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铁路项目石方路基爆破施工专项方案
2022-04-11 | 阅:  转:  |  分享 
  
XXX段石方路基爆破施工专项方案XXX高铁项目经理部2017年6月27日目录1.编制依据-1-2.工程概况-1-2.1设计概况-1
-2.2周边环境情况-1-2.3主要工程数量-2-2.4地质情况-2-3.施工组织机构-3-3.1组织机构图-
3-3.2主要职责-4-4.施工进度计划-4-5.施工资源配置-5-5.1劳动力组织计划-5-5.2主要施工设备
计划-7-5.3主要施工材料计划-8-6.施工方案-8-6.1爆破施工方案-8-6.1.1石方路基爆破施工工艺流程
-11-6.1.2爆破参数设计-12-6.1.3边坡控制爆破方案-13-6.1.4爆破网络敷设-15-6.1.5安
全技术校核-17-6.1.5.1地震效应-17-6.1.5.2爆破飞石-21-6.2物流组织方案-22-6.2.1
总体部署-22-6.2.2配套设施-22-6.2.3路基填料调配-23-7.安全环保保证措施-23-7.1安全保
证措施-23-7.1.1一般规定-23-7.1.2盲炮处理-25-7.2爆破器材安全管理-25-7.3环境保护-
26-8.警戒方案-26-8.1爆破区域警戒点设置-26-8.2爆破施工警戒管理-27-8.3爆破作业警戒流程-
28-8.4爆破警戒组织结构-28-8.5爆破警戒用品-29-9.应急预案-29-9.1方案编制目的-29-9
.2编制依据-29-9.3编制原则-30-9.4危险源的识别-31-9.5组织机构、职责-31-9.5.1应急抢
险指挥组织机构-31-9.5.2应急抢修指挥领导小组职责-31-9.5.3相关部门职责-32-9.5.4应急行动部
门分工及人员组成-33-9.6上报程序、内容-34-9.6.1上报程序-34-9.6.2上报内容-34-9.7
、爆破事故应急救援措施与操作步骤-34-9.7.1事故通用应急救援措施与操作步骤-34-9.7.2飞石事故后的抢救措施-
37-9.7.3因早爆、迟爆发生伤人事故的抢救措施-37-9.7.4炮烟中毒事故的抢救措施-37-9.8有关规定-
38-XXX段石方路基爆破施工专项方案1.编制依据设计图纸;现场勘察核实资料;《爆破作业项目管理要求》(GA991-2012)
;《爆破施工技术及安全规程》;《爆破安全规程》(GB6722-2014);政府有关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的规定;本标段施工组织设计;相
关成熟的施工工艺、工法。2.工程概况2.1设计概况XXX标段,施工起讫里程XXX,本标段全部位于合肥市庐江县,全长30.175km
。爆破区域位于XXX段,长约220米,宽约300米,最深处达50米,爆破总方量约为100万方。2.2周边环境情况爆区周边环境较复杂
,周边民房较多,其南边距离69m为民房,东南边距离30m为民房,东北边79m为民房,环境示意图及实拍图如下:图2.2-1爆破区地形
、地貌及周边房屋情况图2.2-2爆破区线路纵断面2.3主要工程数量土石方总量为99.7万m3,其中开挖土方14.9万m3,石方84
.8万m3。2.4地质情况本次主要爆破区域(闸山)地质环境:庐江一带地处郯庐断裂带,二级阶地与低山丘陵均有分布。下伏基岩以前震旦系
变质岩系(片岩、片麻岩、千枚岩)为主,其次为中生代(侏罗系)火山岩(玄武岩、凝灰岩、二长岩、花岗岩等)、奥陶系粉砂岩等。该段岩性较
多、构造发育。二阶阶地:地下水属孔隙潜水,垄岗区潜水位一般大于3m,多为上层滞水及包气带水,水量贫乏;坳谷区地势低洼,大多为地下水
排泄区,潜水位一般在0.5~3.0m,偶见地表积水或地下水渗出,地下水较发育。低山丘陵:地下水属基岩裂隙水,富水性差异很大,一般储
水条件较差,仅在岩石节理裂隙中含水,山坡地段偶见裂隙水出露;而在断层破碎带、岩溶发育带等储水条件好的地段,水量丰富,并在低洼山麓地
段以泉水形式渗出。山间谷层第四系地层中含孔隙潜水,受大气降水及地表水补给,水位随季节变化幅度较大。本次主要爆破区域土石等级:(1
)中生界侏罗系上统毛坦厂组石英二长斑岩(J3m):紫红色夹褐黄色,全风化,岩芯呈砂土状,土石等级为Ⅲ,σo=200kPa,层厚约2
m;(2)中生界侏罗系上统毛坦厂组石英二长斑岩(J3m):紫红色夹灰白色,强风化,岩碎块状,土石等级为Ⅳ,σo=500kPa,层厚
约2-5m;(3)中生界侏罗系上统毛坦厂组石英二长斑岩(J3m):紫红色夹灰白色,弱风化,岩芯呈柱状,土石等级为Ⅴ,σo=800k
Pa。3.施工组织机构3.1组织机构图图3.1组织机构图3.2主要职责(1)项目经理部:全面负责XXX段石方路基爆破施工组织、安全
管理、地方关系协调等工作。(2)一分部:具体负责XXX段石方路基爆破现场施工组织、工序转换协调、安全管理等工作。(3)分部各部门:
根据职责分工,具体落实XXX段石方路基爆破施工保证措施。(4)爆破队:负责XXX段石方路基爆破施工、火工品管理及安全保证工作。(5
)路基队:负责爆破后、AB料等材料装运、设备管理等工作。(6)AB料加工场:负责AB料加工、设备维护管理工作。4.施工进度计划本
段路堑石方爆破为我标段路基AB组填料来源,且位于先架段方向,根据施工组织安排,工期为2017年7月1日至2017年12月30日共计
180日历天。根据施工组织安排2017年11月25日架桥机通过本段路基,先架段路基填筑AB料需58万m3,计划在2017年10月3
0日前通过挖方段爆破并生产AB组填料58万m3,每日需爆破方量为5000m3。12月30日前完成全部爆破100万方,每日需爆破方量
为5600方。每月按照有效工作日25天计算,本方案按照高峰期每日爆破7000方进行组织施工。各段路基所需填料数量见下表表4-1各段
路基填料需求数量表序号路基段落开始时间完成时间填筑方量/万m3日均填筑量/万m3备注1段部分2017-7-102017-9-201
