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专家解读糖尿病防治教育(实录)
2022-03-30 | 阅:  转:  |  分享 
  
专家解读糖尿病防治教育(实录)作者:CMT来源:医学论坛网日期:2011-04-02导读?糖尿病不是发病率应该是患病率,患病率在近十年有
大幅度的增加,在十年以前我们调查患病率是3.2%,在2007年到2008年全国流行病学调查已经达到了9.7%,将近十个人里有一个是
糖尿病患者。关键字:?http://www.cmt.com.cn/search/%E7%B3%96%E5%B0%BF%E7%97%
85?糖尿病?|http://www.cmt.com.cn/search/%E6%95%99%E8%82%B2?教育?主持人:名医
齐聚畅谈百姓健康,大家好,欢迎走进由新浪健康和医学论坛网为您直播的名医堂,我是含烨。我们在直播的同时为大家开通了互动平台,大家可以
在上面畅所欲言。今天我们有幸请到了来自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内分泌科主任,郭晓蕙教授跟我们一起聊一聊天http://www.cmt.co
m.cn/Index/search?msg_key=%E7%B3%96%E5%B0%BF%E7%97%85糖尿病该如何预防的问题。
郭晓蕙:你好,新浪网友大家好!主持人:我知道你从事糖尿病有三十年之久,能给我们介绍一下目前糖尿病在我国发病率以及现状是怎么样的
吗?郭晓蕙:糖尿病不是发病率应该是患病率,患病率在近十年有大幅度的增加,在十年以前我们调查患病率是3.2%,在2007年到200
8年全国流行病学调查已经达到了9.7%,将近十个人里有一个是糖尿病患者。主持人:比例非常高。郭晓蕙:对,其实在这首先有一些糖尿
病后备军,这个后备军大概能达到15%的人。如果把这两个人群加起来,血糖异常的人能达到四分之一,就是25%左右的人都有不同程度血糖异
常。主持人:等于说潜在因素非常大。郭晓蕙:对。主持人:从2000年到现在,增长的人数有多少?郭晓蕙:2000年那时候是不到
4000万,这此调查按照不同地区经济水平,年龄等标化出来是9200万。主持人:短短几年涨了一倍多,这么多人患糖尿病,应该说糖尿病
非常危险,为什么有突飞猛进的增长?郭晓蕙:我们知道十年以前物质水平是什么样,尤其是二十年前,改革开放之前,那时候油限量,糖限量,
肉限量,那时候有一个购货副食本,拿那个本买食品定量供应,那时候物质不是特别丰富。改革开放以后物质越来越丰富,人们的热量大大提高,尤
其是快餐食品增加,像麦当劳、肯德基的快餐食品。主持人:我们现在经常能看到很多洋快餐。郭晓蕙:对,它的热量很高,有油炸的东西,还
有很多奶油,口感很好,脂肪很高,很香,但是它的热量明显太高,热量明显增加。再一个也是物质文明的体现,这些年从汽车,像北京市汽车保有
量从100万辆到400万辆,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增长非常迅速,还有其他的公共交通。再加上电话,通讯设施非常发达,从一家一户有电话,
到每个人手里一个手机,再到互联网传递信息,群发短信,大家省去了很多需要走路要干的事,所以热量更多了,但是消耗更少了,体力活动更少了
。主持人:等于现在吃的好了,运动的少了,对身体不利的因素增加了。郭晓蕙:对,再加上网络游戏,整天整夜坐在电脑前玩儿,但是动的只
是手指头和大脑在不断的动,但身体没有动,没有热量的消耗,所以这些都导致肥胖的人逐渐增加,糖尿病患者肯定是增加的。主持人:我想很多
糖尿病特别想知道,到底哪些危险因素导致他们患上这种疾病?郭晓蕙:危险因素排在第一位的就是肥胖,这个肥胖还不是一般的肥胖,是腰粗。
主持人:多粗算是肥胖?郭晓蕙:男的大于90,女性大于80,也有女性大于85,这样糖尿病患病风险大大增加了,就是我们说的腹型肥胖
,就是肚子大。男性肥胖是肚子大,女性是苹果型的胖,脖子很短,肩上肉很厚,这样是男性型肥胖,脂肪靠上,女性肥胖是脂肪靠下,这种肥胖,
