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监理工程师《建设工程监理案例分析》知识点详解-施工阶段质量控制及工程质量缺陷和事故处理
2022-04-08 | 阅:  转:  |  分享 
  
第十五部分、施工阶段质量控制(一)施工质量控制的依据和工作程序1、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依据项目监理机构施工质量控制的依据,大体上有以下四类:工
程合同文件;工程勘察设计文件;有关质量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部门规章与规范性文件;质量标准与技术规范(规程)。2、施工质量控制的
工作程序在工程开始前,施工单位须做好施工准备工作,待开工条件具备时,应向项目监理机构报送工程开工报审表及相关资料。专业监理工程师重
点审査施工单位的施工组织设计是否已由总监理工程师签认,是否已建立相应的现场质量、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管理及施工人员是否已到位,主
要施工机械是否已具备使用条件,主要工程材料是否已落实到位。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是否已完成;进场道路及水、电、通信等是否已满足开工要
求。审査合格后,则由总监理工程师签署审核意见,并报建设单位批准后,总监理工程师签发开工令。在每道工序完成后,施工单位应进行自检
,只有上一道工序被确认质量合格后,方能准许下道工序施工。当隐蔽工程、检验批、分项工程完成后,施工单位应自检合格,填写相应的隐蔽
工程或检验批或分项工程报审、报验表,并附有相应工序和部位的工程质量检查记录,报送项目监理机构。经专业监理工程师现场检查及对相关
资料审核后,符合要求予以签认。反之,则指令施工单位进行整改或返工处理。施工单位按照施工进度计划完成分部工程施工,且分部工程所包含
的分项工程全部检验合格后,应填写相应分部工程报验表,并附有分部工程质量控制资料,报送项目监理机构验收。由总监理工程师组织相关人
员对分部工程进行验收,并签署验收意见。(二)施工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1、图纸会审与设计交底图纸会审监理人员应熟悉工程设计文件,并应参
加建设单位主持的图纸会审会议,建设单位应及时主持召开图纸会审会议,组织项目监理机构、施工单位等相关人员进行图纸会审,并整理成会
审问题清单,由建设单位在设计交底前约定的时间内提交设计单位。图纸会审由施工单位整理会议纪要,与会各方会签。设计交底建设单位应在收
到施工图设计文件后1?3个月内组织并主持召开工程施工图设计交底会。除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及相关部门(如质量
监督机构)参加外,还可根据需要邀请特殊机械、非标设备和电气仪器制造厂商代表参加。一般由设计单位整理会议记录。2、施工组织设计的审
查项目监理机构应审查施工单位报审的施工组织设计,符合要求时,应由总监理工程师签认后报建设单位。项目监理机构应要求施工单位按已批准
的施工组织设计组织施工。施工组织设计需要调整时,项目监理机构应按程序重新审查。施工组织设计审查的基本内容与程序要求施工组织设计审查
应包括下列内容:编审程序应符合相关规定;施工组织设计的基本内容是否完整,应包括编制依据、工程概况、施工部署、施工进度计划、施工准备
与资源配置计划、主要施工方法、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及主要施工管理计划等;工程进度、质量、安全、环境保护、造价等方面应符合施工合同要求
;资金、劳动力、材料、设备等资源供应计划应满足工程施工需要,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应可行与可靠;施工总平面布置应科学合理。(2)审查的
程序要求施工组织设计的报审应遵循下列程序及要求:施工单位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经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核签认后,与施工组织设计报审表一
并报送项目监理机构。总监理工程师应及时组织专业监理工程师进行审查,需要修改的,由总监理工程师签发书面意见退回修改;符合要求的,由
总监理工程师签认。已签认的施工组织设计由项目监理机构报送建设单位。施工组织设计在实施过程中,施工单位如需做较大的变更,项目监理机构
应按程序重新审査。3、施工方案审查总监理工程师应组织专业监理工程师审查施工单位报审的施工方案,符合要求后应予以签认。施工方案审査
应包括的基本内容:①编审程序应符合相关规定;②工程质量保证措施应重点审査施工方案是否具有针对性、指导性、可操作性;现场施工管理机
构是否建立了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是否明确工程质量要求及标准,是否健全了质量保证体系组织机构及岗位职责,是否配备了相应的质量管理
人员;是否建立了各项质量管理制度和质量管理程序等;施工质量保证措施是否符合现行的规范、标准等,特别是与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的符合
性。4、现场施工准备的质量控制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检查工程开工前,项目监理机构应审查施工单位现场的质量管理组织机构、管理制度及专职管理
