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初中化学生活中常见的盐选择题专题训练含答案
2022-03-20 | 阅:  转:  |  分享 
  
初中化学生活中常见的盐选择题专题训练含答案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



一、选择题(共20题)

1、下列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A.Fe+2HCl=FeCl2+H2↑B.2NaOH+CO2=Na2CO3+H2O

C.CaCO3+2HCl=CaCl2+CO2↑+H2OD.CaO+H2O=Ca(OH)2

2、

A.碳酸氢钠俗称苏打B.碳酸氢钠属于碱

C.碳酸氢钠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D.碳酸氢钠的化学式为Na2HCO3

3、2班“秀气″蔡徐坤捡到一枚白色鹅卵石,这会不会是大理石呢?将其放在食醋中,有气泡产生。蔡徐坤认为鹅卵石中可能含有碳酸盐。在此过程中,没有应用的科学方法是

A.猜想B.实验C.提问D.归纳

4、

A.溶液呈碱性B.固体难溶于水

C.“纯碱”是碳酸钠的俗名D.可用于烘焙糕点

5、

A.石灰石可用作补钙剂B.亚硝酸钠可用作调味品

C.烧碱可用于中和过多的胃酸D.氯化钠可用于消除公路上的积雪

6、

A.为了减少污染,应根据作物、虫害和农药的特点按规定合理施用农药

B.服用含氢氧化铝的药物可以治疗胃酸过多症

C.农业上铵态氮肥不宜与熟石灰混合使用

D.日常生活中用含碳酸钠的发酵粉来焙制糕点

7、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Ca(OH)2+Na2CO3=2NaOH+CaCO3↓

B.H2O2=H2O+O2↑

C.NaNO3+KCl﹣=NaCl+KNO3

D.Fe+3HCl=FeCl3+H2↑

8、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NH、SO、NO

B.H+、Ba2+、OH-

C.Fe2+、Na+、OH-

D.Ca2+、Cl-、CO

9、学习化学以后,大家学会了从化学的视角观察生活和分析问题.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绿色食品不含任何化学物质B.食用碱可消除面粉发酵产生的酸味C.可以用甲醛溶液浸泡海产品以保质保鲜D.有人称自己有特异功能,能“化水为油”

10、(2019·通辽)正确合理的实验设计,可以快速准确的达到实验目的。下列实验方案或实验步骤不正确的是()

A.用铜、硝酸亚铁溶液、硝酸银溶液,验证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B.用燃着的木条区别氧气、空气、二氧化碳三种气体

C.配制2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主要实验步骤是计算、称量(量取)、溶解、装瓶贴标签

D.分离氯化钠和碳酸钙的混合物,主要实验步骤是溶解、过滤、洗涤

11、分类放置物质可以保证物质存放的条理性,便于快速查找和利用物质。下列物质存放和类别标签对应正确的是(??)

A.有机物:甲烷、淀粉、二氧化碳?????B.酸:盐酸、硫酸、硫酸钠

C.碱:烧碱、纯碱、熟石灰??????????D.盐:食盐、小苏打、碳酸钙

12、如表列出了除去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的方法,其中错误的是()

选项 物质 杂质 除杂方法 A CO2 CO 点燃 B MnO2粉 C粉 在空气中充分灼烧 C FeSO4溶液 CuSO4溶液 加入足量的铁粉,过滤 D NaCl固体 泥沙 溶解、过滤 A.A???B.B???C.C???D.D

13、贝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小强设计了如右下图的实验进行探究,以下关于此实验现象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有气泡产生???B.表面皿内壁有浑浊出现

C.贝壳逐渐溶解???D.烧杯中溶液的质量不变



14、?

下列各组都是生活中常见的物质,由物质分类知识可知,属于同―类物质的一组是

?A.红磷、医用酒精、甲烷???B.加碘盐、纯碱、石灰水

?c.食醋、氧气、酱油D.海水、糖水、雨水

?

15、下列生活中常见物质的主要成分,属于盐的是

A.醋??????????B.生石灰

C.纯碱????????D.烧碱

?

16、?