90.26不含站房区域22017-7-152017-10-206.50.0732017-8-102017-11-107.50.08
42017-7-152017-11-20250.2052017-9-12017-12-3011.20.0962017-9-1201
7-1-3120.20.13含站房区域合计89.4时间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合计爆破数量/m317400017400017
40001740001740001300001000000根据路基填筑的需求数量爆破进度和AB料加工进度计划表如下:表4-1爆
破进度计划表表4-2AB料加工进度计划表时间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合计加工数量/m312000018900018900
0170000150000770008940005.施工资源配置5.1劳动力组织计划根据本工程的具体情况和施工工期的要求合理安排劳
动力,各工种人员按项目经理部的安排进场。各工序人员配置表如下:表5.1-1爆破施工人员配置表序号岗位数量职责备注1管理人员2负责现
场爆破组织、工序协调2技术员2负责炮孔布设及爆破技术3爆破员5负责炸药搬运、装药、联网及起爆,参与警戒防护4安全员4负责安全及警戒
检查5钻孔工10负责钻孔,参与防护分两班6空压机司机2负责供风分两班7维修工2负责爆破机械设备养护及维修表5.1-2运输施工人员配
置表序号岗位数量职责备注1管理人员2负责现场石渣运输车辆组织协调2调度员6负责装料区、卸料区车辆的指挥协调分两班3运输车司机40负
责石渣运输分两班4挖掘机司机12爆破工作面清理、装车分两班5装载机司机4存料区打堆6液压破碎锤8负责大石解小、边坡整平7维修工2负
责机械设备的养护及维修表5.1-3AB料加工场人员配置表序号岗位数量职责备注1管理人员3负责加工场生产组织与协调2调度员4负责
给料区、成品区设备的指挥协调分两班3操作员4加工设备操作分两班4挖掘机司机4配合装载机分两班5装载机司机16负责加工设备给料及存料
区装车分两班6液压破碎锤司机2负责大石解小7维修工6负责机械设备的养护及维修8电工2负责电路的维修、检查等5.2主要施工设备计划表
5.2-1爆破施工主要机械设备表序号机械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备注1潜孔钻SANDVIK-DX800台290mm2潜孔钻志高100台
390mm3柴油空压机6m3台34爆破震动记录仪台45GPS测量仪IRK台2表5.2-2石渣运输主要机械设备表序号机械名称规格型号
单位数量备注1自卸汽车30t辆20碎石转运2挖掘机360型台6碎石挖装3装载机ZL-50台2弃渣场堆料4破碎锤360型台4表5.2
-3AB料加工场主要机械设备表序号机械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备注1挖掘机200型台22装载机ZL-50台83破碎锤台1处理较大块石4
颚式破碎机JC140台1400-800t/h5反击破PMR1320台3130-250t/h6给料机ZSW210600台47振动筛
YKR2773型台48变压器1250KVA台25.3主要施工材料计划本工程主要材料是油料、火工品等,材料消耗量大,管理要求高。火工
品由爆破专业公司从自有的炸药库用炸药车每日根据火工品需求数量运至施工现场,炸药库最大库存5吨,满足每日爆破火工品的需求数量,炸药使
用后及时采购进行补充,随时保证满库存状态。施工现场建20m3柴油储油罐一个,可满足现场施工需要。表5.3主要材料需求数量表序号
材料名称单位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合计备注1乳化炸药吨69.669.669.669.669.6524002导爆管雷管发10
4400104400104400104400104400780006000003炮泥m3656565656545370利用炮孔石粉
4柴油m31201601601601601409006.施工方案6.1爆破施工方案因本工程爆破石料要用于加工成路基所填AB组填料,
爆破出的碎石粒径符合机械挖运及加工的要求,故主爆区采用深孔台阶强松动控制爆破,边坡采用光面爆破。由于本段路堑爆破的石方为我标段路基
AB组填料的主要来源且位于先架段方向,根据整体施组进度要求,将整体施工区域分为两个区域。第一区域为线路正线部位,分四层进行施工;第
二区域为线路右侧扩堑部分,分七层进行施工。前期要以第一区域为主,重在拉通正线路基部分,打通架梁通道,本区域共划分为四层进行爆破,在
线路大小里程各设立独立工作面进行施工,同时第二区域开辟工作面同步进行,上面三层与架梁通道同步实施完成;架梁通道贯通后爆破施工扩堑取
土区域后四层。图6.1-1爆破开挖平面分块示意图图6.1-2爆破开挖分层断面示意图6.1.1石方路基爆破施工工艺流程爆破设计施工准
备料具准备工地准备报监理工程师或公安局审核劳动力组织爆破施工准备布置炮孔钻孔爆破警戒清孔及检查准备爆破器材起爆现场检查、瞎炮及
危岩处理解除警戒敷设起爆网络装药、堵塞炮眼图6.1.1石方路基爆破施工工艺流程6.1.2爆破参数设计(1)孔距计算因爆破区域内最大
开挖深度为50m,因此采用台阶分次爆破。路基边坡台阶高度为8m,因此每层开挖深度取8m,即H=8m。孔径为90mm。最小抵抗线W=
(0.4~0.9)H,根据岩石特性,取W=4.0m。孔距a=mW孔距,其中,m是密集系数,m=0.6~1.4W,即a=2.4~5
.6米,取a=3.0m。排距b=0.8~1.0a,取b=3.0m。超深l3=(0.15~0.35)W,即l3=(0.6~1.4)
米,为了保证爆破效果,取超深l3=1.2m。(2)药量计算炸药单耗q:q=0.3~0.5kg/m3,本处q取0.35kg/m3,后
期试爆后根据现场爆破情况进行调整;单孔爆破量V:V=a×b×H,m3;单孔药量Q:强风化Q=q×V(Kg);H=8m,Q=25.