腰粗是一个因素。再一个有家族史,还有是血脂异常,特别是是甘油三酯水平,有的化验单上的TG或者甘油三酯水平的升高也是很重要的危险因素
。再有,在以前怀孕的时候,生过巨大胎儿的历史,肯定存在危险因素。主持人:我们刚刚说过在线上跟您开通了互动平台,有很多网友发来问题
,现在已经积累了几个问题。第一位新浪网友说,他48岁,有钾碱在吃药。三年前空腹血糖6.1,餐后是9,经过锻炼身体,每晚餐后快走一小
时血糖正常。去年冬天没有坚持,三月初的时候测血糖空腹6.2,没测餐后,大夫说测一个耐糖量,说他早晚都会得糖尿病,不如早点吃饭进行干
预,因为他母亲有糖尿病,这个说法对吗?郭晓蕙:应该说是对的,因为母亲有糖尿病就有一个遗传的危险因素。当然他有甲状腺功能减低,这种
人比较容易胖,当然他用药纠正甲状腺减退,代谢可能会正常,但是总的来说这种人代谢率比较低,所以比较胖。这位朋友很好,他比较注意坚持运
动,他的血糖还维持在没到糖尿病,其实空腹血糖在6.1的水平,如果真的做糖耐量实验,给一个标准糖负荷以后,很多人餐后量血糖可以会诊断
糖尿病。主持人:血糖多高需要治疗了?郭晓蕙:如果能够诊断糖尿病应该是治疗的。还有一个指标,除了糖耐量以外就是糖化血红蛋白,反映
近三个月平均血糖水平,平均血糖水平概念就是除了空腹还有餐后。主持人:就是一个比较客观的综合值。郭晓蕙:我们平常查血糖,你抽的血
永远是现在的血糖,你说明不了一个小时以前血糖是什么样,也说明不了进餐以后血糖是什么样,当然也不能说昨天、前天一个月以前的血糖是什么
样的。但是糖化血红蛋白是比较恒定的指标,在近三个月空腹、餐后的平均水平,这三个月每天之间撇开血糖水平,它是反映血糖的一个平面,就是
他的血糖到底处在什么水平。假如糖化血红蛋白大于7%,肯定要开始用药治疗。主持人:我们再看一看下面的朋友,她说郭医生你好,我在去年
诊断糖尿病,做过糖耐量实验,医生说胰岛素释放延长,目前餐前拜糖平吃一片,餐后二甲双胍一片。年龄40岁,女性,1.64米,体重56.
5公斤,腰围74厘米,但是在月经前十天血糖控制不好,请问她这种情况是否需要终身服药?郭晓蕙:可能有一个说法她没有听的特别清楚,她
应该是胰岛素释放延迟而不是延长,因为可能有糖负荷以后,正常人最高峰给了糖负荷半小时到一小时,延迟就是他可能最高峰在两小时出现,所以
这种会出现血糖异常。她吃的药我觉得还是挺合适的,也确实女性在月经期,尤其在40多岁开接近更年期的时候,这时候往往经前期的症状可能比
较紧张,情绪也不太稳定,等等问题都会导致血糖的波动增加。其实这种情况到这个时候,一个是要认识自己有这种生理现象,不要对它过于焦虑。
在这时候更要注意生活起居有节制,比较有规律,有一些适当的运动,不要让工作的压力特别大,这样可能能够改变情况。因为有时候精神特别紧张
,很焦虑,血糖也可以不正常。是否需要长期吃药?一般来讲像糖尿病患者,像胰岛素抵抗可以说是与生俱来的,他很早就带有胰岛素抵抗的基因
。由于长期胰岛素抵抗,胰岛素分泌不够了,他胰岛细胞累坏了,到现在为止多数治疗是不能改变这个状况是需要长期吃药,长期吃药是为了把糖尿
病控制的更稳定,减少糖尿病带来慢性病发症。主持人:我们再看一看下一位朋友,我母亲糖尿病十三年,最后合并成严重的肾病去世。我去年也
查出有糖尿病,我担心自己会不会也因为遗传因素容易得母亲那样的肾病。是不是平常该对肾注意保养和检查?郭晓蕙:因为原来糖尿病治疗理念
跟现在有很大的差别,糖尿病患者得肾病,很多人是因为血糖控制不够满意。当然这里面可能有一些遗传因素,也有很多的研究在探讨,有可能有人
更容易发生糖尿病、肾病,但是有一个原因如果糖尿病控制好可以明显减少发生肾病的风险,因为这是有很多科学证据。只要能够把血糖控制的很好
,定期检查,规律的服药,可以减少肾病发生的危险。主持人:等于说还是有防治措施的。郭晓蕙:我觉得对肾病如果血糖控制的很好,定期的
检查,血压也定期的检查,发现血压不好及时控制,是可以减少很多肾病的发生。主持人:我们再看一看这位48岁的朋友,因为骨折才发现血糖偏
高,当时血糖值14左右,后注射胰岛素一周后血糖值降为10以下才做了骨折手术。现手术后有四个月了,每天早餐、晚餐时服一片盐酸二甲双胍
