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人类进化过程 1、质疑
2022-03-25 | 阅:  转:  |  分享 
  


第一章质疑

目录(总63456字符)

1.0、进化-形性特征- 2

1.1、直立行走 3

1.1.1、直立弊病指脚奔走-直立弊病-动因- 3

1.1.2、条件普适自然环境-种群环境-个体环境-生存环境-条件普适- 4

1.2、脱毛长发 6

1.2.1、熟食脱毛 6

1.2.2、洞湿脱毛 7

1.2.3、水生脱毛应激反应- 7

1.2.4、散热脱毛 9

1.2.5、利己存衍利己存衍-脱毛十弊- 11

1.3、手脚分工 12

1.3.1、动物劳动 12

1.3.2、劳动工具利诱分工- 13

1.4、语言文字 12

1.4.1、语言的疑问 15

1.4.2、文字的疑问 16

1.4.3、创传条件先利再避-创传善存- 17

1.4.4、异折进化异折进化-境选群形-群变改境- 18

1.5、化石与遗骸 20

1.5.1、骸存条件骸存条件-异斥多骸-个群差异-多边拟群- 20

1.5.2、露西与阿尔迪 22

1.5.3、石骸逻辑石骸逻辑- 24

1.6、非洲人迁徙 25

1.6.1、进化之地 25

1.6.2、进化条件 25

1.6.3、迁徙能力 26

1.6.4、迁徙动力避险迁好- 28

1.6.5、迁徙外因 29

1.6.6、迁徙内因 30

1.6.7、迁徙方向 30

1.6.8、同族异化 31

1.6.9、迁徙规律安迁习能- 31

1.7、基因鉴别 33

1.7.1、基因的时空 33

1.7.2、逻辑的断缺 33

1.7.3、逻辑的悖论基进悖论-随机多变- 34

1.7.4、基因的变因三促变因- 36

1.7.5、基因的预测基因九任- 38

1.7.6、世人同母说近化模型- 39

1.7.7、基因的作用基变万物- 42

1.7.8、基因的应用 43

1.7.9、基因的责任以稳代随-以唯盖选- 46

1.8、小结 50

1.9、附录:自定义名词与简明观点 51~59



摘要:本文将人们常用的客观规律与逻辑应用等用自定义缩简名词(下划线)表示。如:利己存衍、利诱分工、先利再避、创传善存、避险迁好、安迁习能、和石骇逻辑、条件普适等规律;直立弊病、脱毛十弊、基因随机多变、三促变因、基变万物等现象;以及包括自然环境、种群环境、个体环境(包括在种群的社会形态、思想意识、适时审美等抑制下的个体生活习性、认知能力、选择交配、实施能力、群中地位等主观行为)的生存环境对生物形性特征的选择等。本文用这些规律、现象、环境对目前关于人类进化各种假说,如直立行走、手脚分工、脱毛长发、语言文字、化石与遗骸、非洲人迁徙、基因鉴别等进行常规析疑,指出其错误及原因,提出:基变万物在境选群形、群变改境的互含推进中产生了异折进化。其中折异进化是由于各种群的思想意识、审美择配等因时因地而变化,使境选群形随此变化而产生的,常简述为生存环境的选择。同时,对基因应用领域提出建议:基因的方法仅适用于个体生物形性特征的鉴别、遗传、再生医学等领域,不适用于种群在自然生存环境中经受物竞天择的进化或溯源等过程;以防止真理向前一步就成了谬误,产生以稳代随、以唯盖选而至的基进悖论。本章意图开启探索人类进化的新方法、新路径。



第一章质疑



“进化-”通常是指:随着时间的推进,种群的生物形态与生活习性在一代代繁衍中所发生变化的过程。以下文中带下划线的进化一词就代表此句的全义。

人们通说的物竞天择是指环境对生物生老病死的选择。而出生以后的生物个体,若受自然环境的影响而发生基因突变,那就非奇即病或死,就是有用进废退现象,若没有被选择成为交配繁衍的对象时,最多也只是适宜生存者,对物种的进化仍没有痕迹上的贡献。因此,物种的自然进化过程是在基因突变与生老病死的基础上,由种群的自主选择交配繁衍的要求对后代产生的影响所决定的。真实的物竞天择与种群的选择交配繁衍间必有其相关的内在规律。

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认知而改变的,只能是被发现、被完善、被充实,既不会互相矛盾,也不能被任意否定,因此,合其因必有其果,且能经受相关事物的符合性验证。就如:爱因斯坦提出的相对论,将牛顿的F=ma提升为E=mc2,解析了牛顿定律不能解析的许多现象,如水星轨道等;又如宇宙起源的大爆炸理论解析了牛顿无法解析的“是谁首次推动行星转动”的难题……。但是,对其在地球上应用的各大定律及计算方法等都没有否定,因为这不仅是被客观证实了的,也是他们理论的出发点与依据。也许有人说:微观世界就不是这样了,基因变化与量子理论一样都具有不确定性。是的,要知道“认识到它的不确定性”本身就是发现规律的过程。例如,掷色子,每次是何数字是不确定的,但1~6以外的数不会出现,掷无穷次后各数出现率接近1/6,这就是规律;否则,不是色子的形位质有弊,就是掷法有异。单独一个原子,某个电子某刻在那个位置是不确定的,但各能量级的电子都在自身的球面上运动是必然的,要变换其球面就得吸收或释放一定的能量。化学反应与化学物质就是最外层电子间的轨道互变(或称结合健)时的能量变换过程,内层电子不会跑到外层参与互变,否则就不是化学反应、也没有物质的相对稳定了。任何事物都是有其客观规律,只是有的我们还没发现、在探索而已。

若我们将动物的生物形态与生活习性及其思想意识与好恶等特征简称为“形性特征-”。那么:本文就是探讨生存环境是如何在千变万化的基因中选择种群的形性特征,及其种群自主选择交配繁衍过程对物种进化的影响。尤其是生存环境对人类进化中的关于直立行走、脱毛长发、手脚分工、语言文字、化石与遗骸、非洲人迁徙、基因鉴别等过程有何影响。

1.1、直立行走

现在很多人认为,在渐新世到上新世期间,东非大裂谷逐步形成,使大裂谷东边的茂密森林逐步变成稀树草原(含树丛草原),生活在此地的类人猿被此环境所迫,生活只能从树上转到地上,于时,逐步从四肢行走进化为两脚站立行走。这在逻辑上似乎是符合动物的进化过程,但若细细推敲,就会发现许多问题。

1.1.1、直立弊病

问题是,人类与猩猩们的共同祖先——祖猿,同在稀树草原上生活,是什么因素使它们产生分化的?假如说,仍坚持在树上生活的就是猿,弃树下地的就进化为人。那么,大猩猩是以地面生活为主,能两脚站立行走、也有手的特定功能,但常常还是在两脚奔走的基础上需外加两手指外关节着地辅助奔走。若将可直立两脚行走的却需两手指外关节着地辅助才能奔走的方式简称为“指脚奔走-”。假如说,大猩猩的指脚奔走是因为体太大造成的,那么,同是灵长类的体小的狒狒,到现在还在草原边缘的地面上生活,既没有高大身躯,也没有树栖,常在地面两脚直立瞭望,虽然也有手脚分工,能用手做一些事情,却为什么到现在还是指脚奔走而不直立奔走呢?更不要说在地树两栖的黑猩猩了,虽手脚功能几乎与人类相同,但在地上仍以指脚奔走为主。为什么除了人类先驱外,至今其他哺乳动物不是四蹄奔走、就是四掌奔走、或是指脚奔走、甚至两脚跳走,就独无直立两脚奔走呢?

有人说:直立奔走有凭高远眺、两脚奔跑可节省体能、可解放出双手做别的事等优点。是的,狒狒、猩猩、猴子及其祖先们,不仅早就知道这些优点,而且用进废退几百万年了。它们常常直立眺望、两脚站立行走、两手专施采食等灵敏度不亚于人类。至于两脚奔跑节能,或许是减少了协调四肢分别着地与身体前后高度波动的能耗,但增加了协调直立平衡与迎风阻力的能耗,有人还说澳洲袋鼠的两脚跳走更节能呢!事实怎样?只要统计一下跑步能力较好人群的体重与两腿截面积之比,再与猩猩等做一下比较,你就有万千感想!这尤如双缸与四缸发动机的汽车,当排量与车重相同、且分别跑相同路程时,谁节油只有分别记录比较后才知道。但是,指脚奔走比直立两脚奔走,不仅稳定不易摔倒,同时还避免了由于完全直立奔走所带来的许多弊病:完全直立奔走,除了易摔易跌等弊端外,还易患颈椎、脊椎、股关节、膝关节、踝关节、痔疮、小肠气、高血压等疾病,及胃、肠、肾、子宫等下垂疾病,尤其是骨盆形态的变化使女性易造成流产、分娩痛苦、难产或母婴双亡等孕娩风险,我们不妨称之为“直立弊病-”。而我们现代人,若没有妇产科的话,后果不堪设想。你去听听顺产者的痛苦、再看看剖腹产率就知道了。相反,当你知道猩猩不仅会制作工具、使用工具,经专门培训后的猩猩还会用工具制作工具,瞬间记忆力比专门培训半年的大学生还好,还会敲击键盘用电脑与你简单对话,分娩快而顺等,你有何感想?你不觉得猩猩等灵长类动物的指脚奔走是取利最多、避害最大、最适应环境的进化吗?至于可解放出双手做别的事的优势,我至今仅见同做某事(如跑着掷标枪、踩缝纫机做衣、一手拿住核桃一手用榔头敲等)的优势,还未见几人能同时做不同事件(如一边奔跑一边织毛衣)的优势。若将促进物种进化的动力与因素简称为“动因-”,那么是什么动因让人类先驱不顾直立弊病而向脊椎骨直立、两脚奔走的方向进化呢?显然这个动因不会源于自然界了,因那时的人类先驱与黑猩猩的祖先们还是共享同一片森林或草原呢!

假如现在我们将一批黑猩猩圈入模拟远古的稀树草原上,几万年后它们能进化成腿长手短、直立奔走、脱毛长发的另种动物吗?相信大家会一致回答:不可能。因为我们虽然能营造出稀树草原,甚至能模仿出远古的环境等,但营造不出那神秘的动因,圈入其中的黑猩猩,虽然其基因同样一代代发生着变化,但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中,留下的可能是另一种猩猩。

显然,向完全直立行走进化必会产生直立弊病,在远古的生存环境中对生存繁衍带来的危害远要比具有凭高远眺、节省体能、解放双手等所带来的便利更可怕,这也许是人类先驱中的某些种群消亡的原因;但部分人类先驱之所以能持续向直立奔走、进化到现代人,肯定有比猴、猿等指脚奔走更有利于种群生存繁衍的内动因还没有被我们发现。

1.1.2、条件普适

显然,茂密森林变为稀树草原只是自然界的环境变化,它只是促进物种进化的一个外动因。假如:我们把物种生存区域内由地理、气候、水土、动植物种类与数量、电磁辐射和化学物质等自然存在或变化的质能所构成的环境称为“自然环境-”。把生存区域内各种群由其形态体能、食孕产育、意识习性等差异而形成与其他各种群(含病毒与微生物)间的共生、共栖、寄生、协作、竞争、猎食等关系(环境)称为“种群环境-”;种群环境就是各物种间相互作用的环境。把在种群的社会形态、思想意识、适境审美等抑制下,个体生物由主观认知与实施能力所形成的在种群内部的强弱地位、被异性喜欢程度与交配能力、生活习性与欲望大小、受群体护助或排斥等综合环境称为“个体环境-”;个体环境既是种群内个体间的关系,也包括个体与种群的关系。把动物生存区域内的自然环境、种群环境、个体环境统称为“生存环境-”。那么:动物的生存环境除了包含山水气候、动植物状况、各物种形态体能与食孕产育等以外,还包含各种群的社会形态、思想意识、适时审美与各个体的生活习性、群中地位、选择交配、认知与实现能力等主观行为。其中个体环境虽受自然环境、种群环境的制约,却是生存环境中选择何种形性特征个体繁衍的主要环境。

那么,对物种的进化而言,只考虑自然环境、没有考虑种群环境和个体环境的变化与作用,就不能解析同一物种在相同的自然环境下进化成不同物种的这一现象。若能加上种群环境、个体环境和引起物种进化的内动因,才可能诠释物种的进化(含分化)过程。因此:只考虑外动因(自然环境)而不考虑内动因(种群环境、个体环境)对生存繁衍的影响,就不可能得出物种进化的必然规律。例如,四只羊分散在一片草地上吃草,牧童要提前回家,防止夜晚被狼叼走而需赶羊入圈,当把羊赶到这片草地边缘时,所有的羊都想留下继续吃草不肯走了,牧童只得在后面一边吆喝一边挥起鞭子抽打,结果是:一只羊朝左前方跑,到小水塘边喝水去了;一只羊往右前方跑,到其他羊群边缘与母羊调情去了;还有一只羊往左前方跑,越过小水塘到远处另一片草地继续吃草了,只有一只羊徘徊走在入圈的路上,……,最后终于把四羊赶到同一羊圈内。这里对羊来说,吆喝和鞭打是外动因,若没有这外动因,所有羊当时可能还分散在原地各自吃草,但有了这个外动因,使它们没法再在原地吃草了,各自需求(喝水、调情、吃草、回圈)的内动因就提前发挥作用了,各自经过不同的地方、走出不同的路径,……。若这四只羊分别代表四群动物,其所走路径的意义就深远了,有待后续探讨。赶四羊的例子可给我们一个启发:同一外动因若有不同的内动因时,就会产生不同的路径,尽管这些路径与这个外动因相关,但该外动因不是产生某一路径的必然原因;就是没有外动因,只要某种内动因持续不变的话,早晚也会出现该内动因的结果。

上述的自然环境、种群环境、个体环境,以及外动因、内动因等都是进化理论所需的推理依据。但我们必须知道:尽管物竞天择有其必然性、也有其偶然性,但自然环境对任何物种的每个动物都是一视同仁的。如,连续干旱,对每个物种每个动物都是相同的,耐渴好的活得久一点、耐渴差的死得早一点,这是均等的必然性;若某个动物偶然遇到一个未干的小水塘,不耐渴的也能活久了,若未遇到小水塘的就是耐渴的也得渴死,这是客观存在的偶然性。因此,同样的干旱、同样的茂密森林变为稀树草原,有进化为直立奔走的、有指脚奔走的、有树上攀爬的,这些都是同一外动因下各物种自己的内动因作用所致,不是茂密森林变为稀树草原的必然结果。也就是说:稀树草原不是进化成直立奔走的充分条件,更不是充要条件。仅仅如同赶四羊中的吆喝与鞭子抽打一样,只是外动因而已,决定因素仍是其内动因。因此:人类先驱之所以能坚持直立奔走,其过程收益必定要比患直立弊病更利于他们种群的生存与繁衍。只是这些收益(即内动因)是什么?还有待我们去探索。详见“2、动物”“3、发现”。那些认为茂密森林变为稀树草原就使部分祖猿成为直立奔走的人类始祖,是对真实进化的动因缺乏认知而所作的一种形似而非的解析而已,同时,这种观点还缺乏进化理论所应有的条件。

要知道:凡是进化理论,对符合其全部假设条件的各物种的自然进化应普遍适用,且进化结果应是符合其条件的必然结论,我们不妨将此规则简称为“条件普适-”。若其假设条件只对某时的一物一像能作某方面的解析,却不能用于符合其条件(环境相同)的其他动物的话,它就不可能成为物种自然进化的客观规律,只能是一种诱人深思的假说。

1.2.2、洞湿脱毛

有人认为,类猿人长期居住在洞穴中,由于洞穴比较潮湿,使有毛的皮肤易产生皮肤病、寄生虫等,才逐步脱毛,向无毛光洁的皮肤发展。对此我有三个疑问:一是像鬣狗、赤狐、穴兔、褐鼠等许多体毛动物,除外出捕猎、采食外,长年在自己挖的地下细长洞穴内生活,湿度不会比人居的山洞低,却没见它们脱毛长发。二是假如有毛的皮肤易得皮肤病而产生脱毛的话,那么我们的头部和几个特殊部位亦应像全身皮肤一样,不伦男女都应该是无毛的,为何头部却从原有的短毛变长发了呢?事实是,长发易生虱子,比短毛更难清除。我小时候就常看到为了去虱子而剃光头和头上生疮剪掉头发的人。三是像树懒这样的动物,其厚密的皮毛成了藻类、微生物、昆虫的世代家园,也没见它有皮肤病和脱毛现象。建议补做一个实验,让试验人员和黑猩猩一起在潮湿的山洞中生活一段时间,看看是皮肤细嫩光洁的人类易得皮肤病,还是皮毛健康的黑猩猩易得皮肤病?要知道人的腋窝是人体最潮湿的地方,反而毛盛不退。

显然,洞湿脱毛也与客观现象不符。

1.2.3、水生脱毛

有人为了解析人类的脱毛现象,认为从类人猿进化到人的过程中,有个水生阶段给遗忘了,那时的类人猿就象美人鱼那样长期在水中生活,为了降低水的阻力,体毛就逐步退去,而后又从水中上岸生活了,从而完成了脱毛过程。他们的依据是:人类皮下有一层脂肪,且在水中活动时,许多生理特征与水中生物相近,更有美人鱼的传说。对此我有五方面的疑问:

一是水中生活。无论是类人猿还是类猿人,它们为什么要下水生活?在水中以何为食?在水中脱毛后散热更快,它们这点脂肪是如何长期控制体温的?是谁逼它们为了脱毛才不得不到水中去生活?以致现在,我们若泡在水中的时间长了,不是冻得受不了,就是皮肤涨皱发白而不适宜呢!那点有曾经水生的迹象?

二是水生动物。像海獭、水貂、水獭、河狸、鸭嘴兽等许多有毛的水生动物,为什么它们天天在水中生活与捕食已几十万年了,至今不仅没有脱毛,反而皮毛还比大多数陆生动物的更好!显然,曾经水生过程就会脱毛的说法纯粹是不合实际的想象。

三是汗毛方向。水生动物的体毛生长方向应是前进时顺水方向生长以减少阻力,再看看我们自己的背部、腹部、上臂、小臂上的汗毛生长方向吧,是否都是有利于我们游泳划水前进时的阻力最小呢?实际上,有些汗毛方向与人们游泳减少阻力的方向相反。再者,头发变得这么长,不仅增加了阻力,而且常常阻挡视线、妨碍前进、易被猎手捕食。你看到过有长发运动员披头散发参加游泳比赛的吗?

