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附件2: 一通三防重大安全风险管控措施实施工作方案
2022-04-27 | 阅:  转:  |  分享 
  
附件2:

“一通三防”专业重大安全风险管控措施

实施方案

根据2022年年度安全风险辨识评估结果,有效控制“一通三防”专业重大安全风险,明确各单位和人员职责,确保重大安全风险管控措施落实到位,保证作业人员人身安全,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组织机构

组长:总经理

副组长:总工程师生产副总经理机电副总经理安全副总经理

成员:通风副总工程师机电副总工程师地测副总工程师防冲副总工程师各生产部门经理各区队队长各区队技术员

现场负责人:各区队队长

二、重大安全风险描述

1.401102工作面上隅角管理不到位,存在中毒、窒息和瓦斯超限等危害。

2.采掘工作面未定期消尘、防尘设施不全、未正常使用,造成煤尘堆积,可能导致煤尘爆炸。

3.401102工作面采空区遗煤氧化自燃。

4.水力割缝、水力压裂作业,高压设备操作不当,造成机械伤人。

三、安全风险控制目标

1.401102工作面上隅角瓦斯浓度不超过0.8%。

2.各掘进工作面掘进迎头瓦斯浓度不超过0.8%。

3.401102综放工作面,401103工作面运输巷,401104工作面运输巷,403109工作面运输巷、回风巷,403盘区辅运巷工作面,二号风井底车场,专用安全辅助运输巷煤尘浓度不超过4㎎/m3,无连续长度5m、厚度2mm的煤尘堆积。

4.401101、401102工作面采空区综合防灭火指标无超限,无乙烯、乙炔等自燃发火标志性气体出现。

5.水力割缝、水力压裂工程高压设备、高压胶管完好可靠。

四、风险控制措施

重大安全风险一:401102工作面上隅角管理不到位,存在中毒、窒息和瓦斯超限等危害。

(一)管控措施

1.技术措施

(1)加强上隅角管理,按规定及时封堵上、下隅角,上隅角抽采管路埋管距离、位置必须符合规定,专职瓦检员负责上隅角瓦斯检查。

(2)采取有效切顶措施,确保上下隅角悬顶面积不超过10m2,防止大面积跨落造成上隅角瓦斯超限。

2.工程措施

每个生产班结束后对工作面上下隅角进行封堵,每天对墙体喷涂普瑞特不少于1次。

3.管理措施

(1)定期对工作面内瓦斯传感器进行标校,进风流瓦斯浓度0.5%,工作面、回风流及上隅角瓦斯浓度0.8%。

(2)工作面按照要求合理配风,定期由测风员进行风量测定

(3)控制采煤机割煤速度,实现均衡生产,采煤机匀速割煤。

(4)瓦斯检查员要严格按照矿井瓦斯巡回检查路线、时间、地点、内容以及检查次数进行瓦斯检查,瓦斯检查员严格执行井下交接班制度和瓦斯检查原始记录、瓦斯牌板和调度台账“三对照”制度,严禁脱岗、空班、漏检和假检。

(二)人员保障

技术措施第1条、工程措施由综采队、通风队、抽采队负责,技术参数第2条和管理措施第3条由综采队负责,管理措施第1.2.4条由通风队负责。

部门负责人:李文福;区队负责人:高虎、邵宽峰、韩伟。

(三)资金保障

工程项目 计量单位 工程量 计划资金/万元 普瑞特、水泥发泡板 项 1 188 合计 188 重大安全风险二:采掘工作面未定期消尘、防尘设施不全、未正常使用,造成煤尘堆积,可能导致煤尘爆炸。

(一)管控措施

1.技术措施

采掘工作面生产时,机组内外喷雾必须正常使用,采煤工作面并采取架间喷雾、煤层注水、风水联动喷雾、防尘网等防尘措施;掘进工作面坚持湿式打眼,风水联动喷雾、防尘网、炮掘工作面坚持使用水炮泥、爆破喷雾;岩巷综掘工作面使用湿式除尘风机、泡沫抑尘装置高压水射流装置、防尘网相结合综合防尘措施。