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的资格等。分包单位资质的审核确认分包工程开工前,项目监理机构应审核施工单位报送的分包单位资格报审表及有关资料,
专业监理工程师进行审核并提出审查意见,符合要求后,应由总监理工程师审批并签署意见。分包单位资格审核应包括的基本内容:①营业执照、
企业资质等级证书;②安全生产许可文件;③类似工程业绩;④专职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的资格。查验施工控制测量成果专业监理工程师应检
查、复核施工单位报送的施工控制测量成果及保护措施,签署意见,并应对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报送的施工测量放线成果进行查验。施工控制
测量成果及保护措施的检查、复核,包括:①施工单位测量人员的资格证书及测量设备检定证书;②施工平面控制网、高程控制网和临时水准点
的测量成果及控制桩的保护措施。施工试验室的检查专业监理工程师应检查施工单位为本工程提供服务的试验室(包括施工单位自有试验室或委托
的试验室)。试验室的检查应包括下列内容:①试验室的资质等级及试验范围;②法定计量部门对试验设备出具的计量检定证明;③试验室管理制度
;④试验人员资格证书。工程材料、构配件、设备的质量控制对用于工程的主要材料,在材料进场时专业监理工程师应核查厂家生产许可证、出厂
合格证、材质化验单及性能检测报告,审查不合格者一律不准用于工程。专业监理工程师应参与建设单位组织的对施工单位负责采购的原材料、
半成品、构配件的考察,并提出考察意见。对于半成品、构配件和设备,应按经过审批认可的设计文件和图纸要求采购订货,质量应满足有关标
准和设计的要求。在现场配制的材料,施工单位应进行级配设计与配合比试验,经试验合格后才能使用。(6)工程开工条件审查与开工令的签发总
监理工程师应组织专业监理工程师审查施工单位报送的工程开工报审表及相关资料,同时具备下列条件时,应由总监理工程师签署审查意见,并应报
建设单位批准后,总监理工程师签发工程开工令。(三)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1、巡视与旁站巡视项目监理机构应安排监理人员对工程施工质量进行
巡视。巡视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施工单位是否按工程设计文件、工程建设标准和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方案施工。使用的工程材料
、构配件和设备是否合格。施工现场管理人员,特别是施工质量管理人员是否到位。特种作业人员是否持证上岗。旁站工作程序项目监理机构应
根据工程特点和施工单位报送的施工组织设计,确定旁站的关键部位、关键工序,书面通知施工单位,施工前,施工单位书面通知监理机构,监理机
构安排监理人员进行旁站,并应及时记录旁站情况旁站部位、工序房屋建筑工程旁站的关键部位、关键工序是:基础工程方面包括:土方回填,
混凝土灌注桩浇筑,地下连续墙、土钉墙、后浇带及其他结构混凝土、防水混凝土浇筑,卷材防水层细部构造处理,钢结构安装;主体结构工程方
面包括:梁柱节点钢筋隐蔽工程,混凝土浇筑,预应力张拉,装配式结构安装,钢结构安装,网架结构安装,索膜安装。其他工程的关键部位、
关键工序,应根据工程类别、特点及有关规定和施工单位报送的施工组织设计确定。旁站记录对需要旁站的关键部位、关键工序的施工,凡没
有实施旁站监理或者没有旁站记录的,专业监理工程师或总监理工程师不得在相应文件上签字。工程竣工验收后,项目监理机构应将旁站记录存档
备查。项目监理机构应根据工程特点和施工单位报送的施工组织设计,将影响工程主体结构安全的、完工后无法检测其质量的或返工会造成较大损
失的部位及其施工过程作为旁站的关键部位、关键工序,安排监理人员进行旁站,并应及时记录旁站情况。2、见证取样与平行检验见证取样工程
项目施工前,由施工单位和项目监理机构共同对见证取样的检测机构进行考察确定。项目监理机构要将选定的试验室报送负责本项目的质量监督机构
备案,同时要将项目监理机构中负责见证取样的监理人员在该质量监督机构备案。施工单位应按照规定制定检测试验计划,配备取样人员,负责施
工现场的取样工作,并将检测试验计划报送项目监理机构。施工单位在对进场材料、试块、试件、钢筋接头等实施见证取样前要通知负责见证
取样的监理人员,在该监理人员现场监督下,施工单位按相关规范的要求,完成材料、试块、试件等的取样过程。完成取样后,施工单位取样人员
应在试样或其包装上作出标识、封志。平行检验平行检验是项目监理机构在施工单位对工程质量自检的同时(是独立检验,和自检与否无关),
按照有关规定或建设工程监理合同约定独立进行的检测试验活动。平行检验的项目、数量、频率和费用等应符合建设工程监理合同的约定。对平行检
验不合格的施工质量,项目监理机构应签发监理通知单,要求施工单位在指定的时间内整改并重新报验。3、工程实体质量控制根据住房和城乡建
设部颁发的《工程质量安全手册(试行)》(建质[2018]95号),各分部工程实体质量的控制主要有:地基基础工程、钢筋工程、混
凝土工程、钢结构工程、装配式混凝土工程、砌体工程、防水工程、装饰装修工程、给排水及采暖工程、通风与空调工程、建筑电气工程、智能
建筑工程、市政工程。4、监理通知单、工程暂停令、复工令的签发监理通知单的签发在工程质量控制方面,项目监理机构发现施工存在质量问题的
,或施工单位采用不适当的施工工艺,或施工不当,造成工程质量不合格的,应及时签发监理通知单,要求施工单位整改。监理通知单由专业监
理工程师或总监理工程师签发。工程暂停令的签发监理人员发现可能造成质量事故的重大隐患或已发生质量事故的,总监理工程师应签发工程暂停
令。总监理工程师签发工程暂停令,应事先征得建设单位同意。在紧急情况下,未能事先征得建设单位同意的,应在事后及时向建设单位书面报告