四是水中换气。任何马牛猪狗猫鼠鸡等动物,从小没让它下过水,当你突然把它们扔到水里,它们都能游到岸上;只有人类若没有学过游泳,掉到水里就会淹死。原因是,虽然人在水中不动时与这些动物一样都能浮在水表面;但是,由于这些动物的鼻孔生长在背侧,且在头部前端,只需本能地抬头将鼻孔露出水面即可换气,而不被水呛着,使它不会慌乱;唯有人的鼻孔是生长在腹侧,且鼻孔朝下,若没有专门学过游泳,就没法换气而呛水,这才使人落水后就会惊慌、乱动而速亡;学游泳者先要学会水下憋气、手脚受控制后,才能进一步学会水面换气;就是会游泳的人,为了换气也要比其他动物付出更多的能量。人若是经过水生的进化,必然其鼻子、眼睛、耳孔等位置与结构应进化出能适应水中方便生存的形式,不用学游泳也不会被淹死。再者,还没有哪种需要在水面换气的动物(含鲸、鲨等),其鼻孔是长在腹侧、且没有闭门的!由此生理形态可知:在用肺呼吸的动物中,人类是最不适宜水中生存的。

五是遇水反应。关于人类喜欢水、遇到水的一些生理反应适应水和皮下脂肪等问题,我们只需常规析疑就可以回答。正常健康的人有一层皮下脂肪且有汗腺,这是保温与散热所必须的,不如此的已被寒热变化的气温所淘汰了。另外,人的脂肪多少与人的状态与所处纬度有关,为了孕育后代,成熟女人及孕妇的脂肪是均厚的,而体壮力强的男子则稀薄,亚健康者才有大肚腩的脂肪,久病衰弱的老人常常没有这脂肪;再者,纪录片中许多非洲的原住民们就基本没有这层脂肪。所以,经水生进化后才有一层脂肪这一说法与客观不符。

产妇水下分娩是因为水的刺激可使产妇放松产道肌腱、利于单向推出婴儿。初生婴儿宜水是因为胎儿在羊水中生活10月都不是用肺呼吸的,当剪断脐带后给予适当刺激(常是在空气中拍打一下)才转变为肺部呼吸,“哇……”的一声才是婴儿健康出世的标志;因此,婴儿入水不会呛水是胎内遗留的习性。但我见过一个孩子,婴幼儿时也会游泳的,后来停了,到八九岁时却怕下水了,不得不重新学游泳。

至于人下水后的其他各种生理反应,有必要先听听我七岁那年发生的一件事。当时我家住在四合院的东北角,突然西南角的邻居房子起火,消防队来救火,大家有的提水灭火、有的扒瓦断樑阻火、有的帮着把家私抢出避火,一片紧张忙乱的氛围。这过程中我急成什么样、做了什么事,我自己也不清楚,清醒后发现我身边左右各有一铁皮桶的水,问身边的人:“这水是谁提过来的?”他说:“是你提来的”。我不信,因当时我两手提一桶水都只能移动一点点,怎么可能同时两手各提一桶从老远地方跑到这里呢!可是,当时大家一致说,都看到我从远处水塘里打水、并左右各一桶、走得很快提到这里,看到火灭了,就把桶放下,一直傻乎乎地站在这里。原来在我身边说话的那位还强调说:“我是跟在你后面跑进来的,看着你提进来放下的;我见火灭了,也就在这里看看这次火灾的损失情况。”在人证、物证面前,我是没法否定不是我提的水了。可此事直到现在我都没法解析,因为我到20岁左右,提这样两桶水还走不了那么远,可那时我才7岁啊!当时我连怎么找的桶、怎么打的水、怎么提过来的,都是一片空白。这也许与“狗急跳墙”类同,本来狗在斗不过时都会夺路而走,因它跳不过这堵墙,可在没路可夺的危急情况下却跳墙逃跑了。我们日常可见的各种生物可能都有类似的反应,兔子急了还咬人,鸡急了还飞上屋顶,人急了力气还比日常大几倍等。我们不妨把生物在遇到危急情况时本能瞬间激发出的非理智所能控制的生理反应称为“应激反应-”。假如动物的应激反应确实存在,且在应激反应时,其动作、骨骼、筋腱、肌肉、指挥、信息传导等一系列控制过程都不受主观意识指挥,而由其本性所左右了。那么,人们在水中时,本来就不受主观意识控制的血压、心跳、供血、耗氧、体温等就本能地向适应水中存活的方向变化了,这是应激反应的作用,它能使人类潜泳的时间要比陆上憋气跑步的时间长好多。再说,所有陆地动物也都是从水生动物进化过来的,可能是最原始的、日常没有用到的那部分“垃圾基因”在应激反应时起了作用。因此,单凭动物应激反应中的某些现象来否定“人类是最不适宜水中生存的”的客观事实,那真有点本末倒置了。

因此,水生脱毛的几点理由似乎都站不住脚。

1.2.4、散热脱毛

有观点认为:人虽然直立奔走、相对节能,但由于速度不快,只有靠长距离连续追逐才能捕到猎物,这就造成产热大而需要更快地散热,只有脱毛出汗才能加快散热速度。其理论依据是,体积大的其面积与体积比就小,散热就不好,只能是无毛的才能提升散热。如,大象、河马、犀牛、鲨鱼、鲸鱼等;而狮豹等不大不小的有毛动物只能靠短时伏击、不能长距离追逐;只是没说它们有没有汗毛孔出汗。起初我也认同这个观点,在中国,低纬度的气温高而大部分个子小、高纬度的气温低而大部分个子大,也印证了这一点。但细想后就有几方面的疑问:

一是脱毛部位。众知:人的头脑最怕热、肌肉筋腱最怕冷。因为,当人体发热达到40度或以上时就易说胡话、不能协调指挥身体动作了,医生须迅速对头部进行物理降温,防止脑部被烧坏,同时开展对症治疗;而全身置于寒冷中,先是肌肉筋腱发抖、再是抽筋、最后僵硬,尽管头脑还一直清醒,只是发出的指令没法执行,最终会冻死。既然脱毛是为了快速散热,为什么最怕热的部位却要短毛变长发进行保温,待最怕冷的部位降温后再通过血液传输给最怕热的部位冷却呢?这显然与散热脱毛理论的原理背道而驰了。假如散热脱毛观点成立,头部的短毛变长发就是一种丧命的方式,还要防晒防护有何用?再看看能快速奔跑的、或长距离奔跑的动物,如鹿、马等,哪种动物会用长毛包住脑袋保温的?就是短跑伏击的雄狮为了显威也只是在脑后脖颈四周长有长鬃毛。

二是出汗位置。大家知道:尽管各人出汗最多的部位略有差异,但通常是前额、脑后及两侧、腋下、颈脖、胸前、后背等6处,也就是说,出汗最多的部位常常是与怕热的脑、心、肺等最近的体表。人之所以长出眉毛,是因为靠它挡住额头的汗水流入眼睛,便于追赶或逃命而易于生存,这从另一个方面也说明了,额头以上是易出汗、出多汗的部位。为什么单单是最怕热、出汗多的头部却要短毛变长发而减少散热呢?为什么其他部位的体毛就怕汗水的油脂粘结而变成细小汗毛,唯独头发与腋毛等就不怕粘结而长存呢?事实上,有许多人是头部出汗最多的,却依旧长发茂密;再说,长发飘散还会遮挡视线、影响追赶或逃跑,若被汗湿就更难长距离奔跑了。你见过在田径竞技场上,有运动员披散着长发参加跑步的吗?

三是男人最需散热。既然是为了捕猎的长距离追逐需脱毛散热,自然是男人捕猎为主,为什么反倒是男人的胸毛、腿毛、臂毛等没脱尽的较多,老来又脱顶的较多?相反,女人身上的毛却脱得光光的、净净的,头发却要比男人的好?另外,男人身高体壮,体表与体积之比自然较女人小,反而脱毛却比女人的差,这些现象显然又与散热理论的基本点背道而驰了。难道说在脱毛时期的人类始祖的分工也像狮群一样,是以女人追逐捕猎为主,男人只是偶然帮助而享用猎物的?显然不会是这样,因为男人除了体大力壮外,利于野外捕猎的空间思维、逻辑思维、规律总结、手工制作、工具使用、气魄胆略等都要略胜于女人。再说,象马这样比人高大,奔跑比人快、比人远,也常常需出汗散热的动物,也没见它脱毛,看来“汗马功劳”用自身的实例也证实了长距离追逐需散热脱毛的理论与客观不符。事实上,在热带的沙漠、海滩,无毛护身者还需外物(涂泥)防晒防蚊蝇呢!

另一方面,就是对于低纬度的气温高而个子小、高纬度的气温低而个子大这一事实,看你从什么角度去观察分析的。若仅从散热角度去看:低气温、大个子、单位体积的表面积小,单位体积散热值减少了,但是总散热量还是随着体大而增大了,不追捕猎物时只有等着冻死,这又与散热理论相悖了。因为只减少单位体积的散热量、不降低总散热量的动物是难以生存的,不信你将一只非洲大公象放在莫斯科露天过个冬季看看。只有像体大的北极麝牛有厚密绒毛加长密针毛、体较小的北极狐有厚密绒毛加少量针毛、体更小的北极圈雪兔只有厚密绒毛那样,保证降低总散热量才能适应寒冷。若有人说:是南方脱毛后迁徙到北方时已有御寒物了,就不需要再长毛了。客观情况是,相同的御寒物,若给大体积者御寒说不定会冻死、而给小体积者御寒可能活命繁衍!由于基因的变化是随机的、可逆的、不定向的,从进化而言,若因散热而脱毛、必因御寒而长毛,生活在高纬度的人类就不会脱毛了,就是从非洲脱毛后迁徙过来的,经物竞天择的进化也会再长回致密的绒毛。只有脱毛长发的进化过程与气温、散热等因素无关,才使寒或热之地都可进化或维持脱毛长发的人类。

至此可以说:脱毛长发是为了长距离追逐、利于散热等观点在逻辑上是说不通的。

1.2.5、利己存衍

上述只是脱毛长发的四种主流观点,其他的如:“幼态持续说”是婴儿无毛的延续而造成无毛,“穿衣说”是穿衣服造成脱毛,“寄生虫说”是寄生虫使得人体脱毛等观点,同样是不堪推析。关键是:已有的脱毛长发理论都没法同时解释,为什么同是短毛的肌肤,却要分别变成有细汗毛、粗短毛和长发的肌肤。因他们都犯了同一种错误:一是将“天择”变成了现代人的主观愿望,“为了……”,单方面去设想某些专用条件,而不顾该条件同时对其他方面的作用与影响;二是只想着自然环境,丢了种群环境和个体环境的作用;三是没有考虑到条件普适、利诱分工等许多客观规律的存在。

我们不妨将在生存环境长期选择中能繁衍下来的生物都有选取有利于自已更好地生存与繁衍的习性称之为“利己存衍-”。利己存衍是进化过程留存给生物的本性。虽然基因会千变万化,种群中随时会产生利己的、利他的、及各种不同属性的个体,但经生存环境持久天择之后,只有具备利己存衍本性的种群或个体才有可能被留存与繁衍,其他的都自然消亡了。只是各自采用的利己方式与客观结果各有差异,越是智慧动物越会用利他方式来实现更好地利己。就是用进废退也仅是利己存衍的一种表现,它虽能影响个体的生物形态,但只有当这种形态被种群优先选择交配繁衍后才有可能影响种群的进化,否则,最佳的也仅是易生存者。利己存衍包括了物种的社会形态、文化习俗、选择交配、用进废退等认为有利于自己生存繁衍的思想与习性。

若利己存衍这一观点是正确的,上述的各种理论都不适用于人类脱毛长发的进化过程。因为,无论是类人猿还是类猿人,其脱毛长发这一进化,对他们自然生存都是极为不利的:脱毛既不利于相互识别、隐蔽捕猎、防蝇蚊叮咬,也不利于防淋雨,还易得皮肤病,更重要的是失去防寒、防晒、防皮伤等保护屏障;长发虽利于装饰与识别,但易遮挡自己视线、影响逃生与追击,并易被杂物缠挂、妨碍行动,更易使微生物与寄生虫寄宿繁衍而得许多疾病等;我们将在远古的自然环境中,脱毛长发对生存是十三弊而仅得一利的现象简称为“脱毛十弊-”。

若是为了捕猎,像狮子那样伏击比长途追捕更省体能,还能更好地发挥使用工具等优势,有哪个动物知道有省力的、有优势的方法不用,却要费力的拿着工具去长距离追逐、发热出大汗?这也不符合动物的利己存衍本性。再说,跑得比人快的动物,单凭人拿着棍棒等靠长距离追逐就能将其累死或能赶上并将其猎杀,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不然你拿一根棍去追一匹马或鹿试试看;除非跑快者不认为跑慢者能杀了它、或两者的快慢差不多而追者耐力好。要知道追踪围捕或伏击与长距离追逐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方法,体能消耗与散热出汗等也截然不同;人类始祖若比其他动物聪明,就绝不会采用长距离追逐,只会采用长距离跟踪、使用工具围捕伏击的方法,近代的原住民捕猎也都如此。

也就是说,这些理论中的脱毛长发的理由,初听似乎有理,细想一下不仅不符合动物利己存衍的本性,也不符合条件普适,更与客观实际不符。你再看看,现在从赤道到南北两极,所有长毛的动物仍然长着毛,并靠着皮毛予以防晒、御寒、避雨、护皮伤及互相识别等,都生活得好好的;只是炎热的地方毛短稀、寒冷地方毛长厚而已。生活在非洲的大象、河马、犀牛、水牛等无毛或稀毛动物不仅没有汗毛孔出汗散热、还要涂上泥浆以防晒、防蚊蝇叮咬呢!这是生存环境选择适应者的结果。为什么唯有人类始祖要向不适应自然生存的脱毛十弊方向进化?

因此只能说:现有的熟食脱毛、洞湿脱毛、水生脱毛、散热脱毛等构设外动因的理论都是与条件普适和利己存衍等规律不相符的;人类向不利于在自然环境中生存繁衍的脱毛十弊方向进化,肯定另有其利于种群生存繁衍的内动因。详见“3、发现”“4、假说”。

1.3、手脚分工

人们几乎都认同类人猿是通过制造并使用工具,经过劳动而逐步实现手脚分工,从而进化到人类的。但是,我有两方面的疑问:

1.3.1、动物劳动

动物为什么要劳动?劳动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自己的生存与繁衍,还是为了进化成人类?当你始终带着这三个问题,再到森林中去看看野生的猴子、猩猩们的生活,就会疑问。

A.一些猴子将成熟了的坚果收拾起来,堆放、霉腐、去皮,再晒干存放,要吃时再逐个拿到专用的大石上,将坚果放在凹坑里,再用双手拿起专用的石头,站起来,举过头顶,再弯腰砸向坚果,若砸偏了、坚果飞出,捡回再砸,若砸得准确坚果开裂了,就挖出果实吃。黑猩猩还能一手拿石头,一手拿坚果,当石头将要砸到坚果时,才把拿坚果的手抽出,使坚果准确被砸,这样两手分工不同、协同准确的劳动都能熟练完成,真让人惊叹。偶见将大石头在另一地方砸碎了,去除疏松部分后,再取大小适合的坚硬部分来砸坚果,可算是制作简单工具了。

B.年龄大的猩猩都会临时制作“钓鱼竿”,将一根小树枝去叶、去叉枝,成光滑的软棒,润上唾液,伸进蚁巢小孔,再缓慢悬空拉出,吃棒上的蚂蚁。小猩猩就在一旁边看边学,有的还当时实践,逐步从失败到成功,这种学习与制作能力不比现在的同龄人差。

C.曾见视频,有一群狒狒围攻一只2岁左右的黑猩猩,只见小猩猩当时两脚站立,用两手拿着去枝断头的树棒,向狒狒群横扫,吓退围攻它的狒狒,然后高举树棒追向狒狒,使狒狒群四散而逃,这似乎远远胜过现在的同龄人。

D.生活在丛林中的倭黑猩猩,每晚都得在树冠制作空中床铺:将两树枝拉拢打结,再将其他的树枝折来放上扎牢,成为稳实的空中床铺。有的还会将床上的树枝扎成雨棚,有的再折其他树枝盖在身上,保温或避雨。早晨起床去找食物,晚上在别处再做这样的床睡觉。让科学观察者只需数出这一区域树上有多少这样的睡窝,就知道这群猩猩有多少数量了;它们制作空中床铺的水平比一般成年人快而好。

E.你再到猩猩研究机构去看看。它们不仅会使用人类的各种用具,还会模仿(学习)人类使用特定器具制作各种工具,如用刀削木棒、用锯条锯木棍、用榔头敲钉子等;还能完成许多智力游戏,如开启具有二三步先后逻辑关系的装置去获得食物等,这些能力都不比同龄人差;更有为了食物在电脑触屏上玩数字与位序的瞬间记忆,远远胜过绝大多数人,甚至胜过经半年专门培训的大学生;一些黑猩猩经过训练不但可掌握某些手语,而且还能用电脑键盘学习词汇,其能力甚至超过某些同龄儿童。当然,它们会做这些事都是在研究人员的食物刺激下完成的;也就是说,猩猩为了眼前获得食物、满足生存或更好地生存,会比现在的同龄人做得更好,会做森林中的猩猩没有想到、没有做过的事。

由上可知,在自然环境中,这些猴子、猩猩等,为获得美食或安息场所,制作并使用一些简单工具劳动,既能站立行走、也有手脚分工、更会制作并使用一些为了自己生存繁衍的工具,甚至会比现在的同龄人做得更好,可怎么到现在还是指脚奔走的猴子与猩猩呢?答案只有一种:猩猩在丛林中吃饱就玩已能满足眼前生存繁衍的需要了,没有更好的利益诱使它们持续不断地去做超出眼前生存繁衍需要以外的事,即自然环境不会利诱它们做实验室中猩猩们能做的事。

人们之所以会认为是由于劳动促使手脚分工,是无意识地将现代人类的思想意识和手脚分工的劳动习性不知不觉地加到人类先驱身上了。要知道,那时的人类先驱还与猩猩的祖先们生活在同一片森林或草原上,谁都不知何为劳动、何为工具、何为人类呢!但是,部分人类先驱之所以会向手脚分工方向进化,必定其生存环境另有其持续不断利诱的动因等待我们去发现。

1.3.2、劳动工具

人类先驱需使用什么样的工具劳动才能向人类进化?猩猩们仅制作使用它们眼前生存繁衍所需的工具,到现在都一代代生存繁衍得很好(若没有人类威胁),当时人类先驱为什么却要创造、制作、使用这些超出它们眼前生存繁衍需求以外的工具?为什么除了人类先驱以外的其他动物都不会费力费时费心地去制作使用这些工具?促使人类先驱持续地去创造、制作、使用这些会进化成人类的工具的内动因是什么?

也许有人会说,人类先驱当时若不持续创造、制作、使用这些工具就难以维持生存,也就是说,它们并没有超出眼前生存繁衍所必须的范围。若此话成立的话,难道说当时的人类先驱,其智慧和体力都不如现在狒狒、猩猩的祖先?是同在稀树草原中被它们赶出了能继续生存的环境?显然,人们的回答是否定的。因为,若果真如此的话,它就没有能力、也不可能进化为人类了。众所周知:若要发明新工具,除了需有较高的智慧、经验、知识与想象力外,还需有生存保障而使其有时间精力承担从事发明的风险;因为发明任何新工具,不仅需要费时费脑费力,而且需有事先营造的环境条件为基础;就是偶然的发明,也是在已有的环境条件下随手可得、或意外收获。任何发明都是如此,近代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大多数发明也是在他的实验室中完成的。在远古的生存环境中,若眼前的生存问题没有保障,谁都不会冒着饿死的风险还费时费脑费力地去发明这些明天可能做出、可能做不出,做出了可能成功、可能不成功的未知工具,而使明后天继续饿肚子;只有在肚子饱了不用采食、且没有被侵危险的闲暇时候,才有可能试玩着做各种物品,才会创造各种条件,才有更多的偶然机会和必然可能。也就是说,人类先驱的某些种群能发明这样的工具,肯定已强大到生存有保障、且有空闲时间了。至于是什么动因激励或利诱它们放弃玩耍而费时费脑费力地去做这些一时还不知何用的物品,还有待我们去探索。详见“3、发现”“4、假说”。若没有某种内动因,人类先驱就会像猩猩它们那样,仅制作眼前生存所需的工具,吃饱了就玩,就没有恒心去做能使它们进化成人类的工具了,到现在也许只是另一种猩猩。当然,除了环境条件外,若智慧低了,就是有这样的环境条件也是不可能发明、制作更好的工具的。

由此可得出:制作并使用工具劳动,只是促进手脚分工的“健身房”,是什么内动因促使它们持续不懈地创作并使用超出眼前生存必需之外的工具,这才是促进其手脚分工的真正原因。就如赶四羊,只在后面驱赶,羊必定会按自己的需求以最省力的途径走。这里的“按自己的需求”和“以最省力”这两个内动因才是同一外动因下走出不同路径的根源。只有等到入圈成为它们自己的需求时,或者有更大的利诱引导,或者三面都有牧羊犬驱赶,各只羊才会按你定的路径入圈。然而,在人类自然进化过程中是不可能有这样三面驱赶的“牧羊犬”。因此:种群中必定有某种内动因利诱并引导他们放弃休闲而乐于持续创新、制作、使用超出眼前生存繁衍必需的物品,才使他们实现了手脚分工,我们不妨称之为“利诱分工-”。利诱分工才是促进他们手脚分工的真正原因。

现代社会的分工合作、且越分越细,就是追求易熟练、高效率等利诱分工的结果。



1.4、语言文字

众知:生产力高度发达的现代人类,语言文字是相互间交流、传承、创新、发展的基础,是每个人独立生存所离不开的技能与工具。从某种角度看,现代人类为了享受他人的劳动成果、得到他人的支持帮助,在依靠别人才能生存的环境中往往需要学习对方的语言文字及知识长达一二十年时间。然而,在生产力低迷的远古时代,语言和文字对他们有什么好处呢?他们为什么要发明、使用、并传承语言和文字呢?

