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高中物理选修1波的干涉填空题专项训练
2022-03-31 | 阅:  转:  |  分享 
  
高中物理选修1波的干涉填空题专项训练



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

一、填空题(共19题)

1、两列相干波在同一水平面上传播,某时刻它们的波峰、波谷位置如图所示。图中M是波峰与波峰相遇点,是凸起最高的位置之一。回答下列问题:



①由图中时刻经T/4,质点M相对平衡位置的位移是___________

②在图中标出的M、N、O、P、Q几点中,振动加强的点是__________________;振动减弱的点是________________。

2、(5分)如图中s1和s2是两个相干波源,以s1和s2为圆心的两组同心圆弧分别表示在同一时刻两列波的波峰和波谷,实线表示波峰,虚线表示波谷,a、b、c三点中,振动加强的点是?,振动减弱的点是????,再过1/4周期,振动加强的点是???,振动减弱的点是???。c点的速度方向是??(填正或负方向,令向波峰运动为正方向)



?

3、(4分)如图所示,圆环形的充气气囊平放在水平的玻璃板上,下边与玻璃板密闭接触且内部装水,当用手有节奏的拍打气囊时,形成的圆环形水波由边缘向中心O点传播,则水面上??(选填“能”或“不能”)观察到水波的干涉现象.水波叠加的结果使O点的振动????(选填“加强”、“减弱”或“不能确定”).



4、如图所示A、B为两个振源,图中实线圆代表A单独发出的波峰,虚线圆代表B单独发出的波峰。试在答题纸上两波叠加的区域画出一根振动加强的线和一根振动减弱的线,并分别在线上用符号“o”和“′”标出振动加强和振动减弱的点。

5、两列波源振动情况完全相同的相干波在同一水平面上传播,两列波的振幅均为A,某时刻它们的波峰、波谷位置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①在图中标出的M、N、P、Q四点中,振动增强的点是????;?

②由图中时刻经1/4周期时,质点M相对平衡位置的位移是?????。?



6、两列波源振动情况完全相同的相干波在同一水平面上传播,两列波的振幅均为A,某时刻它们的波峰、波谷位置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①在图中标出的M、N、P、Q四点中,振动增强的点是;?

②由图中时刻经1/4周期时,质点M相对平衡位置的位移是。



?



?

7、两列相干波在同一水平面上传播,某时刻它们的波峰、波谷位置如图所示,图中M是波峰与波峰相遇点。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中时刻经T/4,质点M相对平衡位置的位移是?????;

(2)在图中标出的M、N、O、P、Q几点中,振动增强的点是??;振动减弱的点是????。



8、如图所示是两个相干波源发出的水波,实线表示波峰,虚线表示波谷。已知两列波的振幅都为10cm,C点为AB连线的中点。图中A、B、C、D、E五个点中,振动减弱的点是______________,从图示时刻起经过半个周期后,A点的位移为______________cm。(规定竖直向上为位移的正方向)



9、油膜被日光照射后呈现彩色条纹是光的____________现象,泊松亮斑是光的____________现象。(分别填入“干涉”或“衍射”)

10、如图所示是两列相干波的干涉图样,实线表示波峰,虚线表示波谷,两列波的振幅都为10cm,波速和波长分别为1m/s和0.2m,C点为AB连线的中点。则图示时刻C点的振动方向_______(选填“向上”或“向下”),从图示时刻再经过0.25s时,A点经过的路程为_________cm。



11、如图所示是水面上两列频率相同的波在某时刻的叠加情况,图中实线为波峰波面,虚线为波谷波面。已知两列波的振幅均为2cm,波速2m/s,波长8cm,E是BD和AC连线的交点。则A、B、C、D、E中振动加强的点是?▲?,至少再经过?▲?秒B点到达波峰。



12、利用发波水槽得到的水面波形如(a)、(b)所示,图(a)显示了波的????现象,图(b)显示了波的????现象。(选填“干涉”或“衍射”)



13、两列相干波在同一水平面上传播,某时刻它们的波峰、波谷位置如图所示.图中M是波峰与波峰相遇点,是凸起最高的位置之一.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中时刻经T/4,质点M相对平衡位置的位移是______;

(2)在图中标出的N、O、P、Q几点中,振动增强的点是________;振动减弱的点是________。



14、如图所示,在半径为R=45m的圆心O和圆周A处,有两个功率相同的喇叭,同时发出振辐相同,频率相同,起振相同的声波,且波长=10m。若人站在B处,正好听不到声音;若逆时针方向从B走到A,则时而听到时而听不到声音。则由B到达A点的过程中,有_____处听不到声音。