片,中午服一片阿卡波糖片。早上餐前血糖7.6左右,中午餐后约7.8~8.2.请问这样用药及血糖控制是否合理?郭晓蕙:基本合理,但
是他的血糖还是不太满意。主持人:应该多少是比较合适的值?郭晓蕙:一般来讲,如果用口服药应该要求更严格一点,空腹血糖应该在7以下
,当然如果年纪特别大我们要求不那么严,如果年轻一点要求更高一定,在7以下。他的二甲双胍我觉得吃的不太充分。主持人:餐后值一般比空
腹高一些是吗?郭晓蕙:餐后我们说一般血糖控制的好,空腹血糖至少在7以下,正常血糖是6以下。餐后血糖正常进餐以后两小时应该在7.8
以下。主持人:他这个8.2。郭晓蕙:我觉得还可以,他这个不错了,但是好像空腹血糖稍微高一点。主持人:我们再看一看下一位朋友,
母亲今年60岁,得糖尿病已经七八年了,打胰岛素三年了,最近一段时间空腹血糖在9左右,请问一下,他母亲接下来应该如何治疗?郭晓蕙:
可能还是应该把胰岛素剂量再调整,怎么调整?必须要测测血糖,他一天打两次胰岛素,至少要测早餐前和晚餐前,如果再好一点测测早晚餐前情况
,根据血糖情况调整用药。年纪大的人比较怕夜间低血糖,要是能够加测一个睡前血糖和夜间血糖再开始加胰岛素比较好。主持人:我们再看下一
位,我是一名孕妇,现在26周孕期,耐糖也没过。家族无糖尿病史。请问我接下来应该怎么办?郭晓蕙:耐糖是正常的,没过是没通过还是没有
达到诊断标准?如果没有达到诊断标准不用规律,还要注意餐后血糖。妊娠的时候确实容易发生血糖高,听从医生的指导。她关注主要是她自己的体
重,如果体重长的超过了她预期月份增长量,可能要适当控制热量。他们有标准体重是多少,每一个孕月增长多少,根据B超看胎儿长多大,如果胎
儿没长,你特别胖,很容易出现糖尿病。主持人:她现在控制体重吗?郭晓蕙:她每个月要量体重,到26周以后要每个月随访,这时候注意一
下体重增长,增长过快可能饮食热量过多。主持人:这种情况用药吗?郭晓蕙:不用药,调整饮食就可以了。主持人:因为用药对孕妇身体和
宝宝都有影响。郭晓蕙:对,当然如果她血糖高,因为孕妇要求餐后血糖和空腹血糖比较严格的,如果餐后血糖超过了要求,这时候要用一点控制
饮食,首先是控制饮食。主持人:下一位朋友。我妈3年前做胆结石手术时发现有2型糖尿病,空腹血糖6.8,餐后13点多。皮肤还会有痒,
睡觉手麻木和下肢酸痛的情况,请问是否合糖尿病有关系?应该配合什么样的治疗吗?郭晓蕙:这位朋友血糖空腹还可以,餐后13比较高,我希
望能够测测糖化血红蛋白,如果没有在7以下,或者在更高的时候可以用药治疗一下。皮肤痒,没有糖尿病的老人皮肤也会痒,当然有糖尿病患者,
血糖更高的人,有人会皮肤痒,所以这可能跟糖尿病有相关的关系。有的人血糖高,皮肤是有损伤的。再一个,有糖尿病末梢神经病变,实际上痒痒
可能是末梢神经一种不正常的感觉。皮肤干是老年人的通病,不要用特别碱性的沐浴液或者肥皂,尽量用中性的,甚至不用,用清水洗就可以,或者
洗完了以后涂点润肤油。主持人:这位朋友患了糖尿病八年,48岁,血糖控制一般,在7—10的范围,现在更年期症状比较严重,对糖尿病有
影响吗?吃雌性激素行吗?郭晓蕙:在更年期的时候因为情绪特别不稳定,激素水平也有一个急剧明显的变化,这时候好多人血糖可能也不太稳定
。其实还是把握好基础的饮食更规律,生活的起居也尽量规律,工作压力不要太大,定期查血糖,规律服药,他的血糖水平可能还要再稍微调整调整
。主持人:他吃雌激素可以吗?郭晓蕙:现在吃雌激素主要的顾虑是雌激素相关的肿瘤,假如有乳腺癌的历史,或者家里面有乳腺癌的患者不止
一个,有非常明显的遗传因素,还有子宫内膜癌,这些跟雌激素相关的肿瘤并史或者家族病史最好不用。缓解更年期症状,比如说潮热,雌激素稍微
比较小剂量就可以了,所以不是绝对不能吃。主持人:小剂量可以解决更年期的问题。郭晓蕙:对,可以解决潮热、出汗,比较激动,可以解决
这些症状,非常小的量就可以。主持人:这位64岁,发病十多年,最近有点咳嗽,去药店开的都是糖衣片,想开一些可以吃的止渴哮喘的药。
郭晓蕙:应该说那一点糖衣片,如果你平时血糖平常比较好,不会影响特别大。但是大蜜丸影响大一些,它毕竟用蜂蜜做的。但是像有一些原来气管
炎丸,那些都是水丸,表面不是糖衣,那些是可以吃的,像有一些口服液是无糖的,也是可以吃的。但是像川贝枇杷露这些不能吃,因为它是糖浆。