2kg,为方便装药取25kg。(3)布孔方式?为了减小爆破震动对周围环境、设备设施的影响,施工中在主爆区域采用梅花形布孔,逐孔微
差起爆方式。除边坡以外的爆区均采用梅花桩式布孔,孔距及排距都设计为3m。如下图:图6.1.2主爆区炮孔布置示意图6.1.3边坡控制
爆破方案为保证边坡的稳定,不产生超挖或者欠挖,一般边坡采用光面爆破。采用密集钻孔,小药量进行爆破,试爆后按现场实际情况再进行调整。
(1)布孔方式?由于边坡的坡率较缓,使用预裂爆破很难控制钻孔的角度、深度,为了减小爆破震动对已成型的边坡及边坡岩层的影响,施工中
在边坡区域采用梅花形布孔,逐孔微差起爆方式,孔距为a=2m,排距b=2m。布孔意示见图6.1.3-1。图6.1.3-1边坡爆破布
孔示意图(剖面图)边坡区域钻孔不设超深,钻孔前先对孔位进行精确的测量,将每个孔位的深度标在孔位中心桩上,钻孔时严格控制孔深,随时测
量,严禁超深,装药形式如图6.1.3-2。(2)起爆网络设计?边坡的起爆网络根据主爆破区起爆网络布置,每排孔之间采用MS-3段导爆
管雷管,每个炮孔内使用MS-15段雷管。(3)药量计算炸药单耗q:q=0.3~0.5kg/m3,本处q取0.35kg/m3;单孔爆
破量V:V=a×b×H,m3;单孔药量Q:Q最小=q×V(Kg);孔深H=2m,Q=2.8kg,为方便装药取3kg;Q最大=q×V
(Kg);孔深H=8m,Q=11.2kg,为方便装药,取11kg。具体参数根据现场边坡区域地面线的实测高度确定。图6.1.3-2
边坡爆破装药结构示意图(4)边坡的爆破振动与控制为有效控制开挖爆破对边坡的影响,正式开挖前先进行爆破试验,确定爆破控制规模和单响药
量,施工中根据监测数据对爆破参数进行动态调整,防止爆破震动影响边坡稳定。每层边坡开挖完成后及时进行安全监测仪器的埋设与监测,根据监
测数据进行边坡稳定分析,对不稳定块体实施准确预测和适时有效锚固,确保边坡安全稳定,确保施工安全。6.1.4爆破网络敷设(1)前期施
工起爆网络本工程前期施工考虑爆破区域为全风化岩层,起爆方式采用激发针引爆导爆管起爆系统。孔内用2发MS-15段,连接采用2发MS-
3段。详见图6.1.4-1。图6.1.4-1前期施工网络连接示意图(2)施工中后期大面积爆破网路为了减少爆破产生的地震效应对周围建
筑物的影响,提高爆破效果,爆破设计的原则为:尽可能的多创造临空面;采用台阶式微差松动爆破技术;控制一段最大起爆药量,靠近民宅处爆破
时,适当减少单孔装药量;靠近民宅或建筑物时,采用分层装药手段,降低能量集中效应;优化延期网路设计,做到单孔单响,确保前排爆破不会对
后续炮孔和网路产生影响;尽量减少爆破次数。根据以上设计原则,单排炮孔使用两种段别雷管(MS3段和MS15段),孔内采用MS15段大
延期,孔外MS3段小延期。单排炮孔爆破网络设计如图6.1.4-2所示:图6.1.4-2施工中后期网络连接示意图各个炮孔延期时间计
算如下:单排炮孔间采用MS3段雷管连接,由此可计算第一个炮孔A1延期时间为880ms,A2的延期时间为930ms,其后炮孔延期时
间以此类推。大面积多排爆破采用MS-3、MS-9和MS-15段雷管进行设计,孔内采用大延期MS15段雷管,孔与孔之间采用MS3段雷
管连接,排与排之间采用MS9段雷管进行连接。多排炮孔网路设计图如图6.1.4-3所示:图6.1.4-3多排炮孔网络设计图延期时间
计算:表1起爆序列:ms(以每排13组炮孔为例,其余按(1)式类推)其中n表示排编号,i代表每排内的炮孔编号,如图示A为第一
排,B为第二排,其余以此类推。6.1.5安全技术校核根据《爆破安全规程》GB6722—2014校核。6.1.5.1地震效应建(构)
筑物的爆破振动判据,采用保护对象所在地质点峰值振动速度和主振频率两个指标。一般建(构)筑物的爆破地震安全性应满足安全振动速度的要求
,(参见表6.1.6-1)并对主要类型的建(构)筑物的安全质点振动速度有如下规定:表6.1.5-1爆破振动安全允许标准保护
对象类别安全允许振速(cm/s)﹤10HZ10HZ~50HZ50HZ~100HZ土窑洞、土坯房、毛石房屋0.5~1.00.7
~1.21.1~1.5一般砖房、非抗震的大型砌块建筑物2.0~2.52.3~2.82.7~3.0钢筋混凝土框架房屋3.0~4.03
.5~4.54.2~5.0一般古建筑与古迹0.1~0.30.2~0.40.3~0.5交通隧道10~1212~1515~20注:1、
表列频率为主振频率,系指最大振幅所对应的频率。注:2、频率范围可根据类似工程或现场实测波型所选取。选取频率时亦可参考下列数据:洞室
爆破﹤20HZ;深孔爆破10HZ~60HZ;浅孔爆破40HZ~100HZ。说明:选取建筑物安全允许振速时,应综合考虑建筑物的重要性