2.工程措施

各采掘工作面必须建立完善的防尘供水系统,供水管路三通阀门齐全,皮带巷50m设置一个,其他巷道100m设置一个。

3.管理措施

(1)各转载点必须安装喷雾并正常使用。

(2)各大巷均安装风水联动喷雾,喷雾覆盖巷道全断面。

(3)定期对各个地点进行消尘,防治煤尘堆积。

(二)人员保障

技术措施由通风管理部及各区队队长负责,工程措施和管理措施由各区队队长负责。

部门负责人:李文福;区队负责人:各区队队长。

(三)资金保障

工程项目 计量单位 工程量 计划资金/万元 除尘风机、泡沫抑尘装置、喷雾设备、洒水软管等 项 1 120 合计 120 重大安全风险三:401102工作面采空区遗煤氧化自燃。

(一)管控措施

1.技术措施

采空区通过实施注氮、灌浆、注普瑞特、注液态二氧化碳、上下隅角封堵、束管监测、气雾阻化和采空区撒盐等综合防灭火措施,预防火灾。

2.工程措施

每天24h向采空区注氮、预防性灌浆、架后喷洒阻化剂、每月注普瑞特Ⅰ2吨,每月注液态CO210吨。

3.管理措施

(1)利用束管监测系统监测、分析采空区及架后气体浓度变化情况,利用光纤测温系统监测、分析采空区温度变化情况,做好采空区遗煤自燃发火预测预报工作。

(2)采煤工作面加强上、下隅角封堵,减少采空区漏风;提高回采率,减少采空区遗煤。

(3)工作面上隅角按规定安设一氧化碳及氧气传感器。

(二)人员保障

技术措施由通风管理部负责,工程措施和管理措施由通风队、抽采队、综采队负责。

部门负责人:李文福;区队负责人:邵宽峰、韩伟、高虎。

(三)资金保障

工程项目 计量单位 工程量 计划资金/万元 普瑞特、液态CO2、阻化剂、CO传感器 项 1 120 合计 120 重大安全风险四:水力割缝、水力压裂作业,高压设备操作不当,造成机械伤人。

(一)管控措施

1.技术措施

(1)接卸钻杆时手不得靠近钻杆接头部位,人员不得站在钻杆给进和起拔正后方,严禁接近转动部位。

(2)割缝作业时钻孔内出现异常现象,必须停泵卸压后再检查钻孔。

2.管理措施

(1)每次施工前安排专人检查水力割缝泵、水力压裂泵、高低压转换器、割缝钻杆,确保水力割缝及水力压裂设备完好可靠。

(2)施工前对高压胶管进行认真查,不完好的必须更换,高压胶管连接必须使用专用U型卡子,不得用铁丝代替,高压胶管与高压泵阀门连接必须使用专用接头连接,确保牢靠;

(3)钻机下风侧5m处安设甲烷传感器瓦斯浓度达到0.8%自动切断钻机电源;施工钻孔必须安设边打边抽装置,并在钻孔开口位置下风侧斜上方200mm处吊挂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瓦斯浓度达到0.8%,立即停止钻机施工,待瓦斯浓度降到0.8%以下时,方可恢复施工。

(4)压裂、割缝期间在施工地点前后50米设置警戒。

(5)施工前摄像头必须安装到位,全程监督安全措施落实情况及是否按照钻孔设计施工。

(二)人员保障

技术措施、管理措施均由通风部、机电部、抽采队负责。

部门负责人:李文福、林逸朋;区队负责人:韩伟。

(三)资金保障

工程项目 计量单位 工程量 计划资金/万元 高压设备配件 项 1 30 合计 30 五、重大安全风险管控措施实施情况检查监控

1.总经理每月组织对重大风险管控重点实施情况进行一次检查分析。

2.总工程师每半月组织对分管范围内安全风险管控重点实施情况进行一次检查分析,检查管控措施落实情况,改进完善管控措施。

3.每天至少安排管理人员(队长、副队长)、技术人员或安全检查人员对重大安全风险管控措施落实情况进行巡查,对管控措施失效的及时上报改进。

4.各单位严格按照管控措施进行贯彻执行,确保管控措施落实到位。

六、“一通三防”事故应急处置方案

“一通三防”事故发生后,立即启动《2022年灾害预防及处理计划》和《2022年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个人和单位参照执行。