主持人:所以说还要看成份。郭晓蕙:对,还是要看成份,现在新的中药致畸也照顾到糖尿病患者,我经常给病人开的鲜竹沥液,那个是不含糖
的,我也专门问过,这个有糖没有?它没糖。主持人:我相信您已经告诉他一个方向了。41岁,去年9月份查体血糖16,空腹,住院强化治疗
,出院后医生要求早晨打胰岛素16,晚上6,中午拜糖平一片,现在血糖控制在空腹6到7中间,请问是否可以改吃药控制?打胰岛素有依赖性吗
?还是没有吃药方便?能否给一个更好,更方便的方案?郭晓蕙:从他现在的血糖看,他现在胰岛素量其实挺合适的,有时候机会也许不打胰岛素
,如果他现在血糖很低,他一个劲在减胰岛素量,每天胰岛素量在10个左右的时候,这时候是可以停的。他现在早上16,晚上10左右,一天2
6个单位还是稍微多一点,如果一下子改成口服药血糖一下子不好了。他现在好象不太能完全停胰岛素,但是他可以注意一下有没有低血糖的症状,
饮食控制好一点。如果有低血糖,测血糖也测的积极一点,因为有好多患者不积极测血糖,这时候他发现不了他低血糖的时候没有机会减胰岛素。而
且糖尿病患者,很多人有一点点血糖低的时候,他以饥饿多食,有一点饿感吃很多东西血糖又上来了,更没有机会减胰岛素了,所以饮食要控制好,
餐后一小时好好运动,这样可能有机会减的量少一点。如果在20个单位以内,也有机会试试改改口服药,或者一天打一次胰岛素。胰岛素其实不会
成瘾的,这种情况我们见的很多,一开始血糖太高,住院强化胰岛素治疗,有的人出院以后一两个月之内胰岛素减到很少的剂量,这样改口服药。我
有很多患者,中间三四年、四五年,甚至十年可以不用胰岛素。所以从这个事实来看他没有成瘾,血糖控制好就可以减药。主持人:刚刚这么多网
友发来短信询问糖尿病的问题,到底什么样的类型人群才容易得糖尿病?有特定的人群吗?郭晓蕙:特定人群就是像特别胖的人,尤其是腰特别粗
的人。主持人:等于说有危险因素的人群。郭晓蕙:对。主持人:还有一个人群,出生体重特别低的人,早产儿,这种人因为他在母亲的体内
,宫腔内营养非常差,在那种低的情况下生存,有人说所谓“节俭基因”,他非常容易获取营养,存活下来很不容易,营养丰富以后这些人很容易出
现肥胖,血脂异常,血糖异常。主持人:有办法预防糖尿病吗?我想这是很多朋友最关心的问题。郭晓蕙:其实是有的,非常重要的方式是生活
方式改变。主持人:能给我们详细讲一下从哪些方面改吗?郭晓蕙:就是饮食、运动两个方面。饮食是控制总热量,减体重,生活方式改变的效果
看什么?看体重,本来胖的人,或者超重的人,通过生活方式改变,看到体重下降,饮食控制总热量,热量摄入减少,运动增加。非常标准的糖尿病
预防研究是在美国做的,那个研究以后产生一个非常标准的饮食方案,每个星期150分钟中等强度的运动,这150分钟最好分在三天以上时间,
中等强度的运动就是有氧运动、快走、慢跑、游泳,心率达到100次以上,年轻人心率达到更多,年纪大的人心率达到100次以上,而且不是达
到这个心率就可以停止运动,你达到这个心率以后,开始出一点汗了,还要坚持20分钟,要有时间,有强度的运动。主持人:我们现在发现糖尿
病发病人群越来越年轻化,很多年轻朋友也会得糖尿病,想请问一下,儿童他在饮食和运动方面和成人有区别吗?郭晓蕙:这是有区别的,因为儿
童处在生长发育期,不能说我们给他的饮食控制热量,控制到身高停止生长,这是失败的,而且是非常错误的饮食控制。儿童他的热量相对于生长发
育得比我们计算的热量稍微高一定,而且蛋白质的量高一点,这样保证他有的热量和蛋白质供应,让他身高生长。儿童,年轻一点的人预防糖尿病运
动可以很好的预防,年轻人代谢率高,运动以后代谢率会升高,他活动能力通过从小开始运动,有一个运动的习惯和培养运动的能力。有的人年轻时
候不运动,到年纪大的时候让他再运动很困难,他不会跑,也不会做有氧的运动,但是年轻很容易掌握技能,培养了运动习惯是非常有好处的。主
持人:成年人呢?郭晓蕙:成年人,尤其是年纪更大的人,可能有的人运动受限制,成人的特点是相对代谢率低,但是能运动也要尽量运动。成人
可能饮食的控制这方面更重了,因为你的代谢率没有那么高,我们就得控制热量控制的更为严格一点,所以成年人有生长发育所需要的热量,他计算
