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初中生物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综合题专题训练
2022-03-24 | 阅:  转:  |  分享 
  
试卷主标题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



一、综合题(共15题)

1、同学们看一看,叶有哪些特点最大程度的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叶片的着生方式最大程度利用光能;叶片扁平而薄这有利于气体高效进入叶片内部细胞,同时接受更多的光照。叶的内部结构也有很多特点是和光合作用的功能相适应的,请你据图分析一下吧!(7分)



(1)要想用显微境观察叶片横切结构,必须制作_______________。

(2)上图是迎春叶的横切,表皮包括①④,由一层排列紧密、无色透明的细胞构成,可以透过_______________,满足光合作用所需要的条件。

(3)光合作用所需的原料____________通过⑤_____________进入叶片;另一种原料______________通过叶脉被运至叶肉。

(4)②____________排列较整齐,细胞内含_____________多,有利于更好地进行光合作用。

(5)气孔是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它是由一对半月形的______细胞形成的空腔。

2、植物的营养器官根、茎、叶的基本功能是维持植物的生命。那么,根、茎、叶在维持植物的生命方面分别发挥着怎样的作用?它们之间的关系又是怎样的呢?请根据下面的漫画回答问题。(6分)



???(1)叶说:“没有我,你们都会饿死。”说的是叶具有_________的功能,完成这一功能的场所是细胞里的_____________。

???(2)根说:“我要是不工作,你们都会渴死。”,说的是根具有吸收___________的功能,这一功能主要是由根尖的______________完成的。

???(3)萎蔫的叶:“快给我水!我渴死了。”说的是茎具有运输___________的功能。

???(4)可见,根茎叶分别担负着不同的生理功能,但它们必须相互__________,各司其职,使植物体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3、?某生物小组学生为验证“天竺葵叶片通过光合作用产生了淀粉”进行了有关实验,如图所示:(8分)

???请回答问题

???(1)该实验的正确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图中序号)

???(2)图中④的目的是消耗叶片中原有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③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烧杯里隔水加热,是使叶片里的________________溶解到酒精中。

???(4)图中②向已漂洗的叶片滴加的液体是______________,叶片上被黑纸遮盖部位的颜色是__________________(变蓝、不变蓝),这说明叶片遮盖部分_______________(能、不能)进行光合作用,________________(有、没有)_______________产生。

4、(7分)图一----四是绿色植物相关结构示意图,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的③⑤结合将来发育成图二中的_____(填图中序号)。

?(2)图三所示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所需的原料CO2是通过图四中的____(填图中序号)进人叶片的。

?(3)图二所示种子萌发时所需营养物质是由____(填图中序号)提供,图三所示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有机物由图四中____(填图中序号)的细胞通过光合作用合成。

?

5、下面是《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

A.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

B.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遮盖起来,然后移到阳光下照射

C.用清水漂洗叶片,再把叶片放到培养皿里,向叶片滴加碘液

D.用酒精脱色

E.几小时后,摘下叶片,去掉遮光的纸片

F.稍停,用清水冲掉碘液后观察

1)请将该实验的正确顺序排列出来:_____

(2)B步骤中,部分叶片遮光,还有部分叶片没有遮光,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对照实验,该对照实验的变量是_____

(3)在用酒精脱色的步骤中,所用酒精的作用是_____

(4)F步骤中观察,发现遮光部分没有变蓝,而未遮光部分变蓝,说明该部分产生了_____

(5)通过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

6、



(一)选取盆栽银边植物,暗处理一昼夜;

(二)选取其中一片生长健壮的叶,在叶片的中部切断主叶脉(如图),在断口左侧用黑纸板正反两面部分遮光;

(三)光照三小时后,摘取该叶片,经酒精脱色、清水漂洗,滴加碘液,观察到叶片各部位颜色变化情况:A、B、C、D部位不变蓝,E部位变蓝。请分析作答:

1)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C、E对照,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________

(3)若B、E对照,可以说明__________

(4)小柯同学认为此实验设计不够严谨,为了让实验结果可信,结论更有说服力,应如何改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1)该实验首先要消耗掉叶片内的有机物,通过图_____

(2)用不透光的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上下遮盖起来,另一部分不遮光,这样处理起到_____②所示。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

