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郑州外国语小升初真题语文(解析版)
2022-04-19 | 阅:  转:  |  分享 
  
语文(满分70分)积累与运用(共4小题,共计10分)在有着“中国最冷小镇”之称的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呼中区呼中镇,室外气温已低于零下40摄氏度左
右。呼中区第一小学五年级的学生们正在“白色”的球场上进行一场激烈的雪地足球比赛,这是该校体育课教学内容的一部分。寒冷的天气并不能阻
挡“足球小将”们对运动的热爱,他们在运动中强健体魄、磨liàn意志。场上比赛进入关jiàn时刻,只见守门员双手扶住膝盖,直盯
着球,球像离弦之箭,飞了过来,守门员用力向前扑去,但未能阻挡进球,五(5)班获胜,刹那间,操场上掌声雷鸣。1.请根据提示填
写文段中的汉字并给加点字注音。(4分)(1)磨liàn(2)关jiàn(3)离弦(4)刹那2.文段中的划线句子有语
病,请对其提出修改意见。(2分)3.下列诗句中,哪一句不是描写雪的()(2分)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B.六
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C.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D.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4.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
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读“史”宜映雪,以莹玄鉴.读“子”宜伴月,以寄远神。读山水小品,宜。读忠烈传,宜。
读奸佞传,宜。读“骚”宜空山悲号,可以惊壑。读“赋”宜。①纵水狂呼,可以旋风②倚疏花瘦竹,冷石寒苔,以收无垠之游③击剑捉酒以销
愤④吹笙鼓瑟以扬芳②①③④B.①④③②C.②④③①D.①③④②阅读理解(两篇阅读,共9个小题,共33分)(
一)阅读《一面》片断后回答5-8题(共15分)他从架上扳下一本书来,版式纸张和《毁灭》一模一样,只是厚一点点,封面上印着两个八分体
的字:铁流。他用竹枝似的手指递给我,小袖管紧包在腕子上:“你买这本书吧——这本比那一本好。”他是谁?对我这样一个平日被人轻视的
工人下那样诚恳的劝告?我一进门的时候本来就有点疑惑,现在更加疑惑了;虽然猜不出是谁,但自己断定:一定是一个不平常的人。我一翻那定
价:一元八角!“先生,我买不起,我的钱不够……”我的话低得连自己都听不见了,我不知道怎样才好。我低了头,头脑里轰隆轰隆的。我不
敢看他的脸。我只听见一个声音在问我:“一块钱你有没有?一块钱!”“有!”我抬起头,顿时恢复了勇气。“我卖给你,两本,一块钱。
”什么?我很惊异地望着他:黄里带白的脸,瘦得教人担心;头上直竖着寸把长的头发;牙黄羽纱的长衫;隶体“一”字似的胡须;左手里捏着一
枝黄色烟嘴,安烟的一头已经熏黑了。这时,忽然记起哪本杂志上的一段访问记——“哦!您,您就是——”我结结巴巴的,欢喜得快要跳起来
了,一定是他!不会错,一定是他!那个名字在我的心里乱蹦,我向四周望了一望,可没有蹦出来。他微笑,默认地点了点头,好像我心里想着要
说的,他已经统统知道了一样。这一来不会错了,正是他!站在前进行列最前面的我们的同志,朋友,父亲和师傅!憎恶黑暗有如憎恶魔鬼,把一
生的时光完全交给了我们,越老越顽强的战士!我又仔细地看他的脸——瘦!我们这位战士的健康,差不多已完全给没有休息的艰苦工作毁坏了。他
带着奖励似的微笑,指着《铁流》对我说明:“这书本来可以不要钱的,但是是曹先生的书,现在只收你一块钱本钱;我那一本,是送你的。”
我费力地从里衫的袋里(公司为防止我们“揩油”,衣衫上一只袋都没有缝)掏出那块带着体温的银元,放到他的手里——他的手多瘦啊!我鼻子里
陡然一阵酸,像要哭出来。我恭敬地鞠了一躬,把书塞进帆布袋,背起便走出书店的门。5.“你买这本书吧”中的“这本书”指________
______。(1分)6.第②段划线的比喻句中本体是________,喻体是________,突出了鲁迅____________
的特征。(6分)7.文中第②-?段刻画“他(鲁迅)”的形象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描写