1.4.1、语言的疑问

通常认为:语言是人们为了更好地捕猎与劳动、群体内需要更多地沟通才产生、发展的。我对此亦有疑问,为什么只有类猿人在捕猎、劳动时会需要这么复杂的语言沟通?甚至学习这些语言要比他们学会捕猎、采食等劳动还要费时费脑费力。为此不妨先让我们看看一些动物的纪录片:

A.狼群的首领指挥狼群捕猎,首领与狼群间只有几个语音(常常没有用)、几个眼神、几个肢体动作,就能有效地组织狼群,在成群的猎物中制造慌乱、选出目标,并准确实施围捕所选目标的猎物了。狮群的伏击点选择、分工与围捕路线等亦是如此。

B.再看看被人们称为组织严密、分工精细、协调准确的蚁群,只用十几种信息素(也许更多),没有语言,就能准确地组织、精密地分工几百万只蚂蚁有条不紊地、准确精细地工作了,没有设计图纸,就能建造成精密复杂、高大坚固、自然通风、天然恒温的巨型蚁穴。以致语言文字十分丰富的现代人类都还在学习与研究这些蚁穴的结构设计与建造工序呢!

C.蜜蜂只用几种“舞姿”,就能叙述清楚花蜜具体在那个方位、多少距离、飞过那里、到达什么地方、采得什么花蜜等事项,同伴们就能知道得一清二楚、并能准确地飞到所描述的遥远的目的地采到花蜜了。它们没用语言仅用“舞姿”的交流,就比现在的人类单纯靠复杂的语言沟通还有效。

D.现在的灵长类动物,无论是抢占地盘、守卫果实等群体战争,还是围捕猎物的战斗,无论是制作并使用简单的工具,还是传授幼崽学习制作并使用工具而获得食物,无论是学习并遵守群体的规则礼仪,还是处理日常群体内的各种相互关系,无论是诱引交配,还是孕育子女,无论是互帮互助,还是个体争斗或政变夺位等,也只用几种语音和一些肢体信息(含眼神)就能实现有效沟通、协调关系、达成目的了,幼崽的学习也只是通过观看、模仿、实践、失败、再实践,很快就能学会生存技能了,并不比有语言的同龄人差。

……

E.再看看现代人类的特种兵,他们在现场围捕武装分子、或在解救人质、或深入敌人据点时,常常也只需几种肢体动作、几种眼神就可以准确指挥、协调一致、实施计划、取得成功了,不知他们的“捕猎”为什么要把丰富的语言给丢弃了?

知道了上述事例及许多未尽事宜后,细想一下:那时的类猿人为什么要花费这么多的心思、创出这么复杂的语言?还要花费许多的功夫去学习、去教育,这对他们那时的捕猎采食、农耕畜牧等有多大用处?是什么动因使他们有简捷的方法不用、却要用复杂艰难的方法呢?

现在许多动物研究者发现:动物间都有互相沟通的语言。其中肢体语言较多较普遍,有的与人类相近;哺乳动物都有各自的发音语言,只是存在多少的差别;鸟类甚至鱼类也有互相沟通的语音,小丑鱼、鮸鱼等还有地域所致的“方言”呢!只是人类目前还无法完全解读、更无法与之交流而已。因此,语言不是人类所独有的,独有的也许只是人类的发音语言这么复杂丰富,且大部分都用于表述情感好恶与思想意识领域。

因此:从现代人类为了完成某些特殊任务,动物们为了生存与繁衍,无论是劳动、捕猎、建造,还是战争、夺位、协调等需要准确复杂沟通的事情,都无需复杂的语言,仅用简单的语音、动作与神态等就能有效地解决了。由此可推测:人类产生与传承这样复杂的语言肯定另有其他更利于其生存繁衍的动因。

1.4.2、文字的疑问

后期智人或古代人类,为什么要发明这么多复杂的文字?因为那些不认得字的古人,照样捕猎、采食、农耕、放牧、养殖、制作工具、使用工具、建造精致的大楼和宏伟的工程,能成为万物主宰而得到很好的生存与繁衍,而让他们学习这些文字要比他们干这些事的本身难上十倍百倍,费时费力费脑,这是为了什么?

就是到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不认得几个字的被人们羡慕有手艺的大多数木工师傅,他们手工所做出的家具,结构与精致程度是现在大多数有文化的木工师傅不依靠现代工具的帮助是难以做到的!你再到早期的皇宫去看看,这么精致的家具用品,只有主人的文字记录,哪有几个制作这些用品的师傅及制作方法的文字记录留下来?就是这么辉煌的碧瓦朱甍、飞檐反宇、雕梁画栋的皇宫,也只有主人及监造官员的自传,有几个建造师傅的自传或具体建造工艺技术的记载?民间造房、做家具等亦是如此。甚至古代的青铜器、容器、兵器等冶炼行业与玉石、首饰、陶瓷、石砌、石雕等行业也是如此。

若这些劳动者的劳动技艺是靠文字传承的话,那么,记载如何加工、如何冶炼、如何建造等工艺技术的就会相对较多,考古发现也必会较多,但事实恰恰相反。可以这么说:在众多的考古文物中,多是身份与功绩的记载,很少有如何加工制作的文字记录。据此可推测:在远古时代,文字对制作和使用工具、及其劳动技艺的传承等都不是必不可少的工具,不认得文字照样能制作出复杂的、系统的、精致的工具或用品;文字只是那些不捕猎、不劳作的权贵们用于张扬威服、表功立传、留给后人的奢侈品。也许远古的岩画、壁画等也是出于如此目的所作的;也许莫高窟的壁画也只是张扬窟主的某种意愿而已。所以,文字的发明、使用与传承,不是为了捕猎、劳作等需要而产生的,肯定另有促进其发明与传承的动因和眼前可享受到的利益。

1.4.3、创传条件

众知:现代社会中那些有生存保障的高级精英们做事的思维逻辑和获利更多的成功方法,是先做好方案设计、路线规划、结果预测、和成功后的收益等,在遇到困难或不利因素时,要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心而坚持下去,直到最后取得成功。

然而,物种在自然进化中,由于没有谁能给予生存保障,最智慧的人也得先满足自己眼前的生存与繁衍,这是自然界物种能够不断延续的唯一方法。“人以食为天”,若三五天无水喝,他的生命与其一切就会消失。也就是说,在自然进化的漫长过程中,谁都不会为了未知的将来而放弃眼前的获利与生存的机会,而持续坚持向不利的艰难的方向前进。就是有个体知道这种持续坚持后可能会获得更多的好处,也是不可能实现的;因为种群在无法预测能得到多少利益时是不会给予持续保障的,他还没有发现利益、享受到好处时,就没命繁衍了,使得不能满足眼前生存与繁衍的一切行为都没法持续。就是现代社会,有好的设想或方案,也得千方百计获得有钱之人的风险投资后才能进行,若没有,也只能放弃研究。因此:在自然进化的历程中,任何生物必是先取(或预见)近利以满足眼前的生存繁衍或更好的生存繁衍,若遇到不利时再设法避之,我们不妨将这种利己存衍的行为简称为“先利再避-”。先利再避是趋利避险在时序上的反应,是生物留存的天性;任何创新与传承若有违先利再避,最多也只是空闲时的“昙花一现”。因为在物种的自然进化过程中,任何不符先利再避者都会被生存环境所抛弃,除非他已储有用不完、抢不走的利。人类自古到今走的亦是先利再避之路,甚至有“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过了这村就没这店”、“断头生意敢冒险、赔本生意没人做”之说,除非已知此利必伴同其害时才会暂不取眼前的利益,若只知近利还不知风险的事,自然蜂拥而上,就是知道以后有风险,也会先如何获得眼前的利益、再设法规避以后的风险。我们不妨将为了眼前能获得更好地生存繁衍才会持续创新与努力传承,而创新与传承的成果又能马上改善其生存繁衍条件的现象简称为“创传善存-”。创传善存是自然界各物种经长期物竞天择之后所拥有的利己存衍本性,一直延续到现今。差别在于:低等动物的繁衍重于生存,许多动物的生命就是为了一次的繁衍;而高等动物则是生存重于繁衍、在生存中不断实施繁衍,甚至为了生存可放弃繁衍。但是,无论低等动物还是高等动物,只会先为了眼前的生存繁衍而努力,暂时放弃不能改善眼前生存繁衍条件的任何创新与传承,更不会为了创新与传承而放弃眼前的生存与繁衍,否则该物种早就灭绝了,就是有少数个体违背创传善存而被生存环境所淘汰也不影响种群的进化。

例如,在现代社会中,大多的发明与创新,都是由团队(含风险投资)给予生存繁衍保障和营造环境条件后所得的,就是个人的发明创造,不是来自上述的工作经验或思考,就是来自上述条件的偶然所得,或是由富足的家庭或团队做长期支撑而得的。而对于传承也是如此。如,由于现代社会的获利方法的改变,致使许多过去盛行的被认为好的传统或手艺,在今日得不到好的收益而遭到自然废弃,因为大多数人不会为了传承某些优良传统或手艺而心甘情愿地生存得比以前的差、或比别人的差,只有情感或观念没有随着群体的改变而改变、或没有其他更好的生存之道的少数人才会继续传承着,除非国家给予经济保障、或某些团体给予经济赞助、或获利方法发生逆转,否则这些传承是维持不了几代人的。这些就是无时无处不在的创传善存所起的作用,是不为人的意志而改变的客观规律。

综上所述,语言与文字的创新与传承,必然也需符合先利再避与创传善存,否则是不会成为人人学习使用的工具。据此可以得出:在远古的生产力水平和社会形态下,捕猎、采食与制作工具、使用工具等劳动,不是语言与文字创传的主要原因,最多也只是“健身房”而已,而语言与文字的创传必另有其动因。详见“3、发现”“4、假说”。

1.4.4、异折进化

通过上述对直立行走、手脚分工、脱毛长发、语言文字等常规析疑,发现现存的进化理论都没有考虑到物种的内动因;而前述的赶四羊例子却给我们启示:在相同的自然环境中(外因,被吆喝与鞭子抽赶到无草的入圈路上),被不同的内动因所引发,就产生了四种曲折不同的入圈路径。尽管最终入圈都与这个外动因相关/所迫,但这个外动因不是产生某一路径的必然原因,若没有这个外动因,只要他们惧怕夜晚不入圈会被狼所猎食的内动因没有改变的话,再经过若干时间后,也会以不同路径入圈,除非外动因使它放弃了内动因,如三面都是牧羊犬驱赶等,才会获得外动因所预期的入圈路径;最终入圈线路是由外内动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同理,在物种进化过程中是否也存在这种可能:就是在自然环境相似的地域内生存的物种,在先利再避的作用下,由于种群环境和个体环境的不同,群体对美与好的认识也不同,优先得到生存与交配繁衍的对象就有差异,这种差异若持续以往,就会产生不同的进化路径与轨迹;若在自然环境不同的区域,就更易产生不同的进化轨迹;当有能力构建、选择或改变其生存环境时,由于物种的体能与需求等内动因相近,就形成了相近的形性特征。我们不妨将相异或相同的种群由于不同的生存环境造成其思想意识、自主选择繁衍等变化也不同,何种变化的基因被选择繁衍也各不相同,就易造成其形性特征以路线各异、轨迹曲折、可能交邻的进化过程简称为“异折进化-”。

异折进化的意思就是:在互不交往的各地,即便自然环境相似其生存环境亦不同,若生物各群体的审美喜好与选择交配等主观意识会随生产力水平、生存方式、种群环境等发生改变,选择何种基因繁衍也各自在变,这必定会使其形性特征的进化路径不同、轨迹各异,途中可能出现相交或相邻的过程,使得起始或中途都存在形性特征相近或相异的可能;最后由于物种相近的体能与需求,在构建、选择或改变其生存环境中,被变化的生存环境不断选择才形成现今的形性特征相近。即,自然环境相似的两地,起始相同的形性特征,可能出现差异的进化结果;或自然环境差异的两地,起始相异的形性特征,可能进化成相近;甚至同一物种在相同的自然环境中,由于各群体互不交往,其审美与选择交配等不同与各自变化,途中可能成为形性特征相异的物种,最终可形成形性特征相近的物种;这些都是各自选择不同形性特征(基因)的个体繁衍所致。如,一种群分为A、B两地不交往地生活着,A地喜身高体壮,千年后成为巨人族,后发现小个常能斗败大个,转而又喜聪明灵巧了…;B地喜心灵手巧,千年后成为灵巧族,后发现任何灵巧若没有强壮的身躯都枉然,转而又喜强壮了…;即两个群体各自的审美观念随时代而变化,此变化使种群形性特征进化的轨迹产生弯转,就像从“C”字中点背向行至相邻的两端点上一样;若基因是不变的,主观选择就没有了差异性,就没有这个“C”轨迹的可能。而种群的审美随时代而变化是常态,就如中国古代以脸如满月、身材丰韵为美女,现代却以小脸尖下巴、身材妖娆为美女一样;若在自然进化时期定会使女性形性特征进化方向也如此偏转。同理,同纬度的亚欧美等地,尽管日照与气温等相近,却成为肤色脸型等形性特征有较大差异的人种;这是因为:生存环境除了选择各生物的生老病死外,还通过各种群个体的自主适时审美与选择交配繁衍而改变并留下了种群进化的轨迹。折异进化道出了多变的基因被不同生存环境连续选择,会产生相近相似的两片树叶来自两颗树的可能。

人类体能与需求相近的例证很多,语言与文字只是其中之一:同义的语言(需表达的内容相近),各地所用的语音、词汇、语法等却不相同(环境不同、思想不同,定义、产生、变化就不同);同理,记录语言的文字,采用表音、表意、表形的符号及组合等也不相同;但两者要表述的意思与内容都是相近的——满足群内需求,种群间的差异只是多彩的程度不同而已,否则就没法翻译了。

另外:一个人从A单位(或地区)调到B单位(或地区)就是选择与构建新的个体环境,期盼改变自己的前途;人类将猛兽猎杀到灭绝或将近灭绝、驯养牛马羊鹿猪狗鸡等就是构建新的种群环境,以后生存保障的思路就改变了;各大城市都是近水而建就是选择自然环境,从而改变了群体的努力方向;而不同的生存环境就会使群体产生不同的思想意识而影响选择交配与繁衍,改变了种群的进化方向。就如,山村里的喜欢身强力壮会干活的生存者,城镇里的喜欢聪明有技能、会蓄财聚势者,生存能力不同的个体就易繁衍出与其生存环境相适应的形性特征者。而贫穷的男子没有老婆,体弱者没有子女就病死、饿死、伤亡了,不会生育或孕产时母婴具亡等个体,其基因就被生存环境自然淘汰了。就这样:由于人类的体能与需求等相近,在构建、选择或改变生存环境中所需的生存环境最终相近,各个体逐步被这变化的生存环境所选择,最后使黄白棕黑四大人种的形性特征亦趋于相近。

归纳上述我们可得:自然进化时期的生存环境可通过各个体的好恶变化选择交配繁衍而逐渐改变了种群形性特征的均值,我们可简称为“境选群形-”;种群形性特征的变化又可通过其意识与能力去构建、选择或改变其生存环境,我们可简称为“群变改境-”。基因的千变万化在境选群形、群变改境的互含推进中产生了异折进化。其中折异进化是由于各种群的思想意识、审美择配等因时因地而变化,使境选群形随此变化而产生的。这就是本文所提出的物种进化过程——生存环境的选择。

1.5、化石与遗骸

听说,从古猿到现代人的进化过程中,有的地方化石或遗骸(以下简称“石骸”)较多,而有的地方则断档、断层、缺少、甚至没有,在人类进化里程上缺少物证;因此,人们不得不以零散的不同时期发现的物证为基础,产生了许多不同的假说。如,人类“多地起源”说、“非洲单源”说、“亚洲起源”说,而文明也有“欧洲起源”说、“亚洲起源”说等等。面对着不断被发现的石骸而产生不同学说的局面,我们有必要讨论一下石骸的形成与作用。

1.5.1、骸存条件

众知:石骸只有在特定条件下才能形成,不是有过生物的地方就必有其石骸。若要遗体变成某种化石,需在短时间内遗体被埋入较深的泥土下没有被腐蚀,且上面持续有一定的压力,直到石化为止,要发现这个化石,还需要地壳运动将其抬升到地表,再经持久的风雨作用,削去风化层后,才有可能被发现。即,若要类猿人的化石,需有自然的深埋、高压、石化、抬升、风化、被发现等六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重要环节,缺一不可。同理:只有该地的风雨水土中没有蚀骨的微生物、蠕虫和化学物质时,才有可能使遗体变成遗骸。因此,只有当地非常干燥或非常寒冷使蚀骨的微生物等难以生存,遗骸就容易保存一点;当然,由天然的或人为的无蚀骨水土(指无蚀骨的微生物、蠕虫和化学物质)封存,遗骸就易保存。

例如:若动物遗体都在自然表土上下、且土壤湿润,就会被微生物或蠕虫、水土等蚀化,成为砂砾或泥土,任有最多的遗体也永无形成遗骸的可能。我曾参加过江南某地的迁坟活动:原有五坑玟,每坑是一具遗体及陪葬物等放在棺木内、棺木再置于六面石板构成的墓坑中,墓坑外六面被泥土覆盖,经过70~100年,现在打开,墓坑内棺木、陪葬物、遗体等已荡然无存,墓坑底部的石板上有了一层泥土,泥土中排列着根根不完整的白骨,远看只有腿骨最明显,遗骸却已不完整了;虽然墓坑的石板缝不密封,但里面无水痕、无动物爬行的痕迹,这一层泥土也许是棺木与遗体及陪葬物等变化而成的,不知这层泥土里有什么微生物?我捏上一把,与菜地里特细泥土很相似,每坑墓都差不多。想想看,若再经过三五百年,也许墓坑内连这点遗骸也成为泥土了;若将遗体直接放在泥土中,也许不需要这么长的时间就没有一点遗骸了。

若一个适合类人猿居住的山洞,没有崩塌,后来自然被类猿人继续居住着,那被我们发现时较完整的也许是最后一群类猿人的骨骸,连较早在此居住过的类猿人的骨骸都较难发现;只有在类人猿居住期间,山洞特然崩塌将其埋在里面,并且现在还在高处,才有可能被发现;假如各种骨骼都被压碎了、且被有蚀骨水土腐蚀了,不仅难以存留,就是存留了、被发现了也难以分辨。这也是造成许多地方只发现类猿人牙齿而没有其他遗骸的主要原因。