、建筑质量、新旧程度、自振频率、地基条件等因素。因爆破而引起的质点振动速度可按萨道夫斯基公式计算:式中:R-爆破振动安全允许距离,
m;Q-炸药量,齐发爆破为总药量,延时爆破为最大一段药量,按边坡最大装药量25kg计;K、α-与爆破点至计算保护对象间的地形、地质
条件有关的系数和衰减指数,考虑到本段山体有全风化、强风化和弱风化岩层,且全风化岩层仅在山体表层2米,强风化为2-5米处,剩余为弱风
化岩层,本处取:强风化K1=250、α1=1.8;弱风化K2=150、α2=1.5;见表6.1.5-2;V-保护对象所在地质点振动
安全允许速度(cm/s)。经现场核查周边为一般砖房、非抗震的大型砌块建筑物2.0~2.5cm/s,确保连续爆破对周边房屋的结构不
产生影响,本处取V=1cm/s;表6.1.5-2爆区不同岩性的K、α值岩性Kα坚硬岩石50-1501.3-1.5中硬岩石150-
2501.5-1.8软岩石250-3501.8-2.0经计算,爆破振动安全允许距离R1=62.8m;R2=82.5m。根据爆破振
动核算结果,待200m范围内房屋拆除后,爆破振动安全允许距离无建(构)筑物。当决定了衡量爆破振动强度的物理量以后,就要确定其临界值
做为评价爆破地震破坏能力的标准。超过此临界值时,建筑物、设施或岩体就要遭受破坏见表6.1.5-3。表6.1.5-3建(构)筑物
设施爆破振速校核简表距离R(m)60708090100110120130140150160170180190200单响药量Q(kg
)122355273101134174221277340413495588691806单响药量Q(kg)2101523324459
7798122150182218259305356备注表中K1取250,α1取1.8;K2取150,α1取1.5爆破安全允许振速V
取1cm/s;在房屋拆除前进行第一阶段的第一层和第二层爆破时,爆破振动安全允许距离无建(构)筑物。为控制爆破施工带来的震动,优先
选用低爆速炸药(乳化炸药),应用非电毫秒微差雷管、导爆管起爆,并使最大段装药量尽量减少,以减小爆破震动对周边环境可能带来影响,采取
如下主要措施。(1)采用微差爆破技术微差爆破采用非电毫秒雷管起爆系统,根据爆破要求实现排间微差、孔间微差和孔内延期起爆,将起爆药量
化整为零。微差爆破能够将单孔药量有效限制,实现爆破地震波的叠加干扰,从而达到控制地震波的目的。微差爆破还能实现起爆过程中应力波叠加
,岩块运动中碰撞挤压,达到改善爆破效果的目的。使用非电导爆雷管,孔外非电雷管作中继雷管,形成接力式起爆网路,以达到单孔分段的目的。
微差间隔时间25~50毫秒。除微差分段外,还必须适当控制每次爆破规模(总装药量)和降低台阶高度。图6.1.5单孔接力式微差爆破图
(2)震动防护措施在爆区周边有建筑物或房屋时,根据围岩和现场情况可采用以下防护措施进行防护:a采用毫秒微差松动爆破技术,严格控制最
大段别装药量;b每次爆破时,在爆破点近处的建(构)筑物设置爆破震动监测点,用爆破震动记录仪记录实际震动数据;根据监测到的数据分析,
指导下次的爆破作业,以确保震动强度满足安全要求;c采用孔底间隔空气柱减震措施,根据爆破振动监测结果分析,在复杂环境下控制爆破振动有
一定效果。空气柱使用pvc管进行制作,长度10cm,须使用空气柱地段的炮孔,每孔增加超深10cm。d必要时可以采用孔内分层、分段进
行爆破作业。6.1.5.2爆破飞石爆破个别飞石计算参考有关资料按下式计算:式中:RF-个别碎块飞散的距离,m;K-与地形地质气候及
药包埋深有关的安全系数,取:K=1.5;n-爆破作用指数,取n=0.65;w-最小抵抗线,W=4m。经计算,爆破飞石安全距离RF=
50.7m。由上述计算可知,本次爆破的个别飞石对爆区周围建筑物、人员等无影响。同时在爆区周边有建筑物或房屋时,为了安全着想,根据现
场情况可采用以下措施:(1)在爆破部位上用胶网或者炮被覆盖,确保覆盖严实,不得产生爆破飞石;(2)确保堵塞长度和堵塞质量;(3)尽
量避免最小抵抗线方向、炮孔方向朝向重要保护物;(4)加强警戒,疏散200m范围内的人员及车辆等;爆破施工时,严格控制单孔装药量及装
药高度,保证炮孔堵塞质量。6.2物流组织方案6.2.1总体部署在线路右侧500m处建一座500吨/小时的AB料及碎石加工厂,同时在
加工场与爆破区之间沿山脚和山体分别修建运输通道,爆破后立即组织将爆破石方运至AB料加工碎石厂进行加工,加工成AB料后运输至路基段落
进行填筑。图6.2.1AB料加工场平面图6.2.2配套设施在XXX线路右侧建一座占地180亩的AB料加工场,其中原料存放区占地
30亩,可存放10万方原料、AB料成品存放区占地75亩,可存放成品AB料25万方。庐江西站预留的维修工区可利用45亩用于存放成品A
