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PP.083【三星堆青铜纵目面具】普通邮资明信片
2022-03-20 | 阅:  转:  |  分享 
  
PP.083【三星堆青铜纵目面具】普通邮资明信片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局2004年04月30日发行【三星堆】位于成都平原北部之沱江冲积扇上,北临
沱江支流湔江(俗称鸭子河),因其发源于岷山南麓之茶坪山,相传即古蜀鱼凫王田猎之湔山而得名。悠悠五千载,胜迹昭汗青。传说:玉皇大帝在
天下撒下了三把土,落在了广汉的湔江边,成为突兀在大平原上的三座黄土堆,犹如一条直线上分布的三颗金星,故称“三星堆”。与三星堆隔河相
望,为一处高出周围的弧形台地月亮湾,月亮湾曾有一颗高大的马桑树,虬枝怒放,玉树临风,被称之为婆罗树,月夜此地别有一种清幽神秘,形成
闻名遐迩的汉州八景之一的“三星伴月一婆罗”。现在考古发掘确认:三堆土实际是这个千年古都的南城墙,城墙上有两个缺口,因年代久远,城墙
坍塌剥蚀而成。三星堆的实体已在70-80年代烧砖瓦的热潮中夷为平地。而仅存的半个堆也是在1986年砖厂取土中发现两个祭祀后停止挖土
才保存下来。三星堆遗址及其出土文物的许多重大学术问题,至今仍是难以破译的千古之谜。虽然专家学者对其中“七大千古之谜”争论不休,但终
因无确凿证据而成为悬案。三星堆博物馆位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星堆遗址东北角,地处四川广汉城西鸭子河畔。是我国一座现代化历史博物馆
。博物馆于1997年10月落成开放。馆内文物众多。2004年04月30日,国家邮政局发行了PP.083【三星堆青铜纵目面具】普通邮
资明信片一套1枚。明信片邮票图名为:【三星堆青铜纵目面具】【三星堆青铜纵目面具】普通邮资明信片(邮资图)【邮资图】为三星堆出土的
青铜纵目面具。【三星堆青铜纵目面具】普通邮资明信片青铜纵目面具在三星堆出土的众多青铜面具中,造型最奇特、最威风的要算青铜纵目面具。
纵目面具均出自二号祭祀坑,共3件,分大小两型。其中A型2件较小,B型的1件则较大。两型纵目面具造型大体相同,略有差异之处是:A型面
具额部铸有数十厘米高的精美额饰,而B型面具额部正中则为一方孔;两型面具的耳部大小与取势不同,B型面具的桃尖状双耳甚大,向两边充分伸
展并向上耸起,有飞扬之势;A型面具的耳朵构型与前者基本相似,但没有那么夸张,双耳取势基本平直。B型面具就是有“千里眼”、“顺风耳”
之誉的大型青铜纵目面具。宽138厘米、高66厘米。其形象特征为:眉尖上挑,双眼斜长,眼球呈极度夸张,呈柱状向前纵凸伸出达16.5厘
米;双耳向两侧充分展开;短鼻梁,鼻翼呈牛鼻状向上内卷;口阔而深至耳根,口缝深长上扬,似微露舌尖,作神秘微笑状。显得无比怪诞诡异,其
额部正中有一方孔,可能原补铸有精美的额饰,可以想象,它原来的整体形象当更为精绝雄奇。《华阳国志》记载:“蜀侯蚕丛,其目纵,始称王”
,其墓葬称为“纵目人冢”。据学者研究,所谓“纵目”,即是指这种铜面具眼睛上凸起的圆柱,三星堆出土的突目铜面具等,正是古代蜀王蚕丛的
神像。这件面具既非单纯的“人面像”,也不是纯粹的“兽面具”,而是一种人神同形、人神合一的意象造型,巨大的体量、极为夸张的眼与耳都是
为强化其神性,它应是古蜀人的祖先神造像。PP.083【三星堆青铜纵目面具】普通邮资明信片志号PP.083发行日期2004-04-
30全套枚数1枚(1-1)三星堆青铜纵目面具60分万枚明信片邮票面值0.60元印刷版别胶版明信片规格125mm×78mm(异形)明
信片邮票规格25mm×20mm设计者蜀尤关摄影者谢文责任编辑赵蕾印制厂四川省邮电印刷厂发行量万枚出售办法自发行之日
起,在全国各地邮局出售,售完为止。售价0.75元/套备注【三星堆青铜纵目面具】普通邮资明信片2006年面值改值为80分。三毛老爹
献花(0)
+1
(本文系思月邮品小...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