再说,我们发现的动物化石,大部分都是生活在地壳运动活跃期以前的动物。就如云南澄江的生物化石群与青藏高原上的化石等,在高原还处于深海时期,海洋生物的遗骸被沉压在海底深渊处没被腐蚀,而后由于板块运动,被提升到高原地表,再经风化,才可能被我们发现,若没有板块移动与提升,它还埋在深海就不能被发现了。

综上所述:除了发生沉压或塌压后再抬升等地质运动的地方易形成石骸外,遗骸样本只有在持续无蚀骨的微生物、蠕虫或化学物质等水土中才可能留存,我们不妨将此条件简称为“骸存条件-”。由骸存条件可知:只有持续保持着的干燥沙漠或冰雪或无蚀骨水土等才可能将其遗骸留存至今。骸存条件既可印证“干千年湿万年,不干不湿就半年”的名言,也可解析为什么许多远古文化之地的考古挖掘难以发现完整的石骇、有的区域没有石骸。

人类宜居之地大多是近水的,即相对气候温和、雨水充沛、土壤湿润、植被茂盛、易于采食耕种或狩猎畜牧的地方,往往不具备骸存条件,若未经特殊方法处理或未遇到特殊的水土,遗体几乎不可能成为上千年的遗骸。也就是说,人类主流群体往往有占据相对宜居之地生活的能力,而难以获得宜居之地的,往往是与主流群体形性特征差异较大的被排斥的小群体或个体,相反,这些个体留有遗骸的概率相对较高。因此,可由骸存条件推知:在宜居之地生活的远古人类主流群体难存遗骸,而与主流群体形性特征差异较大的、易被排斥的少数远古人类只能在较艰难的地方生存,反而可能留存相对较多遗骸,我们不妨称此现象为“异斥多骸-”。艰难地方是指相对水土干燥、气候恶劣、食物短缺等主流群体不喜居住的环境。就如现在人口密集的城镇府郡都在较平坦的近水之地一样,他们更难留下遗骸。现代考古挖掘的数量也能旁证异斥多骸的客观存在:除了少数符合骸存条件的外,在温润的淡水土地上很少发现大众群体的遗骸,被发现的常是与群体生活习性不同的王候权贵们采用特殊方法保存的遗骸。异斥多骸的意思是:在远古时期除了被突发性自然灾害深埋地下以外,就是与主流群体形性特征差异较大的、易被排斥的、在边远艰难地方生存的个体或小群体,相对较易留存遗骸,而在宜居之地生存的主流群体,其遗骸难以留存,甚至不可能留存。

被我们发现的石骸,由于不知其与主流群体形性特征均值差异有多大,只能证明当时有这样形性特征的个体或小群体存在过;若按骸存条件与异斥多骸推测,该样本属于在艰难地方生存的、形性特征与主流群体差异较大的个体或小群体的概率较高,而当时的主流群体被小群体所取代的概率又较低。若有该时期该物种的某一形性特征的正态分布曲线,异斥多骸的样本大多会在±σ以外的区域。我们不妨将个体(小群体)样本与主流群体之间存在的形性特征的差异简称为“个群差异-”。由于异斥多骸的作用,用某个石骸样本来定义所谓某时代某群体的形性特征,可能存在很大的个群差异;即,偶然发现的少数石骸通常是不能代表当时主流群体的形性特征的,只能代表与某主流群体形性特征有差异的少数边缘个体(少群体)。然而:综合同一时期的多方向边缘个体(小群体)的形性特征可以模拟勾画出当时它们主流群体的形性特征,我们不妨称之为“多边拟群-”。至于“多边”将如何“拟群”还有待古人类学家和地理学家、数学家们的研究。但是,我们知道了骸存条件、异斥多骸、个群差异、多边拟群等概念后,就不会一发现有差异的石骸标本,就想要定义一个物种了。

就如现代黄种人中,身高有2.20和1.50米的、头颅外径相差可有五六厘米的、颧骨宽度相差一厘米左右的,他们都是同一种群中的个体差异。在上世纪70年代初,我时不时能见到身高不足1.50米的黄种人,现在却难以见到了,总不能说“矮种人”消失了吧!只有确定了21世纪的黄种人身高有2.20~1.50米的,才可能模拟得出大多数人在1.6~1.8米左右。同样,若几万年以后的人们,只发现非洲沙漠地带有今世人类的遗骸,总不能说公元21世纪只有非洲才有人类存在吧!

1.5.2、露西与阿尔迪

据说20世纪发现露西的遗骸,证明320万年前的人类先驱就能直立行走;后来又发现阿尔迪的遗骸,它的手脚、骨盆等均似直立人,只是他没有足弓、且还是对趾结构,便于爬树时的抓握,但证明了在440万年前的人类先驱就能直立行走了;据说阿尔迪遗骸处在茂密的森林中,周边有各种鸟类、鹿等动物。于时就产生了:否定稀树草原进化学说,提出直立人在丛林时期就进化好了;反之,就否定阿尔迪是人类先驱。

然而,它们却是本文进化观点的佐证:一是该遗骸从某个侧面印证了“1.1、直立行走”中所述,稀树草原不是进化成直立人的充分条件或必要条件,只是促进该进化的一种外动因,若没有此外动因,只要其内动因能持续也可有此进化;二是若能证明阿尔迪不属异斥多骸,也不能排除它和父兄们的群体都在稀树草原上居住、是偶然追踪捕猎至此而伤身的可能;三是若将消退没有作用的器官(如对趾)也当作是一种进化的话,需有此进化的动因和时间;四是石骸只是物种进化过程中的一个不可否认的物证,但如何理解与应用这一物证则是完全不同的另一件事。对此有四个问题值得探讨:

一是对趾的作用。就算完全直立、天天在地面行走的人,脚有对趾、爬树方便,这对其生存有什么不利吗?偶然单人遇到猛兽或狼群时,有对趾者能快速爬树躲避、可留有生命继续生存繁衍,而没有对趾者可能由于爬树难或待不久而易被猎食了。当你看到红毛猩猩在小树枝上行走,就像杂技演员在钢丝上行走一样,除了脚趾作用不同外,其它行为特征均与人类相同,就在地上,它们既可像人这样行走,也可指脚奔走,这让我们感到人类还不如保留原有对趾而更利于在自然界生存。我记得小时候常与同伴爬树掏鸟蛋吃,那时多希望自己能有猴子那样的手脚,爬树就象走路一样的快捷有多好啊!因此:在原始环境下,对趾不仅不影响光脚板在地上行走,还有利于爬树采食或逃生而更有利于生存繁衍。

二是黑猩猩行走。你有没有注意黑猩猩等灵长类动物指脚奔走的形态吗?它无法将手作为前脚长时间承受其应有的体重,也没法像其他四蹄奔走、四掌奔走的动物那样有两前脚着地、两后脚还凌空的姿势奔跑。因此,我们不妨假设,这也是一种手脚分工,削弱了前脚的行走与奔跑作用,强化了前肢作为手的各种功能。既发挥了手的制作工具、使用工具、采拾果实、抓树攀爬、抱婴抚爱、理毛交流、指爪拳击、摔跤格斗等各种有用功能,又能直立瞭望、两脚行走、奔跑稳定、不易摔倒,更是免除了人类的直立弊病与脱毛十弊。因此:在远古的自然环境中,黑猩猩等灵长类动物与人类相比,是取利最多、避害最大、符合利己存衍的进化。

三是没有足弓。阿尔迪可能是还没有进化出适应长途奔跑功能的个体。即,可能那个时候已经能够像现代人那样在地面直立行走、还保留像猩猩那样在树上攀爬,但还没有进化出适应在地面长时两脚奔跑的弹性足弓,可能也没有适应两脚奔跑时稳定身躯与头部的筋腱与肌肉等,就是说,阿尔迪还不是最适应两脚奔走的人类。现代人类中,虽没有发现对趾,但还有不少人是平底足呢!即:人类进化到现在,少数人还是与阿尔迪相近的平底足。

四是齐趾的进化。对趾进化为齐趾的动因是什么呢?在“对趾的作用”中,却是天择让没有此进化者能更好地生存繁衍;当然,生存环境在不断变化促进脚趾不断进化,否则我们现在也得是对趾了!消除对趾的进化,可能是由于后来无需爬树或无树可爬,甚至单人遇到猛兽需紧急爬树避难的概率太低了,关键是需要快速奔跑追逐,大脚趾到前端能提供更大的前后支撑力与奔跑时的弹力,当这一用进废退成为选择交配繁衍的优先条件时,才逐步进化出前大脚趾(消除对趾)与足弓等更适应奔跑的具有弹性与稳定的组织结构。后来人们为了防止足底的受伤和与所穿衣服的配套,穿捆绑式或封闭式的有底鞋,才使大脚趾更并拢。大家可以看看,现在除了少数人是平底足外,大多数人大脚趾的各骨节与其他四趾间的骨节相距要远一点、脚丫略深一点,不少人的二脚趾还比大脚趾长一点。要知道我们五个脚趾中着力最大、贡献最多的就是正前方的大脚趾。也许正是大脚趾前移能提供更大的前后支撑力与奔跑时的前掌弹力而更适应两脚奔走,种群为适应生存环境而选择奔跑快而久者生存繁衍,才使对趾逐步进化为齐趾。

至此可以说,路西与阿尔迪及其他遗骸的不断发现都是对本文观点的支撑;本文前述的“基因的千变万化在境选群形、群变改境的互含推进中产生了异折进化”就是归纳各样本形成的。相反,现有的各种进化理论随着遗骸发现的增多,遇到的尴尬就会增多。

1.5.3、石骸逻辑

综上所述,从逻辑上只能这么说:发现了类人猿或类猿人石骸标本的地方,肯定是他们在此或在上游出现过;没有发现石骸标本的地方,不能说类人猿或类猿人没有在此生活过,可能在此生活后不能形成石骸、或形成的石骇不是被自然毁灭了就是没被发现;由于骸存条件和异斥多骸、个群差异等原因,某群体的形性特征不应只根据某一石骸确定,只有通过多边拟群再现其主流群体的形性特征才具有科学性与指导性;我们不妨将这三句话统称为“石骸逻辑-”。

所以:有石骸来研究人类的进化过程总比没有的好,但这一物证法易掩盖了个群差异和异斥多骸,如何科学利用石骸还有待系统理论的研发。但否认类人猿或类猿人在没有发现石骸的地方生活过,或发现一个石骸就以此定义该时期种群的形性特征,或何处发现的石骸年代早、数量多就定为人类发源地等,都是有违石骸逻辑的。只有不违反石骸逻辑、且符合条件普适和利己存衍等客观规律,并能解析各种现象的假说,才有可能接近客观的进化过程;尚缺的石骸有待逐步被发现,或用容易自然保存的其他物证来综合分析。就如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所预测的现象大多是被后人逐步发现与证实的,有的至今还有待证实。

假如现在有人提出:随着青藏高原的逐步抬升、茂密森林变为稀树草原,部分祖猿在逐步向类人猿、类猿人进化中形成了“昆仑人”或“藏疆人”;后来由于“昆仑人”的石骸被干旱后的大洪水、沙尘暴等洗劫而消失在中原黄土中了,此地变为沙漠与戈壁滩,偶留部分硅化木与遗骸等待被发现;幸好早有“昆仑人”在利己存衍驱动下已向四周扩散迁徙了,在广阔悠久的时空中逐步进化成黄种人,或许也改变了部分白种人的进化轨迹。若单以没有“昆仑人”石骸样本而否定这一假设,岂不是在探索人类进化中,又人为制造出一个“戈壁滩”,阻扰了科学方法的应用与理论的产生。

1.6、非洲人迁徙

基于人类遍及全球且形性特征相近的结果,加之非洲发现的石骸时期早数量多,故产生了“非洲单源说”的理论:非洲部分的祖猿从森林古猿逐步向猿人、原始人、智人、现代人(有的分为能人、直立人、智人、现代人)进化。当进化到直立人以后,从东非向北迁徙,到达中东后,兵分两路;一路向欧洲北上,到达高纬度地域后向东挺进到白令海峡;另一路从中东向东进军,到达东南亚后再兵分两路;一部分北上到白令海峡,与欧洲那支队伍一样,渡过白令海峡到美洲;再从美洲的东北端向西南、再向南挺进,直到南美洲;另一部分从南亚再南下,过各岛国直达澳洲。在迁徙路途中,都留下足够繁衍的直立人,这样就使直立人遍及世界各大洲,成为各地的海德堡人、瓜哇猿人、元谋猿人、北京猿人等等。

令人难以理解的是:过了几万年后,非洲从直立人再进化到早期智人、晚期智人,而他们再分别以相同的方法与路线再进行第二次、第三次大迁徙,并代替由非洲早期迁徙过来的直立人、早期智人,最后全球统一成为非洲晚期智人的后代。

对此,我有八个方面的疑问:

1.6.1、进化之地

“非洲单源说”认为:只有非洲才能使祖猿向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现代人一步步进化,其他世界各地的祖猿都不会如此进化;就是从非洲迁徙过来的直立人到了各地以后也就不能再进化了,只有等着非洲的直立人进化为早期智人后再迁徙过来取代(杀死)他们;同样,非洲的早期智人到了世界各地后也不再进化了,只有等着非洲的早期智人进化为晚期智人后再迁徙过来取代(杀死)他们。

为什么只有非洲这个地方的祖猿才能向人类进化,其他地方不仅不能进化、就是非洲迁徙过来的直立人或早期智人到了那些地方后也就不会再进化了?假如真是这样,为什么同是非洲来的晚期智人却要在各地进化出黄白棕等人种呢?这不是逻辑上自相矛盾了吗?再说,若各个时期都是只有非洲的先进化,并由他们再迁徙到各地,为什么现代非洲人的形性特征反而比其他地区的落后呢?若是晚期智人迁徙到各地后进化与发展就比非洲的快,那直立人迁徙过去后为什么就不能进化发展比非洲的快呢?显然这些假说还难以自圆其说。

1.6.2、进化条件

假如说,那时只有非洲气候温和而适宜进化,其他各地被冰川覆盖连生存都困难,就不可能再进化了。那么动物为什么要进化呢?众知:物种的进化是生存环境选择更适应者得以生存繁衍的过程,生存环境持续较好的就向高效便利方向进化,生存环境恶劣的就向适应该环境生存的方向进化。物竞天择的进化过程就是:生存环境逐步变恶劣了(除突然巨变外),动物因个体差异,不适应的死了,适应的留下并交配繁衍,下代更适应的留下再繁衍,不适应的也被淘汰了,这才加速了进化。就是持有“非洲单源说”观点的人也是这么说的:由于非洲产生大裂谷,东西隔离,气候逐步发生很大变化,大裂谷西边保持温和湿润、雨林茂密、环境持续较好,祖猿就逐渐进化成现在的各种猿(黑猩猩、大猩猩、倭黑猩猩等);相反,大裂谷东边气候变干燥、森林变草原、严酷的环境迫使人类先驱直立行走,不适应的消亡了,勉强活着的就交配繁衍,经过物竞天择,才一步步进化为能人、直立人、智人。若东非可因茂密森林变为稀树草原可使祖猿进化为人类的话,那么,“中华曙猿”、“世纪曙猿”等也可因青藏高原的隆起而进化成“昆仑人”!为什么唯独非洲自然环境由茂密森林逐步变为稀树草原就能促进祖猿向人类一步步地进化,而其他地方的这样变化却只能接受迁徙过来呢?这显然与条件普适不相符,除非其他地方就没有祖猿、甚至没有过直立人和早期智人等。

1.6.3、迁徙能力

非洲的远古人类要完成几十万千米的群体迁徙,需经过无数的沙漠炎热无水、山高崖陡无路、冰川严寒无衣、猛兽毒虫猎食、同类熟地堵杀等,他们不仅需要具备穿越这五类地区的能力,而且需要子子孙孙坚持放弃原有的生活、挺进严寒的冰川而持续定向迁徙。

先从迁徙能力上说。现在就是对军队下达死命令,让他们带着家属从非洲东部出发、不得沿着现存的各种道路及道路附近徒步行走,在没有现代的武器和各种用具、没有任何物资供给和路途贸易、不与路途任何人交流求得帮助、也不受现代人任何威胁时,恐怕没有人能接受这样的命令,就是接受了也绝对做不到,千代万年也无法实现。因为,就是那些荒野求生专家在荒野生活都没超过七八天、二三十天,且大多数都动用了一些现代的用品,如:穿着衣服鞋子、背着背包、或带着小钢刀、或发现什么油或火石、或找到什么绳子、降落伞、塑料瓶、罐头壳、金属器具……等等,还没有看到过这些荒野求生专家,没有用到任何一款现代物品、没有后援而实施穿越某地超过半年以上的!更不要说携老带幼、孕产哺乳、无路无车无衣无锅无刀无供给的种群大迁徙了。

也许有人说,现代人的体力不如人类始祖。我想问,现代人的知识与智慧总比人类始祖好吧?而人类始祖能冠万物不就是靠智慧吗?若除了智慧,人类始祖又能冠过几种猛兽与猎物呢?又怎么会有能力穿越这五类地区,实现20多万千米的迁徙呢?而上述的军令至少比那时的迁徙少了同类堵杀吧!

再说人类始祖有没有这样的繁衍能力。我想请古人类学家或动物学家给计算一下,这样迁徙超过20多万千米的队伍,当时从非洲出发时最少需要多少人?当然要计入一路妇女生产婴儿的增量,也要计入幼年到成年过程较高的死亡率的减量,更要计入一路留下能够抵御猛兽或异族袭击的人员数量。真像影视中的七八人就能捕猎迁徙的话,就算你的智力略高于当地早期人类,也会被当地的人类群体给歼灭了,且不说“强龙压不过地头蛇”,也许早已被当地的水文气温和狼群猛兽所歼灭了。真不敢想象,要迁徙20多万千米的队伍,当时从非洲出发时需要多少人数?非洲又能留下多少人数?非洲当时人类始祖的有效繁衍能力有多大?

再说迁徙方式。有人明知上述的迁徙不可能,就说:所谓的迁徙路线,实质上就是人类无组织的小群体随机向四面八方不断自由扩散、不断在可生存之地安居的结果,不是有计划地组织大规模的迁徙过程。此说法就像我们上世纪常见的某些现象:随路走三五千米或十几千米,只要有水有地可种植的地方就有人居住,山区地少只住着几户几十户人家,而平原上的村镇郡县就住着很多的人家。这虽然接近人类的真实分布现状,但要完成20多万千米的扩散式迁徙,似乎也是不可能的。

为此,我们不妨对这种扩散式迁徙建立一个简化的数学模型:在远古时期,假设一个女人从14岁到35岁的21年时间内,平均每3年生1胎共8胎(有人预测狩猎为生的人类始祖平均寿命只有三四十岁,孕育与猩猩相近,多则只四五胎),若其幼子成人率按40%计(现在自然界的哺乳动物大部分幼子成长率还在50%上下,有的不到30%;人类始祖由于直立弊病造成的流产、难产和母子具亡,加上迁徙所遇的异族战斗、巨兽搏杀的伤亡,以及病死、饿死、摔死等各种意外伤亡,尤其是冻死这一生存环境的选择,成人率不会超过40%),平均每个女人可使3.2人长大成人;若男女相等,则平均每40年(平均寿命)一个女人能使1.6个女人长大成人;为便于计算,又假设在迁徙路线上,平均每次徒步100千米安营扎寨(老幼妇孕同行,还要采食与捕猎)作为一个扩散周期,在该周期内保持中心地100个女人不变,多余的人员随机向8个方向扩散,直到各向均为100个女人时计为一个周期结束;其中不计周期内各向来回扩散过程和后续再扩散增减及分布梯度等因素,仅计算该周期在迁徙主线上的前锋扩散结果;这样,原100人要变为800人,就需100×1.6n/40=800,n/40=4.4243,n=176.972年(现在丛林中的野生黑猩猩,在没有迁徙搏杀时都难以达到每177年扩张8倍的繁衍速度);再假设从东非经欧洲过西伯利亚到美洲南部这一路程为12万千米,则需要176.972×12/100=21.237万年。这样的扩散速度已与三次大迁徙严重不符,更何况非洲晚期智人初出非洲至今尚不足13万年呐!它们是如何到达南美洲的?上述结果仅是按周期内均匀直线扩散的人类繁衍能力计算的,若要计入远古时期御寒物不足,来自温暖南方的人类是不愿向北方寒冷地方扩散这一先利再避的因素,要等到其他方向人员过多、资源不足、没法生存时,才不得不向寒冷方向扩散的梯度(动力)因素,以及路途需穿越五类地区而艰难困苦的奋斗程度,那么,实际扩散时间要比模型计算的可能还要再长三五倍,除非是在百万年前就开始扩散了。更何况古埃及文明比文明程度相近的玛雅文明的时间仅早一二千年呢!

