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3),企业合并以外的其他方式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
2022-04-10 | 阅:  转:  |  分享 
  
第一节长期股权投资的范围和初始计量

?

二、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计量

2.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

?



?

【手写板】

?



【例5-4】权益法转换为成本法【同类转】

?



?

购买日,甲公司原持有的对乙公司的20%股权的公允价值为60000000元,账面价值为52500000元,甲公司确认与乙公司权益法核算相关的累计投资收益为3000000元,其他综合收益为3000000元,其他所有者权益变动为1500000元;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270000000元。假设甲公司购买乙公司20%股权和后续购买40%的股权的交易不构成“一揽子交易”。以上交易的相关手续均于当日完成。不考虑相关税费等其他因素影响。

【答案】购买日前,甲公司持有乙公司的投资作为对联营企业的投资进行会计核算,购买日前甲公司原持有股权的(原)账面价值为52500000元(45000000+3000000+3000000+1500000)。

本次投资支付对价的公允价值为120000000元。

购买日对子公司按成本法核算的初始投资成本(总)为172500000元(52500000+120000000)。

购买日前甲公司原持有股权相关的其他综合收益3000000元以及其他所有者权益变动1500000元在购买日均不进行会计处理。

?



新增股权部分:【公允价值】

借:长期股权投资(公允价值)120000000

贷:银行存款(新增投资成本)120000000

【例5-5】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转换为成本法【非同类】

2×19年1月1日,甲公司以每股6元的价格购入某上市公司乙公司的股票2000000股,并由此持有乙公司5%的股权。甲公司与乙公司不存在关联方关系。甲公司将对乙公司的投资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非交易性权益工具投资(以下简称其他权益工具投资)进行会计处理。

【补充】

借: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成本12000000

贷:银行存款12000000

2×21年1月1日,甲公司以现金150000000元为对价,向乙公司大股东收购乙公司50%的股权,相关手续于当日完成。

假设甲公司购买乙公司5%的股权和后续购买50%的股权不构成“一揽子交易”,甲公司取得乙公司控制权之日为2×21年1月1日,乙公司当日股价为每股6.5元,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240000000元,不考虑相关税费等其他因素的影响。

?



?

【答案】购买日前,甲公司持有对乙公司的股权投资作为其他权益工具投资进行会计处理,购买日前甲公司原持有其他权益工具投资的(原)账面价值为13000000元(6.5×2000000)。

本次追加投资支付对价的公允价值为150000000元。

购买日对子公司按成本法核算的(总)初始投资成本为163000000元(150000000+13000000)。

购买日前甲公司原持有其他权益工具投资相关的累计公允价值变动已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额为1000000元[(6.5-6)×2000000],购买日该其他综合收益转入留存收益,假定A公司按照15%的比例提取盈余公积。

借: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163000000

贷: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成本12000000

——公允价值变动1000000

银行存款150000000[本次]

?



【小新点】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总结

?

项目 同控合并 非同控合并 “长期股权投资”初始计量 “合表”持有份额 公允价值 支付对价的差额 支付对价的账面价值与长期股权投资的差额:借差“溢余未”,贷差“溢” 付出资产(其他权益工具投资除外)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损益等 发生的审计、法律服务、评估咨询等“中介费用” 管理费用 作为合并对价发行的权益性证券相关的“佣金、手续费等” 依次冲减溢余未 分步取得控制权(不构成一揽子交易) 借长投总的“合表”持有份额,贷原账面价值+新成本;借差“溢余未”,贷差“溢” 同类“账面价值”,非同类“先卖后买”,新增均“公允价” ?

(二)企业合并以外的其他方式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不以控制为目的)

?

1.以支付现金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 应当按照实际支付的购买价款作为初始投资成本 初始投资成本包括购买过程中支付的手续费等必要支出,但不包括应自被投资单位收取的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应收股利) 【小新点】以支付现金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成本=买价+必要费用

【提示】与前面讲解主要区别:取得投资的相关费用处理不同,达到“控制”计入管理费用;现在的其他方式:计入长投成本 ?

【例5-6】甲公司于2×20年2月10日,自公开市场中买入乙公司20%的股份,实际支付价款80000000元。在购买过程中支付手续费等相关费用1000000元。甲公司取得该部分股权后能够对乙公司施加重大影响。

假定甲公司取得该项投资时,乙公司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现金股利,甲公司按其持股比例计算确定可分得300000元【单列】。

【答案】甲公司应当按照实际支付的购买价款扣减应收未收的现金股利后的余额作为取得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

借: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投资成本80700000

应收股利——乙公司300000

贷:银行存款81000000

【例题?判断题】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支付现金方式取得联营企业股权的,所支付的与股权投资直接相关的费用应计入当期损益。()(2017年)

【答案】×

【解析】取得联营企业股权投资支付的直接相关费用,应计入其初始投资成本。

?

2.以发行权益性证券(股票)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 应当按照发行权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作为初始投资成本 不包括应自被投资单位收取的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应收股利) 为发行权益性证券支付的手续费、佣金等与发行直接相关的费用,不构成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这部分费用应自所发行证券的溢价发行收入中扣除,溢价收入不足冲减的,应依次冲减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依次冲减“溢余未”,同企业合并) ?

【例5-7】2×20年3月,甲公司通过增发30000000股(每股面值1元)本企业普通股为对价,从非关联方处取得对乙公司20%的股权,所增发股份的公允价值为52000000元。为增发该部分普通股,甲公司支付了2000000元的佣金和手续费。取得乙公司股权后,甲公司能够对乙公司施加重大影响。不考虑相关税费等其他因素影响。

【答案】甲公司应当以所发行股份的公允价值作为取得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

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52000000(公允价值)

贷:股本30000000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22000000(差额)

借:资本公积——股本溢价[手续费冲减]2000000

贷:银行存款2000000

?

3.投资者投入的长期股权投资(了解) 一般而言,投资者投入的长期股权投资应根据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行评估作价,在公平交易当中,投资者投入的长期股权投资的公允价值与所发行证券的公允价值不应存在重大差异 如有确凿证据表明,取得长期股权投资的公允价值比所发行证券的公允价值更加可靠的,以投资者投入的长期股权投资的公允价值为基础确定其初始投资成本[哪个可靠选哪个] 投资方通过发行债务性证券(债务性工具)取得长期股权投资的,比照通过发行权益性证券(权益性工具)处理(了解,不单独说明) ?

4.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等方式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其初始投资成本的确定分别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的有关规定进行会计处理,本书不涉及相关内容。

【第1节总结】

?



?

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计量:

?

项目 同控合并 非同控合并 “长期股权投资”初始计量 “合表”持有份额 公允价值 支付对价的差额 支付对价的账面价值与长期股权投资的差额:借差“溢余未”,贷差“溢” 付出资产(其他权益工具投资除外)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损益等 实际支付的价款或对价中包含的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处理 应作为应收项目处理 发生的审计、法律服务、评估咨询等“中介费用” 管理费用 作为合并对价发行的权益性证券相关的“佣金、手续费等 依次冲减溢余未 分步取得控制权(不构成一揽子交易) 借长投总的“合表”持有份额,贷原账面价值+新成本;借差“溢余未”,贷差“溢” 同类“账面价值”,非同类“先卖后买”,新增均“公允价” ?





献花(0)
+1
(本文系启智职教的...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