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初中生物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试验图片类题专题训练含答案
2022-03-21 | 阅:  转:  |  分享 
  
初中生物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试验图片类题专题训练含答案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



一、试验图片类题(共12题)

1、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非生物的物质与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其中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和分解者,在生态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验证他们的重要性,设计如下试验:

实验过程:①②③④⑤⑥

①在四个大小、形状相同的锥形瓶中,加入等量的清水,同时向C、D瓶中加入等量的河泥

②向B、C、D锥形瓶中放入等量的金鱼藻;

③向四个锥形瓶中放入大小、形状、生长状况相近的金鱼各一条,用软木塞塞紧

④A、B、C锥形瓶置于阳光下,D锥形瓶放在黑暗的环境里.



实验结果如下:

锥形瓶编号 A B C D 瓶中金鱼生存的时间(天) 3 11 25 2 根据上述试验回答:

(1)比较A、B、C可知,它们具有相同的非生物因素:

(2)由A和B的实验结果可知,金鱼藻的作用是:

(3)通过两个锥形瓶试验的比较,可以说明金鱼藻的光合作用需要光.

(4)D装置中的金鱼存活时间短的原因是:.

2、近年我省某地再现镉含量超标大米的报道.为探究镉的危害,某班的学生进行了如下实验:

(一)该同学提出的问题:重金属元素镉对人类有多大的危害呢?

(二)实验过程:

(1)取32只体重为30g,生理状态、健康状况基本相同的小鼠随机平均分成4组,雌雄各半,并编号A、B、C、D

(2)用生理盐水配制不同浓度的镉溶液,然后分别用配制的溶液对小鼠进行灌胃实验,其结果如表

组别 镉浓度(mg/mL) 生理盐水用量 24h死亡率 A 0 10mL 0 B 0.015 10mL 2 C 0.030 10mL 3 D 0.045 10mL 6 (3)实验结论:

根据表中数据分析,随镉含量的增加,小鼠的死亡率.说明镉含量越高,对人体的危害.

(三)请根据上述实验设计回答下列问题

(1)该同学设置A组的目的是.该实验的实验变量是.

(2)为了控制单一变量,32只小鼠灌胃前后的生活条件须(填相同或不同).

(3)该实验设计分4组进行,每组样品都选用8只小鼠,主要是为了减少误差,避免出现.

(4)“浪费粮食是可耻的”,于是该同学用“镉大米”喂鸡,但镉通过食物链最终不断在人体内,仍然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3、为探究某些生态因素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有人设计了如下实验

①??在四个大小形状相同的锥型瓶中加入等量的清水,另外向C、D瓶中加入等量的河泥;

②??向B、C、D中放入等量的水藻;

③??向四个瓶中放入大小形状和生长状况相近的小鱼各两条;

④??把A、C、B瓶置于阳光下,D瓶放在黑暗的环境中。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1)实验装置A、B、C所模拟的生态系统中,相同的非生物因素是;比较A、B、C的实验结果可知,小鱼存活的时间与有关;

(2)比较A、B的实验结果可知,水藻的作用是;

(3)D装置中,小鱼存活的时间比A装置中的存活时间短,最可能的原因是;

(4)比较C、D的实验结果可说明,水藻在有的条件下,才能释放氧气;

(5)若将以上四个锥型瓶全部置于阳光下,存活时间最短的金鱼应是中的金鱼,原因是。

4、科学探究小组做了四个生态瓶,编号分别为A,B,C,D。在瓶中分别加入适量的澄清池塘水(pH=7)、一定量的小鱼、螺蛳、小虾,并放入等量的水草,瓶口密封(如图所示)。然后摆放在阳光充足的窗台上。对四个生态瓶进行了一个星期观察,发现瓶内的生物生存状态良好。

.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

(1)、图中属于脊椎动物的是???

