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人类的起源与发展综合题专题训练含答案
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
一、综合题(共10题)
1、下图表示人类的进化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A代表生活于热带和亚热带森林里的________。由于生活环境的变化,A由树栖生活转变为到________________上生活。
(2)由图中可以看出,人类的体形一代一代地向着____________的方向发展,这使________得到了解放,促进了________的发育,在与自然斗争的过程中,人类制造和使用的________越来越复杂、精巧。
(3)A~G中,大脑的重量由小到大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用字母和箭头表示)
2、阅读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人类和类人猿都起源于森林古猿。最初,森林古猿在茂密的森林里过着树上生活,后来地球上的一些地区,气候变得干旱了,森林减少了。在这些地区生活的森林古猿被迫下到地面上寻找食物,
经过漫长的年代,它们就逐渐进化成了现代人类。下到地面生活的那一部分森林古猿,逐渐能够直立行走,而前肢则能够使用树枝、石块等来取得食物,防御敌害。在运用天然工具的过程中,它们逐渐学会了制造简单的工具。久而久之,人类祖先的双手变得越来越灵巧,大脑也越来越发达。在这个过程中,它们还产生了语言和意识,逐渐形成了社会。就这样,经过极其漫长的岁月,古猿逐渐进化成人类。
(1)1000万~2000万年前,森林大量消失,古猿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自然环境的变化对森林古猿的生活产生了哪些影响?当森林大量消失,一部分???不得不下地生活。他们下到地面上生活,由于????????和?????的变化,逐渐能?????????,学会了???????,加上火的使用,营养得到进一步改善,????逐渐发育和发达,以及?????,最终进化成人类。
(2)古人类直立行走与人类适应环境有什么样的关系???????使前肢解放出来,????,使自己的四肢得以延伸,捕猎和御敌能力大大增强,使人类变得越来越强大,逐渐????复杂多变的环境。
3、1929年,中国古人类学家裴文中首次发现了完整的、距今50万年的北京人头盖骨。1941年,随着太平洋战争爆发,北京人头盖骨在二战中从此下落不明。北京人头盖骨的遗失是人类考古学历史上的“世界奇案”之一。但近日,据二战时美国海军陆战队士兵理查德·鲍恩老人的回忆,提供了北京人头盖骨可能埋藏在中国秦皇岛某地的一个停车场下的新线索。
(1)材料中的头骨化石为研究人类的进化提供了?????。
(2)图9为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头骨。请你据图比较,判断甲是?????的头骨,你判断的依是?????。
(3)人类进化四个阶段中,最关键的阶段?????。
4、下图表示人类的进化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A的生活方式是由在________中生活转变到__________上生活。
(2)由图中可以看出,人类的体形一代一代地向着__________的方向发展,这样_______?得到了解放,促进了________的发育,在与自然界斗争的过程中,人类______?的工具越来越复杂、精巧。
(3)A~G中大脑的重量由小到大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
(4)与类人猿相比,人类的大脑结构中特有的区域是________???。
5、人类进化主要经过哪几个阶段?
6、为什么说埃及发现的古猿头骨被认为是猿和人的共同祖先的证据之一?
7、如图为人类和类人猿的骨骼图,请据图回答:
(1)从骨骼看,类人猿的明显长于。而人类的上肢比较,较粗长,具有粗壮的股骨。
(2)从行走方式看,类人猿的行走为?????,而人类为。
8、请分析回答下面有关人类起源与发展的问题:
?(1)现代类人猿与人类的根本区别是: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_,③________。
??(2)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_________。它的一支进化为人类的重要标志是_________,科学家发现的古人类化石——“露西”骨骼化石具有髋骨比较宽阔、_________的特征,这些特征证明了上述进化标志。在人类起源与发展中,这一重要标志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
9、请你来比较现代类人猿头骨和人类的头骨,然后依据图回答问题:
(1)请你判断甲是?????的头骨
(2)请你判断乙是????的头骨
(3)你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10、下表是几种生物细胞色素C与人细胞色素C的组成差异,请分析表中数据后回答:
???????
动物名称 黑猩猩 猴 马 鸡 金枪鱼 酵母菌 与人细胞色素C的差异数 0 1 12 13 21 44 ?从上表可知:亲缘关系越近的生物,细胞色素C的差异越????。这一结论的得出是运用了科学探究常用的????法。
============参考答案============
一、综合题
1、?(1)森林古猿地面
(2)直立行走前肢大脑工具
(3)A→B→C→D→E→F→G
2、(1)森林古猿??环境的改变???自身形态结构??直立行走???使用工具和制造工具??大脑??语言的交流
(2)直立行走??使用工具和制造工具??适应
3、(1)直接证据
(2)人类脑容量大
(3)直立人
【解析】生物化石是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人类祖先的直立行走,是从古猿进化到人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将前肢解放出来,能够制造和使用简单的工具,人类的头骨比北京人的头骨大,因为在进化的过程中,脑容量不断增大。
4、(1)树栖?陆地?
(2)直立行走??前肢??下肢?从使用简单工具到自己制造
(3)(5)A→B→C→D→E→F→G??
(4)语言中枢
【解析】
试题分析:(1)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后来由于环境的变化,森林古猿朝两个方面进化,一部分森林古猿仍然以树栖生活为主,慢慢进化成了现代类人猿,如黑猩猩、猩猩、大猩猩、长臂猿等,另一支却由于森林的大量消失等环境的改变被迫下到地面上来生活;
(2)由臂行慢慢变为直立行走,直立行走是进化发展的基础,直立行走是人类脱离森里束缚,开拓新家园的标志,是使用工具制造工具的基础.恩格斯曾指出,直立行走是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古猿的直立行走造成了前后肢的分工,直立行走使古人类能够将前肢解放出来,使用工具,前肢所从事的活动越来越多,上肢更加灵巧,古猿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
(3)据图中人类的起源和进化特征回答,他们由开始的树栖生活,慢慢进化成了现代人类不仅完全直立,而且脑容量已经达到了现代入的大小(平均为1360mL),类人猿脑的容量约为400ML,没有语言文字能力,人脑的容量约为1360ML,具有很强的思维能力和语言文字能力,这标志着他们的智力发展到了更高的水平;
(4)人与动物最大的区别在于人类有特有的语言中枢。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人类的起源和进化,做此题要求我们基础知识掌握的牢固,明确人与类人猿的关系,了解人和类人猿的区别等。
5、提示:人类的进化发展大约分为南方古猿阶段、能人阶段、直立人阶段和智人阶段,智人最终进化成现代人类。
6、提示:埃及古猿的门齿小,类似人;犬齿、前臼齿和臼齿都比较大,类似猿,是一种开始用手进食的杂食动物,说明人、猿具有共同的祖先。
7、(1)上肢下肢短小下肢
(2)四肢着地两足直立行走
8、(1)运动方式不同?脑发育程度不同?制造工具的能力不同(顺序可换)
(2)森林古猿?直立行走?下肢骨比上肢骨粗壮(或下肢骨具有较为粗壮的股骨)
?前肢被解放出来,能够使用简单工具获取食物,防御敌害,臂和手逐渐变得灵巧(意思对即可)
???
9、①人类????
②现代类人猿??
③人类颅腔比类人猿的颅腔大,所以脑容量不同。人类的脑容量平均约为1450ml,具有很强的思维能力;而类人猿脑容量约为400ml,没有语言文字能力。(3分)
10、小???比较
…………○…………外…………○…………装…………○…………订…………○…………线…………○…………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内…………○…………装…………○…………订…………○…………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