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选修3普朗克黑体辐射理论选择题专项训练
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
一、选择题(共18题)
1、普朗克在研究黑体辐射的基础上,提出了量子理论,下列关于描绘两种温度下黑体辐射强度与波长关系的图中,符合黑体符合实验规律的是
A.
B.
C.
D.
2、右图为黑体辐射的强度与波长的关系图象,从图象可以看出,随着温度的升高,则()
?
A.各种波长的辐射强度都有减少
B.只有波长短的辐射强度增加
C.辐射电磁波的波长先增大后减小
D.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较短的方向移动
3、在自然界生态系统中,蛇与老鼠等生物通过营养关系构成食物链,在维持生态平衡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蛇是老鼠的天敌,它通过接收热辐射来发现老鼠的存在.假设老鼠的体温约为37℃,它发出的最强的热辐射的波长为λmax,根据热辐射的理论,λmax与辐射源的绝对温度T(T=t+273K)的关系近似为λmaxT=2.90×10-3m·K.则老鼠发出的最强的热辐射的波长为(?)
A.7.8×10-5m????????????B.9.4×10-6m
C.1.16×10-4m???????????D.9.7×10-8m
4、普朗克能量子假说是为了解释
A.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而提出的?????B.康普顿效应而提出的
C.光的波粒二象性而提出的??????D.黑体辐射的实验规律而提出的
5、提出能量子概念并解释了黑体辐射规律的科学家是()
A.牛顿??????B.爱因斯坦?????C.普朗克?????D.霍金
6、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热辐射的辐射强度按波长的分布情况随温度的变化而有所不同
B.黑体辐射电磁波的强度按波长的分布只与黑体的温度有关
C.如图在一个空腔上开一个小孔,射入小孔的电磁波在空腔内表面经多次反射和吸热最终不能从小孔射出,这个空腔就成了一个黑体
D.当铁块的温度较高时会呈现赤红色,说明此时辐射的电磁波中该颜色的光强度强
7、下列关于热辐射和黑体辐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一切物体都在辐射电磁波
B.一般物体辐射电磁波的强度与温度无关
C.随着温度的升高,黑体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较短的方向移动
D.黑体能够完全吸收入射的各种波长的电磁波
8、2020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随处可见红外线测温仪,不同于接触测温仪,便捷、精确、安全是使用红外线测温仪最重要的优点。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测温仪应用的是红外线温度传感器
B.玻尔提出“热辐射是一份一份的,不连续的”
C.测温仪利用了爱因斯坦提出的黑体辐射原理
D.红外线遥感器是利用了红外线的热效应,红外线的波长比紫外线的波长短
9、关于电磁场、电磁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变化的磁场一定能产生变化的电场
B.红外线测温仪根据人体发射的红外线强弱判断体温的高低
C.观察者接近频率恒定的波源时,接收到波的频率比波源的频率小
D.黑体会吸收任何射向它的电磁波,而不向外辐射电磁波
10、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切物体都在进行着热辐射?????B.只有高温物体才进行热辐射
C.严冬季节里物体不发生热辐射?????D.以上说法都有可能
11、关于黑体辐射图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__________.