(3)在“酒精脱色”步骤中,将绿叶放在酒精中隔水加热的目的是使_____

(4)经过图④所示步骤的处理后,叶片变成蓝色的是_____“遮光”或“未遮光”)部分,原因是绿叶在光下制造了___________。

(5)在①暗处理中,植物不能进行的生理活动是_______)

A.光合作用???B.呼吸作用???C.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8、“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必需的原料”(如图所示),请回答以下问题(说明:氢氧化钠溶液能够吸收二氧化碳)。



1)此方案设计不严谨,还应增设对照组,对照组的玻璃钟罩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应换成__________,其他保持不变。

(2)“暗处理一昼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作用。

(3)实验过程中,步骤③的装置中,小烧杯内盛有的溶液为_____。

(4)实验过程中,步骤④中叶片颜色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二氧化碳不是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必需的原料”,则在其他实验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可预测实验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光合作用所需原料还有_____,是通过输导组织中的导管运输的,驱动其运输的动力来源于___________。

9、在“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中,将一植株放置黑暗处一昼夜后,把其中一个叶片的一部分用黑纸片上下两面遮住(如图15),?然后光照几个小时,摘下叶片,去掉黑纸片,经过酒精脱色、漂洗,最后在叶片上滴加碘液。

请分析回答:



(1)将植株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_____。

(2)叶片的一部分遮光,一部分不遮光,这样处理可起到_____作用。

(3)滴加碘液,变蓝色的区域是_____(填字母),说明本实验中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是_____,同时也说明_____是光合作用必不可缺少的条件。

(4)光合作用是地球上植物、动物和人类生命活动的基础,请将光合作用的反应式填写完整:

_____+水(储存能量)+氧气

10、

(1)玉米富含淀粉、脂肪、胡萝卜素等营养物质,这些营养物质储存于玉米种子的________________两个重要生理过程.

(2)种植玉米要合理密植,如果种植过密,会影响玉米的________________(导管或筛管)运输.

(3)纯种的非甜玉米(基因组成为DD)与纯种的甜玉米(基因组成为dd)杂交,收获的全是杂种的非甜玉米(Dd),将杂种的非甜玉米种下去自花传粉,收获的非甜玉米的基因组成为________________.

(4)玉米可用来酿酒,常用于酿酒的真菌是________________调节,使运动不协调.

11、如图表示把银边天竺葵(叶片边缘部分的细胞中无叶绿体)放在黑暗处一昼夜后,用黑圆纸片将B处两面遮盖,移到阳光下几小时,再经酒精脱色后滴加碘液.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把天竺葵放在黑暗环境一昼夜的目的是让叶片中_____.

(2)图中小烧杯中盛的液体是_____.经脱色后的叶片呈现的颜色是_____.

(3)在脱色的叶片上滴加碘液后,只有C处变成蓝色,说明光合作用的产物是_____,叶片A处不变蓝的原因是_____.

(4)B处和C处构成一组对照试验,变量是_____.

(5)受该实验的启发,为了促进温室里植物的生长发育和提高产量,应提供的条件是_____.

12、如图为验证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的实验(分五个步骤)过程示意图,据图回答:



(1)按先后顺序补充中间三个步骤:①→____→____→____→③(在箭头之间填标号)。

(2)步骤④中滴加的试剂是________。目的是检验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生了淀粉。

(3)步骤⑤能使绿叶中的________溶解到酒精里。

(4)实验结果如③所示,见光部分变蓝,遮光部分不变蓝。证明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说明________是光合作用的必需条件。

13、下图为绿色植物的叶片进行某生理活动的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问题:

?



(1)在白天光照条件下,叶片进行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时,b为氧气,则a为_________,d为________。

(2)在白天光照条件下,根吸收的C向上运输到叶的主要动力是来自于叶片的??作用,在此作用过程中,C以气体的形式参与了生物圈的??循环。

(3)从上述可见,在白天光照条件下,绿色植物的叶片进行________种生命活动。(填数量)

???

14、如图图甲表示发生在植物体内的某些生理过程,图乙为该植物的细胞结构示意图,请根据回答问题(说明:[]填写相应数字)

?



(1)A代表的生理过程是,它主要是在图乙中的[5]内进行的,所有的细胞时时刻刻都在进行该生理过程.

