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四年级人教版第五单元第2课时两点间的距离及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导学案课题两点间的距离及三角形三边的关系课型新授课姓名班级学习目标1.探 究三角形边的关系,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2.根据三角形的关系,解释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现象,培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的能力。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学习重点理解并掌握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学习难点应用三角形边的关系解决问题。学前准备教具准备:多媒 体课件、长度不同的小棒学具准备:长度不同的小棒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环节导案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7分钟)1.课件出示例3小明家到 学校的路线图,组织学生讨论:从小明家到学校有几条路?哪条路最近?并说明理由。2.设疑引入:这是什么原因呢?这个问题可以用三角形三边 之间的关系来解释,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三角形三边的关系。二、操作验证,探究新知。(18分钟)1.组织学生用下面每组小棒摆一摆,看哪组能 摆成三角形。(单位:cm)(1)6、7、8。(2)4、5、9。(3)3、6、10。(4)8、11、11。2.讨论:为什么第(2)组 和第(3)组小棒不能摆成三角形?3.计算验证,得出结论。4.引导学生用这一结论说明例3中的问题。三、达标检测(7分钟)1.数一数下 面图形中有几个三角形。()个答案:62.能围成三角形的各组线段的后面画“√”(单位:cm)。(1)456()( 2)6410()(3)342()(4)4814()答案:√×√×3.每组中的三根小棒能围成三角形吗? 四、课堂小结。(3分钟)1.总结本节课学习内容。五、作业1.下面线段中哪三条线段能围成三角形?6cm8cm5cm4cm2.三 角形三条边都是整厘米数,其中两条边分别长4厘米、6厘米,第三条最长是几厘米?最短是几厘米?六、疑惑本节课你还有什么疑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