B料15万方。原料及成品料存放场地可满足施工需要。AB料加工厂内设产能为500吨/小时的加工设备,每日可生产10000吨,约650
0方。设备正常投入生产后可满足施工需要。6.2.3路基填料调配根据施工组织安排爆破、加工及填筑工程数量匹配表见下表:表6.2.3爆
破加工填筑匹配表时间爆破数量加工数量填筑数量原料库存数量成品库存数量2017年7月174000120000925005400027
5002017年8月17400018900017500039000415002017年9月17400018900021500024
000155002017年10月17400017000016400028000215002017年11月1740001500001
1400052000575002017年12月1300007700066000105000685002018年1月66000105
0002500多余10万方可用于加工级配碎石所需碎石根据匹配表计算所得,爆破高峰期间每日需爆破5800方,加工高峰期每日需加工63
00方。机械设备配置可满足现场施工需要。7.安全环保保证措施7.1安全保证措施7.1.1一般规定必须严格按《爆破安全规程》进行爆
破施工,必须严格遵守和执行公安部门关于爆破作业的各项规定。(1)必须严格遵守公安部门关于爆破器材购买、运输、储存和使用的各项规定。
(2)从事爆破作业的人员首先要做到文明施工,所有施工人员要佩带安全帽和标志;爆破作业区树立警戒牌或警示标志,非爆破作业人员禁止进入
施工现场。(3)所有爆破员、安全员、保管员必须持有公安部门签发的“爆破员作业证”,持证上岗。(4)炸药装填、起爆药包的制作必须由专
业人员进行操作,装药时要按设计要求的装药量装药,不得随意乱装。确保填塞质量。装药时要用木质炮棍,装药时其他无关人员不得进入爆破施
工现场。(5)起爆网路要严格按设计要求仔细敷设,起爆网路要做好爆破前的全面检查,在确认无误的情况下方可起爆。(6)距居民区较近的爆
破点根据现场情况,确保覆盖质量。(7)起爆前,所有人员必须全部撤到警戒区以外,在爆区周围设立警戒点。(8)爆破时的起爆信号:哨音,
各警戒点通过对讲机联系。①预警信号:爆破警戒范围内开始清场工作,所有人员撤到警戒区以外。②起爆信号:确认人员全部撤离爆破警戒区,所
有警戒人员到位,具备安全起爆条件时发出起爆信号;现场指挥再次确认达到安全起爆条件后,方可下令起爆。③解除信号:起爆后等待5分钟后,
由现场技术负责人、安全员和爆破员组成检查小组进入爆破警戒范围内检查、确认安全后,报请现场指挥同意,发出解除警戒信号。在此之前,岗哨
不得撤离,不允许非检查人员进入爆破警戒范围。7.1.2盲炮处理发生盲炮时,要严格按照盲炮的规定处理。严禁用镐刨或从孔中拉雷管脚线。
爆破网路未受破坏,且最小抵抗线无变化者,可重新连线起爆;最小抵抗线有变化者,应验算安全距离,并加大警戒范围后,再连线起爆。可在距盲
炮孔口不少于10倍炮孔直径处另打平行孔装药起爆。爆破参数由爆破工程技术人员确定并经爆破领导人批准。所用的炸药为非抗水硝铵类炸药,且
孔壁完好,可取出部分填塞物向孔内灌水使之失效,但应回收雷管。可在安全地点外用远距离操纵的风、水喷管吹出盲炮填塞物及炸药,但应采取措
施回收雷管。盲炮应在当班处理,当班不能处理或未处理完毕,应将盲炮情况在现场交接清楚,由下一班继续处理。7.2爆破器材安全管理本工程
所用爆破器材由爆破专业公司(安徽世玉爆破工程有限公司)直接配送至爆破现场或直接由该公司库房配送至爆破现场。(1)每次爆破计划制定
后,提前联系爆破专业公司,约定配送至爆破现场的时间、爆炸物品的品种及数量。(2)爆破器材运到施工地点时设置警戒,警戒人员封锁爆区,
与爆破作业无关人员禁止进入。(3)雷管、炸药分开堆放,相距不小于20m,并有保管员看管。(4)以“多算孔,少算药”的方式,确保当
天零剩余。(5)建立爆破器材收发台帐和退料单制度,定期核对账目,做到账物相符。(6)发放雷管时,雷管编码登记到人。7.3环境保护(
1)禁止裸露爆破,减小爆破噪声和空气冲击波。(2)采用毫秒微差松动爆破,控制一次齐爆药量,降低爆破震动。(3)控制一次总装药量在5
吨以下,有效地控制爆破空气冲击波的影响范围。(4)采用有毒气体产生量低的乳化炸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5)装药后,及时收集爆破器材
包装材料。(6)对于潜孔钻机采用湿式钻孔设备,确保不产生粉尘污染。8.警戒方案根据《爆破安全规程》中关于警戒范围的安全距离要求不小
于300m。8.1爆破区域警戒点设置爆破时需进行清场,爆破区域共设8个警戒点,设置在爆区四周。如下图所示:8.2爆破施工警戒管理
