意;
B、24.8g过氧化银中银元素的质量为:,氧元素的质量为:24.8g-21.6g=3.2g,X→Y过程中,释放出氧气的质量为:24.8g-23.2g=1.6g,故Y点对应的固体中银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1.6g:1.6g=27:2,不符合题意;
C、X→Y过程中,释放出氧气的质量为1.6g,共产生3.2g氧气,故Z→W过程中产生的氧气质量为:3.2g-1.6g=1.6g,不符合题意;
D、Z点对应物质中,银元素的质量为21.6g,氧元素的质量为1.6g,设该物质的化学式为:AgxOy,108x:16y=21.6g:1.6g,x:y=2:1,故该物质的化学式为:Ag2O,最后生成固体的质量为24.8g-3.2g=21.6g,故最后剩余固体为银,即该反应为Ag2O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银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符合题意。
故选D。
19、B
A、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按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只能得出温度要达到着火点,不能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故A错误;
B、按B方案操作,可以发现一个试管的泡沫多,这是蒸馏水,另一个泡沫少、有浮渣则是氯化钙溶液,故B正确;
C、碳酸钙不溶于水,故C错误;
D、如果烧杯内壁出现小水珠,可能是反应生成的水,也有可能是原来溶液中的水,无法判断H元素来自哪里,故D错误;
故选B。
20、A
A、据图可知,该反应是单质与单质生成化合物的化合反应,故A正确;
B、该反应生成的是化合物,没有单质生成,反应后的单质是没有参加反应的物质的分子,故B错误;
C、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改变,故C错误;
D、据图可知,由白色圆圈构成的分子反应后有剩余,故只有两个分子参加了反应,所以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是2:1,故D错误;
故选A.
…………○…………外…………○…………装…………○…………订…………○…………线…………○…………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内…………○…………装…………○…………订…………○…………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