方法。(6分)8.下面对文中“同志,朋友,父亲和师傅”四个称呼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同志”表示鲁迅先生与“
我们”志同道合的关系。B.“朋友”表示鲁迅先生本来与“我”就熟悉,友谊很深。C.“父亲”表示对鲁迅先生无比崇敬爱戴的情怀。D
.“师傅”表明鲁迅先生是大家学习的楷模。(二)阅读《烙印在时光里的生命片刻》,回答9-13题(共18分)烙印在时光里的生命片刻(1
)人们常常把一些小事抛在脑后,一些生命的片刻烙印在时光的尘埃里,我们可以试着忽略,但这些微不足道的事却一点一滴形成一条链子,将你与
过去连在一起。十一岁(2)初冬的早晨,屋外还是一片漆黑,充溢着暖暖的灯光的厨房便成为世界的中心。睡梦中的我隐约听到窗外大扫帚掠过地
面的唰唰声,接着在屋里往往会有“啪”的一声,因为妈妈常会在经过小仓库时碰掉一两个玩具。然后我能想象到腰椎不好的妈妈绝不会弯腰,而是
蹲下来,拾起掉落的玩具,摆回原处。她会迈着花仙子般轻盈的步伐进入厨房,当然不是那种小精灵了,应该是睡美人的精灵婶婶。(3)水龙头的
流水声,燃气灶被拧开的声音,盖上锅盖的声音,水被煮沸的声音……掀开锅盖,水汽弥漫,犹如精灵山谷的密林晨雾。水被倒进碗里,是山谷绝壁
上飞流直下的瀑布,蒸腾着“白烟”,激荡着水花。然后是磕鸡蛋的声音,打蛋时碗筷撞击的声音。突然,一切声音戛然而止。一秒、两秒、三秒,
筷子缓慢搅水的声音渐渐传来,我松了一口气。想象到前几秒,鸡蛋沿着碗壁滑入水中,像一大束阳光徐徐流下来,渗入透明的泉水中。鸡蛋几乎是
在一瞬间转化成一团团软绵绵的淡黄色云朵,飘来飘去。我咽下口水,半眯眼睛,沙发左端的爸爸像一个魁梧版的“长妈妈”,摆个大字,睡得正香
。爸爸的胃病没养好前,妈妈每天早晨都会给他冲一碗鸡蛋。我想起爸爸的手总会在严冬中被冻出几道小伤口,他站在柜台里用粗糙的手指认真地摆
弄玩具上的小轴承的画面,我永远也不会忘。(4)我们的路上有对彼此的责任,对家庭的责任,还有对社会的责任。(5)沙发上的那个孩子翻了
个身,缩回了在爸爸啤酒肚上取暖的脚,又酣然入睡。十五岁(6)雨,又是雨。秋夜本该是爽朗惬意的,可是今天例外。车窗外,一棵棵法国梧桐
缓慢地向后移动,黄绿参半的叶子在冷冷的夜雨中显得格外诡异。路灯点点昏黄的光悬浮在空中,商场的广告牌在远处发出刺眼的白光和红光。我能
清楚地看到车前的每一滴雨珠,在灯光和黑暗交接的地方,凭空射出了一簇簇的白色蛛丝。雨声、树叶声、鸣笛声、汽车驶过水层的声音无一例外地
从窗外闯进来。(7)我躺在妈妈的怀里,盖着外套,刚脱下来的,有点湿。“妈——我鞋都湿了!”我懊恼地抱怨。妈妈本能地直起身,要帮我脱
鞋,这一动作让冷空气瞬间侵入我背后,刺激得我打了个寒战。她刚松开的手又搂紧了我。“快脱了!脚不能沾凉水的。都多大了,鞋湿了还不知道
自己脱吗?”我只得磨蹭着双脚将两只鞋踹掉。“也不知道北京下雨了吗……”妈妈又开始皱眉了,她平常没表情的时候,额头两眉中间也会有凹痕
,现在更深了。“你哥当时走的时候就没带伞,也不知道记不记得买把伞。”我还没说话,爸爸突然回答说:“你有什么可担心的?一个男子汉还怕
淋点雨吗?”说着掏出了手机递过来,“你要是实在担心就打个电话问问吧。”我接过手机,解开锁屏,刚准备按下拨号键,突然发现主页面的时间
显示栏下面有每日的天气预报。“多云转晴,温度7℃~12℃,1~2级西风”,它显示的所选定预报城市不是我们的城市,而是北京——哥哥上
学的城市。(8)原来每个人的路都承载着他人的期待,你走每一步都牵动着爱你的人焦灼的目光。(9)一条未查看的短信被我点开,上面说:“
爸,晚上有雨。”(10)……(11)我有过这样一些记忆,故事就从这里开始。但有时候,开始也是结束,而结束恰恰又是开始。梭罗说:谢天
谢地,世界并不仅限于这里。(节选自裴鸽的《选择存在》,有删改,标题为编者所加)9.文章标题为“烙印在时光里的生命片刻”,请概括文章
写了哪些“生命片刻”?(4分)10.细读文中画线句,完成相关题目。(6分)(1)“妈妈本能地直起身,要帮我脱鞋,这一动作让冷空气瞬
间侵入我背后,刺激得我打了个寒战。”(赏析加点词的表达效果。)(3分)(2)“爸,晚上有雨。”(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3分)
11.文章写到“一些生命的片刻烙印在时光的尘埃里……将你与过去连在一起”,简要分析“十一岁”、“十五岁”这两个片段为什么会“烙印在
时光的尘埃里”。(4分)12.文中“掀开锅盖,水汽弥漫,犹如精灵山谷的密林晨雾。”这句话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2分