(2)、在生态瓶中,水草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

(3)持续光照8小时后,瓶内液体pH最接近7的生态瓶是???。(填字母标号)

(4)、若要研究小虾对水草生长的影响,最好选择??两个生态瓶进行观察比较。(填字母标号)

(5)、通过对四个生态瓶内水草、鱼、螺狮、虾的进一步观察,结果却发现:D生态瓶内的虾存活时间最短,你认为其重要原因之一是???。

5、松树中学生物兴趣小组开展生态系统及稳定性的探究。

探究目的:初步学会观察和研究人工生态系统。

实验材料:带瓶塞的透明玻璃瓶、凡士林、金鱼藻、绿萍、虾、螺蛳、细沙、河水、不透光的盒子。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将A、B瓶置于有光条件下,C瓶用不透光的盒子罩住)。请回答:



(1)探究“光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否有影响”这个问题,应选择??瓶与B瓶进行对照实验。

(2)通过该实验探究能得出“光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有影响”这个结论吗?????。(填“能”或“不能”)

(3)在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是沿着???流动的。

(4)在A、B、C三个生态瓶中,生态系统维持时间最长的应该是????瓶。

6、下图是一个湖泊生态系统,请根据图回答:



(1)此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是______________。

(2)此生态系统的消费者是______________。

(3)在此湖泊生态系统中,肯定存在没有表现出来的生物是_____。它们在生态系统中属于______

(4)如果长期向这个湖泊中大量倾倒生活污水,湖水中的营养物质增加,水草和藻类会大量_______,引起水质________,鱼类________,生态平衡_________。

7、根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太阳光、空气属于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部分。

(2)图中属于初级消费者的是__________,进化程度最高的消费者是__________。

(3)螳螂的发育属于不完全变态,与家蚕相比,没有__________的时期。

(4)“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表达了食物链中部分生物的吃与被吃的食物关系,请正确书写出图中所包含的完整食物链____________________。

8、下图是一个食物网,请据图回答问题



(1)生产者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共有__________条食物链,为了提高绿色作物的产量我们应该人人保护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图构成生态系统还需要增加的成分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

(4)食物链中进化程度最高的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营养级别最高的是__________。

(5)此食物网中,数量最多的是__________,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是__________。

9、生态农业是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新型现代化农业,下图是生态农业模式图之一,请分析作答:



(1)在此生态系统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2)该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是????,图中的食用菌属于????者。

(3)从食物关系看,在此生态系统中具有???条食物链。

(4)该生态系统的自动??能力较小,原因是该生态系统生物各类少,????简单。

(5)该生态农业比传统耕作农业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从能量角度看,是因为

①?????????????。

②?????????????。

10、近年来,由于全球的温室效应,有些地区台风暴雨不断,有些地区则更加干旱;在2009年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上,中国政府承诺,到2020年单位GDP的碳排放量将比2005年下降40%--45%;“低碳”已成为每一个人的责任。(“低碳”是指在生产、生活中直接或间接降低能量的消耗,从而减少碳的排放。)下图是某物质循环过程示意图,请结合上述内容,回答问题。



(1)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主要是__________。从图中可以看出,它在大气中的来源是多方面的,但它在生物圈中被消耗的主要途径是被植物吸收进行________________。

(2)图中的[C]为生物的某一生理过程,完成该过程的生物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a和b两类动物在生态系统中作为__________________促进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3)“低碳”生活要从我做起,(如骑自行车代替开车上班),在你的生活中,你可以为“低碳”做哪些事情?(至少写出两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生态系统及稳定性的探究

探究目的:初步学会观察和研究人工生态系统。

实验材料:

带瓶塞的透明玻璃瓶、凡士林、金鱼藻、绿萍、虾、螺蛳、细沙、河水、不透光的盒子。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将A、B瓶置于有光条件下,C瓶用不透光的盒子罩住)。



请回答:

(1)针对“光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有影响吗?这个问题,请你作出假设:?????。

(2)对(1)所提出的问题,应选择???瓶与B瓶进行对照实验。

(3)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一般是从生产者固定?????开始的。

(4)在A、B、C三个生态瓶中,生态系统维持时间最长的应该是?????瓶。

12、如图所示为细菌在自然界物质循环中的作用,请回答:



