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附件4: 顶板重大安全风险管控措施实施工作方案
2022-04-27 | 阅:  转:  |  分享 
  
附件4:

顶板重大安全风险管控措施

实施工作方案



根据2022年安全风险辨识清单结果,采掘工作面顶板管理属于重大安全风险,为了做好顶板重大安全风险管控工作,杜绝受采动压力影响,顶帮垮落伤人。明确各单位和人员职责,确保重大安全风险管控措施落实到位,保证作业人员人身安全,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重大风险描述

井下采掘生产活动过程中,受地质构造影响、施工质量不合格、管理上的缺陷等因素影响,易出现局部片帮、漏顶造成设备损坏或人员伤亡风险。



三、人员保障

总负责人:总经理

分管负责人:副总经理(生产)

技术负责人:分管副总工程师、生产部经理、地测部经理、防冲部经理、机电部经理、安全部经理、掘进主管、采煤主管。

现场负责人:各采掘队队长、主管技术员。

四、技术保障

1.顶板重大风险管控必须由副总经理(生产)负责组织,相关部室人员配合,根据重大安全风险可能失控原因,共同编制防范措施及处置方案,并报总负责人审批。

2.在防范措施及处置方案制订后,相关单位要认真组织员工学习实施措施的内容和处置方案。

3.在防范措施及处置方案实施过程中,相关责任人应深入作业现场,积极发现管控方案中不足,并及时修改完善。

4.作业期间生产部、区队跟班队干、安检员和瓦检员对施工作业现场环境进行确认,满足条件方可作业。

五、资金保障

1.在管控方案制订后,生产部、地测部、防冲部、机电部和采掘区队负责人要对采掘工作面顶板风险管控中涉及到的设备、物资积极协调准备。

2.如有需要购进的设备,生产部和机电部等业务部门积极联系材料组购进,在防范设施到位后方可组织实施。

3.资金从安全费用中提取,如费用不足,可补列计划或从生产成本中支出,不足部分由企管部、财务部进行保障,确保资金投入。预计费用如下:

(1)401102工作面两巷、401103工作面回风巷补强支护项目:300万元。

(2)掘进工作面过构造区等顶板条件不好时加强支护项目:100万元。

六、计划完成时间

1.401102工作面两巷、401103工作面回风巷补强支护工程:2022年1月-2022年12月。

2.403盘区胶带巷、一回风和辅运巷过断层等各掘进工作面顶板条件不好时加强支护项目:2022年1月-2022年8月。

七、重大安全风险管控措施

(一)管控措施

1.采煤工作面管控措施

(1)工作面上下隅角应采取加密特殊支护等措施,悬顶面积大于5㎡时要采取顶板弱化措施。瓦斯异常及构造区需谨慎采取强制放顶措施;特殊情况不能强制放顶时,应有加强支护措施。

(2)工作面上下隅角回移切顶密柱时必须遵循“先支后回”原则;遇到老塘顶板大面积不垮落时,必须执行退锚或强制放顶措施。

(3)工作面出现悬顶、漏顶时,及时采取加强支护等可靠措施,同时业务部门加强现场监管。

(4)工作面液压支架要排成一条直线,支架架型及工况要符合作业规程要求,不得出现空顶,防止出现伞檐、窜矸、漏矸等。

(5)工作面爆破时,必须编制专项安全技术措施。

(6)工作面液压系统乳化液配比、水质等必须符合相关要求。

(7)建立健全液压支架、单体液压支柱及其附属装置的检修、维保制度,保证设备完好。

(8)工作面液压支架必须接顶严实,并严格控制采高,支架严禁超高使用。

(9)工作面液压支架初撑力必须符合作业规程规定。

(10)人员须进入机道作业时,必须采取控顶护帮措施并停机闭溜、断电。

(11)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每班开工前,必须由跟班队长、验收员联合对工作面进行验收,发现问题立即进行处理。

2.掘进工作面管控措施

(1)矿井应积极开展巷道围岩稳定性分析,为选取合理的支护形式及支护参数提供依据。

(2)作业规程中必须对巷道临时支护、永久支护形式及参数、支护材料及规格、支护与工作面的最小和最大距离做出明确规定。

(3)锚杆(索)的杆体及配件、护表构件、锚固剂、喷浆材料等材质、品种、规格、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4)各种支架及其构件、配件的材质、规格,背板和充填材料的材质、规格等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5)掘进工作面过断层等顶板破碎带、异常区时,必须编制专项安全技术措施。

(6)巷道锚杆(索)支护参数应根据围岩性质及岩层组合的实际情况进行支护设计并进行理论计算,设计时安全系数取值必须符合规范要求。

(7)合理确定锚杆直径、锚孔直径、树脂药卷直径,使三者合理匹配,提高锚杆的锚固效果和支护的安全可靠性。

(8)巷道布置应尽量避开松软岩层、膨胀性岩层、破碎岩层及高应力岩层;若必须通过以上区域时,在满足让压原则基础上,支护强度应尽量加强,避免巷道因支护强度低引起顶板离层或造成更大范围的围岩变形扰动。