氯化钙溶液中含有少量盐酸杂质,在没有指示剂又不能增加其他杂质的情况下除去杂质,最好选用

A.石灰石????????B.烧碱????C.碳酸钠?????D.熟石灰

?

17、“卓筒井”凿井技术获取食盐。食盐的主要成分是()

A.NaHCO3B.Na2CO3C.NaClD.NaOH

18、

A.用烧碱溶液吸收二氧化碳复分解反应

B.用含氢氧化镁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症中和反应

C.用稀盐酸除铁锈复分解反应

D.正常雨水显酸性化合反应

19、

A.NaHCO3和NaCl均可用于食品加工

B.使用可降解塑料能一定程度上解决“白色污染”问题

C.尿素作为化肥使用,能使植物茎叶生长茂盛

D.大量使用化石能源会造成大气污染,所以应该停止化石能源的开采和利用

20、“价态—类别”二维图就是其中的网络图之一、如图是铁及其化合物的“价态—类别”二维图,下列有关说法或方程式正确的是



A.物质A的名称是氧化铁

B.①反应可能是Fe2O3+3Al2Fe+3AlO

C.⑤反应可能是3NaOH+FeCl3=Fe(OH)3↓+3NaCl

D.⑤~⑨全部是复分解反应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A、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化合物生成另外一种单质和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错误;

B、该反应不是两种化合物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不属于复分解反应,错误;

C、该反应是两种化合物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正确;

D、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特点,属于化合反应,错误;

故选C。

2、C



A、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A错误。

B、碳酸氢钠是由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B错误。

C、碳酸氢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C正确。

D、碳酸氢钠的化学式为NaHCO3,D错误。

3、D



“这会不会是大理石呢?”,属于猜想和提问;“将其放在食醋中,有气泡产生”属于探究中的实验;“鹅卵石中可能含有碳酸盐。”属于推理;没有应用的科学方法是归纳。

选D

4、B



A、Na2CO3溶液呈碱性,故选项说法正确。

B、NaHCO3固体易溶于水,故选项说法错误。

C、碳酸钠的俗名是纯碱或苏打,故选项说法正确。

D、NaHCO3可用于烘焙糕点,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5、D



结合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分析,解答时要充分理解各种物质的性质,然后再根据物质的性质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从而确定物质的用途。

【详解】

A、碳酸钙与胃液的主要成分稀盐酸反应生成可溶性的氯化钙,所以能起到补钙的作用,但是石灰石中含有大量的杂质,不可用作补钙剂,故选项错误;B、亚硝酸钠有毒,所以不能用作调味品,故选项错误;C、烧碱是氢氧化钠的俗称,氢氧化钠具有很强的腐蚀性,不能用于中和过多的胃酸,故选项错误;D、氯化钠溶于水时形成的溶液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低,可用于消除公路上的积雪,故选项正确。故选D。

6、D



A、为了减少污染,应根据作物、虫害和农药的特点按规定合理施用农药,避免浪费和环境污染,故A正确;B、氢氧化铝能与胃液中的盐酸发生中和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所以服用含氢氧化铝的药物可以治疗胃酸过多症,故B正确;C、铵态氮肥与熟石灰反应生成氨气,C正确;D、发酵粉的主要成份是碳酸氢钠,即小苏打。因为碳酸氢钠热稳定性较小,受热更容易分解生成CO2,D错误。故选D。

7、A

【解析】

A、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故A正确;

B、过氧化氢常温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该化学方程式没有配平,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2H2O2═2H2O+O2↑,故B错误;

C、硝酸钠与氯化钾交换成分没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故C错误;

D、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Fe+2HCl═FeCl2+H2↑,故D错误。故选A。

【点睛】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然后再根据方程式的书写规则进行判断;化学方程式正误判断方法是:先看化学式是否正确,再看配平,再看反应条件,再看气体和沉淀,最后短线改成等号。

8、A

【解析】

【分析】

【详解】

A、NH、SO、NO在溶液中没有气体、沉淀或水生成,故符合题意;

B、H+、OH-结合生成水,不能在溶液中共存,故不符合题意;

C、Fe2+、OH-结合生成氢氧化亚铁沉淀,不能在溶液中共存,故不符合题意;