(1)在爆破前告知附近居民爆破作业时间,给当地居民讲解爆破安全注意事项,避免爆破作业时有居民逗留附近并引起恐慌。爆破点插设红旗,爆
破警戒现场采用手摇式警报器鸣笛警示,爆破警戒人员必须佩带警戒标志(袖章、红旗、口哨)。(2)施工现场成立爆破指挥部,统一协调现场爆
破指挥。(3)现场装药时,不允许与爆破无关人员进入爆区。(4)现场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5)操作过程中和结束后,安全员必须进行安
全检查。(6)现场爆破警戒采用对讲机联系。(7)确认警戒区无人员,设备进行有效保护后,由爆破负责人发布起爆命令后起爆。(8)起爆后
等待至少5分钟,由爆破员和安全员进入爆区进行爆后检查,确认爆区安全后解除警戒。(9)解除警戒后,人员、设备才能进入警戒区进行作业。
(10)爆破区周围300m范围,设置爆破警戒区,爆破时采用对讲机相互联系,确认警戒区无人后爆破员方可起爆。8.3爆破作业警戒流程
(1)爆破警戒必须有整个警戒区内都能听到的警报系统;拉响第一次警报后,设备开始撤离警戒区;拉响第二次警报后,所有人员设备立即撤离警
戒区;确认警戒区无人员,设备已进行有效保护后,拉响第三次警报,第三次警报结束后由爆破负责人发布起爆命令后起爆。(2)爆破负责人在确
认各项准备工作完毕后、警戒区内人员和设备撤离警戒区,警戒完成后,发布起爆命令后起爆。(3)起爆后等待至少5分钟,由爆破员和安全员进
入爆区进行爆后检查,确认爆区安全后拉解除警报,如发现拒爆现象及时处理。(4)确认爆破区域安全后,由爆破技术负责人发出解除警戒命令,
警戒人员方能解除警戒。8.4爆破警戒组织结构组长:XXX(爆破现场负责人)组员:XXX每个警戒点至少有1部对讲机,保持通讯畅通,以
便及时反应所在警戒点的情况。8.5爆破警戒用品爆破警戒用品见表5.表8.5爆破警戒用品表序号名称用途序号名称用途1警报器告警6袖
章警示2警示牌警示7对讲机联系3红旗警示8喇叭告警4警戒线警示5口哨警示9.应急预案9.1方案编制目的为了对爆破工
程范围内可能出现的突发性事故,采取预防和控制措施,发生突发性事故时,能做出应急快速反应,实施抢救措施,发挥整体救灾效能,迅速控制局
面。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对人员造成的伤害、对财产造成的损失、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和对企业与社会造成的影响,尽快恢复正常生产,结合项目工程
实际情况,特制订本预案。9.2编制依据(1)国家法律法规及地方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
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其他国家及地方法律、法规。(2)国家条例、规程、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第466号令)、《爆破安全规程》(GB6722-201
4)。(3)本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和《爆破设计方案》。9.3编制原则(1)根本原则: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消除一切事故隐
患,确保人员设备安全。(2)启动原则:在爆破施工发生事故及灾害时,本预案由应急救援指挥部立即启动。(3)响应原则:应急救援指挥部成
员、各应急救援小组成员在接到事故及灾害报告后,立即赶赴事故现场,按相应的事故处理预案,正确有效地开展事故应急处理和救援工作,尽可能
避免或减少人员伤亡,尽最大努力减少事故损失和缩小事故影响范围。(4)请假原则:应急救援指挥部成员、各应急救援小组成员在离开本地区时
,必须向应急救援指挥长请假,同时将自己的职责向指定人员交待清楚。(5)指挥原则:在应急救援指挥部成员未到达现场前,事故处理由当班班
长负责指挥;在应急救援指挥长未到达之前,事故处理由应急救援指挥部成员指挥;应急救援指挥长到达现场后,事故处理由指挥长统一指挥。(6
)处理原则:事故应急处理坚持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一般工作服从应急工作的基本原则。9.4危险源的识别爆破施工时,爆破区域距离民房较
近,确保爆破施工安全,确保火工品的规范领取、运输、管理与使用。9.5组织机构、职责9.5.1应急抢险指挥组织机构项目部成立了应急
抢险“指挥领导小组”,由公司及项目各主要负责人组成。总指挥:XXX副指挥:XXX成员:XXX9.5.2应急抢修指挥领导小组职