(2)B代表的生理过程是,是该过程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它是由一对半月形的细胞﹣﹣细胞围成的空腔.植物通过该过程一方面可以拉动和在体内的运输,另一方面在炎热的夏天能降低表面的温度,避免植物因气温过高而被灼伤.

(3)C代表的生理过程是,它将能转变为能,储存在细胞中,它进行的结构是图乙中的[4].

(4)图乙中的[1]是,它能控制物质的进出;切洋葱鳞片叶时会闻到辣味,这种物质是存在于[]中;细胞是物质、能量和信息的统一体,细胞的控制中心是[].

15、以下是“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



(1)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作用是??????????

(2)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遮盖起来,然后移到阳光下照射。

(3)几小时后,摘下叶片,去掉遮光的纸片

(4)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的目的是????,叶片变成?????

(5)用清水漂洗叶片,再把叶片放到培养皿里,向叶片滴加???

(6)稍停片刻,用清水冲洗掉碘液,这时可以看到叶片没有遮光的地方变成了????

(7)此实验说明了????????????????

(8)既是生产有机物的“车间”,又是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的“能量转换器”的细胞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综合题

1、(1)临时切片

???(2)光线

???(3)二氧化碳?气孔?水

???(4)栅栏组织?叶绿体

2、?(1)制造有机物(光合作用)?叶绿体

(2)水?成熟区

???(3)营养

???(4)协调(配合)

3、(1)④①③②

(2)淀粉

(3)叶绿素

(4)碘液?不变蓝?不能?没有?淀粉

4、(7分)

(1)7???(2)5???(3)2???2???

5、A-B-E-D-C-F

【分析】

《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暗处理→选叶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淀粉遇到碘溶液变蓝色,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对照实验是只有一个因素不同以外,其它的实验条件相同,有利于控制实验的变量。



(1)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操作步骤: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遮盖起来,然后移到阳光下照射;几小时后,摘下叶片,去掉遮光的纸片;用酒精脱色;用清水漂洗叶片,再把叶片放到培养皿里,向叶片滴加碘液;稍停,用清水冲掉碘液后观察。因此,该实验的方法步骤:A暗处理→B部分遮光后光照→E摘下叶片去掉黑纸片→D酒精脱色→C漂洗后滴加碘液检验→F冲掉碘液,观察叶色。

2)对照实验是只有一个因素不同以外,其它的实验条件相同,有利于控制实验的变量。探究叶绿在光下合成淀粉的实验,叶片部分遮光和一部分没有遮光,这样形成一组对照实验,实验的变量是光照,除光照以外其它的实验条件相同。因此,B步骤中,部分叶片遮光,还有部分叶片没有遮光,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对照实验,该对照实验的变量是光。

3)光照几个小时后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烧杯中,隔水加热,使叶片含有的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至叶片变成黄白色。叶绿素为绿色,脱色后便于观察,如果不进行脱色,不易观察到淀粉遇碘变蓝的现象;脱色时,酒精要隔水加热,因为酒精的燃点低,防止酒精燃烧发生危险。因此,在用酒精脱色的步骤中,所用酒精的作用是溶解叶绿素。

4)叶片的见光(未遮盖)部分遇到碘溶液变成蓝色,说明叶片的见光部分在光照下进行光合作用产生了淀粉;叶片的遮光部分遇碘溶液没有变蓝,说明遮光的部分没有产生淀粉。叶片见光部分产生了淀粉,遮光部分没有产生淀粉,说明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因此,F步骤中观察,发现遮光部分没有变蓝,而未遮光部分变蓝,说明该部分产生了淀粉。

5)通过(4)小题的分析,得出结论是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或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以及对照实验的特点。

6、D、E①重复进行此实验;②选用植株上多片叶进行实验;③选用其它斑叶植物上的叶片进行相同实验



该实验的方法步骤:暗处理→遮盖后,光照射→几小时后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液→冲洗观察叶色现象。

(1)DE未遮光部分是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光。D不变蓝,E变蓝,说明光是光合作用的条件,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或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2C银边部分与E绿色部分是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叶绿体。C不变蓝,E变蓝,说明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是叶绿体。(3B和E是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水。B不变蓝,E变蓝,说明水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原料。(4①重复进行此实验;②选用植株上多片叶进行实验;③选用其它斑叶植物上的叶片进行相同实验。