D、Ca2+、CO结合生成碳酸钙沉淀,不能在溶液中共存,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A。

9、B【解析】A、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任何物质都是化学物质,故A错误;B、食用碱呈碱性可消除面粉发酵产生的酸味,正确;C、甲醛有毒,不能用甲醛溶液浸泡海产品以保质保鲜,错误;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水和油的组成元素不同,不能化水为油,错误;故选B.A、根据绿色食品的定义分析;B、根据碱的用途分析;C、根据甲醛有毒分析;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本题让我们了解到化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

10、D解析:由于铜加入硝酸亚铁溶液中不反应,说明金属活动性铁>铜,铜加入硝酸银溶液中反应,说明金属活动性铜>银。燃着的木条放入氧气中,燃烧更旺,放入二氧化碳中,木条熄灭,放入空气中,燃烧与原来一样。配制20g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的实验步骤为①计算:所需氯化钠的质量为20g×5%=1g,所需水的质量为20g-1g=19g,所需水的体积为19mL;②称量(量取):用托盘天平称量1g的氯化钠,用量筒量取19mL的水;③溶解:将水倒入盛有氯化钠的烧杯里,用玻璃棒搅拌,使氯化钠溶解;④装瓶贴标签:把配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并贴上标签(标签中应包括药品名称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放到试剂柜中。将氯化钠和碳酸钙固体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得到碳酸钙固体,滤液中溶质是氯化钠,不能得到氯化钠的固体。

11、?D??

12、【考点】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盐的化学性质;碳的化学性质.

【专题】物质的分离和提纯;物质的分离、除杂、提纯与共存问题.

【分析】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解答】解:A、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够点燃,这是因为当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大量存在时,少量的一氧化碳是不会燃烧的;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B、C粉在空气中充分灼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C、足量的铁粉能与CuSO4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铜,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D、氯化钠易溶于水,泥沙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的方法进行分离除杂,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故选:AD.

【点评】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13、D

14、?

D

15、?

C

?

16、?

D

?

17、C



A、碳酸氢钠是小苏打,故A不正确;

B、碳酸钠是苏打,故B不正确;

C、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化学式为NaCl,故C正确;

D、氢氧化钠是碱,故D不正确。故选C。

18、D



A、烧碱是氢氧化钠的俗名,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化学方程式正确,该反应不是2种化合物交换成份生成化合物的反应,不是复分解反应。错误。

B。中和反应不是基本反应类型,错误。

C、盐酸和铁锈的主要成份氧化铁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化学方程式是。是2种化合物交换成份生成另外2种化合物的反应,是复分解反应。错误。

D、正常雨水显酸性是因为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化学方程式正确。该反应是多变一的反应,是化合反应。正确。

故选D。

19、D



A、NaHCO3是发酵粉的主要成分,氯化钠是常用的调味品,所以NaHCO3和NaCl均可用于食品加工,选项说法正确;

B、废弃塑料在自然界中很难降解,所以使用可降解塑料能一定程度上解决“白色污染”问题,选项说法正确;

C、尿素含有氮元素,作为化肥使用,能使植物茎叶生长茂盛,选项说法正确;

D、当今社会,化石能源还是人类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不能停止开发和使用,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20、C



A、由图可知物质A属于氧化物,且A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故A的化学式为FeO,名称为氧化亚铁,故A错误;

B、①反应是由氧化铁变为单质铁,故可能的反应为,故B错误;

C、由图可知物质B属于碱,且B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故B的化学式为Fe(OH)3,⑤反应是FeCl3变为Fe(OH)3,故可能的反应为,故C正确;

D、由C选项可知反应⑤为,则反应⑥为,由图可知物质C属于碱,且C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故B的化学式为Fe(OH)2,则反应⑦、⑧分别为、,反应⑨是单质铁变为氯化亚铁,反应为,以上反应中⑨为置换反应,其余的全为复分解反应,故D错误;

故选C。















…………○…………外…………○…………装…………○…………订…………○…………线…………○…………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内…………○…………装…………○…………订…………○…………线…………○…………







献花(0)
+1
(本文系新用户3697x...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