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2022新高考】李流芳《黄河夜泊》古代诗歌阅读与答案解析(2022梅州二模)
2022-04-14 | 阅:  转:  |  分享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明代诗歌,完成15~16题。黄河夜泊①https://so.gushiwen.cn/au
thorv_50088f9c4661.aspx李流芳明月黄河夜,寒沙似战场。奔流聒地响,平野到天荒。吴会②书难达,燕台③路正长。男
儿少为客,不辨是他乡。【注】①明熹宗天启二年(1622),诗人北上京师应试,当时明王朝已处在风雨飘摇、内外交困的境地。②吴会:吴地
的会稽,即作者故乡。③燕台:指燕京,明朝的京城。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一二句描绘出苍凉壮阔的
黄河月夜图。“似战场”表明思之所向,透露出诗人对国事时局的忧虑。B.三四句视听结合,移步换景,有动景有静景,有远景有近景,有物象有
心声,隐含着深沉的情思。C.五六句叙事抒怀。“书难达”见离乡之路远,“路正长”言报国之途艰,表露诗人忧国伤己之情。D.七八句语言质
朴平实,不事雕琢。诗人久客异乡竟不辨故乡他乡,慨叹中蕴含复杂感情,耐人寻味。16.请分析诗歌第三、四句在结构安排方面的作用。(6分
)【答案解析】15.B【解析】三四句没有“移步换景”。16.①有承上启下(或过渡,或承接和铺垫)的作用。(1分)②第三句紧承上
句“似战场”,描写奔流的河水发出震天动地的水声,声势浩大;第四句紧承上句“寒沙”,描绘了大河两岸辽阔苍凉的景象。(“承接”1分,结
合诗句分析2分)③第三四句为后两句的抒情作铺垫,雄浑苍凉的景象触发了诗人对时局和人生际遇的思考,发出“吴会书难达,燕台路正长”的感
叹。(“铺垫”或“引出”或“触发”1分,分析2分)(第2、3点各3分,满分6分)1
献花(0)
+1
(本文系小窗悦读图...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