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刻时光】:0020、角度.看法文/子曰诗云2014年6月10日星期二傍晚有雨还记得那个成语故事《盲人摸象》。故事出自《大般涅 槃经》三二,原文如下:“其触牙者即言象形如芦菔根,其触耳者言象如箕,其触头者言象如石,其触鼻者言象如杵,其触脚者言象如木臼,其触脊 者言象如床,其触腹者言象如甕,其触尾者言象如绳。”《盲人摸象》说明从不同的位置摸,就会有不一样的结论。如果不是盲人,正常的人,从不 同的位置来看像,仍然会有不同的结果,这个不同的位置,就是人看事物的角度:角度不同,看法不一。要想看得全面一些,就要从不同的位置,不 同的角度来看。即使是想问题,亦如此。幸与不幸,既是一个现实问题……但同时,也有个看法问题:这要看是些什么问题,怎样理解这些问题,不 同的角度,就会有不同的结论。哲学中,有个转化的理论:坏事可以变好事,好事也可能成为坏事。在现实生活中,好事,就是好事,坏事就是坏事 。但不能排除的就是坏事可能变好事,好事可能变坏事的转化。如有的孩子家境很好,应该是幸运,可对孩子的成长,锻炼未必一定是幸运的。有的 夫妻从恋爱到结婚,一直都很幸福,但难保一生中不遇到重大事件,如何处理,也会有一些差别......世间事,都是在变数中。世事,没有一 成不变。正如,好人,也不是所有的好人都好一生,坏人,也未必所有的坏人一世都坏。因为一切都在变化,只要有了适当的条件,就有了转化的可 能。不能一成不变地看事,看人,看世界。角度,决定看法。看问题,不能忽视角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