7、①“碘液”)A



《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暗处理→选叶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淀粉遇到碘液变蓝色,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且条件适宜是的就是对照组。



(1)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使叶片中的淀粉转运和消耗掉,以排除原有的淀粉对实验的干扰,保证实验结果所检测到的淀粉是实验过程中形成的。通过图①暗处理可达到此目的。

2)对照实验是只有一个因素不同以外,其它的实验条件相同,有利于控制实验的变量。因此,用不透光的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上下遮盖起来,另一部分不遮光,这样处理起到对照作用,然后把该叶片放置阳光下照射一段时间,如图②所示。该实验的变量是光照,其它的实验条件相同。

3)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使叶片中的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叶片变成黄白色。酒精能溶解叶绿素,所以酒精逐渐变为绿色溶液,原因是叶绿素溶解在酒精中。因此,在“酒精脱色”步骤中,将绿叶放在酒精中隔水加热的目的是使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

4)经过图④染色所示步骤的处理后,叶片变成蓝色的是未遮光部分,原因是绿叶在光下制造了淀粉,叶片遮光的部分滴加碘溶液不变蓝色,因为叶片缺少光照,没有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该过程中滴加的指示剂是碘液。

5)呼吸作用进行的场所是细胞的线粒体内,只有是活细胞时时进行呼吸作用。光合作用的条件是光照,场所是叶绿体。因此,在①暗处理中,植物不能进行的生理活动是光合作用,因为光合作用需要光。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淀粉)的实验,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光合作用。

8、

【分析】

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此题考查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必需原料的实验的设计能力,以及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和归纳能力。

【详解】

(1)对照实验的设计原则是:一组对照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变量,且只能以所研究的条件为变量,其它条件应相同且适宜。该实验方案中有一处明显的错误是没有设置对照实验,应是两组一样的实验装置,增设对照组不放氢氧化钠溶液,放等量的清水。

(2)实验前要对植物放到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通过呼吸作用使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使实验结果更加具有说服力。

(3)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目的是用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使叶片变成黄白色,便于观察到淀粉遇碘变蓝的颜色反应。

(4)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无二氧化碳就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无淀粉生成,因此滴加碘液不变色。

(5)若“二氧化碳不是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必需的原料”,则在其它实验条件适宜的情况下,绿色植物在有无二氧化碳情况下均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可预测实验结果是:有淀粉生成,滴加碘液变蓝色。

6)光合作用所需原料还有水,是通过输导组织中的导管运输的,驱动其运输的动力来源于蒸腾作用向上的拉力。

【点睛】

明确探究实验中的单一变量及实验现象分析可解答。

9、把叶片中的淀粉转运耗尽???对照???A???淀粉???光???二氧化碳???

【分析】

实验步骤:暗处理→选叶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

【详解】

(1)暗处理:将盆栽的植株放到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把叶片中的淀粉转运和消耗。这样就说明了,实验中用碘液检验的淀粉只可能是叶片在实验过程中制造的,而不能是叶片在实验前贮存。

(2)部分遮光: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遮盖起来,然后移到阳光下照射。这样处理可起到了对照作用。此实验中的变量是光照。目的:看看照光的部位和不照光的部位是不是都能制造淀粉。

(3)用清水漂洗叶片,再把叶片放到培养皿里,向叶片滴加碘液。稍停片刻,用清水冲掉碘液,观察叶片颜色发生的变化。被黑纸片遮盖的B部分没有变蓝色,A未遮光部分变成蓝色,淀粉遇碘变蓝色。说明本实验中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是淀粉,光是光合作用的条件。

(4)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光合作用反应式表达为:

【点睛】

我们要弄清实验的主要步骤:暗处理→选叶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并说出每一步骤的目的。

10、DD或Dd75%

【解析】

(1)被子植物分为单子叶植物纲和双子叶植物纲.一般情况下,单子叶植物的种子有一片子叶,有胚乳;双子叶植物的种子有两片子叶,无胚乳。(2)合理密植是指在单位面积上,栽种作物或树木时密度要适当,行株距要合理.合理密植是增加作物产量的重要措施.通过调节植物单位面积内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使个体发育健壮,群体生长协调,达到高产的目的。

(3)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而成对的基因往往有显性显性和隐性之分,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基因时,才会表现出隐性性状。(4)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详解】