)A.比喻B.拟人C.对比D.拟物13.选出与梭罗的“谢天谢地,世界并不仅限于这里”
这句话在本文中的意思最接近的一项。()(2分)A.随着时光的流逝,许许多多的人和事到最后会让你觉得特别滑稽可笑和微不足道,对
此你会投去孩子般的目光。(莫迪亚诺《青春咖啡馆》)B.我们对这个世界,知道得还实在太少。无数的未知包围着我们,才使人生保留迸发的
乐趣。(余秋雨《洞庭一角》)C.孩子们懂得了怀念:以往的铃声,它到哪儿去了?惟有一点是确定的,它随着记忆走进了未来。(史铁生《
庙的回忆》)D.一旦作出决定,实际上便坠入了一股巨大的洪流之中,这洪流会把你带到一个你作决定时从来没想到的地方去。(保罗·柯艾略
《牧羊少年奇幻之旅》)三、古诗文阅读(共2小题,共计7分)塞翁失马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
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
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下列对于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是()(3分)马无故亡而入胡(死亡)B.居数月(经过)C.其马将胡骏马而归(带领)D.人皆吊之(对其不幸表
示安慰)15.这则寓言故事给了我们什么启示?请结合你的生活经历谈一谈。(4分)四、作文(20分)告别是一种心境,告别也是一种决
定。南飞的大雁是对北方寒冷的告别,秋天的落叶是对炎热夏季的告别,雨季是对干旱的告别,彩虹是对风雨的告别……每一次的告别,都有一个故
事,和激情燃烧,和凄美动人,和惊心动魄。告别不是遗忘,而是转身;告别,不是放弃,而是开始!(《朗读者》七期卷首语)请以“告别”为话
题,写一篇作文。要求(1)字数:200字左右;(2)不得在文中出现真实的姓名与学校等身份信息。参考答案1.(1)炼(2)
键(3)xián(4)chà2.将“左右”删去3.C解析:此句出自唐代张继的《枫桥夜泊》,前两句描
写秋天夜晚的景色。4.C解析:从前两句可以看出,讲的是其作用.由此可以看出所填内容是②④③①。5.《铁流》6.手指竹枝
身体瘦7.肖像动作语言8.B9.(1)妈妈为睡梦中的家人做早餐;(2)“我”和爸爸在沙发上睡觉(睡觉时“找”把脚搁在爸爸
的啤酒肚上取暖);(3)妈妈要帮“我”脱被雨淋湿的鞋子;(4)雨天,妈妈牵挂并担心远在北京的哥哥有没有伞;(5)爸爸在手机主页里设
置了哥哥所在地的天气预报;(6)远方的哥哥短信提醒父母晚上有雨。(评分标准:答案中所给6点,1点1分。归纳太过简单不给分。如:父亲
睡觉、父亲看似不关心。)10.(1)"本能地”意思是不自觉地、无意识地,写出了妈妈对孩子的关心和呵护自然而然,已成习惯,表现了母爱
之深。(评分标准:解释“本能地”意思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什么得1分,表现情感得1分。)(2)呼应上文对雨的描写;暗示哥哥一直关注家
乡的天气情况;表现了哥哥对家人的牵挂和爱。(评分标准:1点1分。)11.因为“十一岁”这个片段让“我”感受到了“责任”和“爱”,“
十五岁”这个片段处处传达出家人间的“牵挂”、“关爱”和“期待”。这些生命中最珍贵的东西,会让人终生怀念,所以这两个片段被“烙印在时
光的尘埃里”。(评分标准:11岁“责任”“爱”,15岁“牵挂”“关爱”“期待”,11岁、15岁都是出现两个关键词给2分。)12.A
13.C14.A15.答题时需围绕“祸与福”这一主题谈启示,并结合自身感受或具体的事例谈自己的观点,要求语句通顺、书写规范、符合逻辑、言之有理。(启示2分,结合生活经历2分)四、作文:【审题立意】“告别”,也就是说,要写一篇关于告别的文章,关键是写告别的心理、告别时的场景。【思路点拨】告别的可以是一种美好的事物,也可以是一种不好的事物:陋习、坏习惯等;可以是你的告别,也可以是别人的告别;可以是人与人的告别,也可以是人与物的告别,以上思路都可以写。1、字数要达标,不达标者扣5分。2、要有题目,且规范,无题目扣5分。3、字体工整、清晰、规范,不规范扣1-3分。4、句子通顺、流畅,表达明确得体。酌情扣分。5、主题突出、鲜明,有自己深刻的见解。酌情赋分。一类文17-20分;二类文13-16分;三类文10-13分;10分以下为四类文。
献花(0)
+1
(本文系春好处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