从上述的简化模型便可推知:从热带诞生的人类始祖,若没有经受亚热带、寒带的进化过程,是不可能完成20多万千米需通过寒带的迁徙。

1.6.4、迁徙动力

既然只有非洲的气候适宜人类始祖生存,其他的地方没法生存,为什么非洲的人类始祖却要向不适宜生存的寒冷环境迁徙?而客观规律则是:自然界中的动物只会向自认为更适宜自身生存繁衍的地方迁徙,这是动物先利再避、利己存衍的本性所致的,不为任何人的设想而改变。“更适宜自身生存繁衍”,就是动物认为某地方的气温、地貌、食物和水、被猎杀风险等生存环境比原来的好。那么,非洲的人类始祖为什么会逆自己的生存本性迁徙呢?这样的迁徙不是几个人、短时的冒险或勇敢精神等所能解说的!更不是为了征服世界、独霸天下,因为他们还不知世界与天下,仍在为了自己眼前的利己存衍而竭力奋斗呢!那么,是什么力量持续不断地迫使非洲人类始祖一代代矢志不移地朝着不宜生存繁衍的方向迁徙呢?

唯一能听到的解析是:人类始祖是逐猎而生、没有固定居所,长年累月不断地逐猎外迁,就造成这样的大迁徙。对此,大家不妨看看实例:首先,候鸟的迁徙能力、路线与规模,尤其是它的迁徙目的是什么值得我们参考。其二,一二千年前的游牧民族,他们也没有固定的居所,哪里有草去那里放牧,而他们的迁徙路线是怎么样的?其三,再看看非洲大自然中的食草动物的迁徙大军,它们是为什么迁徙、怎样迁徙的?其四,再看看非洲的狮狗豹犬等肉食动物,它们是追捕猎物的猎手,而主要猎物每年都在大迁徙,而它们的居宿地与捕猎路线又是怎样迁徙的?其五,再看看近代非洲靠采猎为生的原住民,他们又是怎样居宿与迁徙的?要知道他们还要找水、检树枝、修房、采果实等,比那些猎食动物麻烦多了!但所有这些迁徙都表明:除了避免伤亡风险外,几乎所有动物都愿意在熟悉的环境中生活,或迁徙到自己感知能获得更好生存繁衍之地去生活,我们不妨将这一特性称之为“避险迁好-”。避险迁好是动物先利再避、利己存衍天性的表现。人类先祖在御寒物不富时,向暖和地区迁徙会是自发的,向严寒地区迁徙只能是被迫的。动物也只有在当地没法生存繁衍了或感到危险了,才会做生死豪赌,拼死搏斗占地盘,或翻山越岭、漂洋过海闯生机,若能巧胜,则为自己谋得生存繁衍的机会。就是近代或现代的人类,大多数亦是听人介绍,甚至那里有熟人的信息,认为那里更适合自己的生存,才会想到迁徙,如某些难民。

若有人坚持说:就是直立人的这种越是艰险越向前、越是严寒越练冻的精神,才使之进化为人类的;对此谁都没法反驳。因为:人的思想意识会随时间与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所以,社会学科与时间一样是没法复现的。人们只能根据现有的一点物证按各自的逻辑进行推导,谁都没法证实“御寒物不足的古人类喜欢或不喜欢从温暖地方向冰天雪地迁徙”,只能确定现代人多数不愿挨冻或冻死。例如,你今天在这个地方对百人讲述了你的提议,表决结果没有被通过,若有幸让你重复这一现场,你就是同在此地、对原有的人、讲原来的话,就是赞成票相同的话,其赞成/反对的人员肯定已发生了变动,因为有些人的思想已随着对缘由/结果的传说、推测、想象而变化了,这就是社会学科无法再现的根源,除非已知是表演。这才没人去否定那些科教片:几个男女智人,手拿土制木矛、身披动物皮毛、赤脚在冰天雪地里行走、冻得瑟瑟发抖、肚子饥饿难忍、不得不冒险去猎杀从未见过的猛犸象和剑齿虎等猛兽充饥;遇到当地早期人类,还得防范与厮杀。古今中外,只有导演才会不顾避险迁好、利己存衍而令演员这样表演以博取观众眼球。我只能疑问:除了特殊任务或避难外,还有多少人愿意从资源丰富、生活优越的地方向生存环境恶劣、名利全无的地方迁徙呢?

在真实世界中,面对这样的环境、气候、猎物、食物、生育、繁衍和异族人堵杀等因素,哪一样会是非洲人类始祖迁徙20多万千米的动力?他们为什么要从已经适应了的温暖的非洲向这么寒冷的、他们不适应的、随时可能死亡的环境迁徙?我也只能问:坚持非洲人三次大迁徙观点者是否愿意带着家人和亲戚朋友做一次仿古真实迁徙的实验呢?哪怕现在的气温比远古时期温暖、且保证没有异族人猎杀。我想:现在若将非洲人送到北方严寒无人之地、只给他们几张皮毛和足量食物、让其独自过个冬季,只要惜命者,你就是给较多的钱也是不会愿意的。

再者,不要忘了人类自古就是杂食的群居动物。这一点从人类先驱至现代人的牙齿结构与狮狼虎豹、牛马羊鹿的比较中就能确定,因此,人类自古就是吃树叶水果、种子坚果、嫩草根茎等植食和各类昆虫、鱼类、兽类等肉食,只是各时期各区域的人类可能存在植食与肉食比例的差异,“逐猎而生”纯粹是为了解析人类三次大迁徙而作的与客观不符的主观设想而已。事实上:由于人类一直是杂食群居动物,所以不能将猎手的逐猎追击当成是群体的迁徙,还得顾及迁徙地的植食品种与产能是否可满足群体安居的需求,更要避免被冻死、被猎杀等风险,这是避险迁好的本性所决定的。也就是说,一个地域的植食品种太少、或有其他风险的话,拖家携幼者是不愿迁徙过去的,只能是猎手们外出逐猎后再返回群居地,非洲原住民就是如此。

1.6.5、迁徙外因

是自然环境迫使他们迁徙吗?若如此亦定会留下痕迹。人类始祖已是万物主宰了,要逼得他们在非洲大地难以生存的话,那么在非洲大地上的其他动物肯定是被猎食殆尽或将殆尽了;尤如现在的人口扩张、野生动物不断灭绝的一样。因为那时没有动物保护法规,不知迁徙之前有多少物种被灭绝了?

假如真的是天灾人祸所致的恶劣环境,就是万物之王的人类,其数量也必然大减,更无力远距离迁徙了。天择适应者幸存以适应新的平衡;这是大自然的平衡与进化法则,就是现代的人类和动物也受这一法则的制衡。如,公元前一二千年,圣经中记载的大灾难(地质灾害与瘟疫)使许多人踏上迁徙之路,其路线与距离等又是如何呢?近代史上也有多次局部饿殍遍野、瘟疫流行而群体迁徙的时候,其路途又有多远呢?现在非洲大草原上若遇长期干旱,狮狗豹犬等猎食动物也会数量大减,也没见离开原地域而远距离迁徙,当然也不会死绝,因为有别的动物尸体可食。

因此,就是自然环境迫使他们迁徙,从非洲迁徙出去的人口不会太多、路程也不会太远,因为遥远的外地是不适应热带人群生存的冰天雪地和未知的猛兽、更有与大裂谷相似的高山峻岭。假如是某一时期非洲变得太热而没法生存了,由此产生的向温带地方徒步迁移,距离也不会超过几万千米。更何况非洲至今一直有人类生存繁衍呢!

1.6.6、迁徙内因

是因为同类内部战争引起的迁徙吗?若由于同类为了争夺资源而发生的大规模战争,由此造成的迁移,通常是失败一方往隐秘的地方逃避,有一大块地盘能捕猎采食谋生即可,如深山、密林、山外等没有追兵的地方,一般单程直距也不出几万千米、人数也不会太多。因为所有战争都是为了猎夺自然资源、或奴隶苦力、或妇女生育等,还没有地域扩大几十倍、又不接收降民的战争,这是由战争的目的与属性所决定的。

有人设想:是战胜方连续不断地追击造成的。那我要问,他们连续追击的目的是什么?追击者的动因又是什么?造成战争的原有因素能持续多少代?

就如公元前一二世纪,游牧在河西走廊、是匈奴劲敌、并纳匈奴王子冒顿为质的月氏族(国),而后多次被匈奴击败,尤其是该质子逃回并取得匈奴王位后,此时的匈奴复仇不可谓不猛,不仅杀死月氏王,并不断长途追杀其族人,使月氏族多次迁徙而路途掠地建国,西迁的称大月氏、南迁的称小月氏,最远也仅迁徙到中亚。要知道这是复仇追杀、且可有马牛等助力了,若没有这两因素的战争又能追击多远呢!

因为战争的属性决定了战胜者不是占地称王、就是回去享受胜利成果。

1.6.7、迁徙方向

暂不说迁徙的动力、能力和内因、外因等因素了,就说他们要迁徙了,为什么要向北、向寒冷的地域迁徙,为什么不向气候温和、草木茂盛、猎物丰富、果实多盛、面积广阔的大裂谷西边迁徙呢?因为大裂谷西边就是容纳当时东边的全部人类始祖生存还是足足有余。难道生活在大裂谷东边的就找不到坡面或绕不过去?反而在20多万千米的大迁徙路上遇到陡峭山崖时却能攀登或绕道过去?就算在原生活地区附近绕不过去,到了非洲北部或冰川边缘后为什么不再南绕呢?难道他们还不会辨别一边是不熟悉的不适应的寒冷气候,一边是熟悉的适应的温暖气候?是什么力量迫使他们一批批、一群群不顾避险迁好、却要向自己不熟悉的御寒物不足的寒冷地方而冒死迁徙呢?

迁徙的时候好像不存在北半球比非洲还温暖吧?假如是那时非洲的气候太炎热了,它们也只需迁徙到现在的温带就够了,怎么还向冰川深处迁徙呢?

更难以接受的是:冰川南移、气候变冷时,当地的类猿人怎么不会向南扩散迁徙、却要坚守等死呢?甚至从非洲迁徙过来的人类始祖都忘了祖地的温暖了吗?尤其是冰期的寒冷又不是一夜突至、来不及迁徙就被冻死了。不知是谁给他们下达的只许单向迁徙的指令?使他们逆着避险迁好、先利再避、利己存衍的本能,一意北行、或坐待冻死、或等待后期智人来取代!

1.6.8、同族异化

若按照大迁徙理论,世界都是非洲后期智人的后代了,为什么在各地却进化出各种差异的人类?论皮肤:有白色、黄色、黑色、棕色等;论头发:有金长发、黑长发、黑短曲发等;还有眼色、身高、头型、面型、鼻型、血型、遗传性疾病等差异。为什么前两次迁徙后不在原地进化,而第三次迁徙后却使他们发生这样大的差异进化?

假设一个实验:若能在白人区域划出一块地给纯非南的黑人居住,并让他们一直保持同种交配,需经过多少年后,他们才能自然地变成金发碧眼深眼眶、高鼻窄脸白皮肤的白人呢?若几万年后,他们也不会变成这样的白人,那说明那时的黑人迁徙到欧洲地域也不能进化成白人,即非洲大迁徙不成立,可能同纬度的黄种人迁徙到欧洲也不能变成白人。若几万年后黑人能变成白人,则表明人种的差异是由自然环境所致的,即,不同人种在这里都会进化成同一形性特征的人。该实验也可让人们了解其基因的突变过程,哪怕是一点变化趋势也行。

1.6.9、迁徙规律

从上述八个方面的分析来看:非洲人类始祖的三次大迁徙,只是为了解析人类进化过程中遗骸的局限性和断缺性,与现在人类存在的普遍性和相近性而产生的一种假说而已。这一假说,不仅不分群居动物与独居动物、肉食动物与杂食动物的迁徙差异,也不能解析迁徙的动因、能力、气温、生存、繁衍等各种客观问题,还与条件普适、利己存衍、先利再避、避险迁好等客观规律相左,因此,还有待进一步假说。事实上:人类常安于熟地生活,当感到生存环境贫艰危乱时才会向富宜之地迁徙,是熟地安生还是陌地迁徙,及迁徙距离与规模等由其习性与能力所决定,其中能力包括对两地的信息获知、环境适应、资源可用、及与迁入地群体的实力差异等,我们不妨将此自愿自发行为称为“安迁习能-”。安迁习能是由群体避险迁好、利己存衍等所致的自然的生存规律,对大群体中的小群体(或血缘亲)的扩散同样适用,只是同一区域同一群体中的各小群体或个体,所处的生存环境不同、对贫艰危乱的认识也不同。就如人们认为A单位比B单位好,却有人努力要从A单位调到B单位一样,他只是谋求将自己的个体环境变得好一点,否则,谁都安于在原有较熟悉的环境中生活。

然而,统治与掠夺的迁徙和被人驱赶或贩卖的迁徙是两种不同的迁徙。如,早年英国曾用武力占领、统治、掠夺世界各国而成为日不落帝国,靠的是武力征服各地群体,鼓励国民到殖民地安家是统治与掠夺的迁徙,是暴利诱惑、实力后盾的自愿迁徙,当然满足安迁习能;而大批奴隶被远卖他国,是暴力绑架、利归当地的强迫迁徙,是由统治者的欲望所决定的,自然不适用安迁习能。

再说玛雅文明:无论是由于天灾(地震、风灾或干旱)还是人祸(战争或过度开发)使玛雅文明消亡,但在其兴与衰的过程中,人们都会不自觉地遵从安迁习能而聚散生活,只是下层的外迁者难以带走较多的文明,而掌握文明的高层,往往由于情感与尊严等因素而不愿放弃,最后只得与其文明同消亡,以致造成:在玛雅文明消亡的过程中,玛雅人所扩散之地都没有发现比原文明更辉煌的痕迹。

若按文明程度推测:若全人类果真是由东非迁徙而来,那么,东非必定有比亚欧更早发达、更早文明的痕迹,否则,就难以证明东非出现晚期智人要比亚欧早了。事实是:东非除了人类石骸较多外,还没有发现比亚欧更早文明的迹象。这只能表明东非骸存条件好,但文明(进化过程中行为的遗迹)较晚。这正好印证了:有人根据脑容量和颅骨结构分析,得出非洲黑人的进化要比黄/白人种迟了20万年。暂不计迟20万年是否准确,但道出其后进化的差异却是不容否定的事实;也许非洲真是被亚欧强拉入现代社会的。因此:只有亚欧的人类进化与文明比东非早,各有部分人为了避寒而迁徙到温暖的北非繁衍生息,加上原东非人的北迁,在北非、中东等地就产生了亚欧非人种的交配繁衍与不同智慧的融合、创新,才有了后来地中海四周的文明与遗迹,这才是非洲人基因的歧异率最大且涵盖全球的主要原因。

至此,非洲单源说和三次大迁徙假说仅有“一个物种只有一个出处”这一依靠了。





1.7、基因鉴别

基因研究表明:DNA分子的功能是贮存决定生物所有蛋白质和核糖核酸(RNA)结构的全部遗传信息、策划生物有次序地合成细胞和组织组分的时间和空间、确定生物生命周期的活性和生物的个性等,基因就是DNA大分子中能有效遗传的各个片段。因此基因鉴别技术不仅可为疾病的发生、诊断、治疗、预防、以及衰老等提供比对与参考,也可用于物种、人种、亲子关系、物证认同等鉴别,甚至可将某样本的DNA制成某一特定器官或一个活的生物。

于时,有人根据DNA的检测结果,判定北京猿人(70~20万年前生活在周口店)不是中国人的祖先、而是另类灭绝了的物种。为此,有九个方面值得探讨:

1.7.1、基因的时空

对于北京猿人不是中国人祖先这一结论,若是对同一时期样本间的比较与溯源,也许能让人信服,但用在快速进化几十万年的物种上是不合适的。现代黄种人与白黑棕色人的基因差异少,是不同种群间同时代的基因差异;黄种人与北京猿人的基因差异大,是几十万年进化后的差异积累;不同时空的基因是不能进行比较的!因为几十万年的基变万物、境选群形、群变改境的累积,其基因差异必然巨大,更何况还不知生存环境是怎样选择呢!