出来的热量是按照他的身高减去100或105,标准体重再乘以他体力活动的量,一般咱们是轻体力活动,每公里体重可以消耗30大卡热量,你
算出来是多少热量就是多少。但是小孩相对多,成人相对少。成人运动也是需要的,但是得按照他自己的能力能做到才行。要是饮食和运动能做到,
可以使得糖尿病发病风险减少一半。主持人:可以说饮食和运动是预防糖尿病非常关键的一环。郭晓蕙:对。主持人:但是儿童和成年在饮食
和运动是各有侧重的,根据不同情况。我们再关注互动平台的留言,这位朋友有三个问题,网上激光治疗糖尿病是否有效?郭晓蕙:这个我可能还
没有听过,说拿一个仪器我以前听过,但是激光没怎么听过。当然有一些,像电脉冲用经络的原理,可能能够调动你身体里增加代谢,也许某些经络
会影响让胰岛功能改善,但是这需要更多的科学依据。如果说张三去试过一次,血糖从7降到6.5,你说它就有效,这个依据就是不充分的。因为
糖尿病本身治疗中,安慰剂效应是非常明显,因为你有了一个新的治疗方案,这个患者从自己心里对这个治疗方案的期盼和不由自主生活方式的改变
,都会让血糖有所下降。主持人:我们看第二个问题,小分子水是否真的如所说的那样好,也能够降血糖?郭晓蕙:其实有好多广告都是在用一
些特别小的实验室的结果跟大家炒这个概念和效用,其实都是没有获得科学证据的。主持人:所以说小广告和偏方之类的不要轻信,要到正规医院
就医。第三个问题,二甲双胍是否对身体有危害?怎么样既服用又不对身体进行危害?郭晓蕙:二甲双胍使用进行治疗糖尿病已经有五十多年的历
史了,从这五十多年历史来看,糖尿病患者使用二甲双胍一般得使用十年、二十年,甚至于更长的时间。有很多老年人现在八九十岁,只要肾功能好
都在使用二甲双胍,从这来看,二甲双胍能获得半个世纪的使用经验来看,它是相当安全的,它使用的量和使用的时间应该说是没有他考虑所谓的危
害。因为这个药很便宜,没有人好好的推销它,经常被别人很简单的一句话说它伤肾,不是这样的。当然这个药有人吃了以后会觉得胃不舒服,难受
,甚至二甲双胍有的吃了以后有些患者觉得不想吃饭,有点控制食欲的作用,好多人误认为它有很大的伤害。主持人:多年临床证明它没有什么危
害。郭晓蕙:对,它带来的好处是非常大的,可以减少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的病,减少糖尿病的死亡,是明显获得好处的药。主持人:所以这位朋
友顾虑过多了。请问郭教授谈一下,对于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的看法。郭晓蕙:大家可以在网上搜到,或者在中国糖尿病学会的网站上可以看到
,在去年年底,我们糖尿病学会针对干细胞治疗糖尿病有一个声明和共识,这是我们学会一个官方的立场。就是说干细胞治疗它可能今后是有希望的
治疗,但是现在还在研究当中。干细胞治疗因为有很多问题没有最终的解决,以及它的疗效需要非常好的设计证实,再一个它的长期效果是不是能够
保证,这些都是有待回答的问题,所以到目前为止干细胞治疗仅仅是作为探索,而不能作为一个成熟的治疗方案,也不能用干细胞治疗收钱。因为很
多一些不太好的医疗单位,他用干细胞治疗作为一个赚钱的手段,因为你自己身体里取来的细胞,在体外加点东西再回输到你的体内,因为是自己的
东西看似是没有什么危害,是自己身体干细胞移植。但是这里面是不是真的有效?是不是它能够带来好处?它会不会有危害?因为在体外经过传带培
养之后,它是不是真的安全?会不会有其他问题发生激这些问题都有待回答,既然回答不清楚,不能作为一个挣钱收费的方式,所以大家要特别留意
,如果你参加一个临床研究,这时候是会有保证的。但是以赚钱为目的,收很多费用,因为我知道干细胞治疗收费是非常高的。主持人:很多人以
干细胞牟取暴利。郭晓蕙:对,不能以这种治疗谋取利益,现在在研究过程中,而且据我所知很多干细胞治疗仅仅是做一个样子,不是真的干细胞
治疗,所以这是一个非常严肃的科学探讨的问题。主持人:我们再回到我们聊天内容中。刚才您给我们介绍过血糖值空腹的时候,正常人6以下是
正常的,服药以后7以下是比较正常的。郭晓蕙:就是可以接受的范围,当然能够到6以下是更好的,假如用药用的很复杂,而且糖尿病病程很长