A.T1 B.T1>T2>T3>T4
C.测量某黑体辐射强度最强的光的波长可以得知其温度
D.测量某黑体任一波长的光的辐射强度可以得知其温度
12、黑体辐射的实验规律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A.随着温度升高,各种波长的辐射强度都有所增加
B.随着温度降低,各种波长的辐射强度都有所增加
C.随着温度升高,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较长的方向移动
D.随着温度降低,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较长的方向移动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医学上用激光切除肿瘤,利用的是激光亮度高的特点
B.光学镜头增透膜的厚度等于入射光在真空中波长的
C.黑体辐射电磁波的强度按波长的分布只与黑体的温度有关
D.红外线具有很强的穿透本领,常用来在医学上做人体透视
14、测温枪是根据人体辐射红外线的强度和波长工作的,辐射规律与黑体相同。如图所示是某次实验时在T1、T2温度下测得的某物体辐射电磁波的强度与波长的关系,则同一物体()
A.在不同温度下向外辐射同一波长的电磁波的强度相同
B.在高温下相同时间内向外辐射电磁波总能量多
C.在高温下辐射电磁波强度的极大值的波长短
D.在高温下辐射电磁波强度的极大值的频率低
15、下列关于热辐射和黑体辐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一切物体都在辐射电磁波
B.随着温度的升高,黑体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较短的方向移动
C.黑体能够完全吸收入射的各种波长的电磁波
D.一般物体辐射电磁波的情况只与温度有关
16、某气体在T1、T2两种不同温度下的分子速率分布图象如图甲所示,纵坐标f(v)表示各速率区间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横坐标v表示分子的速率;而黑体辐射的实验规律如图乙所示,图乙中画出了T1、T2两种不同温度下黑体辐射的强度与波长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中T1>T2
B.图乙中T1 C.图甲中温度升高,所有分子的速率都增大
D.图乙中温度升高,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较短方向移动
17、在实验室或工厂的高温炉子上开一小孔,小孔可看做黑体,由小孔的热辐射特征,就可以确定炉内的温度,如图所示,就是黑体的辐射强度与其辐射光波长的关系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T2
B.T1 C.温度越高,辐射强度最大的电磁波的波长越长
D.温度越高,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就越大
18、2006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了两名美国物理学家,以表彰他们发现了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黑体谱形状及其温度在不同方向上的微小变化.他们的出色工作被誉为是宇宙学研究进入精密科学时代的起点.下列与宇宙微波背景辐射黑体谱相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微波是指波长在到之间的电磁波
B.微波和声波一样都只能在介质中传播
C.黑体的热辐射实际上是电磁辐射
D.普朗克在研究黑体的热辐射问题中提出了能量子假说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解析】
黑体辐射以电磁辐射的形式向外辐射能量,温度越高,辐射越强越大,故AC错误.黑体辐射的波长分布情况也随温度而变,如温度较低时,主要以不可见的红外光进行辐射,在500℃以至更高的温度时,则顺次发射可见光以至紫外辐射.即温度越高,辐射的电磁波的波长越短,故B错误,D正确.故选D.
2、D
【解析】
由图象可以看出,随着温度的升高,各种波长的辐射强度都有增加,且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较短的方向移动,故AB错误,D正确.随着温度的升高,黑体的辐射增强,波长变短,频率增大,故C错误.故选D.
点睛:通过黑体辐射的强度与波长的关系图象,考生应牢记两大特点:①随着温度的升高,各种波长的辐射强度都有增加;②随着温度的升高,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较短的方向移动.
3、B
【详解】
体温为37℃,热力学温度,据可得:.故B项正确,ACD三项错误.
4、D
【详解】
普朗克能量子假说完美地解决了经典物理学在黑体辐射问题上遇到的困难,并且为爱因斯坦光子理论、玻尔原子理论奠定了基础.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5、C
【详解】
1900年,德国柏林大学教授普朗克首先提出了“量子论”。在同一年的12月24日普朗克用能量量子化的假说,成功地解释了黑体辐射规律,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6、C
【解析】
辐射强度按照波长的分布情况随物体的温度而有所不同,这是热辐射的一种特性,故A正确;黑体辐射电磁波的强度按波长的分布只与黑体的温度有关,选项B正确;如果在一个空腔上开一个小孔,射入小孔的电磁波在空腔内表面经多次反射和吸热最终不能从小孔射出,这个小孔就成了一个绝对的黑体,选项C错误;当铁块的温度较高时会呈现赤红色,说明此时辐射的电磁波中该颜色的光强度最强,故D正确.此题选项错误的选项,故选C.
点睛:该题考查黑体辐射的特点,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黑体辐射的强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黑体辐射的强度越大,随着温度的升高,黑体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较短的方向移动.