若要将不同时空基因的比较作为推断或追溯依据的话,如,以现代中国人的基因与某地某时某种直立人的较近、与北京猿人的较远等,就得先论证清楚:基因除了遗传以外还会不会发生其他的突变?若会突变(指DNA有插入/删除/替换,以及染色体的增/减/合并等),各地的猿人在后续进化过程中其基因何时发生突变、怎样突变、突变多少是否清楚?若这两个问题还没研究与论证,就用基因进行推断与追溯,会将科学变成伪科学的!因为,若北京猿人的基因是后来才发生多次巨大突变的,又由于各种群的异折进化不同,这结论就是“莫须有”的!除非已证明:基因除了遗传外不会任何突变。否则就犯了下列错误:

1.7.2、逻辑的断缺

逻辑的断缺是指:溯源的起点客观正确、中间断缺未证、结果臆想跳出。

例一,“亚硝酸盐对人体作用”:2001年在对腌菜等检测时发现亚硝酸盐含量超标,而浓亚硝酸盐是高度致癌物质。于时有专家就在各媒体告诫人们:不要吃腌菜腌肉以降低致癌率。我听后慨言:这两个发现是正确的,专家的结论是“莫须有”的。有同事问:为什么这么说?我说:从逻辑上讲,要得出后面的结论,中间还需做许多的验证工作。如:腌菜等亚硝酸盐的浓度是多少?浓度不同的亚硝酸盐对人体的作用是否一致?低浓度亚硝酸盐与其他食物一起进入口腔、混入唾液咀嚼后是什么反应?入胃经胃酸搅拌后又是什么反应?再入肠经大量的菌群分解后、由肠道吸收到血液里又有什么反应?此时的低浓度亚硝酸盐已是什么状态、对人体有什么作用?缺乏这些应有的中间过程的研究,怎么能凭前两点发现、就想当然地得出这样结论呢?从客观上讲,过去山区里的和不算很穷的非山区的人们,几乎天天都与腌菜等为伍,也没见癌症比不吃或少吃腌菜的城市里的人高,相反,许多长寿村的人们还常吃腌菜腌肉腌鱼呢!由于我人微言轻、说过也就算了。谁知七八年后,有专家在媒体上解析说:常吃腌菜腌肉的人,由于他们同时也吃大量的蔬菜水果等,其中的维生素C与亚硝酸盐反应后就使其失去了致癌的作用,因此多吃蔬菜水果是有利健康的。不敢说此话是“莫须有”,但也是“针孔之见”,只是面对常吃腌菜腌肉的人并没有这样高的致癌率的客观事实,为自己寻找一些下台阶的理由罢了。在没有全面研究食物中的低浓度亚硝酸盐在人体各过程中的反应与作用时,就这样下结论就是逻辑断缺、哗众取宠、误导他人的行为。

例二,“产婆蟾形性特征变化”:据说产婆蟾常在湿地穴居,其形性特征与某些水生蟾有两点明显区别:一是雄性没有婚垫,即在交配时前脚掌上用于抱压雌性蟾滑溜的背部所用的黑色防滑指垫;二是雄性将受精卵带缠绕在后腿上,在湿润的环境中孵化,待小蝌蚪快要出卵泡时,再放入水中。据说,当时有位科学家A声称将产婆蟾在水中培育几代后,受精卵也在水中自然孵化了,并有了婚垫。而后有科学家B驳斥,认为A的实验不能证明生物有后天获得性遗传,婚垫是人工注入黑墨所致。使得A的申辩无人信,上山饮弹自亡。后来,有说这么多的受精卵才孵化出这几个样本,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有说墨是样本久后变色了才补上的;有说别的科学家几年后在自然界中也发现了与A相同的产婆蟾。该实验的真伪已扑朔迷离、现今无需辨别。本文只想借此例提醒基因研究者不要再犯“亚硝酸盐对人体作用”这样逻辑断缺的错误。产婆蟾能否产生婚垫,要看:产婆蟾与水生蟾的基因是否相近,不同的生存环境能否激发某些“垃圾基因”起了作用;生存环境中是否有其他因素使其基因发生了突变;产婆蟾对生存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是否一定需以基因突变的形式来表达;产婆蟾的婚垫是否就像人们劳动所成的“老茧”一样与基因无关;或许还有其他原因,参见“基因的变因”。但此事却让我们惊醒:只知受精能使基因重组突变,在未知其他因素能否促使基因突变、形性特征改变时,就用基因下结论,真会产生“依据是正确的、结论是莫须有的、结果是害人的”后果。

1.7.3、逻辑的悖论

在基因理论中:每个动物的基因都是不同的(唯一性),每个动物的基因一生都是不变的(不变性),动物各器官的细胞与功能虽然不同但其基因是相同的(同源性),动物交配繁衍只会继承父母的基因(遗传性)。若动物的基因只有唯一性、不变性、同源性、遗传性这四种特性,且都是正确的话,就会产生两种与客观事物不相符的结果:其一,若基因自身不受任何外界因素影响保持不变,只有各生物的交配受精才会形成基因的重组突变,那么,生物只能在保持其染色体数量与DNA链长相同下,发生同类不同组合的差异了,这样就没有低等生物向高等生物进化的可能了;动物也只有同种的个体形性特征的差异,就无需界门纲目科族属种之分了!就是这样,各物种的初始动物(如哺乳纲种脱氧核苷酸

若基因九任还不能完成,那么人类进化过程的基因带还不知,怎么能凭时间相隔甚远、地点相距甚远的几个离散点的石骸标本的基因,就对遥远时空的样本评头论足呢?就算暂不考虑骸存条件、异斥多骸、个群差异、石骸逻辑等因素,凭非洲的石骸状况,目前还难以进行多边拟群,更没有得出其进化过程中群体的基因带,怎么就能用非洲古人类离散样本的基因状况,去衡量或推测不同时空的人类基因如何突变呢?难道不知三促变因中不同因素会使随机多变的基因发生不同的突变、不同的生存环境会选择不同的基因生存繁衍吗?

1.7.6、世人同母说

据说,人体每个细胞中有核DNA和线粒体DNA,其中线粒体DNA编码区域有37个基因,非编码区是基因突变的热点;人类的线粒体DNA是严格的母系遗传,即男性的线粒体来自母亲但没法遗传给下代,而线粒体DNA的核苷酸替换率为每百万年2%~4%。

20世纪80年代发现:世界不同种族居民的线粒体DNA平均歧异率为0.32%;而非洲人之间的线粒体DNA歧异率最大,这表明非洲人线粒体DNA中所积累的突变最多,从而证明非洲人是最早出现的现代人类、是最古老的种族。因此,有人据此推说,现代世界各种族女性的线粒体DNA都遗传于生活在14~19万年之前的一个非洲女性(简称“世人同母说”)。同理,Y染色体是人类23对染色体中的一条性染色体,有人根据对Y染色体的研究得出:美洲大陆的男人们只是两个父亲的后代,其中一个父亲是1.8万年前通过百令海峡的西伯利亚人。

对世人同母说我有三个疑问:一是线粒体虽然只随卵子遗传,但其DNA中的37个基因分别对应人体的哪些形性特征?现在世人线粒体基因0.32%的歧异对应人类哪些形性特征的差异?二是线粒体DNA的核苷酸替换率为每百万年2%~4%,是实验室环境中发生的、还是在严酷多变的生存环境中发生的?是人体细胞复制中随机产生的、还是有序变化的?十多万年来线粒体DNA就不会因生存环境中的三促变因(尤其是辐射、微生物、病毒、化学物质等)而发生突变吗?三是线粒体中非编码区内的DNA有何作用、又分别对应人体的那些形性特征、又是如何变化?假如上述问题都能确定了,也许世人同母说对独居物种在非物竞天择的生存环境中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假如还不能确定,那么这个假说只会对他人的研究产生错误导向。因为,十多万年来生存环境变化起伏,可能会引起线粒体DNA发生我们现在还未知的突变;更有生存环境对生物(基因)如何选择与淘汰我们还不清楚;因此,这是逻辑断缺的推论。

若用三角形“△”表示世人同母说,底边代表现在全世界女性,两腰是由线粒体替换率所确定的直线,顶点就是十多万年前非洲的那一位母亲。可以证明:世人同母说是错误的。

首先,世人同母说的理论基础不存在。假如还不完全清楚三促变因对线粒体DNA变化的影响,还没有完全知道线粒体各基因对应人类哪些形性特征,还不清楚怎样的生存环境会选择怎样形性特征的生物,那么,两腰直线就不存在。说不定底边这些点所对应的上方则是比底边还长的非常离散的许多点,最终会形成现在的底边是被漫长的物竞天择所致的结果。

其次,世人同母说的推论方法不适合自然界的群居物种。对群居动物而言,进化是群体的渐变寓于个体的突变之中,不是某一个体的突变所能主导的。也就是说,物种进化是由许许多多个体的突变(含变多、变少)、没变、早变、晚变等特殊性,经物竞天择之后构成了群体渐变的普遍性;群体渐变的多少与快慢,取决于个体变化的多少与幅度大小,而变化的个体多少与大小均取决于生存环境的变化与选择。对自然群居物种来说,任何一个个体基因的突变是不能左右或引导群居物种形性特征的进化,只有当该基因突变有较多个体、且成为形性特征相近的群体而繁衍时,才能驱动物种的进化。就如现代社会中,因个体基因发生突变,成为二米多的大汉、或力大如牛的壮汉、或毛孩、或柔韧如丝的软女、或记忆力超群的伟人等,尽管人们羡慕而向往,但其经过七八代、几十代后,就会消失于群体中再难分辨了,这种现象被人们称为“同化”。反之,假如某一个体的基因突变成为当时群体中某种形性特征特异者,若没有现代技术与环境给予专护,在远古的自然环境中更易夭折,这是“枪打出头鸟”“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好汉架不住人多”“淹死会水的”的作用,也使同区域相近的不同物种其形性特征的差异必是不连续(空缺)的原因之一,详见“2、动物”。只有当某种基因突变在群中有相当数量、不断再现、且能互相融合成为形性特征相近的小群体时,才有可能得到有效的繁衍。

假如真有世人同母,那么,请问该母亲是怎么来的?该母亲的线粒体与其姐妹的相同吗?若相同,其姐妹的子女的线粒体亦应都在这“△”之内!若不相同,就有两种可能:一是会突变,若该母亲在该生存环境之下可以由其母亲的线粒体突变而来,那么,同时期的及以后十几万年间“△”之外的女性的线粒体都有可能发生突变而部分进入这“△”之内!二是仅有恒定歧异率,就像许多顶点相近的相同三角形必有重叠的一样,必有其他母亲十几万年来所繁衍子女的线粒体重叠在“△”之内。因此,凭什么说十几万年前的该母亲的姐妹们的后代线粒体的变化,就不会与该母亲的后代线粒体的变化交叠在现代的女性中呢?除非人类不是群居动物,或当时其他的女性都死绝了,否则在逻辑上就不成立。

其三,世女同母说的数学模型没有考虑物竞天择法则。就数学模型而言,假如有若干个相同的等腰三角形,底边在同一直线上且微距放置,你能说在一个三角形底边长度内的所有点都是隶属于某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吗?显然不能,因为这点可能属于若干个三角形底边中的点,其顶点自然有许多。该几何模型的准确解析应该是:若有许多相等三角形,底边在同一直线上微距放置,那么任一三角形底边长度内某一点的顶点,必定在平移两腰下端至该点且连接两腰上端的线段内。若将此解析用在线粒体的变化上则是:以现今世界女性线粒体歧异率0.32%为底,以14~19万年前的线粒体歧异率0.64%为顶,构成一个等腰梯形,这是世人各群体近十几万年来异折进化造成线粒体基因带逐步近化的结果,我们不妨称之为“近化模型-”。

人类进化的近化模型表示:若线粒体DNA的替换率为每百万年2~4%且不受三促变因干扰而恒速变化、现代世人的线粒体DNA的歧异率为0.32%,那么在14~19万年前人类的线粒体DNA的歧异率应在0.64%以内,所缩减部分是被物竞天择所淘汰了;若线粒体DNA的替换率可受三促变因而变化,那么十几万年前的歧异率可能更大。现在非洲女性的线粒体DNA歧异率最大,除了她们没有经受许多一致性生存环境的选择而更易维持DNA多样性以外,更主要的是由亚欧人种扩散至北非交配繁衍所产生的。未经一致性的选择指:非洲南部的人类至今没有经受过严寒气候的淬炼、寒热交变气候的筛选、相互利用与欺骗的淘汰、靠知识求生存的洗理、高度文明规范的过滤、财富诱惑竞争的搏杀等选择与淘汰过程。非洲北部是亚欧智慧者避寒自然扩散至此,成为亚欧非人种的交汇之地,所以,也是涵盖世人线粒体DNA之地。

1.7.7、基因的作用

基因具有生物个体形性特征的记录、再生、被选等作用。记录:即DNA记录着决定该生物的所有蛋白质和核糖核酸(RNA)结构的全部信息、确定了该生物体所特有的形性特征,使对生物个体的鉴别成为可能;再生:则指DNA确定该生物有次序地合成细胞和组织组分的时间和空间,确定了该生物在非物竞天择环境中的生命周期,即生长过程,使现代基因技术可用于治疗、器官培育、甚至用一个细胞再生为有生命活力的生物体等成为可能;被选:是指基因的随机多变特性在三促变因的作用下,使不同的生存环境有了选择不同形性特征(DNA)的生物体生存繁衍成为可能,造成了物种的多样性。这是我对基因九任第一项的理解。

有人说:人类进化过程就是基因在千变万化中,由偶然的偶然存活下的个体而产生的。此话若单就基因的随机多变而言尚可,而对物种的进化则过于片面。这如同“世人同母说的推论方法不适合自然界的群居物种”中所述的那样,任何一个个体基因的突变是不可能左右或引导群居物种形性特征的进化,因为不是被同化了,就是被排斥扼杀了。然而,有人却根据片面说法进行推测。如:美国科学家发现,人与黑猩猩相比丢失了510(有说583)对基因。就有人认为,是人与黑猩猩的共同祖猿有部分丢失了这510对基因,就失去了对头颅的约束而使脑部增大,才进化为聪明的人类。这一说法是不成立的:其一,物种的进化是由生存环境对随机多变的基因所做的选择。一对生物生出10个或1000个后代,只表示基因同代数量的多少,还不足以影响种群基因带的带宽及偏移,更不表示物种进化了。基因的变化与物种的进化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基因变化是各种群的生存繁衍能时刻产生出成千上万个基因(形性特征)有差异的生物个体。我们不妨将随机多变的基因在三促变因作用下,时刻可诞生出千万个形性特征不同的生物简称为“基变万物-”。而种群的进化则是由于基变万物后,只有群体间基因差异较大、群体内基因相近的几个物种生存繁衍;这是因为物种只有靠群体才能生存繁衍,生存环境易使孤独个体在竞争中消失了或得不到繁衍,详见“2、动物”。如:三促变因中的某些因素使生物体发生染色体的增减、基因的插入/删除/替换等突变,若这一突变后的生物能适应当时的生存环境而得到有效繁衍就可能成为新物种,若不适应(含中途夭折和长寿不繁衍等)就消失了;也就是说,种群的进化就是生存环境对基变万物的选择。其二,不是丢失了510对基因就对头颅没有约束了。若丢失的510对基因后对头颅生长就没有约束了,为什么我们的脑部不长得更大呢?非洲人的脑容量却这样小呢?实际上,各基因是受DNA协调控制的,其生发与约束作用是同存的,边生发边约束(代谢)最终凋亡。人比黑猩猩的脑容量也仅仅是适度增加而已,原因也不一定是丢失了这510对基因,否则,你将黑猩猩的基因中删除这510对后,再进行克隆试试看。其三,不是脑容量大就能成为聪明的人类。尽管人的脑容量比其他灵长类的大而重,但不是脑容量大而重就一定能成为人类的;海洋中有一些鱼的脑容量要比人类的大好多倍,可它还只是鱼,也没有比人类更聪明,大象等动物亦是如此;渡鸦的大脑虽然只有黑猩猩的26分之一,其智力(CylinderTest)却与之相同,甚至还要比脑容量是其70倍的倭黑猩猩、以及94倍的大猩猩更高;非洲黑人的脑容量只有黄种人的2/3多一点,可他也是现代人;同种族的人中也有小脑袋的比大脑袋的更聪明。

至此可知:物种进化了,基因肯定变化了;虽然已存生物的基因正常不发生突变,变则非奇即病,但无论个体基因何时突变,也不代表物种的进化;其间存在个体基因唯一性与种群基因带的关系。进化则是“基变万物在境选群形、群变改境的互含推进中产生了异折进化”,才使大千世界有了千姿百态的种群,常简述为生存环境的选择。

所以:基因变化与物种进化不在同一时空;产生基进悖论的根源是在不知基因的随机多变特性与三促变因的作用及生存环境的选择下用断缺逻辑三级跳的方式产生的。

1.7.8、基因的应用

有视频报道,过去人们将形性特征相近的两种动物划为同属异种,但经基因测序后,将它们变为异科了,反而与他毫无相似之处的动物归为同科。我不知道是怎样利用基因的相似度来划分动物的科族属种的?

想想看,人与果蝇共享60%遗传信息、与老鼠的相似度是80%、与黑猩猩的相似度为98.5%(有人认为99.4%功能基因相似),而两人之间的基因最大差异可达1.5%,假如不是按序位比较“决定人与黑猩猩之差别的基因”,而单纯以DNA总的相似度来计的话,是否存在把某人当成猩猩、把某猩猩当成人的风险呢?另外,当某一物种分别与另两种不同物种的DNA有相近的相似度时,如人与黑猩猩和倭黑猩猩,而那两物种形性特征却仍有较大差异;这也许是有限的差异发生在不同序位上对动物形性特征的影响是不同的。由于DNA的这种特性,建议在鉴别物种的科族属种时,应先根据那些序位的基因怎样差异来区分不同科,同科后再根据那些序位的基因怎样差异来区分不同族,同族后再根据那些序位的基因怎样差异来区分不同属,同属后再根据那些序位的基因怎样差异来区分不同种,……。也就是说:应该在全面了解各染色体DNA长链中各序位是何种脱氧核苷酸及其对应生物何种形性特征之后,再按各序位的基因状况鉴定动物的科族属种等;即,动物分类仍按其形性特征,基因检测只是对其形性特征的校准与鉴定。幸好现在的基因鉴定基本都是了解其大致形性特征(物种)后才做的,没有对一个未知的DNA做界门纲目科族属种的鉴定及其形性特征的复原,否则,单用DNA的总相似度来区分,恐怕风险太大。同样,还有各染色体的基因与界门纲目的对应关系等。

有视频说,现代人中有1~4%的基因是尼安德特人所特有的,而非洲南部没有迁徙出去的人则没有。于时有人推测:除了非南以外的世人都是非洲晚期智人迁徙到欧洲后,是非洲女性(世人同母)与尼人男性交配所生的新晚期智人后代;现在世人基因中所含尼人基因多少的差异,是由多少代非洲女性再与多少代混血男性婚配的差异所造成的。若这种说法成立,人类第三次大迁徙的路径就得改写成:非洲晚期智人北迁占领欧洲(德国)产生了混血的新晚期智人后,再兵分两路,一路按计划北上,一路回归南下,到达非洲北部“过家门而不入”再向东迁徙,……。就是如此改变了,“非洲单源说”还是难圆其说。

假如真是非洲晚期智人取代了广布于欧洲十几万年的尼人,那肯定是尼人战败了,不是被非洲人杀绝就是被驱赶到绝境而亡。而战胜方的非洲晚期智人,怎么都让自己的女人与战败被俘的男尼人交配产子呢?怎么不让战败方的女性与自己交配产子呢?而且前者数量之大不是偶然几个非洲女性被俘虏后又被夺回所能实现的,否则,尼人的基因是不可能成为现在世人都有的基因。若想让战胜方的女性基本与战败方的男性交配产子成立,那么征战欧洲的非洲晚期智人的社会形态,既不是狮子模式、也不是黑猩猩模式、更不是现代人模式,只有是斑鬣狗的加强模式才有可能;若非洲后期智人的社会形态是斑鬣狗的加强模式,女性就应该比男性更高大、更强壮、更主观强硬,但这与事实相反。

另外有人说:尼人是在冰期被冻死后才被非洲人取代的。你想想,在寒冷之地经受十几万年(大于一个回旋期)物竞天择进化的尼人反而会被严寒冻死而灭绝,而生活在热带从未经受过寒冷生存环境选择的非洲人却能经受住这严寒而取而代之,不知这个逻辑是怎么产生的?难道真有什么先知者事先给北迁的非洲人个个都植入部分尼人的基因,否则,尼人死绝后才被非洲人占领的,那么,这1~4%的尼人基因又从何而来?