的人不要那样严格,如果太严格容易出现低血糖。主持人:我们到底什么时候监测血糖是最好的?郭晓蕙:根据你治疗方案不同,采取不同监测
血糖的方案。如果你仅仅是饮食运动,没有吃药,或者糖耐量异常的人,这样的人你在空腹监测血糖,了解你血糖大体的情况是什么样的。餐后测血
糖一个很重要的目的,你可以知道你血糖,你吃多大量,吃什么种类的东西血糖是什么样的。因为食物中有几个问题,同样重量食物产热量不一样,
升高血糖的幅度也不一样,这时候通过监测血糖,你可以非常好的了解怎么吃东西,怎么想把你想吃的东西吃进去,又不让血糖升高。运动前你测一
个血糖,这时候如果血糖低可以加一点餐再运动,这样更安全。这是生活方式干预的人。如果用药的人,用很简单药的人,在一周之内测四到七个
点就可以,分别这几个点包括空腹的,各餐后的点,至少每周要测一到两次血糖,一个都不测太少了。如果要是注射胰岛素的人,注射一次胰岛素每
天要测空腹血糖,当然餐后血糖你再了解一下,你知道你血糖控制是不是真的好。如果一天注射两次胰岛素,当然你说每天都测,这种是在调整胰岛
素剂量的时候每天都测。当你血糖挺好的,可以稍微减少一点频率,一个星期有两天测测空腹血糖也可以。假如一天注射辆次胰岛素,在早餐前、晚
餐前测血糖。假如一天注射四次胰岛素的人,至少每天测三到五次血糖。主持人:注射次数不一样,测量也不一样。郭晓蕙:对,最理想是每周
有一周各餐血糖谱,在就诊前两三天连续测着血糖,带着血糖测试结果找医生,医生会根据你血糖结果调整血糖调整剂量。主持人:我发现你身前
有一个小徽章很别致,能给我们介绍一下吗?郭晓蕙:这是国际糖尿病联盟,我们原来有一个世糖日,现在变成联合国发布的全世界糖尿病日。蓝
图圆圈就是说,我们怎么解决糖尿病带来的危害?蓝色圆圈的含义就是,要联合糖尿病的医生、患者和社会人士、政府机构,大家要联合在一起共同
抗击糖尿病,所以它是一个圆圈,就是说方方面面的人都来关注糖尿病现在带来的严重危害,大家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式。主持人:我知道您还
是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会护理http://www.cmt.com.cn/Index/search?msg_key=%E6%95%9
9%E8%82%B2教育学组长是吗?郭晓蕙:我们现在学组更名为教育和管理学组。主持人:我知道在你们组里面有一个名词叫做“患者教育
”,能给我们介绍一下这个吗?郭晓蕙:“患者教育”,让患者了解糖尿病的知识,掌握糖尿病控制血糖的各种方法,掌握血糖控制的技能,真正
的达到改变他最终结局的教育,要达到这样的目的。我们说糖尿病五驾马车,饮食、运动、药物、血糖监测,怎么能知道如何饮食、如何运动,如何
吃药,怎么测血糖?就是要靠教育,所以教育是五驾马车驾辕之马,你要知道怎么做。糖尿病患者自己是司机,他来驾驶着自己的汽车,自己生命的
旅程他自己驾驭。糖尿病的教育者就是一个教练,教会你如何驾驶,这里面有很的知识、技能需要掌握。主持人:你刚才说的特别生动,医院是如
何开展五驾马车的教育?郭晓蕙:这个教育有几种形式,最最多见的形式是课堂授课,这个形式在咱们国内都开始的很早了,到现在为止像我们北
大医院每个月至少有两次公开课堂,在星期六上午,全北京市大家都能够在一些媒体上获得信息。咱们有些媒体,好像《北京晚报》、《生命时报》
,本周糖尿病教育课堂,某某医院,主讲人谁谁谁,媒体非常热心把教育的信息公布出来,大家来参加。这个课堂是针对很多听众的,所以他介绍的
是糖尿病一般的知识,糖尿病的血糖怎么发现高血糖,我们监测什么,用什么药物治疗等等,一般知识针对所有人,大家都应该知道的东西。我们还
有一种教育形式是一对一的教育,一个教育者和一个患者,非常有针对性,因为这绝对是针对这一个患者,他现在的情况是什么样?这种教育主要跟
做饮食的指导,运动的指导,因为这个很有针对性了,这个患者特别胖,我们给他制定饮食的热卡,一天总热卡多少,应该怎么吃,怎么安排食物。