7、B
【详解】
A.一切物体都在辐射电磁波,A正确;
B.实际物体辐射电磁波的情况与温度、表面情况、材料都有关;黑体辐射电磁波的情况只与温度有关,是实际物体的理想化模型,B错误;
C.黑体辐射的强度的极大值随温度升高向波长较短的方向移动,C正确;
D.能100%的吸收入射到其表面的各种波长的电磁波,这样的物体称为黑体,D正确;
由于选择不正确的,故选B。
8、A
【详解】
A.红外线测温仪应用的是红外线温度传感器,故A项正确;
B.普朗克提出“热辐射是一份一份的,不连续的”,故B项错误;
C.普朗克提出了黑体辐射原理,故C项错误;
D.红外线遥感器是利用了红外线波长较长容易发生衍射的特点,红外线的波长比紫外线的波长长,故D项错误。
故选A。
9、B
【详解】
A.均匀变化的磁场将产生恒定的电场,A错误;
B.红外线测温仪根据人体发射的红外线强弱判断体温的高低,B正确;
C.观察者接近频率恒定的波源时,根据多普勒效应,接收到波的频率比波源的频率大,C错误;
D.黑体会吸收任何射向它的电磁波,也向外辐射电磁波,D错误。
故选B。
10、A
【解析】
一切有温度的物体都在不停地电磁辐射,辐射红外线,不是只有高温物体才进行热辐射,也不是严冬季节里物体不发生热辐射,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1、BC
【详解】
AB.因随着温度的升高,辐射强度增强,同时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较短方向移动,所以T1>T2>T3>T4.故A错误,B正确;
CD.测量某黑体辐射强度最强的光的波长可以得知其温度,选项C正确,D错误;
故选择BC。
12、AD
【详解】
AB.黑体辐射的强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黑体辐射的强度越大,故A正确,B错误;
C.随着温度的升高,黑体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较短的方向移动,故C错误;
D.随着温度降低,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较长的方向移动,故D正确。
故选AD。
13、AC
【详解】
A.激光的其中一个特点是亮度高,把激光束汇聚起来照射到物体上,可以使物体的被照部分在极短时间内熔化,医学上用激光作“光刀”来切除肿瘤是应用了激光亮度高的特点,故A正确;
B.增透膜是利用光的干涉原理制成的,当光程差为光在膜中波长的一半时,出现反射光减弱,减少光的反射损失,从而增加光的透射,则增透膜的厚度应为入射光在增透膜中波长的,故B错误;
C.由黑体辐射规律可知,辐射电磁波的强度按波长的分布只与黑体的温度有关,故C正确;
D.X射线都有很高的穿透本领,常用于医学上透视人体;红外线具有明显的热效应,用于加热物体,故D错误。
故选AC。
14、BC
【详解】
A.由图像可知,在不同温度下向外辐射同一波长的电磁波的强度不相同,选项A错误;
B.从图中可以看出,辐射的各个波长的部分的辐射强度均变大,故向外辐射的电磁波的总能量随温度升高而增强,即在高温下相同时间内向外辐射电磁波总能量多,故B正确;
CD.从图中可以看出,辐射强度的极大值随温度升高而向短波方向移动,即在高温下辐射电磁波强度的极大值的波长短,故C正确,D错误。
故选BC。
15、D
【详解】
A.根据黑体辐射理论可知,一切物体都在辐射电磁波,故A正确;
B.根据黑体辐射规律可知,随着温度的升高,黑体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较短的方向移动,故B正确;
C.能100%地吸收入射到其表面的电磁辐射,这样的物体称为黑体,故C正确;
D.物体辐射电磁波的情况不仅与温度有关,还与其它因素有关,比如物体的形状,故D错误。
本题选不正确的,故选D。
16、D
【详解】
AC.由图甲可知,温度为T2的图线中速率大分子占据的比例较大,则说明其对应的平均动能较大,故T2对应的温度较高,T1<T2;温度升高使得气体分子的平均速率增大,不一定每一个气体分子的速率都增大,故AC错误;BD.由图乙可以看出,随着温度的升高,各种波长的辐射强度都有增加,且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较短的方向移动,则T1>T2,故B错误,D正确。故选D。
17、AD
【详解】
AB.不同温度的物体向外辐射的电磁波的波长范围是不相同的,温度越高向外辐射的能量中波长小的波越多,所以T1>T2.故A正确,B错误;
C.向外辐射强度最大的电磁波的波长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故C错误;
D.由图可知,随温度的升高,相同波长的光辐射强度都会增加;同时最大辐射强度向左侧移动,即向波长较短的方向移动,故D正确.
故选AD.
18、ACD
【详解】
微波是电磁波中按波长分类波长较小的一种,微波是指波长在到之间的电磁波,故A正确.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故B错误,C正确.普朗克在研究黑体的热辐射问题中提出了能量子假说,故D正确.
…………○…………外…………○…………装…………○…………订…………○…………线…………○…………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内…………○…………装…………○…………订…………○…………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