今天又看到一篇报道,2001年在乍得的沙漠中发现了700万年前的人类头盖骨——图迈,报道说:图迈对人类进化研究的影响无异于“一颗小型原子弹”,打破了“东边霸权”。而对本文而言,图迈的出现仅为本文观点又增加了一个佐证而已。

要说“原子弹”,2008年丹尼索瓦人Denisovans),对研究人类进化用基因方法者来说才是“一颗原子弹”。试想:在3万年前曾与现代人共同生活在地球上丹尼索瓦人,线粒体基因来自母,但核基因尼人兄弟,牙齿结构更接近共同祖先海德堡人青藏高原发现的人类下颌骨化石。这些结论建立在低质量基因组测序上,充斥着大量错误和缺口。丹人基因组表明四处游荡与尼人,与如今生活在中国以及亚洲其他地区的人类祖先当今藏族有基因片段另一种在3万多年前生活在亚洲地区的远古人类大洋洲某些人种祖先,……

显然,已有的假说随着石骸样本发现越多、时空逻辑上就越陷窘境。若能换种思维:先根据石骇逻辑摒弃各个体样本间的简单连接与直接推演,将发现的各“人”样本基因(形性特征)看作是那个时期可到达范围之内的群体基因带中的一个有待多边拟群的个体;再根据三促变因可使随机多变的基因产生基变万物,万物以安迁习能生活,各地种群被不同的生存环境选择(境选群形、群变改境)产生了异折进化;这一假说可解析各种石骸标本(含已发现和未发现的)及各种群的进化过程。如:从海德堡人、经尼安德特人、到现代的欧洲人,地球经历了几次冰川南移北退的回旋,而每一回旋过程其生存环境都会发生很大变化,不仅会促使人类基因突变甚至加速突变,而且也加快了境选群形的过程,这才保留了适应寒冷或交变气候的这1~4%的基因,其他的在不断突变与选择中逐渐进化成为现在的白种人了。同理,现代黄种人的这1~4%的基因也可从“昆仑人”,经元谋人、蓝田人、北京人、至金牛山人、马坝人、峙峪人、山顶洞人…,形成河姆渡文化、仰韶文化等境选群形而来。而非南的人类没有这1~4%的特有基因,是因为他们没有经受过寒冷或交变气候的境选群形,亚欧人种也未扩散到非南。

此假说可有旁证:一是亚欧的黄/白种人与黑人交配的下代是黑人,而下代再与黄/白种人交配的下代仍以棕黑为主基调,可见黑色的基因是十分顽强的,加入50%乃至75%的黄/白种人的基因组合突变都难以使其改观,除非三促变因使随机多变的基因发生系统性地向黄/白人种突变,才能产生个体的黄/白人种,这概率几乎是不可能事件;而要使群体基因都同时发生同样的系统性突变,几乎是不可能概率的n次方(n随群体大小变化),若不是群体同时同样的突变,最终都会回到黑色,除非是非洲第三次大迁徙出发前的人类都是白色的!凭此就可主观判断:就算有黑人群体迁徙到北半球,若要黑人进化成黄/白种人,需要群体中各个体基因同时发生这样系统性地突变,这几乎是不可能事件。二是欧洲古人类学研究者将尼人的骨骼与头颅遗骸还原成完整的人体标本,再将某人易容并化妆成该标本模样,让他在欧洲某城市的街道、商场、地铁中活动,据跟踪视频显示,该“活标本”没有引起任何人的关注;这表明尼人的形性特征与现在欧洲人的差异不大。若让该“活标本”在黄种人或非南黑种人的城市中活动,肯定会成为众人瞩目的对象,因该“活标本”与他们的差异太显目了。由此推测:所谓的尼人特有基因可能就是适应寒冷或寒热交变气候的基因,有此基因的非北黑人是亚欧人种与之杂交的后代,这才是除非南以外的世人都有“尼人特有基因”的原因。

又如2020年流行世界的新冠病毒疫情:在中国爆发疫情后没有几个月,就发现此病毒在美国、意大利等地比中国早就已存在了,而后又在英国、非南等地发现了该病毒的变异毒株;尽管现在知道该病毒可通过呼吸道飞沫及其气溶胶或密切接触(含物体)等方式传播,但有的感染了该变异毒株者,没有找到该变异毒株传播到他身上的途径,却发现该变异毒株已向后传播了。至今新冠病毒是什么时候在何处由什么病毒怎样变异而成的、变异毒株又是何种状态的新冠病毒怎样变异而成等还没弄清楚,人们还在为此苦苦追溯。若人们已知道了病毒基因也在变化的生存环境中被不断选择(致人死亡后它亦被淘汰了)产生了异折进化,就会知道病毒也在基变万物、境选群形、群变改境中向更能利己存衍的方向进化,就会坦然面对今后可能传播更快、致死率较低、防免疫更好、品种更多的变异毒株,去寻找更有效的防治方法——构建新的种群环境了。这只是本文观点的一次应用。

我们知道了基变万物、境选群形、群变改境之后,在基因九任没有得到确定之前,基因在生物进化领域的应用,最好仅限于:利用基因检测技术和基因与生物形性特征的对应关系,将某些残缺样本(如牙齿等)勾画成个体生物形性特征完整的标本,有利于多边拟群的实现,这对研究生物进化有不可替代的重大贡献。

1.7.9、基因的责任

想用基因对生物进化进行追溯而不犯逻辑断缺的错误就得完成基因九任。

一类是研究DNA各基因与形性特征的关系。基因九任第2、3、4项,主要是研究如何合理将30亿个碱基对进行分段,各序位基因(含如何组合)如何变化对应生物哪些形性特征、会有哪些变化,建立各地现代人的标准DNA数据库等。这样它除了可以根据每个人特定的基因识别谁是谁、可用诱导多能干细胞再造某器官等以外,重要的是还可将基因技术用于临床诊断与治疗疾病、延长寿命、预防出生缺陷等再生医学。

当基因研究者不再在某个生物体的DNA基础上插入/删除/替换某些基因,而有能力将不同生物体的某些功能基因取过来,组合出另一种完整的染色体及其DNA,并使其成为能自然繁衍的人类宠物。如:基因九任4中的“具有与人类相同性器官及交配激爽感与欲望的…宠物猩猩”。能重组出这样的宠物,不仅表明对DNA研究及重组技术已完全成熟了,对个体生物中各基因的相互作用、相互关系、及其与各形性特征关系等已经全面掌握了,并有能力根据某一样本的DNA勾画出该生物完整的形性特征,能发挥基因对生物进化研究的应有作用;也能为探索人类进化过程提供实验动物。要确定各生物功能需对应哪些基因组合来实现,可能还有待于基因测序和研究方法的进一步完善,至少有效率更高、序位与结构更精准的基因检测方法的应用。

第二类是研究基因随机多变的原因与痕迹。基因九任第5、6项,主要是研究三促变因会使那些基因发生怎样的突变,并从中找出其变化痕迹和对应关系。以三促变因中的辐射为例:何种射线、怎样强度、照射多久,能使正常生长的细胞、卵子、精子、受精卵等基因在那些序位发生怎样的变化及变化过程,并得出其变化痕迹与规律,再根据基因与形性特征的关系得出其个体的形性特征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能否生存等。同理,再逐一得出三促变因中各因素和各组合因素对基因变化的影响与痕迹,并得出基因怎样变化易得什么病而早亡,怎样变化是改变其形性特征而能适应什么样的生存环境强盛繁衍等。然后结合第一类的技术成果,就能将基因测序应用于临床诊断,推测产生疾病的原因、预测未来的疾病、预防疾病的发生、营造使人健康的环境、判断某种基因的生物是否适应某种环境等。

第三类是研究基因被生存环境(含基变万物、境选群形、群变改境)选择后所产生的基因带。基因九任中第7、8、9项,是将基因理论用于物种进化过程的推断必须要事先完成的任务。故必须在一二类任务的基础上,再研究几百万年来各地生存环境发生过什么样的具体变化?再研究生存环境的每一变化会使那些基因产生什么样的突变?同时研究什么样的生存环境会选择什么样的形性特征(DNA)的生物得以生存繁衍?当环境与基因带都全面掌握、并形成系统理论时,可初步得出:各种生存环境的变化会选择那些形性特征(DNA)的群体适合生存与繁衍的概率有多少,这是对境选群形的具体量化表示。这时,才可根据各样本基因的状况,用基因理论探讨物种进化过程中的各状态,才可能有效删选偏离群体的样本而保留近似群体形性特征的样本,才能推测某些基因是怎样突变、使人的形性特征有什么变化,才能略知什么样的生存环境能使什么样基因的人群易于繁衍,才能鉴定该基因样本是物种进化中被淘汰了的、还是继续在进化的概率。只有研究到这里,才能推断说,北京猿人可能是中国人的祖先或是被灭绝了的另一物种,才能说欧洲人是尼人的后代或是非洲新后期智人的后代等。

但是,假如想拥有各地人类进化的基因带,至少需拥有各地生存环境发生较大变化前后的群体样本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后的数据库。若难以确定何时生存环境变化对基因变化的影响,就粗略选择几百万年、几十万年、几万年、万年、几千年前、现代等各时期各地域的群体样本进行全基因组的精确测序并建立数据库。再结合上述的各生存环境选择何种基因的生物生存繁衍的概率大小,也许能模拟出各地人类进化过程的基因带。可惜,不可能有如此多而全的样本数量,更不要说基因测序的精准性与工作量了。

反之:若能确定自然界中生物DNA的随机多变是没有规律可循的,三促变因使基因如何突变是不可预测的,基因的繁衍又是被生存环境适应性选择而有异折进化可能的,各地又不可能有连续的种群石骇样本(记录)供查,那么,依靠实验室中DNA的变化,是无法完成基因九任的,基因方法是不适用于不同时空中的物种自然进化的研究与推测(溯源)。若这一结论能得到证明,也是对基因研究的一项重大贡献。

据说本世纪有514名美国科学家(其中有生物学家、化学家、物理学家)联名质疑进化论。报道说:“科学家们对微观世界的一个分子进行研究,他们发现这个分子之所以具有一个整体功能,是因为这个分子是由无数个零部件组成的,每一个零部件都各司其职,各自发挥着自身独特的功能,有的负责能量运输,有的负责指挥方向,有的负责废弃物质与能量的处理,有的负责协调各个零件的关系等,如此这般复杂的分子内部结构,比世界上最复杂的加工厂还要复杂很多倍,研究发现,这些零件必须同时具备,少了任何一个,整体分子的功能都不复存在。”于是他们认为这是进化论所无法解释的。假如他们研究的这个分子是DNA的话,这是他们急于求成,想将自己在实验室中对DNA的研究马上用于物种自然进化并成为主导者所造成的。假如这些美国科学家能平心静气地按照基因九任分项逐步研究,就不会由此看法了;他们若另知基因的随机多变、三促变因、及其基变万物、境选群形、群变改境、和异折进化后,就会重新评估基因的研究方向、创新高效精准的测序方法。

至于进化论能否对如此复杂的分子结构进行解析,不妨做个假设:有个拥有各种小汽车、小货车、客车、大卡车等全部零部件的大市场,且无限供应、提供装配条件;再在懂汽车结构原理的人中随机选万/亿人,让他们各人任意组装一汽车。结果是:有的不到一年就完成、有的十几年还没完成;有的像熟悉的车、有的不像;万/亿辆车中可能只有百来辆能发动、几十辆上路就出问题、十几辆能持续使用,也许有一二辆车的性能比想象的要好,就被他人连续仿造或改造了,甚至没有交流的两人却组装出性能相近的好车等;事后第一辆好车是谁装搭的已难寻记录追溯了,只是在此基础上不知经历了多少年,又有更多不同的好车不断诞生,车辆的零部件和装搭市场与装搭人员更庞大、更复杂、更普遍了。最后发现:车辆的形性特征千姿百态,大小、用途、性能、时空等各异,就是外表相近的,其性能、油耗、驾驶感等亦有差异;但有两点相同:没报废的车基本还能在各自时空内驾驶;万亿废品与没有用到的零部件都是他人需要的资源。这一假设,就是基因的随机多变、三促变因以及基变万物、境选群形、群变改境、异折进化对进化论的形象解析。这些科学家之所以会抱怨,是因为他们持续辛苦地研究了近一个世纪,至今还是上述假设中的只会发动、驾驶或局部改装的人,而且有时还分不清零件与部件,甚至某些部件功能是由哪些零件如何组成的都不知,又怎么能完整地寻得合适的零件组装成能驾驶的汽车呢?只能感叹:这样复杂精密的“汽车”只有上帝才能设计制造出来!以掩饰自己忘却了基因的随机多变特性和三促变因的作用。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说:“一个物种只有一个出处”的观点是不妥的。原因是:它将实验室中核糖核酸的替换率代替了自然生存环境中DNA的突变,将基因相同的概率等同于基因相近的概率,忘了每个生物DNA的唯一性构成种群基因带(如人类间基因最大差异可达1.5%)与种群间基因带的重合度(如人与黑猩猩基因相似度98.5%或99.4%)的关系,不知三促变因对基因随机多变的作用,更不知在境选群形、群变改境中基变万物是如何被选择等概念,才片面地否定了相近相似的两片树叶有来自两颗树的可能——异折进化。假如我们将以实验室中基因相对稳定变化代替了自然界中基因在三促变因作用下的随机多变特性简称为“以稳代随-”;以个体生物形性特征的差异是由基因的唯一性所决定而掩盖了种群形性特征的进化是由不同时空的生存环境选择所决定的现象简称为“以唯盖选-”。那么:将基因方法用于物种进化或溯源的错误在于以稳代随、以唯盖选而产生了基进悖论。例如,按DNA的替换率可溯源到何时何地大概应是什么样基因(形性特征)的生物生存,而生存环境却选择了未知其突变的其他基因(生物)生存繁衍了,这样的溯源与判断除了干扰作用外还有什么意义呢?

若不将基因作为物种进化(生存环境的选择)研究的主导者、判定者、溯源者,而仅作为个体形性特征(基因)的唯一性来研究,那么:研究DNA(基因组)可建立现代各地健康长寿人群的标准数据库——46棵基因树,并得出各基因树的枝杈变化与生物形性特征的关系,就可用此对各样本基因进行比对、鉴定、分析与修复(含诊断、预防、治疗、培育特定器官更换等);另外,可将零缺的石骸样本制成形性特征完整的图文,是研究物种进化获取见证的最佳方法。

由于基变万物只是物种进化过程中的被选者,当不知其个群差异有多大时,就不能确定该样本是否能代表某时期某地的群体形性特征,因此,就是将某石骸样本还原成一个活的生物,说不定它是异斥多骸的个体或是被境选群形所淘汰的个体,甚至有将“毛孩”当成是现代人类形性特征的风险,更无法判断其怎样进化了。为了避免“亚硝酸盐对人体作用”的再现,不重蹈“依据是正确的、结论是莫须有的、结果是害人的”的覆辙,不再犯以稳代随、以唯盖选而产生基进悖论,因此建议:在完成基因九任之前,基因研究者只公示自己发现的或再现的成果,不对不同时空的物种进化进行推断与溯源。



总之:基因鉴别是现代前沿的尚在发展的可信赖的技术。基因只是个体生物形性特征的记录与再生,可确定生物个体生命周期在非物竞天择环境中的活性和个性等,研究基因能掌握并改造遗传、预测诊断治疗疾病、甚至可再生个体生物,也可为研究物种进化修复完整的物证。

自然界中由于三促变因的作用使随机多变的DNA会时刻产生使我们无法预测的基变万物,这使得物种单一起源的概率要低于多地起源的概率;大千世界之所以有万物同存、形性特征各异,这是基变万物、境选群形、群变改境互含推进产生了异折进化之故,其中只有利己存衍的基因才可能被生存环境选择而有效繁衍,其他的都被自然淘汰了。

研究物种进化与研究基因变化原属不同时空。进化研究的是什么样的生存环境会选择什么样形性特征的生物生存与繁衍,及其进化轨迹,是生存环境如何选择的过程;基因研究的是DNA与个体生物形性特征的关系,及其各种技术的应用,是DNA如何控制生物体生长的过程。只有找到物种基因在三促变因作用下随机多变的规律时,才可通过基变万物将两个时空中的研究互为贯通。

1.8、小结

通过对直立行走、手脚分工、脱毛长发、语言文字、化石与遗骸、非洲人迁徙、基因鉴别等七个方面的常规析疑,发现目前关于人类进化过程中的许多假说除了逻辑矛盾外,或多或少有违利己存衍(含先利再避、利诱分工、创传善存、避险迁好、安迁习能)和条件普适、石骸逻辑、基变万物、境选群形、群变改境等客观规律,难以解析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一法则公平对待万物的一系列问题。以上问题最终都归结到难以解析:在相同自然环境下,部分祖猿为什么会不顾直立弊病、脱毛十弊和利己存衍等而持续不断地向人类进化?或是什么内动因单独促使部分祖猿异折进化成人类?只有找到了这个答案,才能客观地解析“为什么生活在同一环境下的祖猿只有部分能进化到类猿人”,才能对人类进化中的各种问题有可能找到符合逻辑的令人信服的解析,才能指导人类自己今后营造怎样的生存环境、向什么方向继续进化。

能从祖猿进化到现代人,其进化的动因必然是自然存在的、持续不变的、留存到现在的,否则是没法解析从祖猿到现代人进化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凡是与利己存衍、先利再避、创传善存、利诱分工、避险迁好、安迁习能和条件普适、石骸逻辑、基变万物、境选群形、群变改境等相悖的理论是不可能与自然界真实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过程相符的,也成不了客观规律。而动物形性特征的异折进化观点还尚待论证。

为了发现人类进化过程,就让我们在发现石骸的基础上,到野生动物中去寻找,到被人类群体主观意识隐藏的深处去挖掘吧!











作者:余建明13957731682@139.com

20220222完成于天台

20220322再修改

1.9、附录:自定义名词与简明观点



“进化-”通常是指:随着时间的推进,种群的生物形态与生活习性在一代代繁衍中所发生变化的过程。

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认知而改变的,只能是被发现、被完善、被充实,既不会互相矛盾,也不能被任意否定,因此,合其因必有其果,且能经受相关事物的符合性验证。

任何事物都是有其客观规律,只是有的我们还没发现、在探索而已。

将动物的生物形态与生活习性及其思想意识与好恶等特征简称为“形性特征-”。

本文就是探讨生存环境是如何在千变万化的基因中选择种群的形性特征,及其种群自主选择交配繁衍过程对物种进化的影响。

若将可直立两脚行走的却需两手指外关节着地辅助才能奔走的方式简称为“指脚奔走-”。

完全直立奔走,除了易摔易跌等弊端外,还易患颈椎、脊椎、股关节、膝关节、踝关节、痔疮、小肠气、高血压等疾病,及胃、肠、肾、子宫等下垂疾病,尤其是骨盆形态的变化使女性易造成流产、分娩痛苦、难产或母婴双亡等孕娩风险,我们不妨称之为“直立弊病-”。

将促进物种进化的动力与因素简称为“动因-”。

把物种生存区域内由地理、气候、水土、动植物种类与数量、电磁辐射和化学物质等自然存在或变化的质能所构成的环境称为“自然环境-”;

把生存区域内各种群由其形态体能、食孕产育、意识习性等差异而形成与其他各种群(含病毒与微生物)间的共生、共栖、寄生、协作、竞争、猎食等关系(环境)称为“种群环境-”;种群环境就是各物种间相互作用的环境。

把在种群的社会形态、思想意识、适境审美等抑制下,个体生物由主观认知与实施能力所形成的在种群内部的强弱地位、被异性喜欢程度与交配能力、生活习性与欲望大小、受群体护助或排斥等综合环境称为“个体环境-”;个体环境既是种群内个体间的关系,也包括个体与种群的关系。

把动物生存区域内的自然环境、种群环境、个体环境统称为“生存环境-”。

动物的生存环境除了包含山水气候、动植物状况、各物种形态体能与食孕产育等以外,还包含各种群的社会形态、思想意识、适时审美与各个体的生活习性、群中地位、选择交配、认知与实现能力等主观行为。其中个体环境虽受自然环境、种群环境的制约,却是生存环境中选择何种形性特征个体繁衍的主要环境。

只考虑外动因(自然环境)而不考虑内动因(种群环境、个体环境)对生存繁衍的影响,就不可能得出物种进化的必然规律。

同一外动因若有不同的内动因时,就会产生不同的路径,尽管这些路径与这个外动因相关,但该外动因不是产生某一路径的必然原因;就是没有外动因,只要某种内动因持续不变的话,早晚也会出现该内动因的结果。

尽管物竞天择有其必然性、也有其偶然性,但自然环境对任何物种的每个动物都是一视同仁的。

稀树草原不是进化成直立奔走的充分条件,更不是充要条件。

人类先驱之所以能坚持直立奔走,其过程收益必定要比患直立弊病更利于他们种群的生存与繁衍。

凡是进化理论,对符合其全部假设条件的各物种的自然进化应普遍适用,且进化结果应是符合其条件的必然结论,我们不妨将此规则简称为“条件普适-”。

在用肺呼吸的动物中,人类是最不适宜水中生存的。

把生物在遇到危急情况时本能瞬间激发出的非理智所能控制的生理反应称为“应激反应-”。

人的头脑最怕热、肌肉筋腱最怕冷。

只有脱毛长发的进化过程与气温、散热等因素无关,才使寒或热之地都可进化或维持脱毛长发的人类。

已有的脱毛长发理论都没法同时解释,为什么同是短毛的肌肤,却要分别变成有细汗毛、粗短毛和长发的肌肤。

将在生存环境长期选择中能繁衍下来的生物都有选取有利于自已更好地生存与繁衍的习性称之为“利己存衍-”。

利己存衍是进化过程留存给生物的本性。虽然基因会千变万化,种群中随时会产生利己的、利他的、及各种不同属性的个体,但经生存环境持久天择之后,只有具备利己存衍本性的种群或个体才有可能被留存与繁衍,其他的都自然消亡了。只是各自采用的利己方式与客观结果各有差异,越是智慧动物越会用利他方式来实现更好地利己。