还有一种是需要注射胰岛素的人,他怎么学会打胰岛素?这是在课堂上解决不了的,必须要护士手把手教会他,怎么调整刻度,更换笔,怎么把针扎
到肉里面。经常由护士演示一遍,我们有一只小熊,给小熊打一针,他知道打针原来这么简单。再让患者在护士的教育诊室里自己给自己打针。我们
现在装置是非常先进的,非常小的小针对,非常细,它也非常锐利,所以有了护士这样教他,他可能不害怕,自己也掌握了。大家原来觉得注射是护
士干事,怎么能够让我自己注射,教会他这个技术,还有监测血糖的技术,这是在一对一的环境下解决的。主持人:现在开展情况也很不错吧。
郭晓蕙:对,十年前没有这个项目的时候,门诊需要注射胰岛素几乎是不可能的,需要注射胰岛素的需要住院,这对医疗资源是一种浪费。我们在门
诊注射胰岛素没有教育护士都是医生自己讲,等我把所有患者看完了,患者等我几个钟头我再给他讲。后来我们设立一个专人,问题解决的非常好。
还有讨论式教学,是有交流的,特别好的一个工具是“糖尿病看图对话”,这是国际糖尿病联盟推荐的,由一个专门做健康工具的公司开发的几张图
,非常好看的图,上面按照图有辅导员和患者之间展开讨论,患者互相之间也可以讨论,大家通过讨论学到知识,了解我应该怎么控制血糖,设定自
己控制血糖的目标,所以这也是一种教育形式。还有媒体做的教育,其实咱们好多广播、电视,媒体上也有很多的教育。主持人:等于我们今天
也是推广糖尿病如何防治的教育。郭晓蕙:对。主持人:现在我知道糖尿病的患者是逐渐增多,我想推广行动应该是任重道远的,今后你们打算
怎么做?郭晓蕙:做好糖尿病教育,必须有好的教育者,这些教育者他必须要经过良好的训练,他有基本的知识,最起码要有一些医学知识,要了
解怎么做教育,教育要做哪些事,一些教育的技能需要学习,人家说你要教别人,你想买一杯水,你要有一桶水的储备,所以他自身的提高是非常重
要的,所以我们糖尿病学会管理学组,这些年非常重要的工作是培训合格的教育者,我们每年都有糖尿病教育护士培训班,我们还和卫生部等其他相
关单位和赞助者一起办教育者培训课程。主持人:听说还有一个教育指南是吗?郭晓蕙:对,我们花了两三年的时间编写了《糖尿病护理和教育
指南》,那本书可以教育护士,甚至患者拿来都可以看,相对内容更细致,可操作性更好一点,这个指南供大家作为一个教育的规范。我们想你要把
这个项目推动起来,必须有一个好的规范,让大家沿着健康的轨道发展。因为社会说也有一些教育,所谓教育是为了推销产品,把一群老人召集到一
起,听完课卖一个产品,这是不可取的。我们教育的目的是让大家掌握知识,坚定能够克服疾病的信心,掌握控制疾病的技能,达到教育的目的。
主持人:除了教育规范,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相反的指南吧?郭晓蕙:对,其实从全世界糖尿病学会和各个国家的糖尿病学会有一件非常重要的工作
就是制定指南,而且随着现在认识的进步,我们获得科学的证据逐步更新指南,所以中国糖尿病学会早在2003年开始有了第一个糖尿病诊治指南
,2007年又有一个更新的指南,在2010年我们花了一整年的时间,把2007年的指南进一步更新。现在这个指南正在征求意见当中,大家
可以上中国糖尿病学会的网站上可以看到这个征求意见的版本。主持人:最新的指南有什么新的特点,能给我们介绍一下吗?郭晓蕙:新的特点
就是,我们国家这些年有了一些更好我们自己的证据,因为在2007年以前,那时候确实资源相对少,这些年随着糖尿病患者人群的增加,从国家
的投入上,从整体的知识和社会各界的知识都明显增加了,这样我们有了自己的证据,所以在2010年这一版的指南中,它很大的特点是引入了很
多我们自己的证据。再一个特点,我们跟国际糖尿病联盟组织保持一致,因为我们国家也是国际糖尿病联盟成员组织之一,我们跟他的指南保持一致
,这也是他一个很重要的特点。主持人:我知道您今天还带来一本自己的书,叫《专家帮你降血糖》。郭晓蕙:对,我同时还是中国医师协会内
分泌代谢协会分会会长,这也是医师学会一系列的健康教育丛书,内分泌代谢病主要是糖尿病,专家教你控制血糖。主持人:这个书中教你哪些方
面?郭晓蕙:从如何认识自己,到如何控制饮食。主持人:说到饮食,到底得了糖尿病的朋友应该怎么控制饮食?郭晓蕙:其实是几大原则,