(9)巷道交岔点、巷道断面变化处、巷道轴线变化段等特殊部位的支护设计必须提高支护等级加强支护。

(二)管控责任人

管控负责人:总经理

分管责任人:副总经理(生产)

部室责任人:生产部经理、地测部经理、安全部经理

区队责任人:采掘区队队长

(三)重大安全风险区域及作业人数上限

1.重大安全风险区域:

采煤工作面向外200m范围内;掘进工作面迎头。

2.作业人数上限:采煤工作面单班作业人数检修班不超过40人、生产班不超过25人;回采工作面及两巷超前支护范围内进入人员生产班不得超过16人、检修班不超过40人。

掘进工作面限员18人,掘进工作面是指从掘进迎头至工作面回风流与全风压风流汇合处的区域;防冲警戒点(距离工作面迎头200米)以里限员9人。

(四)管控时间

401102工作面管控时间为全年生产期间;掘进工作面为过地质构造区期间。

八、重大安全风险管控措施实施情况检查监控

1.总经理每月组织对重大风险管控重点实施情况进行一次检查分析。

2.副总经理(生产)每半月组织对分管范围内安全风险管控重点实施情况进行一次检查分析,检查管控措施落实情况,改进完善管控措施。

3.每天至少安排管理人员(队长、副队长)、技术人员或安全检查人员对重大安全风险管控措施落实情况进行巡查,对管控措施失效的及时上报改进。

4.各单位严格按照管控措施进行贯彻执行,确保管控措施落实到位。

九、顶板事故应急处置方案

发生顶板事故后,立即启动《2022年灾害预防及处理计划》和《2022年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个人和单位参照执行。

1.事故应急处置程序

发生顶板事故时,现场负责人首先紧急撤离灾区及受威胁区域人员,及时汇报调度室。调度室接到事故报告后,立即汇报矿长、总工程师、生产副总经理及有关领导和部门,启动应急预案。

2.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1)当发现工作地点有即将发生顶板事故的征兆而当时又难以采取措施防止顶板冒落时,要迅速撤离危险区,撤退到有新鲜风流并且支护完好的巷道内。

(2)发生顶板事故时,要就近在顶板完好区域进行避灾。

(3)遇险后立即发出呼救信号与外界取得联系,但必须镇定情绪,减少体力消耗,等待救援。

(4)遇险后,要尽一切努力争取自行脱离事故现场。自己无法逃脱时,要尽可能地把身体藏在支柱牢固或块岩石架起的空隙中,防止再次受到伤害。

(5)遇险后,人员要积极配合外部的营救工作。遇险后被煤矸、物料等埋压的人员,不要惊慌失措,在条件不允许时切忌采用猛烈挣扎的办法脱险,以免造成事故扩大。被掉矸隔堵的人员,应在遇险地点有组织地维护好自身安全,构筑脱险通道,配合外部的营救工作,为提前脱险创造良好条件。

(6)如果人员被困地点有电话,应立即汇报灾情、遇险人数和已采取的避灾自救措施;否则,应采用敲击管道和岩石等办法,发出有规律的呼救信号,并每隔一定时间敲击一次,不间断地发出信号,以便营救人员了解灾情,组织力量进行抢救。

(7)撤离险区的人员,应迅速向井下及矿调度室报告,报告内容包括事故时间、地点、人数、范围、程度等。

(8)遇险后,发现附近有压风自救及自救器补给点,立即到达压风自救补给点,防止有害气体伤人。

(9)先外后里,先检查冒落带以外范围内支护的完整性,有问题先处理。如果一般范围巷道顶板事故,要坚持先处理外面的,再逐渐向里处理,确保操作人员后路畅通。

(10)先支后回,更换巷道支护时,先打临时支护或架设新支护,再拆除原有支护,以避免巷道无支护而发生顶板事故。

(11)先上后下,处理倾斜巷道顶板事故时,应该由上端向下端依次进行,以防矸石、物料等滚落歪倒砸人。

(12)先近后远,一条巷道内发生多处顶板事故时,必须坚持先处理离安全出口较近的一处,再处理离安全出口较远的一处,以防再次顶板事故堵住通道。

(13)先顶后帮,在处理顺序上,必须注意先控制顶板,再维护两帮,确保操作人员安全。

3.事故报告的基本要求和内容

报告事故时必须说明事故的地点、性质、严重程度、受威胁的人员数量、可能影响的范围是否扩大等。

4.报警

向应急救援指挥部报告。







1







献花(0)
+1
(本文系安全部资料...首藏)