15、如图所示,两列简谐横波均沿x轴传播,传播速度的大小相等。其中一列沿x轴正方向传播(图中实线),另一列沿x轴负方向传播(图中虚线)。这两列波的频率相等,振动方向均沿y轴方向。则图中x=1,2,3,4,5,6,7,8各点中振幅最大的是x=________处的点,振幅最小的是x=________处的点。



16、如图所示为声波干涉演示仪的原理图。两个U形管A和B套在一起,A管两侧各有一小孔,声波从左侧小孔传入管内,被分成两列频率________的波。当声波分别通过A、B传播到右侧小孔时,若两列波传播的路程相差半个波长,则此处声波的振幅________;若传播的路程相差一个波长,则此处声波的振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如图所示,实线表示两个相干波源S1、S2发出的波的波峰位置,则图中的?????点为振动加强点的位置,图中的????点为振动减弱点的位置。



18、在某种均匀介质中,、处有相距的两个波源,沿垂直纸面方向做简谐运动,其周期分别为和,振幅分为和,在该介质中形成的简谐波的波速,S处有一质点,它到的距离为,且。在时刻,两波源同时开始垂直纸面向外振动,则时刻的振动传到S处的时间差为????;时,S处质点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大小为?????。



19、如图(a),在xy平面内有两个沿z方向做简谐振动的点波源S1(0,4)和S2(0,–2)。两波源的振动图线分别如图(b)和图(c)所示,两列波的波速均为1.00m/s。两列波从波源传播到点A(8,–2)的路程差为________m,两列波引起的点B(4,1)处质点的振动相互__________(填“加强”或“减弱”),点C(0,0.5)处质点的振动相互__________(填“加强”或“减弱”)。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①0??②M、O、P、Q,N?

2、(5分)???bc???、???a??、

?

???bc??、??a?、???负方向?。

3、能,加强

4、

?



5、??M、P???零

6、(1)_____M、?P__________??(2)__零______________?

7、(1)0,(2)MOPQ,N,?????

8、答案:DE,-20cm。

9、干涉;衍射

10、向下,100;

11、??D、E、B?(写一个得1分,两个与三个得2分,有错的不得分)、?0.02??

12、(1)(2分)衍射,(2分)干涉

13、?(1)0(2)O、P、Q???N

14、【答案】8处

【解析】

到两个声源的间距为波长整数倍时,振动加强,听到声音是加强的,故听到声音变大;

当他到两个声源的间距为半波长的奇数倍时,振动减弱,听到声音是减弱的,故声音减弱;

由题意可知,他站在B处几乎听不到声音,两路程差为45m,所以当路程差为35m,25m,15m,5m均出现听不到声音;根据对称性,可知,一共还有8处听不到声音。

【考点】波的干涉;波的叠加

15、4,82,6

解析:由波的叠加原理x轴上任一点的位移都等于两列波单独引起的位移的矢量和。对x=4,8两点两列波引起的两个分振动相位差为0,这两点加强,对x=2,6两点两列波单独引起的分振动相位差为π,故这两点减弱。

16、相同等于零等于原振幅的2倍

解析:声波从左侧小孔传入管内向上向下分别形成两列频率相同的波,若两列波传播的路程相差半个波长,则振动相消,所以此处振幅为零;若传播的路程相差一个波长,振动加强,则此处声波的振幅为原振幅的2倍。

17、b,a

18、(1)由题意可知:;

在时的振动传到S质点的时间:?在时的振动传到S质点的时间:?在时的振动传到S质点的时间差为:时质点S按的振动规律已经振动了:即时引起质点S的位移大小为:;

时质点s按的振动规律已经振动了:即时引起质点S的位移为;时质点s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为和单独传播引起S位移的矢量和,故:;

19、2m?减弱?加强

【解析】由几何关系可知AS1=10m,AS2=8m,所以波程差为2m;同理可求BS1-BS2=0,为波长整数倍,由振动图像知两振源振动方向相反,故B点为振动减弱点,CS1-CS2=1m,波长,所以C点振动加强。

【考点定位】波的叠加干涉

【名师点睛】本题只要考查产生两列波相遇处是加强或减弱的条件,尤其小心两波源振动的方向是相反的,即振动步调相反,刚好颠倒过来。















…………○…………外…………○…………装…………○…………订…………○…………线…………○…………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内…………○…………装…………○…………订…………○…………线…………○…………







献花(0)
+1
(本文系新用户3697x...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