一个是总热量,什么是总热量?你这一天应该摄入多少热量。主持人:我怎么知道我吃的东西到底有多少热量?郭晓蕙:这本书里介绍的很详细
,比如说50克油条里面含有热量是193千卡,它的蛋白质有多少,像25克麦片是87千卡。豆浆250毫升是35千卡。主持人:豆浆的热
量还是比较低的。郭晓蕙:但是光喝豆浆肯定不饱。主持人:米饭的热量高吗?郭晓蕙:像米饭、馒头这些主食,应该说它的热量实际上是一
致的。所谓单位重量是50克或者100克,同样重量的情况下,它的热量是一样的。但是不一样的是,像米饭,煮的很硬的米饭,它的升糖指数相
对低,假如煮成粥升糖指数很高,所以升糖指数是不一样的。主持人:你除了饮食还谈到了运动,糖尿病患者应该怎么运动?郭晓蕙:这个跟预
防糖尿病是一引得,就是每周150分钟的运动。主持人:我这里有一条留言说了,在二型糖尿病的时候,吃药期间下午三点经常感到头昏乏力,
恐惧饥饿感,如果是糖尿病、低血糖,应该怎么办?郭晓蕙:如果没服药的朋友,其实有这种情况不必担心,你可以稍微调整一下饮食结构和饮食
量就可以了。如果没吃药的人,往往在进餐以后三四个小时,尤其是肥胖的人,体重比较超重的人会有特别明显的感觉,他吃了东西以后,到三四个
小时他就非常饿,实际上是因为他进餐以后,刚才我们有一位朋友说了我胰岛素分泌延迟,这时候血糖偏低还有大量胰岛素存在,这时候血糖就进一
步下降。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少吃多餐,正餐的时候吃的量要减少,在总热量基础上,我说多餐你每餐吃二两肯定多了。本来这餐吃二两主食量可以
吃一两半,剩下半两在进餐以后三四个小时加一点等热量的食物,像水果这样都可以。用药的朋友这时候一定要测测血糖,如果血糖真的低,学习调整胰岛素,或者口服药的剂量,那样可能药物不合适了。主持人:这位朋友说,糖尿病能不能吃土豆、山药等食品,有人说吃蜂胶对糖尿病人有好处,是否可信?我相信很多朋友说吃某些食物可以缓解糖尿病,真的是这样吗?郭晓蕙:其实说法是没有科学证据的,可能有一些食物是以它的纤维素含量,可溶纤维含量比较多,吃了以后增加饱腹感,不想吃别的东西,可能有一点功效,但是缺乏科学的证据,没有一个非常好的证据支持。山药、土豆这些东西是可以吃的,但是一定要考虑它的热量有多少。你要把它记入到你的热量,这种食品要考虑热量,不像吃油菜、芹菜,这些东西不需要考虑热量,因为它提供的热量非常小。山药、土豆虽然它也算是菜,它是含淀粉类的东西,但是它比起精工细作的食品,像喝糖水,吃非常精细的食品来说,这些食品它的纤维素含量多,而且它是复杂的碳水化合物,它的消化、吸收是需要时间的,所以相对来讲血糖升高速度和幅度都不会那么高。但是你要看书了解,我想吃山药和土豆,我要换下来多少主食。主持人:等于每天总热量有一个均衡的配定。郭晓蕙:对。主持人:希望怀孕的朋友想问一下,她现在血糖在10左右,她现在能怀孕吗?或者血糖在多少的时候怀孕比较合适?郭晓蕙:如果要想怀孕,应该在怀孕的时候把血糖控制在正常的水平,空腹血糖在6.1一下,餐后血糖7.8以下,甚至可能要求更高。因为正常的血糖水平范围是非常窄的,所以这样的朋友在怀孕之前一定要好好的找医生讨论我现在治疗缺什么,如果生活方式干预的不好,还是比较胖的朋友要把体重控制好。有糖尿病患者在怀孕之前一定要把血糖控制达到我们满意的要求,否则怀孕以后血糖更难控制了。当然有人吃很多药物的人,在怀孕以前把药物改变成胰岛素,如果二型糖尿病如果不严格控制饮食和运动,加了胰岛素以后体重会长的很快,所以想当妈妈要付出代价。主持人:今天非常感谢您给我们讲解了这么多有关糖尿病应该如何预防的知识。各位网友,如果您想更加详尽了解如何预防糖尿病,可以到书店购买《专家帮你降血糖》,相信对大家一定会有所帮助。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到这里要跟您说一声再见了。名医堂,每周二、四,下午三点,和您不见不散。
献花(0)
+1
(本文系金鑫康复堂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