(1)腐生细菌的作用是_________动、植物的遗体中的_________,这样产生的A______进入空气中,B___________和C___________渗入土壤中。

(2)A、B、C是___________生长所必需的_____________,经过______________作用,A、B、C转化为贮存能量的有机物,也为_______________提供了丰富的食物。

(3)大多数细菌和真菌对人类是有益的,请列举几个有益细菌或真菌_______(至少两个)



============参考答案============

一、试验图片类题

1、(1)阳光、空气、温度、水、空间等

(2)为金鱼提供食物和氧气

(3)C、D

(4)没有光,金鱼藻无法进行光合作用,不能为金鱼提供氧气,反而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与小鱼争夺氧气.

2、二、(3)升高;越大

三、(1)形成对照实验;只含不同浓度镉的生理盐水

(2)相同

(3)偶然性

(4)富集(积累)

3、(1)水、阳光、温度、空气等(写对三个以上给分)??水藻、河泥?

(2)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为小鱼提供氧气)

(3)水藻呼吸作用消耗了氧气(水藻与小鱼争夺氧气)

(4)光???(5)A???装置中无水藻也就无法进行光合作用为小鱼提供氧气

4、(1)小鱼

(2)生产者

(3)A

(4)A和B

(5)缺氧(回答二氧化碳过多pH太低、虾被小鱼捕食、虾缺少食物、环境承载量有限虾的竞争能力弱均可)

【解析】

试题分析:鱼纲是脊椎动物中数量最多的动物,所以小鱼是脊椎动物。生产者包括所有绿色植物和某些细菌,是生态系统中最基础的成分。它们是利用简单的无机物制造有机物的自养生物,所以水草是食物链里最基础成分生产者。A当中只有水草进行光合作用,水体没发生变化,所以PH值也就保持在7。第四个小题当中,由于只观察水草和小虾的关系,C和D多了其他影响的因素所以不可选。

考点:生态系统。

点评:学生要理解生产者在生态环境中的重要性,也是整个食物链里等级最低,但是却最为基础的成分,做这样的题目,就是要掌握生态系统每个相关的环节。

5、(1)C??(2)能?(3)食物链??(4)B

【解析】光为实验变量时,选B与C进行对照,有光照的B生态瓶中的生物能够生存一段时间,没有光照的C生态瓶中的生物会死亡,由此可得出光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有影响,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逐级递减流动的,因为B瓶中的植物在光下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释放出氧气,可以维持其他生物的生存。

6、(1)水草和藻类

(2)浮游生物、食鱼草、食肉鱼、螺蛳

(3)细菌和真菌;分解者

(4)繁殖;变坏;死亡;破坏

7、(1)非生物

(2)蝉;黄雀

(3)蛹

(4)绿色植物→蝉→螳螂→黄雀→蛇

8、(1)绿色植物?????(2)6;鹰、蛇、蛙????(3)分解者:非生物成分

(4)兔;鼠;鹰??(5)绿色植物;鹰

9、(1)人

(2)农作物??分解者

(3)3

(4)调节??营养结构

(5)①大棚的利用提高了农作物的光合作用效率(或有更多光能流入)

②物质经多次重复利用(或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了能量利用率(或流入分解者的能量中还有一部分被人利用)

10、(1)二氧化碳(或CO2);???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2)细菌、真菌等(或微生物;或分解者);消费者。

(3)节约纸张;随手关灯;节约用水;不焚烧垃圾;尽量使用手帕而不使用纸巾;不使用一次性筷子等(答案符合题意即可得分,少一例不得分)

11、(1)光对生态系统稳定性有影响。(或光对生态系统稳定性无影响)

(2)C

(3)太阳能

(4)B

12、(1)分解??有机物?二氧化碳?水分?无机盐

(2)植物??营养物质??光合??其他生物

(3)醋酸杆菌、乳酸杆菌、青霉菌、放线菌等(答对两个即可)















…………○…………外…………○…………装…………○…………订…………○…………线…………○…………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内…………○…………装…………○…………订…………○…………线…………○…………







献花(0)
+1
(本文系新用户3697x...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