责(1)负责“应急预案”的制定、修改、执行;(2)组建应急救援专业队伍,并组织实施和演练;(3)检查督促做好事故的预防和应急救援的
各项准备工作;(4)发生安全事故时由指挥领导小组发布应急救援的命令;(5)向设备管理单位发出救援请求;(6)组织指挥救援队伍实施救
援行动;(7)向上级汇报和向友邻单位通报事故情况,必要时向有关单位发出救援请求;(8)组织事故调查,总结应急工作经验教训。9.5
.3相关部门职责(1)应急救援组长职责:在遇到重大突发危害事件发生时,接到报警报告后,根据制定的应急救援预案,组织、指挥各方面的资
源开展应急救援抢险工作。通知各应急救援小组立即赶往现场,向其下达各种应急处理指令,进行排险抢险、应急救援,并根据险情程度与应急小组
的应急能力决定是否需要外部资源的援助。(2)项目部成员职责:协助指挥长负责应急抢险的具体指挥工作,指挥各抢险小组落实排险抢险、应急
救援的具体措施,并及时向指挥长报告本应急救援小组的工作情况。当指挥长不在现场时,自动承担指挥长的一切职责。(3)通讯联络组职责:接
到指挥长的通知后,立即与事发现场保持畅通的联系,根据险情程度和需要与地方政府、医院、消防、公安等相关部门进行联系。如指挥长决定需要
外部资源援助,接到指令后迅速与相关部门进行联系,报告有关情况并派人到指定地点接车、接人、接物,引导抢险救援人员、物资到事发现场。(
4)救护行动组职责:接到指挥长的通知后,应立即赶到现场组织人员抢救受伤者脱离事故危险区域,同时根据具体情况通知医疗机构前来救护,在
专业医疗人员没有到达之前对受伤人员进行简单救助,或者根据伤者人数及伤情将受伤人员迅速送往医院,通知医院做好救护准备,务必使人身伤害
降至最低程度。(5)抢险救灾组职责:接到指挥长的通知后,立即赶到现场抓好事故现场的警戒和保卫工作,进行人员搜救、疏散受灾人员、现场
侦察和组织救灾抢险工作。在确保人员安全的情况下,尽最大可能排险抢险、抢救物质财产,使国家和企业的财产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把事故控制
在一定的范围内。(6)后勤保障小组职责:接到指挥长的通知后,应立即组织必须的物资材料、工器具、设备等,以确保抢救现场的需要。9.5
.4应急行动部门分工及人员组成应急行动部门分工及人员组成见下表。表9.5.4应急行动部门分工及人员组成序号部门联系人职责
分工联系电话1公司副总经理兼项目经理应急总负责、整体控制,组织指挥全线的应急救援及与相关管理单位联系工作2项目书记应急行动组,协助
总指挥负责应急救援的具体指挥工作3安全总监疏散引导组,协助总指挥负责应急救援的具体指挥工作4工程部工程抢修组,负责制定应急措施的方
案,配合相关管理部门制定救援方案5安质部安全防护组,协助总指挥做好事故报警,情况通报及事故处理工作6物资部物资、设备保障组,负责应
急救援工作的物资供应工作7财务部资金保障组8计划部通讯联络组,负责应急救援工作的通讯联络工作9办公室外部协调组10爆破公司救护组1
1安全员现场巡查组9.6上报程序、内容9.6.1上报程序现场发现人员→值班班长→爆破队队长→安全员→120、医院及消防部门→应急
指挥长9.6.2上报内容(1)发生事故的具体地点。(2)事故类型。本预案适用于该爆区范围内,由于人为过失或自然灾害造成的伤亡或经
济损失事故。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①爆破作业时炸伤或飞滚石砸伤引起的人员伤亡事故。②爆破地震波、冲击波等危害效应引起的各类事故。③由
于自然灾害引起的各类事故。(3)有无人员伤亡。(4)事故严重程度。(5)现场抢险救援情况。9.7、爆破事故应急救援措施与操作步骤9
.7.1事故通用应急救援措施与操作步骤(1)现场发生人员受伤害时,首先应将受害者轻抬至安全平坦地点,去除身上的用具和口袋中的硬物,
先检查受害者的伤势情况,受伤部位,如是飞滚石砸伤要确定伤者有无断骨,对断骨情况在头颈或腰部等重要部位者,施救人员如没受过专业救护培
训,现场不应对伤者进行搬动或翻身,只能进行必要的止血及看护,以免造成伤害的扩大,立即拨打紧急医疗救助电话120,由专业人员进行救治
;对只是四肢等非重要部位的伤害可现场打绑腿进行必要的固定后立即送附近医院。对爆破炸伤人员应进行必要的止血和用绷带简单包扎以免造成失
血过多及伤害扩大,立即送上120急救车或送附近医院。(2)发现受伤者呼吸和心脏刚停止时.应立即按心脏复苏法支持生命的三项基本原则措
施,即通畅气道、口对口(鼻)人工呼吸、胸外挤压正确进行抢救。①通畅气道可采用仰头抬额法,用一只手放在受伤者前额,另一只手指将其下