(一)现场作业人员的应急处理程序

现场作业人员必须立即停止工作,由现场管理人员、班组长组织撤至全风压进风巷道新鲜风流中,并汇报调度室。撤离前必须切断工作地点机电设备电源。要在保证自身人身安全的情况下搞好自救、互救。撤离期间要尽可能通知沿途受灾害影响区域人员一同撤离到安全地点。

(二)调度室接到汇报后的处理程序

1.立即通知可能受灾害影响范围内作业人员撤到采区进风大巷新鲜风流中。

2.通知总经理、总工程师、通风部部长、矿值班领导、事故单位主要领导及各救援工作组成员赶到矿调度室成立应急救援指挥部,研究事故处理方案,同时通知彬长矿业公司救护消防大队赶到事故地点组织抢险救灾。

3.应急救援指挥部成立后的工作程序

(1)根据现场有毒有害气体及人员撤离情况判断可能受灾害影响区域人员伤亡情况、撤离情况,明确需要救护地点人员、救护路线等,并安排救护队组织营救。

(2)组织制定合理有效的处置方案,并落实救护队组织实施。需要调整通风系统时,由通风部负责制定方案,通风队、救护队负责落实。

4.救护中心接到通知后的应急处理程序

(1)救护队员10分钟内赶到应急救援指挥部。

(2)简单了解事故发生地点、范围等现场情况。

(3)下井实施救护工作。

(4)到达事故现场后首先在安全地点设立临时救护基地。

5.安排救护人员分组进入灾区,按应急救援指挥部指示,组织营救可能受伤人员,查找遇险、受伤人员并积极组织抢救。

(二)瓦斯事故应急处置措施

1.尽快恢复灾区通风。查明灾区是否有火源存在。有火源时,按火灾事故处理;若无火源,则应尽快恢复灾区通风,排除有毒有害气体,不得强令救护队进入灾区搬运遇难人员。

2.采取一切有效措施营救遇险人员。当确认无二次爆炸的可能时,及时恢复被破坏的巷道和通风设施,恢复灾区正常通风。否则不得强令救护队进入有爆炸危险的区域救人。

3.要设法切断灾区电源,同时应保障实施救援工作所需的电源。

4.应根据事故地点、范围,迅速决定是否改变矿井通风方式或局部反风,为保证灾区人员安全,原则上不得停止主要通风机运转。

5.低浓度瓦斯爆炸时,应首先考虑尽快恢复通风,防止瓦斯积聚到爆炸界限。一时无法恢复时,若无火源,可考虑先抢救遇险人员,后恢复通风,若有火源时,按火灾事故处理。

6.高浓度瓦斯爆炸时,应首先查明灾区是否有火源存在,若有火源,严禁启动局部通风机或恢复灾区通风,应在不供风的情况下救人和灭火,但必须保证救援人员的安全;无法灭火或灭火无效时,应及时予以封闭;若无火源,则应首先考虑恢复通风,排放瓦斯后,再集中力量救人。

7.正确调控风流。恢复灾区通风时,应优先考虑用锁风方法。若条件不具备时,可用局部通风机恢复通风。

(三)火灾事故应急处置措施

1.采取一切有效措施,及时救助遇险人员,尽量减少伤亡。

2.发生火灾后,先切断电源再灭火。

3.用直接灭火和有效的通风等措施,控制火灾扩大。

(四)煤尘事故应急处置措施

1.尽快恢复灾区通风。查明灾区是否有火源存在。有火源时,按火灾事故处理;若无火源,则应尽快恢复灾区通风,排除有毒有害气体,不得强令救护队进入灾区搬运遇难人员。

2.采取一切有效措施营救遇险人员。当确认无二次爆炸的可能时,及时恢复被破坏的巷道和通风设施,恢复灾区正常通风。否则不得强令救护队进入有爆炸危险的区域救人。

3.要设法切断灾区电源,同时应保障实施救援工作所需的电源。

4.应根据事故地点、范围,迅速决定是否改变矿井通风方式或局部反风,为保证灾区人员安全,原则上不得停止主要通风机运转。

5.正确调控风流。恢复灾区通风时,应优先考虑用锁风方法。若条件不具备时,可用局部通风机恢复通风。

(五)事故报告的基本要求和内容

事故报告必须说明事故的地点、性质、严重程度、受威胁的人员数、可能影响的范围是否扩大等。

(六)报警

向应急救援指挥部。











-1-







献花(0)
+1
(本文系安全部资料...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