(1)植物开花后,要经过传粉和受精两个生理过程,才能结出果实和种子;玉米种子的胚乳中储存有丰富的营养物质。(2)合理密植,有利于充分利用光能,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种植过密,植物叶片相互遮盖,只有上部叶片进行光合作用,种植过稀,部分光能得不到利用,光能利用率低.只有合理密植才是最经济的做法.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是导管运输的,所以玉米生长所需要的水分主要是通过导管运输的。

(3)纯种的非甜玉米(基因组成为DD)与纯种的甜玉米(基因组成为dd)杂交,收获的全是杂种的非甜玉米(Dd).将杂种的非甜玉米种下去自花传粉,收获的子代玉米的基因组成为:DD、Dd、dd,其中DD和Dd是非甜玉米,所占子代的比例为75%.如图所示:(4)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如酿酒时要用到酵母菌,在无氧的条件下,酵母菌能分解葡萄糖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小脑能协调全身肌肉的活动,维持身体的平衡.我国交通法规定,严禁酒后驾车,因为酒精会麻醉人的小脑,影响运动的协调性和准确性。

【点睛】

掌握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种子的区别、合理密植、基因的显隐性及微生物的发酵等知识。

11、淀粉运走耗尽???酒精???黄白色???淀粉???A处无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没有产生淀粉???光???适当增加光照时间???

【分析】

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淀粉)的实验步骤:暗处理→选叶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实验要点: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制造淀粉、碘遇淀粉变蓝色、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

【详解】

(1)把天竺葵放在黑暗环境一昼夜的目的是让叶片中原有的淀粉全部转运和消耗。

(2)在脱色的步骤中,小烧杯中盛的液体是酒精,因为叶绿素能溶解在酒精中。经脱色后的叶片不再含有叶绿素,从而呈现出黄白色。

(3)在脱色的叶片上滴加碘液后,只有C处变成蓝色,说明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淀粉,因为与碘变蓝是淀粉的特性。叶片A处没有见光,没有产生淀粉,所以滴加碘液不会变蓝。

(4)B处没有接受光照,C处接受了光照,其他条件都相同,所以如果B处和C处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光。

(5)受该实验的启发,为了促进温室里植物的生长发育和提高产量,应提供的条件是充足的光照,这样植物能延长光合作用时间,积累更多的有机物。

【点睛】

本题考查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考查的知识点非常细致,包括了暗处理、脱色、实验现象及原理,同时也考查了受此实验的启发,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考生一定要明确本实验的步骤及各步骤的目的。

12、②?⑤?④?碘液?叶绿素?光

【解析】(1)由实验操作示意图可知:该实验的方法步骤:①暗处理→②遮光→⑤酒精脱色→④加碘液→③观察叶色现象.因此该实验正确的操作步骤是:①→②→⑤→④→③;

(2)淀粉遇到碘液变蓝色,在步骤④中,滴加的试剂是碘液,其目的是检验植物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是淀粉。

(3)酒精脱色: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烧杯中,隔水加热,使叶片含有的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至叶片变成黄白色。

(4)分析现象,叶片见光(未遮盖)部分,遇碘变蓝,得出结论: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叶片遮光部分,遇碘不变蓝,得出结论: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考点定位】绿色植物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

【名师点睛】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是中考的一个重要考点,很多中考试题都是从这个实验改编而来的,常见的是解释某一实验现象,因此,我们要弄清实验的主要步骤:暗处理→遮盖后,光照射→几小时后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液→冲洗观察叶色现象,并说出每一步骤的目的。

13、(1)??二氧化碳??,???淀粉(有机物)

(2)?蒸腾???,???水???

(3)?3??

14、(1)呼吸作用;线粒体;活

(2)蒸腾作用;气孔;保卫;水;无机盐;叶片

(3)光合作用;光;化学;叶绿体

(4)细胞膜;[2]液泡;[3]细胞核

15、(1)让叶片中的淀粉运走或消耗掉

(4)?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黄白色

(5)?碘液

(6)??蓝色

(7)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绿叶在光下制造的有机物是淀粉)

(8)?叶绿体????















…………○…………外…………○…………装…………○…………订…………○…………线…………○…………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内…………○…………装…………○…………订…………○…………线…………○…………







献花(0)
+1
(本文系新用户3697x...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