。施工单位未按要求停工,项目监理机构应及时报告建设单位,必要时应向有关主管部门报送监理报告。项目监理机构发现下列情形之一时,总监
理工程师应及时签发工程暂停令:(1)建设单位要求暂停施工且工程需要暂停施工的;施工单位未经批准擅自施工或拒绝项目监理机构管理的
;(3)施工单位未按审查通过的工程设计文件施工的;施工单位违反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的;施工存在重大质量、安全事故隐患或发生质量、安
全事故的。工程复工令的签发施工单位整改完毕,监理验收后,施工单位提出复工申请。因建设单位原因或非施工单位原因引起工程暂停的,在具备
复工条件时,应及时签发工程复工令,指令施工单位复工。工程变更的控制工程变更单由提出单位填写,写明工程变更原因、工程变更内容,并附必
要的附件,包括:工程变更的依据、详细内容、图纸;对工程造价、工期的影响程度分析,以及对功能、安全影响的分析报告。质量记录资料
的管理质量资料是施工单位进行工程施工或安装期间,实施质量控制活动的记录,还包括对这些质量控制活动的意见及施工单位对这些意见的答复
,它详细地记录了工程施工阶段质量控制活动的全过程。质量记录资料包括: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检查记录资料、程材料质量记录、施工过程作业
活动质量记录资料三个方面的内容。第十六部分、工程质量缺陷和事故处理(一)工程质量缺陷项目监理机构应按下列程序处理工程质量缺陷:发生
工程质量缺陷,工程监理单位安排监理人员进行检查和记录,并签发监理通知单,责成施工单位进行修复处理;施工单位进行质量缺陷调查,分析
质量缺陷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经设计等相关单位认可的处理方案;工程监理单位审查施工单位报送的质量缺陷处理方案,并签署意见;施工单位按
审查认可的处理方案实施修复处理,并对处理过程进行跟踪检查,对处理结果进行验收;对非施工单位原因造成的工程质量缺陷,工程监理单位核
实施工单位申报的修复工程费用,签认工程款支付证书,并报建设单位;对处理记录整理归档。(二)工程质量事故1.工程质量事故的
等级划分(1)特别重大事故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2)重大事故
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
失的事故;(3)较大事故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
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4)一般事故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万元以上1000
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根据工程质量事直接经济损失,工程质量事故分为4个等级:该等级划分所称的“以上”包括本数,所称的“
以下”不包括本数。2.工程质量事故的处理工程质量事故处理程序工程质量事故发生后,项目监理机构可按以下程序进行处理。1)工程质量事故
发生后,总监理工程师应签发《工程暂停令》,要求暂停质量事故部位和与其有关联部位的施工,要求施工单位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事故扩大暂停
、保护并上报并保护好现场。同时,要求质量事故发生单位迅速按类别和等级向相应的主管部门上报。2)项目监理机构要求施工单位进行质量事故
调查、分析质量事故产生的原因,并提交质量事故调查报告。对于由质量事故调查组处理的,项目监理机构应积极配合,客观地提供相应证据
。施工单位调查分析,配合调查组调查3)根据施工单位的质量调查报告或质量事故调查组提出的处理意见,项目监理机构要求相关单位完成技术
处理方案。①质量事故技术处理方案一般由施工单位提出,经原设计单位同意签认,并报建设单位批准。②对于涉及结构安全和加固处理等的重大
技术处理方案,一般由原设计单位提出。③必要时,应要求相关单位组织专家论证,以确保处理方案可靠、可行、保证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处理方
案4)技术处理方案经相关各方签认后,项目监理机构应要求施工单位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对处理过程进行跟踪检査,对处理结果进行验收。必要时应组织有关单位对处理结果进行签订处理并验收5)质量事故处理完毕后,具备工程复工条件时,施工单位提出复工申请,项目监理机构应审査施工单位报送的工程复工报审表及有关资料,符合要求后,总监理工程师签署审核意见,报建设单位批准后,签发工程复工令。复工6)项目监理机构应及时向建设单位提交质量事故书面报告,并应将完整的质量事故处理记录整理归档。事故报告质量事故书面报告应包括如下内容:①工程及各参建单位名称;②质量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工程部位;③事故发生的简要经过、造成工程损伤状况、伤亡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的初步估计;④事故发生原因的初步判断;⑤事故发生后采取的措施及处理方案;⑥事故处理的过程及结果。工程质量事故处理方案类型修补处理;返工处理;不做处理。
献花(0)
+1
(本文系启智职教的...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