脱毛既不利于相互识别、隐蔽捕猎、防蝇蚊叮咬,也不利于防淋雨,还易得皮肤病,更重要的是失去防寒、防晒、防皮伤等保护屏障;长发虽利于装饰与识别,但易遮挡自己视线、影响逃生与追击,并易被杂物缠挂、妨碍行动,更易使微生物与寄生虫寄宿繁衍而得许多疾病等;我们将在远古的自然环境中,脱毛长发对生存是十三弊而仅得一利的现象简称为“脱毛十弊-”。

现有的熟食脱毛、洞湿脱毛、水生脱毛、散热脱毛等构设外动因的理论都是与条件普适和利己存衍等规律不相符的;人类向不利于在自然环境中生存繁衍的脱毛十弊方向进化,肯定另有其利于种群生存繁衍的内动因。

猩猩在丛林中吃饱就玩已能满足眼前生存繁衍的需要了,没有更好的利益诱使它们持续不断地去做超出眼前生存繁衍需要以外的事,即自然环境不会利诱它们做实验室中猩猩们能做的事。

若要发明新工具,除了需有较高的智慧、经验、知识与想象力外,还需有生存保障而使其有时间精力承担从事发明的风险;因为发明任何新工具,不仅需要费时费脑费力,而且需有事先营造的环境条件为基础;就是偶然的发明,也是在已有的环境条件下随手可得、或意外收获。

制作并使用工具劳动,只是促进手脚分工的“健身房”,是什么内动因促使它们持续不懈地创作并使用超出眼前生存必需之外的工具,这才是促进其手脚分工的真正原因。

种群中必定有某种内动因利诱并引导他们放弃休闲而乐于持续创新、制作、使用超出眼前生存繁衍必需的物品,才使他们实现了手脚分工,我们不妨称之为“利诱分工-”。

从现代人类为了完成某些特殊任务,动物们为了生存与繁衍,无论是劳动、捕猎、建造,还是战争、夺位、协调等需要准确复杂沟通的事情,都无需复杂的语言,仅用简单的语音、动作与神态等就能有效地解决了。由此可推测:人类产生与传承这样复杂的语言肯定另有其他更利于其生存繁衍的动因。

在众多的考古文物中,多是身份与功绩的记载,很少有如何加工制作的文字记录。据此可推测:在远古时代,文字对制作和使用工具、及其劳动技艺的传承等都不是必不可少的工具,不认得文字照样能制作出复杂的、系统的、精致的工具或用品;文字只是那些不捕猎、不劳作的权贵们用于张扬威服、表功立传、留给后人的奢侈品。

在自然进化的历程中,任何生物必是先取(或预见)近利以满足眼前的生存繁衍或更好的生存繁衍,若遇到不利时再设法避之,我们不妨将这种利己存衍的行为简称为“先利再避-”。

先利再避是趋利避险在时序上的反应,是生物留存的天性;任何创新与传承若有违先利再避,最多也只是空闲时的“昙花一现”。

将为了眼前能获得更好地生存繁衍才会持续创新与努力传承,而创新与传承的成果又能马上改善其生存繁衍条件的现象简称为“创传善存-”。

低等动物的繁衍重于生存,许多动物的生命就是为了一次的繁衍;而高等动物则是生存重于繁衍、在生存中不断实施繁衍,甚至为了生存可放弃繁衍。

在远古的生产力水平和社会形态下,捕猎、采食与制作工具、使用工具等劳动,不是语言与文字创传的主要原因,最多也只是“健身房”而已,而语言与文字的创传必另有其动因。

将相异或相同的种群由于不同的生存环境造成其思想意识、自主选择繁衍等变化也不同,何种变化的基因被选择繁衍也各不相同,就易造成其形性特征以路线各异、轨迹曲折、可能交邻的进化过程简称为“异折进化-”。

异折进化的意思就是:在互不交往的各地,即便自然环境相似其生存环境亦不同,若生物各群体的审美喜好与选择交配等主观意识会随生产力水平、生存方式、种群环境等发生改变,选择何种基因繁衍也各自在变,这必定会使其形性特征的进化路径不同、轨迹各异,途中可能出现相交或相邻的过程,使得起始或中途都存在形性特征相近或相异的可能;最后由于物种相近的体能与需求,在构建、选择或改变其生存环境中,被变化的生存环境不断选择才形成现今的形性特征相近。

折异进化道出了多变的基因被不同生存环境连续选择,会产生相近相似的两片树叶来自两颗树的可能。

自然进化时期的生存环境可通过各个体的好恶变化选择交配繁衍而逐渐改变了种群形性特征的均值,我们可简称为“境选群形-”;种群形性特征的变化又可通过其意识与能力去构建、选择或改变其生存环境,我们可简称为“群变改境-”。

基因的千变万化在境选群形、群变改境的互含推进中产生了异折进化。其中折异进化是由于各种群的思想意识、审美择配等因时因地而变化,使境选群形随此变化而产生的。

石骸只有在特定条件下才能形成,不是有过生物的地方就必有其石骸。

除了发生沉压或塌压后再抬升等地质运动的地方易形成石骸外,遗骸样本只有在持续无蚀骨的微生物、蠕虫或化学物质等水土中才可能留存,我们不妨将此条件简称为“骸存条件-”。

人类宜居之地大多是近水的,即相对气候温和、雨水充沛、土壤湿润、植被茂盛、易于采食耕种或狩猎畜牧的地方,往往不具备骸存条件,若未经特殊方法处理或未遇到特殊的水土,遗体几乎不可能成为上千年的遗骸。

在宜居之地生活的远古人类主流群体难存遗骸,而与主流群体形性特征差异较大的、易被排斥的少数远古人类只能在较艰难的地方生存,反而可能留存相对较多遗骸,我们不妨称此现象为“异斥多骸-”。

异斥多骸的意思是:在远古时期除了被突发性自然灾害深埋地下以外,就是与主流群体形性特征差异较大的、易被排斥的、在边远艰难地方生存的个体或小群体,相对较易留存遗骸,而在宜居之地生存的主流群体,其遗骸难以留存,甚至不可能留存。

将个体(小群体)样本与主流群体之间存在的形性特征的差异简称为“个群差异-”。

综合同一时期的多方向边缘个体(小群体)的形性特征可以模拟勾画出当时它们主流群体的形性特征,我们不妨称之为“多边拟群-”。

人类进化到现在,少数人还是与阿尔迪相近的平底足。

也许正是大脚趾前移能提供更大的前后支撑力与奔跑时的前掌弹力而更适应两脚奔走,种群为适应生存环境而选择奔跑快而久者生存繁衍,才使对趾逐步进化为齐趾。

发现了类人猿或类猿人石骸标本的地方,肯定是他们在此或在上游出现过;没有发现石骸标本的地方,不能说类人猿或类猿人没有在此生活过,可能在此生活后不能形成石骸、或形成的石骇不是被自然毁灭了就是没被发现;由于骸存条件和异斥多骸、个群差异等原因,某群体的形性特征不应只根据某一石骸确定,只有通过多边拟群再现其主流群体的形性特征才具有科学性与指导性;我们不妨将这三句话统称为“石骸逻辑-”。

有石骸来研究人类的进化过程总比没有的好,但这一物证法易掩盖了个群差异和异斥多骸,如何科学利用石骸还有待系统理论的研发。但否认类人猿或类猿人在没有发现石骸的地方生活过,或发现一个石骸就以此定义该时期种群的形性特征,或何处发现的石骸年代早、数量多就定为人类发源地等,都是有违石骸逻辑的。只有不违反石骸逻辑、且符合条件普适和利己存衍等客观规律,并能解析各种现象的假说,才有可能接近客观的进化过程;尚缺的石骸有待逐步被发现,或用容易自然保存的其他物证来综合分析。

物种的进化是生存环境选择更适应者得以生存繁衍的过程,生存环境持续较好的就向高效便利方向进化,生存环境恶劣的就向适应该环境生存的方向进化。

从热带诞生的人类始祖,若没有经受亚热带、寒带的进化过程,是不可能完成20多万千米需通过寒带的迁徙。

自然界中的动物只会向自认为更适宜自身生存繁衍的地方迁徙,这是动物先利再避、利己存衍的本性所致的,不为任何人的设想而改变。

除了避免伤亡风险外,几乎所有动物都愿意在熟悉的环境中生活,或迁徙到自己感知能获得更好生存繁衍之地去生活,我们不妨将这一特性称之为“避险迁好-”。

避险迁好是动物先利再避、利己存衍天性的表现。人类先祖在御寒物不富时,向暖和地区迁徙会是自发的,向严寒地区迁徙只能是被迫的。

人的思想意识会随时间与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所以,社会学科与时间一样是没法复现的。人们只能根据现有的一点物证按各自的逻辑进行推导,谁都没法证实“御寒物不足的古人类喜欢或不喜欢从温暖地方向冰天雪地迁徙”,只能确定现代人多数不愿挨冻或冻死。

由于人类一直是杂食群居动物,所以不能将猎手的逐猎追击当成是群体的迁徙,还得顾及迁徙地的植食品种与产能是否可满足群体安居的需求,更要避免被冻死、被猎杀等风险,这是避险迁好的本性所决定的。

天择适应者幸存以适应新的平衡;这是大自然的平衡与进化法则,就是现代的人类和动物也受这一法则的制衡。

非洲人类始祖的三次大迁徙,只是为了解析人类进化过程中遗骸的局限性和断缺性,与现在人类存在的普遍性和相近性而产生的一种假说而已。

人类常安于熟地生活,当感到生存环境贫艰危乱时才会向富宜之地迁徙,是熟地安生还是陌地迁徙,及迁徙距离与规模等由其习性与能力所决定,其中能力包括对两地的信息获知、环境适应、资源可用、及与迁入地群体的实力差异等,我们不妨将此自愿自发行为称为“安迁习能-”。

只有亚欧的人类进化与文明比东非早,各有部分人为了避寒而迁徙到温暖的北非繁衍生息,加上原东非人的北迁,在北非、中东等地就产生了亚欧非人种的交配繁衍与不同智慧的融合、创新,才有了后来地中海四周的文明与遗迹,这才是非洲人基因的歧异率最大且涵盖全球的主要原因。

只知受精能使基因重组突变,在未知其他因素能否促使基因突变、形性特征改变时,就用基因下结论,真会产生“依据是正确的、结论是莫须有的、结果是害人的”后果。

若将个体生物基因(形性特征)的唯一性、不变性、同源性、遗传性直接用于种群基因的繁衍与进化,且忽视了生存环境对基因突变的影响与选择,就会成为物种进化过程中的悖论,我们不妨称之为“基进悖论-”。

基进悖论的产生如同“真理向前一步就成了谬误”。

将DNA随着环境机遇、不按序位与数量而发生具有普遍性、偶然性、稀有性、随机性、可逆性、不定向性、独立性、重演性等多种突变的现象简称为“随机多变-”。

DNA的随机多变是由碳原子结合键的稳定性和结合对象与位置的随意性所决定的。

就是将一个未知个群差异的样本基因还原成活的生物个体,对人类起源与进化过程的研究除了起到干扰或误导作用外,没有实用意义。

将由于生存环境中某些因素从生物体外直接引起生物基因的突变、或从生物体内引起某些基因突变、或由选择交配繁衍引起下一代基因重组性突变等三大类促使生物基因可能随时发生各种突变的因素简称为“三促变因-”。

①确定基因的随机多变在人类进化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②对人类30亿个碱基对合理分段、确定人的各形性特征是由哪些序位基因(或组合)控制等。③人类形性特征的改变是那些基因怎样变化所形成的。④决定人与黑猩猩之差别的基因在哪些序位、有怎样差异、是如何形成、怎样突变等。⑤确定各人体基因变化的条件和精子卵子的基因随时间或条件变化的规律。⑥确定各种生存环境会使人类的哪些基因、产生怎么样的突变。⑦确定几百万年来地球上各区域环境的具体变化使人类基因有多少次发生怎样的突变。⑧确定各地人类群体在进化过程中的基因带。⑨确定各地什么时候、怎么样基因组合的人群、适宜怎样的环境、如何生存繁衍。我们不妨将上述9项任务总和简称为“基因九任-”。

对自然群居物种来说,任何一个个体基因的突变是不能左右或引导群居物种形性特征的进化,只有当该基因突变有较多个体、且成为形性特征相近的群体而繁衍时,才能驱动物种的进化。

世人同母说是错误的。首先,世人同母说的理论基础不存在。其次,世人同母说的推论方法不适合自然界的群居物种。其三,世女同母说的数学模型没有考虑物竞天择法则。

以现今世界女性线粒体歧异率0.32%为底,以14~19万年前的线粒体歧异率0.64%为顶,构成一个等腰梯形,这是世人各群体近十几万年来异折进化造成线粒体基因带逐步近化的结果,我们不妨称之为“近化模型-”。

若线粒体DNA的替换率为每百万年2~4%且不受三促变因干扰而恒速变化、现代世人的线粒体DNA的歧异率为0.32%,那么在14~19万年前人类的线粒体DNA的歧异率应在0.64%以内,所缩减部分是被物竞天择所淘汰了;若线粒体DNA的替换率可受三促变因而变化,那么十几万年前的歧异率可能更大。现在非洲女性的线粒体DNA歧异率最大,除了她们没有经受许多一致性生存环境的选择而更易维持DNA多样性以外,更主要的是由亚欧人种扩散至北非交配繁衍所产生的。

基因具有生物个体形性特征的记录、再生、被选等作用。

物种的进化是由生存环境对随机多变的基因所做的选择。不是丢失了510对基因就对头颅没有约束了。不是脑容量大就能成为聪明的人类。

将随机多变的基因在三促变因作用下,时刻可诞生出千万个形性特征不同的生物简称为“基变万物-”。

物种进化了,基因肯定变化了;虽然已存生物的基因正常不发生突变,变则非奇即病,但无论个体基因何时突变,也不代表物种的进化;其间存在个体基因唯一性与种群基因带的关系。进化则是“基变万物在境选群形、群变改境的互含推进中产生了异折进化”,才使大千世界有了千姿百态的种群,常简述为生存环境的选择。

基因变化与物种进化不在同一时空;产生基进悖论的根源是在不知基因的随机多变特性与三促变因的作用及生存环境的选择下用断缺逻辑三级跳的方式产生的。

应该在全面了解各染色体DNA长链中各序位是何种脱氧核苷酸及其对应生物何种形性特征之后,再按各序位的基因状况鉴定动物的科族属种等;即,动物分类仍按其形性特征,基因检测只是对其形性特征的校准与鉴定。

先根据石骇逻辑摒弃各个体样本间的简单连接与直接推演,将发现的各“人”样本基因(形性特征)看作是那个时期可到达范围之内的群体基因带中的一个有待多边拟群的个体;再根据三促变因可使随机多变的基因产生基变万物,万物以安迁习能生活,各地种群被不同的生存环境选择(境选群形、群变改境)产生了异折进化;这一假说可解析各种石骸标本(含已发现和未发现的)及各种群的进化过程。

就算有黑人群体迁徙到北半球,若要黑人进化成黄/白种人,需要群体中各个体基因同时发生这样系统性地突变,这几乎是不可能事件。

利用基因检测技术和基因与生物形性特征的对应关系,将某些残缺样本(如牙齿等)勾画成个体生物形性特征完整的标本,有利于多边拟群的实现,这对研究生物进化有不可替代的重大贡献。

若能确定自然界中生物DNA的随机多变是没有规律可循的,三促变因使基因如何突变是不可预测的,基因的繁衍又是被生存环境适应性选择而有异折进化可能的,各地又不可能有连续的种群石骇样本(记录)供查,那么,依靠实验室中DNA的变化,是无法完成基因九任的,基因方法是不适用于不同时空中的物种自然进化的研究与推测(溯源)。

假如这些美国科学家能平心静气地按照基因九任分项逐步研究,就不会由此看法了;他们若另知基因的随机多变、三促变因、及其基变万物、境选群形、群变改境、和异折进化后,就会重新评估基因的研究方向、创新高效精准的测序方法。

“一个物种只有一个出处”的观点是不妥的。原因是:它将实验室中核糖核酸的替换率代替了自然生存环境中DNA的突变,将基因相同的概率等同于基因相近的概率,忘了每个生物DNA的唯一性构成种群基因带(如人类间基因最大差异可达1.5%)与种群间基因带的重合度(如人与黑猩猩基因相似度98.5%或99.4%)的关系,不知三促变因对基因随机多变的作用,更不知在境选群形、群变改境中基变万物是如何被选择等概念,才片面地否定了相近相似的两片树叶有来自两颗树的可能——异折进化。

以实验室中基因相对稳定变化代替了自然界中基因在三促变因作用下的随机多变特性简称为“以稳代随-”;

以个体生物形性特征的差异是由基因的唯一性所决定而掩盖了种群形性特征的进化是由不同时空的生存环境选择所决定的现象简称为“以唯盖选-”。

将基因方法用于物种进化或溯源的错误在于以稳代随、以唯盖选而产生了基进悖论。

研究DNA(基因组)可建立现代各地健康长寿人群的标准数据库——46棵基因树,并得出各基因树的枝杈变化与生物形性特征的关系,就可用此对各样本基因进行比对、鉴定、分析与修复(含诊断、预防、治疗、培育特定器官更换等);另外,可将零缺的石骸样本制成形性特征完整的图文,是研究物种进化获取见证的最佳方法。

基因鉴别是现代前沿的尚在发展的可信赖的技术。基因只是个体生物形性特征的记录与再生,可确定生物个体生命周期在非物竞天择环境中的活性和个性等,研究基因能掌握并改造遗传、预测诊断治疗疾病、甚至可再生个体生物,也可为研究物种进化修复完整的物证。

自然界中由于三促变因的作用使随机多变的DNA会时刻产生使我们无法预测的基变万物,这使得物种单一起源的概率要低于多地起源的概率;大千世界之所以有万物同存、形性特征各异,这是基变万物、境选群形、群变改境互含推进产生了异折进化之故,其中只有利己存衍的基因才可能被生存环境选择而有效繁衍,其他的都被自然淘汰了。

研究物种进化与研究基因变化原属不同时空。进化研究的是什么样的生存环境会选择什么样形性特征的生物生存与繁衍,及其进化轨迹,是生存环境如何选择的过程;基因研究的是DNA与个体生物形性特征的关系,及其各种技术的应用,是DNA如何控制生物体生长的过程。只有找到物种基因在三促变因作用下随机多变的规律时,才可通过基变万物将两个时空中的研究互为贯通。

能从祖猿进化到现代人,其进化的动因必然是自然存在的、持续不变的、留存到现在的,否则是没法解析从祖猿到现代人进化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凡是与利己存衍、先利再避、创传善存、利诱分工、避险迁好、安迁习能和条件普适、石骸逻辑、基变万物、境选群形、群变改境等相悖的理论是不可能与自然界真实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过程相符的,也成不了客观规律。而动物形性特征的异折进化观点还尚待论证。







13957731682@139.com余建明

20220222完成于天台

20220322再修改

人类进化过程1、质疑









62







献花(0)
+1
(本文系门泊万里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