合骨向上抬,两手协同将头部推向后仰,舌根随之抬起,气道即可畅通,严禁用枕头或其它物品垫在伤员头下。②口对口(鼻)人工呼吸时,在保
持受伤者气道畅通同时,救护人员用放在受伤者额上的手指捏住受伤者鼻翼,救护人员深吸气后,与受伤者口对口紧合,在不漏气的情况下,先连续
大口吹气两次,每次1~2秒,如两次吹气后试测动脉仍无搏动,可判定心跳已经停止,要立即同时进行胸外按压。③正确的按压姿势是达到胸外
挤压效果的基本保证.使受伤者仰面躺在平硬的地方,救护人员立或跪在受伤者一侧肩旁,救护人员的两肩位于受伤者胸骨正上方,两臂伸直,肘关
节固定不屈,两手掌根相叠:以髋关节为支点,利用上身的重力,垂直将正常人胸骨压陷3~5cm,压至要求程度后,立即全部放松,但放松时救
护人员的掌根不离开胸壁。操作频率为每分钟80次左右,每次按压时间和放松时间相等。④胸外按压与口对口人工呼吸同时进行时,其节奏为:
单人抢救时每按15次后吹气2次,反复进行;双人抢救时每按5次后由另一人吹气1次,反复进行。同时现场人员拨打120急救电话,并及时将
详细情况通知应急指挥长,指挥长通知各应急小组赶往事发现场进行急救,指挥长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需要外部资源的援助。(3)通讯联络组负
责人在接到指挥长的通知后,立即与现场保持畅通的联系,根据受伤人员的情况与地方政府、医院、公安等部门联系,并根据指挥长是否需要外部资
源的援助的决定与相关部门联系。(4)救护应急组在接到指挥长的应急通知后,在负责人的带领下准备好担架、急救药品赶往预警地点,并通知医
院做好接受伤者的准备。(5)抢险救灾组在接到指挥长的应急通知后,在负责人的带领下准备好受伤人数的担架及其它必需品和绳索、铁锹等工器
具赶往事发地点。(6)后勤保障组在接到指挥长的应急通知后,在负责人的带领下准备好备用担架及必需品和所需抢险救援物资赶往事发地点。(7)事故后的恢复:当事故受伤人员得到救护后,指挥长应决定终止应急,恢复正常秩序。并做好确保不会发生未经授权而进入事故现场的措施(如悬挂安全警示牌、专人安全哨等),继续安排人员在事故区域进行安全巡查。同时,针对爆破事故受伤人员得到救护的实际情况,通报相关部门,以及做好对本次应急的调查、记录,并评估本次应急反应中需改进的问题,重新进入应急程序。9.7.2飞石事故后的抢救措施(1)将受伤人员进行初步包扎后尽快由救护车送往附近医院救治;(2)搬运伤员时应轻抬、轻放,避免触动受伤部位;(3)飞石砸穿或砸断附近供水、供电、供气(煤气、天然气或蒸汽)和通讯等管道、线路时,应当立即将有关阀门关住、拉开电路开关,并紧急通知有关部门前来抢修。(4)如发生火灾,消防灭火组紧急灭火;(5)派出岗哨、封锁现场,防止闲杂人员入内。9.7.3因早爆、迟爆发生伤人事故的抢救措施按照飞石事故后的抢救措施中(1)、(2)、(5)条措施处理。9.7.4炮烟中毒事故的抢救措施发生炮烟(爆炸毒气)中毒事故时,应采取以下措施:(1)抢救人员佩戴防毒面具进入中毒地点,将中毒者尽快移至空气新鲜处;(2)将中毒者口里有可能妨碍呼吸的假牙、黏液、泥土等物除去,松开其领带、钮扣及腰带;(3)立即将中毒人员送到医院救治;(4)针对不同毒气,对中毒者进行如下处置①给中毒者属于输氧,以促使其体内毒物的排出。当发生一氧化碳(CO)、硫化氢(H2S)中毒时,最好在纯氧中加入5%的二氧化碳(CO2),以刺激呼吸中枢神经,增强呼吸能力,促使毒气排出体外;当发生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中毒时,进行人工呼吸应特别注意,因为中毒后会引起肺水肿,所以施行人工呼吸时应尽量避免对其肺部的刺激,以免加剧肺部浮肿。特别是发生二氧化氮中毒时,只能用拉舌头的人工呼吸法刺激神经,引起呼吸,并在喉部注入碱性溶液以减轻肺水肿现象。②当发生硫化氢中毒时,用浸有氯水的棉花或手帕,放在中毒者的嘴或鼻旁;或给中毒者喝稀氯水溶液,利用药物解毒。9.8有关规定为能在事故发生后迅速准确、有条不紊的处理事故,尽可能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平时必须作好应急救援的准备工作,落实岗位责任制和各项制度。(1)应急救援组织、救援指挥部成员和救援人员应按照专业分工。(2)按照任务分工作好物质器材准备;(3)定期组织救援训练和学习,提高指挥水平和救援能力;(4)对全公司及项目部的管理人员和施工队伍进行经常化的救援常识教育;(5)各种抢修器材和运输车辆在施工时随时处于待命状态,以便及时到达抢险现场。-24-2
献花(0)
+1
(本文系ipvldd700ek...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